NB/T 20422-2017 压水堆核电厂非能动氢气复合器的鉴定

NB/T 20422-2017 压水堆核电厂非能动氢气复合器的鉴定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NB/T 20422-2017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5.8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25073
VIP资源

NB/T 20422-2017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NB/T 20422-2017 压水堆核电厂非能动氢气复合器的鉴定

7. 2. 1 试验目的

验证催化部件在经历辐照后消氢性能是否满足使用要

7.2.2.1.实验前对待测催化部件进行7.1规定的消氢效率试验。 7.2.2.2将待测催化部件进行射线辐照实验GB/T 33949-2017 轴承保持架用铜合金环材,推荐累计辐照剂量为不小于1×10'Gy 7.2.2.3辐照试验后对对待测催化部件进行7.1规定的消氢效率试验。

7.2.2.1.实验前对待测催化部件进行7.1规定的消氢效率试验。

催化部件消氢效率下降小于10%。启动时间

7. 3. 1试验目的

验证催化部件在经历安全壳内出现的极限环境高温(推荐350℃)后的性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7.3.2.1实验前对待测催化部件进行7.1规定的消氢效率试验。

7.3.2.2将催化部件在极限环境高温(推荐350℃)放置0.5h。 7.3.2.3取出催化部件,空冷至室温。 7.3.2.4对催化部件进行7.1规定的消氢效率试验。

NB/T 204222017

催化部件消氢效率下降小于10%。启动时间小于15min。目视检查催化剂无明显脱落。

7.4有机物气溶胶试验

[7. 4. 1试验目的

验证催化部件在模拟安全壳内有机物气溶胶环境后的消氢性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7.4.2.1实验前对待测催化部件进行7.1规定的消氢效率试验。 7.4.2.2将待测催化部件放置在密闭容器内,并在容器内放置油漆(包括底漆和面漆)、油漆稀释剂、 润滑油、氨、甲醛,将待测催化部件放置在该容器中,并将容器封闭,待有机物在密封容器中挥发, 周后取出催化部件

7.4.2.3对催化部件进行7.1规定的消

催化部件消氢效率变化下降小于10%。肩动时间小于15min

7.5BaSO,气溶胶试验

7. 5. 1试验目的

验证催化部件在经历模拟安全壳事故后固体颗粒气溶胶环境后的消氢性能是否满足使用

7.5.2.1实验前对待测催化部件进行7.1规定的消氢效率试验。 7.5.2.2在密闭容器内,建立直径约1μm气溶胶(浓度推荐50.0g/m²)的环境条件。 7.5.2.3将待测催化部件放置在充满上述条件气溶胶的密封空间中,静置2h。 7.5.2.4取出催化部件,对催化部件进行7.1规定的消氢效率试验。

催化部件消氢效率变化下降小于10%。后动时闻小于15min。

7. 6 I、Se、Te、Sb 毒性试验

7. 6. 1 试验目的

验证催化部件在经历元素I、Se、Te、Sb升华形成的气溶胶环境后消氢性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7.6.2.1实验前对待测催化部件进行7.1规定的消氢效率试验

7.6.2.1实验前对待测催化部件进行7.1规定的消氢效率试验。

NB/T204222017

7.6.2.2在密闭容器内,建立碘(I)气溶胶大于0.35g/m、硒(Se)气溶胶大于0.01g/m、碲(Te) 气溶胶大于0.32g/m²、锑(Sb)气溶胶大于0.32g/m的浓度要求的环境条件(浓度为推荐值)。 7.6.2.3将待测催化部件放置在上述密封容器中,静置0.5h。 7.6.2.4取出催化部件,对催化部件进行7.1规定的消氢效率试验

险证催化部件在含有CO的环境条件下消氢性能是

7.7.2.1实验前对待测催化部件进行7.1规定的消氢效率试验。 7.7.2.2在7.1规定的试验条件基础上,增加通入3.0.vol1%CO,测试在此条件下催化部件的 和启动时间。

7.8电缆燃烧物毒性试验

7. 8. 1 试验目的

7. 8. 2试验方法

7.8.2.1实验前对待测催化部件进行7.1规定的消氢效率试验。 7.8.2.2将待测催化部件挂在密闭容器中,在催化部件下方放置不同种类、直径为10mm以下,一定 数量(至少200mm)的电缆(推荐无卤阻燃),将电缆引燃并烧尽(可采用酒精做助燃剂),静置 0.5h 7.8.2.3取出催化部件。

7.8.2.4对催化部件进行7.1规定的消氢效率

催化部件消氢效率下降小于10%。启动时间小于15min。 M

7. 9. 1试验目的

催化部件消氢连续工作时间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7. 9. 2 试验参数

推荐试验运行参数见表3

推荐试验运行参数见表3。

NB/T 204222017

表3消氢连续性试验参数

7. 9. 3试验方法

7.9.3.1将催化部件安装至附录B规定的试验装置的反应容器1中 7.9.3.2将试验装置调试至表3的要求的试验参数,连续运行15天。 7.9.3.3监测试验过程中催化部件进出口氢气浓度变化以及出口温度变化,

催化部件能够连续稳定的消氢。消氢效率下降不超过20%。

7.1010vo1%氢气浓度消氢性能试验

7. 10. 1试验目的

7.10. 2试验参数

表410vol%氢气浓度消氢实验参数

7.10.3试验方法

10.3.1将催化部件安装至附录B规定的试验装置的反应容器中。 10.3.2升高催化部件入口氢气浓度直至表4规定的试验参数。 10.3.3.当试验参数达到表4规定的参数,持续运行10min。 10.3.4监测试验过程中催化部件进出口温度、压力、氢气浓度的变化,记录是否发生点火

8非能动氢气复合器鉴定试验

8. 1. 1 试验目的

动氢气复合器的启动时

NB/T 204222017

表5启动时间试验参数

注:非能动氢气复合器动时间试验中使用的催化部件为1个月时间内没有经过高温(大于100℃)和消氢工 的催化部件。

8. 1. 3 试验方法

8. 1. 3 试验方法

8.1.3.1将非能动氢气复合器安装至附录C规定的试验装置的反应容器2中。 8.1.3.2将压力、温度调节至表5规定的试验参数。 8.1.3.3在3min内(或以试验样机消氢能力的10%的速率通入氢气)将反应容器2内的氢气浓度提 升至(2.0~4.0)vo1%。 8.1.3.4测量反应容器中非能动氢气复合器进出口温度和氢气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启动时间小于5min。

启动时间小于5min。

8. 2. 1 试验目的

则试非能动氢气复合器的启动阈值

则试非能动氢气复合器的启动阈值。

8. 2. 2试验参数

表6启动阈值试验参数

8.2.3.1将非能动氢气复合器安装至附录C规定的试验装置的反应容器2中。 8.2.3.2将实验参数调节至表6规定的试验参数。 8.2.3.3测量反应容器中非能动氢气复合器进出口温度和氢气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8.2.3.4试验至少进行三次,每次间隔时间不小于2h

非能动氢气复合器能启动。

非能动氢气复合器能启动

测试非能动氢气复合器的停止阅值

测试非能动氢气复合器的停止阅值

NB/T204222017

表7停止阅值试验参数

8. 3.3 试验方法

8.3.3.1将非能动氢气复合器安装至附录C规定的试验装置的反应容器2中。 8.3.3.2将实验参数调节至表7规定的试验参数。 8.3.3.3测量反应容器2中非能动氢气复合器进出口温度和氢气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8.3.3.4试验至少进行三次,每次试验间隔时间不小于2h

停止阅值小于0.5vol%。

停止阅值小于0.5vol%。

试非能动氢气复合器的非能动条件下的消氢能力

表8稳态消氢性能试验参数

8.4.3.1将非能动氢气复合器安装至附录C规定的试验装置的反应容器2中。 8.4.3.2将实验参数调节至表8规定的试验参数, 8.4.3.3持续通入氢气和氧气,维持消氢状态10min。 8.4.3.4记录非能动氢气复合器进出口氢气浓度、氧浓度、温度、氢气供应流量、氧气供应流量等参 数。

8.4. 4 合格判据

NB/T204222017

大于非能动氢气复合器产品消氢能力的且标值。

8.5喷淋条件下消氢性能试验

动氢气复合器在严重事故喷淋条件下的消氢性自

表9喷淋工况下消氢性能试验参数

8.5.3.1喷淋液成分、温度及流量由技术规格书确定; 8.5.3.2将非能动氢气复合器安装至附录C规定的试验装置的反应容器2中。 8.5.3.3喷淋时间依照技术规格书确定,喷淋后再通入氢气和氧气,将氢气浓度调节至表9中规定值, 并维持消氢状态10min。 8.5.3.4记录非能动氢气复合器进出口氢气浓度、氧浓度、温度、氢气供应流量、氧气供应流量等参 数。

启动时间小于30min。消氢能力无明显下降。 注:下降超过5%即表示有明显下降

B8. 6. 1 试验目的

验证非能动氢气复合器在含蒸汽(20~30)vo1%、10.0vol%氢气浓度情况是否发生点火行

气复合器在含蒸汽(20~30)vol%、10.0vol%氢气浓度情况是否发生点火行为。

8. 6. 2试验参数

表10水蒸汽条件下氢气点火试验参数

8. 6. 3试验方法

3.6.3.1将非能动氢气复合器安装至附录C规定的试验装置的反应容器2中。

3.6.3.1将非能动氢气复合器安装至附录C规定的试验装置的反应容器2中。

NB/T204222017

8.6.3.2将实验参数调节至表10规定的试验参数, 持非能动氢复合器启动后直至氢气浓度下降至 1.5vol%以下。 8.6.3.3记录进出口氢气浓度、温度等参数,

8. 6. 4 合格判据

非能动氢气复合器不发生点火行为

非能动氢气复合器不发生点火行为

8.7严重事故环境模拟试验

8. 7. 1试验目的

能动氢气复合器在模拟严重事故环境条件下的

8. 7. 2 试验方法

B.7.2.1将非能动氢气复合器安装至附录C规定的试验装置的反应容器2中。 8.7.2.2按照7.4、7.5、7.6、7.7、7.8中规定的毒性条件要求建立环境条件。 8.7.2.3静置24 h。 8.7.2.4在温度为160℃,水蒸汽浓度30vo1%的环境条件下,其余参数按照8.1、8.2、8.3、8.4的规 定进行相应试验。

启动阈值小于2.0vo1%。启动时间小于30min。停止阅值小于0.5vol%。:消氢能力下降小于1

8. 8. 1 试验目的

测试催化部件在非能动氢气复合器中抗气流冲

8.8.2.1气流冲击实验采用高压氮气或空气。 8.8.2.2气流冲击方向选择垂直于非能动氢气复合器底、与氢气复合器底部成约45°方向以及垂直催 化部件顶部三个方向,冲击点为每个方向从左至右均匀选择5个点。 8.8.2.3气流冲击的流速为82m/s,气流冲击气管的管径最小为8mm(内径)。

在气流冲击实验时,催化部件不从非能动氢气复合器中安装插槽脱出,催化部件无明显变形,催化 剂无明显脱落。

8. 9. 1鉴定目的

证明非能动氢气复合器满足相关抗震要求。

NB/T20422—2017

鉴定方法可采用分析、试验或分析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鉴定大纲至少应包括: 鉴定样机的说明; 鉴定的具体内容: 鉴定试验项目、试验条件及合格判据; 试验人员资质及试验器材要求; 不符合项的处理措施; 鉴定的质量计划

鉴定报告至少应包括: 引用的标准、导则、规范和鉴定试验计划(大纲)的编号利 进行鉴定试验的组织机构的名称; 鉴定样机的详细说明; 所用试验装置、设备的说明; 所用测试仪器的名称、型号和编号及检定日期、有效期: 实际试验项目、试验条件的说明和分析; 各项试验(或分析)报告; 重要试验结果数据及不确定度: 试验期间所发生的鉴定样机或试验设备的重要故障分析: 不符合项的说明及处理; 试验结果分析、结论和改进意见: 鉴定试验记录; 编写、审核、批准签名和日期。

A.1非能动氢气复合器工作原理

非能动氢气复合器工作原

NB/T 204222017

非能动氢气复合器是使用催化剂降低氢气和氧气开始发生复合反应的温度,并增大接触表面以使氢 气和氧气充分接触发生复合反应,从而实现非能动、低温、高效复合氢气的装置。氢气复合装置采用 非能动消氢,不应依赖电源、气源等辅助设施,不需要信号控制。非能动氢气复合器工作原理见图A.1。 非能动氢气复合器在房间内氢气体积浓度达到2.0vol%时开始工作。在催化板上发生反应: 2H2+02=2H20+115.6kcalYY 9706.262-2021 医用电气设备 第2-62部分:高强度超声治疗(HITU)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从而消除氢气。部件直接影响到非能动氢气复合器的消氢能力。含氢 空气在催化剂表面反应放出热量,加热局部空气,使热空气密度减小而上升,冷的含氢空气不断由氢气 复合器下部补充,在催化剂表面反应放热,从而形成气体的对流,不断消氢,使房间内的氢气浓度远低 于爆炸水平

图A.1非能动氢气复合器工作原理图

非能动氢气复合器至少包括催化部件、壳体和框架。 非能动氢气复合器根据催化部件结构形式可分为金属板状、金属网状和蜂窝状等,其消氢能力取决 于催化部件的消氢能力和氢气复合器整机的自然循环能力。 非能动氢气复合器的状态可分为备用状态、工作状态两种状态,从备用状态转变为工作状态时需经 历启动,从工作状态转变为备用状态为停止。非能动氢气复合器的状态和△T(出风口与入口温度差 值)的关系见图A.2。

非能动氢气复合器至少包括催化部件、壳体和框架。 非能动氢气复合器根据催化部件结构形式可分为金属板状、金属网状和蜂窝状等GB 30607-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酶解大豆磷脂,其消氢能力取决 于催化部件的消氢能力和氢气复合器整机的自然循环能力。 非能动氢气复合器的状态可分为备用状态、工作状态两种状态,从备用状态转变为工作状态时需经 历启动,从工作状态转变为备用状态为停止。非能动氢气复合器的状态和△T(出风口与入口温度差 值)的关系见图A.2。

NB/T204222017

图A.2非能动氢气复合器的状态与△T关系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