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喀拉玛盖变-黄花沟35kV简易变35kV线路工程.doc

110kV喀拉玛盖变-黄花沟35kV简易变35kV线路工程.doc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2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8657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110kV喀拉玛盖变-黄花沟35kV简易变35kV线路工程.doc

根据现场踏勘、搜资、调查及对拟选路径附近区域的勘探工作,全线途径区域内不存在泥石流、采空区、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

但部分丘陵地段较为陡立,建议在下阶段定位时尽量避开陡立的丘陵边坡,如不能避开时,建议尽量留有安全距离,并在施工时尽量避免对危险边坡的破坏。

9、地基土工程性能评价及地基基础方案建议

本工程沿线地基土主要为中细砂、角砾及基岩。中细砂、角砾层,均为低压缩性土,工程性质较好,是良好的天然地基,基岩为低压缩性土,工程性质较好,是良好的天然地基。建议下一步根据适宜条件具体采用开挖或掏挖的基础形式。但沿线地层呈中等~严重胶结状态,人工挖掘十分困难,基岩段开挖更加困难。建议角砾段考虑机械、免爆或小剂量的爆破方式进行基坑开挖,并考虑一定的费用。基岩段需考虑采用小剂量的爆破方式进行基坑开挖,但是避免破坏基岩的完整性及强度。并考虑相关的费用。

某中桥桩基专项施工方案10、压覆矿产及文物情况

根据沿线踏勘、调查、已建成工程资料并结合自然资源局提供的资料,判定本线路途经区域无正在开采或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分布,故确定本线路途经区域不存在矿产压覆问题,可不考虑其影响。

根据调查、了解,并结合已有工程资料,判定现阶段线路途径地段未发现有地上、地下文物古迹及古建筑;但不排除后期勘测、施工过程可能遇见一些尚未探明的文物古迹。一旦发现应立即与当地文物部门联系,以防止其遭到破坏。

通过对本线路的实地踏勘、调查了解:本线路未跨越较大的河流及水体,可不考虑河流对线路的影响。

线路多在山前冲洪积平原和地山丘陵走线,沿线冲沟及漫滩较为发育,宽度在50~200m之间的,建议下阶段将杆塔立于地势相对较高处,可利用地形一档越过,并保证安全距离,如需在冲沟中或冲沟附近立塔,需考虑0.5~2.0m的冲刷深度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线路局部地段地势较低,当发生暴雨或积雪融化时,地表汇水会随地势在此区域汇集,形成内涝积水,建议下阶段杆塔尽量选择地势较高区域立塔,如需在积水区域立塔,需考虑内涝积水对杆塔的影响,建议杆塔基础抬高0.5~2.0m。

本线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阿尔泰山脉西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属北温带寒凉区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气候寒冷;春季干旱升温快;秋季降温快;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短少炎热。多风少雨,蒸发强烈,年际变化大,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12.1气象站位置及代表性

经现场调查,本线路附近气象站为福海气象站,福海气象站位于北纬47°07′、东经87°28′,海拔500.9m,气象站与线路直线距离约57km,二者之间无高大山体阻隔,处于同一气象区,因此只需对受地形地貌影响(风速)进行一定的调整,福海气象站可代表线路所在区域的气象条件。

现将福海气象站主要气象特征参数整理如下:

累年平均气温:4.1℃

累年极端最高气温:40.0℃

累年平均风速:2.6m/s

最大风速:21.7m/s(NW)

累年最大积雪深度:26cm

累年最大冻土深度:207cm

累年年平均雷暴日数:18.2d

累年最多雷暴日数:34d

累年平均沙尘暴日数:2.5d

累年最多沙尘暴日数:10d

本线路所经区域,春秋两季受东移南下的冷空气的影响,多系统性大风,夏季由于热力作用,多为阵性大风。到了冬季,受蒙新高压和西南暖低压的共同作用,盛行区域性大风,出现的频率和强度都比系统性大风要明显偏多、偏强。

线路所在区域北部为“两山夹一谷”,即阿尔泰山-额河谷地-萨吾尔山地,位于阿尔泰山和萨吾尔山两山之间的河谷、平原、丘陵地形形成一个风区。在西边分成两股,一股沿额河谷经哈巴河、布尔津横扫河谷、平原、丘陵一带;另一股是萨吾尔山和科克森山之间,经“闹海风”区(吉木乃)到乌伦古湖(福海),两股合并为一个大风区,在沿额河东南下至东部(富蕴、青河)。在两条风线一带,在更窄的河谷和两小山之间的狭口地方,风速特大,形成了一些大风口。

12.3.2风速的确定

V10min=0.85V2min+5.21

把定时2min风速换算到10min大风资料,再与10min大风资料组成一个新10min大风资料系列。

根据《电力工程气象勘测技术规程》(DL/T5158-2012)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规定,风速计算应采用极值Ⅰ型统计计算方法,其分布函数为:

式中:a——待定常数;

极值Ⅰ型分布函数的简化公式为:

式中:Xp——设计风速(m/s);

———均值(m/s);

λn.p——根据计算求得。

将福海气象站有风速记录的2min定时风速换算成10min平均最大风速,并进行统计,采用极值Ⅰ型统计计算方法可以得到气象站观测场距地10m高,各频率10min平均最大风速,计算结果见下表:

福海气象站位于城郊,观测场海拔500.9m,处于大风区通道内,气象站实测风速对线路设计风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由于气象站观测场距离市区较近,下垫面有较多林带、建筑物,非空旷平坦的地形,而拟建的线路为山前冲洪积平原和地山丘陵,海拔相对较高,地表植被不发育,风速较大,因此需对采用福海气象站资料进行计算的风速进行调整。

12.3.3风压计算风速:

基本风压W0应根据基本风速按下式计算:

式中:W0——基本风压,kN/m2;

Kv——风压系数1/1600;

V0——离地10m高5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m/s

(2)风压计算设计风速

12.3.4已建线路设计风速及运行情况

110kV福海~和丰线路,2000年7月投运,15m高15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设计风速30m/s、35m/s,其中山口部分设计风速取35m/s,该线路发生过大风跳闸,但未发生过断线倒杆(塔)。

12.3.5设计风速的确定

本线路位于福海县乌伦古湖南侧,距离乌伦古湖约60km,由于湖面开阔平坦,糙率较小,因此,线路所在区域风速相对较大,根据福海气象站风速计算结果,同时参考附近已建线路设计参数,最终确定本工程设计风速:30年一遇10m高10min平均最大风速为33m/s。

导线覆冰是一种分布相当广泛的自然现象,在输电线路设计中也是大家最为关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也很大,因此确定合理的导线覆冰厚度是非常重要的。

覆冰的气象成因及其复杂,在自然条件下常见的电线覆冰现象有雨凇、雾凇、湿雪和混合覆冰等几种类型。一般来讲,影响电线覆冰大小的主要因素有气象条件、地形地貌及电线特征,气象条件包括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及风向,地形地貌包括山脉走向、山体部位、海拔高程及江湖水体等,电线特征包括挂高、线径等。

在覆冰形成过程中,近地面气温和天气现象是决定覆冰种类的两个关键因素,因为二者结合决定了覆冰的物理过程。

本线路附近有乌伦古湖等大型水体存在,冬季大风将乌伦古湖的水汽吹向线路附近,易于形成覆冰,因此考虑到线路所处区域地形地貌特点,并结合我院在此区域内的送变电工程设计参数的分析,最终综合确定按照10mm的覆冰设计是安全可靠的。

13.1线路全线所经地貌单元主要山前冲洪积平原以及丘陵或剥蚀丘陵。海拔高程585~609m,西南高东北低,地面坡降1~2%。主要呈农田地、戈壁、荒山景观。

13.2沿线工程地质条件见第3章节

13.3线路全线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特征周期为0.45s。

13.4第一工程地质段,在部分段地下水埋深在2.5~3.0m左右,年水位变幅在1.0m左右,施工时需要考虑降、排水及支护措施;其余地段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未发现地下水,建议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基础的影响。

13.5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强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中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中腐蚀性。

地下水对对混凝土结构具有中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中腐蚀性。

13.6中细砂、角砾土冻胀类别为不冻胀,冻胀等级为Ⅰ级;建议将建(构)筑物基础均置于最大冻结深度以下。

13.7全线途径区域内不存在泥石流、采空区、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

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pdf13.8地基土工程性能评价及地基基础方案建议见第9章节。

13.9根据沿线踏勘、调查、已建成工程资料,本线路途经区域无矿产资源分布。

根据调查、了解,并结合已有工程资料,判定现阶段线路途径地段未发现有地上、地下文物古迹及古建筑;但不排除后期勘测、施工过程可能遇见一些尚未探明的文物古迹。一旦发现应立即与当地文物部门联系,以防止其遭到破坏。

13.10线路多在山前冲洪积平原和地山丘陵走线,沿线冲沟及漫滩较为发育,宽度在50~200m之间的,建议下阶段将杆塔立于地势相对较高处,可利用地形一档越过,并保证安全距离,如需在冲沟中或冲沟附近立塔,需考虑0.5~2.0m的冲刷深度及相应的防护措施。

线路局部地段地势较低,当发生暴雨或积雪融化时,地表汇水会随地势在此区域汇集,形成内涝积水,建议下阶段杆塔尽量选择地势较高区域立塔,如需在积水区域立塔山东某污水处理厂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需考虑内涝积水对杆塔的影响,建议杆塔基础抬高0.5~2.0m。

13.11气象条件见第12章节。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