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12).pdf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12).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5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8585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12).pdf

3.1.1灌浆工程所采用的水泥品种,应根据灌浆目的、地质条件 和环境水的侵蚀作用等因素确定,通常可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 硅酸盐或复合硅酸盐水泥。当有抗侵蚀或其他要求时,应使用特 种水泥。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灌浆时,浆 液水灰比不宜大于1。

3.1.1灌浆工程所米用的水泥品种,应根据灌浆目的、地质条件 和环境水的侵蚀作用等因素确定,通常可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 硅酸盐或复合硅酸盐水泥。当有抗侵蚀或其他要求时,应使用特 种水泥。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灌浆时,浆 液水灰比不宜大于1。 3.1.2灌浆用水泥的品质应符合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或其 他相关水泥标准的规定,以及本条文的要求。 1回填灌浆、固结灌浆和幕灌浆所用水泥的强度等级可为 32.5或以上,坝体接缝灌浆、各类接触灌浆所用水泥的强度等级 可为42.5或以上。 2惟幕灌浆、块体接缝灌浆和各类接触灌浆所用水泥的细度 宜为通过80um方孔筛的筛余量不大于5%。 3.1.3灌浆水泥应妥善保存,严格防潮并缩短存放时间;不得使 用受潮结块的水泥。 3.1.4灌浆用水应符合DL/T5144《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拌制 水工混凝士用水的要求。 3.1.5水泥灌浆宜使用纯水泥浆液。在特殊地质条件下或有特殊要 求时,根据需要通过现场灌浆试验论证,可使用下列类型的浆液。 1细水泥浆液:系指超细水泥浆液、干磨细水泥浆液或湿磨 水泥浆液。 2稳定浆液:系指掺有稳定剂,2h析水率不大于5%的水泥 浆液。

3水泥基混合浆液:系指掺有掺合料的水泥浆液,包括黏士 水泥浆、粉煤灰水泥浆、水泥砂浆等。 4膏状浆液:系指以水泥、黏土为主要材料的初始塑性屈服 强度大于50Pa的混合浆液。 5其他浆液。

3.1.6根据灌浆需要南通润华国际中心吊篮施工方案,可在水泥浆液中加入下列掺合料:

1砂:质地坚硬的天然砂或人工砂,粒径不宜大于1.5mm 2膨润土或黏性土:膨润土品质应符合GB/T5005《钻井液 材料规范》的有关规定,黏性土的塑性指数不宜小于14,黏粒(粒 径小于0.005mm)含量不宜小于25%,含砂量不宜大于5%,有 机物含量不宜大子3%。 3粉煤灰:品质指标应符合DL/T5055《水工混凝土掺用粉 煤灰技术规范》的规定。 4水玻璃:模数宜为2.4一3.0,浓度宜为30~45波美度。 5其他掺合料。 3.1.7根据灌浆需要,可在水泥浆液中加入下列外加剂: 1速凝剂:水玻璃、氯化钙等。: 2减水剂:木质素磺酸盐类减水剂、萘系高效减水剂、聚羧 酸类高效减水剂等。 3稳定剂:膨润土及其他高塑性黏土等。 4其他外加剂。 3.1.8各类浆液中加入掺合料和外加剂的品种、性能及数量,应 根据工程情况和灌浆目的,通过室内浆材试验和现场灌浆试验确 定。外加剂的品质应符合DL/T5100《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 程》的有关规定。外加剂凡能溶于水的,应以水溶液状态加入。 膨润土宜加水润胀后冉加入。 3.1.9普通纯水泥浆液可不进行室内试验。其他类型浆液应根据 设计要求和工程需要,有选择地进行下列性能试验: 1掺合料(或细水泥)的细度和颗分曲线。

3.1.9普通纯水泥浆液可不进行室内试验。其他类型浆浓

2浆液的流动性或流变参数。 3浆液的析水率。 4浆液的凝结时间或丧失流动性时间。 5浆液结石的密度、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渗透 系数、渗透破坏比降。 6其他试验。 3.1.10灌浆浆液在施工现场应定期进行温度、密度、析水率和漏 斗黏度等性能的检测,发现浆液性能偏离规定指标较大时,应查 明原因,及时处理。浆液主要性能现场试验方法见附录A。

3.2.1制浆机的技术性能应与所搅拌浆液的类型、密度相适应, 高速制浆机的搅拌转速应不小于1200r/min。 3.2.2灌浆泵的技术性能应与所灌注浆液的类型、密度相适应。 额定工作压力应大于最大灌浆压力的1.5倍,压力波动范围宜小 于灌浆压力的20%,排浆量能满足灌浆最大注入率的要求。为减 小灌浆泵输出压力的波动,宜配置空气蓄能器。 3.2.3灌浆管路应保证浆液流动畅通,并应能承受1.5倍的最大 灌浆压力。灌浆泵到灌浆孔口的输浆距离不宜大于30m。灌注膏 状浆液时,灌浆管路直径宜大,长度宜短。 3.2.4灌浆塞应与所采用的灌浆方法、灌浆压力、灌浆孔孔径及 地质条件相适应,可选用挤压膨胀式橡胶灌浆塞或液(气)压式 胶囊灌浆塞。灌浆塞应有良好的膨胀和耐压性能,在最大灌浆压 力下能可靠地封闭灌浆孔段,并应易于安装和卸除。 3.2.5灌浆管路阀门应采用可承受高压水泥浆液冲蚀的耐磨灌浆

3.2.1制浆机的技术性能应与所搅拌浆液的类型、密度相适应, 高速制浆机的搅拌转速应不小于1200r/min。 3.2.2灌浆泵的技术性能应与所灌注浆液的类型、密度相适应。 额定工作压力应大于最大灌浆压力的1.5倍,压力波动范围宜小 于灌浆压力的20%,排浆量能满足灌浆最大注入率的要求。为减 小灌浆泵输出压力的波动,宜配置空气蓄能器。

门要求时可加测浆液密度。灌浆记录仪的技术性能和安装使用的 基本要求应符合工程的需要,以及DL/T5237《灌浆记录仪技术 导则》的规定。

3.2.8集中制浆站的制浆能力应满足灌浆高峰期所有机组用浆需

要,并应配备防尘、除尘设施。当浆液中需加入掺合料或 时,应增设相应的设备。

.9所有灌浆设备应注意维护保养,保证其正常工作状态, 有备用量。

3.2.10钻孔灌浆的计量器具,如测斜仪、压力表、流量计、密度 计(比重计)、自动记录仪等,应定期进行校验或检定,保持量值 准确。

3.3.1制浆材料应按规定的浆液配合比计量,计量误差应小于5%。 水泥等固相材料宜米用质量(重量)称量法计量。 3.3.2各类浆液应搅拌均匀,并测定浆液密度。 3.3.3纯水泥浆液的拌制时间,使用高速制浆机时应大于30s, 使用普通搅拌机时应大于3min。浆液在使用前应过筛,浆液自制 备至用完的时间不宜大于4h。 3.3.4拌制细水泥浆液和稳定浆液时,应使用高速搅拌机并加入 减水剂。细水泥浆液自制备至用完的时间宜少于2h。 3.3.5拌制膏状浆液时,应使用大扭矩的搅拌机,搅拌时间应通 过试验确定。 3.36集中制浆站宜制各水灰比为05的纯水泥浆液,输送浆液

3.3.7寒冷季节施工应做好机房和灌浆管路的防寒保暖工

热季节施工应采取防晒和降温措施,浆液温度应保持在5℃~ 40℃。

4.0.1下列灌浆工程应进行现场灌浆试验: 11、2级水工建筑物基岩幢幕灌浆。 2地质条件复杂地区或有特殊要求的1、2级水工建筑物基 岩固结灌浆和地下洞室围岩固结灌浆。 3其他认为有必要进行现场试验的工程。 4.0.2现场灌浆试验应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或招标设计阶段进 行,其主要任务是: 1试验论证本工程采用灌浆方法在技术上的可行性、施工效 果的可靠性、经济上的合理性。 2推荐合理的灌浆技术参数,如灌浆孔排数、排距、孔距、 孔深等。 3推荐合理的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和施工参数,如灌浆压力、 灌浆材料与浆液、单位注入量范围等。 4研究适宜的灌浆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5施工工效、进度与工程造价分析等。 4.0.3灌浆试验的地点应具有代表性,地质条件复杂的工程应布 置多个试区,进行多次试验。当在工程建设部位进行试验时,应 对试验工程的利用及与永久建筑物的衔接做好安排;当可能对建 筑物或地基产生不利影响时,应另选试验地点。 4.0.4对灌浆试验的全过程,包括实施的每个步骤均应做详细的 记录。 4.0.5施工前或施工初期宜进行生产性灌浆试验,其目的是验证 灌浆工程施工详图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DBJ/T15-229-2021 矩形顶管工程技术规程(完整清晰正版).pdf,调试运行钻孔灌浆施工

4.0.5施工前或施工初期宜进行生产性灌浆试验,其

灌浆工程施工详图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调试运行钻孔灌浆施 系统。

5.1.1惟幕灌浆施工的总进度安排应符合DL5108《混凝土重力 坝设计规范》的规定。蓄水前,应完成蓄水初期最低库水位以下 的惟幕灌浆及其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蓄水后,其余部位的灌浆 应在库水位低于孔口高程时施工。

5.1.2应具备下列条件,防渗惟幕的钻孔灌浆方可开始:

1该部位结构物底板已经形成或已浇筑盖重混凝土,混凝土 已达到50%设计强度或10MPa以上。土石坝防渗体基础混凝土 盖板或喷混凝土护面已达到设计强度。 2同一地段的基岩固结灌浆已经完成。 3该部位底层接缝灌浆已经完成。 5.1.3灌浆应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由三排孔组成的帷幕,应 先灌注下游排孔,再灌注上游排孔,后灌注中间排孔,每排孔可 分为二序。由两排孔组成的帷幕应先灌注下游排,后灌注上游排, 每排可分为二序或三序。单排孔幢幕应分为三序灌浆。 5.1.4在惟幕的先灌排或主惟幕孔中宜布置先导孔。先导孔应在 序孔中选取,其间距宜为16m~24m,或按该排孔数的10%布置。 5.1.5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或孔口封闭灌浆法进行惟幕灌浆 时某纺织公司车间施工组织设计,同一排相邻的两个次序孔之间,以及后序排的第一次序孔与 其相邻部位前序排的最后次序孔之间,在岩石中钻孔灌浆的高差 不得小于15m。 5.1.6混凝土防渗墙下基岩幢幕灌浆应采用白上而下分段灌浆法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