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490-2009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pdf

GB 50490-2009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7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84118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 50490-2009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pdf

5.1.1在车辆寿命周期内,车辆应满足正常运行时的行车安 和人身安全要求,同时应具备故障、事故和灾难情况下方便救 的条件

5.1.1在车辆寿命周期内,车辆应满足正常运行时的行车安全 和人身安全要求,同时应具备故障、事故和灾难情况下方便救援 的条件。 5.1.2车辆及其内部设施应采用不燃材料或低烟、无卤的阻燃 材料。 5.1.3车辆应采取减振防噪措施,减小车辆噪声和对环境的有 E

5.1.3车辆应采取减振防噪措施SL 630-2013标准下载,减小车辆噪声和对环 害影响。

5.1.4新设计的车辆或经过重大技术改造的首列(辆)车应进 行型式试验

5.2.1在车辆寿命周期内,车体应能够承受各种静态、动态荷 载而不产生永久变形、断裂和疲劳失效;车体应有足够的刚度, 应满足维修和复轨的要求。新设计的车辆或车辆经过改造对车体 强度有影响时,应进行车体静强度试验。 5.2.2车门有效净高度不应低于1.80m;自地板面计算,坐椅

5.2.2车门有效净高度不应低于1.80m;自地板面计算,坐椅

5.2.3客室侧门应具备下列功

能单独开闭和锁闭;在站台设有屏蔽门时,能与屏蔽门 联动开闭。 2列车运行时能可靠锁闭。 3能对单个车门进行隔离。 4在列车收到开门信号时才能正常打开。 5在紧急情况下,乘客能手动解锁开门。

5.2.4客室内应设扶手;在列车运行时,车辆连接处应采取保 障乘客安全的措施。

障乘客安全的措施。 5.2.5客室车窗的结构应防止乘客在无意识状态下身体任何部 位伸出窗外;车窗玻璃应为安全玻璃。 5.2.6客室地板应防滑;客室结构、过道处不应有尖角或突

5.2.6客室地板应防滑;客室结构、过道处不应有尖角或突 出物。

5.2.6客室地板应防滑;客室结构、过道处不应有尖角

5.3.1列车应具有既独立又相互协调配合的电气、摩擦制动系 统,并应保证车辆在各种运行状态下所需的制动力。 5.3.2当电气制动出现故障丧失制动能力时,摩擦制动系统应 能自动投入使用,并应保证所需的制动力;列车应具备停放制动 功能,并应保证列车在超员载荷工况下停在最大坡道时不发生 溜车。

5.3.3与道路交通混合运行的列车(车辆)还应具备:

1独立于轮轨粘看制动功能之外的制动系统, 2用于粘着制动系统的撒砂装置。 5.3.4当列车发生分离事故时,应能自动实施紧急制动。 5.3.5当客室侧门未全部关闭时,列车应不能正常启动。 3(一列东应目名下列枚障运行的能力

5.3.6列车应具备下列故障运行的能力:

1在定员载荷工况下,当列车丧失174动力时,应能维持 运行到终点。 2在定员载荷工况下,当列车丧失1/2动力时,应具有在 正线最大坡道上启动和运行到最近车站的能力。 3一列空载列车应能在正线最大坡道上推送一列故障的定 员载荷工况下的列车至最近车站。 5.3.7牵引与制动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制动指令应优先于牵引指令。 2牵引及制动力变化时的冲击率应符合人体对加、减速度 变化的适应性

5.3.8列车应设置独立的紧急制动按钮,在牵引制动主手柄 应设置警惕按钮

5.3.9当列车一个辅助逆变器丧失供电能力时育新水库大坝面板混凝土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全套),剩余列车辅助

5.4.1车辆应设置蓄电池,其容量应满足紧急状态下车门控制、 应急照明、外部照明、车载安全设备、广播、通信、信号、应急 通风等系统的供电要求。用于地下运行的车辆,蓄电池容量应保 证供电时间不小于45min;用于地面或高架线路运行的车辆,蓄 电池容量应保证供电时间不小于30min。

应急照明、外部照明、车载安全设备、广播、通信、信号、应急 通风等系统的供电要求。用于地下运行的车辆,蓄电池容量应保 证供电时间不小于45min;用于地面或高架线路运行的车辆,蓄 电池容量应保证供电时间不小于30min。 5.4.2车辆内所有电气设备应有可靠的保护接地措施。 5.4.3与道路交通混行的列车,应具备满足道路交通法规要求 的前照灯、示宽灯、方向指示灯、尾灯和后视镜。 5.4.4客室及司机室应根据需要设置通风、空调和采暖设施,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仅设有机械通风装置时,客室内人均供风量不应少于 20m/h(按定员载荷计)。 2当采用空调系统时,客室内人均新风量不应少于10m²/h (按定员载荷计);司机室人均新风量不应少于30m²/h。 3列车应设紧急通风装置。 4采暖系统应确保消防安全,采用电加热器时应有超温保 护功能,电加热器不应对乘客造成伤害。 5.4.5车辆至少应设置一处供轮椅停放的位置,并应有固定轮 椅的装置;在车辆及车站站台的相应位置应有明显的指示标志。 5.4.6车辆应设有应急照明。

5.4.2车辆内所有电气设备应有可靠的保护接地措施

1厂播报站和应急厂播服务。 2司机与车站控制室、控制中心的通话设备 3 乘客与司机直接联系的通话设备。

4在无人驾驶模式中,乘客与控制中心联系的通信系统。 5紧急通信优先。 5.4.8车辆上应具备下列应急设施或功能: 1司机室应至少设置1具灭火器;每个客室应至少设置2 具灭火器。 2地下运行的编组列车老桥拆除工程安全监理细则交底.doc,各车辆之间应贯通;当不设置纵 向疏散平台时,列车两端应有应急疏散条件和相应设施。 3与道路交通混行的列车(车辆)应配备警示三角牌。 4单轨列车的客室车门应配备缓降装置;列车应能实施纵 向救援和横向救援。 5无人驾驶的列车应配备人工操控列车的相关设备。

4在无人驾驶模式中,乘客与控制中心联系的通信系统。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