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6935.1-2008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pdf

GBT16935.1-2008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8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379029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T16935.1-2008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pdf

4.3.2.2确定基本绝缘的电压

表F.3a和表F.3b(见5.2.2.2)中已将低压电网的标称电压转化为合理化电压,此电压可以作 爬电距离的电压最小值,也可用来选定设备的额定绝缘电压。 电气设备可以有几个额定电压以便可以使用在不同标称电压的低压电网中,这种设备电压应选 设高额定电压。

各产品标准技术委员会应考虑如何选定电压: 以“线对线”电压为基础;或 以“线对中性点”电压为基础。 对于后者,产品标准技术委员会应规定如何使用户知道该设备只能用于中性点接地系统中的

各产品标准技术委员会应考虑如何选定电压: 以“线对线”电压为基础;或 以“线对中性点”电压为基础。 对于后者,产品标准技术委员会应规定如何使

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规定使用指南(2016年版) 4.3.2.2.2非直接由低压电网供电的系统、设备和内部电路

系统、设备和内部电路中的基本绝缘应考虑各自可能出现的最高有效值电压。此电压的确定 虑电源标称电压以及设备在额定值范围内其他条件的最严重的组合情况。 注:故障条件不考虑。

4.3.2.3确定功能绝缘的电压

实际工作电压可用来确定功能绝缘所要求的尺寸,

实际工作电压可用来确定功能绝缘所要求的尺寸。 4.3.3额定冲击电压的确定

瞬时过电压可作为确定额定冲击电压的基础。

4.3.3.2过电压类别

4.3.3.2.1概述

4.3.3.2.2直接由电网供电的设备

3.3.2.3非直接由低压电网供电的系统和设备

4.3.3.3设备额定冲击电压的选择

设备的额定冲击电压应按表F.1用相应规定的过电压类别和该设备额定电压来选择。 注1:具有特定的额定冲击电压和具有一个以上额定电压的设备可适用于不同过电压类别; 注2:考虑操作过电压见4.3.3.5。

4.3.3.4设备内部冲击电压的绝缘配合

4.3.3.4.1受外来瞬时过电压影响显著的设备内部的部件或电路

采用设备的额定冲击电压。设备操作运行可能产生的瞬时过电压对外部电路状态的影响应不超 3.5规定的条件。

4.3.3.4.2具有特定瞬时过电压保护的设备内部的部件或电路

由于受外来瞬时过电压影响不大,这些部件的基本绝缘要求的冲击耐受电压与设备的额定冲击 关,但与该部件或电路的实际条件有关,推荐应用4.2.3列出的冲击电压优选值使之标准化,其 ,可用表F.2之值的插人值法得到。

4.3.3.5设备产生的操作过电压

对于可能在其接线端处产生过电压的设备,例如开关电器,当根据有关标准和制造商说明书使用该 设备时,该设备产生的过电压不应大于额定冲击电压。 注1:如电压超过额定冲击电压,则会发生漏电(剩余电流)危险,这种情况与线路的条件有关。 如果具有特定额定冲击电压或过电压类别的开关电器产生的过电压不高于较低过电压类别对应之 值,则该电器有两个额定冲击电压或两个过电压类别:高者与开关电器的冲击耐受电压有关,而低者与 其产生的过电压有关。 注2:额定冲击电压的给定值是指达到该幅值的过电压值可能会对系统产生影响,因此该设备不能用于较低过电 压类别或要求有适用于较低过电压类别的抑制过电压措施。

4.3.3.6交界面的要求

设备可在较高过电压类别的条件下使用,但必须将该处的过电压适当地降低。适当降低过电压可 用以下措施: 一一过电压保护电器; 一具有隔离绕组的变压器; 具有(能转移电涌能量的)多分支电路的配电系统; 能吸收电涌能量的电容; 一能消耗电涌能量的电阻或类似的阻尼器件。 注:必须注意装置或设备中的过电压保护电器可能会比安装在装置电源端的具有较高钳位电压的过电压保护电器 消耗更多的能量。此情况特别适用于具有最低钳位电压的过电压保护器件

4.3.4再现峰值电压的确定

可以通过具有足够带宽的示波器测量电压波形,如图1所示,从波形上可以确定电压峰值

4.3.5暂时过电压的确定

4.3.5.2故障电压

由于高压系统中的接地故障而引起的故障电压或接触电压的大小及持续时间在IEC60364 的图44A中给出

4.3.5.3暂时过电压引起的应力

4.3.5.3暂时过电压引起的应力

低压设备由于高压系统的接地故障而引起的暂时过电压的大小及持续时间在5.3.3.2.3中给 频率

4.5承受电压作用的时间

微观环境决定污染对绝缘的影响,然面在考虑微观环境时必须注意到宏观环境。 有效地使用外壳,封闭式或气密封闭式等措施可减少对绝缘的污染。这些减少污染的措施对设备 受凝露或正常运行中其本身产生的污染时可能无效。 固体微粒、尘埃和水能完全桥接小的电气间隙,因此凡微观环境可存在污染之处都要规定最小电气间隙。 注1:在潮湿的情况下污染将会变为导电性污染。由污染的水、油烟、金属尘埃、碳尘埃引起的污染是常见的导电 性污染。 注2:电离气体或金属沉积物引起的导电性污染仅在特定的情况下发生,例如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灭弧室,这种 情况不包括在本部分中。

4.6.2微观环境的污染等级

为了计算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微观环境的污染等级规定有以下4级: 污染等级1 无污染或仅有干燥的、非导电性的污染,该污染没有任何影响; 污染等级2 一般仅有非导电性污染,然而必须预期到凝露会偶然发生短暂的导电性污染; 污染等级3 有导电性污染或由于预期的凝露使干燥的非导电性污染变为导电性污染; 污染等级4 造成持久的导电性污染,例如由于导电尘埃或雨或其他潮湿条件所引起的污染

为了计算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微观环境的污染等级规定有以下4级: 污染等级1 无污染或仅有干燥的、非导电性的污染,该污染没有任何影响; 污染等级2 一般仅有非导电性污染,然而必须预期到凝露会偶然发生短暂的导电性污染; 污染等级3 有导电性污染或由于预期的凝露使干燥的非导电性污染变为导电性污染; 污染等级4 造成持久的导电性污染,例如由于导电尘埃或雨或其他潮湿条件所引起的污染

4.6.3导电性污染条价

当持久导电污染存在时(污染等级4),无法规定爬电距离的尺寸。对于暂时导电污染(污染 绝缘表面应通过筋或槽的形式,避免导电污染的连续通路(见5.2.2.5和5.2.5)。

绝缘表面应通过筋或槽的形式,避免导电污染的连续通路(见5.2.2.5和5.2.5)。 4.7设备提供的资料 各产品标准技术委员会应规定设备必须提供的有关资料及提供资料的方式。 4.8绝缘材料

各产品标准技术委员会应规定设备必须提供的有关资料及提供资料的方式。 4.8绝缘材料

4.8.1相比电痕化指数(CTI)

关于电痕化,由于污染表面干燥使表面泄漏电流分断而产生闪烁时,其闪烁过程中集中释放的能量 使绝缘材料受到损伤,绝缘材料的特性可根据其损伤程度大致显现出来。在闪烁作用下绝缘材料可能 有以下性能: 八 一一绝缘材料性能不发生衰变; 一放电作用使绝缘材料蚀损(电腐蚀); 一绝缘材料表面上电介质导电性污染和电场强度的综合效应,在其表面上逐渐形成导电通道(电 痕化)。 注:电痕化或电腐蚀发生在以下条件: 承载表面泄漏电流的液膜破裂时,和 一外施电压足以击穿小间隙,该间隙在液膜破裂时形成,和 一表面泄漏电流必须大于限值,以便提供足够能量,以热的方式局部地分解液膜下的绝缘材料。 绝缘的恶化随着电流通过的时间增长而加剧

根据4.8.1.1规定的性能无法对绝缘材料进行分类,在各种不同的污染和电压下绝缘材料的性能 是非常复杂的。在各种不同条件下许多材料可能呈现出两种甚至三种上述特性。绝缘材料与4.8.1.3 所述材料组别实际上无直接关系。然而,经验和试验表明,具有较高相关性能的绝缘材料的排列也与按 相比电痕化指数(CTI)相应等级的排列大致相同。因此本部分采用CTI值进行绝缘材料分类。

4.8.1.3材料组别

本部分将绝缘材料按其CTI值划分为四组,CTI值是根据GB/T4207一2003使用溶液A所测得 的。具体分组如下: 绝缘材料组别I 600≤CTI; 绝缘材料组别Ⅱ :400≤CTI<600; 绝缘材料组别Ⅲa175≤CTI<400; 绝缘材料别组Ⅲb100≤CT1<175。 绝缘材料可采用耐电痕化指数(PTI)来表明耐电痕化性能。某一绝缘材料属于上述四种绝缘材料 组别之一是基于其PTI值不小于该材料组别规定的较小值来决定。根据GB/T4207一2003规定的方

600≤CTI; 400≤CTI<600; 175≤CTI<400; 100≤CTI<175。

绝缘材料可采用耐电痕化指数(PTI)来表明耐电痕化性能。某一绝缘材料属于上述四种绝缘材 之一是基于其PTI值不小于该材料组别规定的较小值来决定。根据GB/T4207一2003规定的 用溶液A验证PTI值

4.8.1.4相比电痕化指数(CTI)试验

按GB/T4207一2003中相比电痕化指数(CTI)试验比较各种绝缘材料在试验条件下的性能,可提 供定性比较,同时就绝缘材料具有形成漏电痕迹的趋向来说,相比电痕化指数试验也可给出定量比较。 4.8.1.5无电痕化材料 对于玻璃、陶瓷或其他无机绝缘材料,不会发生电痕化,爬电距离无须大于其相应的为实现绝缘配 合而要求的电气间隙。表F.2中用于非均匀电场条件的尺寸适用

4.8.1.5无电痕化材料

4.8.2电气强度特性

绝缘材料的电气强度特性应由产品标准技术委员会考虑,并考虑5.3.1、5.3.2.2.1和5.3.2.3 定的应力影响。

绝缘材料的热特性由产品标准技术委员会考虑,并考虑5.3.2.2.2、5.3.2.3.2和5.3. 的应力影响。

4.8.4机械和化学特性

绝缘材料的机械和化学特性由产品标准技术委员会考虑,并考虑5.3.2.2.3、5.3.2.3.3和5.3 中规定的应力影响。

5要求及确定尺寸的规则

电气间隙应以承受所要求的冲击耐受电压来确定。对于直接接至低压电网供电的设备,其所要求 的冲击耐受电压是在4.3.3.3基础上确定的额定冲击电压。如果稳态有效值电压、暂时过电压或再现 峰值电压比冲击耐受电压所要求的电气间隙更大,则表F.7a中的相应值适用。应在综合考虑冲击耐 受电压、稳态有效值电压、暂时过电压和再现峰值电压之后,选择最大的电气间隙。 注:对于稳态有效值电压或再现峰值电压,电气间隙的确定应保证在这些电压连续施加时无击穿现象发生,产品标 准技术委员会应考虑这情况。

在确定电气间隙时应考虑以下影响因素: 功能绝缘的冲击耐受电压要求按5.1.5,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和加强绝缘的冲击耐受电压要求 按5.1.6; 稳态耐受电压和暂时过电压(见5.1.2.3); 再现峰值电压(见5.1.2.3); 电场条件(见5.1.3); 海拔:表F.2及表F.7a规定的电气间隙,对用于海拔2000m及以下的设备具有耐受能力,对 用在高于海拔2000m的设备,5.1.4适用; 一微观环境中的污染等级(见4.6.2)。 机城影响一例如振动和外施力第则西求有校大的中气间聘

5.1.2.2耐受瞬时过电压的确定

导电部件(电极)的形状和布置会影响电场的均匀性,进而影响到耐受规定的电压所需要的电气 隙(见表F.2、表F.7a和表A.1)。

导电部件(电极)的形状和布置会影响电场的均匀性,进而影响到耐受规定的电压所需要的电气 隙(见表F.2、表F.7a和表A.1)。

SL/T 264-2020标准下载5.1.3.2非均匀电场条件(表F.2中情况A

选用不小于表F.2中非均匀电场的电气间隙可不必考虑导电部件的形状结构,也不必用电压耐受 试验进行验证。 由于不能控制形状结构,可能会对电场的均匀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通过绝缘材料的外壳中缝隙的 电气间隙应不小于非均匀电场条件规定的电气间隙,

5.1.3.3均匀电场条件(表F.2中情况B)

表F.2中情况B的电气间隙之值仅适用于均匀电场。只有当导电部件(电极)的形状结构设计成 使该处电场强度基本上为恒定的电压梯度时才能采用此值。 电气间隙小于非均匀电场条件要求之值,需要通过电压耐受试验进行验证(见6.1.2)。 注:对于小电气间喷,污染存在可能会影响电场的均匀性,必须增大电气间隙至大于情况B之值。

表F.2及表F.7中规定的电气间隙对从海平面至2000m之处是有效的,表A.2规定的海拔修正 系数适用于海拔高于2000m以上的电气间隙。 注:对于均匀电场(表A.1中情况B的耐受电压),根据帕邢定律,空气中电气间隙的击穿电压正比于电极间距离 和大气压的乘积。因此在接近海平面记录的经验数据是按海拔2000m与海平面之间的大气压差异进行修 正。对于非均匀电场也采用同样的修正。

xx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技术标)5.1.5功能绝缘的电气间隙的确定

对于功能绝缘的电气间隙,要求的耐受电压应是设备在额定条件下(特别是额定电压和额定冲击 参见表F.2)跨电气间隙两端预期发生的最大冲击电压或稳态电压(参见表F.7)或再现峰值电 见表F.7)。

5.1.6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和加强绝缘的电气间隙的确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