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承插型轮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DBJ43 323-2017.pdf

建筑施工承插型轮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DBJ43 323-2017.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9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77303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建筑施工承插型轮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DBJ43 323-2017.pdf

2.1.6 横杆 flat tube cross

2.1.7 插头 adapter plug

焊接在横杆端部带有一定斜度的销,用于与立杆上轮扣连接

DL/T 5045-2006英文版 火力发电厂灰渣筑坝设计规范2.1.8可调底座jacksupport

插放于立杆下端,将上部荷载传递给基础,并可调节高度 部件,

插放在立杆上端,承接上部荷载,并可调节高度的部件。 2.1.10支座 support 可调底座和可调托撑的统称

2.1.11 垫板 base plate

设于底座下的支承板。

2.1.12脚手板 scaffold board

2.1.13 剪刀撑 diagonal brace

在架体竖向或水平向成对设置的交叉斜杆

一立杆跨距内相邻水平横杆之间

2.2.1荷载和荷载效应

FR 作用在承插型轮扣式节点上的竖向集中力设计值; MR 设计荷载下模板架体抗倾覆力矩; MT 设计荷载下模板架体倾覆力矩; Mw 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 Mwk 风荷载引起的立杆弯矩标准值; N 立杆轴力设计值; Nw 风荷载引起的立杆轴力设计值; Ne 立杆的欧拉临界力; NGk 按永久荷载标准值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Nk 立杆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标准组合值;

NQk 按可变荷载(风荷载除外)标准值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Nwk 按风荷载标准值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Pnwk n榻模板支架风荷载的线荷载标准值; Pwk 风荷载的线荷载标准值; 荷载效应的组合设计值; P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立杆基础底面处的平均 压力; Wk 风荷载标准值; Wnk n榻模板支架风荷载标准值; 心 基本风压值。

2.2.2材料性能和抗力

立杆截面积; Ag 一可调底座底板对应的基础底面面积; 支架横向宽度; 支架的总高度; W一杆件截面模量; 支架可调托撑支撑点至顶层横杆顶的距离; h支架横杆最大竖向步距; h"支架立杆顶层或者底层横杆竖向步距; 杆件截面回转半径; l。一立杆计算长度; 1. 立杆纵向间距

支架悬臂端计算长度折减系

Y。 结构的重要性系数; YG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YQ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支架立杆计算长度修正系数; μ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3.1.1承插型轮扣式钢管支架主要构件型式及部件名称见 图3.1.1.

套;2连接盘;3一立杆;4一可调托撑;5一插头;6横杆;7一可调底座 图3.1.1主要构件型式示意图

3.1.2立杆连接盘宜为可连接水平8个方向插头的轮形节点零件 孔板(图 3.1.2)。

孔板(图3.1.2)

3.1.3构配件应由专业厂家负责生产。

图3.1.2立杆连接盘

勾配件应由专业厂家负责生产。

3.2.1支架零配件除有特殊要求外,其材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碳素结构钢》GB/T700以及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11352的规定。各构配件材质及 其技术要求应符合《承插型轮扣式钢管支架构件》DB43/T1265的 要求。

3.2.2立杆、横杆钢管规格不应小于Φ48.3mm×3.2mm,钢管 学性能应符合《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Q235 规定。

3.2.3立杆连接盘采用圆钢热锻制造或钢板冲压时,其性能不

低于《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的规定;采用碳素铸钢制 时,其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1 GB/T11352中ZG230450的规定

3.2.4横杆插头采用碳素铸钢制造时,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 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11352中ZG230一450的规 板材厚度不得小于10mm。

3.2.5横杆插头长度不应小于100mm,下伸的长度不应小 40mm;侧面应为圆弧形,圆弧应与立杆外表一致:插头为下部 上部宽的楔形。

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的规定。立杆插套采用碳素 钢时,其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1 GB/T11352中ZG230450的规定

Q235钢板制作,厚度不应小于5mm,承力面钢板应与丝杆环焊, 托板下应设置加劲板:可调托撑托板应设置开口挡板,挡板高度不

应小于40mm。可调托撑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40kN。 3.2.9搭设剪刀撑、拉结等采用的钢管、扣件等构配件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 规定。

3构配件制作的外观、质量要求

3.3.1构配件的外观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管应无裂纹、凹陷、锈蚀,不得采用接长钢管。 2铸造件表面应光整,不得有砂眼、缩孔、裂纹、浇冒口残余 等缺陷,表面粘砂应清除干净。 3钢管应平直,直线度允许偏差不应大于管长的1.5/1000 两端应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刺。 4冲压件不得有毛刺、裂纹、氧化皮等缺陷。 5各焊缝应饱满,焊渣应清除十净,不得有未焊透、夹砂、咬 肉、裂纹等缺陷。 6构配件应进行防锈处理,防锈漆涂层应均匀,附着应牢固。 7主要构配件上应有不易磨损的标识,应标明生产厂家代号 或商标、生产年份、产品规格和型号。 3.3.2立杆轮扣间距按照0.3m、0.6m模数设置,立杆和横杆长度 按照0.3m模数设置。 3.3.3连接盘与立杆焊接固定时,连接盘中心与立杆轴心的同轴 度偏差不应大于0.3mm;以单侧边连接外边缘处为测点,盘面与 立杆纵轴线正交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0.3mm。 3.3.4各构配件制作的外观、质量要求应符合《承插型轮扣式钢管 支架构件》DB43/T1265的要求。 3.3.5杆件焊接制作应在专用工艺装备上进行,焊接宜采用二氧 化碳气体保护焊,各种焊接部位必须牢固可靠。焊丝宜采用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 中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素钢、低碳合金钢焊丝的要求。有效焊缝 高度不应小于3.5 mm。

3.3.6横杆插头应与连接盘孔匹配,横杆插头插人连接盘孔内,其 外表面应与连接盘孔内表面相吻合,且插入连接盘的长度不应小 于30mm,并应保证锤击自锁后不拨脱,其抗拔力不得小于3kN。 3.3.7可调底座、可调托座和可调螺杆的螺杆外径不应小于 36mm,宜采用梯形螺纹。螺杆与调位螺母的旋合长度不应少于 5扣,螺母高度不应小于35mm,厚度不应小于5mm。底座板和 托座板的厚度不应小于6mm。 3.3.8主要构件强度应符合表3.3.8的规定,检验方法按《承插型

3.3.8主要构件强度应符合表3.3.8的规定,检验方法按《承推 轮扣式钢管支架构件》DB43/T1265执行

主要构件强度指标要求

4.1.1作用在支架上的荷载,可分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两类。 4.1.2 模板支架的永久荷载包括以下内容: 1 架体结构自重,包括立杆、横杆、剪刀撑、底座、可调托 撑等。 2 模板自重,包括模板和模板支承梁,以及连接件、紧固件的 自重。 作用在模板上的新浇筑混凝土和钢筋自重。 4.1.3 模板支架的可变荷载包括以下内容: 1施工荷载。施工作业人员、施工设备和工具、超过浇筑构 件厚度的混凝土堆放荷载。 2附加水平荷载。作用在支架顶部的泵送混凝土、倒混凝土 等未预见因素产生的水平荷载。 3风荷载。

4.2.1模板支架永久荷载标准值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0 基本风压值(kN/m),应按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 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取重现期为10年对应的 风压值,但不应小于0.3kN/m²;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 载规范》GB50009的规定采用; 架体风荷载体形系数,应按表4.2.3的规定采用

注:1.μstw值可将架体视为桁架,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的 规定计算:

2.Φ为挡风系数,Φ=1.2An/Aw,其中1.2An为挡风面积,Aw为迎风面积; 3.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支架挡风系数Φ不宜小于0.8; 4.当需要计算纵横两个方向的风荷载时,支架体和上部模板应按两个独立的迎风 面进行考虑,模板部分风荷载水平垂直作用在迎风面形心,支架体的风荷载作用在迎风 面杆件节点处。

4.3.1支架设计应考虑使用过程中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 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取其 最不利荷载效应组合进行设计,荷载效应组合宜按表4.3.1采用。

4.3.2对支架进行承载力计算时,应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4.3.2对支架进行承载力计算时,应采用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应按以下公式计算。 不组合风荷载时

S=c Nck+0.9(≥Nk+Nwk)

式中NGk 按永久荷载标准值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NQk 按可变荷载(风荷载除外)标准值计算的荷载效 应值; Nwk 按风荷载标准值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YQ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4; YG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 组合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1.35: 当进行结构整体稳定性(抗倾覆)验算且对结构有 利时,取 0.9。

4.3.3对支架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挠度)进行计算时,应

采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其各类荷载分项系数均取1.0。

5.1.1支架架体机构设计应保证整体结构形成几何不变体系。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及《冷 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采用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以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计算。

1 立杆、横杆等受力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2 支架的稳定性计算。 3 独立支架超出规定高宽比时的抗倾覆验算。 4 通过立杆连接盘传力的连接盘抗剪承载力验算 5 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5.1.4钢材的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应按表5.1.4采

5.1.5支架应采用立杆杆端插入可调托撑的中心传力方式,模板 支架通过立杆顶部插入可调托座传递水平模板上的各项荷载。顶 部模板支撑梁应按荷载设计要求选用。混凝土梁下及楼板下的支 撑杆件应用横杆连成一体。

5.1.6当杆件变形量有控制要求时,应按正常使用极限

其变形量。受弯构件的挠度不应大于表5.1.6中规定的容许值。

表 5.1.6 受弯构件的容许挠度

主:1为受弯构件跨度

5.1.7支架立杆长细比不应大于150,横杆及剪刀撑的长细比不应 大于200。 5.1.8承插型轮扣式钢管支架立杆不考虑风荷载时,应按承受轴 向荷载杆件计算;考虑风荷载时,应按压弯杆件计算。 5.1.9当外防护脚手架为全封闭密目式安全网时,内部模板支架 计算可不考虑风荷载的影响;当外防护全高为开式状况时,应考 虑风荷载对模板支架的影响。

5.2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Pk

P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立杆基础底面处的平 均压力(kPa); Nk—立杆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标准组合值(kN); Ag可调底座底板对应的基础底面面积(m²); fa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式中力k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立杆基础底面处的平 均压力(kPa); Nk一立杆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标准组合值(kN); Ag一可调底座底板对应的基础底面面积(m²); fa一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规定确定。 5.2.2当地基为满足强度要求的岩石或混凝土时,可不进行计算, 但应保证立杆底座与基底均匀传递荷载。 5.2.3当地基为回填土时,必须分层夯实,并应考虑雨水渗透、附 近基坑开控等的影响立杆底部地基承载力计算时应对地基承

5.2.2当地基为满足强度要求的岩石或混凝土时,可不进行计算, 但应保证立杆底座与基底均匀传递荷载。 5.2.3当地基为回填土时,必须分层夯实,并应考虑雨水渗透、附 近基坑开挖等的影响。立杆底部地基承载力计算时,应对地基承 载力特征值进行折减,其折减系数:对碎石土、砂土、回填土应取 0.4;对黏土应取 0.5。

5.2.2当地基为满足强度要求的岩石或混凝土时,可不进行计

5.2.4当支架搭设在结构的楼板、悬挑构件上时,立杆底座应铺设

5.2.4当支架搭设在结构的楼板、悬挑构件上时,立杆底座应铺设 垫板,并应对楼板或悬挑构件等的承载力进行验算,当不能满足承

5.2.4当支架搭设在结构的楼板、悬挑构件上时,立杆底座应铺设

垫板,并应对楼板或悬挑构件等的承载力进行验算,当不能满足承 载力要求时应采取楼板或悬挑构件下方设置附加支撑等加固 措施。

5.3.1立杆稳定性应按下列公主

l。=mh l.=h'+2ka

式中a一一支架可调托撑支撑点至顶层横杆顶的距离(m); h一一支架横杆最大竖向步距(m); h一一支架立杆顶层或者底层横杆竖向步距(m),宜比最大 步距减少一个套扣的距离; k一支架悬臂端计算长度折减系数,可取0.7; 0.9m时取1.60;横杆步距为1.2m时,可取1.40;横 杆步距为1.5m时,可取1.20。 5.3.3风荷载作用于支架,引起的立杆轴力设计值应按下列公式 计算:

Nw=YNwk Pnwk H 2B

5.3.4当支架结构通过连接措施与稳固既有结构做可靠连接时,

5.3.5风荷载作用于支架,引起的立杆弯矩设计值应按下列公 计算:

Pwkh? Mwk 10

式中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 Mw 风荷载引起的立杆弯矩设计值; Mwk 风荷载引起的立杆弯矩标准值; Pwk 风荷载的线荷载标准值,应按本规程第4.2.3条第3 款的规定计算; h一一支架横杆最大竖向步距(m)。 5.3.6承插型轮扣式钢管支架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 计算:

5.3.6承插型轮扣式钢管支架节点的抗剪承载力应按 计算:

作用在承插型轮扣式节点上的竖向集中力设计值 (kND):

Qb一连接盘抗剪承载力设计值(kN),可取40kN 5.3.7高度在8m以上,高宽比大于2.5,四周无拉结支架的独立 架体,应按式(5.3.7)分混凝土浇筑前和混凝土浇筑时进行整体抗 倾覆稳定性验算:

6.1.1支架设计应根据施工图纸进行统筹布置,不同开间的支架 应进行可靠连接。 6.1.2当同时满足下列规定时,可采用无剪刀撑框架式支撑结构; 超出下列规定之一时,应采用有剪刀撑框架式支撑结构: 1搭设高度在5m以下; 2被支撑结构自重的荷载标准值小于5kPa; 3支撑结构支撑于坚实均匀地基土或结构层上; 4支撑结构与既有结构有可靠连接。 6.1.3当有稳固既有结构时,模板支架应与稳固既有结构可靠连 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竖向连接间隔不应超过2步,宜优先布置在有水平剪刀撑 的横杆层; 2水平方向连接间隔不应大于8m; 3当遇柱时,宜采用扣件式钢管抱柱拉结,拉结点应靠近节 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抱柱连结件应向四 周外伸一跨(图6.1.3)。 6.1.4侧向无可靠连接的支架高宽比不宜大于3。当高宽比大于3 且四周不具备拉结条件时,应采取扩大架体下部尺寸或设置钢丝 绳张拉固定等措施。

6.1.5支架的地基应符合下列规

图6.1.3抱柱拉结措施

1搭设场地应坚实、平整,地面应硬化;应有排水措施,防止 产生不均匀沉降。地基承载力应满足受力要求。 2在地基上应设置具有足够强度和支撑面积的垫板。 3 混凝土结构上应设置可调底座或垫板 处理。 5 对冻胀土层,应有防冻胀措施。 湿陷性黄土、膨胀土、软土应有防水措施。 7 垫板厚度应一致且不得小于50mm,宽度不小于200mm 长度不小于2跨。 6.1.6立杆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立杆的布置位置和间距应当满足架体承载力计算要求,且 间距不得大于1.5m。 2立杆的插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宜设 置在同步内。

6.1.6立杆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立杆的布置位置和间距应当满足架体承载力计算要习 间距不得大于1.5m。 2立杆的插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 置在同步内。

3当支架高度大于8m或支架施工荷载大于15kN/m²时, 立杆接长应将立杆的套管处于立杆上部。 4当支撑立杆的地基有坡度时,立杆及其地基必须采取可靠 的找平措施,确保底座表面处于水平位置,达到立杆垂直。 6.1.7支架每排每列立杆的水平纵横之间应采用横杆连接,横杆 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架横杆必须按步纵横向通长满布设置,不应缺失。 2支架应设置纵向和横向扫地杆,在立杆的最底部连接盘处 设置一道横杆作为扫地杆,底部横杆作为扫地杆距地高度不应超 过550mm。 3横杆的步距不得大于1.8m,顶层或底层横杆的步距宜比 标准步距减少一个轮扣的距离。当支架高度大于8m或支架施工 荷载大于15kN/m²时,横杆的步距不得大于1.2m,顶层或底层横 杆的步距应比标准步距减少一个轮扣的距离。 4在立杆最顶端连接盘处设置一道横杆作为封顶杆,当梁底 封顶杆与板底横杆不在同一高度上时,梁底封顶杆应向板底立杆 双向延伸不少于2个跨距并与立杆固定。 6.1.8可调托撑(图6.1.8)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顶层横杆;2一立杆;3一调节螺母;4一螺杆;5可调托板 图6.1.8可调托撑悬臂构造

1可调托撑伸出顶层横杆的悬臂长度严禁超过650mm。 2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应超过300mm,插人立杆的长 度不应小于200 mm。 3可调托撑上的主楞梁应居中,其间隙每边不大于2mm。 6.1.9支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扫地杆向低 处横杆拉通,延伸至低处不少于2跨。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 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6.1.10当立杆需要加密时,非加密区立杆、横杆应与加密区间距 互为倍数;加密区横杆应向非加密区延伸不少于2跨。 6.1.11当支架跨度为1跨时,支架侧向应采取可靠的稳固措施。 6.1.12支架高度不超过8m时NY/T 3767-2020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规程,顶层横杆步距宜比中间层标准步 距减少一个轮扣盘间距;架体高度大于8m,但不超过16m时,顶 层两步横杆宜比中间层标准步距减少一个轮扣盘间距;支架大于 16m,但不超过24m时,顶层三步横杆宜比中间层标准步距减少 一个轮扣盘间距;支架底层的横杆步距宜比中间层标准步距减少 一个轮扣盘间距

6.2有剪刀撑框架式支撑结构构造

6.2.2竖向剪刀撑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支架外侧四周应连续布置竖向剪刀撑; 2支架中间应在纵向、横向分别连续布置竖向剪刀撑;竖向 剪刀撑间隔不应大于6跨,且不大于6m;每个剪刀撑的跨数不应 超过6跨,且宽度不大于6m(图6.2.2)。 3竖向剪刀撑杆件底端应与垫板或地面顶紧,倾斜角度应为 45°~60°,应采用旋转扣件每步与立杆或横杆固定,旋转扣件宜靠 近节点,中心线与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1一立杆;2一横杆;3一竖向剪刀撑;4一水平剪刀撑 图6.2.2支架剪刀撑布置

1当支架支撑高度超过5m时,顶步必须连续设置水平剪刀 撑,底步应连续设置水平剪刀撑。 2水平剪刀撑的间隔层数不应大于6步且不大于6m,每个 剪刀撑的跨数不应超过6跨且宽度不大于6m(图6.2.2)。 3水平剪刀撑宜布置在竖向剪刀撑交叉的横杆层。 4水平剪刀撑应采用旋转扣件每跨与立杆或横杆固定,旋转 扣件宜靠近节点。

6.2.4支架的竖向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应与支架同步搭设。剪刀

6.2.4支架的竖向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应与支架同步搭设。剪刀 撑的斜杆接长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GBZ 33586-2017 降低户外雷击风险的安全措施,并应采用不少 于2个旋转扣件等距离固定,且端部扣件盖板边缘离杆端距离不 应小于100mm;扣件螺栓的拧紧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 大于65N·m。 6.2.5每对前刀撑斜杆应分开设置在立杆或横杆的两侧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