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5020-2022 建筑结构隔震技术规程.pdf

DB61T 5020-2022 建筑结构隔震技术规程.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2.7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72193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61T 5020-2022 建筑结构隔震技术规程.pdf

内部无竖向铅芯,由多层天然橡胶和多层钢板或其他材料交 替叠置结合而成的支座。

铅芯橡胶隔震支座(LRB)leadrubber

内部含有竖向铅芯,由多层天然橡胶和多层钢板或其他材米 交替叠置结合而成的支座

2.1.14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HDR)high damping rubberbearin

GB/T 33996-2017 月球探测数据产品分级与命名用复合橡胶制成的具有较高阻尼性能的支座。

由橡胶支座部分(内部橡胶与内部钢板叠合整体硫化而成的 支座部分)、滑移材料、滑移面板及上下连接板组成的隔震支座。 .1.16摩擦摆隔震支座(FPS)friction pendulum isolation bearing 一种通过球面摆动延长结构振动周期和滑动界面摩擦消耗 地震能量实现隔震功能的支座

由橡胶支座部分(内部橡胶与内部钢板叠合整体硫化而成的 支座部分)、滑移材料、滑移面板及上下连接板组成的隔震支座

一种通过球面摆动延长结构振动周期和滑动界面摩擦消耗 地震能量实现隔震功能的支座

2.1.17底部剪力比base shearratio

设防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隔震后与隔震前上部结构底部剪 力之比值。

2.1.18极罕遇地震veryrareearthquake

设备管线穿越隔震层或跨越隔震缝时,因流体或能量输送需 要而设置的补偿地震位移及热胀冷缩,满足隔震层相应水平位移 要求的柔性管线系统,通常包括弯头、管线结构件、法兰、固定支 吊架等。

2.2.1作用和作用效应

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质点让或第层)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振型i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分别为j振型i质点在x方向、y方向的水平相 对位移; 地震作用标准值的组合效应: 分别为第、振型水平地震作用效应: 分别为x向、Y向单向水平地震作用效应: 分别为i振型i质点的x方向、V方向及转角方 向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j振型i层的相对扭转转角; 结构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 质点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

Kh 隔震层水平等效刚度; Keq 铅芯橡胶支座或滑板支座水平等效刚度; 5i 第i隔震支座由试验确定的等效阻尼比: k; 第i隔震支座(含阻尼器)由试验确定的水平等 效刚度; f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ek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天然橡胶隔震支座水平刚度设计值; G橡胶剪切模量; G 铅芯剪切模量; K 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屈服后或摩擦摆隔震支座起 滑后的水平刚度设计值; K, 由铅芯部分提供的水平刚度; Yh 叠层橡胶支座水平剪切应变; 隔震支座中铅芯剪切屈服应力: CQy 铅芯橡胶支座水平屈服剪力调整系数: Ko 铅芯橡胶支座屈服前水平刚度设计值: Qy 铅芯橡胶支座水平屈服力设计值 支座承受的竖向荷载:

一i层的转动半径: h计算楼层层高; e偏心距; H房屋第i层距室外地面的高度; A.叠层橡胶横截面积(不含橡胶层中间开孔面 积); 橡胶层总厚度:

A. 铅芯横截面面积; R摩擦摆隔震支座等效曲率半径。

R摩擦摆隔震支座等效曲率半径。 计算系数 地震影响系数; αmax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 阻尼调整系数; 阻尼比; α 相应于隔震结构基本周期设防地震时的水平地 震影响系数: α;j振型周期的地震影响系数; Yi i振型的参与系数; Yyi 计人扭转的振型的参与系数: Pji i振型与i振型的耦联系数: Qvmax 竖向地震影响系数的最大值: Yo 结构重要性系数: YRE 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YG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YQ 楼面活荷载分项系数: Yw 风荷载的分项系数: YL 考虑结构设计工作年限的荷载调整系数: ov4w 楼面活荷载组合值系数和风荷载组合值系数: YEh 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YEv 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 入 水平地震剪力系数: β 隔震结构底部剪力比; p 设防地震与多遇地震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的比值; Cky———屈服后隔震支座水平刚度调整系数; ——隔震支座屈服前与屈服后水平刚度之比值; 滑移面摩擦系数

的比值; 屈服后隔震支座水平刚度调整系数; 隔震支座屈服前与屈服后水平刚度之比值; 滑移面摩擦系数。

隔震结构自振周期; T—特征周期; n 结构计算总层数; 入近场系数; S,标准隔震支座第一形状系数; S21 标准隔震支座第二形状系数。

3.0.1隔震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市 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 准》GB50223的规定确定。 3.0.2隔震建筑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度和高宽比与同类型的抗震 结构要求一致,当建筑高度超过150m时,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 证,并采取有效的抗倾覆措施。 3.0.3风荷载和其他非地震作用的水平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总水 平力不宜超过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0%。 3.0.4隔震建筑宜采用性能化设计,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应综合 考虑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结构的特殊性、建造费 用、震后损失和修复难易程度等各项因素选定。结构抗震性能目 标分为A、B、C、D、E五个等级,各性能目标对应的震后性能状况 见表3.0.4。 按本规程设计与施工的隔震建筑,除有特殊要求外,其抗震 性能目标应满足表3.0.4中的D级或E级要求。其中,位于高烈 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新建学校、幼儿园、医院、养 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广播电视 等建筑应采用D级抗震性能自标,其他隔震建筑可选用D级或E 级抗震性能目标。 当需要采取比D级更高的抗震性能目标时,设计方法可参考 本规程附录A实施

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 准》GB50223的规定确定。 3.0.2隔震建筑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度和高宽比与同类型的抗震 结构要求一致,当建筑高度超过150m时,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 证,并采取有效的抗倾覆措施,

3.0.5隔震建筑的结构构件、非结构构件和 能有专门要求时,除满足基本抗震设防自标外,尚应满足结构构 件、非结构构件和附属设备的专项设防要求。 根据建筑功能需要,将本规程3.0.4条中抗震性能目标为D 级的建筑划分为I类建筑和Ⅱ类建筑,见表3.0.5。

表3.0.5设防地震时正常使用建筑分类

注:医院主要建筑指二、三级医院具有门诊、医技、手术功能的用房,具有外科手术室或 急诊科的乡镇卫生院的医疗用房;医院附属用房指维持医院主要建筑正常使用要 求的直接保障类用房,如独立建造的病房楼、药品库房、动力保障中心等。对于同 一栋医院建筑,其低楼层为门诊、医技、手术用房,中高楼层为病房时,则低楼层应 满足I类建筑的抗震设计要求,中高楼层应满足Ⅱ类建筑的抗震设计要求。 对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新建1类建 筑,除满足本规程第4章结构层间位移角相关规定外,设防地震 作用下,楼面水平加速度不宜大于0.25g,罕遇地震作用下,楼面 水平加速度不宜天于0.45g。当楼面加速度不满足上述要求时 应对建筑非结构构件、建筑附属机电设备和仪器设备采取专门措 施,并根据《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GB/T38591进行抗震韧性 评价,抗震韧性不低于三星水平。 对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新建Ⅱ类建 筑,除满足本规程第4章结构层间位移角相关规定外,设防地震 作用下,楼面水平加速度不宜天于0.45g。当楼面加速度不满足 上述要求时,应对建筑非结构构件、建筑附属机电设备和仪器设

备采取专门措施,并根据《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GB/T38591 进行抗震韧性评价,抗震韧性不低于二星水平。 3.0.6D级抗震性能目标的隔震建筑.应按设防地震、罕遇地震进 行设计。除本规程特别规定外,在设防地震作用下,应进行结构的 承载力和变形验算: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应进行结构及隔震支座的 变形验算,并对隔震支座的承载力进行验算;对特殊设防类建筑,在 极罕遇地震作用下,应进行结构和隔震支座的变形验算。 设防地震作用下承载力和变形验算时,宜采用等效弹性振型 分解反应谱法,也可采用时程分析法:罕遇地震、极罕遇地震作用 下承载力和变形验算时,应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 3.0.7E级抗震性能目标的隔震建筑,应按多遇地震、设防地震 和罕遇地震三水准进行设计。除本规程特别规定外,在多遇地震 作用下,应进行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验算;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应 进行结构以及隔震支座的变形验算,并对隔震支座的承载力进行 验算。 多遇地震作用下承载力和变形验算时,宜采用等效弹性振型 分解反应谱法,也可采用时程分析法;罕遇地震承载力和变形验 算时,应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

3.0.8既有建筑改造类项且采用隔震技术后.应满足《建筑抗震

鉴定标准》GB50023的相关规定。

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不应选择危险地段。当场地为 IV类时,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并采取有效措施。隔震建筑的 地基应稳定可靠。

标应满足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按隔震结构地震作用计算的要求

用计算的要求。隔震建筑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满足与本地区 抗震设防烈度相应的抗震措施要求。 对重点设防类建筑的地基抗液化措施,应按提高一个液化等级 确定;对特殊设防类建筑的地基抗液化措施应进行专门研究,且不 应低于重点设防类建筑的相应要求,直至全部消除液化沉陷, 3.0.11对特殊设防类建筑、体型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隔震建筑 可采用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对隔震方案进行补充验证。 3.0.12对较重要或有特殊要求的隔震建筑,应设置地震反应观 测系统。 3. 0.13 隔震建筑设计文件中应注明隔震装置的性能要求和检 测要求。 3.0.14F 隔震层包含无自复位性能的隔震支座时,应进行自复位 验算。

确定;对特殊设防类建筑的地基抗液化措施应进行专门研究,且不 应低于重点设防类建筑的相应要求,直至全部消除液化沉陷, 3.0.11对特殊设防类建筑、体型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隔震建筑 可采用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对隔震方案进行补充验证。 3.0.12对较重要或有特殊要求的隔震建筑,应设置地震反应观 测系统。

3.0.14 隔震层包含无自复位性能的隔震支座时,应进行自复位 验算。

3.0.15当隔震建筑遭受不低于本地区基本烈度的地震后,应又

隔震支座进行检查和维护,必要时应进行更换

普特征周期等参数,应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 确定的地震基本烈度或地震动参数。按照国家规定开展广地震 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包含区域性地震区划、地震小区划等,也 可按相关成果进行参数取值

4.1.2隔震建筑的地震作用应符合下

1一般情况下,应至少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 算水平地震作用,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 承担。 2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时,应分 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3对平面不规则建筑,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 影响:其他情况,可采用调整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计入扭转影响。 4抗震设防烈度7度(0.15g)、8度时的大跨度或长悬臂结 构,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5隔震支座在室遇地震下的承载力验算时,应计算竖向地 震作用。

所选取的分析模型应能合理反映结构中构件的实际受 状况。 隔震层上部和下部结构可选多质点系、空间杆系、空间租

墙板元(壳元)、连续体及其它组合有限元等计算模型。 3隔震层的隔震支座和阻尼器应选择能正确反映其特性的 计算模型。

1底部剪力法:高度不超过24m、上部结构以剪切变形为 主、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隔震建筑,可采用底部剪 力法。平面、竖向布置规则的多层砌体建筑和底部框架一抗震墙 切体建筑的隔震设计也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进行计算分析。 2振型分解反应谱法:隔震结构地震作用计算宜采用振型 分解反应谱法。 3时程分析法:对于高度大于60m的隔震建筑,体型不规则 的建筑或隔震层隔震支座、阻尼装置及其他装置的组合比较复杂 的隔震建筑,尚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

虑近场影响,乘以增大系数,5km及以内宜取1.25,5km以外可取 不小于1.15

4.2设计反应谱和地震动输入

4.2.1隔震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 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最大值应按表4.2.1采用:场地特征周期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执行,计算罕遇地震和极 罕遇地震作用时,场地特征周期应分别增加0.05s和0.10s

表4.2.1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

续表 4.2.1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

.2.2隔震结构地震 伏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隔震结构的阻尼比为0.05,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 调整系数应按1.0采用,形状参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直线上升段,周期小于0.1s的区段: 2)水平段,自0.1s至特征周期区段,应取最大值αmax; 3)曲线下降段,自特征周期至6.0s区段,衰减指数应取0.9

图4.2.2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α一地震影响系数;αmax一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n一阻尼调整系数; 一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T一特征周期;T一结构自振周期 2当隔震结构的阻尼比不等于0.05时,其水平地震影响系 数曲线应按图4.2.2确定;但形状参数和阻尼调整系数应按下列 规定调整: 1)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应按下式确定:

式中: 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 "阻尼比,取隔震结构振型阻尼比。 2)阻尼调整系数应按下式确定:

4.2.3隔震结构的自振周期、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比,应根据不 司地震烈度作用时的隔震层水平位移值计算,并应符合下列规 定: 1对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并仅采用橡胶隔震支座的建筑隔 震结构,多遇地震、设防地震作用时可取支座橡胶厚度的100%, 罕遇地震作用时可取支座橡胶总厚度的250%,极罕遇地震时可 取支座橡胶总厚度的400%。 2除1款以外的建筑隔震结构,可按对应不同地震烈度作 用时的设计反应谱进行送代确定,也可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确 定。其中多遇地震烈度作用可按设防地震烈度作用时的迭代结 果取值。

4.2.4隔震结构采用时程分析方法计算时,地震动加速度时程

曲线的选择合成,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实际强震记录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曲线,应根据地震烈度、 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类别进行归类,并依据相似原则进行选择。 人工模拟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曲线,应满足设计反应谱的基本要 求,其中实际地震记录的数量不应少于总数量的2/3。设计地震 加速度峰值应按表4.2.4采用。 2一般情况下,多组时程曲线的平均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应 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所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在统计意义上相 符。实际强震记录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曲线在对应于隔震结构主

要振型对应周期点附近时,每条实际强震记录对应的反应谱与设 计反应谱的谱值最大偏差不应超过20%:所合成的人工模拟加速 度时程曲线对应的反应谱与设计反应谱在对应于隔震结构各周 期点的偏差平均值不宜大于5%,最大偏差不宜大于10%。在人 工模拟地震动加速度合成时,宜考虑不同阻尼比对反应谱的影响 和天然相位信息的非平稳特征对结构响应的影响。 3每条地震加速度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结构底部剪力不应小 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65%,多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结 构底部剪力的平均值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 80%。 4地震波的持时不宜小于隔震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5倍和 15s,地震波的时间间距可取0.01s或0.02s

表4.2.4设计地震加速度峰值(cm/s)

注:括号中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

4.3.1采用底部剪力法时,隔震建筑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 标准值,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Fek = α, Ge.

式中:FEk 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N); α1一相应于隔震结构基本周期的设防地震时水平地震 影响系数,应按本规程第4.2.2条计算确定;其中 计算隔震结构的基本周期时其刚度可取隔震层等 效刚度,阻尼比可取隔震层等效阻尼比; Geg上部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N)。 2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F:质点i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N); G;集中于第i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N); G,集中于第j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N)。 4.3.2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应对下部结构、隔震层与上部 结构进行整体分析,其中隔震层的非线性可按等效线性化的迭代 方式考虑,且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不进行扭转耦联计算的隔震结构,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其地震作用效应: 1)结构i振型i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应按下式确 定:

式中:F;一 一 质点i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N): G:集中于第i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N); G.集中于第i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N)。

4.3.2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

4.3.2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应对下部结构、隔震层与上部

F,=αX,G,(i=1,2,...,n;j=1,2,..,m)

SEk = Z(1+t)S)

式中:Fxi i振型i质点的x方向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N); Fyi j振型i质点的y方向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N); i振型i质点的转角方向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N); Xj ————j振型i质点在x方向水平相对位移(mm); Yi—j振型i质点在y方向水平相对位移(mm); r——讠质点的转动半径,取i质点绕质心转动惯量除该 质点质量的商的正二次方根; —计人扭转的j振型的参与系数。 2)单向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可按下式确定:

式中:SEk 一 地震作用标准值的组合效应(N): S,、S分别为j、k振型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N); Pi—j振型与k振型的耦联系数; j—分别为i、振型的阻尼比; 入T—k振型与i振型的自振周期比。 3)双向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可按下式中的较大值确定:

SEk = S +(0.85S)2 Sek = /S, +(0.85S)2

4.3.3当采用时程分析法时,

系特性进行分析。在罕遇或极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建筑上部和 下部结构应采用弹塑性分析模型 3隔震支座单元应能够合理模拟隔震支座水平非线性和竖 向非线性特性,计算分析时,应按实际荷载工况顺序依次加载

速度时程曲线和人工模拟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曲线进行输人。宜 选取不少于2组人工模拟加速度时程曲线和不少于5组实际强 震记录加速度时程曲线。地震作用取7组加速度时程曲线计算 结果的峰值平均值。

4.3.7大跨度和长悬臂隔震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抗震

设防烈度7度(0.15g)、8度(0.20g)、8度(0.30g)时,多遇地震 作用下可分别取该结构、构件重力荷载代表值的8%、10%、15% 设防地震作用下可分别取该结构、构件重力荷载代表值的22% 30%、45%。

4.3.8大跨度、长悬挑隔震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尚可按时程分

4.3.8天跨度、长悬挑隔震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尚可按时程分

析方法或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时程分析计算时输入的地震 加速度最大值可按规定的水平输入最大值的65%采用,反应谱分 析时结构竖向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可按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 值的65%采用,设计地震分组可按第一组采用。

建筑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

持久设计状况、短暂设计状况

武中: 结构重要性系数,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时不应小 于1.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时不应小于1.0。 S—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N),应符合本规程第4.4.2~ 4.4.6条的规定; R构件承载力设计值(N); RE一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4.2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下,当荷载与荷载效应按 线性关系考虑时,荷载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应按下式确定:

4.4.2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下,当荷载与荷载

S=cSck+LoSok+wwSwk

式中:S 一 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N); c———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Q——楼面活荷载分项系数; w———风荷载的分项系数; 限为50年时取1.0,设计工作年限为100年时取 1.1; SGk 永久荷载效应标准值(N) Sok——楼面活荷载效应标准值(N); Swk————风荷载效应标准值(N); Q、w——分别为楼面活荷载组合值系数和风荷载组合值系 数,当永久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时应分别取0.7和 0.0;当可变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时应分别取1.0和 0.6或0.7 和1.0.

注:对书库、档案库、储藏室、通风机房与电梯机房,本条楼面活荷载组合值系数取 0.7的场合应取为0.9

4.4.3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下,荷载基本组合的分项 系数应按表4.4.3采用:

表4.4.3荷载基本组合的分项系数

4.4.4隔震结构构件根据性能要求可分为关键构件、普通竖向 构件、重要水平构件和普通水平构件。对于承受压力的钢构件, 除应按本规程4.4.5条验算强度外,尚应验算其稳定性。 4.4.5地震设计状况下,应根据本规程第3.0.4条的设防目标 进行承载力设计。 抗震设防目标为E级的隔震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隔震 结构构件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式中:R 构件承载力设计值(N);

YRE一 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的规定; ScE一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N): c—重力荷载代表值的分项系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的规定; SEk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N),尚应乘以相应的 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 业调整系数,一般橡胶支座取0.85:隔震装置带有阻尼

器时取0.80; 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的规定: SEvk 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N),尚应乘以相应的 增大系数或调整系数; YEv! 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 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的规定; 风荷载组合值系数,一般结构取0.0,风荷载起控制 作用的建筑应采用0.2

ScE + SEhk +0.4SEvk ≤R ScE +0.4SEhk + SEvk≤R

Sce + Sehk +0. 4Sevk ≤R

式中:Rk 构件承载力标准值(N),按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 对钢筋混凝土梁支座或节点边缘截面可考虑钢筋 的超强系数1.25,

内力在各个时刻的最大值及

4.4.7多遇地震作用计算时,隔震结构各楼层对应于地震作用 标准值的剪力,应符合下式规定:

标准值的剪力,应符合下式规定:

设防地震作用计算时,隔震结构各楼层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 值的剪力,应符合下式规定:

VEki 第讠层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楼层剪力 (N) ; 入一水平地震剪力系数,不应小于表4.4.7规定的值 对于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尚应乘以1.15的 增大系数; β设防地震与多遇地震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 比值; G一第j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N); n 结构计算总层数

表4.4.7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

王:1.基本周期介于3.5 应充许采用线性插值取值; 2.抗震设防烈度7、8度时括号内数值分别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 0.30g的地区。 隔震层以上结构的总水平地震作用,不得低于6度设防相应 非隔震结构的总水平地震作用。

4.4.8上部结构在设防地震作用下DB22T 2446-2016 原油开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结构楼层内最大的弹性层 间位移应符合下式规定:

4.4.8 上部结构在设防地震作用下,结构楼层内最天的弹性层

Au. <[0. Th

:Au 设防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楼层内最大的弹性 间位移(mm); 6。1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应符合表4.4.8的规定; h 一 计算楼层层高(mm)

隔震层以上结构设防地震作用下弹性层

4.4.9上部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楼层内最大的弹塑性 层间位移,应符合下式规定:

4.4.9上部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楼层内最大的弹塑性 层间位移,应符合下式规定:

DY/T 5-2021 数字电影存档母版技术规范Au,<[e, Jh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