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技术规范2009.pdf

医院消毒技术规范2009.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1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6732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医院消毒技术规范2009.pdf

2. 8. 3 过氧化氢

2. 8. 3. 4 注意事项

(2)稀释液不稳定,临用前配制。 (3)配制溶液时;忌与还原剂、碱、碘化物。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相混合。 (4)过氧化氢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 (5)使用浓溶液时,谨防溅入眼内或皮肤粘膜上,一且溅上,即时用清水冲洗。 (6)消毒被血液、脓液等污染的物品时,需适当延长作用时间。 2.8.4二氧化氯 2.8.4.1概述:二氧化氯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速效杀菌作用。对金 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消毒效果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的特点,二氧化氯活化液和稀 释液不稳定。 2.8.4.2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餐(茶)具、饮水及环境表面 等消毒。 2.8.4.3使用方法 (1)消毒液配制:使用前,在二氧化氯稳定液中先加活化剂。根据有效含量按稀释定 律,用灭菌蒸馏水将二氧化氯稀释成所需浓度。具体步骤按2.8.2.3.(1)进行。 (2)消毒处理: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等方法。 ①浸泡法:将清洗、晾于的待消毒或灭菌物品浸没于装有二氧化氯溶液的容器中,加盖 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的消毒,用100mg/L二氧化氯溶液浸泡30min;对肝炎病毒和结 核杆菌污染物品的消毒,用500mgL二氧化氯浸泡30;对细菌芽胞污染物品的消毒,用 1000mg/L二氧化氯浸泡30min。 ②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所有药物浓 度和作用时间参见浸泡法。 ③喷洒法:对一般污染的表面,用500mg/1。二氧化氯均匀喷洒,作用30min;对肝 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的表面,用1000mg/L二氧化氯均匀喷酒,作用60min ④饮水消毒法:在饮用水源水中加入5mg/1的二氧化氯,作用5min,使大肠杆菌数 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 2.8.4.3注意事项 (1)二氧化氯活化液不稳定,应现配现用。 (2)配制溶液时,忌与碱或有机物相混合。 (3)二氧化氯对金属有腐蚀性,金属制品经二氧化氯消毒后,应迅速用清水冲洗干净 并沥干。

(2)稀释液不稳定,临用前配制。 (3)配制溶液时;忌与还原剂、碱、碘化物。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相混合。 (4)过氧化氢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 (5)使用浓溶液时,谨防溅入眼内或皮肤粘膜上,一且溅上,即时用清水冲洗 (6)消毒被血液、脓液等污染的物品时HG/T 4309-2012 聚丙二醇,需适当延长作用时间。

(3)消每时,若存在有机物,应提高约物浓度或延长消每时间。 (4)避免与桔抗药物同用。 2.8.8就必泰(氯己定) 2.8.8.1概述 洗必泰属低效消毒剂,具有低效、速效、对皮肤粘膜无刺激性、对金属和织物无腐蚀性 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稳定性好等特点。 2.8.8.2适用范围:适用于外科洗手消毒、手术部位皮肤消毒、粘膜消毒等。 2.8.8.3使用方法 (1)消毒液配制:根据有效含量用灭菌蒸馏水将洗心泰稀释成所需浓度。 (2)消毒处理: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和冲洗等方法。 ①浸泡法:将双手浸泡于装有5000mg/L洗必泰乙醇(70%)溶液或5000mg/L 葡萄糖酸盐洗必泰水溶液的容器中,卫生洗手,浸泡1一2min;对外科洗手,浸泡3min。 ②擦拭法:手术部位及注射部位的皮肤的消毒。用500mgL洗必泰乙醇(70%)溶 液局部擦拭2遍,作用2min;对伤口创面消毒,用5000mgL洗必泰水溶液擦创面2 一3遍,作用2min。外科洗手可用相同浓度和作用时间。 ③冲洗法:对阴道、膀味或伤口粘膜创面的消毒,用500一1000mg/L洗必泰水溶液 冲洗,至冲洗液变清为止。 2.8.8.4注意事项 (1)勿与肥皂、洗衣粉等阴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或前后使用。 (2)冲洗消毒时,若创面脓液过多,应延长冲洗时间。

本规范适用于各种手术器械和用品的灭菌。 3.2手术器械包的灭菌 3.2.1压力蒸汽灭菌:手术器械包应首选正力蒸汽灭菌。 3.2.1.1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 3.2.1.1.1灭菌前的准备 (1)清除污染:感染症病人使用过的手术器械需先用500mgL有效氯的消毒剂浸泡 Omin,然后进行常规清洗。清洗时,先用洗涤剂溶液浸泡擦洗,去除器械上的血垢等污染,

3.2.2.1灭菌前准备:见3.2.1.1.1。要求是:(1)洁净器械和包装材料 应贮存在40一60%相对湿度的室内;(2)灭菌手术包的温度不能明显低于或超过环境温度: 必须与环境温度接近后,才能进行灭菌。 3.2.2.2灭菌程序 (1)将手术器械包放入柜内,关好柜门; (2)打开排气阀门,接通电源预热手术包至60℃; (3)关闭所有阀门,抽气到负压0.4kg/cm²,关闭抽气阀门; (4)切断电源,打开通气阀,通入环氧乙烷800mg/L,温度55一60℃,相对湿度 50一80%;作用时间6h; (5)将柜内气体袖入排气管或下水道; (6)将经高效过滤的空气注入柜内恢复常压,反复抽气注气数次,促使环氧乙烷排出: (7)打开柜门,取出手术包,经解析机处理后方可使用。 3.2.2.3灭菌后处理:灭菌后的手术器械包必须将吸附的环氧乙烷驱除后才能使 用。手术器械包吸附环氧乙烷较少,经解析机处理2h后,使残留量低于1OPPm,可达到使 用要求。 3.2.2.4注意事项:见2.6.4。 3.2.3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手术中若发生某种器材损坏或缺少,则需要对用 过的器械快速灭菌。这时选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具体操作按说明书执行。 3.3手术缝线的灭菌 手术缝线根据不同用途分为吸收型肠线,非吸收型丝线,尼龙线,金属线等。手术缝线 是密封,灭菌后可长期保存使用的一次性灭菌手术用品,也可在使用前随时灭菌。 3.3.1环氧乙烷灭菌:手术缝线可用环氧乙烷灭菌,具体方法按2.6执行。 3.3.2压力蒸汽灭菌*号丝线等张力较高的非吸收型手术缝线可采用快速压力蒸汽 灭菌。 具体操作:参见2.1.3.2.4。 3.4锐利手术器械的灭菌 锐利手术器械是手术器械中一类最具有代表性的器械,这类器械的灭菌,即要保证灭菌 质量,又要兼顾锐利不受损害。这类手术器械各专业手术科室均有,包括普通手术刀、剪、 锯及眼科、耳鼻喉科的精密锐利手术器械。这类器械最好用机械超声波清洗,以免损伤手。 3.4.1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特点是:灭菌速度快,无残留毒性。对锐利器械损害小 按2.1.3.2.4执行;亦可采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参照2.1.4.2.1和2.1.4.2.2 执行。

3.4.2戊二醛灭菌:参照2.8.1执行。 3.4.3环氧乙烷灭菌:灭菌准备,灭菌程序,注意事项参照2.6.3、2.6.4执 行。 3.5不耐热手术用品的灭菌 目前,大量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用品,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手术用品,包括心 脏起搏器,人工心肺机,人工瓣膜,人工肾,整复手术材料,外科手术刀具,麻醉器材,各 种导管,各种内窥镜,节育器材等。这类用品,不能采用热力灭菌,只能用冷灭菌方法处理。 3.5.1环氧乙烷气体灭菌:环氧乙烷是良好的冷灭菌剂,适宜于不耐热手术器械的 灭菌。不耐热手术器械大多是高分子材料,对环氧乙烷吸附较大,灭菌后环氧乙烷自然逸散 的时间长,胶管等驱散时间为5一10天。用解析机可缩短为2h,具体操作参照3.2.2执 行。 3.5.2戊二醛灭菌:戊二醛可用于不耐热手术器械的灭菌。如麻醉机附件,塑料橡 胶制品等的灭菌。2%碱性、中性、强化酸性戊二醛均可应用,浸泡10h可达到灭菌。具体 操作参照2.8.1执行。 3.6手术用敷料的灭菌 传统手术敷料分为纱布类、棉花类和布类三种,包括手术用纱布、纱条、棉球、手术巾, 孔市等。近年来,医用纺织新材料得到广泛应用,如聚丙烯伤口敷布,无纺布等,使用方便, 安全。手术用敷料都是透气性能好的材料,要求灭菌后干燥保存,有效期为夏季7天,冬天 10一14天,过期应重新灭菌方能使用。 3.6.1压力蒸汽灭菌:除极少数不宜用湿热灭菌的敷料外,手术敷料首选压力蒸汽 灭菌。 3.6.1.1灭菌前准备:方纱、孔巾和敷料用贮槽或包布包裹。 3.6.1.2灭菌程序:参照2.1.4.1及2.1.4.2执行。下排气压力蒸汽灭 菌敷料包的条件为:121℃,30min。灭菌后迅速排气,敷料包干燥后方能取出。预真空和 脉动真空灭菌敷料包的条件为;132一134℃,4min,脉动次数需3次。 3.6..1.3灭菌后处理:参照2.1.5执行。 3.6.2环氧乙烷灭菌:按3.5.1执行。 3.6.3纱布的于热灭菌:凡上林抽纱布、纱条的灭菌,蒸汽不易穿透,适宜于干热 灭菌。将准备好的纱布、纱条放入盒内,倒入融化的凡士林,待灭菌。需干热灭菌的凡士林 纱布、纱条装放不宜太多太厚。厚度不超过1.3cm,置烤箱内,温度160℃,2h

5.1.1根据内窥镜在人体使用部位的不同,分别采用消毒或灭菌方法: 需灭菌的内窥镜及其附件: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等进人人体无菌部位或经外科 切口进人人体的内窥镜,以及进人破损粘膜的内窥镜附件(如活检钳等)。 需消毒的内窥镜及其附件: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 进人人体自然通道与管腔粘膜接触的内窥镜。 5.1.2使用过的内窥镜原则上应先消毒后清洗,最后在使用前根据内窥镜类型要求再进行消 毒或灭菌处理。 5.1.3在用液体浸泡法消毒内窥镜插管的同时,应对所有的通道用清洁剂、消毒剂与水进行 冲洗。 5.1.4被结核杆菌、肝炎病毒和艾滋病毒感染者使用过的内窥镜,必须进行特殊的消毒和灭 菌处理。

(1)鉴于纤维内窥镜的特殊情况,使用完毕应立即清洗,以免血液和粘液十固后不易洗净。洗 涤时,先将软管末端浸在含洗涤剂的温水中(35CC左右),用纱布或海绵擦洗镜体软管部和弯 曲部,并反复注人气和水,使气管和水管出水处粘附的污物排出。活体组织检查钳的处理, 应先清洁外套钢丝、钳瓣上和细胞刷上的污物,孔道需用洗涤剂和清洁剂反复刷拭。 (2)将在洗涤剂中清洗过的插管、气管、水管、孔道、活检钳等用清水冲洗,擦干,放人消毒 液中浸泡消毒。在洗涤与浸泡消毒液过程中。勿使操纵部弄湿。 (3用75%乙醇纱布擦拭消毒纤维镜头部、软管操纵部、各调节旋钮、钳道上端盖板, (4)消毒完毕,用无菌的生理盐水充分冲淋插管和内管道,以便除去残留消毒剂

5当天不再继续使用的内窥镜,则将内管道彻底吹于或用75%乙醇进行冲洗干燥 6)用擦镜纸蘸少许硅蜡涂擦端部镜面、导光束端面和钳瓣,以保持洁净和防锈。 7贮存时应将镜体悬挂于干燥的专用柜内,弯角固定钮应置于“自由位”,活检钳瓣应张开

如关节镜、腹腔镜、脑室镜、膀脱镜等,使用完毕后,除应充分清洗外,宜置真空干燥器内 抽于后再没人消毒液中,这样可避免气泡栓塞管道,影响药物与管道内部的接触。

5.4.1病人作内规镜检查前必须进行体检,凡开放性结核病病人以及肝炎、艾滋病病人或病 原携带者应使用专用内窥镜,并单独进行特殊的消毒灭菌处理。 5.4.2结核、肝炎和艾滋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应使用专用内窥镜,病人与病人之间及每天使用 前后均应对内窥镜及其所用附件进行严格消毒。 5.4.3对结核、肝炎和艾滋病人无条件使用专用内窥镜的,必须在这些病人或携带者使用后 对内窥镜及其所有附件用压力蒸汽、环氧乙烷或戊二醛进行消毒。 5.4.4操作人员应做好自我保护;操作时应穿戴一次性口罩、帽子、专用工作服以及手套。 脱去手套要消毒双手。有条件的可采取免疫措施

7.3.3接触传染病人后 7.3.3.1医务人员为特殊传染病人检查、治疗、护理之前,可戴好一次性手套或无菌乳 胶手套,每接触一个病人应更换一付手套,操作结束可进行流水洗手。 7.3.3.2若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应将污 染的双手浸泡于消毒液内2min,再用肥皂流水洗手法洗二遍后擦干。 7.3.3.3接连进行检查、治疗和护理病人时,每接触一个病人后都应消毒液浸泡双手 2win,然后用清水冲洗手。或用消毒剂涂擦双手后晾干。水龙头应用脚踏式或电磁感应开关。 7.3.4接触污染物品、微生物实验室操作后手的消毒:医务人员接触污染物品之前,应 戴好一次性手套或轧胶手套,然后进行操作;操作后脱掉手套用流水肥皂冲洗即可。如手直 接接触污物者,操作后应将污染的双手浸泡于消毒液内2min后,再用肥皂流水洗手法洗二 遍后擦于。 7.4常用的消毒剂如下 (1)洗必泰一醇速效消毒液:用洗必泰和醇(乙醇或异丙醇)等复配而成的消毒液。每次用 3ml两手搓干或喷雾在手上均可达到消毒。 (2)有效含量为5000mg/L的碘伏溶液。 (3)75%乙醇溶液。 (4)乙醇洗手剂:70%乙醇中加人02%新洁尔灭。可喷雾在手上,挂于可达到消毒作用。 皮肤与粘膜的消毒

8.1适用范围 本节规范规定了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和病人皮肤与粘膜的消毒方法, 8.2针刺部位的皮肤消毒 8.2.1一般肌肉或静脉部位注射前的皮肤消毒 8.2.1.1用无菌棉签浸润2%碘,涂擦注射部位皮肤1遍,作用Imin后,再用75%乙 醇擦拭2遍,擦净残余碘,干燥后,即可注射。 8.2.1.2用无菌棉签浸润含有效碘5000mg/L的碘伏,直接涂擦注射部位皮肤2遍,待 半干燥,即可注射。静脉注射时,可用75%酒精棉签脱碘。 8.2.1.3用无菌棉签浸润洗必泰一醇乙醇或异丙醇)消毒,在局部涂擦2次,待其干燥 后,即可注射。

.2.2特殊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按8.2.1.

殊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按8.2.1.1进行消

8.4.1肝炎病毒污染皮肤粘膜消毒

8.6新生儿脐带消毒:用碘酒涂擦

餐具和卫生洁具的消毒

医院各种物体表面的消毒

11. 1适用范围 本节规范适用于GB15982一1995中规定的I、Ⅱ、Ⅲ、IV类环境室内物体表面的消 毒。 11.21.11类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 工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Ⅱ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 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Ⅱ类环境要求物体表面的细菌总数≤5cfucm2,这两类环境应 采取高效消毒方法。 11.2.1地面消毒 医院地面经常受到病人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的污染,由于人员的流动量大,如果不 能及时清除地面污染,极易造成病原菌的扩散。 11.2.1.1当地面没有明显污染情况下,通常采用湿式清扫,用清水擦拖地每日1一2 次,清除地面的污移和部分微生物。 11.2.1.2当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通常采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或0.2 %过氧乙酸溶液拖地或喷洒地面。被肝炎病毒污染的表面可用含有效氯100mg/L的消毒剂 溶液擦洗。 11.2.1.3对结核病人污染的地面,可用0.2%过氧乙酸消毒液或用5%煤酚皂 溶液擦洗。 11.2.2墙面消毒 医院墙面在一般情况下污染程度轻于地面,通常不需进行常规消毒。当受到病原菌污染 时,可采用化学消毒剂喷雾或擦洗,墙面消毒高度一般为2一2.5米高即可。 11.2.2.1对细菌繁殖体、肝炎病毒、芽胞污染者,分别用含有效氯250一500mg /L、2000mg/L与2000一3000mg/L的消毒剂溶液喷雾和擦洗处理,有较好的杀灭效 果。喷雾量根据墙面结构不同,以湿润不向下流水力度,一般为50一200mL/m2。 11.2.2.2过氧乙酸消毒:将过氧乙酸配制成0.2%水溶液,进行墙面喷洒和擦 洗。 11.3.2.3病房各类用品表面的消毒病房内用品有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 一般情况下室内用品表面只进行日常的清洁卫生工作,用清洁的湿抹布或季铵盐类消毒 液,每日2次擦拭各种用品的表面,可去除大部分微生物

检验相关器材与环境的消毒

本节规范适用于检验科工作场所的空气、表面、器材、废弃标本及工作人员(合临时

13.1适用范围 本节规范适用于感染病病区和感染病门诊部的消毒。 13.2污染区消毒

沸消毒。 13.3.2.3地面每天用清水拖地三次GB/T 28198-2011 窗用动力通风器,含氯消毒剂500rng/L拖一次

14.6.3用储槽或特制火菌盒存放敷料、空针,进人压力蒸汽火菌锅前,先打开筛孔的盖 板、严禁铝饭盒或糖瓷盒密闭容器装放注射器、敷料等医疗器械和用品进行压力蒸汽灭菌。 14.6.4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发放时要检查有效日期,不得重复使用。使用后的一次性注 射器、输液器,由使用单位立即浸泡在500mg/L含氯消毒液30min,再交供应室毁形,统 一回收处理。

15.5.1口腔门诊患者,在检查治疗前先用1%过氧化氢或500mg/L洗必泰漱口,可使 口腔内微生物的数量明显下降,从而使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下降。 15.5.2诊疗室地面、工作台面: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含500mg/有效氯的含氯消 毒剂擦拭和拖地面。当地面明显被污染时,用含氯消毒剂消毒,见11.2.1.2。 15.5.3空气消毒:在每日开诊前及工作结束后进行,参照9.4执行。 15.5.4每周进行一次彻底清洁消毒,用上述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桌面、椅子、门窗、墙 面。地面等,然后进行空气消毒

16.1适用范围 适用于医院洗衣房的消毒.包括全院病人衣服、被单和医护人员的一般工作服的清洗消毒 工作,但不负责手术衣和隔离衣的灭菌。 洗衣房划分为污染区(收集、分检、清点、处理及清洗衣服、被单)及清洁区(供晾或烘干、 缝补、熨烫、招叠、储存及发送洗净衣被和办公)。污染衣被未经洗涤不得进人清洁通道及清 洁区,各区受污染程度不同,消毒方法也有所不同。 16.2衣被的收集袋和接送车的清洁消毒 16.2.1每个病区应有3个衣被收集袋,分别收放有明显污染的病人衣被、一般病人衣 被及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衣服。帽子和口罩。衣被收集袋应保持密闭直至清洗。也可定时、 限时收集工作人员衣物,及时发送至洗衣房。 16.2.2接送衣被均用推车,接衣后及送衣前的推车均应用清水或1%洗涤剂溶液擦拭 次;接运传染病房、结核病房、烧伤病房及有明显污染衣被后的推车应用0.5%过氧乙酸或 1000mg/L有效氯溶液擦拭消毒;也可用500mg/L氧化氯溶液擦拭。 16.2.3一次性使用衣被收集袋用后烧毁。非一次性者用1%洗涤液,90℃以上热水在洗 衣机中消毒25min。 16.3严禁在病房内清点或处理传染病人,特别是肝炎、结核病人及传染性物质所污染 的衣被,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和口罩,穿工作衣.一次性使用的手套用后烧毁;可重复使用者, 用90℃以上热水消毒25min 16.4衣被的洗涤消毒 病人衣被和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必须分机或分批洗涤。婴儿衣被应单独洗涤,不可与

17.4.6.4臭氧消毒

18.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医院污水和污泥的消毒处理。医院污水,系指排入医院化粪池的污水和粪 便;经一级处理或二级处理及消毒以后,分别达到污水和污泥的排放标准,污水排入城市下 水道网络中,污泥供作农田肥料,未经排入化粪池的其他污物不包括在内。新建综合医院的 传染病区和普通病区的污水应实行分流,分别进行消毒处理。 18.2医院污水消毒前的预处理 18.2.1医院污水的预处理可采用机械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两类。单纯机械处理法 称为一级处理,机械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相结合称为二级处理。医院污水必须实行一级处理: 有条件的地区宜实行二级处理。

18.2.2污水预处理前的加氯消毒:对于传染病院和结核病院的各病区,以及综合 性医院的传染病区的厕所,应按每10床位每日投放含有效氯25%的漂白粉1kg,分3一4 次投入。最佳投放时间可定在使用厕所高峰期末:投放的漂白粉随流水冲入化粪池内,并在 化粪池出口处进行余氯测定。 18.2.3医院的污水处理站:医院内应建造污水处理站,严禁采用渗井、渗坑排放 污水。医院污水处理站的规模,一般按每张病床每日1吨污水量设计建造,传染病院和结 病院污水量较一般医院多,可按每张病床每日1.2吨污水量设计建造。医院污水处理站宜 设在医院建筑群的下风侧,并宜设置绿化防护带与建筑群隔开。污水处理站的设计,应满足 以下要求: (1)有防腐蚀、防渗漏设施; (2)确保处理效果,安全耐用; (3)操作方便,便于消毒和清掏,并有利于操作人员的劳动保护。 (4)污水处理站应备有发生故障时的应急设施,采用液氯消毒的必须通过加氯机投放 液态氯,严禁直接以钢瓶向污水投放氯气 18.3医院污水的消毒 18.3.1加氯消毒法:医院污水处理站可采用液氯消毒法或次氯酸钠消毒法,小型 医院的污水地亦可采用漂白粉消毒法。 (1)液氯消毒法:用加氯机,以定时定量加氯法投放浪氯。小型的污水池,允许用定 容定量加氯法投放液氮。必须有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经一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可定为2 一30mg/L;经二级处理的污水,加氯量可定为10一20mg/L。实际加氯量可按出口污水 中余氯量进行调整。 (2)氯酸钠消毒法:可电解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产生次氯酸钠溶液他可直接购买次氯 酸钠溶液,一般采用虹吸法投放到污水中进行消毒,加氯量参照液氯消毒法确定。小型污水 池,亦可采用定容定量加氯法投放农氯酸钠溶液。 (3)漂白粉消毒法:仅适用于小型污水池,采用定容定量加氯法投放,投放量参照液 氯消毒法确定。 18.3.2其他消毒法:可采用二氧化氯、臭氧对医院污水进行消毒处理, 18.3.3医院污水的排放质量应符合GB8978一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与消 毒效果有关的指标要求见下表18一1。

医院消毒灭菌的效果监测(一)

20.1前言 医院消毒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消毒效果的监测是评价其消毒方法是否合 理、消毒效果是否可靠的手段,因而在医院消毒工作中至关重要。 医院消毒效果监测时需遵循以下原则:监测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一定的消毒知识, 具备熟练的检验技能;选择合理的采样时间(消毒后、使用前);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 20.2热力灭菌效果的监测方法 20.2.1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方法 20.2.1化学监测法 (1)化学指示卡(管)监测方法:将既能指示温度,又能指示温度持续时间的化学指示管(卡) 放人每一待灭菌的物品包中央,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指示管(卡),根据其颜色及性状的改 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 (②)化学指示胶带监测法:将化学指示胶带粘贴于每一待灭菌物品包外GB 20840.2-2014 互感器 第2部分电流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经一个灭菌周期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