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设计指南(市规划国土发[2016]22号 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2016年8月31日).pdf

北京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设计指南(市规划国土发[2016]22号 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2016年8月31日).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7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256575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北京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设计指南(市规划国土发[2016]22号 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2016年8月31日).pdf

(1)村庄的传统格局和形态,以及与其相互依存的地形地貌、 河湖水系、农田乡土等自然景观和山水环境; (2)村庄内具有传统风貌的历史街巷、河道等; (3)文物保护单位、已登记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 可移动文物: (4)历史建筑、优秀近现代建筑、具有传统风貌的建筑; (6)需继承和弘扬的传统文化和各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 (7)传统地名: (8)其他。 4.2.2保护范围及保护控制要求 视划自然 至范围明确,便于保护和管理。保护范围以外可划定环境协调区。 划定方法如下: 应将传统村落及与其有重要视觉文化吴联的区域整体划为保 护范围加以保护;村域范围内的其他传统资源亦应划定相应的区域。 (1)核心保护范围、 划定方法:村压内具有传统格局、较为完整的历史风貌以及历 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集中成片的地区。其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以及地下文物理藏区的界线,以各级人 民政府公布为准;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包括历史建筑本体和必要的 保护控制要求:①对各类保护对象分层次提出保护与整治要求:

4.2.1 保护对象源 (1)村庄的传统格局和形态,以及与其相互依存的地形地貌、 河湖水系、农田乡土等自然景观和山水环境; (2)村庄内具有传统风貌的历史街巷、河道等; (3)文物保护单位、已登记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 可移动文物; (4)历史建筑、优秀近现代建筑、具有传统风貌的建筑; (6)需继承和弘扬的传统文化和各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 (7)传统地名; (8)其他。

保护范围包括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应边界清晰,四 至范围明确,便于保护和管理。保护范围以外可划定环境协调区。 划定方法如下: 应将传统村落及与其有重要视觉尺文化吴联的区域整体划为保 护范围加以保护;村域范围内的其他传统资源亦应划定相应的区域。 (1)核心保护范围、 划定方法:村压内具有传统格局、较为完整的历史风貌以及历 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集中成片的地区。其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以及地下文物理藏区的界线CYZ 13-2019 出版物发行标准体系表,以各级人 民政府公布为准;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包括历史建筑本体和必要的 建设控制地带。 保护控制要求:①对各类保护对象分层次提出保护与整治要求; ②保护风貌景观特色;③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新建、扩建

活动,提出规划控制措施。 (2)建设控制地带 划定方法:在核心保护范围之外与核心保据范围关联强度较大 的村庄集中建设区,需控制其建(构)筑物的性质、体量、高度、 色彩及形式。 自然 保护控制要求:①对各类保护内容分层次提出保护与整治要求; ②对新建、扩建、改建和加建等活动,提出规划引导措施;③保证 原有山水格局的完整性,并通过对整体环境的水土保持,保护自然 植被,加强绿化景观的建设。 划定方法:在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之外,划定的以保 护自然地形地貌为主要内容的区域 建设控制要求:保护传统村落的山水格局,将风貌不协调的建 (构)筑物进行整治改造,限制发展破坏生态环境及景观环境的建 设项目,为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提供良好的保护屏障和景 观背景。

保持村庄历史遗存的真实性。全面保护街巷(河道)、院落、建 筑物、构筑物等历史遗存,重点修复传统建筑集中连片区。保护古 路桥涵垣、古井塘树藤等历史环境要素。按照以下分类对历史遗存 及影响历史遗存的内容提出规划要求。 (1)街巷(河道):对不同区位的街巷(河道)实施分类保护, 按照风貌评价情况分别采取保护与更新两种保护与整治方式。

街巷(河道)保护与更新方式分类

(2)院落:分为文物院落、历史院落、传统院落、协调院落和 拆除院落五种类型。

(4)历史环境要素:指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之外,构成历史 风貌的古塔、古井、牌坊、戏台、围墙、石阶、铺地、驳岸、古树 名木等。按照原有尺度、形武、色彩、材质进行保护和整治,对所 处的周边环境提出与历史环境相匹配的利用要求和措施。建议可结 合历史环境要素及周围环境构建的公共空间,一并提出具体的保护 与整治方案。术 )自然环境要素:指村域范围内的山、水、林、田、湖等自 然景观。应对其进行整体保护,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 规律及与传统村落的风貌联系,尽量保持其原有形态、材质、物种、 色彩等。

保持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发掘传统文化内 涵,对传统文化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继承发扬提出 规划要求。 然资 传统村落中的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历史传说和故事、口头传唱 歌谣、民间音乐戏剧、生活分俗、家族谱、手工艺技能等,而非物 质文化遗产是达到定认定标准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对传统文化 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按照以下几方面进行:(1)对传承人、 传承方式提出保护要求和措施;(2)对承载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相关物质、文化空间提出保护利用要求和措施;(3)对相关 的管理机构提出规划建议;(4)对相关的专项资金支持提出规划建 议。

传统村落的规模确定包括人口和用地,满足村庄的基本生产生 活,对上位规划的要求进行合理优化。 建设用地的划定要以现有村落为基础,实事求是,完整保留核 4.4土地使用功能规划 9) 传统村落的建设用地分类不宣过细,根据村庄的功能定位,在 保护传统风貌及整体环境的基础上,尊重土地利用规划,合理确定 村庄规划结构优先保证基础设施的建设,因地制宜,集约安排各 类建设用地。

现状建设情况调整优化,避免盲目新增建设用地和占用非建设用地。 4.5产业发展规划 传统村落应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结合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生态 环境友好的产业类型,要实现传承历更文化、保护生态环境、解决 村民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提升生活品质等多个目标。 贝 依托村压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利用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历史 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宣传教育、旅游服务、休闲度假、健 康养老产业的发展。同时,注重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展示与利用,通 过视、听、体验等多种方式对村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貌进行全方位 的展示,并提出展示与合理利用的措施与建议。

4.5.2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

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优化提升第一产业,通过培育优选本地特色 农林产品,促进精品农业与体验式农业的发展,同时带动土特产品 加工业的发展。 4.5.3鼓励多次产业结合的模式 在充分挖掘自身价值的基础,结合新形势下北京市传统村落 所在区域的发展定位,在保护范闺内以优化提升第一产业鼓励发展 第三产业为基本原则促进产业融合。并通过与周边资源整合利用, 联动发展等思路,进一步扩宽市场,逐步吸引外出村民回村就业 逐步改善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村庄、院落、民居三个层次逐层深入制定人居环境改善规划。

不 4.6.1居住环境改善 合理选择村庄居民点布局,控制规模,引导村庄形成合理的布 局形态。 公源 制定示范院落整治改造方案。包括院墙、大门形式,地面铺装: 结合传统建造工艺,改善现有居住条件。充分利用现有建筑, 在不进行大规模搬迁安置和建设的条件下,提出传统建筑在提升建 筑安全、居住舒适性等方面的改造措施建议,满足现代生产生活方 式的需求重点需要解决厨房、卫生间、无障碍等问题。新建民居 建筑形式、尺度、材质需与传统建筑风貌相协调。 4.6.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村庄应根据自身人口规模和发展定位,充分利用现有历史文化 资源(如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等),完善教育、文体、医 疗、养老、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人居环境。 4.6.3公用设施与工程规划 改善各类公用设施及管线,保证必要的市政供给和排放。各项 设施与工程建设应遵循经济适用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进行更 新和配建,降低成本。因地制宜,采用本压化的方式,不照搬城镇 建设模式。 大资 切实做好雨污水排放设施和环卫设施的规划,保证村庄的环境 卫生。当村庄外的污染源对村庄造成大气、水、噪声等污染时,应 进行治理、调整或搬迁。 能源集约利用,选择合适的能源供应方式,积极采用适用技术, 鼓励利用再生能源、太阳能、沼气及秸秆、风能、生物质气等清洁 能源,多能互补,优化村庄能源结构。 充分利用村内现有空间综合布局管线,尊重村庄传统肌理,架 空线缆尽量沿墙设置,避免出现空中乱搭的线网破坏整体风貌,有

合理选择村庄居民点布局,控制规模,引导村庄形成合理的布 局形态。 咨源 制定示范院落整治改造方案。包括院墙、大门形式,地面铺装, 结合传统建造工艺,改善现有居住条件。充分利用现有建筑, 在不进行大规模搬迁安置和建设的条件下,提出传统建筑在提升建 筑安全、居住舒适性等方面的改造措施建议,满足现代生产生活方 式的需求。重点需要解决厨房、卫生间、无障碍等问题。新建民居 建筑形式、尺度、材质需与传统建筑风貌相协调。

条件的村庄应将管线统一布置于地下。 4.7道路交通规划 源委 倡导与村庄保护相协调的绿色交通发展模式,在延续和保护原 有道路格局并保护历史街巷的空间尺度基础上,提出村庄的路网规 划、交通组织及管理、停车设施设置、公交车站设置、步行旅游线 路等。 规

4.7.1村域道路交通

参照上位规划中确定的各类区域交通设施(铁路、公路、水路 道相连,协调村域道路与区域交通的衔接联系。规划公路不能穿过 村庄内部。道路的划定要结合自然地形

4.7.2村庄道路交通

有条件的村庄应合理布局村庄内的公交车、校车的停靠站 站设施,车站的设计应结合现有资源,与村庄整体风貌相协调 车设施宜在村口或与村公共中心结合布置。

防灾减灾设施应满足村庄传统风貌保护的要求村庄防滑坡挡 土墙、防洪堤坝等工程应与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相协调,将传统防 灾方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重视历史防灾减灾设施的保护与利用。 完善消防规划。对常规消防军辆无法通行的街巷提出特殊消防 措施,对以木质材料为主的建筑应制定合理的防火安全措施。核心 保护范围内,确因保护需要无法按照有关的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设 置消防设施和消防通道的,由各区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会同 各区规划部门制订相应的防火安全保障方案。 相结合的防灾工程改善措施,保障传统村落的安全。 应对布置在保护范围内的生产、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 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工厂、仓库等,提出迁移方案

4.9重点地段设计引导

在历史资源遗存的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选择具有地方代表性的 地段(如街巷、院落、建筑、历史环境要素、公共空间等)进行设 计,用重点地段设计引导的形式展示详细村庄保护和利用的方案

5规划实施 结合村庄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公众参与、分期分类项目实施、 制度保障方案。 5.1全程开展公众参与,搭建规划服务平台 充分了解村民意愿,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让村民能够更好的反 映诉求。鼓励村民自治组织,以村规民约等形式实施自主管理,引 一村庄是村民的生产生活空间,村民是村庄的建造者和文化的生 产者、传承者与享用者,是村庄的主人,村民理应有最高的参与度 和充分的话语权。 (1)现状调查阶段 对村两委、村民等多方主体的村庄发展意愿进行调查。需通过 座谈、发放调查问卷、开展入户深访、村民代表访谈等多种方式, 明确了解村两委及村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及未来的发展意愿,并 撰写现状民意调查报告。 (2)规划编制阶段 在规划方案编制的各阶段需与村两委村民进行充分沟通,从普 及规划知识、宣贯历史文化价值、提出规划思路到初步规划方案、修 改方案、最终方案、成果公示等多个环节开展公众参与,讲解规划内 容,征求村民意见,让村民了解并积极参与规划,并做好工作记录。 (3)规划报审阶段 规划报送审批前特别要征求公众的意见或听证。规划报送审批 文件中应当附具意见采纳情况、理由及听证笔录。

5.2统筹规划、分期落实

提出村庄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整体风貌与传统格局、传统

落与建(构)筑物、文物保护单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求及 整改措施。 深化落实规划要求,推动规划分期实施。规划实施分近期与远 期,近期是解决当前传统村落面临的紧道问题的三至五年内,远期 本生产生活再推进品质提升近远期保护发展相结合”的统筹规划、 分期实施的原则,确定保护及整治改造项目的实施计划及资金估算。 近期重点实施核心保护范围内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积极改造村民居 住生活环境:远期实施的保护项目、整治改造项目可在近期项目实 施后确定。(具体的实施项目可参考附表6村庄项目需求表) 一近期重点实施项目应包括:(1)抢救已处于濒危状态的文物保 护单位、历史建筑、重要历史环境要素;(2)对已经或可能对村庄 保护和发展存在隐患和造成威胁的各种自然、人为因素提出专项治 理措施;(3)需要改善的基础设施;(4)传统建筑保护利用示范项 目,包括历史建筑、未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公共建筑及代表性 传统民居的修示范;(5)防灾安全保障项目,包括消防、防洪 地质灾害防治等防灾减灾设施建设。 规 远期实施项目应包括:(1)历史环境要素修复项目,包括未列 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环境要素的修;2)基础设施和公共 理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重要文化遗产周边、公共空间、坑塘河道 等公共环境整治;(3)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项目,包括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修与陈列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53宝情堆进分米旦

管部门等相关机构优先保护传统村落内濒危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压

10)根据《北京市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初稿)》,村庄规划一般不设定规划期限

史建筑等文化遗产,对一般性的传统建筑修和改造由产权方负责, 要谨慎推进。 (2)民居改造示范。村庄民居的改造要将村民生活的实际需求 与传统风貌相结合,在利用各类农村的危房改造、抗震加固、节能 保温等政策的同时要从传统村落风貌保护的角度对改造方案进行专 家审查。鼓励开展传统民居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鼓励社会力量通过 捐资、投资、租赁等多渠道参与传统村落保护。每个传统村落可先 选择1~3处代表性传统建筑(民居)进行示范改造,在保持传统风 貌和建筑形式不变的前提下对室内装修进行现代化提升,待试点经 验成熟后再全面推进。 (3)公共设施与环境整治。以乡镇、村级政府主导,完善公共 设施,开展环境整治,加强公共设施和公共环境整治项目管控与弓 导,相关建设不得破环传统格局。 (4)旅游和商业开发。在传统村落内开展旅游和商业开发类项 目要与乡镇、村级政府、村民相结合,坚持适度有序原则,严格控 制旅游和商业开发项且,反对整村开发和过度商业化。

5.4政策配套、保障机制

然 12)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3年7月1日发布的《关于做好2013年中国传统村落保 护发展工作的通知》(建村(2013)102号)中包含了《中国传统村落档案制作要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文化的活动场所与线路,各主要视觉控制点 上的整体风貌等。 (2)村域保护区划图:标明村域范围内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 . (3)资源保护规划图:标绘保护范围及各类保护区和控制界线, 标绘保护范围内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其他建 筑、历史环境、自然资源等要素的分类保护措施。 (4)道路交通规划图:提出村庄路网、交通组织及管理、停车 设施规划公交车站设置、可能的旅游线路组织等。 施、消防等各类防灾减灾改善和提升的规划措施,标明现状保留和 规划新增的设施 (6)村庄鸟瞰示意图:以图片进行示意,直观展示传统风貌和 发展愿景。 除村域保护区划图、村庄鸟瞰示意图根据情况选用适当比例外: 其它图纸比例可结合实际情况设定为1/500至1/5000。 6.2.3 附 件 市规划 包括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规划说明书包括现状分析、 历版保护规划评估、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评估、规划意图阐释、公 众参与等内容。基础资料汇编是指调查研究和分析的资料,一般应 包括:自然地理、历史沿革、传统格局、社会经济、人口结构、文 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清单、历史街巷清单、历史环境要素清单、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空间载体清单、公众参与过程记录材料等各类 基础资料和现状分析

包括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规划说明书包括现状分析、 历版保护规划评估、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评估、规划意图阐释、公 众参与等内容。基础资料汇编是指调研究和分析的资料,一般应 包括:自然地理、历史沿革、传统格局、社会经济、人口结构、文 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清单、历史街巷清单、历史环境要素清单、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空间载体清单、公众参与过程记录材料等各类 基础资料和现状分析

7 附录 鑫资源委 7.1

附表1村庄空间格局调查与评价内

村落village,主要指大的聚落或多个聚落形成的群体,为众多 居住房屋构成的集合或人口集中分布的区域。村落属于地理学、人 类学和社会学相关的概念词汇。 然资 村庄‧village,是人类聚落发展中的一种低级形式,人们主要以 农业为主,又叫做农村或城乡结合地区,包括所有的村庄和拥有少 量工业企业及商业服务设施。村庄一般是指农村人口居住相对集中, 由成片的居民房屋构成建筑群。村庄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人们以土地 生活的现象。 传统村落13)traditionalvillage,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 自然 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 价值的村庄。 历史文化名村14)historicconservationvillage,是保存文物特 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村庄。 核心保护范围key protection area,是保护建筑较为集忠,空 间格局保存完好,历史文化特征明显,需要严格保护和控制的区域 建设控制地带15)development control area,在保护区(本文 特指核心保护范围)以外允许建设,但应恶格控制其建(构)筑物 环境协调区16)coordinationarea,在建设控制地带之外,划 定的以保护自然地形地貌为主要内容的区域

13引自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等《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 14) 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3年修订第十四条。 15 引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2005年版2.0.9条。 16) 引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2005年版2.0.10条,

文物保护单位17) officially protected monuments and sites, 经 县以上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 历史建筑18)historic building,经城市、葛人民政府确定公布 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 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传统风貌建筑19)traditional townscape building,是具有一定 建成历史、外观质量较好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建筑物。 历史环境要素2historic environment element,除文物古迹、 历史建筑之外,构成历史风貌的围墙、石阶、铺地、驳岸、树木等 景物原梦 7.3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北京市部分) 2003年至今,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公布了六批中国 压中文化夕村业言市共计外

2003年至今,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公布了六批中国 历史文化名村,北京市共计5处。

表3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单(北京市

17)引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2005年版2.0.6条。 18引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六章第四十七条(一)。在《历史 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2005年版2.0.13条,该词另一含义为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 价值的,反映城市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建(构)筑物。 19) 引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六章第四十七条(一)。 20) 引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2005年版2.0.13条。

7.4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北京市部分)

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北京市部

2012年、2013年、2014年、2016年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 才政部等部门共公布了四批中国传统村落GJB 17.5-84 航空电线电缆试验方法 表面电阻试验,北京市共计21处。

表4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北京市部

7.5北京第一批市级传统村落名单

.5北京第一批市级传统村落名

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在2012年初步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52 处备选传统村落,2016年4月在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组 织下,以52处备选传统村落为基础均认定44处北京第一批市级传 统村落TCCFA 01009-2015 高湿模量竹材粘胶短纤维 HX∕T-51006-2015,其中包含全部的中国传统村落。

表5北京第一批市级传统村落名单

(1)《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年4月22日 (2)《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2012年8月22日 (3)《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2012 年11月16日 (5)《关于做好2013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通知》及 《中国传统村落档案制作要求》2013年7月1日 (6)《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2013年9 月18日 月25日 规 (8)《关于做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实施工作的意见》2014 年9月5日 (9)《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4 年10月15日 8.2‧北京市的相关政策和技术文件 (1)《关于北京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审查工作的指导意见 (试行)》2015年12月 (2)《北京市村庄规划编制技术指南》(过程稿)2015年1月(此 项不纳入正式成果,仅做参考)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