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T29-243-202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pdf

DB/T29-243-202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9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56075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T29-243-202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pdf

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有决定性影响的缺陷。

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有决定性影响的缺陷。

GB/T 24668-2009 农林拖拉机和机具 副液压系统2.0.22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

2.0.22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

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 此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简称模型。

4.1.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用的支撑与模板应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工况进行 设计,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并应保证其整体稳固性。 4.1.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宜采用与构件相匹配的工具化、标准化的支撑与模 板。 4.1.3支撑与模板安装应保证工程结构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位置的准确,模 板安装应牢固、严密、不漏浆,且应便于钢筋安装和混凝土浇筑、养护。 4.1.4预制构件应根据施工方案要求预留与模板连接用的孔洞、埋件,预留位置 应符合设计或施工要求。 4.1.5预制构件接缝处宜采用与预制构件可靠连接的工具式模板。工具式模板与 预制构件之间应粘贴密封条,在混凝土浇筑时模板不应产生明显变形和漏浆

4.1.5预制构件接缝处宜采用与预制构件可靠连接的工具式模板。工具式模板与 预制构件之间应粘贴密封条,在混凝土浇筑时模板不应产生明显变形和漏浆。

4.2.1叠合板预制底板施工应符合下列规

1预制底板安装时,可采用龙骨及配套支撑,龙骨及配套支撑应进行施工验 算; 2宜选用可调标高的定型独立钢支柱作为支撑,龙骨的顶面标高应与预制底 板底面标高一致; 3预制底板与墙体或梁交接处宜采用通长木方或角钢连接封闭,板底标高应 准确控制; 4预制底板应避免集中堆载。 4.2.2叠合梁施工时,预制梁竖向支撑宜选用可调式独立支架,并应有可靠的防 倾覆措施,支撑位置与间距应根据施工验算确定。 4.2.3安装预制墙板、预制柱等竖向构件时,应采用可调式斜支撑临时固定;斜 支撑位置应避免与模板支架、相邻支撑冲突 4.2.4预制墙板间的坚向接缝采用后浇混凝土连接时,宜采用工具式模板支模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板应通过螺栓或预留孔洞拉结的方式与预制构件可靠连接; 2模板安装应避免遮挡预制墙板下部灌浆预留孔洞; 3夹心墙板的外叶板应采用螺栓拉结或夹板等加强固定; 4墙板接缝部位及模板连接处均应采取可靠的密封防漏浆措施。 4.2.5采用预制外墙模板进行支模时,预制外墙模板的尺寸参数及与相邻外墙板 之间拼缝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时与内侧模板或相邻构件应连接牢固并采取 可靠的密封防漏浆措施。 4.2.6预制梁柱节点区域后浇混凝土区域采用工具式模板支模时,宜采用螺栓与 预制构件可靠连接固定,模板与预制构件之间应采取可靠的密封防漏浆措施

4.3.1拆除模板时,可采取先拆非结构构件模板、后拆结构构件模板的顺序。水 平结构构件模板应由跨中向两端拆除,竖向结构构件模板应自上而下进行拆除 4.3.2多个楼层间连续支模的底层支架拆除时间,应根据连续支模的楼层间荷载 分配和后浇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情况确定。 4.3.3当后浇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时,方可拆除侧模模板 4.3.4叠合构件的后浇混凝土同条件养护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 可拆除龙骨及下一层支撑;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立方体试 件抗压强度应符合表4.3.4的规定

表4.3.4模板与支撑拆除时的后浇混凝土强度要求

5.1.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采用的钢筋连接及预埋件形式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条 件选用。

5.2.1预制构件的钢筋连接可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浆锚搭接连接接头和 机械连接接头。钢筋套简灌浆连接接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套简灌浆连接 应用技术规程》JGJ355的规定。浆锚搭接连接接头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2.2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 的规定。机连接接头部位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且不应小于 0.75倍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和15mm的较大值,必要时应采取防锈措施,接头之 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 5.2.3钢筋焊接连接接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 规定。 5.2.4当钢筋采用弯钩或机械锚固措施时,钢筋锚固端的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采用钢筋锚固板时,应符合现 行行业标准《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的规定。 5.2.5当预制构件外露钢筋影响相邻后浇混凝土中钢筋绑扎时,可在预制构件上 预留钢筋连接接头,待相邻后浇混凝土结构钢筋绑扎完成后,再将锚筋安装形成 连接。 5.2.6叠合板上部现浇混凝土中的钢筋绑扎前,应检查其预制底板的桁架钢筋的 位置,并设置钢筋定位件固定上部钢筋位置。 5.2.7预制墙板竖向拼缝连接部位宜先校正水平连接钢筋,后安装箍筋,待墙体 竖向钢筋连接完成后绑扎箍筋。

5.2.1预制构件的钢筋连接可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浆锚搭接连接接头和 机械连接接头。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 应用技术规程》JGJ355的规定。浆锚搭接连接接头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2.2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 的规定。机械连接接头部位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且不应小于 0.75倍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和15mm的较大值,必要时应采取防锈措施,接头之 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 5.2.3钢筋焊接连接接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 规定,

5.2.4当钢筋采用弯钩或机械锚固措施时,钢筋锚固端的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 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采用钢筋锚固板时,应符合现 行行业标准《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的规定。 5.2.5当预制构件外露钢筋影响相邻后浇混凝土中钢筋绑扎时,可在预制构件上 预留钢筋连接接头,待相邻后浇混凝土结构钢筋绑扎完成后,再将锚筋安装形成 连接。

5.2.6叠合板上部现浇混凝土中的钢筋绑扎前,应检查其预制底板的桁架钢筋的 位置,并设置钢筋定位件固定上部钢筋位置。 5.2.7预制墙板竖向拼缝连接部位宜先校正水平连接钢筋,后安装箍筋,待墙体 竖向钢筋连接完成后绑扎箍筋。

5.3.2构件连接处的钢筋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保证主

要受力构件和构件中主要受力方向的钢筋位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框架节点处,梁纵向受力钢筋宜置于柱纵向钢筋内侧; 2当主次梁底部标高相同时,次梁下部钢筋应放在主梁下部钢筋之上: 3剪力墙中水平分布钢筋宜置于竖向钢筋外侧,并在墙端弯折锚固。 5.3.3后浇混凝土施工前,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预留连接钢筋应采用专用模 具定位,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留连接钢筋中心位置存在细微偏差时,宜采用钢套管等方式进行细微调 整; 2预留连接钢筋中心位置存在严重偏差影响预制构件安装时,应按设计单位 确认的技术方案处理: 3应采用可靠的固定措施控制连接钢筋的外露长度满足设计要求。 5.3.4预制构件的外露钢筋应防止弯曲变形,并在预制构件吊装完成后,对其位 置进行校核与调整。 5.3.5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后浇混凝土施工时,应采用可靠的保护措施,防止预留 钢筋整体偏移、变形及受到污染。 5.3.6预制梁柱节点核心区的钢筋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节点区柱箍筋应随预制柱一同运往施工现场,其安装顺序应满足预制梁、 预制柱的施工安装要求; 2叠合梁采用封闭箍筋时,预制梁上部纵筋宜在构件厂预穿入箍筋内临时固 定,随预制梁一同安装就位; 3预制叠合梁采用开口箍筋时,预制梁上部纵筋可在现场安装。 5.3.7叠合板上部后浇混凝土中的钢筋宜采用成型钢筋网片整体安装定位。 5.3.8后浇混凝土施工时,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防止定位钢筋整体偏移及受 到污染

5.4预埋件安装与定位

5.4.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后浇混凝土内的预埋件,其连接构造与锚固方式应符合 没计规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5.4.2预制混凝土构件的预埋件的位置及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5.4.3安装预制竖向构件所需的斜支撑预理件应在叠合板的预制底板或后浇混凝 土中埋设,预埋件的安装与定位应准确,并应做好防污染措施。 5.4.4预理件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时,应按设计或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检查 和质量控制,并应对外露预理件采取防腐措施。 5.4.5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应采用可靠的保护措施,避免需要焊接或螺栓 连接的预埋件受到污染。

6.2.1叠合构件后浇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叠合面上的杂物、浮浆及松散骨料,表 面干燥时应润湿,并不得留有积水。 6.2.2叠合构件后浇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并校正预制构件的外露钢筋, 6.2.3叠合构件后浇混凝土浇筑时宜采取由中间向两边的方式。 6.2.4叠合构件与周边混凝土结构连接处,浇筑混凝土时应加密振捣点,当采取 延长振捣时间措施时,应符合有关标准和施工作业要求。 6.2.5叠合构件后浇混凝土浇筑时,预埋件位置应可靠固定,防止移位,且不得 污染预埋件连接部位

6.3.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预制构件的连接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且不应低于所连接的各预制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中的较大值。 6.3.2用于预制构件的连接处混凝土,宜采取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的措施;在浇 筑过程中应振捣密实,并应符合有关标准和施工作业要求。 6.3.3预制构件连接节点和连接部位后浇混凝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制构件结合面疏松部分的混凝土应剔除并清理干净; 2混凝土分层浇筑高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在底层混凝土初 凝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3浇筑时应采取保证混凝土浇筑密实的措施; 4预制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梁柱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 合设计要求; 5混凝土浇筑应布料均衡,浇筑和振捣时,应对模板及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 发生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构件接缝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应采取措施防止模板、相 连接构件、钢筋、预埋件及定位件移位

7.1.3预制构件进场前,应由预制构件生产单位对每个构件进行编号,设置安装 方向标识。 7.1.4灌浆料与灌浆套筒产品应配套使用,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套筒灌 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的规定。 7.1.5采用套简灌浆连接的钢筋连接接头应进行钢筋灌浆套筒连接接头工艺检 验,灌浆连接接头工艺检验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套简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 程》JGJ355的规定。 7.1.6预制构件安装采用的吊具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吊具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276 的规定,进行设计验算或试验检验,经验证合格后方可使用; 2应根据预制构件形状、尺寸及重量要求选择适宜的吊具,在吊装过程中, 吊索水平夹角不宜小于60°,不应小于45°;尺寸较大或形状复杂的预制构件应 先择设置分配梁或分配桁架的吊具,应采取保证起重设备的主钩位置、吊具及构 件重心在竖直方向重合的措施。 7.1.7预制构件吊装、安装施工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行,各工序的施工应在上 道工序质量检查合格后进行,工序控制应符合本规程及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 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276的规定。预制构件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应 按照本规程附录B记录。

.6预制构件安装采用的吊具应符合下列规

7.1.8预制构件在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护措施,不应出现破损或污染。 7.1.9预制构件安装施工中连接接头处的钢筋采用焊接连接时应避免引起预制构 件及连接部位混凝土开裂。 7.1.10预制构件连接部位后浇混凝土或灌浆料强度应在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后 方可进行上部结构吊装施工或拆除支撑。 7.1.11预制构件的损伤部位修补应制定专项方案并应经设计认可后执行,修补完 成后,应重新检查验收。 7.1.12预制构件连接接缝处防水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产品合格证、厂家 检测报告和进场复试报告。 7.1.13施工现场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资格并持证上岗。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工程施工时,吊装安装及灌浆施工作业人员应培训合格后上岗。

7.2.1施工单位应根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案制定预制构件场内运输计划与 存放方案。 7.2.2施工现场内道路应按构件运输车辆的要求设置转弯半径及道路坡度 7.2.3现场运输道路和存放堆场应平整坚实,并有排水措施。运输车辆进入施工 现场的道路,应满足预制构件的运输要求。当运输道路设置于地下室顶板或预制 构件堆放于地下室顶板时,应对相关范围地下室顶板承载力进行计算,并采取相 应措施以满足预制构件运输要求。 7.2.4卸放、吊装工作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并应有满足预制构件周转使用的场 地。当满足塔吊吊次和安装条件时,构件到场后可不存放至周转场地,直接安装 7.2.5预制构件装卸时应充分考虑车体平衡,采取绑扎固定措施;预制构件边角 部或与紧固用绳索接触部位,宜采用垫衬加以保护。 7.2.6预制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后,应按规格、品种、使用部位、吊装顺序分别 设置存放场地。存放场地应设置在吊装设备有效起重范围内,并设置通道。 7.2.7预制墙板可采用插放或靠放存放,支架应有足够的刚度,并支垫稳固。预 制外墙板宜对称靠放、饰面朝外,且与地面倾斜角度不宜小于80°。构件存放时 应合理设置垫块支点位置,支点宜与起吊点位置一致。薄弱构件、构件薄弱部位

和门窗洞口应采取防止变形开裂的临时加固措施。 7.2.8预制板类构件可采用叠放方式,构件层与层之间应垫平、垫实,各层支垫 应上下对齐,预制楼板、叠合板、阳台板和空调板等构件宜平放,叠放层数不宜 超过6层;长期存放时,应采取措施控制预制预应力构件起拱值和叠合板翘曲变 形。 7.2.9预制柱、梁等细长构件宜平放且采用条形垫木支撑。 7.2.10与清水混凝土面接触的垫块应采取防污染措施。 7.2.11预制预应力构件应按其受力方式进行存放,不得颠倒其堆放方向

7.2.11预制预应力构件应按其受力方式进行存放,不得颠倒其堆放方

7.3.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规定,编制装 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包括工程概况、编制依据、进度计划、施 工场地布置、预制构件运输与存放、安装与连接施工、绿色施工、安全管理、质 量管理、信息化管理、应急预案等内容。 7.3.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按照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特点 和要求,对管理人员、灌浆作业人员及安装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并对塔吊作业人 员和施工操作人员进行吊装前的安全技术交底。 7.3.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前,应核查已施工完成结构、基础的外观质量和尺 寸偏差,确认混凝土强度、预留连接钢筋等预留预理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核对预 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及预制构件和配件的型号、规格、数量等符合设计要求。 7.3.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前,应进行测量放线、设置构件安装定位标识。测 量放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的规定 7.3.5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前,应复核吊装设备的吊装能力。应按现行行业标 准《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的规定,检查复核吊装设备及吊具处于 安全使用状态,并核实现场环境、天气、道路状况等满足吊装施工要求。 7.3.6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前,外防护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外防护架应试组装并全面检查; 2防护架应经计算确定;

7.4.1预制构件吊装应根据当天的作业内容进行班前技术安全交底;预制构件应 按施工方案吊装顺序提前编号,吊装时应按编号顺序起吊,

7.4.2预制构件吊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制构件吊装应采用慢起、快升、缓放的操作方式;起吊应依次逐级增加 速度,不应越档操作; 2构件吊装校正,可采用起吊、就位、初步校正、精细调整的作业方式;预 制构件吊装时,构件根部宜系好牵引绳控制构件转动; 3预制构件在吊运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得偏斜、摇摆和扭转,不得吊装 购件长时间悬停在空中; 4吊装大型构件、薄壁构件或形状复杂的构件时,应使用分配梁或分配桁架 类吊具,并应采取避免构件变形和损伤的临时加固措施。

7.4.3竖向预制构件安装采用支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个预制构件的支撑不宜少于2组; 2对预制柱、墙板构件的上部斜支撑,其支撑点距离板底不宜小于构件高度 的2/3,且不应小于构件高度的1/2,斜支撑应与构件可靠连接; 3构件安装就位后,可通过支撑对构件的位置和垂直度进行微调。 7.4.4水平预制构件安装采用支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首层支撑架体的地基应平整坚实,宜采取硬化措施; 2支撑的间距及其与墙、柱、梁边的净距应经设计计算确定,竖向连续支撑 层数不宜少于2层且上下层支撑宜对准; 3叠合板下部支撑的间距应经计算确定。 7.4.5预制构件吊装就位后,应及时校准并采取临时固定措施。预制构件吊装校 核与调整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制墙板、预制柱等竖向构件安装后应对安装位置、安装标高、垂直度、 黑计垂直度进行校核与调整

7.4.8预制剪力墙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与现浇部分连接的墙板宜先进行吊装,其他宜按外墙先行吊装的原则进行 吊装; 2就位前,应在墙板底部设置调平装置; 3采用灌浆套简连接的墙板需要分仓灌浆时,应采用座浆料进行分仓,并应 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套简灌浆连接技术规程》JGJ355的规定; 4墙板以轴线和轮廓线为控制线,外墙应以轴线和外轮廓线双控制; 5采用灌浆套筒连接的夹心保温外墙板在预制墙板底部保温材料部位宜采 用可靠封堵材料密封,防止漏浆; 6安装就位后应设置可调斜撑临时固定,测量预制墙板的水平位置、垂直度 高度等,通过墙底垫片、临时斜支撑进行调整:

7.4.9预制梁或叠合梁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顺序宜按先主梁后次梁、先低后高的原则; 2安装前,应测量并修正支撑标高,确保与梁底标高一致,并在柱上弹出梁 边控制线;安装后根据控制线进行精密调整; 3安装前,应复核柱钢筋与梁钢筋位置、尺寸,对梁钢筋与柱钢筋位置有冲 突的,应按经设计单位确认的技术方案调整; 4安装时梁伸入支座的长度与搁置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安装就位后,应对水平度、安装位置、标高进行检查。 7.4.10叠合板预制底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制底板吊装完后应对板底接缝高差进行校核;当叠合板预制底板接缝高 差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将构件重新起吊,通过可调托座进行调节; 2预制底板的接缝宽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7.4.11预制楼梯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前,应检查楼梯构件平面定位及标高,并宜设置调平装置; 2安装就位后,应及时调整并固定, 7.4.12预制阳台板、空调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前,应检查支座顶面标高及支撑面的平整度; 2安装就位后,应对水平度、标高进行检查。

7.4.10叠合板预制底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

7.4.11预制楼梯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7.5.1预制构件间的连接方式分为干式连接法和湿式连接法。采用干式连接法时: 应根据不同的连接构造,编制相应施工方案,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规定 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1采用螺栓连接时,应按设计和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检查和质量控制, 螺栓型号、规格、配件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清洁,无锈蚀、裂纹、滑丝等缺陷 并应对外露铁件采取防腐措施;螺栓紧固方式和紧固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2采用焊接连接时,其焊接件、焊缝表面应无锈蚀,并按设计打磨坡口,并 应避免由于连续施焊引起预制构件及连接部位混凝土开裂; 3采用支座支撑方式连接时,其支座材料、质量、支座接触面等应符合设计

要求。 4采用湿式连接法时,应符合本规程第5章、第6章规定。 7.5.2预制楼梯与现浇梁板采用预埋件焊接连接时,应先施工梁板,后放置焊接 楼梯段;采用锚固钢筋连接时,应先放置楼梯段,后施工梁板。 7.5.3埋设于叠合层的机电管线宜进行综合布线设计,避免管线交叉部位与桁架 钢筋重叠,同一部位不宜超过两道机电管线交又。 7.5.4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钢筋浆锚搭接连接的预制构件施工,应符合下列 规定: 1从现浇层到预制层的转换位置处现浇混凝土中伸出的钢筋应采用专用工 装进行定位,并应采用可靠的固定措施控制连接钢筋的中心位置及外露长度满足 设计要求; 2构件安装前应检查预制构件上套筒、预留孔的规格、位置、数量和深度 当套筒、预留孔内有杂物时,应清理干净; 3应检查连接钢筋的规格、数量、位置和长度。当连接钢筋倾斜时,应进行 交直;连接钢筋中心线偏离套简或孔洞中心线不宜超过3mm。连接钢筋中心位 置存在严重偏差影响预制构件安装时,应会同设计单位制订专项处理方案,不得 随意切割、强行调整连接钢筋。 7.5.5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用灌浆料使用前,应检查产品包装上的有效期和产品外 观。灌浆料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拌合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2加水量应按灌浆料产品说明书要求的用水量确定,宜按重量计量; 3灌浆料拌合物应采用电动设备搅拌充分、均匀,并宜静置2min后使用; 4搅拌完成后,不得再次加水; 5每工作班应检查灌浆料拌合物初始流动度不少于1次,各项指标应符合现 行行业标准《钢筋套简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钢筋连接用套简灌 浆料》JG/T408的规定。 7.5.6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灌浆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灌浆前应制订灌浆施工的专项质量保证措施,宜采用方便观察且有补浆功 能的工具或其他方式进行灌浆饱满性监测,灌浆作业全过程应有专职检验人员负

7.5.6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灌浆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灌浆前应制订灌浆施工的专项质量保证措施,宜采用方便观察且有补浆功 能的工具或其他方式进行灌浆饱满性监测,灌浆作业全过程应有专职检验人员负 责现场监督并及时形成施工检查记录:

2应按产品要求计量灌浆料和水的用量并搅拌均匀,灌浆料拌合物的流动度 应满足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和产品的设计要求; 3灌浆料拌合物应在制备后0.5h内用完;灌浆施工宜采取压浆法从下口灌 注,当浆料从上口流出后及时封堵;宜采用专用堵头封闭,封闭后灌浆料不应有 外漏; 4灌浆施工时,环境温度应符合灌浆料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当环境温度高 于30℃时,应按高温施工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5灌浆作业施工中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 355的规定留置用于检验抗压强度的灌浆料试件; 6灌浆料同条件养护试件应在抗压强度达到35N/mm²后,方可进行对接头 有扰动的后续施工; 7灌浆施工作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 355的规定。

7.5.7冬期灌浆施工应符合本规程第7.5.6条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7.6.1预制构件吊装前的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场吊装前,应检查在构件加工厂或现场粘贴的止水条牢固性与完整性: 2运输、堆放、吊装过程中应保护防水空腔、止水条与水平缝等部位,缺棱 掉角及损坏处应在吊装就位前修复。 7.6.2预制外墙板连接接缝采用防水密封胶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制外墙板连接接缝防水节点基层及空腔排水构造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2预制外墙板外侧水平、竖直接缝的防水密封胶封堵前,侧壁应清理干净 保持干燥。嵌缝材料应与板牢固粘接,不得漏嵌和虚粘; 3外侧竖缝及水平缝防水密封胶的注胶宽度、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防水密 封胶应在预制外墙板校核固定后嵌填。先安放填充材料,之后注胶,防水密封胶 应均匀顺直,饱满密实,表面光滑连续; 4外墙板“十”字拼缝处的防水密封胶注胶应连续完成。 7.6.3预制外墙板侧粘贴止水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止水条粘贴前,应先清扫混凝土表面灰尘,涂上专用粘结剂后,压入止水 条; 2预制外墙板侧止水条应采用专用粘结剂粘贴,止水条与相邻的预制外墙板 应压紧、密实; 3粘贴止水条作业时,粘结面应为干燥状态; 4应在混凝土面和止水条粘贴面均匀涂刷粘结剂; 5止水条安装后宜用小木进行敲打提高粘结牢固性 7.6.4预制外墙板连接接缝采用防水胶带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预制外墙板连接接缝采用防水胶带施工前,粘接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界 面剂;

7.6.1预制构件吊装前的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场吊装前,应检查在构件加工厂或现场粘贴的止水条牢固性与完整 2运输、堆放、吊装过程中应保护防水空腔、止水条与水平缝等部位, 掉角及损坏处应在吊装就位前修复

校核固定后粘贴; 3防水胶带应与预制构件粘接牢固,不得虚粘

7.7.1交义作业时,应做好工序交接,不应对已完成工序的成品、半成品造成破 坏。 7.7.2预制构件在运输、存放、安装施工过程中及装配后应做好成品保护,成品 保护应采取包、裹、盖、遮等有效措施。预制构件堆放处2m内不应进行电焊 气焊作业。 7.7.3预制楼梯饰面应采用铺设模板或其他覆盖形式的成品保护措施。楼梯安装 后,踏步面宜采用木条或其他覆盖形式保护。 7.7.4预制构件饰面砖、石材、涂饰面、门窗等处宜采用贴膜保护或其他专业材 料保护。安装完成后,门窗框应采用槽型木框保护。 7.7.5连接止水条、高低口、墙体转角等薄弱部位,应采用定型保护垫块或专用 式套件作加强保护。 7.7.6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预制构件和部品不应受到施工机具碰撞

8.1.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应按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进行验收,装配式混凝 土结构部分应按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验收,子分部工程如有其它分 项工程项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 8.1.2预制构件与预制构件、预制构件与现浇结构之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8.1.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用的原材料、部品、构配件均应按检验批进行 进场验收。 8.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应在安装施工及浇筑混凝主前完成下列隐项自的 现场验收: 1预制构件粗糙面的质量,键槽的尺寸、数量、位置; 2后浇混凝土中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间距、锚固长度,箍筋弯 钩的弯折角度及平直段长度; 3结构预理件、螺栓、预留专业管线的规格、数量与位置; 4预制构件之间及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之间的节点、接缝; 5预制构件接缝处防水、防火等构造做法;

8.1.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应按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进行验收,装配式混凝 土结构部分应按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验收,子分部工程如有其它分 项工程项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 8.1.2预制构件与预制构件、预制构件与现浇结构之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8.1.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用的原材料、部品、构配件均应按检验批进行 进场验临

见场验收: 1预制构件粗糙面的质量,键槽的尺寸、数量、位置; 2后浇混凝土中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间距、锚固长度,箍筋弯 钩的弯折角度及平直段长度; 3结构预埋件、螺栓、预留专业管线的规格、数量与位置; 4预制构件之间及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之间的节点、接缝; 5预制构件接缝处防水、防火等构造做法; 6其他隐蔽项目

8.2.1预制构件安装临时固定支撑应稳固可靠,并应符合施工方案及相关技术标 准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方案、施工记录或设计文件。 8.2.2后浇混凝土模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并应符合施工方 案及相关技术标准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施工记录。

8.2.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 应符合表8.2.3的规定

8.2.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后浇混凝土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8.2.3的

8.2.3装配式混凝王结构中后浇混凝王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表8.2.3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和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 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

表8.2.3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8.3.1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时,其接头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 术规程》JGJ107的规定。 检查数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钢筋机械连接施工记录及平行试件的强度试验报告。 8.3.2钢筋采用焊接连接时,其焊缝的接头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 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 检查数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钢筋焊接接头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8.3.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后浇混凝土中连接钢筋、预理件安装位置允许偏差应 符合表8.3.3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和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 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

连接钢筋、预埋件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及

主:检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较大值。

8.4.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和连接接缝后浇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 求。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样应至 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块,同条件养护试块的留置组数宜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设计、监理 (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8.4.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后浇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

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 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8.5.1工生产的预制构件,进场时应检查其质量证明文件。预制构件的质量应 符合本规程及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设计的有关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出厂合格证及相关质量证明文件。 8.5.2预制构件进场时,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应符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 标准》GB/T5123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和《预制 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标准》DB11/T968的有关要求。 8.5.3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且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 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检查处理记录。 8.5.4预制构件表面预贴饰面砖、石材等饰面与混凝土的粘接性能应符合设计和 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批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拉拔强度检验报告

8.5.5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出现的一般缺陷应要求构件生产 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和处理记录。 8.5.6预制构件应在明显部位标明生产单位、构件型号和编号、生产日期和出厂 质量验收标志等表面标识。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观察。 8.5.7预制构件的尺寸偏差应符合表8.5.7的规定。施工过程用临时使用的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及后浇混凝土部位的预制构件尺寸偏差可按表8.5.7的规定放大一倍 执行。 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企业、同一品种的构件,不超过100个为一批,每批 抽查构件数量的5%,且不少于3件

预制结构构件尺寸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注:11为构件长度(mm):

2检查中心线、螺栓和孔洞位置偏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偏差较 大值。

大值。 8.5.8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的粗糙面或键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8.5.9预制构件表面预贴饰面砖、石材等饰面及装饰混凝土饰面的外观质量应符 合设计要求或有关标准规定。 检查数量:按批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或轻击检查:与样板比对, 8.5.10预制构件上的预埋件、预留插筋、预留孔洞、预埋管线等规格型号、数量 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批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产品合格证

检查数量:按批检验,以每层为一检验批,每工作班同一配合比应制作1组 且每层不应少于3组边长为70.7mm的立方体试件,标准养护28d后进行抗压强 度试验。

检验方法:检查座浆材料强度检验报告及评定记录。 8.6.2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及浆锚搭接连接用的灌浆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 规定及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批检验,以每层为一检验批;每工作班应制作1组且每层不应 少于3组40mm×40mm×160mm的长方体试件,标准养护28d后进行抗压强度试 验。 检验方法:检查灌浆料强度试验报告及评定记录。 8.6.3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浆锚搭接连接时,灌浆应饱满、密实,所有出浆 孔均应出浆。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灌浆施工质量检查记录。 8.6.4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时,套简灌浆连接接头检验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 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及《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规程》DB11/T 1470的规定。当采用半灌浆套简连接时,钢筋的直螺纹连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 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一工程、同一牌号和同一规格的钢筋,施工过程中应按批留 置制作3个平行试件。 检验方法:检查钢筋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8.6.5预制构件采用型钢焊接连接时,型钢焊缝的接头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并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的规定。 8.6.6预制构件采用螺栓连接时,螺栓的材质、规格、拧紧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及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GB50205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

8.6.7装配式混凝土框架采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JGJ369、《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JGJ140及《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结构技术规程》JGJ92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规定。 8.6.8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分项工程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且不得有影响结 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量测;检查质量验收记录。 8.6.9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防水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合格证、厂 家检测报告及进场复试报告。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及相关质量证明文件。 8.6.10外墙板接缝的防水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按批检验。每1000m²外墙(含窗)面积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不足1000m²时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每个检验批、每100m²应至少抽查一处, 抽查部位应由相邻两层4块墙板形成的水平和竖向十字接缝区域,面积不得少于 10m²。 检验方法:检香现场淋水试验报告

8.6.11装配式混凝主结构安装完毕后,预制构件安装尺寸充许偏差应符合表 8.6.11要求。 检查数量: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 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 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 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表8.6.1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安装尺寸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8.6.1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的防水节点构造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的防水节点构造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SN/T 2822-2011 食品接触材料 高分子材料 塑料及制品在微波炉或传统炉加热过程中塑料与食品界面温度的测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工程设计单位已确认的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图、设计变更文件; 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所用主要材料及预制构件的各种相关质量证明文 件、进场验收记录(可按本规程附录A中表A.0.1记录)、抽样检验或复验报告:

3预制构件安装施工验收记录(可按本规程附录A中表A.0.2记录); 4套筒灌浆施工申请单: 5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浆锚搭接连接的施工检验记录及影像资料; 6钢筋连接接头的检验报告; 7冬期灌浆施工环境测温记录; 8连接构造节点的隐蔽工程检查验收文件; 9后浇筑叠合构件和节点的混凝土、灌浆料、坐浆材料强度检测报告; 10密封材料及接缝防水检测报告; 11分项工程验收记录; 12工程的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案和验收记录; 13其他必要的文件与记录。 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应将所有的验收文件归入混 构子分部工程存档备案

9.2.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BIM施工模型可包括深化设计模型、施工过程模型和峻 工验收模型。施工模型应根据BIM应用相关专业和任务的需要创建,其模型细 度应满足深化设计、施工过程和竣工验收等任务的要求。 .2.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BIM施工模型质量控制措施应包括下列内容: 1模型与工程项目的符合性检查; 2不同模型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检查; 3模型与相应标准规定的符合性检查: 4模型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检查。 9.2.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深化设计中的预制构件平面布置、设计,以及节点 设计等宜应用BIM。 9.2.4施工组织中的工序安排、资源配置、平面布置、进度计划等宜应用BIM。 9.2.5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施工组织模拟和施工工艺模拟宜应用BIM。 9.2.6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等工作宜应用BIM技术。

9.2.7装配式混凝土建筑BIM质量管理应用过程中,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 况和工作计划JG/T 487-2016 可拆装式隔断墙技术要求,对各质量控制要素进行动态管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