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1871.4-2014 国家电网通信管理系统技术基础 第4部分:指标体系.pdf

Q/GDW 1871.4-2014 国家电网通信管理系统技术基础 第4部分:指标体系.pdf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2.4 M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255866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Q/GDW 1871.4-2014 国家电网通信管理系统技术基础 第4部分:指标体系.pdf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在统计周期内,数据通信网覆盖的站点数占应覆盖总站点数的比率。 b)计算方法 数据通信网覆盖的站点数 数据通信网覆盖率: ×100% 数据通信网应覆盖站点数 c)统计口径: 1)数据通信网覆盖的站点数包括利用专网和公网资源实现覆盖的站点数量; 2)数据通信网应覆盖站 地点进行分别统计

5.3.1.5行政交换网覆盖率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在统计周期内,行政交换网覆盖的站点数占行政交换网应覆盖总站点数的比率。 b)计算方法 总站点数 c) 统计口径: 1) 行政交换网覆盖率指标中的行政交换网覆盖的站点数包括利用公网资源实现覆盖的站点 数量; 2) 行政交换网专网覆盖率指标中的行政交换网覆盖的站点数仅包括利用电力专网实现覆盖 的站点数量。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在统计周期内,行政交换网覆盖的站点数占行政交换网应覆盖总站点数的比率。 b)计算方法 总站点数 c) 统计口径: 1) 行政交换网覆盖率指标中的行政交换网覆盖的站点数包括利用公网资源实现覆盖的站点 数量; 2) 行政交换网专网覆盖率指标中的行政交换网覆盖的站点数仅包括利用电力专网实现覆盖 的站点数量。

FZ/T 72025-2019 西裤用针织面料5.3.1.6调度交换网覆盖率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在统计周期内,调度交换网覆盖的站点数占调度交换网应覆盖总站点数的比率。 b)计算方法 调度点覆盖数量、 调度交换网覆盖率= ×100% 总调度点数量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在统计周期内,调度交换网覆盖的站点数占调度交换网应覆盖总站点数的比率。 b)计算方法 调度点覆盖数量, 调度交换网覆盖率= ×100% 总调度点数量

c)统计口径: 1)调度点覆盖数量为利用电力专网实现覆盖的实际调度点数量; 4)总调度点数量为本级调度管辖范围总的调度点数量。

5.3.1.7会议电视系统覆盖率

Q/GDW187142014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在统计周期内,会议电视系统覆盖的站点数占会议电视系统应覆盖总站点数的比率。 b)计算方法 总的单位数量 统计口径: 1) 会议电视系统覆盖的单位数量指本区域实现会议电视覆盖的单位数量; 2) 总的单位数量为按照要求需要会议电视系统覆盖的单位数量,包括:各级电网公司行政办 公机构、调度机构、直属单位、分公司、派出机构等。

5.3.2站点及装备规模指标

5.3.2.1通信站数量

5.3.2.2通信设备台套数

指标计算万法如下: a)定义 为在统计周期内,电力通信网各类设备的总数。 b)计算方法 基础指标数据,无计算公式。 c)统计口径: 1)按照光传输设备、微波通信设备、载波通信设备、调度交换设备、行政交换设备、综合数 据网设备、会议电视系统(设备)、网管系统(设备)、同步网设备、应急通信设备(含 卫星设备)分别进行统计; 2)禾 租用的公网设备不统计在内: 3)按照资产所属关系进行统计

5.3.2.3光缆总长度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在统计周期内,电力光缆的总皮长数量,取光缆的测试长度。 b)计算方法 基础指标数据,无计算公式。 c)统计口径: 1)按照OPGW、ADSS及其他三个类别分别统计:

0W1871.42014 2) 租用公网的光缆不统计在内; 3 电网终端通信接入网光缆暂不统计在内; 4)按照资产所属关系进行统计。 2.4纤芯总长度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在统计周期内,电力光缆纤芯的总长度。 b)计算方法 纤芯总长度=(光缆皮长×纤芯数) c)统计口径: 1) 纤芯数为每段光缆的纤芯数量; 2 经测试,无法使用的纤芯不统计在内; 3) 按照光缆资产所属关系进行统计。

2) 租用公网的光缆不统计在内; 3) 电网终端通信接入网光缆暂不统计在内; 4)按照资产所属关系进行统计。

5. 3. 2. 4 纤芯总长度

5.3.3业务规模指标

5.3.3.1生产业务数

5.3.3.2管理业务数

5.3.4租用通道规模指标

5.3.4.1租用通道数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在统计周期内,租用的公网通道的数量。 b)计算方法 基础指标数据,无计算公式。 c)统计口径: 1)按照租用公网通道的条数统计; 2)不区分租用通道的带宽,只记条数。

5.3.4.2租用纤芯对数

)定义 为在统计周期内,租用的纤芯对数量。 )计算方法 基础指标数据,无计算公式。 )统计口径: 1)按照租用公网的纤芯对数统计; 2)单条承载波分业务的纤芯也按照一对计算。

5.3.4.3租用电路带宽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在统计周期内,租用的带宽总数量。 b)计算方法 基础指标数据,无计算公式。 c)统计口径: 1)按照租用公网电路带宽的总数统计; 2)统计单位为 Mbps。

5.3.4.4租用公网无线终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在统计周期内,租用的公网无线终端数量。 b)计算方法 基础指标数据,无计算公式。 c)统计口径: 1)按照租用公网无线终端的点数统计; 2)租用公网无线终端数的统计不区分具体业务。

5.3.5资源使用情况指

5.3.5.1纤芯资源利用率

Q/GDW187142014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在统计周期内,使用的纤芯资源的比率。 b)计算方法 使用纤芯数 纤芯资源使用率= ×100% 总纤芯数 c)统计口径 1)使用纤芯数为实际使用的纤芯数量; 2)总纤芯数不包括已经确认无法使用的光纤纤芯。

.3.5.2传输段业务容量利用率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在统计周期内,传输系统每个传输段承载业务的带宽占该传输段总带宽的比率。 b)计算方法 传输段容量 统计口径:

2)传输段容量为该相邻两个网元之间最大承载业务容量。

5.3.5.3数据通信网峰值带宽利用率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在统计周期内,综合数据网带宽使用比率。 b)计算方法 数据通信网链路带宽 c 统计口径: 1)综合数据网峰值流量为统计周期内所监测到的综合数据网最大业务流量: 2)峰值流量统计单位为Mbps

5.3.6规划执行情况指标

5.3.6.1规划累计投资完成率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统计周期,完成的规划投资占总投资计划的比率。 b)计算方法 总的规划投资 统计口径: 1 累积投资完成率按照:年度和五年来统计; 年度统计本年度规划投资的累积完成情况; 3) 五年统计每个规划周期(五年)的累积投资完成

5.3.6.2年度规划项目完成率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年度统计周期内,完成的规划项目数和计划项目总数的比率。 b)计算方法 年度规划项目数量 c)统计口径: 1)年度完成的规划项目数量包括本年度以前未完成结转并列入本年度计划的规划项目: 2)年度规划项目数量包括本 的规划项目

建设指标包括:工程概况指标、工程投资指标、工程安全指标、工程质量指标。工程仅包括专项通 信工程。

6.2建设指标体系架构

建设指标体系架构如下图3所示:

Q/GDW187142014

6.3.1工程概况指标

6.3.1工程概况指标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统计周期内,年度开展的工程项目数量。 b)计算方法 基础指标数据,无计算公式。 c)统计口径: 1)年度开工数为年度新开工的工程项目; 2)跨年度转接的工程项目不统计在内,

6.3.1.2年度工程投产率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统计周期内,年度实际完工项目占计划完工项目的比率。 b)计算方法 计划完工工程数量 c) 统计口径: 1)实际完成投产的工程数量仅统计计划年内完工的项目; 2)跨年度工程项目不统计在内

6.3.2工程投资指标

6.3.2.1年度工程投资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统计周期内,年度工程计划投资的总额。 b)计算方法 基础指标数据,无计算公式。

图3电力通信网建设指标体系架构

0/GDW1871.42014 c)统计口径: 1)仅统计本年度计划投资的总额; 2)年度工程投资统计单位为万元。 .3.2.2年度工程投资完成率: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统计周期内,实际完成的工程投资占计划工程投资的比率。 b)计算方法 年度工程投资完成率= 实际工程投资 ×100% 计划工程投资 c 统计口径: 5)仅统计本年度工程实际投资和计划投资; 6)实际工程投资和计划工程投资的统计单位为万元。

6.3.3工程安全指标

6.3.3.1年度工程安全率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统计周期内,年度实现安全无事故的工程数量占所有工程数量的比率。 b)计算方法 年度工程安全率= 年度开展的工程数量 c)统计口径: 1)实现安全无事故工程的数量仅统计本年度工程安全生产情况; 2)年度开展的工程数量包括年度所有正在开展的工程。

6.3.4工程质量指标

6.3.4工程质量指标

6.3.4.1年度工程质量达标率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统计周期内,实现工程质量达标的工程数量占所有工程的比率。 b)计算方法 质量达标的工程数量 年度工程质量达标率: 年度开展的工程数量 ×100% 统计口径: 1)厂 质量达标的工程仅统计本年度完工且质量达标的工程; 2)年度开展的工程包括所有正在开展的工程

运行指标包括:安全生产指标、设备运行指标、光缆运行指标、业务运行指标、运行效率 行支撑指标、业务运行支撑指标、运行工作指标

7.2运行指标体系架构

运行指标体系架构如下图4所示:

Q/GDW187142014

7.3.1安全生产指标

图4通信网运行指标体系架构图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统计周期内,电力通信设备发生故障的总次数。 b)计算方法 通信设备故障数=统计周期内发生的通信设备故障数目 c)统计口径: 1)通信故障界定以通信设备是否失去功能来界定; 2)如果设备本身的板卡或附件故障而引起设备失去部分功能的情况,即界定为故障。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统计周期内,电力通信设备发生故障的总次数。 b)计算方法 通信设备故障数=统计周期内发生的通信设备故障数目 c)统计口径: 1)通信故障界定以通信设备是否失去功能来界定 2)如果设备本身的板卡或附件故障而引起设备失去部分功能的情况,即界定为故障。

7.3.1.2通信设备缺陷数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统计周期内,电力通信设备发生的缺陷的总次数。 b)计算方法 通信设备缺陷数=统计周期内发生的通信缺陷数目。 c)统计口径: 1)缺陷是指当设备本身的板卡或附件发生故障,但并没有影响设备功能正常发挥的状态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统计周期内,电力通信设备发生的缺陷的总次数。 b)计算方法 通信设备缺陷数=统计周期内发生的通信缺陷数目。 c)统计口径: 1)缺陷是指当设备本身的板卡或附件发生故障,但并没有影响设备功能正常发挥的

W1871.4 2)发生缺陷时设备基本功能和通信能力并未丧失。

7.3.2设备运行指标

7.3.2.1设备完好率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统计周期内,电力通信设备保持完好运行状态时间的比率。 b)计算方法 Z[设备缺陷历时(分钟)+Z[设备故障历时(分钟) 设备完好率: ×100% 设备数量×全月日历时间(分钟) C 统计口径: 1)通信设备运行状态分三种:正常运行、设备缺陷、设备故障,设备完好状态指正常运行状 态; 2) 通信设备完好率表示设备保持完好状态的时间比率,指标反映统计周期内通信设备的完全 健康运行的水平; 3 设备完好的时间为:除去设备缺陷历时和设备故障历时; 设备缺陷历时及设备故障历时均指设备在非计划情况下的缺陷和故障历时,计划停运造成 的设备中断历时不计入设备缺陷历时和设备故障历时的统计; 5 设备完好率指标按照下述各类设备分别统计计算,包括:光传输设备、微波通信设备、载 波通信设备、调度交换设备、行政交换设备、综合数据网设备、会议电视系统(设备)、 网管系统(设备)。

7.3.2.2设备运行率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统计周期内,电力通信设备保持非故障状态运行时间的比率。 b)计算方法 之[设备故障历时(分钟) 设备运行率= 设备数量×全月日历时间(分钟) ×100% C 统计口径: 1 设备运行率的统计范围为设备保持完好非故障运行状态的时间比率,本指标反映统计周期 内通信设备的非故障运行水平; 2) 设备故障历时:指网管记录或运行人员发现设备故障到设备故障消除的时间间隔,设备缺 陷历时不计入故障历时; 3) 设备集合中所包括的本地或远端模块的故障,统一计入该设备故障;音频线缆、数据线缆 尾纤等由于自身质量问题或接触不良,不计入故障设备;租用设备故障单独统计,不计入 故障通信数量统计; 4) 设备运行率指标按照下述各类设备分别统计计算,包括:光传输设备、微波通信设备、载 波通信设备、调度交换设备、行政交换设备、综合数据网设备、会议电视系统(设备) 网管系统(设备)。

7. 3. 2. 3故障平均历时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统计周期内,按照设备故障次数而计算的平均故障历时,单位:分钟/次。 b)计算方法 Z故障历时(分钟) 故障平均历时= 故障次

Q/GDW187142014

c)统计口径: 1) 故障平均历时按照下述各类设备分别统计计算,包括:光传输设备、微波通信设备、载波 通信设备、调度交换设备、行政交换设备、综合数据网设备、会议电视系统(设备)、网 管系统(设备); 2)故障历时为通信网管记录或运维人员发现的故障时间,到故障恢复所经历的时间段

7.3.2.4设备平均故障历时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统计周期内,按照设备总台套数而计算的故障平均历时,单位:分钟/台。 b)计算方法 设备台套数 统计口径: 本指标反映统计周期内,全网通信设备按照设备数量计算平均的故障历时情况,反映设备 的总体安全运行水平; 2 设备平均故障历时按照下述各类设备分别统计计算,包括:光传输设备、微波通信设备 载波通信设备、调度交换设备、行政交换设备、综合数据网设备、会议电视系统(设备) 网管系统(设备): 故障历时为:为通信网管记录或运维人员发现的故障时间,到故障恢复所经历的时间段

7.3.2.5设备故障影响业务平均历时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统计周期内,由于设备故障影响业务历时的比率,单位:分钟/次 b)计算方法 设备故障数 c)统计口径: 1)业务中断历时为所辖区域业务中断的历时总和; 2)设备故障数为所辖区域设备故障总次数,

7.3.2.6缺陷平均历时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统计周期内,按照设备缺陷数而计算的缺陷平均历时,单位:分钟/次。 b)计算方法 之缺陷历时(分钟) 平均设备缺陷历时= 缺陷次数 c统计口径: 1)平均缺陷历时按照下述各类设备分别统计计算,包括:光传输设备、微波通信设备、载法 通信设备、调度交换设备、行政交换设备、综合数据网设备、会议电视系统(设备)、 管系统(设备); 2) 缺陷历时为为通信网管或现场运维人员记录或发现设备的缺陷时间,到缺陷消除所经历日 时间段。

7.3.2.7设备平均缺陷历时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定义

Q/GDW1871.42014 为统计周期内,按照设备总的台套数而计算的缺陷平均历时,单位分钟/台。 b)计算方法 Z缺陷历时(分钟) 设备平均缺陷历时= 设备台套数 c 统计口径: 1) 设备平均缺陷历时按照下述各类设备分别统计计算,包括:光传输设备、微波通信设备、 载波通信设备、调度交换设备、行政交换设备、综合数据网设备、会议电视系统(设备) 网管系统(设备); 2) 缺陷历时为通信网管或现场运维人员记录或发现设备的缺陷时间,到缺陷消除所经历的时 间。

7.3.2.8平均设备故障处理历时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统计周期内按照设备故障次数而计算的故障处理的平均历时/次。 b)计算方法 之故障处理历时(分钟) 平均设备故障处理历时= 故障次数 统计口径: 故障处理历时为运行维护人员接到通信调度处理现场故障的指令,到设备故障消除的时间 间隔; 2) 有人值班站(有备件)的故障处理历时就是故障时间; 3 有人值班站(无备件)或无人值班站(野外故障点)的故障处理历时按故障时间与维护人 员携带备件前往故障现场所需单程时间(乘汽车则按照速度为50km/h计算)之差计算; 4) 由于不可抗拒因素或恶劣的气候地理条件影响或延长故障处理时间,其故障处理历时原则 上按照实际缺故障时的0.6倍计算。具体故障处理历时的核算,应由上级通信机构进行核 定; 5)光缆故障历时不统计在内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统计周期内按照设备故障次数而计算的故障处理的平均历时/次。 b)计算方法 匕故障处理历时(分钟) 平均设备故障处理历时= 故障次数 统计口径: 1) 故障处理历时为运行维护人员接到通信调度处理现场故障的指令,到设备故障消除的时间 间隔; 2) 有人值班站(有备件)的故障处理历时就是故障时间; 3 有人值班站(无备件)或无人值班站(野外故障点)的故障处理历时按故障时间与维护人 员携带备件前往故障现场所需单程时间(乘汽车则按照速度为50km/h计算)之差计算; 4) 由于不可抗拒因素或恶劣的气候地理条件影响或延长故障处理时间,其故障处理历时原则 上按照实际缺故障时的0.6倍计算。具体故障处理历时的核算,应由上级通信机构进行核 定; 5 光缆故障历时不统计在内

7.3.2.9平均设备缺陷处理历时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定义 为统计周期内,按照设备缺陷次数而计算的缺陷处理的平均历时/次,单位分钟/次。 计算方法 Z缺陷处理历时(分钟) 平均设备缺陷处理历时= 缺陷次数 统计口径: 1) 缺陷处理时间为:运行维护人员接到通信调度处理现场缺陷的指令,到设备缺陷消除的时 间间隔; 有人值班站(有备件)的缺陷处理历时就是缺陷时间: 3 有人值班站(无备件)、无人值班站(野外故障点)的缺陷处理历时按缺陷时间与维护人 员携带备件乘车去缺陷现场所需单程时间(速度为50km/h)之差计算: 4) 由于不可抗拒因素或恶劣的气候地理条件影响或延长缺陷时间,其缺陷处理历时原则上按 照实际缺陷历时的0.6倍计算。具体缺陷处理历时的核算,应由上级通信机构进行核定。

7.3.3光缆运行指标

7.3.3.1光缆百公里运行率

为统计周期内,电力通信光缆按照百公里折算后正常运行时间的比率。

7.3.3.2平均光缆中断历时

Q/GDW187142014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统计周期内,由于发生光缆中断的平均历时,单位分钟/次。 b)计算方法 光缆中断次数 统计口径: 1) 光缆中断历时指通信网管或现场运维人员记录或发现光缆的中断时间,到光缆恢复所经历 的时间; 2 统计单位为分钟

7.3.3.3光缆中断影响业务平均历时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统计周期内,光缆中断影响业务的平均历时,单位:分钟/次。 b)计算方法 (光缆中断时间×业务数量) 光缆中断业务影响平均历时= 光缆中断次数 统计口径: 1)光缆影响业务中断历时仅统计因为光缆中断而造成的业务中断历时,非光缆中断而影响业 务的不统计在内: 2 造成光缆中断的原因可以分为:设备质量、安装缺陷、人为操作、外力破坏及其他。其中 因为设备质量、安装缺陷及人为操作的原因而造成光缆中断的情况在计算光缆运行率时统 计在内; 3) 业务数量按照实际业务条数统计。

7.3.3.4平均光缆中断处理历时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统计周期内,对中断光缆故障的平均处理历时,分钟/次。 b)计算方法 Z光缆中断处理历时(分钟) 平均光缆中断处理历时= 光缆中断次数 统计口径: 1) 故障处理历时为运行维护人员接到通信调度处理现场中断光缆的指令,到光缆恢复正常的 时间间隔; 2) 由于不可抗拒因素、恶劣的气候地理条件或其他专业原因影响或延长故障处理时间,其中 断处理历时由负责考核工作的上级通信机构进行核定。

O/GDW 1871.42014

7.3.4业务运行指标

7.3.4.1业务保障率

7.3.4.2业务平均中断历时

7.3.4.3业务通道平均中断历时

7.3.4.4业务通道可用率

Q/GDW187142014

为统计周期内,电力通信为所承载的各类业务所开通的业务通道的可用比率。

7.3.4.5保护(安控)业务单通道运行率

7.3.4.6通道故障业务中断系数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统计周期内,由于业务通道中断而导致业务中断的比率。 b)计算方法 通道故障业务失效率: 业务中断数量 ×100% 业务通道中断数量 c)统计口径 如果业务通道中断数量为0,则通道故障业务失效率计为0。

7.3.4.7设备故障业务通道中断系数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统计周期内由于设备故障而导致业务通道中断的比率。 b)计算方法

2014 设备故障数量 c)统计口径: 1)如果设备故障数量为0GB/T 39348-2020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遥测同步与信道编码,则设备故障业务通道失效率计为0 2)业务通道中断数量为由设备引起的业务通道中断数量。

7.3.4.8设备故障业务中断系数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统计周期内由于设备故障而导致业务中断的比率。 b)计算方法 设备故障数量 c) 统计口径: 1)如果设备故障数量为0,则设备故障业务失效率计为0; 2)业务中断数量为由设备引起的业务中断数量。

7.3.5运行效率指标

7.3.5运行效率指标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统计周期内,电力通信部门人均维护设备的数量。 b)计算方法 所维护设备数量 运行维护人员数量 c 统计口径: 1) 人均设备维护台套数的所维护设备数量为:各类设备的总数量,设备类别包括:光传输设 备、微波通信设备、载波通信设备、调度交换设备、行政交换设备、综合数据网设备、会 议电视系统(设备)、网管系统(设备); 2) 运行维护人员数量仅指本单位运维人员总数,不包括厂家、委托维护单位的运维人员: 3 属地运维单位承担的上级通信设备数量统计在内

GB 4806.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陶瓷制品7.3.5.2人均维护业务数

指标计算方法如下: a定义 为统计周期内电力通信部门人均维护业务的数量。 b)计算方法 所维护各类业务数量 人均维护业务数= 运行维护人员数量 统计口径: 1) 所维护各类业务数量为各类业务的总数; 运行维护人员数量仅指本单位运维人员总数,不包括厂家、委托维护单位的运维人员; 承载上级通信机构的每条电路按照一条业务统计

7.3.5.3人均维护站点数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