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61/T 83-2014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评价标准

DBJ61/T 83-2014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评价标准
积分0.00
特惠
积分0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DBJ61/T 83-2014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015.4K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226450
VIP资源

DBJ61/T 83-2014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J61/T 83-2014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评价标准

3.0.1生态小区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 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 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生态小区建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方针 政策,并应符合地方城镇规划与建设的规定

政策,并应符合地方城镇规划与建设的规定。 3.0.2生态小区建设应充分遵循节地原则。应合理规划住宅 配套公建、道路、绿地等项目的用地,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宜采用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提高住宅的有效使用面积, 3.0.3生态小区建设应充分体现节能原则。应根据当地的自然 条件,采用适宜的建筑节能措施,使生态小区的建筑节能达到 国家规定的标准,并充分考虑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可再生能源 的使用率应达到一定的水平,使用常规能源时,应进行能源系 统优化。

政策,并应符合地方城镇规划与建设的规定。 3.0.2生态小区建设应充分遵循节地原则。应合理规划住宅 配套公建、道路、绿地等项目的用地,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宜采用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提高住宅的有效使用面积

记套公建、道路、绿地等项目的用地,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宜采用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提高住宅的有效使用面积

条件,采用适宜的建筑节能措施,使生态小区的建筑节能达到 国家规定的标准,并充分考虑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可再生能源 的使用率应达到一定的水平,使用常规能源时SC/T 6080-2015 渔船燃油添加剂试验评定方法,应进行能源系 统优化。

3.0.4生态小区建设应充分遵循节水原则。应采用节水技 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3.0.5生态小区建设应充分遵循节材原则。尽量使用可再

材料与可再利用材料,充分节约各种不可再生资源和国家短缺 资源。

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住宅品质,建设安全舒适、健康 卫生、科学文明的居住环境为目的,实现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 展。

4生态小区认定的申报与评定

4.1生态小区申报程序

人所在单位设计建造的居住小区的评审工作。评审工作完成后 评审机构应将评审结果提交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定

4.1.4评审工作包括预评审(设计阶段)、终评审(运行阶段

两个环节。其中预评审工作在获得相关政府职能部门批复文件 且全部施工图经审查合格后进行;终评审工作在生态小区竣 年以后且小区环境景观形成后进行。

1政府相关行政部门签发的审查批准文件,包括立项批复 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证、施工许可证等; 2规划设计说明、单体建筑的各专业施工图; 3环评报告书; 4规划部门认可的日照分析图及项目所在地交通地图: 5小区效果图、总平面图、道路竖向图以及综合管网图; 6绿化景观施工图、种植施工图及苗木表;

7单体建筑节能计算书; 8政府部门规定的其他文件; 9需要提交的其他资料。 4.1.6生态小区预评审时,申请单位可选择性提交资料: 1热岛分析计算报告; 2小区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报告或现场测试报告: 3小区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 热能等)设计文件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计算书; 4小区雨水系统方案及技术经济分析; 5小区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说明书; 6小区场地环境噪声现场测试报告; 7需要提交的其他资料。 4.1.7 终评审时,申请单位必须提交资料: 1 工程竣工验收文件以及工程决算材料清单: 2 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景观专业竣工图; 3 用水量及用电量系统运行记录及分析文件: 4 物业日常管理记录; 5需要提交的其他资料。 4.1.8终评审时,申请单位可选择性提交资料: 1给排水系统(包括雨水系统等非传统水源利用,分项计 量)运行数据报告(用水量记录报告,全年逐月分析); 2总包施工过程控制文件(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材料 采购合同、材料用量比例计算书、各项材料进场检验记录等); 3工程用主要材料、产品、设备的合格证书、检验报告。 4需要提交的其他资料

4.2生态小区评分系统

4.2.1生态小区建设评价标准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能源与

境、住区水环境、材料与资源四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均包括 控制项和评分项。每类指标的评分项总分为100分

4.2.3生态小区建设评价标准按照两个阶段进行评审,分别是

预评审阶段和终评审阶段,预评审阶段主要审查内容包括项目 立项必须的各类许可证、各专业施工图和计算书以及相应的专 业分析报告:终评审阶段主要审查内容包括项目施工过程控制 文件、各专业施工图纸、物业管理控制文件

4.2.4生态小区评价按总得分确定。总得分为节地与室外环

境、能源与环境、住区水环境、材料与资源四类指标的评分项 得分加权计算之和。

Q4按参评小区的评分项实际得分值乘以折算系数,折算系数为 100分除以理论上可获得的总分值。某类指标理论上可获得的总 分值等于所有参评的评分项的最大分值之和

生态小区评价的总得分按下立

ZQ=WiQ1+W2Q2+W3Q3+W4Q4 其中评价指标体系四类指标评分项的权重W,~W.按表4.2.6取 值。

表4.2.6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分项指标权重

4.2.7本生态小区评价标准不分等级,评价结论为合格或不合

格。生态小区应满足本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预评审阶段和 终评审阶段节地与室外环境、能源与环境、住区水环境和材料 与运营管理评分项得分均不应小于50分。

4.2.8生态小区评价应在满足各类指标最低分的前提下,按照 4.2.6条规定计算小区总得分,总分值大于等于65分则认定为 合格。

4.2.6条规定计算小区总得分,总分值大于等于65分则认定为 合格。

5.1.1生态小区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规划要求,且符合《城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 定》的有关规定。

5.1.2禁止非法占用耕地、林地、湿地、自然保护区、文物保 护区和野生动物栖息地

5.1.3场地安全,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威肤

危险化学品等重大污染源、易燃易爆危险源威胁,无电磁辐射 含氮土壤等有害有毒物质危害。

5.1.5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降低周边建筑及场地 的日照标准要求。

5.1.6新建生态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不低于 1. 0m²

5.1.6新建生态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7生态小区应满足消防及建设

5.2.1生态小区规划体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原则,人均居住用

地指标满足下列任一项的要求: 1低层高于35m²但不高于43m²、多层高于23m²但不高于 28m²、中高层高于20m²但不高于24m²、高层高于11m²但不高 于15m²,得10 分; 2低层不高于35m²、多层不高于23m²、中高层不高于 20m²、高层不高于11m²,得16分。 评价分值:16分。 5.2.2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及集中硬质铺地,并满足下列任 项或多项的要求: 1新建生态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5%,得3分;大于 40%,得5分。旧区改建的生态小区绿地率不低于25%,得3 分;大于30%,得5分。 2 生态小区内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2m²,得2 分;大于1.5m²,得3分。 3绿地本身的绿化覆盖率大于70%,得2分。 4生态小区内的人均集中硬质铺地面积不低于0.1m²,且 每处集中硬质铺地面积不小于60m²,得2分。 评价分值:12分。

1 规划和建筑设计要尊重周围的城市空间和文化特色,建 筑风格、建筑高度等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得3分。 2生态小区规划有效利用资源,并采取下列措施中的2 得3分。 1)利用原基础设施旧区改造以及城市产业调整中工厂搬迁 后的土地利用,提高其使用效率; 2)场地内如发现具有文化价值、但尚未得到正式认证的建 筑物和其他文化遗产,应在采取保护措施的同时,及时 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确定有效的保护办法,并加以实 施; 3)应对建设用地中已有的古树、名及已具有良好生态效 益的植被采取原地保护措施,无法原地保留的采用异地 移栽保护; 4)生态小区规划应做好竖向设计,减少土方输入、输出 尽量就地平衡。 评价分值:6分。

5.2.5住宅设计应避免幕墙造成的光污染。立面设计无幕墙行

3分;立面幕墙面积占外墙总面积不超过5%,且反射率不大于 0.3,得2 分。 评价分值:3分。

5.2.6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

GB 3096 的规定。

5.2.7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冬李室外行走舒适及过渡李、夏李 的自然通风,并满足下列任意一款或多款的要求: 1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地1.5m高风速低于5m/s,或建筑 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得2分。 2过渡季、夏季建筑物室外50%以上可开启外窗表面的风 压差大于0.5Pa,得3分。 评价分值.5分

5.2.8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并满足下列任一项的要求: 1夏季典型日室外日平均热岛强度不高于1.5℃,得3分。 2采取下列措施中的任两项,得3分: 1)用地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地(包括步道、庭院、厂 场、游憩场和停车场)有遮阴措施的面积超过50%; 2)超过70%的建筑屋顶的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小于0.6; 3)超过70%的道路的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小于0.6; 4)建筑外墙为浅色饰面,各墙面太阳辐射总吸收率小于 0.6。 评价分值:3分。

5.2.9公共活动区域大寒日≥60%的区域获得不少于1h连续 日照。 评价分值: 2 分。

5.2.9公共活动区域大寒日≥60%的区域获得不少于1h连续

血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

5.2.10生态小区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

2.10生态小区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并满 下列任一项或多项的要求: 1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

得1分; 2场地500m范围内设有2条或2条以上线路的公共交通 站点(含公共汽车站或轨道交通站),得1分。 评价分值:2分。 5.2.11生态小区内部道路满足下列的要求: 1场地内人车分流,得3分: 2场地内人行通道均采用无障碍设计,且与建筑物有无障 碍连通,得4分。 评价分值:7分。

2场地500m范围内设有2条或2条以上线路的公共交通 站点(含公共汽车站或轨道交通站),得1分。 评价分值:2分。 5.2.11生态小区内部道路满足下列的要求: 1场地内人车分流,得3分: 2场地内人行通道均采用无障碍设计,且与建筑物有无障 碍连通,得4分。 评价分值:7分。 5.2.12合理设置停车场所,并满足下列任一项或多项的要求: 1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位置合理、出入方便,且有遮阳防雨 措施,得2分。 2合理设置机动车停车设施,并采取下列措施中的2项, 得2分: 1)采用地下停车库等方式节约集约用地; 2)采用机械式停车库; 3)采用错时停车方式向社会开放,提高停车场使用效率。 3机动车地面停车位数量占总停车数量的比例低于10% 得2分。 评价分值:6分。

1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位置合理、出入方便,且有遮阳防雨 措施,得2分。 2合理设置机动车停车设施,并采取下列措施中的2项 得2分: 1)采用地下停车库等方式节约集约用地: 2)采用机械式停车库; 3)采用错时停车方式向社会开放,提高停车场使用效率。 3机动车地面停车位数量占总停车数量的比例低于10% 得2分。 评价分值.6分

5.2.13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并满足下列要求中的

分;满足4项,得6分: 1场地300m范围内有为小区服务的幼儿园; 2场地500m范围内有为小区服务的小学; 3场地300m范围内有为小区服务商业服务设施; 4场地500m范围内设有3种以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包

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活动站、邮政所、银行营业点、室 外体育健身设施等)。 评价分值:6分。

5.2.14充分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

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采取生态恢复措施,充分利 用表层土。 评价分值:3分。

用表层土。 评价分值:3分。 5.2.15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雨水基础设施,并满足 下列任一项或多项的要求: 1合理规划地表径流,控制场地雨水外排,减轻城市水涝 风险,设置地下雨水池汇集地面雨水,得2分。 2合理衔接和引导屋面雨水、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 施,并设置相应的径流污染控制措施,得2分。 3充分利用室外地面渗透雨水,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 面积的比例不小于45%,得2分。 4控制场地雨水外排,设置下凹式绿地,且占公共绿地面 积≥30%,得2分。 5场地进行雨水专项规划,合理制定雨水控制利用措施 得1分。 评价分值:9分。

任一项或多项的要求: 1种植多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囊条件的乡土植物,并采用 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且种植区域有足够的覆土深度和

排水能力,得3分。 2居住建筑每100m²绿地上种植不少于3株乔木,得3 分。 3木本植物种类≥20种,得1分;≥35种,得2分。 4复层种植面积占总绿地面积≥5%,得1分。 5合理采用立体绿化方式,屋顶绿化面积占屋顶可绿化总 面积的比例不小于50%,得1分。 6采取垂直绿化,得1分。 评价分值:11分。

1.1住宅建筑热工设计应符合国家及陕西省地方节能标准中 虽制性条文的规定。

的空调设备能源效率等级应达到国家相关空调设备能效限负 的要求。

6.1.3采用集中采暖和或集中空调系统的住宅,应设置室

0.1.3采用集中采暖和或集中空调系统的住宅,应设置室

6.1.4除当地电力充足和供电政策支持、或者建筑所在地无法

利用其他形式的能源外,住宅内不应设计采用直接电热采明 统。

6.1.5除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辅助热源外,不得设置

集中制备生活热水的锅炉房。

6.1.6公共区域的照明功率密度1

6.1.7新建的公共建筑,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 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室外新风的通风空调系统。 评价分值:5分。

6.2.2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通

系统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 50189的规定,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 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规定值的10%。 评价分值:9分。

6.2.3集中采暖、空调系统应合理划分和均匀布置环路,并酉

集中采暖、空调系统应合理划分和均匀布置环路,并配 为水力平衡装置,保证管网和室内管道水力平衡。

6.2.4建筑所需的供暖用热或生活热水选用余热或废热利用等 方式提供。 评价分值:5 分。

源,如太阳能、水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以及通过热泵 等先进技术取自地表水、污水、浅层地下水、土壤等的能量 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5%时得4分,大 于10%时得得7分。 评价分值:7分。

6.2.6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对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窗培 比等进行优化设计,外窗可开启设计(18层以上部分除外 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达30%时得7分,达35%时得10分; 评价分值:10分。

6.2.7建筑设计耗热量指标为国家标准以及陕西省现

90%时得15分。 评价分值:15分。

6.2.8智能化系统定位正确,采用的技术先进、实用

到安全防范子系统、管理与设备监控子系统与信息网络子 的基本配置要求。满足下列任何一项得1分。 设有住宅报警装置,室内安装家庭紧急求助报警装置 2 设有访客对讲装置。 3 设有周界防越报警装置。 4 设有闭路电视监控。 5 设有电子巡更装置。 6 设有自动抄表装置。 7 设有车辆出人与停车管理装置。 8 设有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装置 9 设有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 10 设有公共设备监控系统。 11 设有通讯网络子系统。 12 设有电梯群控子系统。 评价分值:12分。

6.2.9生态小区的通讯设施采用光纤到户方式建设,并且满足

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平等接入、用户可自由选择电信业务 者的要求。 评价分值:8 分。

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的目标值。 评价分值:4分。

6.2.12生态小区内公共建筑通风、空调、照明等设

6.2.13生态小区内公共建筑耗电、冷热量等实行分项、分级

6.2.13生态小区内公共建筑耗电、冷热量等实行分项、分级 计量收费。 评价分值:4分。

7.1.1在方案、规划阶段应结合水资源状况,合理制定水系统 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 7.1.2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 7.1.3应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使节水率不低于8%。 7.1.4排水系统应采用雨、污分流系统,生活污水排放前应经 化粪池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排放污水水质应符合环评要求。 7.1.5使用非传统水源时,应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不对人 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7.1.6游泳池、游乐池、水上乐园等给水系统应采用循环供水 系统,经处理后的水质应符合《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 及《游泳池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ECS14的规定;游泳池、游乐 池、水上乐园等池水补水应设置计量装置

7.2.1绿化、景观、道路喷洒、公共卫生用水、车库地面冲洗

.2.1绿化、景观、道路喷洒、公共卫生用水、车库地面冲洗 每项采用非传统水源时得5分,最高得15分。 评价分值:15分。

7.2.2绿化灌溉采用微灌等节水高效灌溉方式

7.2.3非饮用水采用再生水时,优先利用附近集中再生水厂的

7.2.3非饮用水采用再生水时,优先利用附近集中再生水厂的

再生水;附近没有集中再生水厂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 选择其他再生水水源和处理技术

7.2.4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采取有效措施合理确定雨水积蓄及 利用方案。 评价分值:10分。

7.2.5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到10%时得5分,达到30%时得 12分。

7.2.5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到10%时得5分,达到30%

7.2.6分区给水系统应充分利用市政供水余压。分区给水系级

7.2.6分区给水系统应充分利用市政供水余压。分区给水系统 合理利用市政余压直供,加压部分采用变频供水设备时得8分 加压部分采用叠压供水设备时得10分。 评价分值:10分。

7.2.7景观水应设循环供水系统,并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月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的要求。 评价分值:8分。

7.2.7景观水应设循环供水系统,并符合《城市污水

7.2.8生活水箱应设在建筑物房间内,容积、材质及密封方式

7.2.9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

活热水。小区30%以上住户采用太阳能供应生活热水时得8分, 50%以上住户采用太阳能供应生活热水时得12分,70%以上住 户采用太阳能供应生活热水时得15分。 评价分值:15分。

8.1.1建筑材料及制品中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系列国家标准室 内装饰装修材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0~18587和《混凝土 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GB18588以及《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 限量》GB 6566的要求。 8.1.2国家及当地建设主管部门规定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筑材 料及制品不得使用

8.1.3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

8.2.1建筑结构应尽量规则,规则结构得7分,不规则结构得

2.1建筑结构应尽量规则,规则结构得7分,不规则结构得 分。 评价分值:7分。

评价分值:7分。 3.2.2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混合结构的结构材料应合理采用 高性能混凝土和高强度钢,并满足下列要求: 1混凝土结构 1)使用HRB400级或以上的钢筋占钢筋总量的50%以上得 2分,70%以上得4分,85%以上得6分;

1混凝土结构 1)使用HRB400级或以上的钢筋占钢筋总量的50%以上得 2分,70%以上得4分,85%以上得6分;

2)混凝土竖向构件中采用强度等级在C40或以上的混凝十 用量占竖向构件中混凝土总量的30%以上得2分,50% 以上得4分。 2钢结构 在高层钢结构建筑中采用0345或以上高强度钢材,其用量 占钢材总用量的50%以上得6分,70%以上得10分。 3混合结构 对混凝土结构部分按照本条第1款评价,对钢结构部分按 照本条第2款评价,综合得分取这两项的平均值。 评价分值:10分。 8.2.3现浇混凝土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 评价分值:5分。 8.2.4预拌砂浆的使用量占砂浆总用量的60%以上时得3分 85%以上时得5分。 评价分值:5分。 8.2.5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 评价分值:5分。 8.2.6建筑材料应就地取材,施工现场500km范围内生产的建 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比例不低于60%时得4分GB/T 39075-2020 普通照明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面板 安全要求,不 低于70%时得6分,不低于90%时得8分。 评价分值:8分。 8.2.7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应尽可能减少资源浪费,可再循 环利用材料的使用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10%以上得8分 15%以上得10分。 评价分值:10分。

2)混凝土竖向构件中采用强度等级在C40或以上的混凝土 用量占竖向构件中混凝土总量的30%以上得2分,50% 以上得4分。 2钢结构 在高层钢结构建筑中采用0345或以上高强度钢材,其用量 占钢材总用量的50%以上得6分,70%以上得10分。 3混合结构 对混凝土结构部分按照本条第1款评价,对钢结构部分按 照本条第2款评价,综合得分取这两项的平均值。 评价分值:10分。

2.3现浇混凝士全部采用预拌

8.2.7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应尽可能减少资源浪费,可再衍

低于20%。当掺用一种废弃物生产的材料用量占同类建材的比 列不低于30%时得5分,不低于50%时得10分;当掺用两种废 弃物生产的材料,每种用量占同类建材的比例均不低于30%时 得10分。 评价分值:10分。 8.2.9建筑施工、旧建筑拆除和场地清理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分类处理,其中可再循环利用材料的回收利用重量不低于同类 固体废弃物总重量的20%时得4分,不低于30%时得7分,不 低于40%时得10分。 评价分值:10分。

设计、建设同步进行。 评价分值:7分。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 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 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充许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词采用 “可”。 2本标准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符 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绿色生态居住小区建设评价标准

JR/T 0153-2022 不宜流通人民币 纸币1 总则 31 3 基本规定 33 4 生态小区认定的申报与评定 34 4.1 生态小区申报程序 34 4. 2 生态小区评分系统 35 5 节地与室外环境 37 5. 1 控制项 ... 37 5. 2 评分项 : 40 6 能源与环境 52 6. 1 控制项 52 6. 2 评分项 55 7 住区水环境 61 7. 1 控制项 61 7. 2 评分项 66 8 材料与资源 71 8. 1 控制项 71 8. 2 评分项 74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