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花园北区新3号楼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土建部分

明珠花园北区新3号楼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土建部分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86.88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明珠花园北区新3号楼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土建部分

四、主要分项分部工程竣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九、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J19J172 硅微粉改性保温板建筑构造.pdf2.主体结构工程:主体为砖混结构。

3.地面工程:地面均采用水泥地面。

4.门窗工程:所有窗采用白色钢塑门窗。

5.屋面防水工程:SBS防水层挂英红瓦。

6.电气安装:暗装普通照明。

1.施工管理机构的准备

该工程按项目法施工,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全面负责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及现场文明的管理。公司成立以扬志钢同志为项目经理的项目组,项目管理机构如下:

根据工程为砖混结构的特点,结合考虑整修工程的工程量及工期要求,整个施工施拟组织100人左右,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组织好工人进场教育。

1.三通一平:现场道路用原正式路,电从附近变压器接出,水用2寸管线从附近管线引出,支管用1寸管线辅设。现场挖二条主排水沟,将场内水排入水沟内。

2.暂设工程:现场放临时办公室一栋,作业人员生活住房二栋,材料库一栋,具体布置见总平面图。

3.材料、构配件,施工机具进场及推摆放详见总平面布置。

(三)场外组织与管理的准备

根据招标文件,按要求及时同建设单位签订施工合同。

2.落实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如工和订货工作,根据其需要量计划,签订加工订货合同,确保按期供应。

(1)施工标准:执行国家《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国家行《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施工图及其它的技术资料该工程配套的各种标准图集及其它的技术资料准备齐全,中标后建设单位需按规定提供足量图纸。

(3)图纸会审及设计标底中标后建设单位应根据我方要求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会审纪要整理打印成册后鉴字盖章,做好施工依据。

(4)施工图预算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图预算由公司工程部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由公司工程部组织编制,根据需要调整时,及时进行调整,并按程序进行审批。

(一)计划开竣工日期:

该工程计划开工日期为2009年5月30日,2009年12月30日竣工,总日历天数80天,有效工80天。

工艺电气安装随结构进行配合,装修后留10天进行安装。具体进度安排详见施工进展计划与网络计划。

(四)施工总进度计划的控制:

施工总进度控制网络见附图

1.根据网络计划中确定的关键线路及关键工序,应协调好各施工作业组:各工序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资源的作用,保证关键工序的工期,以保证关键线路的工期,从而确保总工期得以实现。为此采用网络计划分级管理,其具体作法如采用一级网络控制总工期,采用二级网络控制主要分部工程工期,三级网络控制关键工序的工期,从而以低级网络保证高级网络的实施,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保证计划能够正确指导施工。各级计划应认真组织实施。

2.提前12天报下旬材料计划,以保证材料供应及时,从而确保网络计划的有效运行。

3.组织好土建安装各工序之间的配合与穿插。

4.尽可能采用流水作业,均衡施工。

1.确定该工程质量目标为优良工程。其目标计划见附图表

2.确定工程关键,特殊工序,根据本工程特点,本工程关键工序为:

(1)基础(2)钢结构(3)门窗(4)电缆线路.

3.特殊工序的质量控制点及其对策措施,工序管理点及对策措施详见质量检验计划。

四、主要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及民用建筑物、构筑物的基坑(槽)和管沟等人工挖土。

2        施工准备

2.2.1土方开挖前,应摸清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并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2.2.2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场地表面要清理平整,做好排水坡度,在施工区域内,要挖临时性排水沟。

2.2.4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2.2.5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低于开挖底面的50cm,然后再开挖。

2.2.6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3        操作工艺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

3.2       坡度的确定:

3.2.1在天然湿度的土中,开挖基坑(槽)和管沟时,当挖土深度不超过下列数值的规定,可不放坡,不加支撑。

3.2.1.1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m;

3.2.1.2硬塑、可塑的粘质粉土及粉质粘土——1.25m;

3.2.1.3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5m;

3.2.1.4   坚硬的粘土——2.0m。

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

中密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

3.3       根据基础和土质以及现场出土等条件,要合理确定开挖顺序,然后再分段分层平均下挖。

3.3.1开挖各种浅基础,如不放坡时,应先沿灰线直边切出槽边的轮廓线。

3.3.2开挖各种槽坑;

3.3.2.1浅条形基础。一般粘性土可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层深度以60cm为宜,从开挖端部逆向倒退按踏步型挖掘。碎石类土先用镐翻松,正向挖掘,每层深度,视翻土厚度而定,每层应清底和出土,然后逐步挖掘。

3.3.2.2浅管沟。与浅的条形基础开挖基本相同,仅沟帮不切直修平。标高按龙门板上平往下返出沟底尺寸,当挖土接近设计标高时,再从两端龙门板下面的沟底高上返50cm为基准点,拉小线用尺检查沟底标高,最后修整沟底。

3.3.2.3开挖放坡的坑(槽)和管沟时,应先按施工方案规定的坡度,粗略开挖,再分层按坡度要求做出坡度线,每隔3m左右做出一条,以此线为准进行铲坡。深管沟挖土时,应在沟帮中间留出宽度80cm左右的倒土台。

3.3.2.4开挖大面积浅基坑时,沿坑三面同时开挖,挖出的土方装入手推车或翻斗车,由未开挖的一面运至弃土地点。

3.4       开挖基坑(槽)或管沟,当接近地下水位时,应先完成标高最低处的挖方,以便在该处集中排水。开挖后,在挖到距槽底50cm以内时,测量放线人员应配合抄出距槽底50cm平线;自每条槽端部20cm处每隔2~3m,在槽帮上钉水平标高小木橛。在挖至接近槽底标高时,用尺或事先量好的50cm标准尺杆,随时以小木橛上平,校核槽底标高。最后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据此修整槽帮,最后清除槽底土方,修底铲平。

3.5       基坑(槽)管沟的直立帮和坡度,在开挖过程和敞露期间应防止塌方,必要时应加以保护。

在开挖槽边弃土时,应保证边坡和直立帮的稳定。当土质良好时,抛于槽边的土方(或材料)应距槽(沟)边缘0.8m以外,高度不宜超过1.5m。在柱基周围、墙基或围墙一侧,不得堆土过高。

3.6       开挖基坑(槽)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一定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至弃土处,避免二次搬运。

3.7       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季进行。否则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段、逐片的分期完成。

雨季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注意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或设置支撑。同时应在坑(槽)外侧围以土提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施工时,应加强对边坡、支撑、土堤等的检查。

3.8       土方开挖不宜在冬期施工。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其施工方法应按冬施方案进行。

采用防止冻结法开挖土方时,可在冻结前用保温材料覆盖或将表层土翻耕耙松,其翻耕深度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一般不小于0.3m。

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必须防止基础下的基土遭受冻结。如基坑(槽)开挖完毕后,有较长的停歇时间,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适当厚度的松土,或用其他保温材料覆盖,地基不得受冻。如遇开挖土方引起邻近建筑物(构筑物)的地基和基础暴露时,应采用防冻措施,以防产生冻结破坏。

4        质量标准

4.1.1柱基、基坑、基槽和管沟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

用经纬仪、拉线和尺量检查

5        成品保护

5.1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挖运土时不得碰撞,也不得坐在龙门板上休息。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定位标准标语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检查是否正确。

5.2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邻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或变形。必要时,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5.3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立即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在敷设地上或地下管道、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损坏管线。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基底超挖:开挖基坑(槽)或管沟均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自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6.2软土地区桩基挖土应防止桩基位移:在密集群桩上开挖基坑时,应在打桩完成后,间隔一段时间,再对称挖土;在密集桩附近开挖基坑(槽)时,应事先确定防桩基位移的措施。

6.3基底未保护:基坑(槽)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出0.3m厚土层,待做基础时再挖掉。

6.4施工顺序不合理:土方开挖宜先从低处进行,分层分段依次开挖,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6.5开挖尺寸不足:基坑(槽)或管沟底部的开挖宽度,除结构宽度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所需的宽度,在开挖前均应考虑。

6.6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不直不平,基底不平:应加强检查,随挖随修,并要认真验收。

7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7.2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该基础为条形基础,其施工要点主要在模板和基础的配筋。

(1)模板设计有一般规定现浇梁板的模板及支撑系统由现场技术人员进行设计,施工时必须按模板设计支模。

1)模板及其支撑系统设计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支承位置、施工准备、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2)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

3)应做到结构简单,装饰方便,便于绑扎钢筋及混凝土浇筑

4)柱梁接头处,模板应保证梁、柱截面。

模板安装根据工程及项目部实际情况,可采用定型钢模板或现场制作定型木模板。

1)安装前先弹出各个方向的轴线,然后弹出基础边形。

2)找好标高、再进行支模。

3)支好模后拉通线进行校正。

1)模板的拆除必须现场技术人员批准方可进行。

2)拆模的顺序一般应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部分。

3)拆模时,将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考虑周全,并做好安全防护。

4)非承重的侧模应在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承重模板及支架拆除,如无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大于设计等级的70%以上。

5)多层梁板模板及支架的拆除;当上一层正在浇钢筋混凝土时下层梁板的模板及支撑不得拆除,下层梁板支柱应视楼层荷载和本层混凝土强度而确定,如荷载很大,拆除时应通过计算确定,一般荷载时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即可拆除,达到设计强度70%时保留跨度大于4米的大梁度模及支撑,其支撑间距不得大于3m。

6)模板拆除完毕,应进行修整,并进行维护保养。

(1)钢筋进场的检验:钢筋进场后,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或产品质量说明书,材料员、质检员及技术人员三方共同对进场钢筋进行材料验证,并做好记录,按规范规定取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对不合格的钢筋严禁进场,更不能擅自使用,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等现象,应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2)钢筋堆放:钢筋应分钢号、直径分类堆放,合格品与待验品分离堆放,各种规格的钢筋应插或标标牌进行标识。

(3)钢筋加工:钢筋下料前,料表由各钢筋班翻出,经技术人员审核无误鉴定后下发到班组下料,梁柱箍筋采用135°弯钩,平直段长度为10d有焊接时,焊工需经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钢筋的焊接性能,焊接过程中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焊接试验。

(4)钢筋绑扎:柱四角钢筋采用“八字扣绑扎,其他绑扎结点采用顺扣”绑扎,单向受力板采用梅花绑扎法,组板四周两行必须全绑。

(5)钢筋焊接需经工序交接检验合格后方准转序,钢筋绑扎完毕必须自检、专检后由甲方及监理方检验,并及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方可隐蔽。

3.混凝土工程:进场材料应依据《质量体系控制程序》,进行进场验证,进场后分类堆标,并进行质量情况标识,使合格品与待检验品分离。水泥进场应具备合格证,并按规定抽样化验,不同水泥分类堆放,严禁混用,使用过程中应尽量做到先进先用,后进后用,对超过试验期3个月的水泥应进行复试。

(1)搅拌:搅拌混凝土时原材料计量偏差应为:水泥±2%,砂石±3%,水等±2%,上料顺序为砂、水泥、石子、水先加80%,搅拌一会后再加20%,混凝土搅拌时间不低于90s,并严格控制水灰比,按规范规定做坍落度实验。

(2)混凝土运输和灌注:混凝土垂直运输采用塔吊和井字架,水平运输部分采用双轮车运输,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时,应符合设计坍落度要求,不能有离析现象,混凝土浇筑自由落体高度超过两料时,为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应预留混凝土振捣口及使用串筒。

(3)振捣:柱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梁板采用振捣棒与平板振捣器相结合振捣。

(4)养护:混凝土基本上在常温下浇筑,只需盖草袋子,浇水养护,一般养护期为7天。

(5)施工缝留置:柱施工缝留置在板底上平及梁底,梁板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毕,不留施工缝,如遇特殊情况需留设时,应留在剪力较小位置,梁为跨中三分之一处。

(1)模板设计有一般规定现浇梁板的模板及支撑系统由现场技术人员进行设计,施工时必须按模板设计支模。

1)模板及其支撑系统设计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支承位置、施工准备、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2)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

3)应做到结构简单,装饰方便,便于绑扎钢筋及混凝土浇筑

4)柱梁接头处,模板应保证梁、柱截面。

模板安装根据工程及项目部实际情况,可采用定型钢模板或现场制作定型木模板。

1)安装前先弹出各个方向的轴线,然后弹出基础边形。

2)找好标高、再进行支模。

3)支好模后拉通线进行校正。

1)模板的拆除必须现场技术人员批准方可进行。

2)拆模的顺序一般应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部分。

3)拆模时,将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考虑周全,并做好安全防护。

4)非承重的侧模应在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承重模板及支架拆除,如无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大于设计等级的70%以上。

5)多层梁板模板及支架的拆除;当上一层正在浇钢筋混凝土时下层梁板的模板及支撑不得拆除,下层梁板支柱应视楼层荷载和本层混凝土强度而确定,如荷载很大,拆除时应通过计算确定,一般荷载时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即可拆除,达到设计强度70%时保留跨度大于4米的大梁度模及支撑,其支撑间距不得大于3m。

6)模板拆除完毕,应进行修整,并进行维护保养。

(1)钢筋进场的检验:钢筋进场后,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或产品质量说明书,材料员、质检员及技术人员三方共同对进场钢筋进行材料验证,并做好记录,按规范规定取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对不合格的钢筋严禁进场,更不能擅自使用,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等现象,应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2)钢筋堆放:钢筋应分钢号、直径分类堆放,合格品与待验品分离堆放,各种规格的钢筋应插或标标牌进行标识。

(3)钢筋加工:钢筋下料前,料表由各钢筋班翻出,经技术人员审核无误鉴定后下发到班组下料,梁柱箍筋采用135°弯钩,平直段长度为10d有焊接时,焊工需经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钢筋的焊接性能,焊接过程中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焊接试验。

(4)钢筋绑扎:柱四角钢筋采用“八字扣绑扎,其他绑扎结点采用顺扣”绑扎,单向受力板采用梅花绑扎法,组板四周两行必须全绑。

(5)钢筋焊接需经工序交接检验合格后方准转序,钢筋绑扎完毕必须自检、专检后由甲方及监理方检验,并及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方可隐蔽。

3.混凝土工程:进场材料应依据《质量体系控制程序》,进行进场验证,进场后分类堆标,并进行质量情况标识,使合格品与待检验品分离。水泥进场应具备合格证,并按规定抽样化验,不同水泥分类堆放,严禁混用,使用过程中应尽量做到先进先用,后进后用,对超过试验期3个月的水泥应进行复试。

(1)搅拌:搅拌混凝土时原材料计量偏差应为:水泥±2%,砂石±3%,水等±2%,上料顺序为砂、水泥、石子、水先加80%,搅拌一会后再加20%,混凝土搅拌时间不低于90s,并严格控制水灰比,按规范规定做坍落度实验。

(2)混凝土运输和灌注:混凝土垂直运输采用塔吊和井字架,水平运输部分采用双轮车运输,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时,应符合设计坍落度要求,不能有离析现象,混凝土浇筑自由落体高度超过两料时,为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应预留混凝土振捣口及使用串筒。

(3)振捣:柱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梁板采用振捣棒与平板振捣器相结合振捣。

(4)养护:混凝土基本上在常温下浇筑,只需盖草袋子,浇水养护,一般养护期为7天。

(5)施工缝留置:柱施工缝留置在板底上平及梁底,梁板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毕,不留施工缝,如遇特殊情况需留设时,应留在剪力较小位置,梁为跨中三分之一处。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砖混、外砖内模及有抗震构造柱的砖墙砌筑工程。

2.1.1砖: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试验单。清水墙的砖应色泽均匀,边角整齐。

2.1.2水泥:品种及标号应根据砌体部位及所处环境条件选择,一般宜采用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2.1.3砂:用中砂,配制M5以下砂浆所用砂的含泥量不超过10%,M5及其以上砂浆的砂含泥量不超过5%,使用前用5mm孔径的筛子过筛。

2.1.4掺合料:白灰熟化时间不少于7d,或采用粉煤灰等。

2.1.5其它材料:墙体拉结筋及预埋件、木砖应刷防腐剂等。

2.1.6主要机具:应备有大铲、刨锛、瓦刀、扁子、托线板、线坠、小白线、卷尺、铁水平尺、皮数杆、小水桶、灰槽、砖灰子、扫帚等。

2.2.1完成室外及房心回填土,安装好沟盖板。

2.2.2办完地基、基础工程隐检手续。

2.2.3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防潮层。

2.2.4弹好轴线墙身线,根据进场砖的实际规格尺寸,弹出门窗洞口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要求,办完预检手续。

2.2.5按设计标高要求立好皮数杆,皮数杆的间距以15~20m为宜。

2.2.6砂浆由试验室做好试配,准备好砂浆试模(6块为一组)。

作业准确→砖浇水→砌砖墙→验评

3.2砖浇水:粘土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cm为宜,含水率为10%~15%,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状态的砖砌墙;冬期浇水有困难,必须适当增大砂浆稠度。

3.3砂浆搅拌: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2%,砂、灰膏控制在±5%以内。宜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3.4.1组砌方法: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满丁、满条)、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砌法。砖柱不得采用先砌四周后填心的包心砌法。

3.4.2排砖撂底(干摆砖):一般外墙第一层砖撂底时,两山墙排丁砖,前后檐纵墙排条砖。根据弹好的门窗洞口位置线,认真核对窗间墙、垛尺寸,其长度是否符合排砖模数,如不符合模数时,可将门窗口的位置左右移动。若有破活,七分头或丁砖应排在窗口中间,附墙垛或其它不明显的部位。移动门窗口位置时,应注意暖卫立管安装及门窗开启时不受影响。另外,在排砖时还要考虑在门窗口中边的砖墙合拢时也不出现破活。所以排砖时必须做全盘考虑,前后檐墙排第一皮砖时,要考虑甩窗口后砌条砖,窗角上必须是七分头才是好活。

3.4.3选砖:砌清水墙应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颜色均匀,规格基础一致的砖。敲击时声音响亮,焙烧过火变色,变形的砖可用在基础及不影响外观的内墙上。

3.4.4盘角:砌砖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不要超过五层,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吊、靠。如有偏差要及时修整。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大角盘好后再复查一次,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后,再挂线砌墙。

3.4.5挂线:砌筑一砖半墙必须双面挂线,如果长墙几个人均使用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砌一砖厚混水墙时宜采用外手挂线,可照顾砖墙两面平整,为下道工序控制抹灰厚度奠定基础。

3.4.6砌砖:砌砖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即满铺、满挤操作法。砌砖时砖要放平。里手高,墙面就要张;里手低,墙面就要背。砌砖一定要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为保证清水墙面主缝垂直,不游丁走缝,当砌完一步架高时,宜每隔2m水平间距,在丁砖立楞位置弹两道垂直立线,可以分段控制游丁走缝。在操作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自检,如出现有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砸墙。清水墙不允许有三分头,不得在上部任意变活、乱缝。砌筑砂浆应随搅拌随使用,一般水泥砂浆必须在3h内用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在4h内用完,不得使用过夜砂浆。砌清水墙应随砌、随划缝,划缝深度为8~10mm,深浅一致,墙面清扫干净。混水墙应随砌随将舌头灰刮尽。

3.4.7留槎:外墙转角处应同时砌筑。内外墙交接处必须留斜槎,槎子长度不应小于墙体高度的2/3,槎子必须平直、通顺。分段位置应在变形缝或门窗口角处,隔墙与墙或柱不同时砌筑时,可留阳槎加预埋拉结筋。沿墙高按设计要求每50cm预埋ф6钢筋2根,其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槎处算起,一般每边均不小于50cm,末端应加90°弯钩。施工洞口也应按以上要求留水平拉结筋。隔墙顶应用立砖斜砌挤紧。

3.4.8木砖预留孔洞和墙体拉结筋:木砖预埋时应小头在外,大头在内,数量按洞口高度决定。洞口高在1.2m以内,每边放2块;高1.2~2m,每边放3块;高2~3m,每边放4块,预埋木砖的部位一般在洞口上边或下边四皮砖,中间均匀分布。木砖要提前做好防腐处理。钢门窗安装的预留孔,硬架支模、暖卫管道,均应按设计要求预留,不得事后剔凿。墙体拉结筋的位置、规格、数量、间距均应按设计要求留置,不应错放、漏放。

3.4.9安装过梁、梁垫:安装过梁、梁垫时,其标高、位置及型号必须准确,坐灰饱满。如坐灰厚度超过2cm时,要用豆石混凝土铺垫,过梁安装时,两端支承点的长度应一致。

3.4.10构造柱做法:凡设有构造柱的工程,在砌砖前,先根据设计图纸将构造柱位置进行弹线,并把构造柱插筋处理顺直。砌砖墙时,与构造柱连接处砌成马牙槎。每一个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cm(即五皮砖)。马牙槎应先退后进。拉结筋按设计要求放置,设计无要求时,一般沿墙高50cm设置2根ф6水平拉结筋,每边深入墙内不应小于1m。

4.1.1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1.2砂浆品种及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砂浆各组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不小于设计强度值,任一组试块的强度最低值不小于设计强度的75%。

4.1.3砌体砂浆必须密实饱满,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

4.1.4外墙转角处严禁留直槎,其它临时间断处留槎做法必须符合规定。

4.2.1砌体上下错缝,砖柱、垛无包心砌法;窗间墙及清水墙面无清缝;混水墙每间(处)无4皮砖的通缝(通缝指上下二皮砖搭接长度小于25mm)。

4.2.2砖砌体接槎处灰浆应密实,缝、砖平直;每处接槎部位水平灰缝厚度不小于5mm或透亮的缺陷不超过5个。

4.2.3预埋拉筋的数量、长度均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留置间距偏差不超过一皮砖。

4.2.4构造柱留置正确Q/GDW 13090.1—2018标准下载,大马牙槎先退后进,上下顺直;残留砂浆清理干净。

4.2.5清水墙组砌正确,竖缝通顺,刮缝深度适宜、一致,楞角整齐,墙面清洁美观。

用经纬仪和拉线和尺量检查

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尺量检查

某大学新校区图书馆工程机电施工组织设计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水泥、灰缝厚度(10皮砖累计数)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