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道改扩建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县道改扩建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46.93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县道改扩建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 2

二、总体施工计划安排 4

JGJT358-2015 农村火炕系统通用技术规程.pdf三、组织机构设置、施工力量部署及进场机械设备 4

四、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 6

(一)桩基施工技术方案 6

(二)基础及下部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14

2、墩、台帽施工 16

3、支座垫石的施工 18

(三)上部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18

1、非预应力板梁施工 19

2、先张法预应力板梁施工 21

(四)桥面系、附属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28

6、锥坡回填、砌筑 34

五、质量保证措施 35

(一)质量保证体系 35

(二)质量检查程序 36

(三)质量保证措施 37

六、安全施工保证体系及措施 38

(一)安全管理目标: 38

(三)安全管理体系 39

(四)安全生产目标的保证措施 39

(五)安全保障检查程序与保障措施 40

七、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43

八、工期目标,工期保证体系及措施 43

XX天生桥景观大道(X102天生桥线)县道改扩建XX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

1、XX天生桥景观大道(X102天生桥线)县道改扩建XX桥工程B标招标文件;

2、XX天生桥景观大道(X102天生桥线)县道改扩建工程施工图设计;

6、我单位拥有的机械设备状况、技术力量、施工能力、现场实际情况和我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1、遵照招标文件、技术规范、现场实际情况、我单位实际情况和指挥部要求;

2、做到统筹安排,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组织均衡生产和工序衔接,做到紧张有序,确保工程质量,尽量缩短工期;

3、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机械化、标准化作业水平;

4、采用项目法施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达到安全、文明、高效。

本工程XX桥的施工组织设计

XX桥梁平面位于直线上。

本项目为改扩建工程,XX桥已纳入XX危桥改造工程,桥梁设计标高按现状地面标高及防洪大堤顶标高控制,XX桥现状为外等级航道,目前没有船只通行,远期规划为Ⅳ级航道。XX桥采用13+16+13m跨径的空心板跨越现状河道,河道水面宽度为22m,河口宽度为41m,测时水面标高为11.3m,百年一遇洪水位标高为12.29m

桥梁中心桩号BK6+928.500,,桥梁跨布置为(13+16+13)m,桥梁全长47.48m。

上部结构采用L=13、16m简支预应力空心板,预制板全长12.96、15.96m。桥面连续,板高0.6、0.75m桥梁横向由2片边板加21片中板组成,行车道上设现浇层10cmC50整体化混凝土+10cm沥青混凝土。

4)伸缩缝:桥梁上部结构在桥台处设置伸缩缝,根据伸缩量选用D60型钢组合伸缩缝,安装温度为15~25℃。

5)护栏、搭板:人行道外侧均采用石质栏杆,两侧桥台后均设置长6m搭板,采用整体搭板,横向根据车道分块。

6)桥面铺装、防水及排水:行车道桥面铺装为10cm厚C50水泥混凝土现浇层和10cm厚沥青混凝土,现浇层内布设D12型冷轧带肋钢筋网;现浇层顶面设置改进型防水层。

桥面排水采用PVC管横向排水。

桥头防护:采用浆砌片石生态防护。

根据本桥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业主对工期的要求,本工程计划2014年10月31日完成桥梁施工。

三、组织机构设置、施工力量部署及进场机械设备

根据施工组织管理和现场施工作业需要,我单位积极组织管理及作业人员进场,并对所有参加上部结构施工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检验试验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均进行了岗前培训,熟悉掌握相应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要领。

为保证现场科学管理,保证质量、促进进度,根据工程需要配置如下人员

四、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

(一)桩基施工技术方案

1、桩位放样护孔管埋设

测量定位选用高精度全站仪,工程测量基准点用混凝土浇筑固定,并安装防护标志,防止重车辗压和重物碰撞而产生的移位,基准方位安设在视线范围内的不产生变形物上,或设点加以混凝土保护。 在测定桩位前,先复校控制基点,闭合测量。符合误差允许要求后,再测定桩位。 测定桩位分三次,在挖埋护筒前测量一次,在埋设护筒后复测一次使护筒中心与桩位偏差不大50㎜,拉好十字线,在护筒边上用油漆做好标记。然后用水准仪测量护筒标高,做好测量记录,第三次测量,在钻机就位前进行,并检查钻机是否对准桩心标记。

设置泥浆池及成渣池,泥浆池和沉淀池连在起,池之间设一隔墙,钻孔桩排出的泥浆通过泥浆沟进入沉淀池,经沉淀后从隔墙槽口流入泥浆池,然后再回孔内重复使用,沉淀后的渣及灌注时泥浆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就近处理,当不能满足要求时用挖掘机或泥浆泵送入泥浆灌装车运出场外废弃。钻孔泥浆以造浆为主,即向泥浆地投入粘土,经人工搅拌使用。

失水率(ml/30min)

泥皮厚(mm/30min)

当进行钻孔作业时,注意事项:

根据工程地质情况,钻进必须注意地层软硬不均,在钻进中必须注意扫孔,控制进尺,以防止出现斜孔或台阶孔。

粘土进钻时,采用原土造浆。在较厚的砂层中进钻时,采用储备泥浆或在孔中投入粘土造浆。

冲击到岩面时,加大冲程,勤清渣。每钻进20~50cm要取一次岩样,妥善保管,以便终孔检验。

冲击钻具要平稳,尤其是当钻头处于护筒口位置时,必须防止钻头钩挂护筒。冲击过程中,为防止跑架,随时校核钢丝绳是否对中桩位中心,发生偏差时及时纠正。

钻孔过程要连续操作,不得中途长时间停止。详细、真实、准确地填写钻孔原始记录,钻进中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处理。

钻孔工作一气呵成,中间停顿时间不能过长,如因工休或其他原因停止钻进时,要将钻头拔出。钻孔结束后,经过测量孔深已达到设计要求时,及时吊装钢筋骨架。钻孔周围地面上不得堆放重物和杂物,孔口附近保持良好的排水状况。施钻过程中,随时检查护筒四周变化,注意是否有沉陷坍塌现象。

钻孔作业完成后立即进行清孔,第一次清孔采用循环用橡胶管,清除孔底沉渣,适度降低泥浆比重至1.25~1.3,降低砂率<2%,在开动空气机吸取泥浆时,开动水泵向孔内注入清水,以保持水头高度。

清孔处理的目的是抽、换原钻孔内泥浆,降低泥浆的相对密度、粘度、含砂率等指标,清除钻渣,减少孔底沉淀厚度,防止桩底存留沉淀土过厚而降低桩的承载力,为在泥浆中灌注混凝土创造良好的条件。清孔时,孔内水位要保持在地下水位以上1.0-1.5m。

6、下钢筋笼、导管,进行二次清孔

钢筋笼在钢筋加工场制作,在下钢筋笼时逐段焊接,两段钢筋笼的主筋采用单面焊,使主筋保证在同一轴线上,焊接时采用对称焊接,以缩短施工时间。为确保钢筋笼骨架起吊过程中不发生弯曲,采用点吊法,钢筋笼深至设计标高后用两根钢管支承在孔口边的枕木上。持钢筋笼下放后,下导管,根据孔深计算出导管的长度,导管距孔底约30~40CM。导管安放完毕,进行第二次清孔,采用正循环方式,清孔后沉渣控制在5CM以内,泥浆比重在1.10~1.15之间。

7、钢筋笼的加工、运输和吊装

a钢筋分次制作成型,加工时采用夹板定位,以确保主筋间距,成型钢筋内设十字架立筋,安装时割除。

B钢筋笼每12米一段,在钢筋加工场地制作成型后由人工运往桩孔边,在搬运工程中需做好保护措施避免钢筋笼变形。

c钢筋骨架保护层设置采用焊接钢筋“耳朵”的方法。具体尺寸见设计图纸,焊在骨架的主筋外侧,每隔2.0m设一道,每道沿周对称地设置4个。

D钢筋笼起吊采用吊车起吊。为了保证骨架起吊时不变形,施工时用两点吊,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至上三分之一点之间。起吊时先吊第一吊点,使骨架稍提起,再与第二吊点同时起吊,待骨架离开地面后,第一吊点停止起吊,继续提升第二吊点。随着第二吊点不断上升,慢慢放松第一吊点,直到骨架同地面垂直,停止起吊。解开第一吊点,检查骨架是否顺直。如有弯曲应调整,当骨架进入孔口后,应将其扶正徐徐下降,严禁摆动碰撞孔壁,使骨架达到设计标高时,将骨架牢固固定于孔口临时井字架上。

(1)检查每节导管有无明显孔洞,检查每节导管的密封圈情况。如缺少或破旧不能使用,要及时拆除更换或添加,并在钢索槽中涂适当黄油。

(2)选择场地,使导管在地面上平整对接。对接时就各管按顺序编号。

(3)对导管两端安装封闭装置,封闭装置采用既有试压套。在试压封闭两端安装进水孔。安装时使两孔位于管道的正上方,以使注水时空气从孔中溢出。

(4)安装水管向导管内注水,注水至管道另一端出水时停止,并应保证导管内充水达70%以上,方可停止。

(5)将一端注水孔密封,另一端与空气压力机连接,检查导管连接处封闭端安装情况,检查合格后压风机充压,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的1.3倍的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混凝土时最大内压力p的1.3倍保持压力15分钟不漏水即为合格。

【式中:p—导管可能受到的最大内压力(KPa);

――混凝土拌合物的重度,取24KN/m3;

hc—导管内混凝土柱最大高度(m),以导管全长或预计的最大高度计;

――井孔内水或泥浆的重度(KN/m3);

Hw—井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m)。】

(6)检查导管接头处溢水情况,对溢水处做好记录,试压将导管翻滚180度,再次加压,保持压力15分钟,检查情况做好记录。

混凝土浇注架由型钢做成,用于支撑悬吊导管,吊挂钢筋笼,上部放置混凝土漏斗,混凝土由进料斗经储料斗倒入漏斗,并随即卸入导管直接浇注。

混凝土要求:粗骨料优先选用卵石,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且不大于导管内径的1/8及钢筋最小净距的1/4。砂用级配良好的中砂。D1200桩孔砼坍落度控制在18-22CM,混凝土初凝时间为3-4h。

开始灌注时,应保证漏斗灌满,外加一储料斗同时下落,保证第一次下料后埋管1m以上;初灌完毕后立即检查埋管情况。

D1200桩初灌量计算式V=h1*π*d2/4+Hc*π*D2/4

=11.3*3.14*0.3*0.3/4+1.4*3.14*1.2*1.2/4

V—漏斗和储料斗容量(米3)

h1—孔内混凝土高度达到Hc时导管内混凝土与导管外水压平衡所需高度(米)h1=Hw*γw/γc=23.6*11.5/24=11.3

Hw—孔内水面至初次灌注需要的混凝土面高度(米)

D—钻孔设计直径(米)

γw—孔内泥浆的容重(吨/米3)

γc—混凝土拌和物的容重(吨/米3)

外加剂及拌和水计量必须准确,搅拌时间必须足够;灌注过程中随时检查埋管情况(探测要采用较为准确的方法和探测工具)以便及时拆卸导管(注意提升导管时避免卡挂钢筋笼和起吊工具的能力、施工安全),要防止混凝土拌和物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内,使泥浆含有水泥而变稠,而使测深不准确。

每次提升导管应记录灌注砼方量,孔内砼表面高度及导管埋深,同时应根据灌注砼的数量,计算校核导管的埋深度与实测是否相符,防止误测超拔导管而出现断桩现象;埋管度控制在2~6m,拆完导管后埋深度必须大于2m。

砼开始灌注后,应紧凑地、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必须一次性浇注完毕;最后砼面应比设计桩顶标高高0.5m以上。

及时填写《水下砼灌注记录》,真实反映灌注情况。

10、钻孔桩质量通病的原因和处理措施

钻孔灌注桩工程由于施工工艺复杂,施工中有可能因各种不可见因素的干扰而影响最终的成桩质量。因此,施工中务必不可掉以轻心。为确保整体桩基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对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问题的预防及处理如下:

在造孔时,要及时将孔内残渣排出孔外,以免孔内残渣太多,出现埋钻现象;为防扰动孔壁造成坍孔、扩孔、卡钻,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成孔中遇到斜孔、弯孔、坍孔、护筒周围冒浆等情况时,应停止施工,采取措施后再行施工;及时将清出的钻碴运出现场,防止污染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浇注水下混凝土时,严禁导管提出混凝土面,派有专人测量导管埋置深度及管内外混凝土面的高差,及时填写水下混凝土浇注记录;在浇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的混凝土宜通过溜槽慢慢地注入漏斗和导管,不得将混凝土整斗从上面倾入导管内,以免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接头间的橡胶垫而使导管漏水;同时,对浇注过程中的一切故障均应记录备案。

孔径和孔深必须符合要求。

成孔后必须清孔,测量孔径、孔深和沉淀层厚度,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再浇注水下砼。

水下砼强度符合要求,无断层或夹层。

桩基底标高不高于设计标高,桩底沉淀厚度不大于设计规定。

桩头凿除部分无残余松散层和薄弱砼层。

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核实地质情况。

孔径、孔深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比设计桩深超深0.05m

群桩≤100,排桩≤50

<1%,且不大于500

钢筋、焊条品种和技术性能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

冷拉钢筋机械性能符合规范要求,钢筋平直,表面不应有裂皮和油污。

受力钢筋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搭接长度和焊接质量应符合设计规定和规范要求。

钢筋弯曲成型后,表面不得有裂纹、鳞落或断裂现象,钢筋砼桩内纵向钢筋接头须采用对焊。螺旋箍筋或箍筋必须箍紧纵向钢筋,与纵钢筋相交处用点焊焊接或用铁丝绑结牢固。

13、钻孔灌注桩的混凝土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②对桥梁全部桩基进行完整性检验,采取无破损法进行检测,当设计有规定时或对桩的质量有疑问时,应采用钻取芯样法对桩进行检测。

③经检验桩身质量不符合要求时,项目部研究处理方案,报批处理。

(二)基础及下部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桩基施工结束,检测合格后进行墩柱施工,XX桥墩柱1#墩、2#墩共10个,直径1.0m。

墩柱钢筋在钢筋加工场集中下料,现场制作成型,各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桥利用桥台后侧场地硬化后作为钢筋加工场地,其焊接与绑扎接头应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钢筋在加工场地严格按照规范规定及图纸尺寸集中下料(主筋下料前先确定桩基上墩身预埋筋的长度,下料长度应减去该部分;如果采用搭接焊,下料时考虑搭接长度)、加工好后运往现场按图纸要求进行绑扎。

钢筋绑扎时可利用搭设的脚手架,以便于钢筋绑扎,脚手架釆用钢管搭设。

墩身主筋釆用焊接时,优先考虑纵向搭接双面焊。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小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小于10d。焊接时特别注意要尽量保证两根主筋轴线处于同一直线,接头处的弯折角偏差不大于4度,且轴线偏移不超过0.1倍钢筋直径同时不大于2mm。电渣压力焊的技术规定参照《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严格执行,钢筋的交叉连接采用手工电弧焊。

受力钢筋焊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在35D范围内任意两根钢筋最多只能有一个焊接头,同一根钢筋上应尽量少设接头,在35D范围内不得有两个焊接头。

钢筋绑扎时应注意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相互错开,以保证钢筋砼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为保证砼的外观,垫块采用预制高强砂浆垫块。

试验室对钢筋焊接头按规范规定的频率进行抽检。

墩柱订做圆形钢模板,分节制作每节为3.0米。

桥梁墩柱模板釆用钢模板,模板及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所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模板加工完成后,在现场进行整体试拼,调整接缝处的平整度和缝隙,必要时用磨光机磨平接缝处错台,直至满足规范要求。模板安装一次支立到顶,接缝间采用双面胶带塞紧,模板内侧刷隔离剂,模板四周设置3根拉索。立模完毕后,及时检查模板整体稳定性、刚度及垂直度,检验合格后方可浇灌砼。

砼水平运输及垂直运输采用砼罐车,为防止砼的离析,砼通过串筒浇灌,砼自由落差髙度不大于1m,分层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固定专人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揭,振动时先外后里,要求间隔和振揭时间适宜,严格控制振动棒与钢筋间距离。

安装进度计划,浇筑时气温较低,拆模后立即用塑料薄膜及土工布包裹并采取保温措施。

2.1钢筋的骨架及箍筋在加工现场制作成形并编号,骨架的焊接严格按照规范进行,骨架在底模上分片安装绑扎成型,并釆用高强砂浆保护层垫块,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2.2墩、台帽模板采用15mm竹胶板,模板的强度及刚度必须满足砼的振捣要求,模板安装时,接缝做到平顺严密,无缝隙,以保证不漏浆。竹胶板做侧模及耳背墙模板,木方作加劲肋,加劲肋横向间距300mm,用2根钢管夹持拉条,采用Ф12圆钢作拉条固定。立模时墩、台帽上下用两道Ф12圆钢拉条固定,拉条竖向间距80cm,横向间距80cm,具体布置见示意图。

2.3墩、台帽的砼严格采用原试配合格的配比进行配料,砼的浇筑从一头向另一头阶梯并分层推进,砼的振捣做到密实,严禁漏振、过振。同时做好砼试块。

砼浇筑期间,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预埋件等的稳固情况,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及时处理。

浇筑完毕并初凝时,表面收光。终凝前,进行二次收光。

砼浇筑1天后拆除侧模,立即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冬季采用保温措施;墩帽砼同条件试块或回弹强度大于设计强度90%后,方可拆除底模。

2.4下部结构质量控制

2.4.1墩台帽墙采用竹胶板模板,模板的强度、刚度要满足要求,确保砼成型符合设计要求,砼浇筑采用输送泵,确保砼内实外光,光洁美观。

2.4.2下部结构施工中,重点对钢筋、模板、砼浇筑三个关键工序制定检查要求,逐项控制,及时填写分项工程质量检查单,使分项工序特别是关键工序处于受控状态,杜绝不合格工序流入下道工序中。

(三)上部结构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本工程上部结构采用L=13、L=16m简支预应力空心板,预制板全长12.96、15.96m。板高0.6、0.75m;

根据桥型结构,我部计划本桥桥梁板交由路寰预制梁场进行预制。

预制实心板施工工艺流程图

实心板梁预制场共设置6块底模,场地经过压实整平,能保证底模基础的强度和平整度,底膜采用砼浇筑。

(2)侧模施工侧模采用竹胶板,[14槽钢做立带,对拉螺杆固定,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及各部位形状、尺寸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模板在模板加工场所加工后经试拼合格方后投入使用。侧模采用帮包底形式立在底模上,采用对拉螺杆固定。模板准备4套。

(3)模板施工注意事项

①、模板必须保证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保证各部位形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②、模板分块合理,拆装方便,并充分考虑模板的周转率和适应性。

③、模板表面应光洁、无变形长沙市竹园路下穿京广铁路(K1566 926)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接缝严密、不漏浆。

④、在同一结构中采用同一类型的脱模剂。

⑤、模板应定位准确,不得有错位、涨模等现象。

⑥、施工过程中注意预制构件上预埋件的埋设,尤其是边梁上预埋件的埋设位置、方向与现场安装方向要一致。

钢筋按设计图纸下料制作,然后转运到现场进行绑扎,钢筋的间距、尺寸、接头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钢筋主筋的焊接一律在钢筋焊接场所采用搭接焊连接,钢筋直径≥12mm接头采用焊接,钢筋直径<12mm采用绑扎,焊接及绑扎长度严格按规范执行。固定钢筋按设计位置固定。

钢筋在底模上进行绑扎时GB 50222-2017标准下载,可在底模及主筋上用石笔标识位置,钢筋绑扎时以此控制钢筋数量及间距,钢筋绑扎应牢固,空间尺寸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骨架应有足够的稳定性,并保证受力钢筋不产生位置偏移。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