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北油田四段块加密区块产能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葡北油田四段块加密区块产能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33.15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葡北油田四段块加密区块产能建设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2工程主要内容及实物量

3、施工方案及施工措施

3.2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技术措施

苏G9406-1 钢筋砼三角形屋架4.2施工项目阶段划分

5、施工部暑及施工准备计划

6.2施工机械设备与机具需用计划

6.3主要材料需用计划

7.2质量保证组织机构

7.3施工及验收技术质量标准

7.4保证质量技术措施

7.5工程质量通病措施

9、HSE及文明施工措施

9.1安全环保方针与目标

9.2安全环保组织机构

9.3安全环保技术措施

10、经济指标控制措施

11、最终检验和实验方案

11.2检验和实验前工程应具备的条件

11.3检验所需用的设备

11.4检验和实验时间

12、地下管线及其它地上设施的加固措施

13、工程技术资料管理措施

15、回访、服务及保修措施

16、其它说明(附图表)

1.1本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规范

GB50194—9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2本工程设计交底及现场勘察记录

葡北油田四段块加密区块产能建设工程是采油七厂2011年产能建设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采油七厂葡北7号转油站、10号转油站、葡一联地区,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该工程计划2011年5月15日开工,2011年10月31日竣工。

2.2工程主要内容及实物量

本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葡一联改造:智能检测采样装置2套,闸阀2个,无缝钢管10m及配套电力;

葡北7号转油站系统:新建油井29口,车载移动式流量计量装置1套及配套工艺,新建集油间3座,集油管道34km;新建6KV供电线路2.65km,0.4KV线路0.6km及配套杆基,新建各型柱上变电站12座及配套,抽油机电机29套及井口配电。线路加高;

葡北10号转油站系统:新建油井9口及配套工艺,集油管道3.6km;新建柱上变电站6座及配套,抽油机电机9套及井口配电,新建6kv架空线路1.25km及配套杆基;

注水系统:新建注水井12口,井场及配套工艺,新建配水间1座,数字化采集装置23套,无线数据控制装置1套,注水管道7.9km及公路穿越。

本工程主要以管道施工、抽油机安装及供电线路、柱上变电站、井场配电安装为主,由于大部分管线在耕地和草地中,给工程的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在施工前加强与当地土地管理部门及老百姓的沟通,及时做好施工前土地征用工作,遵守土地使用规定,科学合理的使用好每一寸土地;虽然工期紧任务重,但我们有信心和能力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组织好施工,努力提高施工效率。

本工程的施工由项目经理全权负责和管理,项目经理对该工程的施工负责,工程施工的组织必须严格按设计、标准及规范来进行,确保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3.1.1工程主体施工方案

本工程总体方案:“先整体后局部、先地下后地上、先管线后设备”。的顺序,采用平行与交叉整体推进的施工方法严格按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施工。

3.1.2主要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扫线→摆管→清管→组对→焊接→检(试)验→补口补伤→管线下沟→隐蔽验收→回填

测量、放线→基槽开挖→铺设垫层→基础安装→抽油机安装→工艺连接→试运行

测量、放线→基坑开挖→杆组立→线路敷设→变台安装→电机安装调试→停电搭火投产

3.1.3施工阶段的划分

根据工程的工期要求及工程量的大小和本单位实际的施工能力决定施工分如下五个阶段,穿插统筹施工:

第一阶段:施工准备阶段:包括施工暂设布置、三通一平、材料进场、测量、放线、扫线。(5月15日-5月25日)

第二阶段:工艺管线安装、配电线路安装施工。(5月26日—8月31日)

第三阶段:抽油机安装、柱上变电站施工。(7月1日—9月30日)

第四阶段:井场配套安装。线路加高(7月20日—10月20日)

第五阶段:试运、投产、竣工验收。(10月21日—10月31日)

3.2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技术措施

3.2.1测量放线、施工带清理及布管

3.2.1.1测量放线

3.2.1.1.1施工前由设计人员对施工单位做设计交底,并现场交桩。

3.2.1.1.2根据设计资料进行复测和放线,设可供控制和复查的标志桩。对不同规格的管材、不同防腐绝缘等级的管线,施工放线时在分界点上作出明显的标识。

3.2.1.1.3敷设单管时,施工带占地宽度符合下表规定。

施工最大占地宽度(m)

3.2.1.1.4同沟敷设多根管道时,施工带宽度在单管施工宽度的基础上,每增加一根管道,增加5倍管径的施工占地宽度。

3.2.1.1.5特殊地段施工增加占地宽度或修筑施工便道时,应事先与地方或管辖单位协商解决。

3.2.1.1.6施工带沿线每隔一段距离,合理设置一处管道堆放场。管道堆放场应避开高压线、洪水冲沟处,有一定的防火、防洪措施。

3.2.1.2施工带清理

3.2.1.2.1管道施工前将施工范围内的构筑物、堆放物、草木等清理干净,加以平整,保证施工作业机械行驶和管道施工。

3.2.1.2.2施工机具与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

施工机具与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距离

输电线路额定电压(KV)

3.2.1.2.3在地势低洼地区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

3.2.1.3防腐保温管的拉运与布管

3.2.1.3.1防腐保温管装车时,核对钢管的规格、材质和防腐保温等级。吊装防腐保温管时,吊具不操作防腐保温层。用吊钩吊管时,采用专用吊具,不损伤管防腐保温层。

3.2.1.3.2防腐保温管运输时,管子之间及管子与运输设备接触的部位衬垫软质材料。捆扎管子时,在管子的受力部位衬垫软质材料,捆扎牢固。

3.2.1.3.3防腐保温管拉运不超高、超宽,按指定位置卸管。运到施工现场的防腐保温管,对防腐管逐根检查验收,并办理交接手续。对防腐层损坏严重的管子运回防腐预制厂。

3.2.1.3.4运到施工现场的钢管不直接堆放在石块、矿渣、硬土层等地面上,钢管堆放高度以不压薄和不损坏防腐保温层为准。

3.2.1.3.5严禁用撬、滚、滑等有损防腐层的方法装卸和移动管子。

3.2.1.3.6管道布管前,测量管端周长,组成对接接头的两管端周长尺寸合理选配。

3.2.1.3.7埋地管道布管时,应在管沟不堆土侧进行。管子距沟边的距离不小于0.5m。架空管道布管视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3.2.1.3.10坡度较大地段,钢管应有稳管措施,不得损坏防腐层或保温层。

3.2.2.1管道组对

3.2.2.1.1管道组对前,做好准备工作:

逐根清理管内杂物;管端校圆。校圆后,管口圆度应小于或等于3‰DW(DW为管外径)。管道端部不得有超过0.5㎜深的机械伤痕。清理管口,距管端20㎜范围内的管内、外壁及坡口表面,进行清理,达到无泥、无水、无油,呈金属光泽。管道端部无裂纹、无重坡。

3.2.2.1.2管道组对不强力对口。组对间隙应符合规定。Ⅰ,Ⅱ,Ⅲ类管道对口的错边量不超过壁厚的10%,不大于1㎜。Ⅳ,Ⅴ类管道不超过壁厚的20%,不大于2㎜。

3.2.2.1.3管道组对中心线偏斜量:地上管道不大于1mm,埋地管道不大于2㎜。

3.2.2.1.4管道上各焊缝的相对位置符合规定:

a、直管段上两环向焊缝间距大于1.5倍管道公称直径,且大于100㎜。

b、环向焊缝距煨制弯管起弯点的距离不得小于1.3倍管外径,且不得小于100㎜。

c、管道焊缝上严禁开孔。

3.2.2.1.5管口组对合格后,方可进行定位焊。定位焊应与正式焊接要求相同,焊缝的厚度为2~4㎜ ,且不超过管壁厚度的2/3。

3.2.2.1.6下班前对已组装好的管段端部管口采取有效的临时封堵措施。加临时盲板。

3.2.2.2管件组装

3.2.2.2.1弯管的组装符合下列规定:

a、弯管的组装在直管段就位后施工;

b、埋地管道中相邻而方向相反的两个弹性弯曲之间,应连接过渡直管段;非弹性敷设的管段,应根据地形,可采用弯管或现场冷弯管,不以斜截口连接;

3.2.2.2.2支管外径小于主管内径2/3时,宜按有关要求组对三通。

3.2.2.2.3在主管道上开孔时,支管不得超过主管内壁。当支管直径大于主管直径的1/4时,主管开孔应成栅状,方向与主管轴向平行,开孔部位支管与主管组装形式应符合有关要求。

3.2.2.2.4管道开孔在主管与支管的焊缝接检验合格后安装补强板。

3.2.2.3管道支、吊架安装

3.2.2.3.1管道支架平整、牢固、位置正确,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3.2.2.3.2管道支、吊架的焊接按设计要求进行。管道与管托等焊接后,在管壁上不得有电弧擦伤、焊疤、咬边等现象。

3.2.2.3.3管道导向支架的导向接合面平整、洁净、接触良好,不得有歪斜和卡涩现象。

3.2.2.3.4管道安装时,使用临时性的支、吊架、如使用时作标记,其位置避开正式支、吊架位置。管道安装完毕后,拆除临时支、吊架。

3.2.2.3.5固定支架严格按设计要求安装,在补偿器前固定。

3.2.2.3.6保温管道支、吊架和管托施工时,留出保温操作空间。

3.2.2.4管汇安装

3.2.2.4.1管汇安装前具备下列条件:

a、与管汇有关的土建工程经检查合格;

b、与管汇连接的设备找正合格,固定完毕;

与管汇连接的阀门和仪表等已经检验合格,核对无误,内部清理干净;

c、与管汇连接的阀门和仪表等已经检验合格,核对无误,内部清理干净;

d、管汇按设计要求试压合格。

3.2.2.4.2管汇与设备连接时,不得强行组对。

3.2.2.4.3管汇安装找正时,子管法兰纵向、横向水平度或垂直度允许偏差应不大于2㎜,母管水平偏差应不大于5㎜。

3.2.2.4.4管汇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支撑,支撑点应避开焊缝。

3.2.3管道的焊接及检验

3.2.3.1一般要求

3.2.3.1.1参加焊接的焊工必须持有焊工考试委员会颁发的相应项目资格证书。

3.2.3.1.2焊接工艺评定按《钢质管道焊接及验收》的规定进行。

3.2.3.1.3对首次使用的钢材,进行焊接性能试验。

3.2.3.2焊接材料

3.2.3.2.1焊接材料的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3.2.3.2.2焊接材料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并有出厂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3.2.3.2.3焊接材料入库时按标准验收,合格后分类存放。库房内做到防潮、防雨、及油类侵蚀。搬运焊条时,应轻拿轻放。

3.2.3.2.4焊条在使用前,按焊条说明书的规定进行烘干;现场使用的焊条存入保温箱内,随用随取。低氢型焊条在常温下超过4h应重新烘干,重复烘干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3.2.3.2.6用于焊接的氩气纯度不得低于99.99%,CO2气体纯度不得低于98%。

3.2.3.3.1管道焊接采用氩电联焊。

3.2.3.3.2焊接前,检查坡口,清除坡口表面和两侧10mm范围内的铁锈、水分、油污和灰尘等。焊接后,焊缝表面应清理干净,清除药皮、熔渣和飞溅。

3.2.3.3.3管道与阀门的对接焊缝采用氩弧焊封底:

3.2.3.3.4每条焊缝应连续焊完,各焊道焊接间隔时间不宜过长,相邻焊道接头位置应错开20~30㎜。

3.2.3.3.5焊接时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严禁施焊:

b、手工电弧焊时,风速超过8m/s;气体保护焊时,风速超过2.2m/s;

c、大气相对温度超过90%;

3.2.3.3.6每道焊缝附近,打上焊工代号。代号位于焊缝下游(根据管道内介质流向来断),距焊缝50㎜。

3.2.3.4焊缝检验

3.2.3.4.1焊缝先进行外观检查,焊缝外观检查质量应符合规定。

3.2.3.4.2焊缝外观检查合格后,对每个焊工所焊的各类焊缝进行无损探伤。全部焊缝的无损检测数量按SY/T0422—2010等标准执行,并报基建工程管理中心质检站审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2.3.4.3管道焊缝的无损探伤,对每个焊工所焊焊缝应按规定的比例进行探伤,不少于一条焊缝。如无损探伤不合格,对该焊工所焊的该类焊缝按原检查和复验数量及探伤方法进行补充探伤;若仍不合格,停止该焊工对该类焊缝的焊接工作,补充探伤;若仍不合格,应停止该焊工对该类焊缝的焊接工作,并对该焊工所焊的该类焊缝全部进行探伤。

3.2.3.4.4不合格的焊缝必须进行返修,返修后采用同样的探伤方法和合格级别进行复验。同一部位返修次数不超过两次,返修记录归档。如仍不合格,将该焊缝割掉,重新组对。割口位置距焊缝不得小于5倍管壁厚度,且不小于50㎜。

3.2.3.4.5从事管道焊缝无损检测人员,必须持有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与其工作相适应的资格证书。

3.2.3.4.6凡经无损探伤的焊缝应在竣工图上或交工资料上标明。

3.2.5管道的防腐补口

3.2.5.1防腐补口用的材料必须经二次试化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防腐保温

材料的保管,应按说明书和有关规定执行,另外,要求材料按品种、产地、出厂时间分类堆放。场地应背风、干燥、防止阳光直射。必要时,应盖苫布。但不得接触易改变其理化性质的物质。

3.2.5.2管道防腐保温之前,应清除表面杂物及浮锈,除锈等级St2

级,及时涂刷防腐底漆,要均匀,不得漏涂。

3.2.5.3管道现场防腐补口补伤的结构应与原管线防腐层的材料结构

相同,并符合相应规范的规定。在管道表面湿度大于施工要求时,要采用火焰加热器进行表面干燥处理,以保证现场防腐补口补伤施工质量。

3.2.6.1管道下沟前,应排除沟内积水,清理塌方和硬块。沟底为硬层时,必须回填100㎜的厚的软土,岩石地区应回填200㎜软土。人工找平后,应按本规范有关规定复查管沟质量,合格后方可下沟。

3.2.6.2管道下沟应使用专用吊具,下沟设备宜采用吊管机。现场防腐保温、补口补伤部位不宜作为吊点,管道下沟时,不得损坏防腐保温层。

3.2.6.3管道下沟应平稳,各吊点应协调一致,不得使管道产生超过弹性范围的变形。管道下沟吊起高度不宜超过1m,吊点间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3.2.6.4多管共沟的管排,应选择好下沟顺序。一般情况下,较重的管道先下沟,就位后再吊其他管道。

3.2.6.5管道就位质量应符合规定:

3.2.6.5.1管道埋深符合设计要求,标高允许偏差为+50~-100㎜;

3.2.6.5.2多管沟管道净间距不得小于0.25m或设计文件的规定;

3.2.6.5.3在管沟回填前,检查管道防腐质量,对不合格者进行返修,合格后方可回填。

3.2.7.1一般安装要求

3.2.7.1.1设备到场后要严格履行设备开箱手续,由供货商、材料员、工长、技术员进行联合验收,办理交接手续,并请建设单位代表参加验收。

3.2.7.1.2基础到货后,要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可施工。

3.2.7.1.3设备基础施工完后,组织检查验收,办理交接手续。

3.2.7.2抽油机安装

3.2.7.2.1抽油机基础检验合格后放出纵、横基准线,并认真复查基线的位置。

3.2.7.2.2抽油机安装就位,以基础中心线为基础进行找正、找平。抽油机找

正、找平采用垫铁,垫铁的布置应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a、垫铁应布置于地脚螺栓两侧、设备底座有肋部位或集中受力处;

b、相邻两垫铁组之间的距离不大于500毫米;

c、接触要均匀,接触面积不应小于垫铁面积的75%;

d、组垫铁组之间超过三块,况高度不超出50毫米,垫铁组露出底座25——30毫米,伸入设备底面的长度应超过地脚螺栓中心;

e、配对斜垫铁搭接长度应不小于全长的3/4,其相互间的偏斜角应不大于3度。

3.2.7.2.3脚螺栓的螺纹部位要涂抹油脂,其它部分的油污和污垢要清朝干净。

3.2.7.2.4地脚螺栓的底部不应碰底孔、地脚螺栓与孔壁的距离15毫米,拧紧地脚螺栓时应对称均匀拧紧,拧紧后螺栓露出2—3个螺栓,拧紧时应在预留孔内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进行。

3.2.7.2.5纵向以轴中心为基准,横向以井口的中心线为基准。

基础螺栓灌浆前,应清除预留螺栓孔内及基础上平面的油污、杂物、铲出麻面。

3.2.7.2.6抽油机安装完后,对垫铁、地脚螺栓进行一次复查,合格后进行抹面。

3.2.7.2.7抽油机与工艺管线连接应以井口轴线为基准,不得强力对口,避免抽油机受其它外力作用。

3.2.7.3抽油机安装注意事项

3.2.7.3.1安装抽油机前对采油树及井口进行检查验收,采油树垂直偏差应小于5毫米,底法兰与套管法兰连接应牢固,不得摇摆,并且采油树不发生相对移动。

3.2.7.3.2对抽油机进行开箱检验,型号、装箱清单,检查完毕后应认真填写开箱记录。

3.2.7.3.3对抽油机基础的尺寸、标高、裂纹等进行检验。

3.2.7.3.4抽油机在安装前必须对机件加工表面进行认真细致的清洗,并检查外表面有无损伤。

3.2.7.3.5清除接合面和滑动表面的锈,应用柴油洗净,并使之干燥,然后涂适量的润滑油。

3.2.7.3.6对减速器内有存油放开注入新油,并用毛刷、棉布清洗,然后放出脏油,并且清除箱内的铁屑、灰砂等杂物。

3.2.7.3.7清洗过程中认真检查各部零件配合情况。

3.2.7.3.8抽油机安装前,应根据井口中心位置按图示尺寸在基础表面上弹出纵向中心线、支架中心线、减速器中心线、曲柄旋转中心线等,误差应小于5毫米。

3.2.7.3.9底座安装,找好中心线及水平度,纵向水平3%,横向水平0.5%。

3.2.7.3.10安装支架应仔细调整、找平,使支架顶平面处于水平位置。

3.2.7.3.11减速器底座中心位置应重合,偏差在(1毫米。

3.2.7.3.12驴头、游梁及连杆吊装时,应计算,选择合适的吊点及吊装方法。

3.2.7.3.13曲柄安装,检查两曲柄的纵轴线应成一个平面,并通过减速器输出轴中心线,如有问题应及时上报,采取措施处理。

3.2.7.3.14连杆安装后,在上止点(下止点)上抽油机侧面观察时两连杆应重合在一条直线。

3.2.7.3.15刹车装置应安装牢固,操作灵活,刹车带张合均匀,保证曲柄在任何位置时,制动平衡可靠。

3.2.7.3.16抽油机运转前应对润滑点,活动部位有无杂物、各部键、销、皮带等进行全面检查。

3.2.7.3.17运转过程中检查:电动机、蛐栓、焊接点、驴头有无振动、减速器的噪音、轴承的温度、漏油等现象。

3.2.7.3.18雨季施工到货后,不得露天放置,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3.2.8井场配电安装

3.2.8.1施工前现场勘察

在施工前认真作好现场的实际勘察,了解工程的地形地质及交通,交叉跨越等,正确地确定施工方案,布置施工力量。

3.2.8.2电器安装

设备的安装应牢固可靠,电气连接应接触紧密,不同金属连接,应有过渡措施,瓷件表面光洁,无裂缝,破损现象,水平倾斜采用水平尺操平,水平倾斜不大于台架根开的1%,一二次引线排列整齐、绑扎牢固。接地可靠,接地电阻符合规定。套管压线螺栓等部件齐全。

3.2.8.3接地工程

3.2.8.3.1接地体的规格及埋深不小于设计规定。

3.2.8.3.2接地体的敷设应力求平直,无明显弯曲,接地管应垂直打下,不应晃动,以保证与地壤接触良好。接地引下线与杆塔的连接应保持良好接触,并便于解开和测量接地线阻。

3.2.8.4直埋电缆敷设

3.2.8.4.1沿电缆路径开挖缆沟,沟顶沟底宽根据敷设电缆数量及满足不同电缆,水平敷设间距等自定,沟深统一为0.7米。

3.2.8.4.2直埋电缆的上下应铺以不小于100毫米的软土或沙层,并加盖保护板,其覆盖宽度应超过两侧各50毫米,保护板可采用混凝土盖板或砖块。

3.2.8.4.4电缆之间电缆与其它管道、道路、建筑物等之间平行和交叉时的最小净距应符合标准规定。

市政施工组织设计(营房采暖)3.2.8.4.5所有配电箱、电力电缆、电气开关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说明书。

3.2.8.4.6所有电机需做接地保护。

3.2.8.4.7施工中临时用电及连接动力电时,要向电力主管部门提前打报告,经同意后方可使用。

3.2.9电磁防蜡器安装

3.2.9.1电磁防蜡器进货后,按要求进行检定,合格后再进行安装。

3.2.9.2电磁防蜡器按照设计要求的位置安装,接线正确、牢固,导电良好。

3.2.9.3接线明显标记,并明确设备的使用情况,安装前对设备进行合理保存。

3.2.9.4电缆要按设计要求正确与电磁防蜡器连接DBJ/T 15-200-2020 宜居社区建设评价标准.pdf,电缆要用适当的方法密封隔离。

3.2.10供电线路安装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