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电接口工程施工工艺流程、质量卡控要点

四电接口工程施工工艺流程、质量卡控要点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ppt
资源大小:3.77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四电接口工程施工工艺流程、质量卡控要点

四电接口工程施工工艺流程、质量卡控要点

一、桥梁接触网基础施工

国网(基建/2)173-2021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输变电工程建设安全管理规定.pdf1、工艺流程选择基础类型(根据接口图纸确定)确定基础位置(里程)确定基础预埋钢板和螺栓型号通过定位模具将预埋钢板2与螺栓焊接将焊接好的接触网基础在箱梁上定位检查焊接基础的螺栓间距和垂直度确定基础距箱梁中心距离

确定基础顶面高程确定基础螺栓外露部分螺栓上端定位钢板的固定基础螺栓间距和垂直度的复核基础内混凝土的浇灌各项指标的检查记录混凝土凝固后取出定位钢板,并对螺栓涂油包扎防护确定基础整体扭转位置

2.3接触网支柱基础模型板图A型法兰盘B型法兰盘C型法兰盘拉线基础预埋钢板

2.4、主要技术标准序号

3、施工要点3.1材料选取 按设计选择合格的钢板和螺栓,严格要求厂家按精度加工,支柱基础螺栓直径为39.00mm,预埋钢板1和预埋钢板2的螺栓孔直径为40mm,螺栓孔间距偏差不得大于0.2mm。(基础锚栓全长855mm)3.2螺栓间距的控制和基础定位 根据工艺特点,分加工和安装两个步骤控制螺栓间距,逐步达到螺栓间距偏差±1mm的标准。3.2.1螺栓焊接模具的控制 为确保基础螺栓间距、垂直度合格,必须制作螺栓焊接加工模具平台。平台分为三层,利用螺栓孔为∮40mm的钢板焊接成型,钢板必须确保水平,螺栓孔上下中心线垂直对齐。3.2.2螺栓焊接控制 将预埋钢板2放置在模具顶层,垂直向下穿入螺栓,检查钢板水平度、螺栓垂直度及螺栓间距符合要求后开始焊接,焊接应按前后左右对称点焊,确保螺栓始终处于螺栓孔中间位置。焊接完成后,应复查基础螺栓间距和垂直度。

3.2.3 基础定位的控制 基础就位后,应测量基础距线路中心的距离,基础顶面高程,基础的整组扭转度,螺栓间距和垂直度均应满足误差要求。3.2.4 浇制过程的控制 为确保浇制过程中螺栓间距不超标,必须在基础顶层固定一块定位钢板。定位钢板应放置水平,并在其四个角上分别采用上下2个螺母锁紧。浇制前,采用自制塑料检查模具再次检查螺栓间距,符合标准后方可开始浇制;浇制后再继续用塑料检查模具复查,不符合标准的在混凝土凝固前进行适当调整。待混凝土凝固后,方可取下定位钢板。 注意:定位钢板和自制塑料检查模具的螺栓孔尺寸不得大于40mm。

3.2.5 螺栓的防护 基础浇制完成,取除定位钢板后,应及时清除螺栓表面的附着的杂物,并对外露的螺纹涂黄油,包扎胶带进行防护,以免锈蚀。3.3 主要质量控制点 1、螺栓、预埋钢板、定位钢板、定位模具、自制塑料检查模具的规格、型号及材质的控制; 2、基础中心距箱梁中心:5650mm(可以通过测量基础外侧螺栓距桥梁翼缘板边缘的距离≤115mm控制); 3、纵向跨距允许偏差:±500mm; 4、螺栓间距: ±1mm; 5、螺栓外露部分防护; 6、支柱基础螺栓外露基础面(螺纹长度):190+5mm; 7、拉线基础螺栓外露基础面(螺纹长度):100+5mm; 8、预埋螺栓与基础水平面垂直:±1mm; 9、拉线基础方向正确,并与下锚支柱基础位于同一片梁上;

10、拉线基础设置于距下锚支柱基础7m处,拉线基础中心距梁端不得小于0.5m。(拉线基础锚栓全长820mm)

1、工艺流程确定槽道安装位置选择槽道型号槽道组装焊接槽道位置的检查确认选择槽道型号槽道与钢筋网的连接槽道后部锚杆与防闪络接地钢筋焊接取出槽道固定点的发泡填充物

台车移动就位T型螺栓与台车连接固定锁紧T型螺栓使槽道与台车密贴二衬混凝土浇制、脱模清理覆盖在槽道表面的混凝土填补固定点处的发泡填充物各项技术参数检查记录

2、技术要求2.1槽道型号选用及数量表序号

2.2主要技术标准序号

②倾斜施工误差:单独槽道倾斜施工误差≤3mm;两槽道倾斜施工误差螺栓方向延伸1000mm,间距误差±12 mm。

③平行施工误差:每1000mm平行间距误差±5mm

④→垂直或平行线路施工误差≤5mm/m

⑤垂直线路方向施工误差

⑥槽道组间距误差:槽道组间距≤1.9m, 允许误差±10mm;槽道组间距≥1.9m, 允许误差±40mm。

3、施工要点3.1 槽道定位前的准备(1)检查槽道内发泡填充物的完整状态,如有残缺应进行填补。(2)对于两根一组的槽道,应根据设计要求的槽道平行间距,用钢筋焊接牢固。焊接钢筋的等效截面为不小于16的圆钢。(3)依据台车模板上槽道的设计要求位置,在模板台车上开螺栓二次定位安装长孔,每根槽道上固定点建议为两处(槽道两端部各一处),隧道顶部2.5m的弧型槽道固定点建议为三处(槽道两端、中间各一处)。(4)二次定位安装长孔的开孔原则:应结合所有槽道预留台车模板布置图进行统筹优化,减少模板开孔数量,应避开台车模板的加固支撑、顶升固定点及各种连接结构;应严格控制槽道距台车边缘的距离。槽道距离施工缝的距离不小于80cm。3.2 槽道施工方法采用衬砌台车模板开二次定位孔螺栓定位法3.2.1槽道一次定位 (1)绑扎第二层网片钢筋后,按照设计位置测量出槽道布置位置,在钢筋网外层将事先焊接好的成组槽道就位。

(2)在槽道后部锚杆处,垂直槽道方向,间隔绑扎几根钢筋,长约30mm,将锚杆和短筋绑扎固定在钢筋网上。(3)根据接地要求,将槽道锚杆与相应的接地钢筋可靠焊接。(4)将槽道与模板固定点位置(开孔位置)的发泡填充物扣除。3.2.2槽道二次定位(1)台车移动就位到指定位置后,油缸顶升拱顶、拱腰模板到位,与网片钢筋上固定的槽道接近贴住后,通过二次定位孔,找到并调整槽道位置。(2)将T型螺栓穿过钢模板上的二次定位长孔,放入槽道,水平旋转90度,将螺母扭紧,使槽道紧贴模板,进行模板上精确的二次定位。(3)对模板上开的二次定位孔需要采用可靠的封堵,避免出现漏浆,造成脱模后外观缺陷。3.2.3浇筑及脱模(1)台车模板封堵完后,进行二次衬砌浇注。(2)衬砌脱模:T型螺栓螺母松开后,打开开孔封堵,旋转T型螺栓90度取出螺栓,收回模板脱模。T型固定螺栓、螺母可重复使用。

(3)清除覆盖在槽道上的混凝土。(4)将槽道固定点处重新填补上发泡填充物,做好后序养护工作的保护。3.2.4注意事项(1)预埋槽道的锚杆与钢筋网片冲突时,不允许切断锚杆。槽道内发泡填充物在检测试验和接触网安装阶段时方可剔除。(2)衬砌台车组装前,在衬砌模板上精确定位滑槽固定孔的位置。尽可能缩小固定孔的尺寸,满足螺栓通过即可。(3)施工衬砌时准确定位,经常进行校对模板。(4)当接触网下锚(对应槽道C/D/E/G)位于Ⅱ、Ⅲ级围岩及Ⅳ级围岩二衬为素混凝土地段时,应对槽道基础进行加强,并确保每根弧形槽道锚杆与衬砌结构的三肢钢架进行可靠焊接,直形槽道锚杆与三肢钢架及单层钢筋网进行可靠焊接。(5)施工完毕台车前进时,立刻对槽道周围混凝土进行清理,确保槽道内部的清洁,并准确复测位置误差,详实记录。

1、接地端子预留位置及要求1.1简支梁梁上小里程端位于通信信号电缆槽底的接地端子最终表面露出桥梁面应控制在2mm以下。接地端子应直接浇筑在混凝土结构内,表面与结构面齐平。接地端子预留位置应符合设计标准。(接地端子设置位置参考《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用参考图)梁部一共设置8个桥隧型接地端子,分别为梁部两侧防撞墙上两个、通信信号电缆槽内两个、声屏障基础上两个、梁体底部两个。这些接地端子均设置在梁部的小里程端,并且通过梁体结构钢筋可靠连接。

1.4路基上每个接触网基础处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侧壁预制接地端子,供接触网支柱基础(接地极)及轨旁设备接地连接。1.5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底部,每间隔100m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小于100m的隧道在中部设置一处。 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靠侧沟侧壁及靠近线路外缘侧壁上,每间隔50m各设置一个接地端子,小于50m的隧道在中部设置。(设置情况如下图)

1.6在每个专用洞室、变压器洞室内壁壁上设置2个接地端子,接地端子用Φ16连接钢筋与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壁纵向接地钢筋连接。(连接钢筋的净保护层不小于5cm,接地端子距洞室底板高度为20cm)供洞室内设备、设施接地。

1、电缆过轨预留位置及要求1.1过轨管内壁光滑并通畅,过轨材质需符合设计要求(镀锌钢管,厚度4.0mm),过轨钢管数量及内径需符合设计标准。过轨管位置与设计图低上一致,过轨管埋设时两端应用泡沫填充剂或软布等封堵,并在每根管中预设两根Φ4mm不锈钢铁丝以便穿缆,两端余量不小于1.5米。通信、信号的过轨管与电力、接触网的过轨管之间的距离不小于400mm。1.2路基段过轨及手孔预留要求参考《四院京福指联【京福闽赣】39号》、《四院京福指联【京福闽赣】49号》、《铁路路基电缆槽 通路(2010)8401》等资料。1.3站场四电过轨管及手孔设置位置、数量参考各车站过轨设计图。

4.4隧道洞室处过轨设置如下图参考图纸《隧参05》。

五、锯齿形槽口及电缆上网 预留孔

1、锯齿形槽口预留要求1.1始终应为纵向两片梁同时预留槽口,锯齿形槽口预留在箱梁梁端(锯齿孔深度为20cm\宽40cm)。锯齿形槽口预留目的为方便电缆上下桥连接设备需要。

1.2矩齿形槽口绝对不能在一片梁,严禁出现下列情况。

2、电缆上网预留孔预留要求2.1电缆上网预留孔中心距支柱基础中心距离为≥1.5m,孔径为Φ100mm。上网电缆预留孔下图所示(接触网上网电缆预留孔位置参考《XX桥接触网基础预留接口设计图》、《中铁四院四电接口交底资料》、《供电线电缆上桥结构图》)。

2、 爬架预留注意事项2.1若通信、电力引下的桥墩设置在水道的防洪堤以内,可以取消该处梁端设置锯齿形槽口、箱梁及桥墩预留装设电缆爬架的条件,不设通信、电力引下。2.2 沿桥墩上下桥的电缆应采用钢槽防护。应保证槽道预埋的强度、防腐、美观要求,保证同一高度的两根槽道尽量水平;同时还应保证槽道的使用要求,不能嵌入混凝土,不能扭转、变形等。信号中继站处要求预留上、下桥梁通道,以满足信号维修需求。

1、电缆槽预留要求1.1电缆槽位置及尺寸、电缆槽盖板尺寸及开启孔应符合设计要求,参考路基、桥梁、隧道、车站等不同地段电缆槽通用图。1.2电缆槽采用通信信号共槽、电力分槽形式;路基上通信信号槽与电力槽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预制,中间采用隔板隔离。1.3路基电缆槽应采用集中工厂化预制。电缆槽泄水孔应预制成孔,其他预留孔可现场集中机械钻孔。1.4电缆槽外观质量:电缆槽内壁平顺光滑,电缆槽壁无破损、无裂纹,槽底平整,无杂物。1.5过渡段电缆槽宽、深采用均匀渐变的方式;路基与桥梁、隧道结合部平顺,弯曲角度不小于120º。电缆槽的排水由站前专业统一考虑。1.6电缆槽盖板无扭曲、破损、裂纹和掉角等;电缆槽与盖板吻合,电缆槽盖板合槽灵活。1.7 隧道内电缆槽和引入洞室机房的电缆槽道和盖板应保持水平平滑连接,如电缆槽和洞室引入槽衔接处有过排水沟则需采用引槽解决过沟。

1、各专业接入综合接地系统的地线种类1.1信号专业:沿线信号设备(所有相关金属外壳)的安全地线、屏蔽地线及工作地线。1.2通信专业:通信设备接地,避雷器的安全接地,通信电缆金属外皮,沿线漏泄电缆悬吊钢索。1.3电力专业:电力电缆金属外皮,屏蔽地线,电力变压器中性接地线及设备外壳接地线。1.4电气化专业:接触网的pw线、支柱、架空地线和相关设备接地,接触网隧道内悬挂接地。1.5其他:沿线信息化系统的安全地线、屏蔽地线及工作地线。无渣轨道板及隧道内衬砌非预应力钢筋等的接地。

2、综合接地接口预留要求2.1 综合接地系统工程施工和施工质量验收应遵照下列规范执行:《铁路防雷、电磁兼容及接地工程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39号); 《客运专线综合接地技术实施办法(暂行)》(铁集成[2006]220号)的相关规定; 关于印发《铁路防雷、接地工程设计专业分工及文件编制研讨会议纪要》的通知”(鉴信〔2007〕96号)。 综合接地系统主要参考:《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9301图》 《过轨、综合接地及电气化接地》合福隧参05。2.2 综合接地系统应按隐蔽和不可修复工程的要求实施市政工程电气专业施工图审查中的几个常见问题探讨-郑效文,以确保综合接地工程的质量。2.3 正线及联络线贯通地线采用铜截面为70mm2的耐腐蚀并符合环保要求的导电高分子铜缆。贯通地线及其引接线、横向连接线、接地端子、接地连接导线以及用于接地目的钢筋、钢架等的材料、截面、连接工艺等应符合要求。

2.4 综合接地工程的站前预埋要求与站前工程同步实施。2.5 地线、分支引接线、横向连接线要求:综合接地系统由贯通地线、接地装置(或接地极)、引接线、接地端子以及接触网闪络保护接地装置等构成。综合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Ω。2.6 贯通地线要求尽可能直,禁止形成换状。桥梁、隧道、路堤、路堑间的过渡地段应平顺连接。在路桥、路隧过渡段,均需设置手孔。在路基末端贯通地线逐渐减少埋设深度,引入手孔,从而与桥、隧电力电缆槽内的贯通地线平顺连接。应详细记录手孔中心线的精确公里标。

3、路基段综合接地系统施工3.1综合接地贯通电缆的材质、规格、埋设位置: 综合接地贯通电缆采用高分子导电塑料护套贯通地线,导线截面为铜当量70㎜²的铜缆。路基综合接地线埋设位置:路基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外侧内壁正下方基床底层内,埋深距轨顶面1.70m,距每侧线路中线3.7m,两侧各设一根。每侧贯通地线每隔50m左右(路基接触网基础位置,里程详见路基接口文件)及公跨铁、人行天桥处各引出一根分支线,左右两侧贯通地线每500m进行横向连接一次(横向连接位置见路基接口文件)。综合地线示意图如下:

3、2综合接地贯通电缆的埋设

3.3施工要点:①路基面碾压平:路基基床底层AB组填料按正常填筑工艺施工至轨面设计高程下约1.75m时,进行路基面的碾压平整,检测合格。②测量定位:在路基面上测设纵向贯通地线埋设位置,(每侧距线路中3.70m)撒白灰标识。③成槽:沿白灰线用切割机械或人工以锹、镐等小型工具在填筑面开挖出约100mm深、宽度约150mm的小槽。清除槽内虚碴及碎石块等坚硬凸出物,达到设计标高且平整无突变起伏,满足铺设综合接地线的要求。④铺设综合贯通地线:经检查合格后向小槽内回填40mm厚的粒径不大于5mm的基床底层填料,然后敷设综合地线,地线敷设采用电缆支架,人力拉引。贯通地线接续原则上除配盘长度外不得出现人为接头,困难区段端头间隔200m,贯通地线端头处裸铜导体进行密封防腐处理。

⑤分支引接及横向连接线的埋设⑥人工夯实:综合贯通地线及分支、引节横向连接线敷设完后,回填60mm粒径不大于5mm的细颗粒基床底层填料,人工用小型冲击夯夯实。⑦保护层施工:在夯实完成后,再在地线位置上部铺设不小于100mm厚的A、B组填料。用压路机碾平压实,进行正常的路基填筑施工。⑧设置声屏障地段的贯通地线,按照声屏障的通用图,地线置于声屏障基础与电缆槽之间,预留分支铜缆,填土施工期间可先不埋设,待声屏障基础施工完成后埋设。⑨设置电缆井地段的贯通地线,保持埋深不变,对应电缆井中心前后各2m向线路内侧移动,移动后的贯通地线距离线路中心3.2m,两端平顺过渡。向内弯转地段做好标识。

3.4综合接地的测试综合接地的测试是施工过程和施工完成后必须操作的过程预制外墙板构造防水施工工艺.doc,是确保整条线路的贯通地的贯通和接地电阻的合格,避免后续四电专业接入测试后不合格,接地工程的返工整改难道大的问题。因此在综合接地工程实施过程和实施完成后必须及时进行测试验证。如不满足及时进行整改和增加人工接地。下图是ZC系列接地电阻测试仪测试接地体时接线图:

5、 隧道区段综合接地预留要求5.1 Ⅱ级围岩利用隧道底板的下层结构钢筋作为接地极,接地极内的纵、横向钢筋采用双面点焊;Ⅲ级围岩利用初期支护中专用环向接地钢筋和系统锚杆作为接地极;Ⅳ、Ⅴ级围岩隧道利用隧道系统锚杆和钢架作为接地极,以约2倍锚杆间距选择锚杆作为接地锚杆,以约一个台车长度为间距选择钢架作为环向接地钢筋,用连接钢筋(φ16mm)将锚杆和钢架(或专用环向接地钢筋)焊接,每100m与并与挡碴墙内的纵向连接钢筋连接。5.2 隧道内每间隔100米,在各信号电缆槽底部各预埋一个接地端子;每间隔50米,在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外缘及靠侧沟侧壁预埋一个接地端子,供线路两侧设备接地;每个隧道口两侧均需预埋6个接地端子;每个综合洞室均需预埋两个接地端子,供洞室内设备接地。

5.3.3隧道内钢筋混凝土二次衬砌纵向接地钢筋设置: 接触网槽道基础附近二次衬砌的纵行结构钢筋应与接触网基础焊接作为接地钢筋。接触网线垂直向上在拱顶的投影线两侧,各选9根纵向结构钢筋作为纵向接地钢筋:上述投影两侧各1.5m外的其他位置,以1m为间隔,选择1根纵向结构钢筋作为纵向接地钢筋(该纵向接地钢筋可以与连接接触网基础的纵向接地钢筋合用)设置如下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