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黄山灵芝大酒店客房楼工程外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

东黄山灵芝大酒店客房楼工程外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36.38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东黄山灵芝大酒店客房楼工程外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

东黄山灵芝大酒店客房楼工程外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

1.1旌德县东黄山灵芝大酒店项目工程设计图纸。

TBT3264-2011 动车司机座椅1.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东黄山灵芝大酒店客房楼工程

旌德县信太投资有限公司

安徽省科学技术咨询中心

江苏宏嘉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3、材料计划数量及性能要求

3.1脚手架材料性能要求

(1)钢管:钢管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钢管的材质使用力学性能适中、稳定的Q235钢,其材质应符合《碳素结构钢》国标的相应规定。使用的立杆、大横杆、剪刀撑和斜杆的长度宜为4—6m两种,便于工人操作。钢管严禁使用有明显变形、裂纹、压扁和严重锈蚀的钢管,本工程所用内、外脚手架上钢管均外涂黄色防锈漆,剪刀撑钢管红白相间油漆,并定期复涂,以保证外观形象。

(3)脚手板:悬挑底部采用120mm厚木质脚手板,其余采用木竹片脚手板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木结构设计规范中级材质要求,木质脚手板应采用质轻坚韧的剥皮杉杆、花旗松或落叶松。桦木、椴木、油松因质地不坚韧,易腐朽并有枯节,杨木、柳木因质脆易折等均不准使用。有裂纹、凹陷严重者也不能使用。在距脚手板两端80mm处用10号铁丝加两道紧箍,防止板端破裂。

(4)安全网:安全网采用经国家指定监督检验部门监定许可生产的厂家产品,同时应具备监督部门批量验证和工厂检验合格证。安全网的力学性能应符合国标《安全网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的规定,进入现场后应对安全网进行模拟大型砂包冲击试验,立网采用安全网L1.8×6的密目安全网,平网采用P3×6的可密网。

密目式安全网要求如下:

1)在100cm2面积上,不少于2000目(即2000个洞眼)。

2)做耐贯穿试验(即用5Kg重的钢管从距网中心3m高处垂直自由落下,砸到与地面成30度角的网眼上不穿透。

4.1.1熟悉审查方案及方案附图,认真学习悬挑式脚手架专项施工及安全规范。

4.1.2搜集有关悬挑式脚手架的资料,作好材料准备。

脚手架落于16#工字钢,悬挑型钢与结构用直径18的一级圆钢锚固,外挑端部每1.5米或特殊部位设钢丝绳斜拉,同样满足承载力需求。

5.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5.1脚手架方案的选择

依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在东向采用悬挑式双排单杆脚手架。

脚手架设计分阶段、分形式进行搭设,见下表:

脚手架由大小横杆、立杆、防护栏杆、斜杆、挡脚板、剪刀撑、工字刚等组成,采用ф48x3.5钢管(油漆涂刷成桔黄色),并用扣件连接成整体。悬挑脚手架外排架内侧挂绿色密目安全网,操作层底部满挂大眼网。

悬挑主梁均采用16#工字钢,建筑物外悬挑段长度1.2m,建筑物内锚固段长度2.4m,内侧立杆距结构外皮0.30m,端部每1.5米及特殊部位设置斜拉钢丝绳Φ16mm;

阳台部位:悬挑段宽度+0.3M,单排设置悬挑架体,并设置端部拉绳。

脚手架采用单立杆双排钢管脚手架,内侧立杆距结构外皮0.30m,内外立杆间距0.80m,纵向间距1.50m,大横杆步距1.50m,连墙杆采用楼板上预埋钢管固定连接,按2步3跨设置。

(4)悬挑梁端部使用斜拉钢丝绳。

钢丝绳选用16mm(6×19)进行卸荷,钢丝绳拉结位置与外架外侧立杆共点,斜拉角度不小于60°。

5.3.1悬挑式脚手架

5.3.2.1脚手架悬挑梁平面布置

一次悬挑脚手架高度为6m,钢梁截面高度为160mm,悬挑梁尾端应在两处及以上固定于钢筋混凝板结构上,锚固型钢悬挑梁锚固螺栓直径为一级钢18mm。每个型钢悬挑梁外端宜设置钢丝绳与上一层建筑结构斜拉结。钢丝绳不参与悬挑钢梁的受力计算。钢丝绳与建筑结构的吊环应使用 HPB235级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20mm,吊环预埋锚固长度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钢筋锚固的规定。

用于锚固的螺栓应采用冷弯成型,锚固螺栓与型钢间隙应用钢楔楔紧。

a.搭设悬挑梁上部脚手架:脚手架随施工层逐层搭设,脚手架沿建筑物外墙周圈布置。脚手架内侧立杆与结构面的净距离保证30cm。在每层楼面处用脚手板封闭架体与建筑物之间的缝隙。

5.3.2脚手架的构造形式

1)悬挑梁不得接长使用,锚环与钢梁之间用楔形木方交叉剂紧,并用铁钉钉牢。

(2)内外立杆间距0.80m,排距1.50m,步距1500mm,内排架距结构300mm,阳台部位200。外架均采用单立杆形式,外排架内侧用密目网全封闭,连墙件为每两步三跨设置一道,在混凝土墙上预埋塑料套管,采用钢管穿墙与外架连接。

(3)立杆用6m钢管和4m钢管间隔使用,使里外、左右立杆的接头错开,以上全部用6m钢管,双排立杆均加设扫地杆;大横杆采用4m和6m钢管,里外、上下大横杆用4m钢管调节,使其接头错开不在同一跨内。其余为6m钢管和短管,立杆和大横杆均用对接扣件连接。

(4)剪刀撑的斜杆与水平面的交角宜为45~60°之间,水平投影宽度不小于2跨或3m和不大于4跨或6m,用6m长的钢管(两根钢管之间用扣件连接成一体)搭设剪刀撑,钢管接长时采用转角扣件连接。搭接区不少于两个扣件。剪刀撑的斜杆应与脚手架基本构架杆件加以可靠连接,且必须满布。.

(5)位于立杆底部的工字钢上平面焊接150mm长Φ25短钢筋,搭设脚手架时立杆钢管套在钢筋上。转角部位的悬挑工字钢端部用直径14mm钢丝绳与悬挑层上上层混凝土墙体顶部斜拉,竖向距离6.0m,斜拉角度不小于60°。钢丝绳弯折处的混凝土角部剔成弧形,混凝土梁角下部垫方木,不得将钢丝绳与坚锐的物体直接接触。

钢丝绳卡扣连接方法和要求: 钢丝绳卡扣连接法一般常用夹头固定法。通常用的钢丝绳夹头,有骑马式、压板式和拳握式三种,其中骑马式连接力最强;应用也最广,压板式其次,拳握式由于没有底座,容易损坏钢丝绳,连接力也差,因此,只用于次要的地方。 钢丝绳夹头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选用夹头时,应使其U形环的内侧净距比钢丝绳直径大1~3mm,太大了卡扣连接卡不紧,容易发生事故。 上夹头时一定要将螺栓拧紧,直到绳被压扁1/3~1/4直径时为止,并在绳受力后,再将夹头螺栓拧紧一次,以保证接头牢固可靠。 夹头要一顺排列,U形部分与绳头接触,不能与主绳接触,如图所示。如果U形部分与主绳接触,则主绳被压扁后,受力时容易断丝。 为了便于检查接头是否可靠和发现钢丝绳是否滑动,可在最后一个夹头后面大约500mm处再安一个夹头,并将绳头放出一个“安全弯”,如图所示。这样,当接头的钢丝绳发生滑动时,“安全弯”首先被拉直,这时就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6)转角部位须在悬挑梁上部设置横梁方能保证立杆间距≤1.5m,横梁型钢同样采用16#工字钢,横梁与悬挑钢梁采用¢18U形螺杆、螺母、6mm厚拉片及垫片连接固定。

(7)所有斜拉钢丝绳必须设置安全弯,用不少于3个卡扣固定。

(8)脚手架连墙件设置

连墙件设置采用2步3跨、双扣件,竖向间距3.00m,水平间距4.50m。

(9)悬挑钢梁上部架体搭设的施工流程及工艺要求同落地式脚手架。

6.脚手架的搭设、使用和拆除安全注意事项

6.1脚手架的搭设作业要求

6.1.1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6.1.2钢管脚手架的杆件连接必须使用合格的扣件,不得使用铅丝和其他材料绑扎。

6.1.3在搭设之前,必须对进场的脚手架杆配件进行严格的检查,禁止使用规格和质量不合格的杆配件。

6.1.4脚手架的搭设作业,必须在统一指挥下,严格按照以下规定程序进行:

1)按施工方案定位、确定立杆及水平杆间距。

2)周边脚手架应从一个角部开始并向两边延伸交圈搭设;“一”字形脚手架应从一端开始并向另一端延伸搭设。

3)应按定位依次竖起立杆,将立杆与纵、横向扫地杆连接固定,然后装设第l步的纵向和横向钢管,随校正立杆垂直度之后予以固定,并按此要求继续向上搭设。脚手架各杆件相交伸出的端头均要大于10cm,以防止杆件滑脱。

6.1.5剪刀撑和连墙件应随搭升的架子一起及时设置。

6.1.6脚手架处于顶层连墙点之上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6m。当作业层高出其下连墙件2步或4m以上、且其上尚无连墙件时,应采取钢丝绳拉结措施。

6.1.7脚手板或其它作业层板铺板要求

1)脚手板应铺平铺稳,并用铁丝与水平绑扎固定。

2)脚手板采用对接平铺时,在对接处,脚手板端头与其下两侧支承横杆的距离应控制在130~150mm之间。

3)脚手板采用搭设铺放时,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0mm,且在搭接段的中部应设有支承横杆。铺板严禁出现端头超出支承横杆150mm以上未作固定的探头板。

4)长脚手板采用纵向铺设时,其下支承横杆的间距不得大于冲压钢脚手板为1.5m。纵铺脚手板应按以下规定部位与其下支承横杆绑扎固定:脚手架的两端和拐角处;沿板长方向每隔15~20m;坡道的两端;其它可能发生滑动和翘起的部位。

5)由于内排立杆距结构30cm,必须在底层此处的小横杆上满铺脚手板,并且将脚手板用14#铁丝绑扎牢固。脚手架的操作面必须满铺脚手板,不得有空隙、探头板和飞跳板。

6.1.8装设连墙件或其它撑拉杆件时,应注意掌握撑拉的松紧程度,避免引起杆件和整架的显著变形。

6.1.9工人在架上进行搭设作业时,作业面上必须满足二排钢制的脚手板并予临时固定。工人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不得单人进行装设较重杆配件和其它易发生失衡、脱手、碰撞、滑跌等不安全的作业。

6.1.10在搭设中不得随意改变构架设计、减少杆配件设置和对立杆纵距作≥100mm的构架尺寸放大。确有实际情况,需要对构架作调整和改变时,应提交技术主管人员解决。

6.1.11脚手板操作面的端头处设1.2m高防护栏杆两道,建筑物顶部脚手架要高出屋面1.2m,高出部分要绑两道护身栏,并立挂安全网。

6.1.12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屋面周边、楼层周边、雨蓬与挑檐边、斜道两侧边、卸料平台外侧边,必须设置1.2m高的两道护身栏杆,并设置180mm高的挡脚板。

6.1.13分层施工的楼梯口、梯段边及休息平台处必须安装临时护栏。顶层楼梯口应随工程结构进度安装正式防护栏杆。

6.1.14脚手架的验收和日常检查按以下规定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允许投入使用或继续使用:

2)连续使用达到6个月;

3)施工中途停止使用超过15天,在重新使用之前;

4)在遭受暴风、大雨、大雪、地震等强力因素作用之后;

5)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显著的变形、沉降、拆除杆件和拉结以及安全隐患存在的情况时。

6.2.1作业层每1m2架面上实用的施工荷载(人员、材料和机具重量)不得超过施工荷载(作业层上人员、器具、材料的重量)的标准值,结构脚手架取3kN/m2施工设备单重不得大于1kN,使用人力在架上搬运和安装的构件的自重不得大于2.5kN。

6.2.2在架面上严禁堆放任何料具,防止高空落物伤人。严禁上架人员在架面上奔跑、退行。

6.2.3作业人员在架上的最大作业高度应以可进行正常操作为度,禁止在架板上加垫器物或单块脚手板以增加操作高度。

6.2.4在作业中,禁止随意拆除脚手架的基本构架杆件、整体性杆件、连接紧固件和连墙件。确因操作要求需要临时拆除时,必须经主管人员同意,采取相应弥补措施,并在作业完毕后,及时予以恢复。

6.2.5工人在架上作业中,应注意自我安全保护和他人的安全,避免发生碰撞、闪失和落物。严禁在架上戏闹和坐在栏杆上等不安全处休息。

6.2.6人员上下脚手架必须走安全防护的出入通(梯)道,严禁攀援脚手架上下。

6.2.7每班工人上架作业时,应先行检查有无影响安全作业的问题存在,在排除和解决后方许开始作业。在作业中发现有不安全的情况和迹象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检查,解决以后才能恢复正常作业;发现有异常和危险情况时,应立即通知所有架上人员撤离。

6.3脚手架的拆除规定

6.3.1脚手架的拆除顺序与搭设顺序相反,须遵守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从脚手架顶端拆除其顺序为:安全网→护身拦→挡脚板→脚手板→小横杆→大横杆→立杆→连墙杆→纵向支撑→斜拉杆;

6.3.2连墙杆应在位于其上的全部可拆除杆件都拆除后方可拆除。

6.3.3拆除过程中凡已松开连接的杆件应及时拆除,避免误扶、强靠已松脱连接的杆件。

6.3.4拆除的杆配件应以安全的方式运出和卸下,必须绑扎牢固或装入容器内才可吊下,严禁向下抛掷,拆除过程中应作好配合、协调工作,禁止单人进行拆除较重杆件等危险性作业。

6.3.5拆除脚手架时必须划分安全区,设警戒标志,并设专人警戒。

6.3.6拆除前须指派专人检查架子上的材料、杂物等是否清理干净,否则不许拆除。拆除时应按规定程序拆除。

6.4脚手架的安全措施

6.4.1本工程脚手架均采用密目安全网封闭,密目安全网挂设在外排架的内侧。

6.4.2操作层必须满铺脚手板,不得有空隙、探头板和跳板。脚手板下兜设水平网,且在外侧均设置0.6高和1.2m高的两道护身拦。

架手搭设作业必须有专门技术人员负责,统一指挥,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作业.

6.4.3所有高空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杜绝列证违章操作.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并严禁酒后上班作业。

6.4.4脚手板的铺设作业应符合以下规定:

6.4.5.脚手板或其他铺板应铺设平稳,同时用铅丝绑扎牢固。

6.4.6.脚手板采用对接铺设时,在对接处两侧支承横杆的距离应严格控制在200~250之间。

6.4.7.铺设脚手板严禁出现超出支承横杆250mm以上的探头板。

6.4.8.在操作层上必须满铺脚手板,并设置防护栏杆,下面一层架子上须满铺竹夹板,并设安全网,以确保相邻建筑物与行人的安全。

6.4.9.架子工在架子上搭设作业时,在作业面上必须铺设二块以上的脚手板,并应临时固定。不得单人进行操作较重配件和其它易发生失衡、脱手、碰撞、滑落等不安全作业。

6.4.10架子在使用期间施工负责人和安全员要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整。如架子涉及结构稳定等严重问题时,必须立即停止上人上料.等修整完检查合格后,再能上人作业。

6.4.11由于架的自身荷载较大,再加上施工人员的荷载全部要承受由架体承担,所以必须强调的是,外架操作层上绝对禁止堆放材料.人员不得过分集中,以保证架子受力均衡。

6.5脚手架的挑网的搭设

6.5.1在四层楼面标高处开始设置第一道水平挑网,首层网应为双层,里低外高,里侧用Φ14钢丝绳与结构进行连接牢固,外侧与支撑架进行(不大于30cm每扣距离)连接。双层网内侧连在一起,外侧下一层网应高于里侧25cm,上层网与下层之间距离为50~60cm,网不宜绷得太紧,网下净空5m严禁堆放物料及设施。支撑架要牢固稳定,支撑架根部应设1.2m高防护栏杆和严禁人员通过标志牌,首层外挑安全平网。

建筑物主体的施工时,各种防雷接地线和引下线都在同步施工,建筑物的竖向钢筋就是防雷接地的引下线,在架体上选择用直径大于18mm的圆钢把架体与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竖直钢筋焊接起来(焊接长度应大于接地直径的6倍)。使架体良好的接地,达到防雷的目的。电阻摇测每月检测一次,不超30欧姆。

附:钢管悬挑脚手架计算书

脚手架搭设高度H(m)

脚手架沿纵向搭设长度L(m)

立杆纵距或跨距la(m)

内立杆离建筑物距离a(m)

双立杆计算高度H1(m)

双立杆受力不均匀系数KS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Gkjb(kN/m2)

密目式安全立网自重标准值Gkmw(kN/m2)

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Gkdb(kN/m)

每米立杆承受结构自重标准值gk(kN/m)

结构脚手架作业层数njj

结构脚手架荷载标准值Gkjj(kN/m2)

基本风压ω0(kN/m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连墙件、单立杆、双立杆稳定性)

1.2,0.9,0.74

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连墙件、单立杆、双立杆稳定性)

0.38,0.28,0.23

纵、横向水平杆布置方式

横向水平杆上纵向水平杆根数n

横杆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横杆截面惯性矩I(mm4)

横杆弹性模量E(N/mm2)

横杆截面抵抗矩W(mm3)

q=1.2×(0.036+Gkjb×lb/(n+1))+1.4×Gk×lb/(n+1)=1.2×(0.036+0.35×0.85/(2+1))+1.4×3×0.85/(2+1)=1.35kN/m

q'=(0.036+Gkjb×lb/(n+1))+Gk×lb/(n+1)=(0.036+0.35×0.85/(2+1))+3×0.85/(2+1)=0.99kN/m

Mmax=0.1qla2=0.1×1.35×1.52=0.3kN·m

σ=Mmax/W=0.3×106/4790=63.51N/mm2≤[f]=205N/mm2

νmax=0.677q'la4/(100EI)=0.677×0.99×15004/(100×206000×115000)=1.425mm

νmax=1.425mm≤[ν]=min[la/150,10]=min[1500/150,10]=10mm

Rmax=1.1qla=1.1×1.35×1.5=2.23kN

Rmax'=1.1q'la=1.1×0.99×1.5=1.63kN

由上节可知F1=Rmax=2.23kN

q=1.2×0.036=0.043kN/m

由上节可知F1'=Rmax'=1.63kN

q'=0.036kN/m

σ=Mmax/W=0.63×106/4790=131.34N/mm2≤[f]=205N/mm2

νmax=1.501mm≤[ν]=min[lb/150,10]=min[850/150,10]=5.67mm

Rmax=2.25kN

五、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

纵向水平杆:Rmax=2.23/2=1.12kN≤Rc=0.8×8=6.4kN

横向水平杆:Rmax=2.25kN≤Rc=0.8×8=6.4kN

每米立杆承受结构自重标准值gk(kN/m)

1、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NG1k

双外立杆:NG1k=(gk+0.036+la×n/2×0.036/h)×H1=(0.1248+0.036+1.5×2/2×0.036/1.5)×13.2=2.57kN

双内立杆:NGS1k=3.54kN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NG2k1

双外立杆:NGS2k1=H1/h×la×lb×Gkjb×1/1/2=13.2/1.5×1.5×0.85×0.35×1/1/2=1.97kN

双内立杆:NGS2k1=2.68kN

3、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NG2k2

双外立杆:NGS2k2=H1/h×la×Gkdb×1/2=13.2/1.5×1.5×0.14×1/2=0.92kN

4、围护材料的自重标准值NG2k3

双外立杆:NGS2k3=Gkmw×la×H1=0.01×1.5×13.2=0.20kN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NG2k总计

双外立杆:NGS2k=NGS2k1+NGS2k2+NGS2k3=1.97+0.92+0.20=3.091kN

双内立杆:NGS2k=NGS2k1=2.68kN

外立杆:NQ1k=la×lb×(njj×Gkjj)/2=1.5×0.85×(2×3)/2=3.82kN

内立杆:NQ1k=3.82kN

TB/T 3396.4-2015标准下载组合风荷载作用下单立杆轴向力:

双外立杆:Ns=1.2×(NGS1k+NGS2k)+0.9×1.4×NQ1k=1.2×(3.54+4.21)+0.9×1.4×3.82=14.12kN

双内立杆:Ns=1.2×(NGS1k+NGS2k)+0.9×1.4×NQ1k=1.2×(3.54+2.68)+0.9×1.4×3.82=12.28kN

拴紧绳夹螺帽时螺栓上所受力T(kN)

高速公路收费宿办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doc上部增加荷载高度(m)

卸荷点位置高度hx(m)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