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新区道路路网建设及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北部新区道路路网建设及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50.21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北部新区道路路网建设及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1.1《北部新区道路路网建设及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招标文件》。

1.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1.1.3《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DB3311/T 127-2020 公共数据共享安全管理规范.pdf1.1.5随同文件发送的有关资料。

1.1.6现行的国家和地方园林绿化的有关施工、验收的规范、规程和标准。

1.1.7本企业的施工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成功经验。

1.2.1本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中用于指导现场的施工生产。

1.2.2本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工程实际情况及现有施工条件,本着充分利用和发挥我公司现有施工实力及技术特长,体现先进性、合理性、可行性的特点为原则来编制,以指导本工程施工,达到快速、优质、高效、安全的管理目标。

1.2.3结合甲方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排出的各阶段必须完成的时间节点。

北部新区道路路网建设及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总占地面积389003.202㎡(584.1亩)。X标总面积33813.3㎡(50.7亩),绿化面积25088.99㎡,建筑面积1241.431㎡,硬质铺装面积3484.346㎡,道路面积3998.543㎡。主要施工内容有:山野园钢筋砼结构仿古建筑;岩石园内日式木结构建筑;4m宽沥青道路100m;2m宽园路500m;2m宽栈道;生态停车场,植物,小品等。计划工期180日历天。

1.4.1土石方堆坡量大。

1.4.2仿古建筑专业性强。

1.4.3岩石园景石堆砌艺术性要求高。

1.4.4人工堆坡造形力求自然完美。

1.5工程难点及措施:

1.5.1土石方造山要求压实密度高,拟采用12T振动压路机按压实虚铺厚度,层层压实,保证压实系数达到设计要求。

1.5.2仿古建筑装饰要求精细。公司针对该工程的特殊性,专门聘请具有多年古建筑施工经验的工程师担任技术顾问。施工队伍是专业从事古建施工及装饰的班组。

1.5.3植物在回填土上栽植,影响成活率。针对九标所有植物都在回填土上栽植。土坡成型后,用压路机或其它机械对种植土层先压实。

2.1确立工程各项管理目标

北部新区道路路网建设及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九标段在工程质量、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等各方面都要求较高。我公司在施工过程中,将在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方面狠抓、狠拼,抽调精干队伍、配备足够及精良的机械设备、按合同要求精选工程所需材料,确保工程按质按量按期完成。

(1)符合现行国家有关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和标准。

(2)按照设计图纸和甲方所要表达的理念施工,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颁布的《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颁布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和《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验收标准,达到合同要求的等级要求。

2.1.2工期目标:总工期为180个日历天。

本工程按监理确定的开工令为准,总工期180个日历天。

2.1.3安全目标:工程施工期间确保安全事故为零。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加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三级教育),并签订安全责任书。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及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

2.1.4文明施工目标:达到市文明施工管理标准,投诉为零。

严格按照成都市文明施工要求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保证道路畅通、材料堆放整齐、无积水,达到“三通”、“三无”,控制噪音,确保施工区域内卫生整洁,争创文明施工工地。

2.1.1机械设备来源:

(1)公司内现有机械设备调配。

(2)本公司暂时缺少的施工机具,应向有关方面(如机械租赁单位)联系,提出要求,在落实后签订有关合同,并为大型机械按期进场作好现场有关准备工作。

2.1.2机械配备情况见附表

2.3项目机构、人员和劳动力计划

为确保工程高质高效,全面履行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我公司拟选派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北部新区道路路网建设及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九标段项目经理部(具体人员安排见《项目管理机构组成表》),负责本工程的总体管理,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合理安排施工流水,统一协调各分部、分项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

(1)项目管理机构系统图:

(2)项目人员配备的职责:

①、项目经理:负责工程统筹、合同执行、监督、安排及变更。

②、技术负责人:负责工程技术的实施、监督施工质量及解释图纸、变更的落实及竣工图的制作。

③、责任工长:协助项目经理管理项目的实施,负责施工队的管理及施工人员的调配,并负责各项具体工程的完成和质量保证。

、财务人员:负责本工程整个过程中资金的管理和拨付。

⑤、专业工长(土建2人、植物1人、安装1人):负责施工人员的安排,施工放线和标高的抄测。

⑥、质检员:负责工程质量的跟踪检查,对作业中的质量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⑦、安全员:施工安全检查、督导。与地方相关部门联系。

⑧、造价员:负责项目的预决算工作,隐蔽工程的收方计量。进度计划和月计划的报送。

⑨、材料员:负责工程材料的采购。

⑩、资料员:负责隐蔽工程的验收、质检资料、开、竣工报告等资料完善归档。

2.3.2劳动力安排计划

根据工程内容的特色,在作业层劳动力的选择上,我们优先考虑长期与公司竭诚合作,曾经施工过类似工程的队伍,确保进度。特殊工种,选择专业施工班组(具体劳动力计划见附表)。

2.3.3材料组织、采购

项目部负责按设计图纸提出所需的材料,规格,颜色和数量以及到场时间。

项目经理对材供部进行监督、负责,由材供部负责按施工要求及时提供合格的植物材料等。考虑本次工程的特点,做好充分准备,保证施工所需材料的供应。本工程涉及的植物(材料)品种、规格较多,质量要求高,应提前、尽早考察、订购,确保植物品种、规格、质量均能达到景观效果的要求。

所有材料须有甲方现场代表、监理、施工方三方确认。植物须在货源地看货定样。

第三章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

依据规划红线,坐标进行平面位置定位,采用全站仪、经纬仪、水平仪等仪器,实行内控和外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1.2测量技术要求   (1)施工测量按施工图纸、《城市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及《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2)对甲方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核测量,符合精度要求后再进行工程的施工测量。   3.1.3施工测量

(1)将已知水准点(建筑物、构筑物、路基及路面标高)引测至两侧,引测高程采用往返测法,闭合差不超过±5/Nm(N为测点站数)或±20/Lmm(L为测线长度,以KM为单位)。

根据施工平面图上拟建的建筑物的坐标位置、基线、基点的相关数据,城市水准点或设计图纸上指定的相对标高参照点,用经纬仪、水准仪及钢尺进行网点的测量、标记。

制订施工控制网的测放方案,测量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进行。

施工控制网点的布设和布设间距满足建筑和植物施工定位放线和技术监督的要求。并与总平面图相配合,以便在施工过程中,保持有足够数量的控制网点,为施工提供定位测设及技术复核标志。

根据施工控制网进行定位测设建筑和植物的施工定位及施工控制网点。

用水准仪根据总平面图上所示的水准点(或勘测设计图纸上指定的水准点相对标高参照点)准确地把测量基准点引测到施工场地附近的固定建筑物或牢固的物体上,便于监控相应位置上。

标高的引测进行往返一个测回,其闭合误差值在允许范围内,可按水平距离比例相应修正。

根据现场踏勘,甲方给出的原始地貌高程,九标原始地貌比修建后高程平均低2.5—3m。要求我们的高程和坐标控制点须牢固可靠,不受回填影响。

由于九标的特殊性,在适当地点设置沉降观测点,便于控制整个土山的沉降观测。

3.2.1按现场原始标高结合图纸实际标高,九标回填土总量约155375m3。

3.2.2土山每层的压实度按土工试验中的轻型击实标准控制。

3.2.3土山堆筑分层进行,无特殊要求部分,完成面下2m以下采用土石(土:石=6:4)分层压实回填,每层摊铺厚度不大于30㎝.

3.2.4沉降控制,堆筑高度大于3m时,每堆筑1m作一次沉降观测,若沉降速率小于5㎜每天,则为稳定可继续施工,若超过5㎜每天则需降低堆筑速率,增加监测次数。每天作好观测记录,并及时将数据上报给监理,甲方。

3.2.5山体坡度较陡处(坡度1:3),在种植土表面以下2m以及种植土的表面分别铺设一道土工网,以免山体滑坡。

山野园基础为¢900挖孔桩,根据设计要求,挖孔桩持力层在密实卵石层,在自然地面下5—6m左右,地面上12m左右。根据本工程的特殊性,挖孔桩自然地面以下按规范及设计要求成桩,自然地面以上采用现浇桩的形式成桩,成桩直径为1m。

  3.3.1概述   挖孔桩在施工过程中,工人在井下作业,劳动条件差,安全事故多。据调查显示,桩基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以挖孔桩为最多。主要集中在地面或高空坠物、地面人员失足跌入桩孔、触电、起重工具失灵、桩孔内出现有毒气体致使人员窒息和桩孔内涌水、流砂等六类。所以在施工中要针对以上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人工挖孔桩是本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为了有效地控制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搞好挖孔桩施工的安全管理,特制定该安全专项方案。   3,3,2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1)整平场地,做好抗滑桩锁口周围的排水措施,并做到水通、电通、路通。调查了解施工现场地上、地下的障碍物,如地下电缆、光缆、上下水管道等的分布情况。   (2)准备好施工必须的资料,如桩的设计图纸、地质勘察报告书,以便掌握施工区域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桩持力层的岩土特征及埋深,地下水埋深及分布情况,根据。   (3)认真编制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施工用电专项方案。其方案首先要保证安全施工,要有全面的安全技术措施,全面指导施工。   (4)挖孔桩深度超过2M后要对其坑口采取安全护栏,不允许非施工人员入内。   (5)准备好施工工具如挖孔施工工具、模板、通风机、水泵、照明及动力电器等。   (6)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事故、意外伤害,编制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   3.3.3加强施工组织与管理   (1)成立专门的施工指挥组,由分管挖孔桩工程的负责人与技术人员共同负责指挥施工、管理、生产与技术工作。   (2)按施工方案中制订的安全技术措施,以及有关的安全技术规范、规程的要求,开工前由施工组织组向全体操作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现场设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检查与监督工作。   (3)应选用专业施工队伍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从事挖孔桩作业的工人应挑选健壮男性青年,并需经健康检查和井下、高空、用电、吊装及简单机械等安全作业培训且经考核合格方可进入现场施工。   (4)每开挖一段应及时进行岩性编录,仔细核对地层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若地层实际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出入时,将发现的异常及时向建设单位和勘查、设计单位汇报,通过设计变更处理。   (5)在抗滑桩挖孔施工过程中,必须定期对锁口进行变形观测,在出现暴雨后也也必须对锁口位置进行变形观测凡出现位移的桩孔必须停止开挖。   (6)开挖的弃渣可用1t以上的卷扬机吊起,每次不得超过0.2m3。吊斗的活门应有双套防开保险装置。吊出后应立即运走,堆放于安全的低洼地带,不得破坏环境,诱发次生灾害,并应尽可能搬迁至新建填土场所用。   (7)当土体的富水性较差时,可采用坑内直接排水,当富水性好,水量很大时,宜采用桩孔外管井排水。   3.3.4重视施工安全技术   (1)桩孔内的作业人员应遵守下列规定:   必须戴安全帽,穿绝缘胶鞋; 严禁酒后作业;不准在孔内吸烟;不准在孔内使用明火;   每天开工前应用空压机对孔底送风,然后施工人员才能下孔作业,每工作4小时应出孔轮换以防止孔内缺氧造成人员伤亡;   开挖复杂的土层时,每挖深0.5m~1m应用钢筋对孔底做探查,探查孔底以下是否有洞穴、涌砂等,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进行挖掘;   认真留意孔内一切动态,如发现流砂、涌水、护壁变形等不良预兆以及有异味气体时,应停止作业并迅速撤离;   在施工中途抽水后,必须先将场面上的专用电源切断,作业人员方可下孔作业。   (2)施工中应做好以下安全措施:   孔口四周必须设置护栏;闲置的孔口必须覆盖,夜间孔口应设红灯警示标志。   雨季施工,应做砖砌井口保护圈,高出地面20cm以防地面水流入井孔口;最上节混凝土护壁,在井口处,混凝土沿45cm宽(厚度与护壁相同)以保护井口。   孔口操作平台应自成体系,防止在护壁下沉时被拉跨。   在使用提升设备过程中,人工开挖位置以上2米位置必须用双层竹条板搭建防护措施,当向上或向下吊东西时,孔内作业人员必须躲避到竹条板一侧,以防止提升设备故障造成人员伤亡。   孔内必须设置应急软爬梯,供人员上下孔使用的电葫芦、吊笼等应配有机械制动卡紧保险装置,不得用麻绳、尼龙绳吊扶或脚踏井壁凸缘上下人。电葫芦用按扭开关,使用前必须检验其安全起吊能力。   吊运土方用的绳索、滑轮和盛土容器应完好牢固,起吊时垂直下方严禁站人。   每日开口前必须检测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并应有足够的安全保护措施,桩孔开挖深度超过10m时,应有专门向井下送风的设备。当孔内有人时,孔上必须有人监护,不得擅离岗位。   挖出的土方应及时运走离开孔口,孔口2m范围内不得堆放;机动车不得在孔口附近通行。   各孔用电必分闸,严禁一闸多用。孔上电缆必须架空2m以上,严禁拖地和埋压土中,孔内电缆电线必须有防湿、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照明应采用安全矿灯或12v以下的安全灯。   浇筑桩身混凝土时,相邻10m范围内应停止挖孔作业,孔底不得留人。   挖孔时还应注意的事项如下:   a.多桩孔同时成孔,应采取间隔挖孔方法,相邻的桩不能同时挖孔、成孔。必须待相邻桩孔浇灌完混凝土之后才能挖孔,以保证土壁稳定。   b.扩底时,为防止侧面塌方,可采取间隔扩底挖土措施,留一部分土方作为支撑,待灌注混凝土前再挖除。   c.挖、扩孔完成后,一律应在当天验收并接着浇灌混凝土,特别是孔壁是砂土、松散填土、饱满和软土等更不得过夜再浇灌混凝土,以免塌孔。   3.3.5出现流砂、淤泥、涌水特殊处理方案   从地质勘察资料,以及现场勘察分析,在人工挖孔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涌水大、流砂、淤泥等特殊情况。所以在开工前就必须做好出现特殊情况的应急措施。一旦出现流砂应该做好以下应急准备:准备好草蓆、50CM或则30CM护壁模板等。以下为几种在我们目前施工项目中所使用的几种处理方法:   (1)流砂处治   局部出现流砂、淤泥时,施工过程中还能够正常安装钢筋模板,施工中采用草蓆支撑,再用钢筋穿过草蓆垂直于护壁钉入土体内固定草蓆封堵流砂、淤泥,可以按照正常的1M/模开挖。但是要求侧面支撑好后立即组织钢筋安装,模板安装、浇筑护壁。   多个面同时出现流砂时按照常规的1米/模开挖,施工中钢筋模板还没有安装好,模板内部又出现垮塌,根本无法浇筑。所以在施工上就我们把每模开挖深度减少到50CM或则30CM,减少软弱面的临空高度,同时采用草蓆堵塞,再用钢筋垂直于护壁侧面钉入土体内固定草蓆防止侧面垮塌。固定好后迅速组织钢筋安装、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   孔内出现的流砂量较大,人工已经无法清除,施工工艺上只能采取用钢板护壁,施工过程中就要求,护壁主筋焊接在模板外。钢板护壁直接用锤击法沉至下一模标高后再清除淤泥、流砂。钢板护壁上主筋应与上以模的主筋焊接,防止钢板护壁下沉过多导致护壁脱节。该措施在我们这个项目上没有用到,因为经现场观察,所有流砂孔或多或少都出现有一个面土体相对较硬,如果使用钢板护壁,那么可能出现软侧下沉多,硬侧下沉少,钢板护壁出现倾斜。   (2)孔内出现涌水过大,基本处理方法有孔内降水和孔外降水2种。   孔内排水:   当土体的富水性较差时,可采用坑内直接排水,具体操作:先集中把孔的一侧向下挖,把孔内水引至侧边,放入水机边挖边抽水。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挖孔工人必须配绝缘水鞋,水机必须单独设置漏电保护器,并经常检查水机绝缘层是否破损。   孔外排水:   当土体富水性好,水量很大时,宜采用桩孔外管井排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a.集中力量把出水片区的某一根或几根桩开挖到设计深度,然后从孔内向外抽水,达到降低地下水位及降低土体内的含水量的目的,来确保相邻桩孔的顺利开挖。   b.在相邻桩孔间打降水井,在这个项目我公司对该问专门召开了专题会议讨论,最终孔外确定在出水片区相邻桩间设置长螺旋机制降水井,井径为φ500mm,内装φ315PVC管,PVC管上均匀设计排水孔在用土工布包裹,孔底铺2米碎石滤水层。长螺旋机制降水井在施工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只是在部分桩孔因土体的富水性不一,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施工中结合孔内排水法,整个工程挖孔工作已顺利完工。   3.3.6护壁质量   (1)凡出现流砂、淤泥、孔内涌水,在护壁浇筑过程中,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可能混凝土还没有达到初凝,部分混凝土中的水泥已经被渗水冲走,所以在施工措施上应当适当提高混凝土标号并在混凝土中添加速凝剂,以确保护壁质量。   (2)因出现以上特殊情况护壁侧边的土体都是处于不稳定状态,对护壁的侧压力相对普通桩相对较大。那么在护壁模板的拆除时间上就要适当延长,防止新浇混凝土因模板拆除过早发生开裂、垮塌。

钢筋工程(详见钢筋专项施工方案)

3.4.1钢筋的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4.2进场的钢筋须随货附有合格证书和检验报告。

3.4.3钢筋进场,材料员须通知甲方现场代表、监理工程师到场,见证取样。

3.4.4施工中如有焊接接头,须见证取样送检。

3.4.5钢筋工程施工工艺:

土建工长按图纸下料表——盘园调直——配料——下料——弯钩——制作——绑扎

9标段大方量砼采用商砼,零星砼自拌。

商品混凝土由搅拌站根据所选用的水泥品种、砂石级配、含泥量和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进行混凝土试配,得出优化配合比,并把试配结果报送到项目经理部,由项目总工程师审核,报监理审查认可。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或种类,必须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准使用。

3.5.1主体结构混凝土对原材料要求

一般采用水泥强度等级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碱含量较低,各项性能指标比较稳定,货源比较充足。

为保证混凝土外观颜色一致性,避免色差,同一浇注部位应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批次的水泥。

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Ⅱ区中砂,含泥量不大于2%,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4%,细度模数为2.3~3.0,对于砂的含水率,要求混凝土搅拌站必须根据实际所用砂的具体情况,在混凝土配合比用水量中进行调整。

选用质地坚硬、粒径为5~25mm连续级配碎石,含泥量≯1%,泥块含量≯0.5%。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对于石子的含水率,要求混凝土搅拌站必须根据实际所用石的具体情况,在混凝土配合比用水量中进行调整。

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水,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

3.5.2混凝土的浇筑

a.使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混凝土振捣时,必须做到“快插慢拔”,每相邻两个插点的间距不应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即30~40cm。振动棒与模板间距不应小于30cm,并应注意不要碰撞钢筋和预埋件。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能结合成整体,在进行上层振捣时,要插入下层混凝土内不小于50~100mm,并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振捣完毕。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水平、不再出现下沉、不出气泡、表面出现灰浆时为准。一般每点振捣时间控制在20~30s即可。严禁欠振或过振,以免造成混凝土振捣不实或离析。

b.混凝土浇筑应分层振捣,每次浇筑高度不应超过振动棒长度的1.25倍,即不得超过500mm;在振捣上一层时,要插入下层混凝土内不小于50~100mm,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

c.在浇筑中应使用照明和尺竿进行配合,来保证振捣器插入深度。

d.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得踩踏钢筋,移动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原来位置。如发现偏差和位移,应及时校正。特别要重视竖向结构的保护层和板负弯矩部分的位置。

(2)顶板、梁混凝土浇筑

a.梁、板混凝土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砼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帮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b.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采用φ30振捣棒振捣此处混凝土。

d.顶板、梁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斜拖振捣混凝土,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

e.浇筑过程中,应拉线控制标高,使其满足设计要求。振捣完成部位应用木刮尺刮一遍,待表面较干后用木抹子搓毛一遍,搓毛时应顺同一方向进行(作业过程中必须拉线控制标高)。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用水准仪进行找平、压光,以保证楼板的平整度。

(3)框架柱混凝土浇筑

a.柱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为≤50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振捣棒插入点要均匀,防止过振或漏振。

b.柱高在2m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2m时,应在料斗上接一软管,伸到柱内,保证混凝土自由落体高度不得超过2m。下料时使软管在柱上口来回挪动,使之均匀下料,防止骨浆分离。

c.柱子施工缝应留在梁底,且高出主梁梁底以上一个3mm(浮浆厚度+10mm),待剔除浮浆后比梁底高5~10mm。

d.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必须根据钢筋定距框,随时将混凝土顶面伸出的甩槎钢筋调整到位。

斜屋面处混凝土浇筑坍落度不得太大,控制在120±20mm。为宜。浇筑要自下而上进行。浇筑时拉线控制浇筑标高,搓毛、搓平。

(5)道路、广场须按设计要求和规定留置沉降缝、伸缩缝。

(6)砼成型后应派专人养护,大面积砼应覆盖草垫或塑料薄膜。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为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决定配备专门的模板放样施工人员,挑选施工经验丰富,能吃苦耐劳的专业施工队伍参加施工确保工程质量,按业主要求的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

模板施工顺序:满堂架→柱模→梁模→顶板模→梁柱接头模

3.6.2其中各段施工工艺流程为:

弹柱位置线→找平层做定位墩→安装柱模板→安装柱抱箍→安装拉结杆及加固→检查校整→验收(浇砼)

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复核→搭设梁模支撑架→安装梁底木楞或梁卡→安装梁底模→梁底起拱→绑扎钢筋→安装梁侧模→安装上下锁口楞、斜撑楞和对柱螺栓→复核梁模尺寸位置→加固检查校整→验收

搭设支架→安装板模木楞→调整楼板下皮标高及起拱→铺设模板→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绑扎板筋→加固检查校整→验收(浇砼)

3.6.3主要部位模板安装方案

根据已放好的柱轴线和周边线为依据,然后立好四周定型九夹板,外加统长方木骨挡,间距一般为0.3m内,但每侧不少于3根。柱箍采用短钢管加固件固定,柱高在3米内不少于5道柱箍。对断面较大的柱子,中间部分应加设Ф16穿墙螺丝拉结,间距一般0.6—0.8m高设一只,要确保不炸模,四周可利用承重架设短钢管作斜支撑,并校正垂直度。

根据轴线为依据,首先搭设好梁底两侧钢管立柱,钢管高度控制在现浇板下。然后用水平仪测出水平高度,并在砼柱表面和钢管立柱上做好标记,确定好梁底板高度,并校正水平杆高度,然后铺好方木骨挡。方木骨挡两头应固定牢固,方可铺放梁底模,并按规定要求起拱。当梁底跨度大于或等于4m时,跨中梁底处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明确要求时,应按规范要求做,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千分之二起拱,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悬挑梁需在悬臂处起拱千分之六。梁底模板铺好后应拉通线校正,符合要求后再立两侧侧模,并加设斜支撑与两侧模支牢。

(3)现浇板模板安装  

利用梁支模钢管立柱在板与梁的空间处立好钢管立柱,利用两侧梁的水平高度校正好现浇板底模高度,然后铺放木骨挡,并固定。骨挡间距应根据板厚确定,一般0.3m宽设一根,再铺九夹板,接头处应另加统长木骨挡,并用钉子固定。板底模铺好后应对标高水平面进行复核。

3.6.4模板安装后检查要求

模板全部安装完成后,操作班组应做好自检制度,然后项目部组织专门的施工员、质安员进行检查,对轴线、标高、模板拼缝、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模板支架,扣件斜撑及穿心螺丝是否能满足各项强度、刚度等要求,应牢固可靠,并做好检查记录。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1)模板的拆除时间应根据工地所留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强度决定。

(2)未经技术人员通知,不经施工员安排,任何人员不得随意拆除模板、支撑及加固系统。

(3)柱及梁侧模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后即可拆除。

(4)模板拆除顺序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的原则。

(5)模板工程作业组织,遵从某一区段的支模与拆模,由同一个作业班组人员施工,由于支模时已考虑到拆模的安全与方便,且拆模时其班组人员熟知情况,易找到关键点、位,对拆模的进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护都有利。

(6)拆模时不得用钢棍或铁锤猛击乱撬,以防砼外观及内部受损,严禁使拆下的模板自由坠落于地面。完工前,不得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

(7)拆下的模板应立即组织人员清理表面,并经涂刷脱模剂后及时运送到指定地点集中堆放,防止钉子扎脚。

(8)高处、复杂结构模板拆除,应有专人指挥和切实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标出工作面,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工作区。

(9)拆除横板一般应采用长撬杆,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正拆除的模板上。

(10)拆模间隙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坠落,倒塌伤人。

现浇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b.底模,在砼强度符合下表规定时,方可拆除。

设计强度的百分率(%)

3.7.1一般抹灰工程操作工艺

(1)基层处理:清除墙面的灰尘、污垢、砂浆等附着物,要洒水湿润。用喷或甩的方法将建筑胶素水泥浆分散均匀地喷射到墙面上,待结硬后才进行底层抹灰作业,以增强底层抹灰与墙体的附着力。

(2)套方、吊直:抹底层灰前,必须先找好规矩,即四角规方、横线找平、立线吊直、弹出基准线。

  (3)墙面冲筋:使用与抹灰层相同的砂浆冲筋。冲筋完成后应等其稍干后才能进行墙面抹灰作业。

(4)做护角:应采用1:2水泥砂浆做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在阳角两边吊直和固定好靠尺板。抹出水泥砂浆护角,并用阳角抹子推出小圆角,最后利用靠尺板在阳角两边50mm以外位置,以40o斜角将多余砂浆切除、清除。

(5)抹底层灰和中层灰:在墙体湿润的情况下进行抹底层灰,外廊连廊墙体表面,底层灰采用1:2水泥砂浆;外墙墙体表面,底层灰采用1:3水泥砂浆。底层抹灰厚度为6~8mm。待底层灰稍干,再以同样砂浆抹中层灰,厚度为7~9mm。中层灰抹完后,应全面检查其垂直、平整度,阴阳角是否方正、顺直。发现问题要及时修补(或返工)处理。

(6)面层抹灰:待中层达到七成干后(即可用手按不软但有指印时),即可抹面层灰(如间隔时间过长,中层灰过干时,应洒水湿润)。面层抹5mm厚1:2.5水泥砂浆,抹灰时要压实抹平。

3.7.2抹灰工程质量通病的避免

(1)门窗洞口、墙面等抹灰空鼓、裂缝。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有如下几点:a、门窗框两边塞灰不严,经门窗开关振动,在门窗框周边处产生空鼓、裂缝。应重视门窗框塞缝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堵塞密实;b、基层清理不干净或处理不当,墙面浇水不透,抹灰后,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层(或底灰)吸收,应认真清理和提前浇水;c、基底偏差较大,一次抹灰过厚、干缩率较大,应分层找平。每遍厚度宜为7—9mm。d、砂浆和原材料质量不好或使用不当,应根据不同基层配制所需要的砂浆,同时要加强对原材料的使用管理工作。

(2)抹灰面层起泡,有抹纹、开花。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有以下几点:a、抹完面层灰后,灰浆还未收水就压光,因而出现气泡现象。在基层为混凝土时较为常见。b、底灰过分干燥,又没有浇水,抹面层灰后,水分很快被底层吸去,因而来不及压光,故残留抹纹。c、淋制石灰膏时,对过大灰颗粒及杂质没有过滤好,灰膏熟化时间短,抹灰后继续吸收水分熟化、体积膨胀,造成抹灰面出现开花现象。

(3)抹灰表面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其主要原因及防范对策是:抹灰前吊垂直、套方以及打砂浆墩、冲筋不认真,或冲筋后间隔时间过短过长。造成冲筋被损坏、表面不平,冲筋与抹灰层收缩不同,因而产生高低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

(4)门窗洞口、墙面等面灰接槎明显或颜色不一致,主要是操作时随意留施工缝造成。留施工缝应尽量有分隔条,最好留置于阴角处或门窗框边等位置。

(5)管道后抹灰不平。主要是工作不认真细致,没有分层找平,压光。

木材防腐剂是一种化学药剂,经过防腐处理后的木材。可以增强木材的抗菌腐、虫害侵蚀等的作用。

(1)毒效大:木材防腐剂的效力主要是由其对有害生物的毒性决定的,其毒性越大,防腐的效果就越强。

(2)持久性与稳定性好:木材防腐剂应具备较为稳定的化学性质,注入木材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易挥发,不易流失,持久地保持应有的毒性.

(3)渗透性强:木材防腐剂必须浸透入木材内部,并且有一定的透入深度。

(4)安全性高:木材防腐剂对危害木材的各种菌虫要有较高的毒性,但同时它应对人畜是低毒或无毒,对环境不能造成污染或破坏。

(5)腐蚀性低:由于在防腐处理的过程中要用到各种金属容器作为设备,有些防腐剂偏酸性,有的是偏碱性,因此防腐剂应选用对各种金属腐蚀性较小的,偏于中性的较理想。

(6)对木材材性损害小:木材具有良好的纹理和色泽。金防腐处理后多少会有一点影响,但是以不影响其使用为度。

3.8.2防腐木材的生产流程

木材→防腐处理→产品质量检验→合格产品→板院→防腐剂→防腐处理→贮存

木材含水率是影响木材浸注性的一个重要的因子,防腐处理前应测量木材含水率。是全检测还是抽样检测,是生产情况而定,数量少和原料变异大,产品要求高的场合可以全检测。数量大,原料变异小,木材通过窑干,可以抽样检测。每种处理工艺对木材含水率均有一定的范围要求。一般地说,真空—加压处理要求木材含水率在20%以下。

木材含水率,一般用便携式电阻含水率测量仪,简便快速。

木材防腐处理前,应尽可能加工至最终尺寸,以避免防腐处理后的再对防腐木材进行锯切和钻孔等各种机械加工。因为锯切等加工可能会造成防腐木材的防腐力下降。

如果必须要对防腐木材进行锯切、钻孔、开榫、开槽等加工,应使用原防腐剂的浓溶液或其他适当的防腐剂在新暴露的木材表面进行涂覆处理,以封闭新暴露的木材表面。

3.8.3木材阻燃处理

阻燃剂选用无机阻燃剂,无机阻燃剂具有无毒、无害、无烟的优点

.3.9.1基层检查验收

基层要求表面干燥,其含水率按规定不应超过8%,或通过覆盖粘结试验。要求表面应平整,保证基层坚硬、不出现起砂、裂缝、松动、起鼓、不平等现象。表面平整检查应采用2m长直尺检查,直尺与基层的间隙不应超过5mm,只允许平缓变化,每米长度内不得多于一处,表面无积水,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防水基层若有缺陷或积水等现象,必须进行处理,合格后方可进行防水层的施工。

  3.9.2.冷底子油施工

  先将验收合格的基层进行清理,并在基层上涂喷处理剂,要求处理剂涂喷要均匀,待基层处理干燥后,再进行防水卷材的铺设施工。

  3.9.3.防水卷材的铺设

  防水卷材的铺设应按规范要求平行或垂直于屋脊方向铺设。我们计划将防水卷材按粮库的现场实际情况,按顺水方向由低向高平行于屋脊方向或出之于屋脊方向进行铺设。

  ⑴施工前应将验收合格的基层清理干净,并将棱角处尘土吹净。

  ⑵涂刷基层处理剂要均匀一致;

  ⑶基层处理剂干燥后,应按设计要求对屋面防水工程需做附加层的部位进行处理。

  ⑷确定卷材铺贴顺序和铺贴方向,并在基层弹线,然后铺贴卷材。

  ⑹卷材搭接按以下方法进行:

  a长边搭接:卷材纵向搭接宽度,单层防水≥80mm,必须仔细操作,先熔去待搭接部位卷材上的防粘层和粒料保护层,同时应熔化接缝两面的粘结胶,然后进行粘合排气,用手持辊压实,并应有明显沥青条;

  b短边搭接:卷材两端必须全部粘结,搭接宽度,单层宽度应≥100mm,并在基层卷材定位弹线、试铺,按卷材规格、铺设要求、屋面排水坡度、细部尺寸,确定卷材的铺设方案。

  c同一层相邻两幅卷材铺贴:横向搭接边应错开1500mm以上,且上、下两层卷材禁止相互垂直粘贴。

  ⑺卷材铺贴完毕后,必须对搭接部位、端部及卷材收头部位进行密封处理,应嵌涂密封材料、封口胶或冷贴结剂,然后抹平,使其形成明显沥青条。

  3.9.4.成品保护措施

 卷材铺贴经检验合格后,应对防水层采取保护措施。尽量减少交叉施工,以避免防水层被破坏。若不慎将防水层破坏,破坏方应及时进行维修。

3.10.2砌块排列时,必须根据设计图纸和砌块尺寸、垂直灰缝的宽度等计算砌块的皮数和排列,以保证砌体的尺寸。砌筑前,先根据砖墙位置墙身轴线及边线,开始砌筑时先要进行摆砖排出恢缝宽度,摆砖时应注意位置,砖跺等对灰缝的影响,同时要考虑窗间墙的组砌方法,务使各皮砖的竖缝相互错开。

3.10.3砌块排列应按设计的要求进行,砌筑外墙时,应避免与其他墙体碰撞。

3.10.4排列时,应尽可能采用主规格、大规格和工厂生产的标准规格砌块,严禁用异形规格砌块。

3.10.5外墙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的砌块应分皮咬槎、交错搭砌。

3.10.6砌体的上下皮砌块应互相错缝搭砌,搭接长度不宜小于砌块长度的三分之一。

3.10.7砌体的垂直缝与窗洞口边线要避免同缝。

3.10.8凡砌体中需固定门窗或其他构件、以及搁置过梁、搁板等部位,应尽量采用大规格和规则整齐的砌块砌筑,不得使用零星砌块砌筑。

3.10.9砌筑前应试摆,在不够整砖处,如无半砖规格,可用普通粘土砖补砌。

3.10.10非承重空心砖墙,其底部应至少砌3皮实心砖,在门洞口两侧一砖范围内,应采用实心砖砌筑。

3.10.11砌墙顶面与上层结构的接触处,宜用侧砖或立砖挤紧,待砖墙砌筑一段时间后,大部砌砖沉实后,再砌顶部斜砖。

3.10.13砖应提前浇水湿润。砖进场时规格尺寸超差明显,应予更换材料。

3.10.14砖砌体施工临时间断处补砌时,尽量留斜槎,无法留斜槎时,应留马牙槎。接槎处表面应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

3.10.15墙体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空隙,待砖墙砌体沉降以后,再将其补砌挤紧,完成最后一皮砖,防止因砌体沉降造成梁底裂缝。

3.10.16墙长大于5m或墙高大于4m时,宜按规范设置构造柱。

面层铺装是园路和广场铺装的一个重要的质量控制点,必须控制好标高,结合层的密实度及铺装后的养护。

材料的品种、规格、图案颜色应均匀,必须符合设计规定,材料表面平整方正,不得缺楞角和断裂等缺陷。材料吸水率不大于10%,应有材质合格证。

3.11.1工艺流程 (1)基层处理:

将基层处理干净,剔除沙浆落地灰,提前一天用清水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 (2)试铺:

正式铺设前,应按图案,颜色、纹理试拼,试拼后按编号排列,堆放整齐。碎拼面层可按设计图形或要求先对板材边角进行切割加工,保证拼缝符合设计要求。 (3)弹线分格:

为了检查和控制板块位置,在垫层上弹上十字控制线(适用于矩形铺装)或定出圆心点,并分格弹线,碎拼不用弹线。

根据垫层上弹好的十字控制线用细尼龙线拉好铺装面层十字控制线或根据圆心拉好半径控制线;根据设计标高拉好水平控制线。 (5)排砖:

根据大样图进行横竖排砖,以保证砖缝均匀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缝宽不大于1mm,非整砖行应排在次要部位,但注意对称。 (6)刷水泥素浆及铺砂浆结合层:

板块应先用水浸湿,待擦干表面晾干后方可铺设。根据十字控制线,纵横各铺一行,作为大面积铺砌表筋用,依据编号图案及试排时的缝隙,在十字控制线交点开始铺砌,向两侧或后退方向顺序铺砌。 (8)铺砌

铺砌时,先试铺,即搬起板块对好控制线,铺落在已铺好的干硬性砂浆结合层上,用橡皮锤敲击垫板,振实砂浆至铺设高度后,将板块掀起检查砂浆表面与板块之间是否相吻合,如发现有空虚处,应用砂浆填补。安放时,四周同时着落,再用橡皮锤用力敲击至平整。 (9)灌缝、擦缝:

施工完后,应多次浇水养护。铺好石板块两天内禁止行人和堆放物品,擦缝完后面层加以覆盖,对容易被污染的石材用塑料布遮盖;边角易碰撞的地方作围栏保护。养护时间不应小于7天。

3.11.2注意事项:

(1)异型石材由厂家按设计图尺寸加工好运到现场。

(2)对到场的铺装石材分规格堆码并编号。

(3)铺贴时搬运必须轻拿轻放。

(4)铺贴好后应立刻打围保护,防止踩踏。

(5)对易损坏的异型边角部位,采取打围或其它措施加以保护。

3.12.1工艺流程:

测量放样→钉桩→砂浆垫层→安砌勾缝→后背填筑夯实→养护

通常在施工完基水泥稳定碎石层后进行,按设计边线准确地放线钉桩,测记路沿石线和施工标高,以控制方向和高程;根据校核好的道路中线钉立边桩,在直线段桩距为10—15 米,在曲线段为5—10 米,在路口圆角处为1—5 米。 3.12.3路沿石安砌

放样后,开槽做基础,并钉桩挂线,直线部分桩距10—15m,弯道部分5—10m 路口处桩路1—5m;按新钉桩放线,在直线段可用线绳放线,在典线段应用石灰粉划线。在刨槽后安装前应再复核一次,并应测出侧、缘石顶面高程放置标志。 (2)安砌

把路沿石沿灰线排列好,基础做好后,铺2cm 的1:3水泥砂浆(或混合砂浆)作垫层(卧底),内侧上角挂线,让线5mm,缝宽1cm;侧石高低不一致的调整:低的用橇棍将其橇高,并在下面垫以砼或砂浆;高的可在顶面垫以木板(或橡皮锤)夯击使之下沉,至合乎容许误差为止。勾缝宜在路面铺筑完成后进行,用强度10Mpa 的水泥砂浆勾嵌。也可采用石灰土作垫层来稳定路沿石; (3)路沿石后背灰土填筑夯实

用土夯填,夯宽度不小于50cm,高度不小于15cm。槽底、背后填土密实度轻型击实标准大于或等于90%。路沿石背后应用石灰土(或土)回填夯实,夯填尺寸按设计要求做,密实度应达到90%以上。回填时如发现路沿石倾斜或移动,应及时修整;路沿石砌完后,内侧应用细石砼填实,外侧填土仔细夯实,避免平路沿石倾斜或移动。 3.12.4质量标准 (1)直线部分整齐直顺,曲线部分圆顺美观,无折角。

(2)勾缝饱满,整洁坚实,养护不少于三天。

(3)缝宽允许偏差为±3mm。 (4)用20m直线检查直顺度最大偏差不大于10mm。 (5)槽底填土密实度应达到90%以上。

 3.13园路施工工程 3.13.1定桩放线应依据设计的路面中线,宜每隔20m 设置一中心桩,道路曲线应在曲线的起点、曲线中点、曲线的终点各设一中心桩,并写明标号后以中心桩为准,按路面宽度定下边桩,最后放出路面平曲线。各中心桩应标注道路标高。 3.13.2开挖路面应按设计路面宽度,每侧加放20cm 槽,槽底应夯实或碾压,不得有翻浆、弹簧现象。槽底平整度的误差,不得大于2cm。 3.13.3铺筑基层,应按设计要求备好铺装材料,虚铺厚度宜为实铺厚度的140%-160%,碾压夯实后,表面应坚实平整。铺筑基层的厚度、平整度、中线高程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13.4铺筑结合层可采用1:3 白灰砂浆,厚度25mm,或采用粗砂垫层,厚度30mm。 3.13.5道牙的基础应与路槽同时填挖碾压,结合层可采用1:3白灰砂浆铺砌。道牙接口处应以1:3水泥浆勾缝,凹缝深5mm。道牙背后应以12%白灰土夯实。

本工程4m园路采用沥青混凝土层设计的,面层施工应在施工其他项目施工完成后,最后铺筑沥青面层。沥青面层为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

3.14.1沥青混凝土层施工:

a.基层表面保证干燥、整洁,无任何松散集料和尘土等污染物,并整理好排水设施。

b.沥青混凝土选择商品沥青混凝土,沥青生产厂选在远离人口稠密区的地方,防止对居民及周围农田造成影响,其距离不少于1km。

c.选择信誉好,资质高的搅拌厂商,厂商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规定。

a.运料设备。采用自卸汽车,自卸汽车应具有紧密、清洁、光滑的底板和侧板,并备有保温、防雨、防止尘埃污染的覆盖物。

b.摊铺与整平设备。摊铺与整平设备采用自动推进的全宽度摊铺机,并配有电子调平系统、可调节振幅的振动夯具和震动整平板,能确保到达规定的平整度和横坡度。(本工程园路有沥青混凝土的,因受道路宽度影响不能采用机械摊铺料则采用人工摊铺)

DB44/T 1520-2015 石材生产加工企业信用等级的划分与评定.pdfa.粗、细集料分类堆放;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和不同标号的沥青分别堆放。

b.拌合前对不同料源的粗、细集料、沥青均进行抽样检验,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使用。

c.拌料时间以混合料拌合均匀,所有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间歇式拌合机每锅拌合时间控制要符合规范的规定。

e.通过试验路段铺筑,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进料速度、拌合时间先行试拌,并调整到符合要求后,再投入正常拌合,试拌的混合料废弃。沥青混合料拌合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块现象。

在拌合作业中,对混合料进行抽样检验。

在每次取样后6小时,将试验结果提交给监理工程师。当试验结果提交给监理工程师。当试验结果表明需要做任何调整时,都由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在未经调整前,对有疑问的混合料不准使用。

DB15/T 1488-2018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设计指南所有过度加热、已炭化、起泡和含水的混合料均废弃。

g.运输运送沥青混合料车辆的车厢底板面及侧板内壁洁净,无有机物,并涂刷一薄层油水(柴油:水=1:3)混合液,不得有多余的油水混合液积聚在车厢底部。运至摊铺工地的混合料温度不低于规范规定得到现场温度。不符合温度要求,或粘结成团块、已遭雨淋湿的混合料不得铺筑在道路上。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