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通5标道隧道无砟轨道精调施工方案

中南通5标道隧道无砟轨道精调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76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中南通5标道隧道无砟轨道精调施工方案

3.1.1人员仪器精调准备 1

3.1.3人员机具准备 2

3.2轨道精调测量 2

3.2.1数据输入 3

JC/T 2523-2019 煤化工用耐酸陶瓷球阀 技术条件.pdf3.2.2仪器检校 3

3.2.3全站仪设站 3

3.2.4精调小车安装 4

3.2.5数据采集 4

中南通道5标隧道无砟轨道精调施工方案

轨枕及扣件支点间距600mm(650mm)。无砟轨道精调完成后,工具轨应达到以下标准:

轨距:1435±2mm

水平:两股钢轨相对水平差小于±2mm

轨向:以一股钢轨为准,最大矢度2mm/10m弦

高低:最大矢度2mm/10m弦

1、国家铁道部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

2、国家、铁道部现行的设计、施工、验收规范、规则和标准及有关文件。

3、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无砟轨道铺设精密控制测量实施细则

4、重载铁路试验段范围内的设计图纸及相关参考图。

5、铁道部科技司下发的《关于印发30吨轴重重载铁路隧道内无砟轨道试验工点选取意见的通知》(科技工函[2012]76号)。

7、晋豫鲁公司下发的重载铁路试验段相关文件。

3.1.1人员仪器精调准备

组织人员培训,对精调人员进行精调工艺、程序、标准的专业培训,使参与轨道精调的人员全面掌握相关标准及要求。作业人员应固定,不应任意调动;测量数据要有专人做分析计算,制定精调工作表,现场按表执行调整。根据精调工作量和工期要求合理配备轨检小车,以满足现场测量和调整的需要。

认真核对设计资料,确保设计线形等资料输入正确。重点核对平面曲线要素、变坡点位置和竖曲线要素、曲线超高等。确定基准轨,平面位置以高轨为基准,高程以低轨为基准,直线区间上的基准轨参考大里程方向的曲线。

3.1.3人员机具准备

南方高铁轨道精调小车一套

徕卡TCRA1201+

无砟轨道铺设精度应满足下表中轨道静态平顺度允许偏差的要求。

无砟轨道静态铺设精度标准

相对于标准轨距1435mm

2mm/测点间距8a(m)

10mm/测点间距240a(m)

2mm/测点间距8a(m)

10mm/测点间距240a(m)

不包含曲线、缓和曲线上的超高值

包含缓和曲线上由于超高顺坡所造成的扭曲量。

站台处的轨面高程不应低于设计值。

注:1、表中a为扣件节点间距,m。

2、站台处的轨面高程不应低于设计值。

输入并核对设计数据(平、竖曲线,超高)和控制点坐标,坐标换代和长短链处分别输入。输入过程中应重点注意正负号锁代表的意义,东北坐标输入无误。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操作的准确性。

全站仪首次使用前,或在精调测量中出现偏差较大时,应正倒镜检查全站仪的竖直角和水平角的偏差,如果超过3秒,则在气象条件较好的条件下对全站仪进行组合校准和水平轴倾角误差校准,检查全站仪ATR工作状态是否良好。每天精调测量开始时,或环境温度急剧变化后,应对精调小车的倾角传感器进行校核,校核后正反两次测量的超高偏差应在0.3mm以内。

全站仪自由设站观测的CPIII控制点不应少于4对,全站仪宜设在线路中线附近,位于所观测的CPIII控制点的中间。更换测站后,相邻测站重叠观测的CPⅢ控制点不应少于2对。每测站最大测量距离不应大于80米。

自由设站点精度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完成自由设站后,CPIII控制点的坐标不符值应满足下表的要求。当CPⅢ点坐标不符值x、y大于下表的规定时,该CPⅢ点不应参与平差计算。每一测站参与平差计算的CPIII控制点不应少于6个。

CPIII控制点坐标不符值限差要求

使用8个CPⅢ控制点进行自由设站,设站精度不满足要求时,可纳入精调前进方向远方的一对CPⅢ控制点重新进行计算,站点前后必须有一个60m以上的控制点参与设站。全站仪设站位置应选在待调轨道线路中线,且与最近处CPⅢ点距离不宜小于15m。

全站仪设站完成后,将小车推至与全站仪60m左右的位置,待小车稳定后,多次采集数据查看数据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变化小于0.7mm),如果不稳定,则将小车再往前推一段距离重复上述工作,直到直到稳定的工作距离位置,在环境状态稳定的情况下,将此距离作为一测站的工作距离。

3.2.4精调小车安装

轨道精调小车的安装与全站仪设站同时进行,小车上下道应轻拿轻放,严谨碰撞。确保各走形轮与轨距测量装置与钢轨紧密接触。小车安装完成后检查与全站仪的通信是否顺畅。确保电池有足够的电量进行阶段时间内的轨道精调任务。

整个精调测量应选在环境温度稳定的情况下进行,严禁在高温、雨天、大风等环境下进行作业。建议在夜间、阴天进行作业,白天作业时,需避开中午高温和强光照射时段。全站仪照准小车棱镜并锁定后,关闭强力搜索功能。待小车停稳后再进行数据采集。如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异常数据,必须立即停止并查找原因。总之,要保证该过程中测量数据的有效性。更换测站后,应重复测量上一测站测量的最后6~10根轨枕。宜重复测量8幅扣件。在整个区段精调任务开始后,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测量步长:无砟轨道宜为1个扣件间距进行测量,经统计分析连续扣件处的差异,如变化不大,可将测量步长放宽到2~3个扣件间距,中间扣件采用内插的方式取值。

一阶段(半天或一天)精调测量完成后,将数据导出交专人进行调整量计算。对测量成果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并模拟试算调整量,形成书面文件,符号标示的意义需与现场领工达成统一。调整原则:“先中线、后高低”,优先保证参考轨的平顺性,水平控制在1mm以内;轨向和高低控制在2mm以内,连续两副扣件各指标的变化控制在0.5~0.7mm。特殊情况下,对于调整量突然变化较大的地段,需现场核对或重新测量后再做调整。

调整量计算可采用经过验证的软件进行计算,人工计算时,以“最少调整量”和“削峰填谷”的原则来实现,总体目标达到直线顺直,曲线园顺。调整报表预留240a距离作为下一测段复核用。高低调整量计算时,要注意轨道刚度的平顺过度。调整完成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后,输出表报,交现场技术负责人。

步骤1:轨排支腿。精调工作进行前首先对轨排支腿进行编号,编号采用印刷好的不粘胶贴纸粘帖于靠线路侧轨排支腿顶面端部;

步骤2:全站仪设站。采用莱卡TCRP1201+全站仪观测4对连续的CPⅢ点,自动平差、计算确定设站位置,如偏差大于0.7mm时,应删除1对精度最低的CPⅢ点后重新设站。改变测站位置后,必须至少交叉观测后方利用过的6个控制点,并复测至少已完成精调的一组轨排,如偏差大于2mm时,应重新设站。(见图2)

步骤3:测量轨道数据。轨道状态测量仪放置于轨道上,安装棱镜。使用全站仪测量轨道状态测量仪棱镜。小车自动测量轨距、超高、水平位置,接收观测数据,通过配套软件,计算轨道平面位置、水平、超高、轨距等数据,将误差值迅速反馈到轨道状态测量仪的电脑显示屏幕上,指导轨道调整。(见图3)

步骤4:调整中线。采用46mm开口扳手调节左右轨向锁定器,调整轨道中线,一次调整2组,左右各配2人同时作业。在调整过程中,全站仪一直测量轨道状态测量仪棱镜,接收观测数据,通过配套软件,将误差值迅速反馈到轨道状态测量仪的电脑显示屏幕上,直到误差值满足要求后调整结束;紧扣一侧将中线调整到位,在仪器监控下拧紧松扣一侧,在此过程中,不得扰动已调整好的中线;

步骤5:调整高程。粗调后顶面标高应略低于设计顶面标高。用36mm开口扳手,旋转竖向螺杆,调整轨道水平、超高(旋松超高调整器,调整轨排倾角,使轨排框架至设计标高,旋紧两侧竖向螺杆,使竖向螺杆与地面垂直)。调整后人工检查螺杆与混凝土是否密贴某小区景观绿化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保证螺杆底部不悬空。调整螺柱时要缓慢进行,旋转120°为高程变化1mm。(见图4)

4.1精调顺序。对某两个特定轨排架而言,粗调顺序为:1→4→5→8→2→3→6→7→1→2→3→4→5→6→7→8。(见图5)

4.2顺接过渡方法。前一站调整完成后,下一站调整时需重叠上一站调整过的8到10根轨枕。

在CPⅢ点精度、设站精度、全站仪精度、测量小车精度符合规范要求的情况下,两设站点测量同测点的绝对偏差值中线不大于1mm、高程不大于2mm;若偏差大于以上数据,则需要查找分析原因,首先是检查设站点1和设站点2的设站精度,如设站精度没有问题,则需要对CPⅢ控制点进行复测,以确保CPⅢ点的整体精度;过渡段从顺接段后的第一个轨排架开始,每枕的数据递减值宜小于0.2mm,直到绝对偏差约为零为止。

4.3所有测量仪器必须按相关标准实行定期检定。

4.4测量区域停止其它施工作业。

4.5轨排精调后应采取设置围栏(彩色三角旗)、并悬挂“精调区域,禁止跨越”标识牌等防护措施,确保轨排不被踩踏和撞击。

4.6轨排精调后应尽早浇筑混凝土,如果轨排受到外部扰动,或放置时间过长(≥12h),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5℃时,必须重新检查确认合格后,方能浇筑混凝土。轨道精调完成和浇筑混凝之间时间应控制在12h以内某技术学院临时实习车间项目工程建设施工组织设计,如果轨道放置时间过长,或环境温度变化过大,必须重新检查或调整。禁止使用外力扰动轨排。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