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气化装置基础施工方案

粉煤气化装置基础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587.26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粉煤气化装置基础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2

二、编制依据……………………………………..2

三、施工程序……………………………………..2

四、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3

中建某住宅小区施工组织设计(82P)-.doc五、施工进度计划……………………………….15

六、降低成本措施……………………………….16

七、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6

八、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技术措施…………….20

九、施工平面布置图…………………………….26

十、劳动力需用量计划及技能要求……………26

十一、施工机具、计量器具及施工手段用料计划..27

本工程周边地面开阔,距相邻建筑物较远,依据地下水位情况,自然土质较好,所以采用自然放坡开挖。

1.2.2基础底板较厚为2.4m厚系大体积砼,且正值夏季施工,因此预防大体积砼面裂缝是本工程主要质量控制重点;

2.2、执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名称及编号

测温点布设基础浇筑砼前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混凝土浇筑前准备工作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温度监测、养护模板拆除土方回填

关键工序一览表表3.2

水化热温度较高,容易产生温度裂缝,导致开裂

4.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4.1.1技术部门提前对商品混凝土供应厂家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对商品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资质备案。并要求商品混凝土供应时匀速进场不断档。要求搅拌站按照有关标准提供其全套商品混凝土技术保证资料。

4.1.2项目经理部组织现场施工人员,针对工程特点,明确施工方案,制定施工方法、施工步骤,保证混凝土浇筑均衡性和连续性。

4.1.3提前绘制测温点平面布置图,将测温管线布置到位,并进行保护。

4.1.4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工艺标准要求组织所有的混凝土施工员和操作者进行培训,并做好书面的技术、质量、安全等交底。建立责任制,分工周密,按照操作规程规定进行施工。混凝土罐车进场后,由现场专职人员收取、填写混凝土运输单,其余技术资料由现场试验人员收取转交技术部门。

为保证基础底板混凝土的连续浇筑,浇筑时配备两个浇筑小组,具体人员配备如下(管理人员和操作工种两个小组):

4.2.1施工管理人员:项目队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各项工作做出总部署,配备现场协调、混凝土工长、质检员、试验工、放线工、电工、测温记录等人员管理、监督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过程、施工顺序和施工质量。每浇筑小组连续工作12h,中餐及晚餐统一供饭至现场,确保混凝土浇筑一气呵成。施工过程中的间歇时间不得超过30min,以防止混凝土施工冷缝出现。

4.2.2.1管理人员:施工经验丰富、管理协调能力强,责任心强,实行生产主管负责制。

4.2.2.2施工人员:素质高、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管理完善,听从指挥。

4.2.2.3试验员: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具备相应的试验工作资格。

4.3.1.1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确保站内机械设备完好,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连续、稳定。

4.3.1.2原材料储备充足,确保原材料供应稳定可靠。

4.3.1.3如搅拌站使用散装水泥,为尽量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使用的水泥要提前24小时进入搅拌站筒仓,杜绝随上料随使用的情况发生。

4.3.2施工单位准备

4.3.2.1施工所需各种设备、材料按计划组织进场。

4.3.2.2主要机具及材料

4.3.2.3其它工具:手推车、铁锹、铁盘、木抹子、小平锹、水勺、水桶、胶皮水管、标尺(控制混凝土浇筑厚度)、电闸箱、串筒、溜槽等。

4.3.2.4施工前混凝土工长带领班组操作人员熟悉工作环境,确定振捣位置,保证振捣棒等工具落实到位。

4.3.2.5浇筑混凝土前,模板支设等安放就位。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检查模板稳定性、支撑情况。各工种自检合格后,办理隐检、预检、交接检,并填写混凝土浇灌申请书。审批合格后报监理,取得同意后方可浇筑。

4.3.2.6浇筑前检查并清理基础底板内残留杂物。

4.3.2.7基础轴线尺寸、标高等均经过检查,验收完毕。标高控制线已按要求设置完毕。

4.3.2.8检查电源、线路并做好照明准备工作。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设备机具等预布置详见《临时用电专项方案》。

4.3.2.9沿着基础的长方向,用¢48×3.5钢管上满铺木跳板,搭设四条4m宽的砼操作运输道,并有良好的安全措施。

4.3.2.10计量器具、试验器具、振捣棒等检验合格。操作者具有完好的绝缘手段。

4.3.2.11浇筑申请得到批准,汇同监理、技术、质检部门对第一车混凝土进行质量鉴定。

4.3.2.12所有机具在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行,配备专职技工,随时检修。

4.3.2.13材料部门提前做好有关材料的进场工作,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3.2.14加强气象预测预报联系工作,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顺利进行,确保混凝土质量。

4.3.2.15加强现场指挥和调度,避免车辆拥挤堵塞。在进出场口设置交通协调人员,负责协调罐车的进、出场以及罐车与社会车辆关系。浇筑场内设置交通指挥人员,负责指挥进场罐车的走向、错车、停车。浇筑场内设置调度人员,负责调度进场的罐车停靠在适宜的泵车边,以防出现窝泵,抢泵的情况。

4.3.2.16混凝土最大浇筑量时需要混凝土运输车及混凝土泵数量计算

(1)混凝土单位时间最小浇筑量(m3/h)

Q—混凝土单位时间最小浇筑量(m3/h);

F—混凝土浇筑区面积(m2),取235m2;

H—浇筑厚度(m),取2.4m厚基础底板计算;

T—下层混凝土从开始浇筑到初凝为止所允许的时间取7(h)计算。

Q=235×2.4/7=80.6m3/h

N=Qh/Qma18×η

Qh――每小时计划混凝土浇筑量(m3/h),取80m3/h;

Qma18――所选泵的额定输送量(m/h),取80m3/h;

η――混凝土泵的效率系数,取0.6。

N=80÷(80×0.6)=1.67取2台汽车泵

(3)Q1=Qmax×α1×η

式中:Q1——每辆混凝土汽车泵的实际输出量(m3/h);

Qmax——每辆混凝土汽车泵的理论最大输出量(m3/h);

α1——配管条件系数,取0.9;

η——作业效率,取0.6。

将各值代入上式可得一辆混凝土地泵的实际输出量:

HBT80汽车泵Q1=80×0.9×0.6=43.2(m3/h)

(4)现场混凝土汽车泵共需配置的混凝土运输罐车台数,可按下式计算

N1=[Q1/(60×V)]×[(60L/S)+T]

式中:N1——混凝土运输车台数(台);Q1——每台泵的实际输出量(m3/h),取43.2m3/h;

V——每台混凝土运输车的容量,取最小8m3;

L——罐车往返一次行程(Km),取20Km;

S——平均车速,取30Km/h;

T——一个运行周期总停歇时间(min)。

考虑每车现场等候时间10min,浇筑、冲洗、装料时间30min,共40min。

N1=[43.2/(60×8)]×[(60×20/30)+40]=7.2台,取7台混凝土罐车。

故同时使用2台泵车共需配置14辆混凝土罐车。

考虑交通堵塞、车辆故障等不确定因素,为保证现场两台混凝土泵车的正常工作,共需配备不小于16辆混凝土运输车,满足该段底板砼浇筑区域的的连续浇筑,避免因混凝土的供应不及时而造成混凝土的质量隐患,确保大体积混凝土顺利浇筑成功。

4.4砼浇筑施工工艺流程

泵机试运转→搅拌站供货→核实混凝土配合比、开盘鉴定,混凝土运输单→检查混凝土质量、坍落度→输送与混凝土同配合比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内壁→输送混凝土→分层浇筑→振捣→抹面→扫出浮浆、排除泌水→养护→测温→成品保护。

本工程采取商品砼,选择具有生产资质的预拌混凝土生产单位,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的有关规定,并应满足施工工艺对坍落度损失、入模坍落度、严格控制入模温度(以不超过20℃为宜)等的技术要求。混凝土所有质保资料应齐全并符合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4.4.4商品混凝土进场后,首先要检查其出厂合格证,试验员应跟班抽样做坍落度检测,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4.5.1搅拌运输车的数量应满足混凝土浇筑的工艺要求。

4.5.2混凝土运输车到达现场后,每车混凝土的坍落度都需进行目测,并且对混凝土搅拌车每车进行检测(塌落度筒检测)。从搅拌车运卸的混凝土中,分别取1/4和3/4处试样进行坍落度试验,两个试样的坍落度之差不得超过3cm。当实测坍落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及时通知搅拌站,严禁私自加水搅拌。

4.6.2利用泵管前连接的软管在底板上皮钢筋的表面上直接布料,在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冷缝的前提下,利用软管左右移动,作扇形状散布混凝土,尽量使入模混凝土散布面积大以增加散热与热量交换。

4.6.3覆盖已浇混凝土的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以免出现冷缝。

4.6.4在保证砼不出现冷缝的条件下,适当放慢浇筑速度,以利于散热。泵送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大于500mm。

4.7.1混凝土拌合料在搅拌、浇筑入模后,必须振动捣固,密实成型,结构密实,使拌合料的颗粒之间以不同的振动加速度发生液化,破坏初始颗粒之间不稳定平衡状态,骨料颗粒依靠自重达到稳定位置,游离水分挤压上升,气泡逸出表面,混凝土最终逐渐达到密实状态。从而大大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4.7.2浇筑时,每条泵管配备足够的振捣棒,能保证混凝土浇筑移动速度不漏振。使混凝土自然缓慢流动,然后全面振捣。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的坡度,在每作业面分前、中、后三排振捣砼,在出料口、坡角、坡中各配备2根振捣棒振捣,边浇筑边成型及抹平底板表面,标高、厚度采用水准仪定点测平,用小白线严格控制板面标高和表面平整;边浇筑边振捣。随着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向前推进,振动器相应跟上,保证整个高度混凝土的质量。

4.7.3振捣棒插入混凝土的深度以进入下一层混凝土50~100mm为宜,消除两层之间接缝,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可在振捣棒距端部500mm处绑红皮筋作为深度标记。

4.7.4振捣过程中应将振捣棒上、下来回抽动50~100mm,以使上、下振动均匀。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为20~30秒,使混凝土表面不显著沉降,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每个流水段应设专人指挥振捣工作,严防漏振、过振造成混凝土不密实、离析的现象产生。防止先将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填满振捣棒抽出时造成的空洞。

4.7.5振捣器插点要均匀排列,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不应混用,避免漏振。振动器移动间距为500mm。

4.7.6插入式振捣器操作要点是:“直上直下,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切勿漏点插;上下要振动,层层要扣搭;时间掌握好,密实质量佳。”

4.7.7振捣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测温设施、预埋件等。

4.7.8采用二次振捣技术:当浇筑后的混凝土即将凝结时,给予再振捣以提高密实度,减少混凝土块体内部的微裂缝和提高强度和抗渗性能。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容易产生泌水现象,泌水现象严重时,可能影响相应部分的混凝土强度指标。为此必须采取措施,消除和排除泌水。一般情况下上涌的泌水和浮浆会顺着混凝土浇筑坡面下流到积水坑内。施工中根据施工流水,大部分泌水可小灰桶舀出,局部少量泌水采用海绵吸除处理。

4.9混凝土表面的处理

标高预先抄于基础四周模板上及底板上的短钢筋控制桩上,刮平时拉线控制,待找平结束时顺手将短钢筋敲掉。浇筑后混凝土表面会形成较厚的水泥浆,水泥浆凝固后会形成缩水裂缝,所以在混凝土初凝前,采用长刮尺刮平,在表面撒洗净的细石子一层,然后铁滚碾压数遍,用木楔打磨压实,最后用混凝土提浆机打磨消除表面缩水裂缝,初凝前再用铁抹子收光,并用硬扫帚刷混凝土表面,以防止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然后覆盖塑料薄膜等材料进行养护。

4.10混凝土面防止裂缝措施

混凝土面防止裂缝措施一览表

降低原材料的温度,使用地下水,防止太阳直射

加缓凝剂,减缓水化热释放速度

保温养护,人为制造过渡环境温度

利用砼后期强度,如掺加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

利用砼强度增长和应力松弛

早龄期湿养护,防止干缩与冷缩过早叠加

改善砼配合比,防止离析,减少泌水

反复搓面,改善砼表层构成

发现意外情况,随时调整养护措施

最小水泥用量340Kg/m3;混凝土最大水灰比=0.4;混凝土坍落度12±2cm;最大氯离子含量0.08%;

4.12.1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期间必须严格控制其内外温差,确保不出现有害裂缝,确保混凝土质量,养护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序,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控温措施,并按需要,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将温差控制在25oC范围内,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天。

4.12.3基础砼应加强表面保温养护即混凝土面用双层塑料薄膜覆盖后,再铺设双层石棉毯或石棉覆盖,上面再铺双层塑料薄膜。模板面用单层塑料薄膜覆盖后,铺设石棉毯。

4.12.4为了确保新浇筑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12h内加以覆盖。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当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25℃时,可结束覆盖养护。覆盖养护但尚未达到养护时间要求时,可采取洒水养护直至养护结束。

4.12.5设专人负责基础砼的养护工作。

4.13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

为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避免温差裂缝,在混凝土浇筑完后,应及时测温并随时将结果反馈。为保证和减少测温的误差,测温由专人负责。

4.13.2测温点布置

4.13.3对所有测点进行编号记录。

4.13.4测温管理制度

4.13.4.1设置专职测温工及技术管理人员,测温工应将当日测温表项目填写完整并签名后,及时交给技术管理人员,一方面使管理层随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以便准确推算温度变化趋势和检查测温记录的真实性,以及确认是否增加覆盖或采取其它措施。

4.13.4.2设专人进行测温工作,其测温频率为:

第一天至第四天,每4h不少于一次;

第五天至第七天,每8h不少于一次

第七天至测温结束,每12h不少于一次。

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20OC,可停止测温。

4.13.5测温注意事项

严密监测混凝土的温升情况,控制大体积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小于25℃。

5.1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保温层的计算

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保温层厚度的计算

δ=0.5h·λ1(T2-Tq)Kb/λ(Tmax-T2)

=0.5×2.4×0.08×20×1.5/(2.33×25)

λ1——保温被覆盖被材料(矿棉)导热系数(取值0.08);

λ—混凝土导热系数2.33W/(m·K);

T2—混凝土表面温度;

Tq——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

kb—传热系数修正值1.5

Tmax——计算得混凝土最高温度(℃);

计算时可取T2-Tq=15~20℃

即保温厚度为49mm,覆盖保温被厚度取50mm,上下各加盖两层塑料薄膜。

4.14.2预备足够的雨衣、雨布、雨靴,保证雨季施工人员施工防雨工具。

4.14.3各种小型施工机具均用钢筋和彩条布制作防风雨棚。台风来临前将各种临设及防雨棚等牢固锚入土中或拉设缆风绳。

4.14.4雨季施工时电动施工机械及照明用电用具的要绝缘良好、接地良好、设置合格漏电保护器并设警示牌。用电施工人员按规定佩带绝缘防护用品。

4.14.5下雨时及时抽走坑中集水,防止泡槽和土方塌方。

4.14.6下雨中和下雨后检查模板支撑系统,对下沉、已削弱的支撑重新加固。

4.14.7如在浇筑过程中遇到大雨时,采用在施工点用雨布搭设移动式防雨棚。并对已浇筑找平的砼盖塑料薄膜,等雨停时进次进行压光。砼运输车的下料点及容器设防雨盖,尽量缩短砼运输浇筑操作时间。

4.15施工成品保护措施

4.15.1已浇筑的基础底板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上人无脚印以后方准上人,或安装结构支架和模板避免集中荷载过早造成底板出现裂缝。

4.15.2浇筑混凝土时配备看筋人员,及时将钢筋复位,同时配备看模板人员,避免出现跑模、跑浆等。

4.15.3混凝土浇灌前搭设施工马道,防止踩踏钢筋。

4.15.4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采取有效养护措施,严防脱水和收缩裂缝。

4.15.5混凝土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后,应用盖板封闭严密,避免杂物进入,污染钢筋。

5.1.1施工进度管理措施

5.1.2.1充分发挥计划管理职能,按照项目部的总体计划为依据,编制周、日计划。

5.1.2.2充分发挥目标管理职能,加强现场的控制力度,以目标考核为手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5.1.2.3充分发挥整体资源优势,适时平衡和调配人、材、机、物等资源。

5.1.2.4建立施工进度动态管理,及时纠正施工过程中的进度偏差,并制定特殊情况下的赶工措施。

5.1.2.5加强与业主、监理、设计单位的沟通,加快施工进度。

5.2.1具体施工计划见总体计划。

6.1优化劳动组合降低人工成本投入。

6.2施工要确保安全无事故,降低施工安全风险的投入。

6.3材料在采购之前应进行寻价然后再采购的制度物料提升机施工方案,使材料采购成本最低

7.1质量管理目标:一次交验合格率100%

一次交验合格率100%

7.2建立现场专业质量保证体系

7.3工程质量控制程序

7.3.1工程质量控制程序流程图

7.3.2.1技术员在每道工序施工前,在书面技术交底的同时,下发一式两份的自检记录表,记录表应写明质量要求与具体的允许偏差值等。

7.3.2.2施工班组严格按照图纸、规范及技术交底要求施工某公路路面施工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及时进行自检,均符合要求后填写自检记录。

7.3.2.3自检合格后报监理验收,合格后向下道工序进行交接,交接时下道工序操作班组对上道工序施工质量检查,填写交接记录,即互检记录。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