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洞施工组织设计

引水洞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691.20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引水洞施工组织设计

1.1.1《引乾济石调水工程秦岭终南山输水隧洞施工图》及踏勘工地现场所了解的工程现场情况和资料;

1.1.2国家颁布的现行有关引水供水工程及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规范、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施工安全规程、工程施工质量评定标准、规程和相关定额等;

GBT50228-2011 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1.1.3国家及地方关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规;

1.1.4中铁五局集团一公司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机械设备状况、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来在工程施工实践中积累的经验。

1.2.1在认真、全面、系统地阅读设计文件、技术规范等的基础上深刻领会和贯彻设计意图及各项要求。

1.2.2贯彻执行各项技术标准、设计要求和技术规范,执行业主对本项目的各项指令,按照“项目法”管理要求和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对项目实施全面管理和控制。

1.2.3保证重点、统筹安排,确保工期的严肃性。施组安排尽可能组织平行、流水作业,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不间断施工,保持均衡生产。

1.2.4科学合理配置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全面提高机械化程度,充分实现人力和机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施工进度。

1.2.5推行新技术、新工艺;实行规范化、标准化作业,以一流的管理创优质名牌,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1.2.6科学布置现场,合理安排工序,注意环境保护,推行文明施工,确保安全生产。

1.2.7合理投入,控制成本,节约用地,节约投资。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为:引乾济石调水工程秦岭终南山输水隧洞SK69+335~SK73+835段全长4500米的隧洞洞身开挖、支护、衬砌及附属工程。

引乾济石调水工程是利用西康公路秦岭终南山特长隧道,将商洛市柞水县境内乾佑河上游部分水量穿越秦岭调入西安市长安区境内石砭峪河,是陕西省南水北调规划推荐近期实施的调水工程之一。该工程引水干渠为平行于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位于隧道西侧的输水隧洞,采用自流方式引水,隧洞中线与公路西线隧道中线间距为20m,北口里程为SK64+825,南口里程SK82+845,全长18045m,过水断面尺寸2.5×3.05m。隧洞进口为南口柞水县的乾佑河,出口为长安区的石砭峪河。最大引水流量8m3/s。

洞身围岩有Ⅰ、Ⅱ、Ⅲ及Ⅳ类围岩,以Ⅱ、Ⅲ类围岩为主,从设计图上统计:本标段Ⅲ类围岩段194m,占4.3%;Ⅱ类围岩段1553m,占34.5%;Ⅰ类围岩段1993m,占44.3%;Ⅰ类岩爆围岩段760m,占16.9%。

本隧洞根据不同的地质及断面情况,有不同的衬砌类型,Ⅰ、Ⅱ类围岩采用锚喷衬砌,Ⅲ、Ⅳ类围岩及斜井特殊地段采用模筑砼衬砌。

围岩岩性以混合花岗岩和混合片麻岩为主,间夹少量片麻岩残留体。岩质脆硬,节理较发育~不发育;水文地质条件较好,位于构造裂隙弱富水段和节理裂隙贫水段,对施工较为有利。

不良地质及地质灾害主要有断层和岩爆。断层主要为F5断层,宽约108m,断带物质主要为碎裂混合花岗岩及少量糜棱岩;根据公路东线推测隧道Ⅵ类围岩段有可能发生中等岩爆,岩温较高,可达28℃。

(1)本段均为1.1%的上坡,施工采用斜井方案,结合西线公路隧道紧急停车带和行车横通道布设,其间距约为1500m,斜井施工长度15~20m,与输水隧洞平面夹角40度,倾角3~5度。

(2)输水隧洞及两端输水渠道按4级建筑物设计,其余附属工程及临时工程均按5级建筑物设计。

(3)输水隧洞、渠道等主要建筑物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50年一遇洪水校核。

(4)地震设防烈度为Ⅶ度。

施工从公路西线隧道的紧急停车带开设三个斜井进入输水隧洞进行分段开挖,区段长、作业面多、工作面小、施工难度大。施工中应注意协调好各工作面的小循环和各工区之间的大循环的关系,使整个隧道施工快速而有序。

1)本段位于整个输水隧道的中部,距西安端洞口的平均距离约6800m,隧道通风、排水、运输及通讯调度都较为困难。

2)隧道工作面较多、施工管理难度大,因此施工过程中开挖、支护、运输、通风以及排水等都必须做好协调和管理,以实现“快速、有序、优质、高效”的建设目标。

3)隧道工作断面狭小,无法采用常规的公路隧道施工机械施工。

4)隧道埋深大、地质条件复杂,不可预见性大;Ⅵ类围岩占了区段的将近一半,围岩硬度高,钻爆较为困难。

开工日期:2004年11月30日

全部工程完工日期:2006年1月31日;

本工程计划利用14个月时间完成全部工程,其中洞身开挖10.9个月,总工期比设计工期提前一个月完成。

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5%以上,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水利水电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争创行业部级优质工程。

不发生人身重大伤亡事故和机械破损事故,年负伤频率控制在2‰以下。

不污染环境,不造成水土流失,创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开工日期:2004年11月30日。

11月30日,1号工区和2号工区斜井正式开挖,3号工区斜井于12月15日开工。

竣工日期:2006年1月31日。

施工准备:2004年11月20日~2004年11月30日用10天时间完成施工准备工作。3号工区12月1日~12月15日进行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要合理调配,快速、有序,应调整好与西线施工的干扰问题,全面做好控制桩点引入及测量复核、机械设备安装调试、物资供应、人员安排等前期工作。

3.2.2洞身开挖、支护

2004年12月15日~2005年11月7日共10.85个月时间进行隧洞开挖,月均开挖415m,锚喷支护紧跟开挖。

南口Ⅱ类围岩段SK70+076~SK70+491段,长415m,从2004年12月15日~2005年3月6日共2.77个月时间完成开挖;Ⅲ类围岩段SK70+491~SK70+599段,长108m,从2005年3月6日~2005年4月2日共0.9个月时间完成开挖;Ⅱ类围岩段SK70+599~SK70+935段,长336m,从2005年4月2日~2005年6月9日共2.24个月时间完成开挖。

北口Ⅰ、Ⅱ类围岩段SK70+076~SK69+335段,长741m,从2005年6月12日~2005年11月7日共4.94个月时间完成开挖。

北口Ⅰ、Ⅱ类围岩段SK71+771~SK70+935段,长836m,从2004年12月15日~2005年5月30日共5.57个月时间完成开挖。

南口Ⅰ类围岩段SK71+771~SK72+435段,长664m,从2005年6月2日~2005年10月13日共4.43个月时间完成开挖。

南口Ⅰ、Ⅱ类围岩段SK73+257~SK73+710段,长453m,从2005年1月1日~2005年3月30日共3.02个月时间完成开挖;Ⅲ类围岩段SK73+710~SK73+796段,长86m,从2005年3月30日~2005年4月21日共0.72个月时间完成开挖;Ⅱ类围岩段SK73+796~SK73+835,长39m,从2005年4月21日~5月28日共0.26个月时间完成开挖。

北口Ⅰ类围岩段SK73+257~SK72+435段,长822m,从2005年5月2日~2005年10月14日共5.48个月时间完成开挖。

3号工区南口开挖完后1个月,即2005年5月29日~2005年6月20日共0.72个月时间完成SK73+710~SK73+796段Ⅲ类围岩隧洞衬砌,月均衬砌120m。

1号工区南口开挖完后0.5个月,即2005年6月24日~2005年7月19日共0.9个月时间完成SK70+491~SK70+599段Ⅲ类围岩隧洞衬砌,月均衬砌120m;

3.2.4铺底及收尾工程

各工区独头掘进完并衬砌1个月后进行铺底施工,进度按600m/月安排。其中1号工区北口段铺底为最后完工,完工日期为2006年1月13日,考虑约半个月收尾清理时间,即最后全部工程完工时间为2006年1月31日。

4.1施工部署指导思想

施工组织机构为中铁五局(集团)公司西康公路秦岭隧道工程指挥部,下设1号、2号、3号工区三个施工项目队。指挥部设指挥长1人,副指挥长1人,总工程

师1人,各专业工程师的设置满足施工需要。由生产副指挥长全面负责引水隧洞的施工生产指挥和协调,并在各个工区分别设相应的分管口施工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

指挥部设五部一室,即:工程管理部、施工管理部、机电物资部、财务部、安全质量监察部及办公室。指挥部组织机构见下图。

中铁五局(集团)公司西康公路秦岭隧道工程指挥部

引乾济石终南山输水隧洞工程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4.2.2主要管理人员及各工区人员配备

4.2.2.1、施工管理人员

现场施工负责人:刘阔文

4.2.2.2、劳动力配备

1)、开挖劳动组织(各工区)

安装风水电、养路等10人

2)、喷锚支护劳动组织(各工区)

锚杆施工               12人

挂网、安装钢架、喷射混凝土、超前支护20人

3)、后勤服务人员(综合)

后勤人员               5人

服务人员               10人

合计                 15人

因此,施工作业及后勤服务人员共计261人。施工高峰期时,所需人数可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剂使用,确保施工进度。

4.2.3管段划分及斜井设置

4.2.3.1根据本标段的实际情况,拟划分成三个施工区:

从西线公路隧道YK70+052.16、YK71+794.84、YK73+280.84三个里程处开辟施工斜井进入引水隧洞施工,对应的引水隧洞里程为SK70+076、SK71+771和

SK73+257,并由此向南、向北相继施工,形成1#、2#、3#三个工区。施工管段及任务划分见下表及附图所示。

SK69+335~SK70+935全长1600m的全部开挖、支护工程

SK70+935~SK72+435全长1500m的全部开挖、支护工程

SK72+435~SK73+835全长1400m的全部开挖、支护工程

4.2.3.2斜井设置情况

详见斜井平面布置示意图和斜井参数表。见附图。

5施工方案、方法及施工工艺

1)在收到设计文件、设计院进行现场交桩后,由精测队对东线贯通后的线路中线、标高进行复测,并与相邻标段进行联测,直至闭合贯通。并将导线点引入西线斜井口附近,作为隧洞进洞的依据。

2)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批准,并进行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对施工组织技术措施、施工重点、难点技术攻关计划、施工过程中有关程检、隐检、验标,采用规范、标准及各项技术管理细则都要作详细的书面交底与部署。

3)斜井进洞前,制定出利用西线公路隧道导线点的进洞方案,并计算出隧洞各主要部位的标高,经复核后作为施工测量的依据。

4)试验室在开工前,做好相应试验检测设备、仪表仪器的检测校核工作,根据水利隧洞的不同施工方法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试验检测方案和做好砼配合比的设计工作。

5.1.2施工技术方案

隧道开挖采用新奥法施工,抓好光面爆破,严格控制超欠挖。

Ⅲ类围岩根据“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原则进行全断面或正台阶法开挖;Ⅰ、Ⅱ类围岩为全断面开挖,采用人工风钻钻眼,并根据实际情况按设计要求进行喷锚支护。

施工初期约100m,受施工场地的限制,采用人工装碴和人力手推车进行运输;后期采用一台WZ80型立爪装岩机装碴,洞内采用无轨运输方式运输,运碴采用WA470、CAT966F装载机配合15t自卸汽车进行二次倒运。

洞内配备大功率通风机,采用压入式通风,从公路铁路施工横通道抽入新鲜空气,并将污浊空气排入到公路东线隧道抽出。

顺坡施工地段开挖侧沟顺坡排水,反坡施工地段在适当位置开挖集水坑,将洞内积水抽排至东线隧道排出。

隧洞采用自制模板衬砌台架进行衬砌,每环衬砌长度8m,墙拱一次完成。

在洞外设两套HZJZ35砼搅拌站(35m3/h)拌制混凝土,小型砼输送车(1m3)运输砼,人工浇筑混凝土入模,附着式配合插入式振捣器捣固。

洞内在西线各工区施工横通道及通风机、空压机站位置设变压器,采用高压进洞方式引入引水隧洞。洞内供电线路均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为确保安全,隧道内照明用电及设备用电采用两套供电线路,施工地段照明用电采用36伏低压供电线路,成洞地段照明用电采用220伏电压供电线路。

为预防临时停电,在各工区自备300KW内燃发电机各一台供电,以满足合同段的施工生产及生活用电。

隧洞内动力线路挂设遵守以下方法:

①固定动力线路和照明线路使用良好的绝缘线并固定在绝缘体上,不使用导线;

②工作面附近的临时动力线路和照明线路使用防水绝缘的橡胶电线;

5.3施工排水、供水系统

本段南口工区均为顺坡排水,施工中在隧道东侧设排水沟,水沟尺寸为0.4×0.3米(宽×深),在施工斜井口设置集水坑,使水顺坡汇至斜井处再抽至公路西线水沟排出。

本段北口工区均为反坡排水,由于纵坡较大(1.1%),独头掘进深度较长(达900m),采用隔开较长距离开挖集水坑,将开挖面的积水用水泵抽到最近的集水坑内,再用主抽水机将水排入西线隧道的接力式排水方式。抽水机需随隧道的掘进而不断拆迁前移,且需对地下水涌水量有足够估计,排水设施要有后备。

在铁路Ⅱ线隧道的通风斜井井口附近修筑100m3的蓄水池,水源从河道引入,利用自然水压供水,从斜井接φ200mm的水管至公路西线,隧洞施工用水从公路西线接入。主供水管接入隧洞各工区的水管采用φ150mm的钢管,各工区的洞内供水管均采用φ100mm的钢管。考虑管路的水头损失后应确保水到达最高工作面(SK73+835拱顶)的最小水压不小于0.3MPa(风钻及喷射混凝土水压要求)。

由于通风距离长,通风管径小,通风阻力大,根据通风计算,最大施工的控制风量所需扇风机的风量为500m3/min,风压为2648Pa。

5.4.2确保通风效果措施

5.4.2.1合理布局,布局见附图

1)为避免排出的回风流再次吸入形成部分循环风,出风口设在距洞口30米以外;

2)为防止干扰流水作业中其它并行工序的作业,通风管悬挂在洞壁拱腰;

3)为保证通风效果,风管口到掌子面的距离应在风流有效射程以内,但又不会因爆破损坏风管。

5.4.2.2优化匹配

采用性能优良的大功率轴流式通风机,匹配直径为0.7m的风管,充分发挥了其性能。

5.4.2.3防漏降阻

防止漏风与降低风阻是实现长距离、小断面通风的技术关键。为使百米漏风率和通风阻力系数达到系统设计要求,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选择优质材料的风管

进风端高压风区选用长丝涤沦纤维作基布,压延PVC塑料复合而成的增强塑胶布所做的风管,其内表面光洁度高,流动磨擦阻力系数小,由于采用的是拉链式连接,连接牢固、紧密,大大减少了漏风量。

风管管节加长,可以减少接头个数,减少接头漏风量和接头局部阻力,还可减小挂设和维护工作量。

风管接头由薄钢板制成钢圈加焊φ10mm钢筋在工地加工。安装时将两节风管端口顺序套在接头上,用φ3mm软铁丝绑紧,并做成单反力,形成包覆结构,再用软铁丝捆紧。这样接头牢固紧密,不易泄漏,不易变形,性能较稳定,并减少了维修工作量。

安装时吊挂风管的缆索拉平、拉紧,锚杆打牢、校直;管上的吊环间隔300~400mm,做到无一缺损,无一漏挂。

5.4.2.4加强通风系统的维护管理

要保持通风系统良好的工作状况,必须加强对系统的维护管理,特别是长的软管,更需经常检查、修补和更换。成立专门的通风班组,负责通风系统的管理,风管的接长,放炮时风管的摘挂及漏风处理,通风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并由专人定期测试通风量、风压、风速,并即时作出通风效果的评价和改进意见及措施。

5.4.3施工防尘措施

在隧洞施工中,由于钻眼、爆破、装碴、喷砼等原因,在洞内浮游着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防尘在隧道施工中极为重要。隧道施工防尘主要采取湿式凿岩、机械通风、喷雾洒水、个人防护等综合防尘措施。

尽量减少在凿岩、爆破、装岩等各工序中的粉尘产生量。如:凿岩要保证水量,以减少粉尘;控制炮孔的装药量避免岩石过于粉碎而造成粉尘增多;净化风源;装岩前在岩堆洒水,粘结细粒粉尘,使其不致在铲装时扬起。

除尘的主要措施有:凿岩操作上规定先开水后开钻,以防止瞬时的干式凿岩产生;净化水源,并在水中加湿润剂;在凿岩机上配置除油器,防止从凿岩机排气口排出油雾并引起粉尘飞扬;采用吹孔除尘器,防止压气吹炮孔时使粉尘飞扬;爆破后采用爆破冲击波启动水幕;对岩壁要经常清洗,做到岩壁和设备无积尘。

排尘措施主要是通风。正确确定通风方式,合理布置风机,切实采取措施堵塞漏风和降低通风阻力系数,以提高通风效率,保证风量和风速,以达到迅速将粉尘排出洞外的目的。

5.5.1通风系统布置

管线布置:采用Ф200钢管从空压机站接出,连至引水隧洞各工区的斜井口,再转接Ф150的钢管至掌子面。从空压机站内出来设总闸阀一个,隔500米设检修闸阀,在适当地段加设三通接头和分风闸阀;管路终端与掌子面保持25—30米距离。

5.5.2、空压机站位置的选择

空压机站设备能力应能满足同时工作的各种风具最大耗风量和足够的风压。空压机站应设在东线横通道口附近,并有防水、降温设施。并要注意防爆破、防火。机房要求空气清洁、通风良好、地基坚固、位置高于隧道路面。此外还应考虑机械出入、调换、加油、加水等工作方便。

5.5.3、高压风管路的布置与铺设要求

高压风管路的布置、铺设应根据施工总平面图与洞内各工序机具的需要,全面规划,逐段按标准铺设,尽量减少施工干扰。高压风通过高压软管后的风压损失是很大的,故在施工中应尽可能缩短其使用长度,以免风压损失过大。

1)合乎技术安全条例规定的坚固性要求下能通过计算的用风量;

2)管路应敷设平顺、接头严密、不漏风。尽量减少锐角及回转。在管路上除闸阀、三通外,应尽量减少弯管、异径管等附件。并根据不同施工方法,每隔适当距离设置三通接头和分风闸阀,以备后续工序使用。

3)高压风管路宜敷设在电缆电线相对的一侧,不得妨碍运输。主风管应尽量布置在空压机站的同侧。

5)管路前端至开挖面宜保持30米距离,并用高压软管连接分风器。分风器与凿岩机间连接的高压软管长度,不宜大于10米。

6)高压风管路使用中应有专人负责检查、养护,尽量减少管道的漏风量。

采用全断面开挖,钻眼的同时施做局部锚杆。

采用全断面开挖;开挖的同时施做系统锚杆和局部喷射砼;待开挖超前约40m后再复喷砼至设计厚度。

如遇断层破碎带采用先护后挖的施工方法,施工中采用小导管预注浆超前支护,配合系统锚杆、喷射砼、挂网以及钢支撑;采用人工开挖或者松动爆破,衬砌紧跟。

5.6.2施工工艺流程

见下图,为Ⅲ类围岩开挖循环工艺流程图。

5.6.3.1钻爆设计

采用全断面开挖,人工钻眼,光面爆破。施工中应严格掌握周边眼的方向,减小超欠挖。钻爆本着尽量减少残眼率,提高单位用药量,周边采用光爆,在实施中根据实际情况再行调整爆破参数。

1)周边眼间距E=(12~15)d=50~63cm,由于断面小,为取得良好的光爆效果,取E=45cm;

2)光爆层厚度W:直接影响光爆效果,其值取决于周边眼密集系数E/W,一般取0.8~1.0为最佳。取W=50cm;

3)周边眼线装药密度q=0.18~0.25kg/m

4)不耦合系数:r=D/d=42/25=1.68

辅助眼采用作图法进行炮眼布置,装药结构为偶合装药,装药系数70%~75%。

钻爆作业必须按照爆破设计进行钻眼、装药、接线和引爆。

钻眼前应绘出开挖断面中线、水平和断面轮廓,并根据爆破设计标出炮眼位置,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钻眼。

5.6.3.2全断面炮眼布置、装药参数表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成都兴彩实业公司综合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Ⅰ类、Ⅱ类围岩炮眼布置见附图

2)Ⅰ类、Ⅱ类围岩装药参数表:

Ⅰ类、Ⅱ类围岩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比装药量K(Kg/m3)

3)Ⅲ类围岩炮眼布置见附图

GB/T 18107-2017标准下载4)Ⅲ类围岩装药参数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