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碧桂园一期(冲孔桩)桩基础施工组织设计

郴州碧桂园一期(冲孔桩)桩基础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45.09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郴州碧桂园一期(冲孔桩)桩基础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冲孔桩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二.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DB36/T 1324-2020 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pdf三.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四.环保管理体系与措施

五.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九.试验、检测仪器设备

郴州碧桂园一期冲孔桩工程

一.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一、冲孔桩施工方案与措施

1.本工程位于郴州市相山大道以南、观山大道以东,设计要求1~6#栋及7~12#栋及相应地库采用冲孔灌注桩。以灰岩为持力层,极限端阻力标准值7000Kpa,桩至岩面时必须探岩,确保桩底完整基岩深度大于3D(D为桩径)且≥5m。桩身砼标号为C30。设计桩数:约2000根。

由郴州市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监理单位是中山火炬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国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3、桩入承台50mm,当桩距小于1400mm时,应采用跳打法进行施工。

4、桩的砼强度等级为C30,保护层厚50,梁及承台保护层厚40,钢

筋:HPB235级钢筋,HRB335级钢筋,HRB400级钢筋。

5、桩基施工先打试桩,采用静载试验检测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6、若现场情况与地质资料不符,应通知设计单位,根据现场情况另行处理,桩基施工完毕,应按规范要求进行验桩,并由质监方、建设方、设计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上部工程的施工。

本工程桩采用机械冲击成孔灌注桩。

(1)根据现场施工条件

因为场地原有土层为耕植土以及鱼塘的淤泥(遇水就成泥浆),现有场地地下水位根据地勘报告显示为162.4m,实际水位为163.5m,且郴州地区长年多雨。故需对施工场地进行改造。改造采用片石,在整个场地内回填,厚度为80cm。

②对场地进行施工平面布置;

③超前钻施工已经完成。

④组织好施工劳力、组建项目机构、落实责任制、明确分工;

⑤组织施工用材料,机械进场到位;

⑥按图纸设计的桩位坐标,利用全站仪测量,定好桩位,布控高程控制点,逐桩控制,机械到位,最后正式开钻冲孔。

根据上述原则,在施工现场需要布置的设备及设施包括:大型冲孔桩机、钢筋加工区、周转材料堆放场地、现场临时办公用房、会议室、工具房、库房、临时厕所、临水/临电管线、出入口、门卫、场地道路、消防及现场标识等。

①根据选用的机械、设备的用电功率指标,假定其全部在同一时间使用时其高峰用电量计算情况详见下表:

②照明用电量:动力用电量×10%

电线架空布置,其余临时用水采用PVC管接入施工现场,全面满足现场要求。

场内临时道路表面硬化;进入现场的主要通道,应认真清理和维护;为维护现场文明施工形象,场内(围墙内)道路硬化,维持表面清洁、卫生。

⑤根据对本工程的现场踏勘及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和情况。本着合理利用场地的原则,对施工场地作如下布置:

a现场进口处悬挂“七牌一图”及公司宣传标语。

b施工平面图的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分开设立。

c在施工现场布置办公室、会议室、材料仓库及生活临时住房。

三)工期、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根据进度计划,狠抓劳动定额落实,任务到人,加强施工管理,制定奖惩制度,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难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工作,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1)组织强有力的施工管理班子,加强技术和安全管理,强化文明施工。

(2)组织好一批身体素质好,思想水平高,技术水平高,生产效率高的技术工人。

(3)保证材料的及时供应和设备使用状态良好。

(1)熟悉有关规范和设计施工图,认真领会设计意图。

(2)搜集并掌握已有的地质资料和施工经验,根据现场灵活运用。

(3)采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定桩位、标高、桩位定好后,请建设方施工员、监理工程师和施工方一起复核,确定无误后,三方签证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4)保证成桩质量,严把材料关,原材料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笼必须经甲方、监理双方验收合格签证后才能使用,控制好钢筋笼顶标高和砼标高,认真做好工序报验工作。

(5)坚持隐蔽工程自检、互检、验收三道关,坚持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工程进度同步进行,记载准确真实,按时办好签证手续。

(6)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①、施工放线定位,采用全站仪坐标定位法确定桩位;

②、在孔口埋设钢护筒便于控制桩位偏差;

③、成孔合格后,并将沉碴清理后进行砼灌注;

④、钢筋骨架应及时、准确地吊装就位,就位后应牢固定位。

(7)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技术规程、规范、招标文件及设计、监理颁发的技术要求和现场决定等。

(8)严格执行我公司ISO9002质量体系文件的有关规定,依据本工程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经监理批准后认真实施。

(9)容易产生不合格的分项项目设置质量管理点,根据设计、规范要求制定管理方法,责任落实到班组,结其进行重点控制。

(10)严格控制不合格品的产生,对施工过程中已产生原材料、半成品等过程产品的不合格必须采取妥善的处理措施,及时补救,避免分部、分项工程发生不合格。

(12)项目总工程师贯彻执行各种技术标准,法规及工程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对本项目质量管理负全面技术责任。

(13)工程施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主持进行施工图纸的阅图、审查以及技术交底,向施工、技术人员交待工程特点、施工工艺、技术方案、技术组织措施、规范标准、质量要求、安全措施等,以便基层施工、技术人员做到了解情况、心中有数、掌握关键、避免错误。

(14)项目经理主持编制质量计划,项目总工程师主持编制实施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或作业指导书。

(15)做好测量控制,保护好测量标志,经常进行复测和检查,接受监理工程师监督及抽样复测。

(16)对购置的原材料和半成品由送检员按规定进行送检,并在进场时进行检验和试验。

(17)执行验收“三检制”在施工全过程对各生产工序及工序产品由班组初检,初检合格后由现场值班专职质检员复检,复检合格后由质安科会同监理工程师进行终检,合格签字认可后转入下一道工序。

(18)施工从准备工作开始一直到竣工结束,对每个施工环节的施工过程、验收过程、图纸情况、设计更改、技术质量处理、施工、技术、设计材料检验等资料做好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建立完整的工程技术档案。

(19)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质量管理教育,加强职工质量意识。

3、常见事故及处理措施

在水下砼灌注过程中,如出现事故时,应分析原因,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及时设法补救,不宜轻易废弃或中止灌注。

主要原因:a)首批混凝土含量不足,安置导管距孔底间距过大,混凝土下落不能埋住导管底口,以致水或泥浆从底口进入导管;b)导管接头不严或螺杆断折、焊缝破裂,水或泥浆从接头或焊缝处注入;c)导管提升过猛或测深错误,导管底口提离混凝土面,底口注入水或泥浆。

Ⅰ、由上述第一种原因引起的,应立即将导管提出,将孔底混凝土沉淀物用反循环清除。重新下导管并准备足够含量的首批混凝土生产灌注。灌注之前必须进行首批混凝土量计算,导管底口距孔底间距离设置0.5~0.6米。

Ⅱ、若为第二种原因引起的,应拔换导管,采用二次剪球法处理,在第二次灌浆时,当预制混凝土球塞(即隔水栓)下落至原混凝土面时,导管立即跟入原混凝土内有足够深度。

Ⅲ、第三种原因引起的,用原导管进行二次剪球处理,方法同上。若混凝土面在水面下不深的护筒内,可将护筒内水抽干,将浮浆清除,再在护筒内灌注混凝土至设计标高。

灌注时由于导管密封不良,泥浆渗入导管内,或导管栓塞破裂、脱落,都会产生夹泥现象。这时应全部提出导管进行处理,然后重新灌注混凝土。

Ⅰ、初灌时隔水栓卡管,或由于混凝土本身原因坍落度过小,流动性差,夹大石子,拌合不均,离析,粗骨料集中而造成堵管。

处理方法:用长杆冲捣导管内隔水栓或混凝土,或拉动导管,合隔水栓或混凝土下落,仍不下落时,将导管提出清洗,然后重新吊装,重新灌注。

Ⅱ、机械故障或其它原因使混凝土导管停留时间过长,最初灌注的混凝土已经初凝,增大了管内混凝土下落阻力,混凝土堵在管内。

预防方法:灌注前检查灌注机械,并备有备用机械,首批混凝土中可掺入缓凝剂。

在灌注过程中如发现钻孔护筒内水位忽然上升后又随即骤降并冒出气泡,应怀疑坍孔现象,用测深锤探测,如原测深锤挂在混凝土表面上未取出,被埋不能上提,或下不到原来的深度,均证实为坍孔。

发生坍孔后,及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保持加大水头,防止继续坍孔,如不严重,并不继续坍孔,可恢复正常灌注,混凝土埋深尽量大一点,将坍孔泥砂挤出。

预防方法:泥浆比重及粘度是保证正常成孔的先决条件,比重过小就无法保证不坍孔,故应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事先确定泥浆的比重。然后根据此比重先打试桩,再根据试桩情况然后现场调整。

主要原因:导管埋深过深,或提管过猛,导管拉断。

预防方法:严格控制导管埋深不得超过6.0米,导管接头螺栓事先检查是否稳妥,提升导管不能过猛。

或埋管事故已发生,视情况作出处理。混凝土面距桩顶不深时,可将原护筒接长,将护筒沉入已灌注混凝土面以下,抽水,排渣,灌混凝土。

产生原因:灌注将近结束,将渣过稠,发生误测,拔出导管,中止灌注,而造成浇短桩头事故。

预防方法:灌注即将结束,加注清水,稀释泥将,采用取样测器采取砼粗骨料以准确判定砼面标高。处理方法为:接长护筒,抽水、排渣,接浇混凝土。

⑦混凝土供应不及时、中途停电、灌注设备出现故障

选择有实力的混凝土供应商以满足混凝土的供应需要,如遇特殊情况,混凝土不能及时到位,宜上下小幅度串动灌注导管,以防止管内混凝土初凝及埋管等质量事故。如遇中途突然停电及灌注设备出故障等突发性问题,宜立即启用备用发电机组和灌注设备。

钢筋笼的埋设是按设计标高放置并固定的。钢筋笼上浮超过允许,造成钢筋笼上浮质量事故。其原因是导管在提升过程中法兰盘挂住钢筋笼而上浮:混凝土和易性不好,灌注中途出事故,使混凝土初凝结成硬盖,阻力增大,混凝土向上拱抬钢筋笼:钢筋笼在孔口固定不牢。预防措施:放置钢筋笼时对准钻孔中心,在孔口牢固固定后,提升导管进不可过猛;灌注混凝土时要抓紧时间;根据气温变化,适当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使其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流动性;混凝土面上升时,要适当放慢灌注速度。

设计要求冲孔桩的持力层在第④层中风化灰岩层,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显示,在第③层圆砾层到第④层中风化灰岩层中间有地下溶洞,其大小无法确定,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溶洞,现场施工人员应马上通知监理及业主方人员到场确认,然后立即向洞里面抛投毛石,直到填满溶洞为止。为了改变泥浆的比重,必要时往洞里面抛水泥,同时冲击锤向孔内轻击。遇石笋尖时同样抛毛石处理,直到桩锤能平稳落下、不偏移。填满后继续向下施工,直到持力层为止。

由于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的原因,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废泥浆及桩渣,我公司准备在施工现场设置泥浆处理系统,尽量回收可用泥浆,减少泥浆外运量,首先将泥浆经过处理,通过三级沉淀池,成为可再用泥浆,成孔遇漏时可用回收的泥浆补浆,

混凝土灌注桩是一种深入地下的隐蔽工程,其质量不能直接进行外观检查。如果上部工程完成后发现桩的质量问题,要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以消除隐患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灌注桩质量完全满足设计要求。灌注桩质量包括桩位、桩径、桩斜、桩长、桩底沉渣厚度、桩顶浮渣厚度、桩的结构、混凝土强度、钢筋笼,以及有否断桩夹泥、蜂窝、空洞、裂缝等内容。

施工现场泥泞较多,桩位定好后,无法长期保存,护筒埋设以后尚需校对。为确保桩位质量,可采取精密测量方法,即用全站仪测量的办法定位。护筒埋设后,再次进行复测。采用焊制的坐标架校正护筒中心同桩位中心,保持一致。

埋设护筒采取用护筒内径上下两端十字交叉法定心,通过两中心点,能确保筒垂直。冲机就位后,冲锤中心悬垂线通过护筒上下两中心点,开孔定位即能确保准确、垂直。遇较大块石偏孔时,及时测定孔斜,保证孔斜率小于1%。发现孔斜过大,立即采取回填二次成孔纠斜措施。

(3)根据地质情况,合理选择冲锤直径,对桩径控制有重要作用。

施工前技术人员先根据勘察报告,计算出桩的长度,施工中对护筒中高程与各项设计高程都要搞清,正确进行换算。

土层钻进,一般用泥浆换浆方法清孔,应合理选择泥浆性能指标,换浆时返出钻孔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25,才能保持孔底清洁无沉渣。清孔确有困难时,孔底残留沉渣厚度,防止沉渣过多而影响桩长和灌注混凝土质量。

灌注的混凝土,通过导管从钻孔底部排出,把孔底的沉渣冲起并填补其空间。随着灌注的继续,混凝土柱不断升高,由于沉渣比重比混凝土小,始终浮在最上面,开成桩顶浮渣。浮渣的密实性较差,与混凝土有明显区别。当混凝土灌注至最后一斗时,应准确探明浮渣厚度。计算调整末斗混凝土容量。灌注完以后再复查桩顶高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将导管拆除,否则应补料。

制作钢筋不能超过规范允许的误差,包括主筋的搭接方式、长度。定心块是控制保护层厚度的主要措施,不能省略。钢筋笼的全部数据都应按隐蔽工程进行验收、记录。钢筋笼底应制成锥形,底面用环筋封端,以便顺利下放。起吊部位可增焊环筋,提高强度。起吊钢绳应放长,以减少两绳夹角,防止钢筋笼起吊变形。确保导管密封良好,灌注时串动导管时提高不能过多,防止夹泥、断桩等质量事故发生。如发生这些事故,应将导管全部提出,处理好以后再下入孔内。

二.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严格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本工程建成为一流的优质工程。

本工程工程的施工质量按照国家现行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质量评定。本工程的质量目标: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为100%。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要素,整个质量保证体系可分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和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1)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整个施工质量能加以控制的关键,而本工程质量的优劣是对项目班子质量管理能力的最直接的评价,同样质量管理体系设置的科学性对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施工质量的管理组织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保证,其设置的合理、完善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整个质量保证体系能否顺利地运转及操作,为此项目部执行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制度。

1)施工组织设计必须要有质量管理部经理、工程部经理、工程技术管理部经理等有关人员的签字。

2)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在工程施工前15天报项目总工程师,由项目总工程师审批后上报公司工程部及总工程师审批。

3)施工组织设计经各级审批并按意见进行修改完善,经上级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根据质量管理体系图,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监督制度,明确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质量控制责任,各行其职。

履行合同,执行企业质量方针,实现工程质量目标,组织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机构,明确项目管理人员职责,建立健全项目内部各种责任制;组织项目质量策划和质量计划的编制、实施及修改工作;组织制定项目其他各项规划、计划。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质量、安全、工期及现场文明施工等日常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合理配置并组织落实项目的各种资源,按质量体系要求组织项目的施工生产活动;协调项目经理部和业主之间的关系。

组织项目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发放至有关部门和人员;确定施工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并编制质量控制要点;组织编制作业指导书,并逐级交底至作业班组;负责项目技术洽商,处理设计变更有关事宜,负责项目的技术复核工作,参与质量事故和不合格品的处理,编制技术处理方案,组织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评定;负责项目竣工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及统计技术的选用。

3)项目副经理的质量职责

对工程质量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颁布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规范,行使监督检查职能,巡回检查,随时掌握辖区内的工程质量情况,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情况有现场处置权;负责分部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与评定,对发现不合格品应及时报告工程负责人,参加制定处理方案,并验证方案的实施效果,行使现场质量处罚权。

组织参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项目质量计划;负责执行和落实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和措施。参加不合格品、不合格项分析会,负责制定、检查、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负责各项检验和试验,正确选择取样、送检工作。负责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测量工作。做好各项计量器具验收、登记、统计、送检工作。负责建筑安装施工过程控制。负责工程技术文件资料、质量记录的管理和控制。

工程部作为施工现场的直接指挥者,首先其自身应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对各承建单位进行质量检查,随时指出作业班组的不规范操作,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施工内容,督促其整改。施工工长亦是各分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的主要编制者,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设置及运转均要围绕质量管理职责、质量控制来进行的,只要当职责明确、控制严格的前提下,才能使质量管理体系落到实处。本工程在管理过程中,将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

(2)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以质量为中心所制定的保证质量达到要求的循环系统,质量保证体系的设置可使施工过程中有法可依,但关键是在于运转正常,只有正常运转的质保体系,才能真正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而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作必须以质量控制体系来予以实现。

①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设置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是按科学的程序运转,其运转的基本方式是PDCA的循环管理活动,它是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把经营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有机地联系起来,而形成一个高效的体系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工程质量的保证。以我们提出的质量目标为依据,编制相应的分项工程质量目标计划,这个分项目标计划应使在项目参与管理的全体人员均熟悉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在目标计划制定后,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编制相应的工作标准在施工班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方式、方法的调整,以使工作标准完善。

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施工工长还是质检人员均要加强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以使所有质量问题解决于施工之中,并同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以保证在今后或下次施工时不出现类似问题。

在实施完成后,对成型的桩身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追查原因,对不同问题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从人、物、方法、工艺、工序等方面进行讨论,并产生改进意见,再根据这些改进意见而使施工工序进入下次循环。

②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运转的保证

每周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以使在质保体系运转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全面开展质量管理活动,使本工程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③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落实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主要是围绕“人、机、物、环、法”五大要素进行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则势必使施工的质量达不到相应的要求,故在质量保证计划中,对这施工过程中的五大要素的质量保证措施必须予以明确地落实。

施工中人的因素是关键,无论是从管理层到劳务层,其素质责任心等的好环将直接影响到本工程的施工质量。故对于“人”的因素的质量保证措施主要从:人员培训、人员管理、人员评定来保证人员的素质。

施工中,我们即要加强人员的管理工作,又要加强人员的评定工作,人员的管理及评定工作应是对项目的全体管理层及劳务层,实施层层管理、层层评定的方式进行。进行这两项工作其目的在于使进驻现场的任何人员在任何时候均能保持最佳状态,以确保本工程能顺利完成。

进入现代的施工管理,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为工程更快、更好地完成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机械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亦越来越大,故必须确保机械处于最佳状态,在施工机械进场前必须对进场机械进行一次全面的保养,使施工机械在投入使用前就达到最佳状态,而在施工中,要使施工机械处于最佳状态就必须对其进行良好的养护、检修。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制定机械维护计划表,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所有的施工机械在任何施工阶段均能处于最佳状态。

材料是组成本工程的最基本的单位,亦是保证外观质量的最基本的单位,故材料采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本工程的内在及外观质量。“物”的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为确保“物”的质量,我们必须从施工用材、周转用材进行综合地落实。

4)“环”与“法”的因素

“环”是指施工工序流程,而“法”则是指施工的方法,在本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必须利用合理的施工流程,先进的施工方法,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本工程的建设任务。在本《施工组织设计中》我们已对施工流程及施工方法作了介绍,其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但在施工过程中能否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全面地落实才是确保本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只有建立良好的实施体系、监督体系才能按既定设想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1、质量规划:创优,成孔到位、填料密实。保证措施:按要求复核标高并不间断控制,每孔自检分区域,报验监理。

2、质量计划:制定各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日、周、月计划,指定各阶段工程质量目标,掌握质量现状,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组织有关人员攻关,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整改方案,责成有关人员限期改进,定期完成达到创优的目的。

4、施工员职责:严格把守图纸,放线,自检关。

5、物质采购控制:凡进场物资,必须是合格产品,且原材料先检后用。

6、施工准备控制:工程开工前,进行详细的施工调查,会审施工图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质量计划。

7、组织保证措施:项目经理亲自抓质量工作,配备专职质检工程师和质检员,制定相应的对策和质量岗位责任制,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责任管理,从组织措施上使创优计划落到实处。

8、技术保证措施:严格按照国家颁布施工规范组织施工,工程开工后即结合工程特点和创优计划,制定施工工艺和技术质量标准细则。坚持图纸文件分级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在技术人员严格审核的基础上向施工班组进行“四交底”:施工方案交底、设计意图交底、质量标准交底、创优措施交底,并作好交底签认记录。同时,认真核对现场,并与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优化设计。

9、隐蔽工程检查:工程完工后不外露的部分工程称为隐蔽工程,隐蔽工程必须按规定检查签证后才算合格工程:隐蔽工程由施工单位主管技术人员自检合格后,由专职质检工程师检查,再约定指定的现场监理工程师复查签认。

11、施工队自制“三检”:自检:分操作人员和班组自检,操作人员自己检查自己干的活是否符合质量要求,施工班长在每日收工前对班组完成的工程量进行一次检查,作出记录,工后讲评;互检:同一工种和多工种之间,由施工队组织不定期相互检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交接检:同一工种多班制上下班之间或多工种上下工序之间的交接检查,根据情况由队或项目部组织交接,各工种做到不合格的活不出手,不出班组,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三检”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其处理结果,由质量检查员及时记入施工日志,并限期处理。

12、质量事故预防:开工前组织全体技术、施工人员对本工程施工程序中容易出现的各种通病,进行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并编制个工序作业指导书下发给相关班组,以防止质量事故发生。

三.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1、有明确的安全方针、安全目标和安全计划

安全方针是施工企业每个职工在开展安全管理活动中必须遵守和依从的行动指南。

安全目标是企业根据安全方针的要求,在一定时期内开展安全工作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安全计划是制定实现安全目标的具体计划和措施。每个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必须有明确的安全方针、安全目标、安全计划,才能把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使安全管理体系协调而正常运转。

2、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面广,单靠一个部门、一部分人去抓很难奏效。为此,必须明确规定企业职能部门、各级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权限。做到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层层有人抓,检查有依据,评比有标准,建立一套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考核奖惩办法和具有安全否决权的评比管理制度。

3、设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

为使安全管理体系卓有成效地运转,建筑施工企业各部门的安全职能充分发挥作用,就应建立一个负责组织、协调、检查、督促工作的综合部门,作为安全管理体系的组织保证。

安全管理机构在开展安全管理体系活动中的主要作用是:

总括起来,做到以下几点:

①统一组织协调安全管理体系的活动,帮助和推动各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活动的计划性,把安全管理体系各方面的活动纳入计划轨道;

②对各部门的安全职能和承担的安全任务,进行经常的检查和监督;

③统一组织安全管理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并使之充分而有效地发挥作用;

④掌握安全管理体系的动态,积极组织新的协调和平衡,提高安全管理体系的功能。

4、建立高效而灵敏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劳动安全卫生信息是开展安全管理活动的依据。要使安全管理体系正常运转,必须建立一个高效、灵敏的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规范各种安全信息的传递方法和程序,在企业内形成畅通无阻的信息网,应准确、及时地搜集各种安全卫生信息,并设专人负责处理。

5、开展群众性的安全管理活动

安全管理体系应建立在保证建筑安全施工和保护员工劳动安全卫生的基础上,因此,必须在建筑施工生产的各环节,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性安全管理宣传教育活动,例如,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班组事故为零活动等。

6、实行安全管理程序化和管理业务标准化

安全管理流程程序化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管理工作经过分析,使安全管理业务工作过程合理化,并固定下来,用图表、文字表示出来。安全管理业务标准化就是将企业中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办法制订成统一标准,纳入规章制度贯彻执行。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实现安全管理流程程序化和标准化,就可使安全管理工作条理化、规范化,避免职责不清,相互脱节,相互推诿等管理过程中常见的弊病。所以,它是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又是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7、组织外部协作单位的安全保证活动

建筑施工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用品等是影响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安全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用品等,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要求制造厂家或租赁单位所提供的机械设备、防护用品必须安全可靠。这就关系到外部协作单位对建筑施工企业在安全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方面的安全性、可靠性的保证。这是建立和健全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不可缺少的内容。

1、安全方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项目经理把安全工作当作第一位的工作来抓,抓好全员安全意识教育,夯实安全基础,强化安全保证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安规》,认真落实检查,建立安全奖惩制度,有效控制施工安全。

(1)安全教育内容:进入现场的一切人员必须进行入场安全教育。

(2)进入现场的一切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穿工作服。

(3)不准穿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4)照明和设备用电须分开架设,作到一机一闸,并配漏电开关,禁止私拉乱接电线,夜间照明应有足够的亮度,确保安全施工。

(5)电工、机操工、电焊工等特殊工程必须持证上岗,无上岗证人员禁止操作。

(6)施工人员技术不熟的不能上岗作业,严禁酒后作业,带病作业。

(7)施工机具经常保养、检修,禁止带病作业。

(8)收集气象资料,如遇有大雨、大风的预报,应会同有关单位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四.环保管理体系与措施

针对工程及环境特点,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建立完整的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1)项目组长职责:组织制定项目环境方针、目标、指标;为项目环境保护所需资源的配置,提供必要的人员、经费保障。

(2)项目副组长职责:组织进行环境调查,审批项目环境因素调查表、环境因素清单、重要环境因素清单、适用环境法律法规目录、环境管理方案、应急预案及控制措施;组织协调环境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环境保护投拆处置。

项目开工前,负责从设计单位获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书)》,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中水、气、声、碴影响分析结论要求及项目实际,组织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出项目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

收集、汇总各分部《环境思想束缚调查表》、《环境因素清单》、《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编制项目《环境因素调查表》、《环境因素清单》、《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批后发布,并将项目重要环境因素告知相关方。

识别并获取项目适用的国家及地方环境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摘录适用环境法律法规条款,编制项目《适用环境法律法规目录》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批后发布。

环境的影响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内部环境(即施工作业环境);另外一层是外部环境,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主要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地表下沉;水文条件变化、枯水、水位降低、水质污染等;对周边结构物的影响;对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

环境保护是按照法律法规、各级主管部门和企业的要求,保护和改善作业现场的环境保护是文明施工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保证人们身体健康和社会文明,消除外部干扰,保证施工顺利进行,节约能源、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证社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工程施工中,我方将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不留尾巴、不留后患,采取一切合理措施保护现场内外的环境,确保环保目标圆满实现。

施工过程中对水的污染主要是施工产生的污水,污水中含悬浮物、油类物质、石屑及石粉。

溶蚀性废水,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浇筑产生的污染,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污染,劳动力高度集中产生的污染,以及其它相关配套设施产生的污染将对水源产生较大影响,在施工中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源不受污染。

(1)施工现场修建沉淀池和气浮池,先将污水排入沉淀池,除砂的进入气浮池内,除去悬浮物、油类物质并进行中和处理,检测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河流。

(2)施工现场临时食堂,污水排放设置有效的陋油池,定期清理,防止污染。

(3)工地临时厕所的化粪池采取防渗措施,并尽可能利用既有建筑物内的水冲式厕所,同时做好防蝇、灭蛆工作。

施工期间的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是大功率的设备外保温安全论证施工方案,车辆设备在行驶和作业过程中在场内会扬起尘土,在场内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影响空气质量。为避免对当地人员和住房、树木、农作物等造成损害,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施工现场的空气污染进行防治。

(1)选择低污染的设备,并安装空气污染控制系统。

(2)在混凝土搅拌站、水泥库等对环境有重要影响的设施布置时,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季节风向,采取远离居民区并在搅拌站的进料仓上安装除尘装置,控制粉尘污染。

桩基施工大都会产生噪声,尤其是锤击沉桩所产生的噪声最为严重,这也是周围居民反应最强烈的问题,因此应采取措施减少噪声,一般可采取声源控制、遮挡、保护设施以及控制施工时间等措施;锤击沉桩会产生振动,对邻近地基和建筑物可能造成不程度的损坏,应采取改变施工工艺、设置减振壁、设置减振孔和加固(针对危房)等防护措施。

5、废水、废液、泥浆控制

桩基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废水、废液和泥浆等,在施工现场设制排水沟、集水坑、沉淀池等将这些废弃物再利用或运送到排泥或指定弃泥点,可以较好的克服这些问题。

柔性桩施工中会产生粉尘,应对易产生粉尘污染的原材料采用覆盖、装袋等防尘措施;施工机械和其他设备会产生废气QGDW 13088.5-2018 12kV~40.5kV高压开关柜采购标准 第5部分:12kV∕4000A~40kA真空开关高压开关柜专用技术规范.pdf,采用环保设备和清洁能源可以减轻大气污染。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