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通道岔梁施工方案-6.28

集通道岔梁施工方案-6.28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84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集通道岔梁施工方案-6.28

DK941+221.85跨集通、通霍线特大桥

中铁十六局集通扩能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

1.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3

1.2.主要工程数量表 4

广州某开发区道路工程第三标段施工组织设计.doc2.施工总计划及准备 5

2.1.机械使用计划 5

2.2.劳动力计划 6

2.4.混凝土供应计划 7

3道岔连续梁施工方案 7

3.1.施工方案简述 7

3.2.现浇预应力道岔连续梁施工方法 8

3.2.1.支架地基处理方案 8

3.2.2.支架设计方案 9

3.2.3.模板工程 13

3.2.4.钢筋工程 14

3.2.5.混凝土工程 14

3.2.6.预应力工程施工方案 17

3.2.7.模板及支架拆除 21

3.2.8.线形控制及沉降变形 21

3.3.支座安装 23

4.桥面系工程施工方案 23

4.1.防震落梁 24

4.2.接触网立柱 24

4.5.人行道栏杆 25

4.7.孔洞预埋 25

5.安全目标和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25

5.1.安全生产目标 25

5.2.施工危险源辨识、评价及控制措施 25

5.3.安全保证体系 26

5.4.安全保证措施 26

5.4.1.风季施工防范措施 26

5.4.2.雨季防范措施 27

5.4.3.高空作业防范措施 27

5.4.4.夜间施工防范措施 27

5.4.5.环境保护措施 28

5.4.6.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28

5.4.7.机械作业安全措施 29

5.5.应急预案 29

6.质量保证措施 33

6.1.质量目标 33

6.2.质量保证体系 33

6.3.质量保证措施 35

6.3.3混凝土施工 36

6.3.4预应力施工 36

6.3.5压浆施工 37

附件:支架验算书 38

附图1:道岔连续梁立面图 62

附图2:道岔连续梁工程施工进度横道图 63

附图3:道岔连续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64

附表1:施工危险源辨识、评价及控制措施 65

1.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跨集通、通霍线特大桥在DK941+128.07处分岔分出联络线,即25~29孔为一联(32+2×32.7+32)m道岔连续预应力箱梁,采用碗扣支架法现浇。

本段道岔梁共130.6米,为玉米地,地层分布主要以粉质黏土、粉砂、黏土为主;25、27、28、29号墩墩身高均为7米,26号墩墩身高为8米;该段连续梁墩身为圆端形实体墩,基础类型采用钻孔桩,25号墩桩径为1.0米,26、27、28、29号墩桩径为1.25米,最小桩长为39米,最长桩长为47米。具体详细尺寸见平面布置图附图1。

梁体为单箱单室渐变到单箱双室,连续梁全长130.6m,含两侧梁端至边支座中心各0.6m,轨底至梁顶高度0.65m。梁体各控制截面梁高均为2.80m,箱梁顶宽7.50~13.052m,箱梁底宽3.6~9.152m。顶板厚34cm中支点处加厚到64cm[顶板厚度不含防水层4.5cm];底板厚35cm中支点处加厚到65cm;腹板厚单箱单室为50cm,单箱双室正线侧为50cm,另两条为40cm,至横隔梁处加厚至80cm。全桥设置5道横隔梁,分别设于中支点、端支点,其中中支点处设置2.0m厚横隔梁,边支点处设置1.2m厚横隔梁。横隔梁处设置过人孔,供检查人员通过。翼板宽度正线侧为1.80m,岔线侧为2.10m。

1.2.主要工程数量表

fpk=1860MPa钢绞线

¢内70×19mm波纹管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mm厚)

施工场地布置在线路里程DK941+100(28号墩附近)左侧50米建有一座钢筋加工场,加工存放梁体所需的钢筋。详见附图《道岔连续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道岔连续梁施工拟投入的机械设备表

YYJ3(配水循环式真空泵)

BX500,29KVA

为确保本单位工程“优质、安全、快速、高效”地完成,按施工组织总体计划安排桥梁一队负责现场施工,主要施工人员配备见下表:

地基处理;梁体混凝土的浇注及养护

钢绞线安装、定位,预应力张拉,波纹管浆

道岔连续梁计划2012.7.1—2012.9.25,详见附图《道岔连续梁施工进度横道图》。

支架、钢筋、模板、预埋件、波纹管检查

2.4.混凝土供应计划

连续梁施工期间主要以外委协助加工的搅拌站为主(距离连续梁施工现场800米),线路里程DK940+800左侧200米处自建搅拌站为辅(备用)。梁体所需混凝土由拌和站统一拌制。

道岔连续箱梁采用支架法一次现浇施工,支架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架,搭设支架前首先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直到地基承载力满足施工要求为止;然后搭设支架,铺设底模,搭设完毕后采用砂袋堆载法对支架进行预压,以消除地基和支架的非弹性变形,预压荷载不小于最大施工荷载(包括梁自重、模板及人群机具荷载)的1.2倍,预压荷载分段、分层加载;预压完成并卸载之后,先安装底板钢筋,安装侧模,绑扎腹板钢筋,安装内模,最后绑扎顶板钢筋及安装预埋件和附属结构物钢筋;混凝土在混凝土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罐车运输,汽车泵泵送入模;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浇筑完毕初凝后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

混凝土浇筑施工顺序严格按设计图进行施工作业,各部分截面一次性浇筑完成,所有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完成后再进行封锚施工。

3.2.现浇预应力道岔连续梁施工方法

3.2.1.支架地基处理方案

现浇梁地基在支架施工前对地基进行换填和加固处理,增加地基承载力,进行地表封闭,减小地基变形。

地基处理范围宽度比硬化面宽1.0米。长度在DK940+997.27~DK941+128.07范围内一起进行处理。先用挖掘机将泥浆池渣土、耕质土、有机土挖除外运,再用推土机推平并经压路机压实;然后再将原地面换填30cm厚碎石并作压实处理。换填碾压密实后浇筑20cm厚C20混凝土面层(面层比支架宽50cm),表面平整。为避免地基受水浸泡,在两侧开挖40×30cm的排水沟,排水沟分段开挖形成坡度,低点开挖集水坑。

该基础为复合地基,靠桩和土共同承担上部结构传递的荷载,因此在桩施工完毕后要检测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法为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法。

3.2.2.支架设计方案

根据连续梁的荷载及施工经验,采用碗扣满堂支架作为连续梁的现浇支架。

碗扣满堂支架的立杆间距:箱梁下立杆纵距0.6m,横距0.6m,在腹板处横距加密为0.3m;翼缘板下立杆纵距0.6m,横距0.9m;横向及纵向横杆步距0.9m。

立杆上顺桥向布设15cm×10cm方木,其上横桥向设8×10cm承重方木,22.5cm间距布设,上铺设1.2cm厚竹胶板为底模板。

砼基础上设可调支架底座,支架设扫地杆,扫地杆离地面不应大于30厘米。脚手架范围内每4道横杆设置一组剪刀撑,剪刀撑沿支架全高设置,斜杆与地面夹角45°,剪刀撑与立杆之间通过扣件连接。

支架采用钢管扣件作斜杆时的要求:

斜杆每步与立杆扣接,扣接点距碗扣节点距离不宜大于150mm;当不能与立杆扣接时也可与横杆扣接,扣接点应牢固。

斜杆宜设置成八字形,斜杆水平倾斜角45°间隔四跨

纵向斜杆间距间隔4跨设置。

如图所示:支架纵桥向立面图

碗扣支架安装时先确定起始安装位置,根据地面标高确定立杆起始高度并利用可调底托将标高调平,避免局部不平导致立杆不平悬空或受力不均,安装可采取先测量所安装节段地面标高,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立杆底面标高,先用可调底托将四个角立杆标高调平后挂线安装其它底托,后安装立杆。

本连续梁采用砂袋预压,砂袋采用吊车吊装方式。

检验支架及地基的强度及稳定性,消除整个支架的塑性变形,消除地基的沉降变形,测量出支架的弹性变形。

选用砂袋预压,预压采用16t吊车吊装砂袋,人工配合堆码。

预压总荷载按上部结构总重1.2倍荷载进行,在上砂时应按照砼浇注顺序进行预压,避免横向偏压,影响支架稳定。预压达到要求重量时,开始进入沉降观测期(不小于7天),观测期以相邻两次观测值不超过1mm为止,沉降量分为塑性变形和弹性变形,弹性变形一般较小。

②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及观测方法

a按照等效压重的原则,主要在箱梁底板范围布置预压区间。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

每跨间隔5m设置观测横断面,每个断面设3个测点,分别位于箱梁腹板处(为了便于观测,设于底板底侧,悬挂钢尺进行观测),用红色油漆标识清楚。

b加载时采用分级加载方式:0→30%→60%→100%→120%,分级加载时采用磅秤精确计量,采用吊车配合人工吊装。加载前严格依照设计在已经拼装好的底模上准确放样出加载预压区(加载按照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顺序由跨中至两端,先底板、再腹板、最后顶板、翼缘板的顺序进行砂袋的堆码),并定出观测点,编制沉降观测记录表,观测方法采用普通水准仪、五米塔尺进行观测。由于存在风摆、估读、塔尺竖直度等一定观测误差,所有点位沉降量80%达到≦1mm沉降则确定该段沉降趋于稳定。测设出初始观测点标高,作为沉降观测的基础资料;

c沉降观测频率:首次加载前观测一次,作为起始观测值,以后每加载完毕观测一次,全部加载完毕,每6小时观测一次,当沉降稳定(≦1mm)后方可卸载。全部卸载完成后,再全面观测一次,并做好相应的观测记录。

d预压成果整理及预拱度设置

预压结束卸载后,根据弹性变形量确定梁体预留拱度值,预留拱度应计算支架弹性变形、梁体自重下沉、基底沉降等因素。

各点的预拱度以中间点为最高值,以墩、台为零,按二次抛物线进行分配。

预压结束模板清洗干净,然后对局部模板标高以及不稳固的模板进行调整,同时在后续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杂物(焊碴、钢筋头、木屑、砂等)落入模板内,以免造成在砼浇注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冲洗。

预压卸载后,根据观测值调整底模高程。

箱梁模板包括侧模、底模、内模和端模四个部分,底模采用12mm厚优质竹胶板,圆倒角处采用6mm厚定型钢模(厂制)。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挠度不应超过模板构件跨度1/400;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挠度不应大于模板构件跨度的1/250。

外模包括底模和侧模,底模自下向上分别由纵向及横向主梁承重梁、横向模板肋木和面板组成,即纵向主梁为15cm×10cm方木,其直接支撑在支架顶托上;横向采用8×10cm方木,间距22.5cm。面板采用12mm厚优质竹胶板。底模板的预拱度和预留沉落量值将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基本数据和支架的弹性变形值进行设置。

外侧模采用12mm厚竹胶板做面板,利用8×10cm方木做肋,模板肋沿桥梁竖向设置,纵向间距22.5cm,纵向用架子管进行加固与箱室内侧模用直径10mm的圆钢对拉,分上下两层,对拉杆间距1.2m。

2、倒角处模板设计方案

底板与腹板倒角(r=10cm)、腹板与顶板倒角(r=20cm)部位采用钢木结合,倒角钢模板边长不小于150mm,钢模板厚度6mm,钢木结合部位的钢模板用角钢设置企口与木模板连接,安装时粘贴胶条防止漏浆。

箱室顶板、底板、侧模均采用12mm厚竹胶板做内模,利用8×10cm方木做肋,模板肋沿桥梁横向设置某污水处理厂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纵向间距22.5cm。顶板、底板纵向用8×10cm方木做承重梁,侧模纵向用架子管加固与外模对拉。箱室内用8×10cm方木做支撑。

为保证底板混凝土灌注密实,顶板模板每隔2米开一40*60cm孔,待底板混凝土灌注完,马上封闭;箱室底模在中间留50cm宽不封闭保证振捣。

根据总体施工方案,箱梁钢筋均安排在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焊接采用搭接电弧焊,两钢筋搭接端部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焊接长度不小于5d(双面焊,d为钢筋直径)。

箱梁钢筋安装按照放样(在底模上作标记)→底部纵向筋→箍筋和镫筋(含定位网片)→腹板纵向筋→安装波纹管→端部加强钢筋→安装内模→顶板纵向筋→顶部横向筋的顺序进行。钢筋两端及转角处的交叉点均用铁丝绑扎结实。箍筋接头交错布置,封闭口两端绑扎牢固。绑扎采用φ0.7~1.0mm绑丝,按逐点改变绕线方向(即八字形)交错扎结牢固。

3.2.5.混凝土工程

(一)、混凝土配比要求

本梁体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50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生产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严格按照中心实验室试配合格的配合比(见下表)施工。混凝土拌和要均匀,每盘料搅拌时间不少于2min,混凝土的和易性能要好,水灰比、坍落度要能满足混凝土强度和泵送混凝土的需要,底板塌落度控制在16~18cm、腹板及支座处坍落度控制在18~20cm,顶板坍落度控制在20~22cm,并根据气温变化和骨料含水量随时调整,以保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同时又能满足设计弹性模量的要求。由于砼数量较大,施工时必须连续浇筑,一次成型,砼施工面浇筑间隔不宜超过2小时。

GB/T 50875-2013 工程造价术语标准(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P.O52.5山水工源水泥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