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跳仓浇筑施工方案

混凝土跳仓浇筑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30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混凝土跳仓浇筑施工方案

xxx北、长江路南、致富街西、

混凝土跳仓浇筑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xxx有限公司

悬索桥Cable Stayed Bridges.pdf2.2跳仓工程实例 1

3、跳仓原理及分析 2

3.2后浇带施工存在的问题 3

4.1底板分段及施工顺序 4

4.2裙房区域分段及施工顺序 6

5、跳仓工艺及操做要点 6

5.1施工工艺流程 6

5.2.1分仓划分 7

5.2.2每仓浇筑顺序确定原则 7

5.2.3施工缝处理 7

5.2.4混凝土施工及温控 10

6.2裂缝控制措施 11

设计文件(图纸、设计变更、图纸会审)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1

底板结构属超长、超厚、超宽混凝土结构,为避免结构有害裂缝产生,确保地下室无渗漏水现象,我项目计划地下室底板及裙房结构采用跳仓工艺施工。

采用跳仓法施工的工程实例如下:

地上2层,地下局部2层,建筑面积137624㎡,其中地下建筑面积77662㎡,工程底板厚度430mm,上反梁高出底板900mm,底板面积58000㎡。

根据结构情况和伸缩缝间距的理论,按照约为40m的长度将基础底板东西分成9列,南北向划分成4排,共计36块,其中最大一块为42m×44.7m。

建筑面积10万㎡,平面尺寸242.5m×211.5m,采用梁板式底板,地梁截面为0.8m×1.5m、1.2m×1.5m两种,承台尺寸1.8m×1.8m、1.6m,为超大面积混凝土结构。

通过设置12条施工缝(7纵5横),将地下室底板分为48块,每一块混凝土分别独立跳仓间歇浇筑,浇筑混凝土分仓间歇时间为7d。

北京出版发行物流中心A库工程

总长度252m,总宽度162m,总面积为40824㎡。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将总长度252m,分成7段,每段长36m,总宽度162m,分成18段,每段9m,共分为126个施工段。

该工程为四层楼房,高度为16m,主梁的截面为1.8m×2.0m和1.8m×2.5m。

将工程分为A、B、C、D、E、F、G、H八个区。分为八个施工段。采用分层浇筑。

青岛奥帆赛场31号地块商业项目

总建筑面积为196333.7㎡,地下建筑:东西方向306m,南北方向162m,框架结构,伐板基础,伐板厚1.0m。

按照施工缝分段,每个施工段的长度和宽度均应控制在30m到40m,该工程伐板基础划分为41个施工段。

双曲线冷却塔是一座淋水面积为3000㎡,环基中心直径为68.562m的中型塔,环基宽5m。

环基的周长为215.34m,按照施工规范最长段不宜超过30m的规定,把环基分为8个仓段施工。

总建筑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由三个建筑区域组成,各建有一座28层的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基础厚度为1.5m,裙房基础厚度为0.8m。

采用跳仓浇筑方法,在保证混凝土不开裂的前提下流水作业,缩短工期。

地下1层,地上14层,框架剪力墙结构,采用桩基础,基础底板为伐板基础,地板梁为下反,底板厚700mm,梁高1200mm。

采用跳仓发浇筑混凝土,将原超长结构分为约45m的两块,经过短期的应力释放在浇筑第二块混凝土板。

跳仓原理:跳仓法充分利用了【混凝土在5到10天期间性能尚未稳定和没有彻底凝固前容易将内应力释放出来的“抗与放”特性原理】,它是将大面积混凝土(底板或梁板)划分为若干区域,按照“分块规划、隔块施工、分层浇筑、整体成型”的原则施工,其模式和跳棋一样,即隔一段浇一段。相邻两段间隔时间不少于7天,以避免混凝土施工初期部分激烈温差及干燥作用,这样就不用留设后浇带。

跳仓原则:底板分段长度不宜大于40m,跳仓间隔施工的时间不宜小于7d,跳仓接缝处按施工缝的要求设置和处理。

主要技术:跳仓法浇筑综合技术措施是在不设缝情况下成功的解决了超长、超宽、超厚的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和防渗问题,主要技术是:

(1)利用“抗放兼施、先放后抗、后期以抗为主”的原理,经分析科学划分“跳仓块”,采取材料、结构、施工管理综合措施,严格实施有效控制混凝土早期裂缝。

(2)长墙配小直径、高密度水平钢筋置于主筋外侧,底板加铺钢筋网,以增加混凝土抗裂能力。

(3)选择低收缩性水泥,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控制水泥用量,从而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应力和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

(4)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中粗细骨料含泥量和混凝土塌落度,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及极限拉伸变形。

(5)加强信息化施工,采用测温法实现温控。采用塑料薄膜保湿加棉被保温的综合养生措施,尽快回填覆土,以达缓慢降温,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降低约束应力。本成果所进行的裂缝控制理论分析,包括强度及变形分析。紧密联系工程实践: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与结构长度并非线性关系,超长结构的混凝土裂缝是可控的。超长、超宽、超厚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不设变形缝和后浇带,利用“分块跳仓法浇筑综合技术措施”,可有效控制混凝土有害裂缝,确保了工程抗裂安全度,较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施工方法具有创新性,突破了国内规范中地下长墙变形缝许可间距的规定。

3.2后浇带施工存在的问题

1、本工程原设计的后浇带贯穿6.5m厚(裙房0.9m)的高层建筑筏板基础,基础的面、底、中均设了较密集的双向配筋,后浇带留置时间较长,其两侧钢筋生锈、混凝土面后期凿毛、钢筋除锈均难以清理干净,致使新老混凝土的黏结强度难以保证,后期收缩偏大,自然形成‘一缝变二缝’的现象,致使后浇带处及后浇带之间的块体开裂的现象时有发生。

2、工程底板后浇带划分后各块的混凝土量仍较大,致使块体水化热较高,温差大而易导致内部裂缝,影响工程质量。

3、整个地下室五层梁板(含底板)、侧墙及地上5层裙房结构后浇带需保留45d以上才能封闭,封闭前后浇带处会有流水、进杂物现象,直接影响整个地下室的施工质量和工期。

4、后浇带的留设增加了基础底板及外墙防水施工控制渗漏的难度,增加隐患。

5、后浇带给室外回填工作带来不便,同时,因外墙被分成相互独立的若干块,抵抗水平力的能力将大大降低,若在回填前尚未封闭后浇带则会影响结构质量。

2)将本工程原设计后浇带分割成‘大块’重新细分为较小的跳仓法‘小块’,而“小块”“停滞”一定时间可释放本身的大部分早期温升收缩变形、减少约束,即先“放”;经过一定时间后,再合拢连成整体,剩余的降温及收缩作用将由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来抵抗,即后“抗”,做到“抗放兼施,先放后抗”,最后“以抗为主”的原则控制裂缝。

3)跳仓法施工方法是以“缝”代“带”,其关键是“跳仓”间隔浇筑。底板、楼板及侧墙钢筋、模板、混凝土均可“小块”分仓流水施工,流水节拍缩短从而可缩短工期。

根据实测研究,桩、筏基础的差异沉降与基础的整体刚度有明显的关系,主—裙楼基础联合为一体的差异沉降小于主—裙楼以后浇带或沉降缝分离基础的差异沉降。取消后浇带,以主—裙楼的桩基调节差异沉降,利用主—裙楼联体基础的整体刚度来减少差异沉降和控制相对差异沉降(即控制倾斜率)是完全可能的,这就是把各种不同荷载的基础连成一“船式基础”的依据。

取消沉降后浇带的条件:

1)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对主—裙楼联体基础的沉降进行计算(采用结构与地基共同作用的程序计算)。结合经验进行修订与调整,控制联体基础的最大差异沉降值≤30mm,控制相对差异沉降≤1/500~1/1000。

2)施工中主—裙楼施工缝合拢间隔时间仍然不少于7~10天,施工同时进行沉降观测,如果施工缝合拢前发现沉降异常,如主—裙楼差异沉降大于10mm,则应适当延长合拢时间。

综合考虑后浇带存在的缺陷及跳仓法的特点,本工程地下室、裙房结构采用跳仓法施工(主楼基础以上结构除外),取消所有后浇带和变形缝。

根据板面面积分为长、宽都不大于40m的区域,各分段钢筋根据施工安排先后有序绑扎,混凝土浇灌跳仓进行。

4.1底板分段及施工顺序

1)主楼底板厚薄不均且平面形状不规则,计划竖向分层、平面分段施工。主楼核心筒、集水坑等下卧较深部位,先将下卧部位混凝土提前浇筑(低于主楼筏板100~200mm),水平缝部位按照施工缝要求凿毛处理,并在集水坑、电梯井周边500mm部位设一道20×30mm膨胀橡胶止水条。

主楼下卧基础分次浇筑示意图

2)底板分段及施工顺序

主塔楼施工顺序:T4→T1→T2、T3段;

裙房施工顺序:Q7→Q1→Q2→Q8→Q4→Q6→Q3→Q5→Q9→Q10;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相邻两段施工间隔时间7天以上。

4.2裙房区域分段及施工顺序

裙房施工顺序为Q7→Q1→Q3→Q8→Q2→Q6→Q4→Q9→Q10→Q5,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相邻两段施工间隔时间7天以上。

5、跳仓工艺及操做要点

楼板跳仓施工基本工艺流程

板“跳仓法”施工利用“抗放兼施”的原理,先将超长楼板结构按合适的大小分仓,一般每仓的边长在40m左右,每仓形状尽量规则,以矩形为主。分仓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1)对结构影响最小的要求,分仓缝一般设在结构剪力最小处;

2)根据现场混凝土一次性浇筑能力,分仓面积不宜过大,浇筑施工的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因疲劳影响工人的施工质量;

3)分仓时宜考虑其它专业施工的要求,避免因分仓间隔时间的要求,而影响其它专业的施工。

5.2.2每仓浇筑顺序确定原则

1)相邻仓间隔至少7天后才能施工相连;

2)沿结构整体的最长方向,各仓的浇筑顺序可基本按“先中间后两边再中间”进行,即应先浇筑处于结构长度方向中间位置的浇筑仓,但留一仓后浇,后浇筑两侧的浇筑仓,最后在合宜时间浇筑预留的中间仓,若预留中间仓较困难也可按“先中间后两边”进行,直接从中间开始浇筑向两边延伸。

根据现场加工场地、坡道撤除占用时间较长等实际情况,现场分仓浇筑顺序做以调整,但必须保证相邻仓间隔7天后方可浇筑。

施工缝部位模板要求支设严密,禁止漏浆。所有混凝土施工缝部位必须凿毛处理(凿去松散石子、浮浆,露出原浆石子)并清理干净,二次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部位提前浇水润湿,并用同标号的去石混凝土涂刷作为界面处理(墙柱水平施工缝部位铺筑50mm厚),再进行第二次混凝土浇筑。各部位施工缝模板支设和处理如下:

侧面有支持施工缝模板处理

侧面无支持施工缝模板处理

裙楼筏板施工缝处理采用木模板,单侧斜面支持处理。

外墙模板拆除后,在外墙外侧施工缝部位(水平和竖向)将接缝松散部位剔除,用同外墙混凝土标号的去石混凝土(微膨胀)补平,然后在施工缝部位刮抹200mm宽、2mm厚的水泥胶浆,每侧刮浆宽度不小于100mm,确保施工缝部位不漏水;节点处理示意图如下:

板施工缝留置与板净跨1/3处(或与梁施工缝平齐),采用快易收口网处理。

凿除了快易收口网的浇筑块边沿

施工缝位置: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完,当浇筑不能完成时,楼梯的施工缝留置在楼梯段1/3的部位。

5.2.4混凝土结构施工及温控

(1)采用施工电子测温检测系统,使测温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反馈,随时跟踪养护措施是否到位,使温控达到预期目的。当发现混凝土内外温差>25℃时,及时通知技术部门采取措施;

(2)测温时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前4天每2h测温1次,5~14d每4h测温1次;

(3)在露天不易破坏处设普通温度计测量大气温度;

(4)在混凝土泵出料口附近,用测温探头测量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混凝土结构施工其它具体要求,详见《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及其它专项方案。

根据大量的工程裂缝处理和调查的结果,混凝土结构特别是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80%~90%的裂缝都是由于混凝土降温及收缩拉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引起的,更确切的说是混凝土内部的约束拉应变超过了混凝土的极限拉伸而引起的。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水泥用量大、活性高,水化热大,含水量高,骨料含泥量大,骨料粒径小、砂率高,外加剂及掺合料选择不当;

养护不及时,混凝土暴露面大,早期养护时间短;

构造配筋率小、间距大;

环境及混凝土温度高,风速大;回填土严重滞后;

混凝土收缩及环境降温同时发生,对混凝土质量更为不利,其中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缩(凝缩终凝前的收缩)最为重要,主要包括:自生收缩(早期水化化学收缩)、沉缩(骨料下沉砂浆上浮)与水分蒸发收缩(2~12h),这是近年来发现大量工程现场早期开裂的原因。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缩量很大,导致较宽的早期塑性开裂(1~3mm)。其它收缩还有:混凝土自生收缩、碳化收缩(大气中CO2和混凝土水化物形成CaCO3)和混凝土干燥收缩(潮湿膨胀)。

由于设计软件基本假定、设计参数等脱离现场实际,造成定量甚至定性的误差;合理配置构造配筋,外墙水平钢筋不宜过小(已优化);在结构底板上部加设碎石疏水层,确保地下室地面干燥(已优化);

分块浇筑长宽尽可能控制在35m以内,采用跳仓浇筑,确保分段混凝土独立收缩变形而不影响整个结构收缩开裂;

底板及外墙混凝土采用60d龄期,适当增加粉煤灰掺量,减少底板及外墙混凝土水化热;尽可能选用中低强度等级、活性较低的水泥,坍落度不宜过大,水胶比不宜过低控制在0.45~05,浇灌速度不宜过快,混凝土自由落差不宜过大;

优化水泥和掺合料选用,严格控制骨料质量,加大骨料粒径,增加骨料含量,严格控制含泥量及针片状矿物含量;

加强管理严禁冷缝出现,混凝土浇灌后约2小时进行二次振捣、二次及多次压光,随裂随压;注意振捣质量,不得过振,也不得超振,严禁现场加水,不得在大雨中浇灌混凝土;注意现场防风及太阳直射,避免新浇混凝土表面过快失水和表面剧烈降温,不采用松模即浇水的办法。

尽早覆盖塑料薄膜,喷水或喷雾保湿养护,防止剧烈表面失水干燥和剧烈降温,根据环境条件夏季重点保湿(大体积混凝土保温保湿),冬季重点保温。混凝土浇灌后的初凝时期,切忌松模浇水,使结构表面急剧降温,增加结构的应力更容易引起开裂,特别是对强度较高的混凝土;

施工缝严格按照本方案要求处理;

推迟外墙混凝土模板拆除时间,即可起到保温保湿效果,又可确保防水螺杆不扰动;墙体模板拆除后保证养护措施到位;

合理的选择施工进度,避免在混凝土施工中过分抢工期,往往在施工前进度服从质量,一旦开工后就变成质量服从进度,施工质量粗糙,技术措施不足,这是目前容易导致裂缝的原因之一。监督混凝土施工中制定的各项技术措施,必须严格执行,强调“普通混凝土好好打”十分必要。

注意施工的季节,环境的温湿度及气象变化对混凝土变形性能的影响,严格控制现场坍落度、防风措施,及时和气象站保持紧密联系,在早、晚或夜间浇灌混凝土,避免高温入模和钢筋胀曲现象,中间特别注意急剧降温、急剧干燥对混凝土的不利影响。冬季施工时,朝北向混凝土面易开裂,其他季节,朝西向、西南向的混凝土面易开裂,前者主要是温度应力作用,后者主要是收缩应力,根据环境条件采取保温保湿养护。

尽可能早期回填土,避免防水构件长期外露。

1)在已浇筑的板面上覆盖棉被时,从一端边压光边覆盖,避免踏出脚印;

2)混凝土浇筑后强度达到1.2MPa以上,方可上人进行后续施工;

3)拆除墙、柱、梁、板模板时对各部位模板要轻拿轻放,注意钢管或撬棍不要划伤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要使用锤子或其他工具剧烈敲打模版面。

4)用塔吊吊装模板靠近墙、柱时,要缓慢移动位置,避免模板撞击混凝土墙、柱;

5)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夏季和冬季施工方案,才允许承受全部计算荷载。施工中不得超载使用,严禁堆放过量建筑材料。当承受施工荷载大于计算荷载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6)独立柱及突出墙面的柱角、处于通道或运输工具所能到达的墙阳角、门窗洞口等阳角部位均用多层板包裹,防止阳角被碰掉或碰坏。

1)施工现场入口处及现场所有危险作业区域要挂安全生产宣传画、标语、危险标识,提醒工人注意安全。

2)施工前需进行各工种的安全交底,交底内容要有针对性。针对重点问题提出重点可靠的防护措施,并明确责任人。

3)任何人进入现场区域必须戴好安全帽,不准穿拖鞋、高跟鞋或赤脚,从事高空作业,要系好安全带,不得酒后上岗。

4)特殊工种必需持证上岗,严禁非正式特殊工种代替特殊工种作业。

5)加强现场临电管理,经常检查配电设备的安全可靠性T/CECS G:E41-04-2019 国家公路网重点桥梁和隧道监测评价规程(完整正版、清晰无水印).pdf,如有损坏,及时更换,除电工之外的任何工种不准私自接改电线。

6)现场围护栏杆,要严密稳固,电缆线不允许直接敷设在栏杆上。夜间施工时基坑边缘要有明显的标识和足够的照明。

7)混凝土操作人员处于湿作业环境中,振捣操作时要戴好绝缘手套,穿好胶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