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体处治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滑坡体处治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45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滑坡体处治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滑坡体处治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根据两阶段施工图针对ZK132+543—ZK132+650段边坡防护设计说明,该段边坡坡体主要由由崩坡积含粘性土块组成,稍松—中密,土层孔隙率高,渗透性较好。崩坡积层以基岩面为不利结构面的稳定性处于暂时稳定状态。为保证路基边坡开挖后左侧边坡的稳定,必须采取措施对其进行相应的防护处理。

施工图纸针对该段边坡进行了相应的防护设计世纪星城居住区一期工程8#楼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各部位边坡实际地质情况。该段边坡防护类型主要有:厚层基材防护、挖方挡墙防护、框格锚杆防护及坡顶抗滑桩防护等。

根据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浙交【2010】236号)文件《浙江省公路水运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办法》并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特编制莲都段第三合同段滑坡体处治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2《浙江省公路水运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办法》(浙交【2010】236号)

1.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1.6《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1.7《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9《爆破评估报告》

针对该段滑坡体处治工程的施工,切实落实有关建设工程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加强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预防施工安全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本专项施工方案适用于330国道莲缙段公路改建工程莲都段第三合同段ZK132+543—ZK132+650段滑坡体处治工程施工。

我合同段,起点桩号K131+850(右线桩号),终点桩号K135+550,全程共长3.65公里。采用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设计车速80km/h,整体式路基宽度24.5m,分离式路基宽2*12.25m。

ZK132+543—ZK132+650左侧边破高度约28—39m,边坡坡体主要由崩坡积含粘性土块组成,稍松—中密,土层孔隙率高渗透性较好。崩坡积体分布范围:轴线方向长180m,横向长120m,高度分布从好溪河谷(80m)直至上部山坡(230m)约150m,厚度3.10—12.40m平均厚度8.46m,堆积体方量约32万方,公路以上达21万方。该老路G330为土质边坡,坡率1:0.4,高度大于5米,稳定性差。崩坡积层以基岩面为不利结构面的稳定性处于暂时稳定状态。为保证路基边坡开挖后左侧边坡的稳定,必须采取措施对其进行相应的防护处理。

二、路堑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边坡所处地段为丘陵斜坡地貌,地形植被发育,多为毛竹等,地表有乱石堆分布,范围达20*80m2,该段路基起点接蒲岸隧道出洞口。

边坡部覆盖崩坡积层(含粘性土)块石、含粘性土碎石及角砾粉质粘土,厚6—13.0m,结构松散—稍密,不稳定。岩石风化较强。岩体自上而下可分六个工程地质亚层。

含粘性土碎石:碎石占50—60%,表部夹大滚石。厚2—4m。分布于山坡上部,属硬土。

含角砾粉质粘土:角砾占20%,全强风化状。厚0.5—1.8m.属硬土。

(含)粘性土)块石:全坡分布块石含量80%以上,厚6—13m,属硬土。

强风化晶悄凝灰岩:块状构造,节理发育,无充填或充填岩悄厚2—4m,属软石,开挖等级Ⅳ级

中风化晶悄凝灰岩:较完整,节理发育,属次坚石。岩石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frb=600kpa。

微风化晶悄凝灰岩:完整,节理不发育,属坚石。岩石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frb=950kpa。

地质报告提供的滑带土力学参数,取替在滑动面强度参数为c=100kpa,Φ=29。。

三、滑坡体路堑边坡防护设计

根据边坡各段工程地质条件,ZK132+543—650左侧边坡分以下三段进行防护设计。

1、滑破体路堑边坡防护设计

1.1、ZK132+543—560段

采用台阶式边坡,左侧第一级边坡坡率1:0.50,坡高H1=10m,采用厚层基材防护;第二级边坡坡率1:0.75,坡高H2=10m,采用厚层基材防护;第三边坡坡率1:1.0,坡高H3=8.1m,采用厚层基材防护。各级边坡之间设置2m宽平台。

1.2、ZK132+560—585段

采用台阶式边坡,左侧第一级边坡采用挖方挡墙防护,挡墙面坡坡率1:0.25,高度H1=3m;第二级边坡坡率1:0.75,坡高H2=8m,采用厚层基材防护;第三级边坡坡率1:1.0,坡高H3=10m,采用框格锚杆防护,锚杆长度6m;第四级边坡坡率1:1.0,坡高H4=8.4—10.6m,采用框格锚杆防护,锚杆长度9m。各级边坡之间设置2m宽平台。

1.3、ZK132+585—ZK132+650段

抗滑桩位于左侧挖方边坡坡顶外,路基边坡削坡后滑坡推力按1300kn/m设计,桩端位于微风化晶悄凝灰岩中,桩身截面尺寸宽b*高h=2.0m*3.0m,桩间距D=5.0m(中对中),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按弹性桩设计,桩底铰支。按受弯构件考虑,受弯强度设计安全系数K1=1.20,钢筋保护层按100mm计。

K132+586—K132+596

K132+596—k132+606

K132+606—k132+646

1、根据设计图纸ZK132+543—ZK132+650段滑坡体平面平面位置如下:

2、滑坡体抗滑桩现场位置图:

1.1、在正式施工前,具备以下工程资料:复核滑坡体的工程地质、施工图纸、现场复测、放样等资料;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施工方案以及桩体钢筋混凝土所用建材(水泥、砂石、钢筋)的质检报告等

1.2、施工前要制定周详的质量管理措施。在施工平面图上应标明桩位、编号、施工顺序;指定施工工序检查程序。

1.3、平整施工场地,清除地表碎石、浮土。孔口处设置高出地面不小于30cm的护圈,并设置临时排水沟,及时排除地表水。

1.4、桩位测量,用全站仪根据设计坐标定出桩位平面位置,然后用钢尺丈量复核,并作好保护桩(一般为四个)。

1.5、根据工期和进度的要求,计划安排两个施工班组同时作业,隔桩开挖,开挖顺序为:

1)、第一批开挖1#、3#、11#、13#桩;

2)、第二批开挖6#、8#、9#桩;

3)、第三批开挖2#、4#、12#桩;

4)、第四批开挖7#、10#桩;

5)、第五批开挖5#桩。

1.6、分二班制连续作业,每孔每班4人,井下2人,井上2人(1人使用电动绞绳架,1人指挥及出渣),轮流下井。井下作业人员以持续作业时间2小时为宜,最长不得超过3小时。应勤换井下作业人员,轮换下井作业。

2、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吸型(40m扬程)口径Ø75

4、施工场地及施工便道安排:

4.1、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混凝土拌合场地布置于K134+700,距离滑坡体处治工程现场约2.2公里处。

4.2、根据施工现场场地情况确定便道走向及抗滑桩施工平台宽度。施工便道与现有330老公路连通,修建宽度3.5m,以保证工程车辆的行驶;施工平台宽度5m。

4.3、施工便道及施工平台修筑前先用挖掘机对原地面进行平整及表土的清除。对承载力差的凹坑或软弱基层,采用透水性好的材料进行换填换填。施工便道应边线顺直、排水顺畅,并设简易路面,做好日常养护工作,保证路面平整并防止积水、扬尘。

4.4、施工便道及施工平台修建临时排水沟,并与现有截排水设施连接。施工便道及施工平台布置见下图:

1、滑坡体路段必须首先施工抗滑桩,等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能进行桩前边坡坡面开挖。

2、充分考虑当地季节气候对施工工艺的影响尽量避免安排在雨季施工。施工前做好地表排水系统。

3、按设计坡率放线,放线以路线中心及路基设计标高为准。所有支挡及防护工程,均按设计形式尺寸放样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4、采取随挖随支护的施工方法,严禁一次开挖到底,应开挖一级,支护一级,然后再开挖下一级。同时要避免暴露时间过长,使边坡松弛范围变大,造成病害。边坡开挖施工要保证坡面平整顺直,以利于支挡及防护工程的施工。边坡开挖中,如有地下水出露应将地下水排出引入排水系统,下可堵死。

5、采用施工监测、信息化动态设计方法,及时对原设计进行校核、修改补充。根据实际情况作动态变更设计。

抗滑桩施工拟采用机械配合人工成孔,现场灌注混凝土施工。灌注桩是一项质量要求高,施工工序多,并须在一个较短时间内连续完成的地下隐蔽工程,因此合理设计施工工序和施工方案对保证施工有序、快速、高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一般施工程序如下图所示:

2.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1.1、施工前由业主单位组织监理、施工、勘察、设计单位进行勘察、测量和设计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向勘察、设计单位详细了解影响本工程地质灾害治理的控制因素,以便施工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置;

2.1.2、现场核对设计,按设计测定桩位,进行施工放样。放样完成后对各个桩孔的施工可行性进行评估,对不具备施工条件的桩孔,及时与设计单位协调,提出调整方案;

2.1.3、对每个桩孔及其周边进行管线及构筑物调查,确认是否存在影响施工的构筑物,如有则及时联系相关单位予以解决;

2.1.4、开工前完成施工用的供水、供电、道路、排水、临时房屋等临时设施的修建,开展施工场地的平整处理,保证施工机械正常作业;

2.1.5、落实工程资金、施工管理人员、挖孔桩相关设备、设施和材料,备好各个工序所需的模板、机具器材和井下排水、通风、照明等设施,确保开工后材料有序按需进场,人员按时上岗等;

2.1.6、按照设计文件要求并充分考虑施工安全和方便等因素,设计和开挖施工平台,平整场地,做好锁口和地表截、排水及防渗设施,为施工创造作业条件;

2.1.7、在井口安装井架及卷扬机,供桩孔开挖出渣进料,起吊高度高出井口1m以上,搭设临时风雨棚,做好井口排水沟。为了施工人身安全,井口设栏杆(薄壳支护高出地面者可不设)及供起吊人员装卸料用的脚踏板,下图为抗滑桩挖孔作业示意图:

2.1.8、在井口周边安设安全防护设施和标识牌,警示外来人员勿入场地;准备盖板以防止掉物伤人,并在盖板上设可启闭的进料孔;

2.1.9、在滑坡体上建立位移和变形观测标志,防止施工期间突然事故发生。

开挖前,应按工程桩轴线(中心线)向四周引出桩心控制点,用牢固的木桩标定,工程桩定位后,开始挖第一节桩孔土方,安装第一节桩孔护壁模板时,必须用桩心点效正模板位置(由专人负责),支护牢固,并检查护壁厚度、位置正确、质量符合要求后方能浇捣护壁。第一节护壁轴线偏差不大于2厘米,高出现场地面30厘米,壁厚比下面井壁厚度增加10~15cm。当第一节护壁拆模后应及时将中心轴线引到护壁上,作为控制桩心轴线的标准依据,并把标高引到护壁内,用以控制桩底的标高。

2.3.1、孔内普通土、硬土、碎石土人工用锹、镐挖掘,软石、次坚石采用风动凿岩机钻孔,浅孔爆破开挖。桩井掘进先挖中部,后挖井壁部分。

2.3.2、开挖前应平整孔口中,并做好施工区的地表截、排水及防渗工作,雨季施工时,孔口应加筑适当高度的围堰。

2.3.3、抗滑桩的施工应由浅至深、由两侧至中间的顺序进行,并应采用间隔方式开挖,每次间隔1孔。

2.3.4、孔口作锁口处理,桩身做到挂护壁处理,护壁的单次高度根据一次最大开挖高度确定,一般每开挖1.0米护壁一节。按图纸制作安装护壁钢筋,立模浇筑护壁混凝土,护壁厚度为25cm,强度等级C25;混凝土可加入速凝剂以加快混凝土凝固。

2.3.5、每开挖一节必须及时进行地层岩性编录并仔细核对滑面(带)情况,综合分析研究。如滑带或土石分界线和实际位置与设计有较大出入,应将发现的异常及时向建设单位和设计人员报告,及时变更设计。实挖桩底高程应会同勘察、设计单位现场确定。

2.3.6、弃渣可用巻扬机吊起。吊斗的活门应采用按钮式式开关箱。吊出后应立即运走,不得堆放在滑坡体上,防止诱发次生灾害。

2.3.7、桩孔开挖过程中应及时排除孔内积水,当滑体的富水性较差时,可采用孔内直接排水。当富水性好,水量很大时,宜采用桩孔外管泵降排水。

2.3.8、当深度达到5m时,应加强通风,保证人员施工安全。深度达到10m时,采用机械通风。

2.3.9、孔内遇到岩层须爆破时,采用浅眼松动爆破法,钻孔爆破全断面掘进,实行垂直掏槽或楔形掏槽方式,人工风动湿式凿岩。

2.4.1、孔内普通土、硬土、碎石土人工用锹、镐挖掘,软石、次坚石采用风动凿岩机钻孔,浅孔爆破开挖。

2.4.2、爆破参数选择和药量计算

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条件和断面大小,采取全断面一次开挖。

q=Kq(f/s)1/2

q=1.4×(12/8.75)1/2=1.4×1.17=1.64kg/m3

(3)炮眼数目的确定:

N=Kn(fs)1/2

N=3×(12×8.75)1/2=3×10.24=32

结合工程实情,炮眼数为32个。

为确保工作进度,提高爆破效果,本桩洞爆破采用五星眼掏槽。

该桩洞掘进时,岩质较好,采用吊篮出渣,拟采用1循环/班,炮眼深度为1.2米,钢钎长度为1.5米。

Q=1.64×8.75×1.0=14.4kg

(7)单个炮孔装药量的计算:

a、单个周边孔或扩大孔的平均装药量:

q1=14.35/(28+1.3×4)=14.35/33.2=0.43

b、单个掏槽孔的装药量

q2=(1.2—1.3).q1

q2=1.3×0.49=0.637

V=L.S=1.2×8.75×0.85=8.9m3

10.3公斤为一次最大药量;2.4公斤为一次最大单响药量。

以上爆破参数,在以后爆破作业时,通过试爆可作适当调整。

2.4.3、装药和堵塞

②炮孔堵塞:采用粘土、砂石子混合物或炮泥。沙石子:粘土=1:1。(沙石子最大粒径不超过2cm)各孔堵塞长度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而定。

③装药及堵塞结构剖面图如下:

每开挖一段及时联系监理、设计院有关人员进行岩性编录,详细记录揭露的地层岩性以及岩体的完整性的变化,仔细核对滑面(带)情况,综合分析研究,如实际情况与设计有较大出入时,及时向监理和设计人员报告,做好设计变更。

与监理、设计单位一同确认和检验滑面及嵌固段层位以及岩性。

2.6、桩孔清理和隐蔽工程检验

桩孔开挖达到设计标高和规定的持力层后,清理护壁上的泥土和孔底残渣、积水,及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桩底清孔时,把所有的软土、淤泥和杂质等清理干净。验孔时,对桩端情况,包括桩的孔底尺寸、标高、垂直偏差、地层岩性及孔径等进行检查,并做好隐蔽记录。

自检合格后,及时通知监理、设计现场确定终孔,并提出验收申请。

验收合格后,立即采用同强度混凝土垫层封底,以防止钢筋锈蚀和保持井内清洁,利于桩身钢筋就位精确。

2.7、降水、排水施工措施

根据工程地质情况,成孔整个过程都必须排水降水,应组织完整有效的排水系统,将孔桩内水先抽排至地面排水系统。施工区域地面排水系统为沿场地四周布置的排水沟和集水井。

为保证下井作业时孔底岩土疏干,成孔安全、护壁顺利进行。在孔桩开挖过程中桩井内渗水可利用大孔径桩孔深井集中降水,方法是:

a、少量渗水可在桩孔内挖小集水坑,随挖土随用吊桶吊出。

b、渗水量稍大可在桩孔内挖一较深集水井,用小型潜水泵抽出,随土加深集水井。

c、水泵抽水时,应清理好井口,以防异物掉进孔内,并作好抽水记录。

2.8、钢筋笼制作和安装

2.8.1、由于本工程的桩径截面大,钢筋配置多,重量较大,按照常规的井外制作吊装入井的方式将无法施工。由于桩体孔径较大,成型的钢筋笼不便于稳固和吊装,所以采用井上加工、井内安装的形式进行施工。

2.8.2、竖筋的加工及焊接、箍筋的加工均在井上进行莱芜钢城某热力公司锅炉迁移安装施工组织设计,再分别吊放至孔内规定位置进行安装。

2.8.3、竖筋的连头采用双面焊连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5d,位于同一截面内的钢筋接头不超过50%,焊缝高度≥0.3d且不小于4mm,焊缝宽度≥0.7d且不小于8mm,接头错开距离不小于35d且≥50cm。

2.8.4、竖筋的搭接处注意避开土石分界或滑动面(带)处,抗滑桩主筋在滑面(带)位置的接头率设计无要求时,在滑面上下各2m范围内接头率不应大于25﹪。

西昌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专项设计编制规定及审查要点(试行)(西昌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7年10月).pdf2.8.5、主筋与箍筋间的连接采用点焊方式。

2.8.6、孔内制作钢筋笼时,应保证主筋牢固顺直,保证箍筋间距均匀,骨架断面尺寸满足图纸要求,同时加强焊接时通风排烟作业。

2.8.7、钢筋笼设置加强筋以保证钢筋笼的刚度,或在钢筋笼内设临时支撑梁。在钢筋笼主筋外侧设钢筋定位器,以控制主筋的保护层厚度和钢筋笼的中心偏差。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