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可行性研究报告-9施工组织设计

风电场可行性研究报告-9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81.25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风电场可行性研究报告-9施工组织设计

甘肃瓜州北大桥第三风电场场址区属中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多年平均气温为8.8℃,极端最高气温40.4°C,极端最低气温零下29.1°C,气候特别干燥,风大,有“风库”之称。年平均降水量53.6mm,年平均蒸发量2847.7mm,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

场地为贫水区,含水层的富水性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气候的影响及制约。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雪山融水和北山山系的基岩裂隙水。地下水类型属孔隙性潜水型,地下水位埋藏深度大于20m,历次勘探均未揭露出地下水。

测区内气候干旱少雨,地下水埋藏深度较大,冻土为季节性冻土。场址区多年季节性标准冻土深度为地面以下1.16m。

9.1.2交通运输条件

北大桥第三风电场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城东北约30km处DB52/T 1125-2016 政府数据资源目录 第2部分:编制工作指南,北距安北火车站约14km,西部边缘与安北路相距约12km,交通十分便利。

北大桥第三风电场位于甘肃省瓜州县东北*向的戈壁滩上,地表为砂砾覆盖层,地势开阔平坦,施工时只需部分挖填平整,即可形成良好的施工场地。开阔的施工场地,有利于吊车吊装风机与吊车回转移动、风机扇叶组装、集装箱临时堆放。

9.1.4物资供应条件

主要建筑物材料来源充足,工程所需水泥和钢材可从约250km~270km外的嘉峪关市或酒泉市**,通过312国道运至施工现场。生活及小型生产物资、其它建筑材料(木材、油料)等可在瓜州县城**。

9.1.5施工用水、用电条件

施工水源:风场内计划打一口水源井,单井出水量可满足施工用水量,施工用水不足部分可用水车到瓜州县城拉水,运距约30km。

施工电源:从位于风场南侧的双塔水库变电站扩建一间隔,架设35kV干线进入北大桥第三风电场的监控中心附近,风电场施工时,可由此架设支线到各施工点。

本期工程为北大桥第三风电场,与北大桥第二风电场和龙源瓜州300MW风电场共用北大桥东变电所。该工程安装1500kW风力发电机组134台,总装机容量为201MW,整个风场占地面积约34km2。其施工特点为单机工程分散,风机基础施工需分散进行。

施工修配和加工系统可考虑在当地解决,酒泉钢铁厂离风电场约270km,可提供加工、修配及租用吊车等业务,施工区只设必要的小型修配系统。

风力发电机安装技术要求较高,需选用有资质的施工队伍,并且还应具备一定的风电机组安装经验和设备起吊的能力。

9.2.1施工布置原则

风电场工程场址区域地势开阔,风电机组和箱*变电站分散布置,施工布置条件较好。场区内施工临建工程主要有综合加工厂、材料仓库、设备仓库、混凝土拌和站、砂石料堆放场及临时生产、生活建筑等。

该工程计划安装1500kW风力发电机组134台,总装机容量约201MW。按南北间距4.5D,东西排距9D布置,风机布置成6排。在风电场西南角设监控中心。根据工程施工强度和业主意见,确定施工工期为36个月。

依据工程施工特点,考虑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施工布置,经比选在风场内监控中心附近较平坦的地*布置混凝土拌合站、材料加工厂、设备及材料仓库和辅助加工厂等。风电场工程临时设施占地约4800m2。施工期临建工程量见表9.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4

表9.1施工临时建筑工程量表

9.2.2施工工厂设施、仓库布置

9.2.2.1混凝土系统

根据施工总布置及混凝土浇筑进度安排,为减少设备配置,本工程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的**,经比选在监控中心附近设置混凝土拌合站。

本工程混凝土浇筑总量约50200m3(不包括330kV升压变电所),混凝土为二级配,风机基础混凝土浇筑量为342m3。混凝土系统的生产能力受控于风机基础混凝土浇筑强度,为确保在12h内完成基础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强度应达到30m3/h左右。根据风机布置及场地条件,混凝土系统布置在监控中心附近,选用HZS60型搅拌站(设备铭牌生产能力为60m3/h)一套,并配备两个100t散装水泥罐、一个50t粉煤灰罐。同时设4台400L的混凝土搅拌机作为补充。

9.2.2.2砂石料系统

根据地质资料,瓜州南山人工骨料场的骨料可满足北大桥风电场混凝土骨料供应,瓜州南山人工骨料场距北大桥第三风电场约58km。

本工程共需成品砂石骨料约11.02万t,其中粗骨料约7.35万t,细骨料(砂)约3.67万t。砂石料系统可由当地供应商建设,该工程在拌合站附近仅设砂石料堆放场。

砂石料按混凝土高峰期5天砂石骨料用量堆存,经计算,砂石料堆放场占地面积约1000m2,堆高4~5m。砂石料堆场采用100mm厚C10混凝土地坪,下设100mm厚碎石垫层,沙石料场设0.5%排水坡度,坡向排水沟。

9.2.2.3其它辅助企业

该工程距瓜州县城约30km,部分辅助企业可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现场设置机械修配厂及综合加工系统(包括钢筋加工厂、木材加工厂)。为了便于管理,综合加工厂集中布置在监控中心附近,总占地面积1000m2。

机械修配场主要承担施工机械的小修及简单零件和金属构建的加工任务,大中修理工作委托酒泉钢铁厂承担。

9.2.2.4仓库布置

本工程所需的仓库集中布置在监控中心附近,主要设有水泥库、木材库、钢筋库、综合仓库、机械停放场及设备堆场。水泥库、木材库及钢筋库分别设在混凝土系统及相应的加工工厂内,综合仓库包括临时生产、生活用品仓库等,共占地面积1000m2.。混凝土浇筑需采用混凝土罐车运送,混凝土泵车浇筑的**。故需考虑凝土罐车地停放。

9.2.2.5施工用电、施工用水系统

风电场施工电源:从位于风场南侧的双塔水库变电站扩建一间隔,架设35kV干线引至330kV升压所,再沿风电场进场道路引北大桥第三风电场场区,并在第三风电场就近接入315kVA施工变压器降压至0.4kV,架设支线至生活、混凝土拌和系统区。

风电场施工用电输电线路长约15.4km,输电线路长度有三个风场共同承担,其中北大桥第三风电场分摊输电线路长度约为4.4km。混凝土搅拌站、钢筋制作场、生活、生产房屋建筑等辅助工程就近布置在315kVA变压器附近。经测算,本工程高峰期施工用电负荷为300kW,为保证施工电源的不间断,需备用两台10kW柴油发电机和一台150kW柴油发电机作为施工备用电源。

施工用水包括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两部分,生产用水包括建筑施工用水、施工机械用水、环境保护用水。高峰日施工用水量约150m3/d,其中生活用水50m3/d。因本风电场距瓜州县城约30km,附近无市政供水管网,考虑施工用水与运行期用水相结合,计划在监控中心附近打深井取水。风电场运行期用水量较小,生活用水考虑在监控中心设置12m3储水箱,可满足日常生活用水要求,消防用水考虑在监控中心内设置150m3消防水池,以满足火灾初期监控中心内水消防系统的供水。因施工期用水量较大,故施工期考虑在混凝土加工厂附近设置临时储水池。

9.2.3料场选择与开采

9.2.3.1天然砂砾料场

本次对天然骨料进行了地质调查,瓜州县地区可开采利用的天然砂砾料源主要有锁阳镇南砂砾石料场和双塔砂砾石料场。

锁阳镇南料场位于瓜州县锁阳镇以南的祁连山山前倾斜冲洪积戈壁滩上,地势平缓开阔,料源丰富,初步分析质量满足要求。该料场距风电场场址约83km,有沥清路相通,交通便利,但运距较远。

双塔砂砾石料场位于双塔水库下游的河床中,料源的含泥量相对较高,质量和储量可基本满足要求,有经营户在此小规模开采生产,可开采条件较差。该料场距风电场场址区约44km,交通较为便利,但运距较远。

9.2.3.2人工骨料料场

人工骨料场可开采利用主要有瓜州南山料场。

瓜州南山人工骨料场位于瓜州县城以南约15km中低山区,岩性主要为灰岩、花岗岩等,力学强度较高,储量大,质量满足规范要求,现有经营户在此开采生产。该料场距风电场场址约58km,位于瓜州至敦煌公路南侧,现有公路可通往与本风电场较近的中电国际瓜州风电场,交通便利。

9.2.3.3料场选择

据了解,现已建和在建的几个风电场混凝土骨料料源,主要是通过瓜州县城以南约15km的中低基岩山区的瓜州南山料场以收***直接**。相对而言,瓜州南山人工骨料场料源丰富,质量较好。因此,经分析比较采用瓜州南山人工骨料场作为开采料源,其它料场可做为备用料场。

9.2.4场地平整土石工程

北大桥第三风电场工程风机布置处地势较平坦,场地不需要做大量平整,仅对风电机组基础附近做小范围的场地平整,即可为设备的吊装提供合适的工作场地。

9.3.1对外交通运输

北大桥第三风电场距瓜州县城约30km,风场对外交通沿312国进入已修建的中电国际瓜州风电场永久道路后,再接新修建北大桥第二、三风场和龙源瓜州300MW风电场的进场道路;新修道路总长度约42km,为沥青碎石路面,交通较为便利;新修道路由三个风电场共同分担,其中北大桥第三分摊新修道路长度约12km。

对外交通中的涵洞、弯道及桥梁等均可满足风电场大型重型卡车及40m长平板拖车的运输要求。风机可通过汽车直接运抵风场,其它建筑材料也均可用汽车直接运输到施工现场。

根据风电场风电机组的总体布局,场内交通运输线路在充分利用现有道路的情况下,经布置需建设场内简易道路约62.4km,道路宽度10m,为级配碎石路面。风电场建成后留3m宽做为场内永久检修道路,其余7m宽路面恢复为原地貌。永久检修道路为泥结碎石路面。

场内道路紧靠风电机组旁边布置,以满足设备一次运输到位及大型履带*吊车的运行、基础施工及风机安装需要。

风电场内运输按指定线路将大件设备如机头、叶片、塔架、箱*变压器等均按指定地点一次卸到落地货位,尽量减少二次转运。

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和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发改能源【2005】1511号文)的规定,风电场工程建设用地按实际占用土地面积计算和征地;风电场其它永久设施用地按照实际占地面积征地,建设施工期临时用地依法按规定办理”本工程依据国家及地*有关政策征用国有土地,风电场占用土地包括永久性占地和临时性占地。

(1)永久性占地包括风电机组基础(含箱变基础)占地、地上永久性建筑物占地和电缆埋设路径占地及架空线路杆塔基础占地、风场永久道路占地的分摊及风场内连接监控中心道路和场内检修道路占地等。

(2)临时性占地包括施工中临时堆放建筑材料占地、施工人员临时居住占地、设备临时储存所占场地、拌合系统占地、风力发电机组吊装时的临时占地、施工道路和其它施工过程中所需临时性占地。

(3)永久性占地面积按以下*法测定:

a.风电机组基础(包括箱变基础占地面积):每机占地按20m×20m计算面积(m2);

b.地上永久性建筑(包括监控中心):按实际占地计算面积(m2);

c.电缆直埋线路路径:按2m×实际长度(m)计算面积(m2);

d.杆塔基础:线杆基础按2m×2m计算面积(m2);铁塔基础按6m×6m计算面积(m2)

e.永久检修道路路径:按3m×实际长度(m)计算面积(m2);

f.分摊永久道路路径:按6m×分摊的实际长度(m)计算面积(m2)。

本期工程占地分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永久占地总占地面积534.9亩;临时占地总占地面积983.9亩。本工程征用地范围见表9.2。

表9.2工程征用地计算合计表

656000(983.9)

9.5.1.1施工顺序

风机基础的施工顺序:定位放线→基础机械挖土→人工清理修正→基槽验收→垫层混凝土浇筑→放线→基础钢筋绑扎→预埋管、件、螺栓安装→支模→基础混凝土浇筑→拆模→验收→土*回填。

9.5.1.2基础施工

a)根据施工现场坐标控制点,定出基础轴线及基坑开挖线,经复核检查无误后*可进行开挖。

b)土*开挖采用以机械施工开挖为主,人工配合为辅的*法。严格按照施工图要求的边坡开挖,在开挖过程中要控制好基底标高,严禁超挖,开挖的土石应按照水保要求进行堆放。风机基础开挖至规定高程后,经监理工程师和地质人员进行验槽合格后,*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c)土*回填:基础施工完毕,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设计要求并经隐蔽工程验收之后,及时进行土*回填。土*回填采用汽车运输、人工分层回填、机械夯实的**。另外,基坑回填前必须先清除基坑底的杂物。

d)风机基础接地应随同基坑开挖进行,并在基坑回填前依据规范进行隐蔽验收工作。

e)基础开挖完毕,在垫层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基坑进行保护。

本期工程风机基础垫层采用C20混凝土,基坑开挖到位并验收合格后,应及时进行基础垫层混凝土浇筑,以形成对基坑的保护,浇筑基础混凝土前,应清除杂物、平整仓面、浇少量的水、夯实、找平,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3)基础环及其支撑架安装

a)本工程风机塔筒为预埋地脚螺栓支撑架连接**。基础环直埋于基础主体混凝土中,施工时采用地脚螺栓支撑架固定的*法。

b)在钢筋绑扎前,首先在垫层上放出基础中心线,在基础四周建立加密控制网,弹出基础的中心线、边线及基础环的位置,核对无误后*可进行基础环支撑架的安装及钢筋绑扎。

c)由于基础环上法兰的安装水平度要求较高,基础环安装按以下步骤进行:在混凝土垫层中预埋三块钢板件,其尺寸为300×300×20mm,基础环支撑架下端与预埋基础板连接,支撑架上端与调整螺栓连接,基础环与支撑架之间用调整螺栓连接,调整螺栓可对基础环的平整度进行调节,以便实现基础环标高的准确控制。

d)基础环安装经验收合格后绑扎基础钢筋。螺栓支撑架与钢筋、模板、模板支撑系统及操作脚手架应互不相连,独成体系,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模板系统的振动及变形对螺栓的影响。

e)地脚螺栓支撑架与基础环安装完毕后,做整体验收复核,包括控制轴线和基础中心线的验收、基础本身各预埋之间尺寸的验收。基础环固定架经验收合格后绑钢筋、封模板。

a)基础环安装经验收合格后绑扎基础钢筋。基础环支撑架与钢筋应互不相连。

b)基础底面、顶面、上台柱等部位主要受力钢筋采用通长钢筋,不得搭接。钢筋之间的连接100%采用绑扎,不得采用焊接。

c)钢筋布设过程中如遇基础环支撑架型钢、电缆预埋管等,应采用调整钢筋间距的*法进行避让,不得截断钢筋,损害受力结构。

d)钢筋绑扎及基础环安装工作结束后,对基础环进行复测,用调整螺栓来调整基础环的中心线、标高、平面度等误差,当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后,可对支撑架及基础环进行相应的加固,并对调整螺栓点焊牢固,确保基础环位置的准确。

模板和模具,不同构件的节点,都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满足尺寸误差的要求,模板和模具的内表面应保持干净。

a)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站集中搅拌、罐车运输、泵车入仓、插入*振捣器振捣的浇筑施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设专人监视模板、基础环、螺栓及埋管等的位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b)混凝土浇筑时不允许出现施工缝,主体砼要求一次浇筑完成。

c)基础混凝土浇筑前应对设计图纸和供货厂的设备图纸进行认真研究和理解,在充分理解后方可进行施工,要保证预留地脚螺栓孔的绝对准确和大体积混凝土基础的整体性。

d)混凝土浇筑时一定要高度重视地脚螺栓支撑架内部的浇筑。支撑架内侧星形钢筋末端之间,用混凝土导管进行浇筑,以确保基础塔筒不偏移并保持正中位置和顶部水平。

e)钢筋和地脚螺栓在浇筑前必须清理干净,以保证混凝土和钢筋的粘结力。

f)混凝土浇筑时应采取措施确保自下而上分层浇筑,浇筑时应控制混凝土均匀上升,避免混凝土由于上升高度不一致对螺栓支撑架产生侧压力。

g)为保证基础环最终的安装结果准确无误,混凝土浇筑中应用测量仪器加强观测,以使支撑架的上基础环平整度精度不变。

h)施工时分层浇筑、分层振捣,但又必须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结合良好,不致形成施工缝。

i)混凝土施工前要了解掌握天气情况,降雨时不宜进行混凝土浇筑,尽量避免冬季施工。

(7)基础混凝土温差控制措施

a)在混凝土浇筑前,先根据确定的浇筑时间段的常年温度及使用的水泥、砂石骨料等条件预先进行混凝土内外温差的计算,确定当时环境下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是否超过25℃,若未超过25℃的规范规定值,可不采取控制温差的措施;若超过25℃,则必须采取控制温差的措施。

b)混凝土内部温度监测 在混凝土内部设16个温度测点,同时在混凝土外部设置气温测点2个,保温材料温度测点2个及养护水温度测点1个,总计21个工作测点。另设10个备用测点。现场温度监测数据由数据采集仪自动采集并进行整理分析,每隔一小时打印输出一次每个测点的温度值及各测位中心测点与表层测点的温差值,作为研究调整控温措施的依据,防止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

混凝土的养护主要是为了保证混凝土有一定温度和湿度,在养护期间,要定人定时进行测定混凝土温度,以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确保混凝土内部不出现温度裂缝。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成,应及时进行覆盖,模板拆除后要及时对立模处进行回填以加强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进行洒水保湿养护。

a)宜使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水泥,尽量减少单方水泥用量及降低水灰比,并掺用减水剂,以降低混凝土中的水化热。

b)浇筑后应立即对混凝土进行保温保湿养护,以控制缓慢降温,在混凝土表面用草袋严密覆盖保温,上面加盖塑料薄膜,并设专人养护,养护时间不低于14天。

c)延长混凝土的拆摸时间,对地下基础,在拆模后应立即进行土方回填,以起到继续保温保湿的作用。

d)尽量避免在特别炎热或寒冷季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

e)控制好砂石骨料的含泥量,砂的含泥量不超过2%,碎石的含泥量不超过1%。

基础密封应按照风机厂家提供的要求进行。

9.5.2风力发电机组安装

本工程推荐方案选择的风力发电机组单机容量为1500kW。以下叙述得仅为一般风电机组的安装方法,施工时还必须严格遵守风电机组厂商的安装技术文件;下叙方法特点是准备工作时间短、吊装快、运用灵活,本工程风力发电机需要400t和50t两台吊车共同完成风机的吊装,安装时应在厂家专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9.5.2.1施工准备

进场公路路面宽度应不小于6.0m,场内施工道路路面宽度应不小于10m(含路肩)。安装时应配备大、小两台吊车联合作业,为了保证吊车吊臂在起吊过程中不碰到塔架,应保证起重机有大于30×50m的工作空间,在进场公路旁应有存放零配件或小型吊车的足够场地。

9.5.2.2风电机组塔架安装

本期风力发电机塔筒为圆筒塔架,由三部分组成,每两部分之间用法兰盘连接。这些圆筒塔架是分段运输的,须在现场将筒内的配件安装好后,再进行吊装。在现场保存时应注意将塔筒放置于硬木上并防止其滚动,存放场地应尽可能平整无斜坡。必须在现场检查塔架及其配件在运输中损坏与否,为防止锈蚀,任何外表的损伤都应立即修补,所有污物也需清洗干净。

安装前应检查基座,基座的平整度需用水准仪校测,塔架的允许误差应符合厂家规定。

在塔架安装前还应清除基础环法兰上的尘土及浇筑混凝土的剩余物,尤其是法兰处,不允许有任何锈蚀存在,若需要,可用砂纸打磨抛光。

9.5.2.3风电机组机仓安装

风力发电机组采用分部件吊装的形式,在安装时,应选择良好的天气,下雨或风速超过12m/s时不允许安装风力发电机。根据履带吊的起吊能力,机舱可用履带吊直接吊至塔架顶部并予以固定,履带吊支撑部位需铺垫路基箱,增加接地面积以分散起重荷载,防止地面下陷。

9.5.2.4风电机组叶片安装

转子叶片由载重汽车运输到安装现场后,为了防止叶片与地面的接触,应使用运输支架将其固定。安装前,必须对叶片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查明其在运输过程中有否损坏。禁止不经全面检查就直接安装叶片。

在地面上按施工安装技术要求首先将转子叶片安装在轮毂上,然后再进行吊装工作。

轮毂与叶片在地面组装,叶片需采用支架支撑呈水平状态。组装完毕后,采用专用夹具夹紧轮毂,同时用绳索系在其中的两片叶片上,剩余的一片叶片尖端架在可移动式专用小车上。在转子叶片安装前,应用清洗设备对叶片法兰和轮毂法兰进行清洗。当履带吊将轮毂缓慢吊起时,由人工在地面拉住绳索以控制叶片的摆动,直到提升至安装高度,由安装工人站于机舱内进行空中组装连接。

风速是影响风电机组安装的主要因素,当风速超过一定值时不允许安装电机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应能够判断在何种风速下才可以安装风电机组。

吊装叶片和轮毂时,用大吊车提升轮毂和叶片,用小吊车随吊一片叶片。为了避免叶片在提升过程中摆动,用圆环绳索分别套在三片叶片上,每片叶片用3~6名装配人员在地面上拉住。在提升过程中,禁止叶片与吊车、塔架、机舱发生碰撞,应确保绳索不相互缠绕。通过两台吊车的共同作用,慢慢将转子叶片竖立。随后与吊装圆筒塔架相似的办法将带叶片的轮毂起吊并安装到机舱的法兰上。

安装结束后可将叶片的安装附件移走,并清理安装现场。

9.5.3.1基础施工

箱式变电站采用混凝土基础。首先用小型挖掘机进行基础开挖,并辅以人工修正基坑边坡,基础开挖完工后,应将基坑清理干净,进行验收。基坑验收完毕后,根据地质情况对基础做出处理。浇筑基础混凝土时,先浇筑100mm厚度的C20混凝土垫层,待混凝土凝固后,再进行绑扎钢筋、架设模板,浇筑基础混凝土,混凝土经过7天的养护期,达到相应的强度后即可进行设备安装。

9.5.3.2箱式变电站安装

本工程初拟选择美式箱式变电站,容量为1600kVA。

电缆应在美式箱变就位前敷设好,并且经过检验是无电的。

开箱验收检查产品是否有损伤、变形和断裂。按装箱清单检查附件和专用工具是否齐全,在确认无误后方可按安装要求进行安装。

(2)箱式变电站的安装

靠近箱体顶部有用于装卸的吊钩,起吊钢缆拉伸时与垂直线间的角度不能超过30°,如有必要,应用横杆支撑钢缆,以免造成箱变结构或起吊钩的变形。箱变大部分重量集中在装有铁心、绕组和绝缘油的箱体中的变压器,高低压终端箱内大部分是空的,重量相对较轻,使用吊钩或起重机不当可能造成箱变或其附件的损坏,或引起人员伤害。在安装完毕后,接上试验电缆插头,按国家有关试验规程进行试验。

由于美式箱变的具体型号和厂商需在施工阶段招标后才能最终确定,其安装方法在施工阶段要按照厂商的要求和说明进行修正。

9.5.4场内集电线路安装

35kV架空线路,是连接风电场134台35kV箱式变到330kV升压变电所的集电线路,分为12回线路。风电场监控光缆采用与35kV架空线路同杆架设。架线施工说明如下:

(1)本工程在分坑前,必须用经纬仪复测杆位、杆高及档距,以及交叉跨越物,对危险地段应复点复测。

(2)导、地线的紧线工序应在基础强度达到设计要求,耐张段内所有杆塔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

(3)在通过岩石或较坚硬的地段须在导地线通过之处垫置草袋(稻草)或其它较软的保护物,以防导地线磨损。当导地线有损伤时按国标《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90)有关条款处理。

(4)导地线施工弧垂应按当时气温、代表档距、由安装架线曲线数据表查得,若施工气温与曲线表所列的气温不同时,可用插入法,推算出施工弧垂。

(5)紧线后导地线应及时安装防震锤,以免导地线损伤,悬垂绝缘子串的悬垂线夹应保持铅垂方向,在高差大,档距悬殊的地段紧线后绝缘子串应进行调整。

(6)本工程所有耐张及转角杆塔的跳线的制作应根据各转角的不同情况在现场实际取值,挂线后成悬链状,且保持跳线对各接地体间隙不得小于1米对横担下水平面不得小于1.3米。

(7)线路完工后所有杆塔均应标明杆号,为了区别线路相序,应在每基耐张及转角杆塔上挂上相序牌作标志。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

9.5.5风电场电气安装及施工要求

9.5.5.1电气设备的施工技术要求和安装工程量

(1)电气设备的施工技术要求

电气设备的施工技术要求按国家有关标准执行,其标准如下:

(2)主要电气设备安装工程量

a)中压送变电设备及安装

1600kVA箱式变压器 134台

35kV架空线路(单回) 23.87km

35kV架空线路(双回)45.56km

35kV电缆埋设 37.82km

b)场用电系统设备及安装

240kVA场用变压器 2台

0.4kV低压配电柜 3面

0.4kV动力及照明配电箱20只

监控中心动力电缆3km

监控中心接地工程 1项

c)中央监控系统设备及安装

通信光缆 81.6km

9.5.5.2监控中心的施工

(1)监控中心电气设备基础施工

低压配电装置区,均为混凝土框架结构,混凝土由现场混凝土搅拌站加工,建筑施工采用常规方法。低压配电装置区的施工:基槽土方采用机械挖土(包括基础之间的地下电缆沟)。预留的30cm厚原土用人工清槽,经验槽合格后,进行基础混凝土浇筑及地下电缆沟墙的砌筑、封盖及土方回填。施工时,同时要做好各种管沟及预埋管道的施工及管线敷设安装,尤其是变电所的地下高低压电缆、管沟的隐蔽工程,以满足各种管线的排布及通行。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对模板、支架混凝土、预埋件及预留孔洞进行测量,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进行处理,以保证质量。浇筑完毕后的12h内应对混凝土加以养护,在其强度未达到1.2N/mm2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拆装模板与支架。

(2)监控中心主要建筑物的施工

9.5.6主要施工机械

本期工程装机容量201MW,风机机组为134台,施工期为36个月。根据风场施工分散的特点,施工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即集中在监控中心一侧旁边设置混凝土搅拌站、钢筋制作场等,利用泵车运输方式对远距离机位的混凝土进行现场浇筑。其施工主要机械见表9.6。

表9.6推荐方案主要施工机械表

根据风电场建设、资源、技术和经济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其目的是对风电场主要工程的施工作出原则性的安排,为工程的施工招标提供依椐,为单位工程施工方案指定基本方向。

(1)先进行临时生活设施建设,后进行生产设施建设

首先要解决施工人员的办公、吃、住问题,这就需要先建设办公、生活设施的建设,以满足管理需要,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费用。

(2)330kV变电所(包括监控中心)和场内集电线路工程先期开工建设

生产设施的施工建设要满足首台风机发电能力的形成,风力发电机全部安装调试完约需4个月时间,逐台安装调试并投入运行,以及早取得投资效益。根据风力发电机的这种特点,配套工程的施工应有合理顺序以满足每安装一台风力发电机就能上网发电。

(3)其他工程项目的施工

在保证上述(1)和(2)两项的施工组织原则下,风电机组地基处理,混凝土基础等项目的施工可以同步进行,平行建设。其分部分项可以流水作业,以加快进度,保证工期。

(4)风电机组进场与吊装时间的确定

风电机组的制作供货周期大约需半年的时间C15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施工方案,根据合理建设程序,应分期分批供货。吊装设备的准备工作应在首批设备到货前完成

塔架国内制作加工大约需6~8个月的时间,可以陆续供货。

风电机组(含塔筒)的卸货与吊装大约需4~6个月的时间。

9.6.2施工进度安排

本工程装机规模201MW,装机台数134台,施工总工期为36个月,分三个年度度进行施工。第一年完成风电场四通一平、临建工程、地质详勘、微观选址、330kV升压变电所土建工程施工以及招标等工作;第二年完成330kV升压变电所电气设备及安装工程、监控中心施工和第一批67台风机的施工及相应的箱式变电站、集电线路等的施工;第三年完成第二批67台风机的施工及相应的箱式变电站、集电线路等的施工。到第二年10月1日首批风机发电,第三年11月底全部风机投产发电。

根据甘肃瓜州北大桥第四风电场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建工程每年3月至10月可以施工;每年的7、8、9月风速相对较小,对吊装工作较为有利。故分项施工进度安排如下:

(1)准备工程施工:从第一年1月开始安排,第一年5月底结束,完成风电场四通一平和临时设施的建设。

(2)330kV升压变电所和监控中心施工:330kV升压变电所土建工程第一年6月开始,第一年10月底完成;330kV升压变电所电气设备及安装工程第二年4月开始,第二年8月底完成;监控中心施工从第二年4月开始施工5个农村拆除工程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第二年7月底结束。

(3)风电机组基础和箱式变电站基础施工:第一批67台风机自第二年4月开始,第二年7月结束;第二批67台风机自第三年3月下旬开始,第三年7月上旬结束。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