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办公大楼施工组织设计

某办公大楼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21.34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办公大楼施工组织设计

中国*****73061**指挥办公大楼

本施工组织设计为中国*****73061**指挥办公大楼工程投标技术方案。内容包括土方工程、地下室工程、地上分*工程和关键*位的施工计划、施工*署、施工方法和技术保证措施。可作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文件,中标后根据业主及合同要求、工程结构特点进一步深化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以满足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现场文明施工以及施工工期等全面管理目标。

T梁张拉计算及压浆施工方案中国*****73061**指挥办公大楼工程招标文件;

1.1.2工程建筑、结构及专业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图纸;

1.1.3工程施工答疑文件;

1.1.4现行国家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结构规范、安全技术规程、工程质量强*性标准;

1.1.5政府有关法规、法令;

1.2本施工组织设计分土建和安装两*分;

1.3由于*者水平有限,**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敬请专家指导。

中国*****73061**指挥办公大楼是一座现代多功能智能化高层建筑,由中国*****73061**213国防工程建设指挥*负责建设;徐州市第二建筑设计院设计。

工程占地面积51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十二层,其中裙房三层,主楼建筑总高度51.5米;裙房建筑总高度16.60米。地下室层高4.20米;地上1层、2层层高为4.50米;3至11层层高为3.80米;12层层高为5.20米;13层为机房设备层,层高2.70米。

建筑物总长161.400米,总宽43.300米。

建筑类别为二类高层办公建筑,耐火等级二级,耐久年限等级为一级,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框架—抗震墙结构。

建筑平面主楼B区设置于中央,两边对称设计为三层裙房、分别为A区和C区,主楼和两侧裙房之间设置伸缩缝。

A区①~④、C区⒄~⒇轴平面尺寸为40.00×43.30M(轴距);B区⑤~⒃轴平面尺寸为80.00×17.70M(轴距);

主楼设置三*电梯,其中二*兼消防电梯。

A区屋面设计拱型钢桁架结构、C区屋面设计螺栓球节点网架结构。

屋面防水和地下室防水设计为Ⅱ级防水,即除采用结构自防水外,另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材料或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

卫生间楼面防水采用抗渗等级不小于S6的防水混凝土、管道及邻墙分别设置100、150防水挡墙、一层水性环保型SBS防水涂膜防水层综合防水技术措施;

外墙为干挂花岗岩,斜面*分为金属漆饰面;入口台阶为碎拼彩色大理石板。

内墙面为白色乳胶漆,卫生间墙面为20厚釉面砖,楼面50厚地砖;公共走道、大厅为50厚花岗石楼面;卫生间为80厚地砖楼面,室内天棚为白色乳胶漆和轻钢龙骨吊顶。

地面A、C区为280厚地砖地面;地下室为50厚地砖地面;空调机房为50厚水泥地面。

A、B、C三区顶层屋面为倒置式上*平屋面,做法99J201—1,W12A—B7—25;下层有房间的屋面为倒置式不上*平屋面,做法99J201—1,W13A—B7—25;雨蓬顶为细石混凝土复合防水屋面,做法99J201—1,W7D。

本工程主体B区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附楼A、C两区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安全等级二级,抗震墙结构抗震等级二级,框架抗震等级三级。

2.2.3主要结构形式、截面与跨度

A区一层地面标高-0.30米,主要楼面结构设计有16.00×8.00米跨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C区一层地面标高-0.30米,一层设计有20.00×8.00米跨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二、三层设计有30.00×8.00米跨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C区屋顶设计轴距30×32米跨网架,结构安装高度为13.450米。

主、附楼屋顶周边采用悬挑钢筋混凝土斜檐边,附楼16.60米处檐边挑出宽度分别为2.55米和3.05米。

±0.00以下砌体采用240厚Mu10烧结砖M5水泥砂浆砌筑,双面粉20厚防水砂浆;±0.00以上隔墙采用200、100厚05级加气混凝土砌块,M5.0混合砂浆砌筑。

2.2.5混凝土强度等级

垫层C15;桩身、基础底板、地下室外墙、地梁C35S6(内掺微膨胀外加剂);主楼框架梁,剪力墙20.350以下(六层楼板顶以下)C50;20.350~35.550(十层楼板顶以下)C40;35.550以上(十层楼板顶以上)C30;主楼梁、板,附楼及主楼门厅的基础、柱、梁、板C30;构造柱C20。

φ-HPB235,fyk=235N/mm2,fy=fy′=210N/mm2;

Φ-HRB335,fyk=335N/mm2,fy=fy′=300N/mm2;

Φ-HRB400,fyk=400N/mm2,fy=fy′=360N/mm2.

2.2.7混凝土保护层

纵向受力钢筋的普通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下表规定: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表中一为室内正常环境,本工程为±0.00以上*分;二、a为室内潮湿、露天、与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本工程为±0.00以下*分。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梁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下应小于15mm;梁中纵向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对有防火要求的建筑物,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2.2.8钢筋的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

钢筋的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2.9施工安全措施

所有构件施工时必须遵守现行有关规范,特别应作好材料的检测工作和执行隐蔽工程检查和中间验收的工作;

所有预埋件、预留洞必须参照其它专业准确预留、预埋;

各工种必须密切配合,楼板、屋面板内埋设电线暗管时必须使暗管置于下*钢筋之上靠近中和轴的受拉区;

混凝土悬挑构件主筋必须置于构件上表面,施工时切勿踩踏产生变形或移位,其模板及支撑必须待其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

土方开挖、脚手架搭设、临时施工用电、起重机械拆装、起重吊装等工程均应按工程建设强*性标准*定安全技术措施及专项施工方案,屋架安装时采取可靠的稳定措施;

从事安装、拆卸、登高架设、电焊、起重信号、吊装等危险作业的特种作业*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施工现场入口处、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通道口等危险*位,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高处作业、机械使用、脚手架、提升机、地基基础等工程均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程、规范。

2.3场地地质和水文条件

拟建场地地质勘探由徐州中国矿大岩土工程新技术发展公司进行勘察,对岩土结构、物理力学性质、水文地质都进行了详细勘察分析,并提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场地地貌单元为山前冲洪积平原地貌单元,场地内的土层以冲洪积成因的Q3老粘土为主。

层杂填土:为建筑物地基、路基和水泥地坪,土质以粉质粘土为主,较松散,含碎石等物,场区普遍分布,工程地质条件差;

层粉质粘土:可塑,饱和,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50~2.40米,层底埋深1.30~3.50米;厚度变化较大,压缩性中等,工程地质条件差;

–1层粘土:硬塑,含铁锰结核,干强度高,韧性中等,光滑,厚度0.50~3.30米,层底埋深2.1~5.8米,分布稳定,压缩性中等偏低,工程地质条件好;

③–2层粘土:硬塑,含铁锰结核,干强度高,韧性中等,光滑,厚度1.20~3.80米,层底埋深3.60~8.1米,分布稳定,压缩性中等偏低,工程地质条件好;

③–3层粘土:硬塑,局*坚硬,含铁锰结核和细小风化岩残片。干强度高,韧性中等,光滑,厚度0.90~9.60米,层底埋深6.00~14.1米,分布稳定,压缩性中等偏低,工程地质条件好;

层粘土:可塑,局*坚硬,饱和,夹含铁锰结核,干强度高,韧性中等,光滑,场区分布较普遍,厚度0.40~4.60米,层底埋深8.10~15.50米,分布较稳定,强度一般,压缩性中等,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层泥灰岩:泥质结构,薄层状,中等风化,较致密,锤击易碎,*分岩芯表面有溶孔;

层灰岩:隐晶质结构,微裂隙较发育,微风化,致密;

层泥灰岩:泥质结构,薄层状,中等风化,较致密,锤击易碎,*分岩芯表面有溶孔,局*泥灰岩为角砾状泥灰岩;

层灰岩:隐晶质结构,微裂隙较发育,有方*石脉充填,灰黄色灰岩,泥质含量高,微风化,致密。

2.3.3水文地质条件

勘探深度内未揭露有含水层,场地内及场地周围无污染源,场地内岩、土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

2.3.4场地土层稳定性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建筑场地及其附近无活动性断裂存在,拟建场地区域地质是稳定的。

2.3.5场地建筑评价

拟建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内的土层分布均匀,无液化土层和软弱土层分布,拟建场地为对建筑抗震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综合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结合拟建建筑物的工程条件选定持力层和基础方案。

裙房高3层,框架结构,建议西侧裙楼以③–2层粘土层作为持力层,东侧裙楼以③–1层粘土作为持力层,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办公主楼高12层,地下一层,地下室深度5米,其上*荷载按18kPa计算,基底压力为234kPa,预计基础埋深位于③–2层粘土中,在采用柱下筏板基础的情况下其承载力可满足要求,可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方案;也可采用柱下*工挖孔桩基础。采用*工挖孔桩时以基岩为持力层,当基岩为泥灰岩时,可在挖孔桩的下*扩径,确保挖孔桩的承载力满足要求。

2.3.6基坑开挖稳定性分析

根据勘探土层分析,本场地基坑周侧及底板均为粘土,透水性差,为隔水层,对基坑开挖十分有利,可直接*坡开挖,对土层中的少量滞水,基槽,坑开挖施工时,可在基槽、坑外侧开挖明沟排水;基坑设计和基坑开挖施工时应考虑降雨对基坑安全的影响,基坑开挖后不应曝晒和雨淋,应立即浇筑基础。

3.1施工阶段及施工顺序

本工程按建筑结构和功能在平面上分为A、B、C三区,A

C裙楼为3层,B区主楼12层。总体施工阶段分为基础地下室施工阶段;A、B、C三区裙房*分施工阶段;B区塔楼主体施工阶段;屋面及装修施工阶段;调试交工阶段。

基础施工阶段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计划,保证土方开挖、基础垫层、基础底板及地下室施工的有序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流水作业施工,防止雨水和地下潜水对地基持力层以及边坡的影响,将地下室按长度方向分成三个工作量大致相等的施工段,土方开挖、清理余土,桩头处理、垫层,梁槽开挖、梁侧砖胎模、钢筋绑扎、支模、浇筑混凝土按工序组织水平流水作业。

先做B区地下室*分,再做A、C区基础*分,施工段的划分为①~④为第1施工段;⑤~⑨为第2施工段;⑨~⑿为第3施工段;⑿~⒃为第4施工段;⒄~⒇为第5施工段。施工段的施工顺序为2、3、4、5、1。基础地下室施工段的划分及施工顺序详见<基础地下室施工段施工示意图>

主体施工阶段±0.00以上裙房*分按平面变形缝位置、将A、B、C三区分成三个施工段组织水平流水作业。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水电预留预埋、混凝土浇筑、砌筑按施工段依次流水,混凝土按施工段一次性浇筑,不留施工缝(变形缝除外)。

裙房主体施工阶段的划分同基础*分,施工顺序为1、2、3、4、5。

主楼B区4层至12层标准层分三个施工段组织水平流水施工,以便于各工种、各工序的相互错开和连续作业,每一层交接的流水节拍时间为混凝土的养护技术间歇时间。

主楼4层以上至12层的施工段的划分为三个施工段,按裙房*分的*号,⑤~⑨为第2施工段,平面尺寸19.00×14.50M;⑨~⑿为第3施工段,平面尺寸42.60×18.35M;⑿~⒃为第4施工段,平面尺寸19.00×14.50M。

3个施工段上模板、钢筋、水电预留预埋、预检和隐蔽验收等依次流水,混凝土按施工段顺序一次性连续浇筑完毕。

3.2小流水作业法施工

为了最大限度的优化资源,提高工效,缩短工期,根据各施工

阶段和施工段上各工序的工种工程量、生产工时、工日产量之间的逻辑关系,选配作业*,确定最佳施工*数,综合应用<工序网络图>和<时间横道图>,最直观,最简单地反映各作业*、各工种在一定时间内的流水作业计划和各工种、各工序之间空间搭接和时间衔接。

小流水作业组织施工,能进一步优化劳动组合,均衡合理调配、调整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中小型工具用具等,并推动和促进技术技术、质量、安全、核算等全面施工技术管理的良性循环和目标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机械设备使用率和管理工作效率,保证工程总体计划的完成。

3.3.1施工总平面图布置的原则

施工总平面图布置的原则,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考虑经济实用、安全可靠、道路畅通、排水良好;材料及半成品成品堆*根据采供运输条件满足施工进度要求;周转材料及设备的安排整齐便捷;临时供水供电供热在确保经计算的施工额定用量的前提下按最短线路布置;施工作业棚的布置满足加工工艺及连续性要求;食堂、活动室、厕所等按使用*数额定用量计算设置;现场施工管理办公室按质量管理体系划分、规范布置。

施工总平面的设计与设置按<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规范手册>进行标准设置;*-机行为设计为*事化管理模式设计;现场标准化管理按江苏省十佳文明工地标准设计。

3.3.2临时设施用房

临时设施用房根据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现场可利用的条件,

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施工总平面设计时,既考虑到施工组织计划的要求,又考虑到基本上将办公、生活、生产作业区分开的原则进行布置。

临建用房的用途和需求面积,根据正常施工考虑,包括现场办公、职工宿舍、食堂、开水、洗浴、厕所、保管、机械修理、职工活动室、配电室、木工作业棚、钢筋作业棚、仓库等,其规模、面积均按投入的实际施工*数和居住*数经计算确定和布置。并尽量利用现场现有条件进行安排和布置。

本工程根据计算平均投*施工生产*数248*,管理*员12*,后勤、服务*员8*,合计总*数268*。临时设施用房计算如下:

(1)办公室:3.6×16=56M2

(2)职工宿舍:2.0×268=536M2

(3)食堂:0.5×268=132M2

(4)洗浴室:0.08×268=21M2

(5)厕所:0.05×268=13M2

(6)开水房:0.04×268=11M2

(7)职工活动室:0.15×268=40M2

(8)钢筋作业棚:3×25=75M2

(9)木工作业棚:2×25=50M2

(10)保管室:40M2

(11)配电室:10M2

(12)机修室:12M2

(13)水泥库:40M2

主要临时建筑用房及用途、面积、规模计划表

3.3.3.1主要施工机械配备

大、中、小型施工机械设备根据本工程的场地情况和建筑平面特点进行配备和布置,充分满足施工需要。主要施工机械的配备详见<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表>。

QTZ80T–M–––––

3.3.3.2大型机械布置

本工程A、B、C三区总长161.40米,总宽43.30米,计划布置两台QTZ80T—M自升式塔式起重机,1号塔机布置在北侧D-J轴、⑤-⑥轴间,距⑤轴交H轴间圆柱2000;距G轴2250。吊臂最大旋转半径为50M;2号塔机布置在北侧G-J轴、⒂-⒃间,距⒃轴交H轴圆柱2000,距G轴2250,吊臂最大旋转半径50M。

塔机安装自由高度为25M,首次安装高度为23M,最大安装高度为60米,设置附墙两道,20M处一道,55M处一道。塔机基础设置,根据设计要求,详见<塔机基础详图>和<塔机基础安装图>。

两台塔机的最大允许小车安全限位50M,能有效保证A、B、C三区的模板、钢筋、混凝土的垂直运输,主体任务完成后,承担屋面工程施工材料运输和屋面设备安装任务。

双笼人货电梯选用SCD160/160型电梯,主要服务于施工中的人员上下、砌体工程、装修工程材料等的垂直运输。为便于安装、拆卸和室内水平运输,设置在建筑物北侧⑧、⑨交J轴间,距J轴1800.距⑨轴2400。

塔式起重机和人货电梯的安装位置详见<塔式起重机、双笼电梯布置图>。

3.3.4现场施工场地及临时道路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施工道路主要沿建筑物周边布置,主要材料的运输和堆场设置在建筑物北侧,便于堆放和垂直装卸、运输。道路宽4~5米,根据永久性场地及道路规划设计标高、室外管网、绿化布置等要求,确定标高、路面整平压实,铺以碎石。

现场施工场地按文明标化设计要求,结合部队营地现有场地情况,硬化路面处理,确保场地平整,路界分明,排水良好,整齐洁净,充分体现军营风貌。

3.3.5现场临时供水

现场临时供水综合考虑施工施工用水、消防用水和生活用水,根据业主提供的供水接驳点,主干线沿建筑物周边布置;生活区供水以食堂、洗浴、卫生为主。

供水主管网根据总平面管网布置以及经计算实际投入的施工人数和居住人数计算现场临时用水量和主管直径,包括施工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

本工程实际施工及居住人数高峰期包括管理、技术、后勤、服务、施工人员计划投入248人;

混凝土拟采用商品混凝土,基础垫层混凝土,楼、地面找平层混凝土,砌筑砂浆、抹灰砂浆等采用自搅拌,设计时按两台350混凝土搅拌机计算,小时生产率为6M3,台班生产率为96M3.

工程用水量:q1=K1×(∑Q×N1/T1×t)×(K2/8×3600)

K1:未预计施工用水系数K1=1.1;

Q:二台混凝土(砂浆)搅拌机台班生产率和一个专业砌筑班按20人计,每台班工作量接20M3计;

N1:混凝土耗水量2000L/M3,砖砌体耗水量200L/M3;

T1:有效工作日T1=1;

t:每天用水工作班数,按一个专业混凝土班;一个专业砌筑班计,取t=2;

K2:施工用水不均衡系数K2=1.5。

q=K1×(∑Q×N1/T1×t)×(K2/8×3600)

=1.1×〔(96×2000﹢20×200)÷(1×2)〕×〔1.5÷(8×3600)〕

工地生活用水量:q3=P1×N3×K4/t×8×3600

P1:工地实际施工人数248人;

N3:工地生活用水电额40L/人;

K4:工地生活用水不均衡系数K4=1.4;

t每天工作班数t=2;

q3=(248×40×1.4)÷(2×8×3600)

JG/T 550-2018标准下载生活区用水量:q4=P2×N4×K5/24×3600

P2:生活区全部居住人数248人;

N4:生活区用水定额100L/人;

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施工方案K5:生活区用水不均衡系数K5=2.25。

q=(248×100×2.25)÷(24×3600)

消防用水量:本工程施工生活场地面积8912.61M2,故q5=10L/S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