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设道路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某建设道路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75.30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建设道路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

DB31/T 974-2020 公共汽(电)车车载信息系统一体化基本技术要求重点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井室周围处理及沿线管线保护

十一、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承揽本工程的有利条件及优势说明

XX市东区建设道路二期工程位于YY省XX市历下区和历城区(高新区),该区地处山丘陵区,南高北低。区内拟建工业南路、旅游路、9#路。

工程工期:本合同段合同工期自2004年3月31日开工,至2004年10月31日竣工(其中工业南路2004年8月31日竣工),总工期210天。

本标段工业南路工程为旧路改造工程,西起二环东路,东与东区12号路交汇,全长9750米,沿线16条主次干道与之相交,跨越5处现状桥涵一处铁路平交道口。道路最大纵坡1.54%,最小道路纵坡0.3%。远期规划红线宽90米,其中车行道31米,两侧分别为花坛、辅道、人行道、绿化带。车行道路拱横坡采用双面坡,坡度为1.5%,路拱形式为直线接圆曲线行路拱。道路面层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3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5cm,新建部分采用16cm水泥稳定碎石和18cm二灰碎石、18cm二灰土。补强一层部分第四层为水泥稳定碎石,补强二层部分第四层为16cm水泥稳定碎石,第五层为二灰碎石。

旅游路工程为新建工程,道路结构为(自上而下)3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5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16cm水泥稳定碎石,其中填方段干燥土段道路底基层为18cm二灰碎石+15cm二灰稳定土,填方段中湿土段道路底基层为18cm二灰碎石+20cm级配碎石,挖方基岩段道路底基层为20cm级配碎石.

(二)工程地质及气象水文

工程路线所经地区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春季温和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旱。

全年降水量在669.30mm之间,一般集中在6~8月份,这四个月平均占全年降水量的65%,历年最大降水量为1283.46mm,历年最小降水量为320.7mm。

该工程为道路工程,执行国家、省市现行的市政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技术标准,建设工程施工施工操作规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市政工程质量技术规定”

《现行市政工程规范大全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出版)。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标准。

(四)工程特点及施工条件

1、该工程新建道路和旧路拓宽工程,部分路段有临时便道,现场无水、电源,施工用水需用水车,部分路段施工用电考虑发电机。

2、本段工程分三个施工段同时施工,同时每个施工段设1~2个施工班组,施工中各班组互相穿插,互不影响。

3、本工程中路面底基层施工将是控制工期的关键,施工时必须先行施工,这将对整个的工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本工程工期短,仅有108天的施工时间,因此合理组织、科学安排、及时调度将是本工程按期竣工的首要保证。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工期:按业主统一部署,本工程合同工期自2004年7月15日开工,至2004年10月31日竣工,(其中工业南路2004年8月31日竣工)总工期100天(提前8天竣工)。

2、质量目标:优良级工程。

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3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4cm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5cm

水稳碎石15cm(旅游路人行道)

根据要求,该合同段工程施工工期为108天,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按时竣工,我们做了如下施工部署:

(一)成立一个强有力的施工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工程指挥部,抽调一名副总经理任指挥部总指挥,公司各部室以生产一线为中心,紧密配合。

为本工程成立项目部,设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各一名,项目副经理二名;下设质检、测量、机械、试验、计量、材料各专业工程师39名,财务、计划负责人各一名。严格按项目管理规范施工,项目经理在总经理的授权范围内对该工程进行全方位管理,代表公司履行合同,执行公司的质量方针,实现工程质量目标,并对工程项目质量、工期、成本、安全及文明施工等各项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全权代表本公司履行合同,负责组织和管理工程项目的实施,主持项目部的工作。

负责本项目的质量管理、技术工作,配合项目经理协调质量、技术与生产进度关系,并完成项目经理交办的工作。

协助项目经理的工作,负责生产现场生产计划、安全保证体系的正常实施。

跟踪检查各施工段内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监督实施“三检制度”,进行质量评定及汇编竣工资料,并完成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交办的工作。

施工安排,现场协调,工艺流程设计、实施、指导进度、质量、安全、监控,完成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交办的任务。

负责机械的调度工作和日常维护工作。

负责各种建材的见证取样、送检、监督各种建材配料施工,收集相关资料,并完成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交办的工作,

按计划采购材料并负责收料,保证供料合格,配合实验员取样及收证,并完成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交办的工作。

负责工程的计划安排,协调施工组织。

(二)进行开工前的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阶段是项目施工生产的首要环节,其基本任务是为工程的正式展开和顺利施工创造必须的条件,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有:

施工现场准备工作主要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复查和了解现场的地形、地质、文化、气象、水源、电源、料源或料场、交通运输、通信联络以及城镇建设规划、农田水利设施、环境保护等有关情况。

对于新建工程道路下原有各有管道等地下设施复查清楚,在施工中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损坏。

(2)确定工地范围。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临时需要确定工地范围。

(3)作好现场规划。按照施工总平面图搭设工棚、仓库、办公室;落实施工用水、用电;设置料场、机械停放场地、搅拌站;修筑临时道路和临时排水设施等。在有洪水威胁的地区,防洪设施应在汛期前完成。

(4)道路安全畅通。道路施工需要许多大型的车辆机械和设备,原有道路及桥涵能否承受此种重载,需要进行调查、验算,不合要求的应作加宽或加固处理,保证道路安全畅通。

2、劳力、机具、设备和材料准备

道路施工需要大量劳动力,而且时间相对集中,因此,开工前落实劳力来源,按计划适时组织进(退)场,是顺利开展施工、按期完成任务、避免停工或窝工浪费的重要条件之一。

根据工作内容,劳动力按专业队伍组建,形成三个工作面进行施工,各工作面相互协调保证施工进度。每个工作面设基本的专业队伍:道路底基层施工班组、道路基层施工班组、沥青面层施工班组。

为保证工程施工的实施,组织民工队伍时做好以下工作:

(a)要注重素质。民工素质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b)要注重教育。教育是先导,只有适时耐心的教育,才能使民工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包括:改革开放政策与形势教育、法制教育、作风纪律教育、文化技术教育等。特别是在开工前,对进场民工要进行集中教育。要把工程建设的意义、任务情况、质量要求、效益情况交待给大家,使大家心中有数。从而感到工程施工责任重大、任务光荣、效益不错,从而安下心来,积极热情地投入施工。

本路面合同总工期为108天,预算总工日个,施工高峰人数达人。

劳动力计划详见《劳动力计划表》。

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其中大、中型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更是施工的主力。因此,本公司根据现有装备的数量、质量情况和周密的计划,分期分批地组织进场,以保证施工的需要。

本工程根据工程特点及工期要求,拟投入机械如下表:

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

工程施工需要大量材料,在保证材料品质的前提下,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广泛调查料源、价格、运输道路、工具和费用等,做好技术经济比较,择优选用,同时根据使用计划组织进场,力争节省投资。

所有材料均自行采购。材料供应计划详见下表:

(1)熟悉图纸资料和有关文件

接受工程任务后,全面熟悉施工图纸、资料和有关文件,参加业主工程主管部门或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并作好记录。

设计图纸是施工的依据,全体施工人员必须按图施工,未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同意,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无权修改设计图纸,更不能没有设计图纸就擅自施工。

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图纸和资料进行学习和自审,做到心中有数,如有疑问或发现差错应在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中提出,请上级给予解答。

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中,着重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设计依据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是否一致。

②设计中所提出的工程材料、施工工艺的特殊要求。

③施工图纸中的相互之间有无矛盾,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

④图纸上的尺寸、高程、轴线。

根据设计文件、现场条件,各单位工程的施工程序及相互关系,工期要求以及有关定额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总平面图是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其布局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是否便于施工,而且对工程造价、工期、质量,乃至与当地关系等方面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做好施工总平面图的布置工作。

工程开工前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组织设计,逐级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技术交底是施工单位把设计要求、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贯彻。包括施工图纸交底、施工技术措施交底以及安全技术交底贯彻到基层以至现场工作人员的有效方法,是技术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技术交底工作分别由项目总工、单位工程负责人、施工队长、作业班组长逐级组织进行。

本工程施工工期短,任务重,施工难度大,为按期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全路段分为三个作业面分步同时进行施工,其中工业南路由于工程量大,施工时优先考虑工业南路的施工,然后进行旅游路和9#路的施工,可以考虑一个项目部独立作业.

在东区首期道路工程施工时,我单位已经在东绕城高速公路和东区一号路交叉口北侧设立沥青搅拌站和多合土拌和站,此次工程如果中标,我单位将继续使用原有拌和站,平均运距10公里;若中标我单位准备新购进意大利百莱玛公司玛莲尼MAP型沥青拌和站,搅拌能力达到240T/h,采用15辆北方奔驰运料车,分两台摊铺机摊铺施工。

多合土拌和站拥有4台稳定土拌和机,拌和能力达到1600T/h,采用30辆太脱拉,4台摊铺机摊铺。

(四)施工用水、电计划量

根据工程情况,临时施工用水由于施工区域内无水源,考虑水车拉水至施工现场,施工用水计划用量为m3,施工用电计划用量为kw.h。

主要用于基层混合料拌合站及沥青砼拌和站

我公司将按“诚信为本,科技取胜,持续改进,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做到高标准、严要求,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对项目工程实行质量目标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一次交验合格率100%,优良率达90%以上,主体工程项目均达优良,争创全优工程。

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及控制措施

本工程合同工期自2004年7月15日开工,至2004年10月31日竣工,总工期108天。根据工期要求及该标段的现场实际情况,施工共分三个作业面同时进时,总体施工顺序采取平行流水作业的方式进行路面基层和路面面层的施工;使工程始终在计划之中有步骤、有先后、有重点的进行。项目部定期对计划工期进行检查调整,项目经理牢牢抓住工程的主要矛盾,对整个工期做到胸有成竹。

1、施工准备阶段:2004年7月1日~2004年7月15日

2、二灰施工阶段;2004年7月15日~2004年8月10日(工业南路)

2004年8月10日~2004年9月15日(旅游路、9#)

3、水稳基层施工阶段:2004年7月25日~2004年8月20日(工业南路)

2004年8月20日~2004年10月10日(旅游路、9#)

4、沥青路面面层施工2004年7月30日~2004年8月30日(工业南路)

2004年9月15日~2004年10月20日(旅游路、9#)

5、路面清理阶段:2004年10月20日~2004年10月31日

施工进度详见《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图》。

我公司为使该项目能以“四个一流”的标准按期完成,尽早发挥投资效益,我们主要采取下列措施:

1、指挥机构迅速成立及时到位

为加快本合同的建设,我公司将成立有力的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对内指挥施工生产,对外负责合同履行及协调联络。经理部主要成员已经确定,一旦中标,即可迅速到位行使职能。

实施本合同的施工队伍已选定,目前已开始熟悉投标图纸,中标后即可迅速进场,进行施工准备。机械设备将随同施工队伍迅速抵达,确保主要施工工序按时(或提前)开工。

尽快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认真复核图纸,进一步完善施工组织设计,落实重大施工方案,积极配合业主及有关单位办理征地拆迁手续。主动疏通地方关系,取得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施工中遇到问题影响进度时,将统筹安排,及时调整,确保总体工期。

以投标的施工组织进度和工期要求为据,及时完善施工组织设计,落实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根据施工情况变化,不断进行设计、优化,使工序衔接,劳动力组织、机具设备、工期安排等有利于施工生产。

6、建立从项目经理部到各施工处的调度指挥系统,全面、及时掌握并迅速、准确地处理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问题。对工程交叉和施工干扰应加强指挥和协调,对重大关键问题超前研究,制定措施,及时调整工序和调动人、财、物、机,保证工程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7、强化施工管理严明劳动纪律,对劳动力实行动态管理,优化组合,使作业专业化、正规化。

8、实行内部经济承包责任制。使责任和效益挂钩,个人利益和完成工作量挂钩,做到多劳多得,调动施工队,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根据当地气象、水文资料,有预见性地调整各项工作的施工顺序,并做好预防工作,使工程能有序和不间断的进行。

10、加强机械设备管理

切实做到加强机械设备的检修和维修工作,配齐维修人员,配足常用配件,确保机械正常运转,对主要工序要储备一定的备用机械,确保机械化施工顺利进行。

11、确保劳力充足,高效

根据工程需要,配备充足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并采用各项措施,提高劳动者技术素质和工作效率。

12、节假日及农忙季节工期保证措施

为保证节假日及农忙季节工程进度,拟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通过调节施工计划,节假日及农忙季节,在总时差允许的范围内,调整某些工序的开工时间,以集中有限的人员对关键路线上的工序进行施工。

(2)能用机械施工的不用人工,提高机械使用率,降低劳动强度。

(3)节假日按劳动法的要求提高施工人员的工资。农忙季节按完成的劳动量提高一定的系数,以鼓励留住人员。

第四章、设备、人员动员周期

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道路施工需要大量劳动力,而且时间相对集中,因此,开工前落实劳力来源,按计划适时组织进(退)场,是顺利开展施工、按期完成任务、避免停工或窝工浪费的重要条件之一。

根据工作内容,劳动力按专业队伍组建,形成多个工作面进行施工,各工作面相互协调保证施工进度。每个工作面设基本的专业队伍:底基层施工组、基层施工组、沥青面层施工班组。

为保证工程施工的实施,组织民工队伍时做好以下工作:

(a)要注重素质。民工素质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b)要注重教育。教育是先导,只有适时耐心的教育,才能使民工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包括:改革开放政策与形势教育、法制教育、作风纪律教育、文化技术教育等。特别是在开工前,对进场民工要进行集中教育。要把工程建设的意义、任务情况、质量要求、效益情况交待给大家,使大家心中有数。从而感到工程施工责任重大、任务光荣、效益不错,从而安下心来,积极热情地投入施工。

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其中大、中型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更是施工的主力。因此,本公司参加东区一期道路施工的拌和站尚未移走,位置在本合同段附近,因此在机械进场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根据现有装备的数量、质量情况和周密的计划,分期分批地组织进场,以保证施工的需要。

工程施工需要大量材料,在保证材料品质的前提下,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广泛调查料源、价格、运输道路、工具和费用等,做好技术经济比较,择优选用,同时根据使用计划组织进场,力争节省投资。

第五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本工程路面底基层为二灰碎石和二灰土结构,其中工业南路底基层为18㎝二灰碎石、18㎝二灰土。补强一层部分第四层为水泥稳定碎石,补强二层部分第四层为16㎝水泥稳定碎石,第五层为二灰碎石。旅游路底基层为16㎝水泥稳定碎石,其中填方段干燥土段道路底基层为18㎝二灰碎石+15㎝二灰稳定土,填方段中湿土段道路底基层为18㎝二灰碎石+20㎝级配碎石,挖方基岩段道路底基层为20㎝级配碎石.9#路底基层为36cm二灰碎石(每层厚18cm)。

二灰土施工时,先将石灰土和粉煤灰在稳定土拌和站拌和,运至现场后,用摊铺机摊铺,然后用路拌机路拌成型碾压.。二灰碎石可直接场拌摊铺。

为保证现场施工的需要,拟建立一座稳定土拌和站,内设4台稳定土拌和机,以保证有足够的拌和能力满足施工要求。

施工前先做实验段,以确定工程二灰土和二灰碎石的压实系数及摊铺速度等质量控制数据,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以实验段数据控制下一步施工。

(1)材料要求 碎石、石灰、粉煤灰除满足技术规范中的要求外,控制的要点是: a.碎石:级配满足要求,最大粒径31.5mm(方孔筛),不准有超粒径的石料,不准含有山皮土等杂质。

b.石灰:使用符合Ⅲ级以上技术指标的消石灰,存放时间不得大于1个月,消石灰必须过10mm的筛之后才能使用。 c.粉煤灰:使用时应将凝固的粉煤灰块打碎或过筛。粉煤灰中不准含有树根、杂草等杂质。 (2)准备下承层 下承层必须满足相应的质量指标,包括压实度、平整度、含水量等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规范的要求。对下承层进行彻底清扫,并适量洒水,保持下承层湿润,同时用石灰标出两条边线。外侧要培好路肩,中央分隔带可不另培土,否则绿化时需挖除重新换土。 (3)拌和 拌和设备必须由一台400t/h以上拌合能力的拌和设备同时为摊铺作业点供料才准许开工生产。 a.粉煤灰、石灰应保持合适的含水量,要特别注意不准含水量过大造成结块、拌和时计量失准。雨季施工粉煤灰、石灰要采取覆盖措施。 b.拌和设备配料,计量功能齐全、有效,料仓或拌缸前应有剔除超粒径石料的筛子。 c.配料准确、拌和均匀。若为0~31.5的混合料,上料时必须码成大堆掺和均匀后上料,不准有明显的离析现象,随时对集料进行筛分,及时调整材料的配比。 d.拌和现场必须有一名试验员控制拌和时的含水量和各种材料的配比,随时抽查配比情况并记录。 e.各料斗应配备1~2名工作人员,时刻监视下料状况,并人为帮助料斗下料,不准出现卡堵现象,否则应及时停拌。 f.拌和时的含水量应较最佳含水量大1~2%。 (4)运输及摊铺 a.用自卸汽车运料至摊铺现场。 b.摊铺前应使下承层保持湿润(用水车洒水)。 c.使用自动找平且具有震捣夯击功能的大功率摊铺机摊铺(如ABG423、弗格勒2000型等)。 d.两侧均设基准线,控制标高。 e.摊铺速度要均匀,摊铺应连续,尽量避免停机现象,否则将大大影响平整度。 f.设一名测量员随时检测摊铺后的标高,出现异常马上采取补救措施。 g.派专人用拌和好的二灰碎石或二灰土,对摊铺后表面粗料集中的部位人工找补,使表面均匀。局部水分不合适的要挖除换填合适材料。

h.摊铺采用三台摊铺机同时进行摊铺,各路段分段施工流水作业。

j.摊铺机无法摊铺的地方或不易控制的路段采用平地机摊铺二灰土或二灰碎石。 (5)碾压 现场配备胶轮压路机4台,震动式压路机6台、18~21静态三轮压路机6台、轮胎式压路机一台。 a.首先用震动式压路机静态碾压一遍,然后振动碾压至压实度(通过试验段确定合理的碾压遍数),18~21静态压路机碾压2~3遍,达到表面密度无轮迹。 b.碾压应连续完成,碾压完规定的遍数后,试验员及时取样检测压实度,压实不足及时补压。 c.路肩一同碾压。 d.拌和至碾压成型的时间控制在24小时内(要求压实度检验一定要及时)。 (6)检验 各项检验应在成型后的48小时内完成,标高、平整度等几何尺寸满足要求,标高合格率应达到85%以上,达不到要求的部位,其高出的部分要刮除或洗刨。 检验时,首先进行外观检验,外观应无轮迹、无翻浆、表面均匀密实、无明显离析现象、边沿整齐、接头处理平顺。压实度、强度不合格的段落要返工处理。 (7)养生 洒水养生7天,在此期间要经常保持其表面湿润,除洒水车外不准任何车辆通行(必须有断交措施,并插牌警示)。养生前三天应选择洒水车,不因喷头角度问题而对二灰碎石产生冲刷,造成局部坑槽。 (8)接头处理 接头一律为垂直衔接,或用方木进行端头处理,或碾压后挂线直接挖除至标准断面,用三米直尺进行检验,以确认接头处理是否到位。端面连接处应采用水泥浆作为黏结料进行施工 (9)要点提示 a.保证拌和站拌合能力(拌和能力不小于1500t/h)。 b.2台或二台以上摊铺机整幅一次性摊铺。 c.洒水养生期7天,该期间内除洒水车外禁止一切车辆通行,要有可靠的断交措施。 d.拌和料配比要准确。 e.多余废料不得抛至路肩、边坡和中央分隔带上,应随时清出现场。 f.处于养生期间的路段,必须设置明显的标志牌。

本合同段道路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16cm㎝)。

基层施工计划分段流水作业,各工序紧密衔接,从拌合开始至碾压结束的延长时间控制在3~4小时之间。

道路水泥稳定碎石(砾石)基层集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40mm,水泥采用缓凝水泥,水泥含量不得超过6%。

施工前,先做100米实验段,以收集水稳施工的详细数据,待监理工程对实验段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

按材料计划进行备料,原材料储量要满足满负荷施工5天的供应量。

对下承层进行检查,各项指标达至要求后铺筑基层。

放线采用全站仪,首先测设控制点,然后用经纬仪加密,每隔10米打出中心桩和边桩,在设定桩位处钉设钢钎,测定高程,挂好施工线。

对各种机械设备进行检查、调试。参照设计提供的配合比,依据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和步骤分组做试验,确定最佳配合比合适的水泥用量,确定最佳含水量以便施工。

为掌握虚铺系数及检验各工种的作业配合情况,施工前选取100米左右作为实验段进行摊铺。

混合料集中拌和,在正式拌和前,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从表盘、水箱、水泥灌、各下料仓、皮带输送机、空压机、出料仓到各部位线路均调到最佳状态,然后按试验配合比进行试拌,确定施工配合比。

拌合均匀的混合料尽快由自卸车运至施工路段进行摊铺。摊铺前在底基层上洒少量水使表面湿润。采用全自动沥青摊铺机施工,人工配合修整,并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摊铺时掌握好松铺厚度和路拱,摊铺后严禁任何车辆通行。

混合料摊铺整型后及时碾压。先用8吨压路机稳压1~2遍后,迅速检查高程、厚度是否合适,不合适时用平地机进行整平,然后用轮胎式和振动式压路机分别碾压2~3遍,然后强振碾压2~3遍,直至要求的密实度为止。最后再用轮胎式压路机进行静压2遍,碾压时自两侧压向路中,路面两侧加强碾压2~3遍。

水泥稳定碎石(砾石)的接缝处理是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接缝处理不好,会使接缝处成为一薄弱点,路面将在此首先开始破坏。

一段施工结束时,在结束处支设木模板并加固,在模板内填满拌和料,并略高出模板,压路机整段碾压完毕后,沿模板方向横向对端部进行碾压,下段作业段施工前,拆除模板,在接缝处涂刷水泥浆,然后进行摊铺施工,并对接缝处加强碾压,整个碾压过程必须自序规范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水泥碎石碾压完成后,立即覆盖草袋并用洒水车洒水养护。养生期不少于7天,水泥碎石表面保持适宜的湿度。养护期未满需要封锁交通,除洒水车辆外,其他车辆一概不得通行。

(三)沥青路面面层施工

本标段工程道路面层细粒式改性沥青砼3cm,中粒式沥青砼4cm,粗料石沥青砼5cm,沥青砼拟在我单位设立于东区的沥青拌和站集中拌制,自卸车运输,二台全自动宽幅摊铺机摊铺。沥青路面施工流程如下:

施工前要首先完成试验段(200m),用以确定以下内容:

(1)确定合理的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 (2)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拌和温度等操作工艺;

试验路抽样试验项目及频率表

流值、孔隙率、饱和度、密度

(4)试验的目的是用以证实混合料的稳定性以及拌和、摊铺、压实设备的效率、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的适应性。确定沥青混凝土的压实标准密度。要对混合料的松铺厚度、压路机碾压次序、碾压速度和遍数设专岗检查,总结出经验。

(5)试验段路面完成后,承包人应写出书面报告,报请工程师审查批准。

(6)批准的试验路面应同完成后的工程一起支付,如未能取得工程师的批准,该试验路面应由承包人破碎清除并重新铺筑和试验,其费用应由承包人负担。

A、拌和厂应在其设计、协调配合和操作方面,都能使生产的混合料符合生产配合比设计要求。拌和厂必须配备足够试验设备的实验室,并能及时提供使工程师满意的试验资料。

B、热拌沥青混凝土宜采用间歇式有自动控制性能的拌和机拌制,能够对集料进行二次筛分,能准确地控制温度、拌和均匀度、计量准确、稳定、设备完好率高,拌和机的生产能力每小时不低于200t/h。拌和机均应有防止矿粉飞扬散失的密封性能及除尘设备,并有检测拌和温度的装置。拌和设备要有成品贮料仓。

C、拌和楼应具有自记设备,在拌和过程中能逐盘显示沥青及各种矿料的用量及拌和温度。

D、拌和机热矿料二次筛分用的振动筛筛孔应根据矿料级配要求选用,其安装角度应根据材料的可筛分性、振动能力等由试验确定。

E、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应和摊铺机进度相匹配,在安装完成后应按批准的配合比进行试拌调试,直到其偏差值符合下表所示的要求。

热拌沥青混凝土检测标准

大于4.75mm的筛余集料

±6%,且不超出标准级配范围

±4%,且不超出标准级配范围

通过2.36mm的集料

通过0.075mm的粉料

按表“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规定”

F、要具有500T的沥青贮存能力(散装沥青),要配备脱桶设备(能力要和拌和能力相适应);沥青材料应采用导热油加温。

G、计量装置应由计量部门进行检验和核正准确。

H、应注意高速拌和楼振动筛筛孔,使每层筛网余石料大致相等,避免溢料和待料影响产量。

A、应采用干净有金属底板的载重大于12吨自卸翻斗车辆运送混合料,车槽内不得粘有机物质。为了防止尘埃污染和热量过分损失,运输车辆应备有覆盖设备,车槽四角应密封坚固。

B、沥青混和料运输车的运量应较拌和能力或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料车处于等待卸料状态,保证连续摊铺。

A、用1~2台摊铺机(两台中其中一台应为12M)一次性整幅摊铺。摊铺机应具有自动找平功能,具有振捣夯击功能,且精度要高,能够铺出高质量的沥青层。整平板在需要时可以自动加热,能按照规定的典型横断面和图纸所示的厚度在车道宽度内摊铺。

B、摊铺混合料时,摊铺机前进速度应与供料速度协调,底面层、中面层和表面层的摊铺速度分别按1.7m/min、2m/min、2.5m/min控制。

C、摊铺机应配备整平板自控装置,其一侧或双侧装有传感器,可通过基准线和基准点控制标高和平整度,使摊铺机能铺筑出理想的纵横坡度。传感器应由参考线或滑撬式基准板操作。

D、横坡控制器应能让整平板保持理想的坡度,精度在±0.1%范围内。

E、压实设备应配有震动压路机2台、轮胎压路机2台,能按合理的压实工艺进行组合压实。

F、底面层摊铺机应用“走钢丝”参考线的方式控制标高,中、表面层摊铺机应用浮动基准梁(滑撬)的方式控制厚度。

(1)粗、细集料应分类堆放和供料,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应分开堆放,应对每个料源的材料进行抽样试验,并应经工程师批准。

(2)每种规格的集料、矿粉和沥青都必须分别按要求的比例进行配料。

(3)沥青材料应采用导热油加热,加热温度应在160-170℃范围内,矿料加热温度为170-180℃,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应调节到能使拌和的沥青混凝土出厂温度在150-165℃不准有花白料、超温料,混合料超过200℃者应废弃,并应保证运到施工现场的温度不低于140-150℃。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见下表所示。

沥青混合料的施工(℃)

正常范围150-165

不低于130-140,不超过165

不低于140-150,不超过175

130-140不低于120

140-150不低于130

(4)热料筛分用最大筛孔应合适选定,避免产生超尺寸颗粒。

(5)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料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间歇式拌和机每锅拌和时间宜为30-50s(其中干拌时间不得小于5s)。 (6)拌好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料分离现,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

(7)出厂的沥青混合料应按现行试验方法测量运料车中混合料的温度。

(8)拌好的沥青混合料不立即铺筑时,可放成品贮料仓贮存,贮料仓无保温设备时,允许的贮存时间应符合摊铺温度要求为准T梁后张法预应力张拉、压浆、封端施工方案,有保温设备的储料仓储料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

4、混合料的运输 (1)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放料时,应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尽量缩小贮料仓下落的落距。

(2)当运输时间在半小时以上或气温低于10℃时,运料车应用篷布覆盖。

(3)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档GB50612-2010 冶金矿山选矿厂工艺设计规范,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4)已经离析或结成不能压碎的硬壳、团块或运料车辆卸料时留于车上的混合料,以及低于规定铺筑温度或被雨淋湿的混合料都应废弃,不得用于本工程。

(5)除非运来的材料可以在白天铺完并能压实,或者在铺筑现场备有足够和可靠的照明设施,发天或当班不能完成压实的混合料不得运往现场。否则,多余的混合料不得用于本工程。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