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职工住宅小区卫生所施工组织设计

某职工住宅小区卫生所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273.41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职工住宅小区卫生所施工组织设计

农牧场职工住宅小区卫生所

四、主要项目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

五、施工主要控制要点施工工艺

七、工期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DB3307/T 060-2018 城镇道路清扫保洁作业规范.pdf八、工程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九、创建文明工地及环境保护措施

十三、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农牧场职工住宅小区18#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图纸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及地方现行的有关标准图集。

本公司以往工程的施工实践经验。

执行国家现行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等。

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实用。

坚持自始自终对施工现场全过程严密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

图纸中规定的施工图以内的全部土建、安装内容。

太原市汾东教育园区二号路以南,四号路以北

中泽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华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层3.5米、二层3.3米

我队将选配施工经验丰富、管理水平高、组织能力强的同志出任项目经理,按照项目管理法组织施工,全权负责质量、工期、安全及文明施工目标的实现,并内外协调人力、财力、物资,统一指挥,统筹安排。选派技术素质高、施工经验丰富的同志担任项目工程师,全面负责技术质量工作。

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修,以土建为主,专业配合的总施工顺序原则进行部署。

准备与本工程有关的规范、规程及有关图集。

配置工程所需要的测量及试验器具。

临时办公室设置在场地北面,分别设项目部管理人员办公室、库房、清除地面障碍物,平整场地。安排劳动力、施工机械及材料等进场。

本工程的施工场地布置须考虑下述施工设施的合理布置:钢筋场、木工场施工用材料堆放场地、施工场地的水平运输和垂直运输,临时生活设施,施工临时道路、施工用水电管路和施工场地排水等。具体的布置原则为:

1、分施工阶段布置,利于施工作业。

2、交通运输畅顺,尽量减少材料的二次运输。

3、避免或减少对周围环境和市政设施的影响。

4、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利于创造一个整洁文明的施工环境。

5、遵循节约原则,降低生产成本。

本工地采用砖砌体墙体封闭,高度不低于2米。

施工大门位于施工场地南侧。出入口处为主要运输车辆出入口,设专用洗车槽。

根据业主提供的供水管作为供水水源,沿施工场地周边布置施工用水管路,每隔20-30m设一个供水点。

根据业主提供的用电电源,用电线路同样沿施工场地周边布置,每隔30m设一个用电接点。

施工现场沿施工场地周边布置排水沟,在场地内设集水井。施工废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

一、施工用电方案设计说明

按供电可靠性要求,本现场施工用电定为二级负荷,采用一个独立电源供电,现场施工用电设备台数多,设备容量相差悬殊,为简化计算,按需用系数法计算,需用系数为估计值。通过正确的计算,合理分配负荷,使三相均衡。深入负荷中心,根据供电负荷容量及分布情况,使变、配电所(房)尽量靠近负荷中心。

二、施工设备最大用电量

根据施工方案的选择,经计算总需要用电容量约为200KW。虽然现场由业主提供足够的施工临时用电,但考虑到在施工过程中,会发生临时停电。故现场配备一台100KW的发电机,以供施工用电。

三、现场平面设计、布置及线路走向

本施工现场用电大致分2部份:①施工机具及照明;②办公生活用电。所有电缆均沿拟建建筑物周边敷设。配电箱内需设置自动空气开关、漏电开关、闸刀(三相或单相根据负荷类型确定),各配电箱必须作重复接地,现场所有设备必须实施一机一闸一漏电开关制

一、现场临时用水主管道的选择

施工现场用水主要包括:施工用水、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施工用水主管选用De50mmPE水管;施工用水支管选用De40mmPE水管;生活区用水支管选用De25mmPE水管;消防用水支管选用De50mmPE水管。

二、现场用水的保证措施

1、为了施工用水的可靠性和保障性,使施工生产顺利进行,项目部组织专门的管理人员,加强管理。

2、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开源节流教育,阐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每位员工对节约能源创造效益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3、现场供水管的安装维修由专业水电工进行,加强巡回检查监护,出现故障及时处理,确保生产、生活用水畅通。

四、主要项目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

施工主要垂直机械采用龙门架卷扬机,采用双排脚手架做安全维护并挂密目网。

1.机械挖土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

1.1.1挖土机械有:挖土机、反铲挖掘机等。

1.1.2一般机具有:铁锹(尖、平头两种)、手推车、尼龙线或20号铅丝和钢卷尺以及坡度尺等。

1.2.1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1.2.2建筑物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1.2.3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

1.2.4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 → 分段分层平均下挖 → 修边和清底

1.4挖方制定专项施工方案。

开挖基坑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

1.5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作成一定坡势,以防止塌方。

1.5.l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深度大于1.5m时,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应做好基坑边坡的支撑准备,以防坍陷。

1.5.2开挖基坑和管沟,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如不能准确地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一层土不挖,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挖出。

暂留土层:反铲挖土机用反铲挖土时,为30cm左右为宜。

1.5.3在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

1.6挖至设计标高开始进行钎探,要求梅花点布置,探距1.5m,探深3m,如有异常,采取措施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钎探完毕,经过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1.6.1按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将钎尖对准孔位,一人扶正钢钎,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大锤打钢钎的顶端;锤举高度一般为50~70cm,将钎垂直打入土层中。

1.6.2记录锤击数: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时,记录一次锤击数。

1.6.3拔钎:用麻绳或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撬棍或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每拔出一段将绳套往下移一段,依此类推,直至完全拔出为止。

1.6.4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量检查人员和有关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可进行灌砂。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可用木棍或钢筋棒捣实一次。灌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每孔打完或几孔打完后及时灌砂;另一种是每天打完后,统一灌砂一次。

1.6.5整理记录:按钎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字迹要清楚,再经过打钎人员和技术员签字后归档。

1.7基坑采用大开挖方式,将工程范围内上部不良土层挖掉,采用毛砂垫层回填至基础标高(要求粒径不大于50,含泥量不大于5%)垫层平面范围超出外墙轴线四周1.5m,垫层应分层回填,夯实至设计标高,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应在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铺填上层土,要求垫层的压实系数不小于0.97,采用20t压路机碾压8遍,换土垫层厚度应保证至少500mm厚。

2.基础钢筋绑扎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

划钢筋位置线 → 运钢筋到使用部位 → 绑底板及梁钢筋

2.2划钢筋位置线:按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算出底板实际需用的钢筋根数,底板模板边的那根钢筋离模板边为5cm,在底板上弹出钢筋位置线(包括基础梁钢筋位置线)。

2.3绑基础及基础梁钢筋

2.3.l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根据设计图纸,决定下层钢筋哪个方向钢筋在下面。

2.3.2摆放混凝土保护层用砂浆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按每1m左右距离梅花形摆放。如基础底板较厚或基础梁及底板用钢量较大,摆放距离可缩小。

2.3.3底板如有基础梁,可分段绑扎成型,然后安装就位,或根据梁位置线就地绑扎成型。

2.3.4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时,绑完下层钢筋后,摆放钢筋马凳或钢筋支架(间距以1m左右一个为宜),在马凳上摆放纵横两个方向定位钢筋,钢筋上下次序及绑扣方法同底板下层钢筋。

2.3.5钢筋如有绑扎接头时,钢筋搭接长度及搭接位置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在中心及两端扎牢。如采用焊接接头,除应按焊接规程规定抽取试样外,接头位置也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2.3.6由于基础底板及基础梁受力的特殊性,上下层钢筋断筋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构造柱、圈梁钢筋绑扎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

3.1构造柱钢筋绑扎:

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 → 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塔接筋 → 绑扎搭接部位箍筋

3.1.2构造柱钢筋骨架绑扎:

3.1.2.1先将两根竖向受力钢筋平放在绑扎架上,并在钢筋上画出箍筋间距。

3.1.2.2根据画线位置,将箍筋套在受力筋上逐个绑扎,要预留出搭接部位的长度。为防止骨架变形,宜采用反十字扣或套扣绑扎。箍筋应与受力钢筋保持垂直;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放置。

3.1.2.3穿另外二根受力钢筋,并与箍筋绑扎牢固,箍筋端头平直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弯钩角度不小于135°。

3.1.2.4在柱顶、柱脚与圈梁钢筋交接的部位,应按设计要求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一般在圈梁上、下,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cm(柱脚加密区箍筋待柱骨架立起搭接后再绑扎)。

3.1.3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根据已放好的构造柱位置线,检查搭接筋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底层构造柱竖筋与基础圈梁锚固;无基础圈梁时,埋设在柱根部混凝土座内,

3.1.4安装构造柱钢筋骨架:先在搭接处钢筋上套上箍筋,然后再将构造柱钢筋骨架立起来,对正伸出的搭接筋,搭接倍数不低于35d,对好标高线,在竖筋搭接部位各绑3个扣。骨架调整后,可绑根部加密区箍筋。

3.1.5绑扎搭接部位钢筋:

3.1.5.1构造柱钢筋必须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钢筋绑扎连接,形成一个封闭框架。

3.1.5.2在砌砖墙留马牙槎时,沿墙高每50cm埋设2Ф6的水平拉结筋,每边深入墙内1m。

3.1.5.3当构造柱设置在无横墙的外墙处时,构造柱钢筋与现浇或预制横梁梁端连接绑扎牢固,要符合《多层砖混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抗震设计与施工规范》(JGJ132)第3.2.5条的规定。

3.1.5.4砌完砖墙后,应对构造柱钢筋进行修整,以保证钢筋位置及间距准确。

3.2圈梁钢筋的绑扎:

画钢筋位置线 → 放箍筋 → 穿圈梁受力筋 → 绑扎箍筋 3.2.2支完圈梁模板并做完预检,即可绑扎圈梁钢筋,如果采用预制骨架时,可将骨架按编号吊装就位进行组装。如在模内绑扎时,按设计图纸要求间距,在模板侧帮画箍筋位置线。放箍筋后穿受力钢筋。箍筋搭接处应沿受力钢筋互相错开。

3.2.3圈梁与构造柱钢筋交叉处,圈梁钢筋宜放在构造柱受力钢筋内侧。圈梁钢筋在构造柱部位搭接时,其搭接倍数或锚入柱内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3.2.4圈梁钢筋的搭接长度要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对钢筋搭接的有关要求。

3.2.5圈梁钢筋应互相交圈,在内墙交接处、墙大角转角处的锚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3.2.6楼梯间及洞口等部位的圈梁钢筋被切断时,应搭接补强,构造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标高不同的高低圈梁钢筋,应按设计要求搭接或连接。

3.2.7圈梁钢筋绑完后,应加水泥砂浆垫块,以控制受力钢筋的保护层。

4.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等混凝土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

4.1施工准备: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

4.2主要机具:振动棒、铁锹等。

4.3.1泵送作业时,模板及其支撑设计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4.3.2浇注混凝土前的各道工序,经检查合格并办理验收手续。

4.3.3模板内的木屑、泥土、积水和钢筋的油污等要清理干净;木模应洒水湿润;钢模板的内侧应刷隔离剂。

4.3.4浇筑砼的脚手架和马凳的搭设,经检查要符合施工需要和安全要求。

4.4.1采用泵送砼浇筑时,应由远到近浇注,同一区域的砼应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分层连续浇注。

4.4.2当不允许留施工缝的区域和上下层之间的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4.4.3当下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缝的规定处理。

4.4.5浇筑混凝土时,分层厚度宜为300~500mm。当混凝土浇筑厚度超过500mm时,可按1:6~1:10坡度分层浇筑,且上层混凝土应超前覆盖下层混凝土500mm以上。

4.4.6振捣混凝土时,振捣棒移动间距宜为400mm左右,振捣时间宜为15~30s,且隔20~30min后,再进行二次振捣。

4.4.7振动时与模板的间距应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5倍,并应避免碰撞钢筋、线管、吊环、预埋件等,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尺寸应小于50mm。使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混凝土时,平板振动器应距离模板边缘20mm。

4.5.1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搓平及时遮盖、覆膜,应在12h内进行浇水养护,浇水量为能保持混凝土为湿润状态为宜。

4.5.2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之前,不得在其上面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4.6.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掺合料等,必须符合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6.2结构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6.3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现浇结构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4.7.1施工中,不得用重物冲击模板,或在模板和支撑上搭脚手板,以保证模板固定、不变形。

4.7.2混凝土承重结构底板模板拆除时,同条件养护的试块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要求。

4.7.3雨季施工应及时对已浇筑混凝土的部位进行遮盖,下大雨时应停止露天作业。

4.8.1混凝土应振捣密实,防止漏振或振捣时钢筋产生位移,出现蜂窝、孔洞、露筋、夹渣等缺陷,应报项目部技术人员分析产生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4.8.2大流动性混凝土与低流动性混凝土或两种不同品种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不得混合浇筑,以免造成强度不均。

5.砖砌筑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

5.1材料及主要机具:

5.1.1非粘土烧结砖: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规格应一致。有出厂证明、试验报告单。

5.1.2砂浆:±0.000以下为M10水泥砂浆,±0.000以上:1~4层为M10混合砂浆,5~顶层为M7.5混合砂浆。

5.1.3水: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5.1.4其他材料:各种钢制预埋件、木砖等,提前做好防腐处理。

5.1.5主要机具:备有搅拌机、翻斗车、磅秤、吊斗、砖笼、手推车、胶皮管、筛子、铁锹、半截灰桶、喷水壶、托线板、线坠、水平尺、小白线、皮数杆、砖夹子、大铲、瓦刀、刨锛、工具袋等。

5.2.1主体分部中承重结构已施工完毕,报有关部门验收。

5.2.2弹出轴线、墙边线、门窗洞口线,经复核,办理预检手续。

5.2.3立皮数杆:宜用30mm×40mm木料制作,皮数杆上注明门窗洞口、木砖、拉结筋、圈梁、过梁的尺寸标高。皮数杆间距15~20mm,转角处均应设立,一般距墙皮或墙角50mm为宜。皮数杆应垂直、牢固、标高一致,经复核,办理预检手续。

5.2.4根据最下面第一皮砖的标高,拉通线检查,如水平灰缝厚度超过20mm,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不得用砂浆找平或砍砖包合子找平。

5.2.5常温天气在砌筑前一天将砖浇水湿润,冬期施工应清除表面冰霜。

5.2.6砂浆配合比经试验室确定,准备好砂浆试模。

5.3.1非粘土烧结砖的品种、规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5.3.2砂浆品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强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5.3.2.1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砂浆各组试块平均强度不小于fm,k。

5.3.2.2任意一组试块强度不小于0.75fm,k。

5.3.3砖砌体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

5.3.4转角处严禁留直槎,其他部位应留斜槎。

5.4.1上下砖错缝,每间(处)2皮砖通缝不超过3处。

5.4.2接槎处砂浆密实,缝砖平直,接槎处水平灰缝小于5mm或有透亮缺陷不超过5个。

5.4.3拉结筋、构造柱、现浇钢筋混凝土带均符合设计要求。

5.4.4预埋木砖、预埋件符合规定。

6装饰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

墙面浇水 → 吊垂直抹灰饼 → 抹水泥踢脚或墙裙 → 做护角→ 抹水泥窗台 → 墙面充筋 → 抹砂子灰 → 抹罩面灰

6.2墙面浇水:抹灰前一天,应用胶皮管自上而下的浇水湿润。

6.3一般抹灰按图纸要求操作,室内砖墙抹灰层的平均总厚度,不得大于20mm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抹灰质量等级,按基层表面平整垂直情况,吊垂直、套方、找规矩,经检查后确定抹灰厚度,但最少不应小于7mm。墙面凹度较大时要分层衬平(石灰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每层厚度宜为7~9mm),操作时先抹上灰饼再抹下灰饼;抹灰饼时要根据室内抹灰的要求(分清抹踢脚板还是水泥墙裙),以确定下灰饼的正确位置,用靠尺板找好垂直与平整。灰饼宜用1∶3水泥砂浆抹成5cm见方形状。

6.4踢脚板应按图纸工程做法操作。

6.5水泥护角:工程室内墙面、柱面和门洞口的阳角抹1:2水泥砂浆做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

6.6抹水泥窗台板:先将窗台基层清理干净,松动的砖要重新砌筑好。砖缝划深,用水浇透,然后用1∶2∶3豆石混凝土铺实,厚度大于2.5cm。次日,刷掺水重10%107胶素水泥浆一道,紧跟抹1∶2.5水泥砂浆面层,待面层颜色开始变白时,浇水养护2~3d。窗台板下口抹灰要平直,不得有毛刺。

6.7墙面冲筋:用与抹灰层相同砂浆冲筋,冲筋的根数应根据房间的宽度或高度决定,一般筋宽为5cm,可充横筋也可充立筋,根据施工操作习惯而定。

6.8抹底灰:抹底灰前所有外漏的砼必须先抹素水泥结合层一道,一般情况下充完筋2h左右就可以抹底灰,抹灰时先薄薄地刮一层,接着分层装档、找平,再用大杠垂直、水平刮找一遍,用木抹子搓毛。然后全面检查底子灰是否平整,阴阳角是否方正,管道处灰是否抹齐,墙与顶交接是否光滑平整,并用托线板检查墙面的垂直与平整情况。散热器后边的墙面抹灰,应在散热器安装前进行,抹灰面接搓应平顺。抹灰后应及时将散落的砂浆清理干净

6.9修抹预留孔洞、电气箱、槽、盒:当底灰抹平后,应即设专人把预留孔洞、电气箱、槽、盒周边5cm的石灰砂浆刮掉,改抹1∶1∶4水泥混合砂浆,把洞、箱、槽、盒周边抹光滑、平整。

6.10抹罩面灰:当底灰六七成干时,即可开始抹罩面灰(如底灰过干应浇水湿润)。罩面灰应二遍成活,厚度约2mm,最好两人同时操作,一人先薄薄刮一遍,另一人随即抹平。按先上后下顺序进行,再赶实压光,然后用铁抹子压一遍,最后用塑料抹子压光,随后用毛刷蘸水将罩面灰污染处清刷于净。

7、屋面SBS防水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

7.1工艺流程(热熔法施工):

清理基层 → 涂刷基层处理剂 → 铺贴卷材附加层 → 铺贴卷材 → 热熔封边 → 蓄水试验 → 保护层

7.2清理基层:施工前将验收合格的基层表面尘土、杂物清理干净。

7.3涂刷基层处理剂: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施工,按产品说明书配套使用,基层处理剂是将氯丁橡胶沥青胶粘剂加人工业汽油稀释,搅拌均匀,用长把滚刷均匀涂刷于基层表面上,常温经过4h后,开始铺贴卷材。

7.4附加层施工:一般用热熔法使用改性沥青卷材施工防水层,在女儿墙、水落口、管根、檐口、阴阳角等细部先做附加层,附加的范围应符合设计和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

8、混凝土地面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

8.1细石混凝土工艺流程:

找标高、弹面层水平线 → 基层处理 → 洒水湿润 → 抹灰饼 →

抹标筋 → 刷素水泥浆 → 浇筑细石混凝土 → 抹面层压光 → 养护

8.1.1找标高、弹面层水平线:根据墙面上已有的+50cm水平标高线,量测出地面面层的水平线,弹在四周墙面上,并要与房间以外的楼道、楼梯平台、踏步的标高相呼应,贯通一致。

8.1.2基层处理:先将灰尘清扫干净,然后将粘在基层上的浆皮铲掉,用碱水将油污刷掉,最后用清水将基层冲洗干净。

8.1.3洒水湿润:在抹面层之前一天对基层表面进行洒水湿润。

8.1.4抹灰饼:根据已弹出的面层水平标高线,横竖拉线,用与豆石混凝土相同配合比的拌合料抹灰饼,横竖间距1.5m,灰饼上标高就是面层标高。

8.1.5抹标筋:面积较大的房间为保证房间地面平整度,还要做标筋(或叫冲筋),以做好的灰饼为标准抹条形标筋,用刮尺刮平,作为浇筑细石混凝土面层厚度的标准。

8.1.6刷素水泥浆结合层:在铺设细石混凝土面层以前,在已湿润的基层上刷一道1∶0.4~0.5(水泥∶水)的素水泥浆,不要刷的面积过大,要随刷随铺细石混凝土,避免时间过长水泥浆风干导致面层空鼓。

8.1.7浇筑细石混凝土:

8.1.7.1细石混凝土搅拌:细石混凝土面层的强度等级应按设计要求做试配,如设计无要求时,不应小于C20,由试验室根据原材料情况计算出配合比,应用搅拌机进行搅拌均匀,坍落度不宜大于30mm。并按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制作混凝土试块,每一层建筑地面工程不应少一组,当每层地面工程建筑面积超过1000m2时,每增加1000m2各增做一组试块,不足1000m2按1000m2计算。当改变配合比时,应相应制作试块。

8.1.7.2面层细石混凝土铺设:将搅拌好的细石混凝土铺抹到地面基层上(水泥浆结合层要随刷随铺),紧接着用2m长刮杠顺着标筋刮平,然后用滚筒(常用的为直径20cm,长度60cm的混凝土或铁制滚筒,厚度较厚时应用平板振动器)往返、纵横滚压,如有凹处用同配合比混凝土填平,直到面层出现泌水现象,撒一层干拌水泥砂(1∶1=水泥∶砂)拌合料,要撒匀(砂要过3mm筛),再用2m长刮杠刮平(操作时均要从房间内往外退着走)。

8.1.8抹面层、压光:

8.1.8.1当面层灰面吸水后,用木抹子用力搓打、抹平,将干水泥砂拌合料与细石混凝土的浆混合,使面层达到结合紧密。

8.1.8.2第一遍抹压:用铁抹子轻轻抹压一遍直到出浆为止。

8.1.8.3第二遍抹压:当面层砂浆初凝后,地面面层上有脚印但走上去不下陷时,用铁抹子进行第二遍抹压,把凹坑、砂眼填实抹平,注意不漏压。

8.1.8.4第三遍抹压:当面层砂浆终凝前,即人踩上去稍有脚印,用铁抹子压光无抹痕时,可用铁抹子进行第三遍压光,此遍要用力抹压,把所有抹纹压平压光,达到面层表面密实光洁。

8.1.9养护:面层抹压完24h后进行浇水养护,每天不少于2次,养护时间一般至少不少于7d。

9.给水管道安装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操作工艺

安装准备 → 预制加工 → 干管安装 → 立管安装 → 支管安装 → 管道防腐和保温 → 管道冲洗→ 管道试用

9.2安装准备:认真熟悉图纸,根据施工方案决定的施工方法和技术交底的具体措施做好准备工作。参看有关专业设备图和装修建筑图,核对各种管道的坐标、标高是否有交叉,管道排列所用空间是否合理。有问题及时与设计和有关人员研究解决,办好变更洽商记录。

9.3预制加工:按设计图纸画出管道分路、管径、变径、预留管口,阀门位置等施工草图,在实际安装的结构位置做上标记,按标记分段量出实际安装的准确尺寸,记录在施工草图上,然后按草图测得的尺寸预制加工(断管、套丝、上零件、调直、校对,按管段分组编号。

9.4.1立管明装:每层从上至下统一吊线安装卡件,将预制好的立管按编号分层排开,顺序安装,对好调直时的印记,丝扣外露2至3扣,清除麻头,校核预留甩口的高度、方向是否正确。立管阀门安装朝向应便于操作和修理。安装完后用线坠吊直找正,配合土建堵好楼板洞。

9.4.2立管暗装:竖井内立管安装的卡件宜在管并口设置型测,上下统一吊线安装卡件。安装在墙内的立管应在结构施工中须留管槽,立管安装后吊直找正,用卡件固定。支管的甩口应随时堵平。

9.5.1排水UPVC管道安装:

9.5.1.1在干管安装前清扫管膛,承口朝来水方向顺序排列,联接的对口间隙应不小于3mm。找平找直后,将管道固定。管道拐弯和始端处应支撑顶牢,防止捻口时轴向移动,所有管口随时封堵好。

10.采暖管道安装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操作工艺

安装准备 → 预制加工 → 卡架安装 → 干管安装 → 立管安装 → 支管安装 → 试压 → 冲洗 → 防腐 → 保温 → 调试

10.2.1认真熟悉图纸,配合土建施工进度,预留槽洞及安装预埋件。

10.2.2按设计图纸画出管路的位置、管径、变径、预留口、坡向,卡架位置等施工草图,包括干管起点、末端和拐弯、节点。预留口、坐标位置等

10.3.1按施工草图,进行管段的加工预制,包括:断管、套丝、上零件、调直、核对好尺寸,按环路分组编号,码放整齐。

10.3.2安装卡架,按设计要求或规定间距安装。吊卡安装时,先把吊棍按坡向、顺序依次穿在型钢上,吊环按间距位置套在管上,再把管抬起穿上螺栓拧上螺母,将管固定。安装托架上的管道时,先把管就位在托架上,把第一节管装好U形卡,然后安装第二节管,以后各节管均照此进行,紧固好螺栓。

10.3.3干管安装应从进户或分支路点开始,装管前要检查管腔并清理干净。在丝头处涂好铅油缠好麻,一人在末端扶平管道,一人在接口处把管相对固定对准丝扣,慢慢转动入扣,用一把管钳咬住前节管件,用另一把管钳转动管至松紧适度,对准调直时的标记,要求丝扣外露2~3扣,并清掉麻头依此方法装完为止(管道穿过伸缩缝或过沟处,必须先穿好钢套管)。

10.3.5分路阀门离分路点不宜过远。如分路处是系统的最低点,必须在分路阀门前加泄水丝堵。集气罐的进出水口,应开在偏下约为罐高的1/3处。丝接应与管道联接调直后安装。其放风管应稳固,如不稳可装两个卡子,集气罐位于系统末端时,应装托、吊卡。

10.3.6采用焊接钢管,先把管子选好调直,清理好管膛,将管运到安装地点,安装程序从第一节开始;把管就位找正,对准管口使预留口方向准确,找直后用气焊点焊固定(管径≤50mm以下焊2点,管径≥70mm以上点焊3点),然后施焊,焊完后应保证管道正直。

10.3.7遇有伸缩器,应在预制时按规范要求做好预拉伸,并作好纪录。按位置固定,与管道连接好。波纹伸缩器应按要求位置安装好导向支架和固定支架。并分别安装阀门、集气罐等附属设备。

10.3.8管道安装完,检查坐标、标高、预留口位置和管道变径等是否正确,然后找直,用水平尺校对复核坡度,调整合格后,再调整吊卡螺栓U形卡,使其松紧适度,平正一致,最后焊牢固定卡处的止动扳。

10.3.9摆正或安装好管道穿结构处的套管,填堵管洞口,预留口处应加好临时管堵。

10.4.1核对各层预留孔洞位置是否垂直,吊线、剔眼、栽卡子。将预制好的管道按编号顺序运到安装地点。

10.4.3检查立管的每个预留口标高、方向、半圆弯等是否准确、平正。将事先栽好的管卡子松开,把管放入卡内拧紧螺栓,用吊杆、线坠从第一节管开始找好垂直度,扶正钢套管,最后填堵孔洞,预留口必须加好临时丝堵。

10.6.1首先联系好热源,根据供暖面积确定通暖范围,制定通暖人员分工,检查供暖系统中的泄水阀门是否关闭,干、立、支管的阀门是否打开。

10.6.2向系统内充软化水,开始先打开系统最高点的放风阀,安排专人看管。慢慢打开系统回水干管的阀门,待最高点的放风阀见水后即关闭放风阀。再开总进口的供水管阀门,高点放风阀要反复开放几次,使系统中的冷风排净为止。

10.6.3正常运行半小时后,开始检查全系统,遇有不热处应先查明原因,需冲洗检修时,则关闭供回水阀门泄水,然后分先后开关供回水阀门放水冲洗,冲净后再按照上述程序通暖运行,直到正常为止。

10.6.4冬期通暖时,必须采取临时取暖措施,使室温保持+5℃以上才可进行。遇有热度不均,应调整各分路立管、支管上的阀门,使其基本达到平衡后,进行正式检查验收,并办理验收手续。

11、电照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措施操作工艺

弹线定位 → 盒箱固定 → 管路敷设 → 扫管穿带线

11.2弹线定位:根据设计图规定进行水平线及墙厚度线测定,确定盒、箱及预埋件位置;成排成列的盒、箱应挂通线或十字线找直,以确定盒、箱的准确位置。

11.3.1砌块墙稳埋盒、箱。根据盒、箱位置线剔洞,洞大小比盒、箱略大为宜。将洞内清理干净,用水将洞内浇湿,然后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稳埋盒、箱。

如为空心砌块墙剔洞后,应用碎砌块水泥砂浆将空洞先行封堵,再稳埋盒、箱。

11.3.2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楼板固定盒、箱:

11.3.2.1用穿筋盒直接固定在钢筋上。

11.3.2.2用机螺丝将盒、箱固定在扁钢上,再将扁钢固定在钢筋上。

11.3.2.3预制楼板稳埋灯头盒:预制圆孔板,加气混凝土楼板的灯头盒孔洞,应在楼板下面由下向上剔洞,上方洞口可在楼板上面扩孔。盒子安装好卡铁或轿杆,在楼板下面装好托灰板,用水将洞内浇湿,然后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稳埋盒子。

11.3.2.4滑模板混凝土墙稳埋盒、箱:可采取预留盒,箱套,然后拆除盒、箱套,在预留孔洞处稳埋盒、箱。

11.4.1管路敷设要求:

11.4.1.1半硬塑料管的连接可采用套管粘结法,套管的长度不应小于管外径的三倍;管子的接口应位于套管的中心,连接处结合面应用胶粘剂粘结牢固。

11.4.1.2敷设管子时,应尽量减少弯曲,当线路直线段长度超过15m或直角弯超过三个时,应增设中间接线盒。

11.4.1.3管路经过建筑物变形缝处,应有补偿装置能活动自如。

11.4.1.4剔槽敷管时,不允许剔横槽及剔断钢筋;加气混凝土板只允许沿板缝剔槽。

11.4.1.5管入盒、箱,管口应平齐,管口露出盒、箱应不大于5mm,并应一管一孔,孔大小应与管外径相吻合。

11.4.2砌块墙内管路敷设:

11.4.2.1砌墙时应配合土建,将半硬塑料管敷设在墙中,向上引管应堵好管口,并用临时支杆(钢筋或木杆等)将管沿敷设方向挑起。为使盒、箱平正,标高准确,可将管子敷设至盒、箱位置100mm处甩出,待墙体砌完后,再入管稳埋盒、箱。

11.4.2.2剔槽敷管时,应在槽两边弹线,用快錾子剔。加气混凝土墙,应用刀锯锯两边后再别,槽宽及槽深均比管外径大5mm为宜。敷管时,每隔0.5m左右用铁钉、细铅丝将管子固定好。然后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厚度不应小于15mm。

11.4.3.1引向隔墙的预留管不宜过长,应堵好管口。

11.4.3.2易受机械损伤的管段应用水泥砂浆先行保护。

11.5.1管路敷设后,待墙、楼板施工完毕后(现浇混凝土工程应在拆除模板后),应及时进行预扫管。扫管过程中,必须将管路与施工图进行核对,及时处理管路中的故障。

11.5.2扫管应使用带布扫管的方法,即将布条固定在带线的一端,从管路的另一端拉出,清除管内的杂物、积水。扫管完毕后,应堵好管口,封闭盒口。

检查灯具 → 组装灯具 → 安装灯具 → 通电试运行

11.6.1灯内配线检查:(a)灯内配线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观定;(b)穿入灯箱的导线在分支连接处不得承受额外应力和磨损,多股软线的端头需盘圈,涮锡;(c)灯箱内的导线不应过于靠近热光源,都应采取隔热措施。(d)使用螺灯口时,相线必须压在灯芯柱上;

11.6.2特征灯具检查:(a)各种标志灯的指示方向正确无误;(b)应急灯必须灵敏可靠;(c)事故照明灯具应有特殊标志;(d)供局部照明的变压器必须是双圈的,初次级均应装有熔断器;(e)携带式局部照明灯具用的导线,宜采用橡套导线,接地或接零线应在同一护套内。

11.7.1灯具组装:

11.7.1.1组合式吸顶花灯的组装:

a首先将灯具的托板放平,如果托板为多块拼装而成,就要将所有的边框对齐,并用螺丝固定,将其连成一体,然后按照说明书及示意图把各个灯口装好。

b确定出线和走线的位置,将端子板(瓷接头)用螺丝固定在托板上。

c根据已固定好的端子板(瓷接头)至各灯口的距离掐线,把掐好的导线削出线芯,盘好圈后,进行涮锡。然后压入各个灯口,理顺各灯头的相线和零线,用线卡子分别固定,并且按供电要求分别压入端子板。

11.8.1灯具安装:

11.8.1.1普通灯具安装:

a塑料(木)台的安装。将接灯线从塑料(木)台的出线孔中穿出,将塑料(木)台紧贴住建筑物表面,塑料(木)台的安装孔对准灯头盒螺孔,用机螺丝将塑料(木)台固定牢固。如果在圆孔楼板上固定塑料(木)台,应按图施工。

11.8.1.2日光灯安装:

吊链日光灯安装:根据灯具的安装高度,将全部吊链编好,把吊链挂在灯箱挂钩上,非全在建筑物顶棚上安装好塑料(木)台,将导线依顺序编叉在吊链内,并引入灯箱,在灯箱的进线孔处应套上软塑料管以保护导线,压入灯箱内的端子板(瓷接头)内。将灯具导线和灯头盒中甩出的电源线连接,并用粘塑料带和黑胶布分层包扎紧密。理顺接头扣于法兰盘内,法兰盘(吊盒)的中心应与塑料(木)台的中心对正,用木螺丝将其拧牢固。将灯具的反光板用机螺丝固定在灯箱上,调整好灯脚,最后将灯管装好。

11.8.1.3通电试运行:

灯具、配电箱(盘)安装完毕,且各条支路的绝缘电阻摇测合格后,方允许通电试运行。通电后应仔细检查和巡视,检查灯具的控制是否灵活、准确;开关与灯具控制顺序相对应,吊扇的转向及调速开关是否正常,如果发现问题必须先断电,然后查找原因进行修复。

五、施工主要控制要点施工工艺

1、对混凝土的质量检查要求

混凝土配比中加入粉煤灰和减水剂,以降低水泥用量和可泵性,混凝土生产控制由质量员检查,检查和易性和坍落度,混凝土取样、试件制作、养护均应由搅拌人员和质量员共同签证认可;卸料前不得出现离析和初凝现象。拌料后至卸料前时间间隔小于2小时,否则所生产混凝土不能用于主体结构。

混凝土在运输采用混凝土罐车,基础及地下室用混凝土泵车;混凝土搅拌好后应及时运到浇筑地点,延续时间不能超过初凝时间。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生产初凝等现象;混凝土运输道路应平整顺畅,若有凸凹不平,应铺垫平整。在楼板施工时,应铺设专用桥道严禁手推车和人员踩踏钢筋。

①浇筑前应对模板浇水湿润,墙、柱模板的清扫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②混凝土自下料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如超过2m时必须采取加串筒措施;

③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如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导管、溜槽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

④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

⑤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挟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⑥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

⑦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个整完毕。外墙浇筑注意振动棒损伤聚苯板。

①柱、梁、板整体浇筑。从一端开始,沿梁方向整体倒退浇筑,先浇筑墙、柱,随后浇筑梁、板。

②柱浇筑前:底部填以5-10cm厚与浇筑混凝土内砂桨同标号砂浆,以免根部产生不密实现象,浇筑时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500cm,柱高超过了3m时,在柱侧开不小于30cm高的浇注孔装上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外墙由于有保温板,在浇筑前用槽型框覆盖顶面,宽度为保温板厚加模板厚。

③浇筑后将洞封实,并用柱箍箍牢,柱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置施工缝应留在主梁底10cm处。

④在浇筑柱时,为避免混凝土浇筑至一高度后,由于积大量浆水而可能产生混凝土强度不均匀现象,宜在浇筑到适当高度时,适量减小混凝土的坍落度。

⑤当浇筑柱梁及主次梁交叉处的混凝土时,一般钢筋较密集,因此既要防止混凝土下料困难,要注意挡住石子下不去。必要时这-部分可改用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与此同时,振捣棒头可改用片式并辅以人工捣固配合。

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得踏跺钢筋,移动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原来位置,如发现偏差和位移,应及时校正。

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塑料薄膜,并浇水养护;

2、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掺用缓凝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之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施工振动。柱拆模后,应继续浇水养护;

3、每日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润湿状态。

1、泵送砼前,向料斗加入适量1:2水泥砂浆,开机泵送,湿润输送配管的管壁,然后再投入砼进行泵送。泵送速度要先慢后快,逐步加速,同时观察泵的压力和各部位的工作情况。

2、泵送过程连续不断向料斗投料,严防亮底。如工程中必须停机,停机时间不得超过5MIN。否则正反开车,防砼在管中疑固。

3、发生砼堵塞时,应停泵,用手锤沿管道敲打,堵塞处声音发闷,可卸开检查加以排除。

4、泵送完,用清水冲洗干净。

5、在泵机出口不远处的输送管根部设一逆流阀。

6、离开砼泵的第一个弯头处,必须设置可靠的抵抗水平冲力的支墩,且泵至第一个弯头间的直管长度不得过小。一般为10~15m。

7、泵送砼过程中,如需接长输送管,须预先用水或砂浆湿润接长的管段。每次接长一般以3m为宜。

8、夏季高温季节进行泵送砼时,泵的受料斗和输送管线宜用湿麻袋包裹、覆盖,并经常喷洒冷水降温。

钢筋加工制作时,要将钢筋加工下料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误和遗漏,对每种钢筋要按下料表检查是否达到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实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要挂牌堆放整齐有序,并做好标识。

施工中如需要钢筋代换时,必须先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钢筋混凝土设计、施工规范的各种规定,并不得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的钢筋。凡重要部位的钢筋代换,须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时方可代换。

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

钢筋调直采用机械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

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号、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昼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钢筋弯钩有三种形式,分别为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钢筋弯曲后,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弯曲处形成圆弧,弯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应考虑弯曲调整值。

钢筋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钢筋弯钩增加长度的理论计算值:对装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为135°,10d长度。箍筋调整值,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内皮尺寸而定。

④钢筋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弯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内周长+箍筋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GB50112-2013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pdf①焊接工艺流程见下图:

电渣压力焊焊接工艺流程图:

②电渣压力焊焊接使用的钢筋端头要平直、干净。当有马蹄形、压扁、凹凸不平,弯曲歪扭等严重变形时,焊接前用手提切割机切割或用气焊切割、矫正,以保证钢筋端面要垂直于轴线。钢筋端部20cm范围内如有锈蚀、油污、混凝土浆等污染,要清理干净后才能进行电渣压力焊焊接,处理钢筋时应在焊接当天进行,以防处理后再生锈。

③电渣压力渣在整个焊接过程中,要准确掌握好焊接通电时间,密切监视造渣工作电压和电渣工作电压的变化,并根据焊接工作电压的变化情况提升或降低上钢筋,使焊接工作电压稳定在参数范围内,在顶压钢筋时,要保持压力数秒钟后方可松开操纵杆,以免接头偏斜或接合不良。

钢筋绑扎前要认真对照设计图纸确定方向尺寸,并做好技术交底。钢筋交叉部位,应按有利于结构的原则进行交叉排列,梁与柱相交处XXX示范高中(XXX一中新校)宿舍沉降观测施工方案,柱箍筋应预先穿好,再穿梁主筋,以保证梁高范围内柱箍筋的加密,满足抗震要求。

楼面钢筋网片用(10钢筋制作马凳,间距500,柱筋安装前搭设脚手架。见下图

基础梁板纵向钢筋采用焊接,接头上层设在支座1/3处,下层设在跨中,按照50%错开。现浇板、框架梁、次梁的底筋设在距支座1/3范围之内,顶筋设在跨中1/3范围之内。所有焊接接头须相互错开500,且不小于35d,。钢筋锚固及接头须满足03G101中所规定的要求,钢筋的保护层要满足设计要求,并用砂浆垫块绑扎。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