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厂三期循环水排水箱涵土方专项施工方案

某电厂三期循环水排水箱涵土方专项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378.37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电厂三期循环水排水箱涵土方专项施工方案

本工程施工图纸、工程地质报告;

本公司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相关文件等企业内部管理标准。

浙能嘉兴电厂三期位于浙江省嘉兴(平湖)市乍浦镇境内公司第二工厂《浴室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doc,杭州湾北岸的六里湾,东距上海市90公里,西距杭州市122公里。

主厂房区土层分布从上至下描述如下:

(a粉砂:灰色,灰黄色,饱和,稍密,仅分布在孔664、743、2S103、2S141等地段,本次勘察时未发现,原为海滩滩地上的冲积层,后在一、二期建设时因场地平整和回填而被掩埋,顶板埋深为0~1.30m,常见厚度为1.00~1.60m。

①粉质粘土:黄褐色~灰黄色,可塑~软塑,上段2.0m为褐黄色可塑的粉质粘土,下段为灰黄色软塑的粉质粘土,含铁锰结核或铁锈,该层土具有“上硬下软”的特点,顶板埋深为0~2.10m,常见厚度为0.70~6.60m。

①2粉土:灰色,湿~很湿,稍密,夹粘性薄层,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顶板埋深为1.50~4.50m,常见厚度0.90~10.70mm,场地局部分布。

②1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很湿,埋深在10.0~15.0m以上一般为流塑,以下一般为流塑~软塑,具有随深度强度逐渐增大的趋势,局部夹薄层粉土,呈互层状,含少量腐殖质、云母和碎贝壳等,为整个厂区的主要软弱层,靠近山体地段厚度变薄,甚至尖灭。顶板埋深为1.00~13.50m,常见层厚2.30~31.80m,整个场地均有分布。

②2粉质粘土:灰色,深灰色,湿,可塑~硬塑,颗粒状很明显,局部夹薄层粉土。顶板埋深25.00~32.00m,常见层厚1.00~5.00m,局部分布。

③1粉土:灰色,很湿~湿,稍密~中密,夹粘性土薄层,顶板埋深26.00~32.00m,常见层厚0.70~4.40m,局部分布。

③3粉砂:青灰色,灰黄色,饱和,中密~密实,夹粘性土或粉土薄层,在煤场等区域分布不稳定,规律性不明显,主要分布在④1、④2号土缺失地段,在主厂房区靠近九龙山脉地段局部缺失。层顶埋深29.00~32.50m,常见层厚3.60~9.50m。

根据9月17日业主组织的工程协调会精神及积极配合进水钢管的吊装施工,以及吊装单位的吊装方案,确定本段土方开挖的总体原则是分二段开挖,其中A=1050~950段采取1:2.5大放坡开挖,A=950~261.6段采取靠二期侧采用水泥搅拌桩作为支护,三期进水钢管侧采用1:2.5大放坡开挖。

A=950~261.6段采取先施工支护结构,待施工完28天后,采取全断面分段开挖,即箱涵和进水钢管一次性挖到位。其中A=957到A=804为第二施工段,A=804到A=261.6按工程量均分为三个施工段,按进度要求优先施工第二施工段,分段开挖,完成后再同时施工另外三个施工段,每一施工段再划分若干小施工段,每段50M左右,第二施工段:第一阶段开始挖土时,支护搅拌桩开始施工,安排两个水泥搅拌桩机班组分段平行施工,施工完后保证水泥土达到设计28天强度后开挖,开挖方向由A=957向806。第三、四、五施工段:采取平行施工,第一阶段开始挖土时,支护搅拌桩同时施工,安排两个水泥搅拌桩机班组相向施工(一从A=806向中间,一从本工程终点A=261.6向中间),另两台施工完第二施工段搅拌桩后立即加入施工,视施工进度决定预备施工班组进场时间,施工完后保证水泥土达到设计28天强度后开挖,由两端向中间出土。

按照2009年9月17日及9月23日工程协调会确定的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组织施工。2009年10月2日开始1015~974段进水钢管基槽开挖,包括箱涵侧吊装平台及吊车行走坡道的开挖。2009年10月8日完成开挖工作及碎石、砂垫层,2009年10月9日交付钢管吊装单位,开始进水钢管的吊装;2009年10月15日完成钢管的吊装工作,并退出该区域,2009年10月16日开始1050~974段排水箱涵基槽开挖,2009年10月21日完成开挖工作。A=950后,水泥搅拌桩支护计划10月2日开始施工,工期为70日历天,待一段(50~60米)搅拌桩施工完28天后开始挖土,其中第二段挖土采取分段开挖,计划15天,计划挖土总工期为60日历天。具体见附件进度横道图。为保工程按计划顺利完成,合理安排工序、机械、劳动力,制定切实可靠的进度控制措施,加强项目管理水平、技术水平。

由于工期紧迫,如若天气及施工条件许可,可采取夜间土方开挖施工,以增加作业时间。并可以适当增加挖机和运土车辆的数量,以及多增加开挖工作面,以提高挖土速度。

5.1.1根据工程地质勘探报告和现场具体情况以及整个工程的总体部署,编制科学﹑合理的挖土施工方案,认真绘制土方开口图,同时做好图纸自审和会审工作,对作业人员进行详细交底,并做好记录。

5.1.2熟练掌握现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内容和要求,准备有关验评记录表格。

5.2.1详细调查掌握施工现场平面布置,选定并修筑现场土方运输道路。

5.2.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嘉电三期工管处的有关规定,合理安排运土路线,挖土过程中表层土运至业主指定的场内堆土场,以备回填用,其余弃土一律运输出场至业主指定的堆土场。

5.2.3在开工之前,在施工区域内选定出土路线并修筑出土道路。结合现有道路,在施工区域内(1050西侧)修筑施工便道,方便出土,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及实际需要可以再铺筑支路。

5.2.4做好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的保护和复测工作。测量定位系统落实,控制网及水准点检查校准。

5.3夜间施工照明准备

由于工期紧迫,如若天气及施工条件许可拟采取夜间土方开挖施工,夜间照明采用在基坑周围安装固定灯架,每个灯架安装镝灯500W。每台挖土机配备活动灯架三个,其中坑底工作面1个,坑上工作面2个。卸土场装固定灯架,运土

道路、现场出入口、坡道口及其它危险地段也要安装必要的散光灯和警戒灯。

6.1基坑支护(水泥搅拌桩)施工

在坐标A=1050~950范围内,靠二期侧利用二期原有的水泥搅拌桩进行支护。在坐标A=950~261.60范围内,靠二期侧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支护。

本工程支护结构采用Φ700mm双轴水泥搅拌桩结构型式,在顶部2m深、3.5米范围内放坡卸荷,放坡系数1:1.2,放坡脚点距基坑边7m。水泥采用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入量为15%,桩与桩搭接间距不小于200mm,水泥:水:石膏:木钙=1:0.45:0.02:0.002。水泥土搅拌桩挡墙宽度加固区为4.2m,水泥土搅拌桩长12.5m,无加固区为5.2m,水泥土搅拌桩两侧桩长12.5m,中间桩长10.8m。平面组成格栅行,墙顶设200mm厚C15钢筋砼面层。为提高搅拌桩挡墙的抗折强度,采取搅拌桩插钢管办法,其中4.2m宽搅拌桩挡墙外侧两排搅拌桩插钢管,基坑侧间隔1米插1根长6米的φ48*2.5钢管;外侧间隔2米插1根长6米的φ48*2.5钢管。5.2m宽搅拌桩挡墙三排桩均插钢管,基坑侧间隔1米插1根长6米的φ48*2.5钢管;外侧间隔2米插1根长6米的φ48*2.5钢管,中间一排每隔插1根长1.5米的φ48*2.5钢管。

表层土方挖除清理:将搅拌桩施工区域表层2m深范围内杂填土挖出运走清理,并预留出施工面,坡比1:1.2。并将原有搅拌桩墙近A=950端的终点找着,以便新施工的搅拌桩与其搭接。

水泥搅拌桩施工:水泥搅拌桩施工采用“三搅两喷,搅拌下沉,喷浆提升”施工工艺。即下钻、提升并喷浆共二次,最后再下沉及提升进行复搅。搅拌桩施工应连续进行,以保证搭接质量。

压顶钢筋混凝土施工:在搅拌桩完成后及时进行,将桩顶面整平后,铺钢筋网,钢筋网布置在混凝土中间,混凝土边浇筑边拍实找平。

6.1.3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

A施工前应试验标定灰浆泵的输送量及在输送距离内的输送时间,与注浆相适应的提升速度等工艺参数。

B搅拌叶片的提升速度应控制在≤0.5m/min。

C预搅下沉时不宜冲水,当下沉受阻,速度太慢时方可适量加水或水泥浆液湿润钻头区土方方式协助下沉施工。

D应做到注浆量准确(注浆应控制好桩顶标高),搅拌连续、均匀,搭接良好(时间不超过24小时)。

A桩位偏差不大于50mm。

B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5%。

C施工过程中,对每台桩机每日抽查水泥掺入量和桩机入土深度及搅拌时间,以保证成桩质量。

D开挖后直观检查其数量和桩体质量。

E施工过程应作好记录备查。

6.2.1土方开挖的原则

为配合兄弟单位安装进水钢管,第一段(1050~950)工程采用分两次挖土法施工:即第一次挖土先将进水钢管土方挖到位,并在箱涵位置一侧留出250T履带吊吊装位置及进出通道。待钢管安装完后,再将箱涵位置的土挖除,施工双孔箱涵。为防止挖箱涵位置处的土方时,钢管砂石垫层出现流砂现象,在施工碎石垫层前,先砌筑一道拦砂墙(采用砖砌,宽度为500mm,高度与砂垫层平齐,为1300mm,其中500mm下卧至进水钢管基底下,下卧的砌体宽度加大至1m。)。待进水钢管安装完毕后,从A=950侧向西开挖,利用安装单位吊机行走路线修筑运输通道,至已有道路上。

A=950~261.6段采取全断面分段开挖,即箱涵和进水钢管一次性挖到位,其中950~810段为第二段,每段挖土长度为50m左右,其余分为三段,形成三个工作面,采取分段施工,每段长度为50m左右,进行流水作业。

6.2.2土方开挖施工

土方采用反铲式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土至弃土场堆放,弃土场采用湿地推土机送土、平整,并积极配合电厂管理。开挖过程中尽量为钢管安装创造条件。开挖时根据要求进行1:2.5放坡,施工搭接面采用1:2放坡。当挖至沟底时,可预留20cm余土层人工清理,沟底两侧设40CM宽排水沟,在两端各设一集水坑,用潜水泵全天候排水至业主指定的排水口。进水钢管按施工段需一次性开挖,并立即施工石渣垫层,以防止沟槽内积水。

开挖前对开挖区域测放白灰线,土方开挖时采用沟端开挖法,坡边按照土方开口图设计要求放坡。拟采用1.2m3反铲和1.3m3反铲各一台分成两个机组,两班同时作业。第一段(1050~950)挖机分别站位于靠近A=950侧两角点,同时向西及向中间退挖,最后从西侧(A=1050)退出。A=950~261.6段采取分段跳挖法,待开挖条件成熟,即开始挖土,挖土分二层,第一次挖除(本段搅拌桩施工7天)搅拌桩墙体上的土方,准备施工压顶钢筋砼,第二次开挖待28天后,开始全断面的挖土,清底人员及时跟进,清坡及清底到设计标高,并将清出的土方送至反铲作业半径内,提高挖土速度。

基坑底边预留1000mm工作面,一边做集水沟排水,施工期间由潜水泵排水。土方机械开挖必须留设200mm的土层,杜绝超挖,然后用人工清到设计标高。对于超挖部分及松软地基应及时处理,处理方法是用石渣分层回填,石渣最大粒径不超过150mm,含泥量不大于5%,并作好隐蔽记录。

基坑底边预留1000mm工作面,沟底两侧设40CM宽排水沟,在各开挖段(50米)两端各设一集水坑,集水坑1m见方,深度不小于500mm,部分基底土质较差的集水坑采用Φ14钢筋围成桶形,直径800mm,外裹土工布或滤网制作而成,四周填碎石,以防塌方埋住水泵。施工期间用潜水泵排水。基坑上距开口线1米外修筑拦水坝,条件允许可由人工挖截水沟,在角点处设置集水坑,用潜水泵排水,排至业主指定的排水点,由于路线较长,离排水点距离较远的地段,采用砌筑沉淀池,经沉淀后,排入场内雨排水体系。主厂房基础一侧在一级平台上挖截水沟,避免地表水流入基坑冲刷边坡。

1)为施工单位和相关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以利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基坑的安全和稳定;

2)监测基坑周围环境的变化,防止因基坑开挖引起土体沉降或位移,危及邻近设施安全。

为及时反映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状况,应及时对基坑进行实时监测。对如下内容进行检测:

(1)大放坡侧边坡水平位移(测斜);

(2)围护结构桩顶水平及垂直位移

(3)搅拌桩坝体外侧深层土体侧向变形

测点沿基坑周边在边坡顶或第一级马道上布置,间距20m左右。在边坡测点设置处埋入顶部为光滑的Φ10钢筋,长0.5米,钢筋必须埋入土体内。

B围护体(搅拌桩)顶测点布置

测点布置在搅拌桩顶,间距为20m左右布设一个,共计35个。

在压顶砼中,测点设置处埋入顶部为光滑的Φ10钢筋,与压顶钢筋点焊住,钢筋与混凝土间不应有松动。

建立水平控制网,采用全站仪测量各测点距离和基准点角度的变化,计算出测点的位移量,从而了解搅拌桩体因相应位置土体的挖除对其顶部水平位移的影响程度,分析搅拌桩体的稳定情况。

建立高程控制网,利用水准仪观测测点高程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搅拌桩顶因相应位置土体的挖除对其竖直方向上的影响程度,分析搅拌桩体的稳定情况。

仪器:苏光DSZ2型水准仪加测微器;精度:±0.7mm/(km)。

测点安装、埋设好后应作好醒目标记,设置保护设施,加强测点的监护工作,项目部应督导施工队对测点进行保护,确保测点成活率,保证监测数据的连续性。

在施工开始前应完成有关各项测点的埋设工作,并取前三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初始读数,以保证测试数据更接近真实。

施工开始后,根据有关技术规程的规定和开挖进度进行安排观测频率:

基坑开挖期间,开挖段内的监测点每天1次,未开挖段每周约2~3次;

基坑底板完成的区段,约每周1~2次;

基坑主体结构施工结束后基坑本体监测工作结束;

根据监测数据变化情况,监测频率进行适当调整;

根据基坑保护等级的要求,即按《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要求执行。基坑保护等级为二级基坑,据此提出以下报警值供甲方及有关方参考:

土体最大位移量分别控制在≤0.7%H(H为基坑开挖深度),变化速率≤3mm/24h;

边坡地表最大沉降量分别控制在≤0.5%H(H为基坑开挖深度),沉降速率≤3mm/24h;

边坡、围护体最大水平位移控制在≤0.5%H(H为基坑开挖深度),速率≤3mm/24h;

具体实施中,将以上述有关警戒值的80%作为预警值,此举可为有关单位和部门分析情况和采取制止险情的措施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场地内应保证有一台挖掘机可以随时调用,如发现开挖后,坡顶位移呈增大趋势且不收敛,立即用挖掘机挖向坡脚回填反压,直至位移稳定再采取加固措施而后再继续开挖,平时备好500个草袋,一旦发现位移增大不稳定时,可用草袋装土回填反压。

同时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密切观察基坑内土体湿度,若土体含水量较多,立即停止开挖,并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加大排水强度,增加集水井和水泵数量进行排水。

(2)对已开挖出的基坑边坡要求土建单位跟踪护坡(水泥砂浆抹面),并使用草袋装土压住坡脚。

(3)若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基坑隆起现象,立即回填基坑。

为了达到承诺的质量目标,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落实质量管理措施,使整个工程质量管理要素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建立如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7.2.1开工前要做好各级技术准备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技术员、工长、测量工要熟悉图纸,掌握现场控制网及水准点引测点。

7.2.2加强全员质量意识教育,认真进行自检、互检、专检、工序交接与质量评定工作,不断完善和更新质量保证体系。

7.2.3土方工程开工前,要根据土方开口图及轴线桩测放基坑开挖上下口白灰线,施工中要配备专职测量工进行测量控制,要及时补撒白灰线,将基坑开挖下口线测放到坑底,及时控制开挖标高。

7.2.4认真执行开挖样板制,即重新开挖边坡坑底时,由操作技术较好的工人开挖一段后,经测量工或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作为样板,操作者换班时,要交接挖深及边坡操作方法,以确保开挖质量。

7.2.5开挖边坡时,尽量采用沟端开挖法,挖土机的开行中心线要与边坡下口线垂直,要坚持先修坡后挖土的操作方法。

7.2.6为了防止扰动持力层,机械挖土挖掘到设计标高以上200mm左右,由人工清理到设计标高,机械挖土过程中,要配备足够的人工(一台反铲挖土机跟2~3人)随时配合修坡清底,并将土运送到挖机开挖半径内,为了保证边坡稳固,人工一定要及时修坡,紧密配合挖土进度,做到挖一米修一米,不得有浮土,保持表面坡度和平整度。

7.2.7经常测量和校核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平面控制桩和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和检查。

7.2.8夜间施工时应根据需要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超挖,并在危险地段设置警示灯。

7.2.9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中断挖土时,必须按要求放坡卸荷,以保证边坡的稳定。

7.2.10开挖好后,边坡不稳定或监测数据偏危险的区域采用3cm厚C15砼抹面护坡,防止雨天冲刷。

7.2.11开挖基坑时,必须配备足够的排水设施,以免基坑集水,影响基坑土壤结构。

7.2.12开挖出的土方,要严格按组织设计堆放,不得堆于与基坑外侧,以免引起地面堆载超荷引起土体位移。

7.2.13土方工程质量验收表见下表。

土方开挖质量验收标准(mm)

(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注: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基层

8.职业安全健康保证体系及措施

8.1职业安全健康保证体系

8.3.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挖土时履带要与开挖面垂直,坡度不能太陡;履带头部应离开坡顶1m以上,以防塌方陷车。

8.3.2挖土机要有专人指挥,及时观察坡顶裂缝,防止塌方出事故。

8.3.3挖土机旋转半径内,下面不得站人,以防落土伤人。

8.3.4下班前机械要撤离坡顶20m以外,特别是下雨时更要重视,挖土机铲斗要落地,以防塌方而发生机械事故。

8.3.5夜班作业必须安装照明,同时要有足够的亮度,临时照明线路要有规则布置,走向和净空都应考虑行车安全。

8.3.6挖土机下坡时,坡度以小于1:5为宜,斗朝前进方向,接近地面,并要求推土机用钢丝绳拉住。

8.3.7基坑开挖过程中要及时设置护栏,悬挂安全标志,以确保安全。基坑施工人员上下应走专用通道。

8.3.8施工现场照明、电力线路的架设应顺直,保证绝缘良好,各种电器设备设置漏电保护器,并有良好的接零接地,做到一机一闸,专人负责。

8.3.9潜水泵使用前要检查绝缘性,使用完毕或移动时必须切断电源。

8.3.10土方开挖时要注意土壁的稳定性,每天检查边坡是否有裂纹现象。

8.3.11挖土装车及卸土分别派专人指挥,保证秩序正常。

8.3.12对所选用的重型机械设备进行检修保养,消除不安全隐患,加强机械设备保养、维修,保证机械完好及使用率。

8.3.13派专人疏通运土道路,避免堵车,并进行道路维护,确保运土道路畅通。

8.3.14对现场机械的安全性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及时检查安全隐患杜绝违章作业或违章指挥,对重点作业场所应悬挂警示牌。

8.3.15反铲在基坑边挖土时必须下垫路基板或路基箱,土方运输车辆要遵守指挥,严禁到基础坑周边随意行车。

8.3.16土方运输驾驶员不准疲劳驾驶和带病作业。配合挖铲的清坡清底工人,不准在机械回转半径下工作。

8.4.1土方车辆必须经批准路线运到指定弃土场。

8.4.2基坑周围要堆积土坝,以防雨水涌入基坑,土坝应距基坑边缘1m以上的距离,高度不宜超过300mm。

8.4.3场内弃土及时摊平压实,保证场地平整、美观。

8.4.4虚心接受上级部门的检查,对检查部门提出的正确意见应及时进行整改。

8.4.5合理安排交叉作业,保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和安全顺利地进行。

8.4.6施工完区域应及时做好防护栏,悬挂安全标志。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标志。危险作业区要悬挂“危险”或者“禁止通行”等标识。

9.环境管理体系及保护措施

污染大气、影响居民身体健康

易燃材料库房及作业面、电气焊作业点、氧气瓶库、乙炔气瓶库、施工现场配电箱等

现场清洗工具废渣、废机油、机械维修保养废渣;废灭火器材,废电瓶

现场办公区废复写纸、废墨粉、废墨盒、废色带、废电池、废磁盘、废计算器、废日光灯

9.3.1进入施工现场的车辆,应尽量慢行,以避免扬起扬尘。

9.3.2土方车运土时装土不能太多,以防高出车箱在行进中掉下,并且将后箱板关好,严防后箱板打开大量掉土。

9.3.3设备进场之前进行机械性能检查,严禁“滴、漏、跑、冒”机械进场带病作业。

9.3.4进入现场施工的机械要定期检查、维修、保养,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应及时更换。

9.3.5现场不存放油品,安排好机械和土方车辆的加油时间,由油车统一加油。

10、边坡及支护桩墙体稳定性计算

10.1A=1050~950段边坡稳定性计算

边坡按1:2.5大放坡,满足要求。

二期侧支护桩墙体可简化计算为以1:2.5放坡开挖,剖面图见附件。二期侧1:2.5放坡比1:3放坡相对安全些。

计算一般选取最危险、最薄弱剖面进行计算。

边坡稳定性可采用简单条法,对正常固结土,可用总应力法确定土体得抗剪强度,采用固结快剪峰值指标。安全系数应根据土层性质和基坑规模等条件确定:一级基坑取1.38~1.43;二级、三级基坑取1.25~1.30。快速卸荷得边坡验算,当采用直剪试验得峰值指标时,安全系数可相应减小20%。

10.2950~261.6段边坡及支护桩墙体稳定性计算

10.2.1边坡稳定性计算

边坡按1:2.5大放坡,满足要求。

同10.1的安全系数说明。

10.2.2支护桩墙体稳定性计算

下滑力:1127.1kN/m抗滑力:1734.7kN/m

整体稳定安全系数:1.539≥要求安全系数:1.30。满足要求。

H大华府高层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13P).doc层顶水土压力(kN/m)

层底水土压力(kN/m)

层顶基床系数(MN/m2)

层底基床系数(MN/m2)

CJT507-2016 重力式污泥浓缩池周边传动浓缩机以下为每沿米墙宽的计算结果。

如图所示,墙体强度满足要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