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施工方案

兰溪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412.16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兰溪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03

第二章工程概况……………………………………………………………03

2.1简介…………………………………………………………………….03

JCT2358-2016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2.2工程目标……………………………………………………………….04

2.3工程水文、地质情况………………………………………………….05

第三章施工准备…………………………………………………………..08

3.1施工技术准备………………………………………………………….08

3.2工程资料准备………………………………………………………….08

3.3安全生产准备………………………………………………………….09

3.4劳动力组织计划……………………………………………………….09

3.5主要机械设备选择…………………………………………………….09

3.6现场施工准备及施工总平面布置…………………………………….10

3.7施工用水、用电设计………………………………………………….11

第四章施工方案……………………………………………………………14

4.1施工工艺…..………………………………………………………….14

4.2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14

4.3关键工序施工………………………………………………………….15

4.4施工顺序及施工流水………………………………………………….23

第五章.质量体系及保证措施………………………………………………23

5.1质量目标的承诺、计划……………………………………………….23

5.2质量保证体系………………………………………………………….25

5.3质量管理制度保障…………………………………………………….27

5.4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措施…………………………………………….30

5.5质量检验与验收…………………………………………………….…32

第六章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及保证措施……………………………………38

6.1安全目标………………………………………………………………38

6.2安全文明施工执行的法律、标准…………………………………….38

6.3安全保证措施………………………………………………………….38

6.4相关控制程序………………………………………………………….43

第七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45

第八章管理机构职责……………………………………………………..49

第九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54

9.1工期目标……………………………………………………………….54

9.2施工进度计划………………………………………………………….54

9.3保证措施……………………………………………………………….54

附表拟投入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

1.4《火力发电厂地基处理技术规定》DL5024-93

1.5《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1.7《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土建工程篇)1994.9

1.12浙江省建筑标准设计结构标准图集《钻孔灌注桩》2001浙G23

1.15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及本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手册、程序文件。

本工程为浙江浙能兰溪发电厂主厂区桩基工程,建设地点在浙江省兰溪市灵洞乡石关村,建设规模为4×600MW燃煤机组,本次招标分A、B两个标段,A标为1、2号机组,B标为3、4号机组,设计桩型为嵌岩灌注桩,根据招标文件得知总桩数共4188根,其中桩直径φ1000的1000根,φ800的3188根(工程量详见汇总表)。

主厂房烟囱炉后构架嵌岩灌注桩汇总表(四台机组)

1主厂房室内相对标高+0.00相对于85国家高程31.3m。

2桩长未包括超浇部分,超浇按0.8m考虑。

我单位负责3、4号机桩基施工,桩数为2094根。具体桩数以设计图纸为准。

整体工程质量目标:争创鲁班奖,本工程质量目标:优良。

本工程安全目标:杜绝重伤及以上人身伤害事故;杜绝重大机械设备损坏事故;杜绝重大火灾事故;杜绝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不发生重大职业安全卫生事故;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重大垮(坍)塌事故;杜绝重复发生相同性质的事故。

本工程工期目标:2004年1月15日开工,2004年4月05日全部完工。

2.3工程水文、地质情况

根据招标文件,拟建厂址地区地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冲积、上更产统冲洪积地层与白垩系上统金华组的泥质粉砂岩或粉砂岩。第四系土层主要由冲积、冲洪积成因的粘性土、细砂、,圆砾及卵石混粘性土组成,下部为白垩系上统金华组的泥质粉砂岩或粉砂岩,表部岩石强风化,节理裂隙发育,极易风化、崩解泥化属软质岩。各岩土层详细描述如下:

(0)层素填土:灰黄色、褐黄色,湿,松散~稍密,以松散为主。含少量氧化铁,含植物根茎,混少量碎、块石。该层主要分布在C2、C5、C6、C12、C13、C15、C16、C20、C21、C23、C24、C25、C26、C33、C42、C43、K16及K3等孔处,层厚0.6~3.3m.

(1)层粉质粘土:灰黄色、褐黄色,湿~稍湿,可塑~硬塑,局部软塑。该土层性质变化较大,其中主厂房区以轻塑性为主,局部为粉土,冷却塔及煤场地段以重塑性为主,该层土总体性质(从A列外构架至煤场)由轻塑性的粉质粘土(局部为粉土)相变为重塑性的粉质粘土。含少是氧化铁。浅部0.3~0.5左右为耕土,含植物根茎。层厚1.0~5.9m,一般厚度2~3m。

(2)层淤泥质粘土:灰色、黑色,饱和,流塑~软塑,含少量有机质及腐植质。该层局部分布。仅在K2、K5及K60孔处揭露。其中K2、K5孔处状态较差,夹淤泥薄层;而在C60孔处状态较好,以软塑为主,但泥炭及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达4.15%。该层为暗河或暗塘沉淤积形成。层厚0.7~2.5m,层顶高程27.84~24.43m。

(3)层粘土:灰黄色、褐黄色,湿~稍湿,可塑~硬塑,局部为粉质粘土,下部混少量圆砾及中粗砂。厚度2.1m左右。

(4)层细砂:褐黄色、灰黄色,很湿,松散~稍密,上部以松散为主。底部混少量粉砂、圆砾及卵石,局部混粉质粘土。该层局部地段缺失。层厚0.3~3.9m,层顶高程27.94~23.43。

(5)层圆砾:灰色,很湿,稍密~中密,上部1~2m状态较差,以稍密为主,下部以中密为主。砾石成分主要为凝灰岩、砂岩、石英岩等,圆砾以亚圆形为主,部分呈次棱角形,质较硬。粒径以0.4~2cm为主,大者达3~5cm左右。混少量卵石及粘性土。层厚0.5~7.0m,厚度一般2~4m,层顶埋高程26.7~21.03m。

(6)层卵石混粉质粘土:褐红色,紫红色,湿,中密~密实,卵石含量一般55~70%,岩性成分主要为凝灰岩、砂岩、砾岩、石英岩等,呈亚圆形,质硬。粒径以2~3CM为主,大者达5~7cm左右。混少量砾石。粉质粘土,褐红色,紫红色,湿,可塑。层厚0.2~5.2m,厚度一般1~2m左右,层顶埋高程24.6~18.32m。

(8)层灰岩:青灰色、灰色,岩石较完整,质较纯。

厂址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和灌溉水补给,以蒸发和径流的方式排泄。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在0.5~1.0左右,水位随季节变化,地下水位变化幅度较小,约1m左右。

以我公司一体化认证体系为保证,本着急业主及监理单位所急,为业主单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着想的精神,发挥我公司在技术、装备上的优势,信守合同,竭诚服务,以“优质、高速”为整个工程施工的出发点和贯穿施工的全过程,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创优、夺杯。

3.1.2目标管理原则

按本项目招标确立工期、质量要求,合理配置生产诸要素,实现合同目标,确保工程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基础工程优良,整体工程力争全国最高奖“鲁班奖。”

3.1.3目标控制原则

本工程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坚持“五化”,即:质量管理全面化,计划管理网络化,技术管理规范化,安全生产标准化,成本核算经常化。以取得工程质量的优质、高速和最佳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

3.2.1现场调查,资料收集

深入细致地实地走访,调查了解工程所在地原有建筑结构、基础形式,广泛收集工程所在地气象、地形、地貌、原始状况及现状,特别是地下重要管线位置、埋深,汇编成册,仔细分析,建立档案,以备工程施工使用。

公司有关技术部门、工程项目部全体人员,重要施工分项技术骨干,操作人员,首先熟悉全套工程设计图纸,进行内部预审,找出疑难重点,列出工程有效文件清单,在此基础上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细致审查图纸,为编制实施施工方案打好基础。

3.3.1安全生产教育

施工前必须对各施工班组人员进行逐级安全生产教育,力求一个不漏,了解熟悉本工程施工安全特点、要点,施工过程中采取不定期安全生产会议,日常工作指导,检查等方式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活动,将安全生产贯穿在整个施工活动中。

公司自上而下建立安全生产指挥网络,项目部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建立点、面安全生产组织机构逐级、逐人责任到位,自上而下建立紧密安全生产指挥机构。

根据国家、省、市、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建立适应施工特点的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操作规程,做到人手一册,项目部与各施工班组负责人、安全员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确保真正将措施落实到人,贯彻于生产作业中。

由于本工程工序多,工艺多,劳动力动态分布广,故针对工程特点在劳动力布置上按工程工作性质,施工周期,合理调配劳动力进场,具体劳动力投入计划见附表。

3.5主要机械设备选择

根据本工程地质特点和桩基设计要求,结合工程进度要求,我们选用进口旋挖钻机五台(详见投入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3.5.2挖掘、起重机械

由于工期要求紧张,我公司在考虑即满足施工生产需要,又满足建设快捷的前题下,确定选用两台750搅拌机(详见投入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旋挖钻机挖出的土方外运采用自卸式运输车辆,,砼的运输采用商品砼运输车运输,使用前经过交通管理部门年审,证照齐全,性能完好(详见投入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3.5.5钢筋加工设备

本工程钢筋工程制作加工量较大,投入切割机2台,闪光对焊机2台,交流电焊500~300A8台,投入使用前所有设备均经过检查,试验合格(详见投入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3.6现场施工准备及施工总平面布置

现场施工条件:甲方统一指定地点布置施工生活临设及堆场地,甲方负责提供施工主干道,施工用电的引入接点为10KV上端,我方自接500KVA箱式变压器,施工用水甲方负责接到环线母管,提供接口,我方自已引入场区。

3.6.1场内施工道路形成环形道路,单车道路宽3米,双车道路宽8米,路基用塘碴回填。机械压实(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满足施工机械安全操作需要。

3.6.2施工用水。从建设单位提供水源向各施工点供水,管线沿不影响车辆行走,机械施工作业面合理布置取水点,按办公、生产、消防分项设置保证各施工点正常用水(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6.3施工用电。工程施工用电设备主要为砼搅拌机、钢筋对焊机、电焊机。在工期一定的前提下,每标段施工用电约需466.5KW,我方根据甲方提供的10KV高压线安装一只500KVA的变压器供施工所用。

根据现场机械设备数量、功率、动态分布,整个工程共设分配电点8个,独立设置分电箱向分项供电(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6.4现场通信。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重点分项工程班组长均配置移动通信设施,供现场与外界、业主、监理等相关部门、单位联系工作,做到24小时不间断保持联系。

3.6.7临时设施(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6.7.1生活临设,因文明施工要求,现场不设立生活区,除现场值班外所有施工人员均租住在现场附近的当地农民家中。

3.6.7.2生产临设,主要为砼搅拌站和钢筋加工场所,采用脚手架钢管支撑彩钢板隔离措施和外界进行隔离。

3.6.7.3办公临设,采用活动房为主。

3.6.8材料堆场(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6.8.1地方材料。根据现场特点,为减少二次搬运,砂、石、材料堆放尽量不占用施工作业面,相对固定。

3.6.8.2周转材料,钢筋、铁件考虑便于施工、运输、尽量靠近作业域,加工车间。

3.6.9场地排水系统(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场地排水沟,排水系统由排水沟、集水井、沉淀池三要素组成。

3.7施工用水、用电设计

3.7.1施工用水设计

a)生产用水。生产用水主要为砼搅拌生产作业用水。具体为:

名称工程量(Q1)用水量(N1)

砼搅拌300m3/d170L/m3

钻孔用水300m3/d300L/m3

q=1.1×k1Q1N1/24×3600×t)

=(1.1×1.1×300×170+1.1×1.1×300×300)/(24×3600×1)

取Q=q=2L/S,管道损失按10%计。

设流速为V=1.5m/s,Q水=2.2L/s

d=√4×Q水=(π.v.1000)=√4×2.2÷(3.14×1.5×1000)

=0.043m=4.3cm

(2)主要用电设备、照明一览表

(1)搅拌机(功率因素取0.75)

P1=0.75×∑P=0.75×110=82.5KW

(2)电焊机(功率因素取0.75)

P2=0.75×228=171KW

(3)对焊机、切割机(功率因素取0.75)

P3=0.75×∑P=0.75×210=157.5KW

P4=1.1×P×1=1.1×30×1=33KW

P5=0.75×∑P=0.75×30=22.5KW

合计:P总=P1+P2+P3+P4+P5=466.5KW

c)施工用电沿路四周布置,采用干线、支线二级系统,相应设立总配电箱、分配电箱。配电系统如下:

布置距离<80m<30m<3m

保护零线PE(绿/黄)

工作接地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重复接地

根据招标文件提供的地质资料,本工程选用进口旋挖钻机,成孔选用全套管成孔和泥浆护壁成孔工艺。我公司在综合分析了主厂房工期进度、现场文明施工等因素的情况下,结合我公司以往的施工经验和施工能力,确定选择全程套管跟进的旋挖钻孔取土为主、泥浆护壁成孔为有效补充、钢*笼整笼制作安放、商品砼运输车辆运送砼、水下砼灌注等施工工艺。

4.2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说明:为关键工序,必须由施工员或质检员在场。

(1)施工前应根据施工地点水文、工程地质勘探资料及机具,设备、动力、材料、运输等供应情况进行施工场地布置。

(2)设备进场前做到“四通一*”即路通、水通、电通、通迅通,施工场地*整。

(3)场地布置合理,特别注意运输畅通,有利于*行交叉作业、废水、废浆、废渣的排放符合环保法规,做到文明施工。生活、生产、办公分开。

(2)钻机安装就位之后,应精心调*,确保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位。作业之前,设备应先试运转检查,以防止成孔或灌注中发生机械故障。

(3)所有机电设备接线必须安全可靠,处于运输道路土的电缆,应外套管道保护或挖沟埋设。

(4)各项设备的安装、使用、搬迁、拆卸和维护保养,应按其说明书操作使用。

根据该工地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及试桩情况,本工程采用筒式闭口钻头、筒式开口入岩钻头、短螺旋钻头等。

a)认真了解钻机机型及性能,对各机组各技术参数、钻头类型,我方做到记录在案,心中有数,并对所有钻具的类型尺寸、编制成文后,提交给甲方代表和监理工程师。

b)钻孔准备开孔前,将钻孔开孔通知单送达监理工程师,业主单位,经认可签字后再送到钻机,同时向钻机操作人员介绍该孔的地质情况及注意事项。

c)钻机就位,钻头应对准桩位,钻杆中心、钻头中心、护筒中心三者在同一铅垂线上。

d)钻机钻孔过程中必须视钻机钻进情况随时检查掌握各项数据,包括孔深、钻杆长度、记录表。

e)钻孔过程中,根据地勘地层深度和前孔钻进资料相对比,及时判断所钻层位是否与地质资料相符合,对于入岩桩及时取岩样,确定岩面,岩样取后,必须将岩样采取深度、时间、编号记录在案,同时填写取样单,请业主代表、监理代表见证签字。

f)在钻进时,如遇到钻具出现跳动、蹩车、孔内严重漏水、钻孔偏斜、缩颈、塌孔等现象时,应及时查明原因,调整钻进技术参数,控制钻速。

g)终孔前必须采取终孔岩样,同时,业主代表或监理必须到场见证签字,对各项数据:孔深、时间等,立即记录在案。

验收孔深合格后,用清碴钻斗清除孔底沉碴,按不沉碴标准进行控制,再请监理及甲方代表复核孔深,同时通知下道工序进入作业。

4.3.2.1全套管护壁成孔工艺

1.钻机定位,调整钻杆垂直度,使钻杆处于垂直状态,钻头中心对准桩位,用同直径钻斗加刮刀先进行取土,当取土成孔深度达3~4米时,开始吊放套管,校正套管垂直度,使套管中心与桩位中心保持一致,偏差不得大于5cm。套管应下到全风化层中,不得停留在砂卵石层中,以免引起塌孔。

2.用同直径钻斗进行取土成孔,钻斗取土时要随时观测杆垂直度,提斗及下放入钻斗时应缓慢,尽量避免碰撞套管。

3.当达到持力层时应及时请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认可,测量孔深,做好记录然后继续成孔直到进入持力层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4.当桩孔深达到设计要求后,用筒式钻头进行捞渣一次,并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孔深。做好成孔验收记录。

5.钻杆取出的土用挖机装入自卸汽车上运至废土堆放场地,以保证现场整洁。

4.3.2.2泥浆护壁成孔工艺

1.钻机定位,调整钻杆垂直度,使钻杆处于垂直状态,钻头中心对准桩位,用比桩径大200钻斗或同直径钻斗加刮刀先进行取土,当取土成孔深度达2~3米时,开始吊放钢护筒,吊放完毕同时放入优质泥浆,护筒直径为比桩径大100mm,长为2.5米~3.5米,校正钢护筒,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应保持一致,偏差不得大于5cm,护筒应保持垂直,然后在护筒四周用素土回填夯实。护筒应高出地面不小于20cm。护筒应埋在粘土层中。

2.用同直径钻斗进行取土成孔,钻斗取土时要随时观测杆垂直度,提斗及下放入钻斗时应缓慢,避免碰到钢护筒,以免带起。边取土应边放入优质泥浆,并保持泥浆液面高度低于护筒面50cm,以确保孔壁稳定。

3.当达到持力层时应及时请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认可,测量孔深,做好记录然后继续成孔直到进入持力层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4.当桩孔深达到设计要求后,用筒式钻头进行捞渣一次,并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孔深。做好成孔验收记录。

5.钻杆取出的土用挖机装入自卸汽车上运至废土堆放场地,以保证现场整洁。

4.3.3钢*笼的制作

(1)钢*进场按炉(批)号直径分批,热轧钢*每批由不大于60吨的同级别,同直径组成,并按现行国家标准《钢*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GB1499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按不同品种、规格分开堆放,并做好标识。

(2)在钻机开钻的同时,施工技术负责人向负责钢笼制作的人员进行交底并安排开始加工。

b)钢*笼的制作工艺:

(1)根据设计桩长计算箍*用料长度、主*采用闪光对焊。将所需钢*整直后用切割机成批切好备用。由于切断待焊的箍*、主*、缠*的规格尺寸不尽相同。应注意分别摆放,并以明显、统一标牌示告,防止用错。

(2)在钢*圈制作台上制作箍*长度并按要求焊接。

(3)将支承架按2~3m的间距摆放同一水*面上的同一直线上,然后将配好定长的主**直的摆放在支承架上。

(4)箍*按设计要求套入主*(也可将主*套入箍*内)。且保持与主*垂直,进行点焊或绑扎。

(5)箍*与主*焊好或绑扎好后,缠*按规定间距绕于其上。用细铁丝绑扎并间隔点焊固定。

(6)焊接或绑扎钢*笼保护层垫块。保护层厚度一般为5cm。方法有绑扎混凝预制垫块或焊接钢*定位环,钢*定位环的直径不小于10mm,长度不小于30cm,高度不小于4cm,焊在主*外侧。

(7)将制作好的钢*笼稳固放置在*整的地面上,防止变形。

在钢*笼制作完毕后,请甲方代表、监理工程师对成品钢*笼进行验收。

4.3.4钢*笼的运输及吊放:

a)钢*笼顶端应设2~4个位置恰当的起吊点。钢*笼长度大于时6m,可采取措施对起吊点予以加强,以保证钢*笼起吊时不致变形。起吊点宜设置在加强*部位。

b)吊放钢*笼入孔时。应对准孔位轻放、慢放入孔。钢*笼入孔后应徐徐下放,不得左右旋转。若遇阻碍应停止下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严禁高起猛落、碰撞和强行下放。

c)钢*笼全入孔后,应按设计要求检查安放位置并作好记录。符合要求后,用吊*将钢*笼定位于孔口,防止钢*笼因自重下落或灌注混凝土时往上串动造成错位。

d)钢*笼运输时,单重在1t以下运输距离不大于50m时,可采用人工肩抬运输法,多点绑杆,合理分配人力,单重超过1t,距离大于50m时,可采用机械起吊、车辆运输。

4.3.5混凝土灌注、成桩工艺

①选用水泥标号时,以能达到要求的混凝土标号并能尽量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节约水泥为原则。在不使用外加剂、高强振捣、特殊养护等特殊措施时,选用的水泥标号为混凝土标号的1.5~2倍,且不得低于425号。本工程选用水泥为525水泥。

②不同标号品种、厂家和出厂日期的水泥应分别存放,以便分别使用和按出厂日期的先后顺序使用。

③已受潮的水泥,或不同标号、品种混杂的水泥,不得用于配制钻孔桩混凝土;也不得在一根桩内使用不同标号品种和厂家的水泥配制桩身混凝土。

④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散装仓号、出厂日期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检,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当水泥使用中对水泥的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①粗骨料宜选用坚硬卵砾石或碎石,其规格应符合要求:不得使用曾受矿化水,特别是酸水侵蚀过的石灰岩碎石。

②石料中泥土杂物含量超过规定,应经过筛选并用水冲洗以除去泥土杂物;混入煤、煤渣、白灰、碎砖或段烧过的石块等难以筛洗的杂物,则禁止使用。

石料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干净,不使混入泥土杂物;碎石中也不宜含有石粉。

③桩身钢*混凝土石料采用粒径为20~40mm,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导管内径的1/6~1/8和钢*最小净距的1/3。

④石料的级配应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和易性。石料规格不符合级配要求时,可通过试验掺加另一种规格的石料,使之符合设计要求。

⑤每批石料进场,应有检验报告单以检查石料是否符合要求。现场石料应堆放于干净之处,不使泥土物混入。

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的天然中、粗河砂。

①水中不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硬化的有害杂质,不得含有油脂、糖类及游离酸等。

③拌制混凝土前,应对拌合用水进行水质分析检验。并进行拌合试验。使用供饮用的自来水或清洁的天然水作拌合用水,可免作试验。

本工程采用自来水进行砼拌制。

①混凝土中掺入适量外掺剂,能改善混凝土的工艺性能,加速工程进度及节约水泥用量。混凝土中掺入外掺剂,必须先经过试验,以确定外掺剂使用种类、掺入量和掺入程序。

②外掺剂的试验及现场使用,应有专人负责掌握,精确称量,作好记录。

(1)现场拌制混凝土时,材料的配合误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水泥和干燥状态的外掺剂,按重量计,容计误差不得超过2%。

②砂、石料,按重量计,容许误差不得超过5%。

③加水量视砂石的含水率加以调整,以保证混凝土的实际水灰比符合要求。

④水、外掺剂的水溶液,按重量计,容许误差不得超过2%。

(2)混凝土应采用机械设备表中混凝土搅拌机搅拌,并搅拌至各种组成材料混合均匀,颜色一致。搅拌时间计算,从全部材料装入搅拌机开始搅拌起,至机内混凝土出料止。一般不应小于90秒。

(3)首批混凝土出料时应作坍落度测定,检验混凝土配比。至灌注中期和后期,按灌注的不同部位。作混凝土坍落度测定,检查混凝土配比的变化情况,并填入“混凝土灌注记录表”。

(4)、拌制好的混凝土应以最短距离运至待灌注的桩孔并尽快灌注。运送容器应无漏浆、不吸水、无泥土杂物和严重锈蚀。

(5)搅拌机工作完毕。应立即冲洗擦净各运转部件的混凝土积物,添加润滑油,按要求做好检修保养。运送混凝土的容器应冲洗清除粘附的混凝土残渣。

本工程采用水下砼灌注,选用导管进行灌注,直至灌到设计要求;水下砼灌注操作如下:

(1)漏斗与储料斗应有足够的容量储存混凝土(即初存量)。以保证首批灌入的混凝土(称初灌量)能达到埋管0.8m以上的高度。

(2)隔水塞用充气球胆,隔水性能良好。

(3)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运输混凝土并开始灌注,砼的输送我们采用专用运输混凝土的罐车,

(4)灌注应连续不断地进行。每斗混凝土的灌注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提升拆卸导管所耗时间严格限制,一般不超过15分钟。各岗位人员应密切配合,齐心协力,不得中途中断灌注作业。混凝土的灌注速度,一般可控制在每小时10~12m3。

为防止停电造成灌注中断,施工现场备有满足搅拌灌注及照明需要的备用电源。

(5)混凝土运到灌注孔口时,应进行检查,如有泌水离析或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现象,应在不提高水灰比的原则下重新拌和;重新拌和后仍不能达到要求,严禁灌入孔内。

(6)后续的混凝土应徐徐地灌入,防止在导管内造成高压气囊,将导管联接处胶垫挤出,而使导管漏水;或将空气压入混凝土内。增大混凝土含气量,影响混凝土强度。

(7)灌注中应经常用测锤探测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并适时提升拆卸导管,保持导管的合理埋深。探测次数一般不宜少于所使用的导管节数,并应在每次提升导管前,探测一次管内外混凝土面高度,同时观察返水情况,以正确分析和判定孔内情况。

每次探测数据和拆除的导管长度应填入“混凝土配制灌注记录表”,拆除的导管应用清水冲洗干净,取下密封圈垫。置放妥当。灌注接近桩顶部位时,漏头及导管的高度应按照本上述规定执行。就控制最后一次混凝土灌入量,使灌注的桩顶标高比设计标高增加约0.8m。

(8)在混凝土灌注完毕后,提起套管。在提起过程中,要防止提起过快过猛,造成填土杂物或淤泥侵入混凝土,影响桩身质量。

(9)灌注结束后,各岗位人员必须按职责要求整理冲洗现场,清除设备、工器具上的混凝土积物。

(10)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观察孔内情况。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分析和正确判断发生故障的原因,制定处理故障措施。

混凝土浇灌结束后,根据地面距桩顶砼面的高度,若大于30cm应进行桩孔回填,回填采用塘渣和取土,回填至地面*。

4.4施工顺序及施工流水

4.4.1施工顺序:B标段从3#机组往4#机组方向打。

4.4.2施工流水:先施工烟囱区域,再主厂房区域,接着A列外区域、电除尘器支架区域、炉后构架区域。具体与设计图纸到的先后顺序相结合进行流水安排.

第五章质量体系及保证措施

5.1质量目标的承诺、计划

5.1.1本工程质量目标:整体工程质量目标争创鲁班奖,本工程质量目标优良。

5.1.2认真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严格执行国家及电力部、建设部颁发的规范、规程、规定和验收标准。

5.1.3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精心组织施工,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主要施工技术资料及工程质量检验资料齐全、准确、完整。

5.1.4认真执行公司制定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与技术管理制度落实各级管理部门与管理人员的质量责任制与技术责任制,确保工程施工达到质量要求。

5.1.5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熟悉现行的国家建设部、电力部颁发的各种规范、规程,掌握施工技术标准,促进工程质量的管理,严格控制工序质量,确保工程达到设计要求。

5.1.6实行质量否决权制度,如发现质量问题或有导致质量问题的隐患,质检人员应坚持原则有权责令停工整改,任何人无权阻挠。甲方代表、设计单位工代和监理工程师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有权检查一切与质量安全有关的问题,并有权参加或组织中间检查。

5.1.7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验收应根据质量检验计划通知甲方及监理工程师进行,并办理质量验收签证。

5.1.8应按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对工程进行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质量评定CJJT229-2015 城镇给水微污染水预处理技术规程(缺首页),并及时将评定结果送甲方及监理工程师,由甲方组织对工程质量进行及最终评定工作。

5.1.9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现行电力建设施工和验收技术规范、标准组织施工和验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检验机构和质量自检制度,并随时接受甲方代表及监理工程师的监理。甲方或监理工程师复验时,需提交自检记录,并对提交的自检记录真实性负责。

5.1.10所有计量器具都必须经标准计量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超过检测期限的计量器具必须及时进行复检。

5.1.11实行“三检制”作业法,重要的工序结束后,必须按规定项目进行自检、互检、交工验收检,并应做好记录,交专检人员认可签证,方可交下道工序施工,对关键工序实施强化管理。

5.1.12深化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开展多层次的QC小组活动,把工程项目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与日常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定期进行工程项目质量分析,保证工程质量。

我公司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ISO9001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国际标准系列和质量环的原理,已经全面贯彻执行,并经浙江省质量体系审核中心和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按ISO9001国际标准联合认证,从而使质量体系的每一个要素和每一活动贯穿成一体,使质量管理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和国际化,以确保各项活动绐终处于受控状况,在质量活动的全方位全过程中得到完满的优质工程。本工程将全面贯彻此质量保证体系。

5.2.1质量管理结构:

JGJ/T 140-2019标准下载5.2.2质量管理网络体系:

5.2.3项目职责范围内的质量体系要素分配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