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枣庄至临沂路基(DK34 128--DK41 000)施工组织设计

新建枣庄至临沂路基(DK34 128--DK41 000)施工组织设计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731.65K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新建枣庄至临沂路基(DK34 128--DK41 000)施工组织设计

2.3主要工程数量 6

3.2整体情况简介 7

3.3施工平面布置及临时设施方案 7

DB31/T 1170-2019标准下载四路基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10

4.4路基基底处理 11

4.6路桥过渡段、路涵过渡段填筑 22

1、土工格珊施工 26

2、墁石基础干砌片石护坡 27

3、方格形型骨架植物护坡 28

4、设置截水槽及排水槽植物护坡 28

5、重力式挡土墙 28

六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31

6.2质量保证体系 31

6.3保证质量组织机构 32

6.4确保工程质量措施 34

七安全目标及保证措施 36

7.2安全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 37

7.3安全保证措施 39

八计划工期及保证措施 45

8.2确保工程工期措施 45

九冬、雨季施工措施 47

9.1.冬季施工措施 47

9.2.雨季施工措施 49

9.3.夜间施工措施 50

十劳动力、主要材料及机具供应方案 50

十一文明施工及环境、文物保护措施 52

11.1文明施工目标及措施 52

11.2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管理目标 及措施 55

11.3文物保护目标及保护措施 57

⑶合同,招投标文件、协议、纪要。

⑸现场调查的相关资料。

⑹投资计划及工期要求。

⑺《新建枣庄至临沂铁路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⑴按基建程序搞好施工管理,并按高标准、质量优、速度快、成本低的要求组织施工。

⑶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安排好环保、水保工作,作好文物保护工作。

⑷认真做好调查研究,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进行施工方案的比选,因地制宜制定施工方案,搞好施工安排,组织均衡生产,尽量作到不间断施工。

⑸努力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积极而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以求得先进技术、工程质量和合理造价的高度统一。

⑹先重点后一般,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强调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实施性、操作性、严密性和可靠性。

DK34+128~Dk41+000段路基工程全长6872米,位于新兴站场大里程至我项目部管区终点.本段路基最小填土高度为3.895米,最大填土高度为9.305米,设计填土方量为64.95万方,路基换填为3.2万方。曲线段路基最大加宽为30cm。

DK34+128~Dk41段路基工程分布区域为低缓丘陵区,地形波状起伏,冲积平原位于几条河流之间;其内多含低洼涝地,相对高差30m。海拔高程在40米~70米之间。

1.线路经过地区历史上地质构造活动较为强烈,断裂较发育。不良地质类型为岩溶、砂土液化等。

2.软弱地基土:主要为冲积、湖积及沼泽相沉积的含水量偏高、强度偏低的软塑状粉质粘土;此外,沿线分布有水塘,水塘下部分布0.5~3m厚软塑状粉质粘土,其含水量、压缩性高,强度低,为软弱地基土,线路经过段采取相应的工程处理措施。

本标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采用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

线路所经过地带地处山东南部,位于我国东部暖温带大陆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较小。区域内具有较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一年四季分明,风多雨少,气候较干燥。高温多雨,雨量充沛集中,雨热同期,常有大风暴雨、冰雹、雷击、上游山洪暴发等灾害性天气,易造成长期内涝。年平均气温14.2~14.3℃,极端最高气温39.9~41.6℃,极端最低气温-14.3~-24.9℃,年平均降水量829.2~888.0mm,年主导风向NEE、NE;最大风速16.0~18.3m/s,年平均风速1.9~2.6m/s;最大季节冻土深度29~40cm,最大积雪厚度29~40cm。

按照验收标准,各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杜绝安全特别重大、重大、大事故,杜绝死亡事故和人身重伤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消灭一切安全责任事故和等级火警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工地。

现场布局合理,环境整洁,标识醒目;达到“一通、二无、三整齐、四清洁、五不漏”。

施工中贯彻“三同时”原则,坚持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使环境保护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教育培训率100%,贯彻执行率和覆盖率达100%;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

本段地处低山丘陵区,沿线多为粉质黏土、砾石土和风化岩层,本工程路基填料的选择、填料的改良、压实、地基的加固、路堤边坡的加固、防护等工程量大,要求严格,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路基填料等级必须达到设计分类中的A级才可利用。路基施工分基底处理、基床以下路基本体填筑、基床底层填筑、基床表层填筑和过渡段填筑,各部分填筑工艺应严格执行规范要求。

3.3施工平面布置及临时设施方案

为便于集中管理,按照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要求,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项目部驻地在租赁房屋及场地的基础上,在租赁场地范围内新建彩钢板房,并在施工现场就近租赁民房设立工点进行现场施工控制。

沿线路需修建6.87km贯通便道,贯通便道路面宽3.5m,每隔500m设一处会车道,路基用普通土填筑,路面铺设泥结碎石15cm,上撒5cm厚石屑,主要灌溉沟渠修筑施工便桥,一般排水沟渠处设置排水圆管。

另修线路通往既有主干道的便道,路面宽6米,路面铺设泥结碎石30cm,上撒10cm厚石屑。

西泇河大桥DK38+272.3处自河西岸修建0.6km便道与通向234省道既有村道相接,自东岸修0.3km便道通向234省道。

南张桥一号中桥DK40+387处修建0.5km便道通向206国道,跨河处修便桥一座。

南张桥二号中桥DK40+677.5处修建0.4km便道接南张桥一号中桥处便道,跨河处修便桥一座。

自路基修建便道km通向苍山县新兴镇土场

工程完工后对所占道路翻耕、植草进行土地软化工作,做好土地的复垦,做到水土不流失。

⑴根据设计文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全面熟悉核对设计文件,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地形及地质资料,发现问题,与设计单位及时联系。设计文件复核,应做复核记录、签认,需办理变更设计手续的及时办理。 ⑵组织沿线施工调查,为土石方调配,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收集资料。 ⑶对软土路基应进行现场施工地质补充勘探,核对查明有关地质资料。 ⑷会同设计单位现场交接桩及施工复测,贯通线路中线、水平。测量误差必须符合《铁路测量技术规则》的有关规定,必须贯彻“双检制”。 ⑸填料(包括基底土壤)必须经试验人员取样试验,并必须由监理人员见证,全过程旁站,并在试验报告上签认。 ⑹根据实际工程数量,工程特点,工期要求对技术复杂、特殊地层地区、特殊条件下的路基工程和区段站路基,编制单位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⑺设置工地试验室,仪器及检测设备应满足施工要求,并固定人员专职负责。 3.5人员及机械安排

四路基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施工准备阶段我们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控制测量,并与本工程外控制导线联测,且均满足测规要求。用全站仪沿线置了支导线及中线控制桩并进行中线加密工作。施工过程中将每3个月进行一次导线测量,以保证整个测量控制网稳定可靠。

利用水准仪与本工程外高程控制点进行高程联测,且均满足测规要求,并布置了高程控制网。施工过程中利用水准仪进行施工测量。高程控制网每2个月进行一次联测,以防有部分控制点被破坏,从而保证高程控制网的可靠性。

⑴已组织人员进行施工调查。在核对设计文件的基础上进行了交接桩、定线复测、测设施工边界桩等工作。复测线路中线、水准必须与相邻标段的线路中线、水准贯通闭合。设好各控制点的护桩,并做好标记。同时作好土地征用补偿及拆迁补偿工作。

⑵清理营地场坪,修建临时设施,做好防洪、防风、防火、防雷等措施。

⑶认真探查地下管线的走向及埋深,根据不同情况联系所属单位进行必要的迁移和保护措施。

见路基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

基底处理工作,是确保路基填筑质量的关键工序。工程开工前,由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参与施工的工人技师、领工员成立“路基施工现场状况调查小组”,对本标段地形、地貌、地质状况等进行详细调查,做好详实记录,建立档案。针对不同地段、不同地质状况的基底,遵照规范及设计要求分别制订相应的处理措施及方案,编写施工作业指导书,送报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审查,批准后据以实施。

⑴一般地段路堤基底处理

一般无水地段,先将路堤征迁范围内的树木砍伐清理,并将原地面的种植物、地表附着物、草皮等杂物全部除掉,挖树根,清除深度不小于0.3m,同时做好排水设施。对于基底为耕地或松土地段,根据具体情况将土翻松、打碎,分层碾压,并用推土机将腐质土清至界外集中堆放,用自卸汽车运至弃土场。地面横坡缓于1:5的地段清除草皮;地面横坡为1:1.5—1:2.5时,原地面开挖宽度不小于1m的台阶;地面横坡陡于1:2.5地段的陡坡路堤,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25,否则设置支挡结构。

DK39+050~DK39+950段表层粉质粘土含水率较高,强度低,呈可塑~软塑状,为软弱地基土,承载力较低,厚约3m。此范围地面以下采用挖出粉质粘土换填粗粒土进行处理,换填深度为1m,换填底层宽度与两侧路堤坡脚同宽,边坡按1:1开挖。基底设计承载力150Kpa,由轻型动力触探检测。换填粗粒土最大粒径不得大于30cm或摊铺厚度的2/3,其抗压强度不低于5Mpa。其压实标准符合表4.4.1的规定。

表4.4.1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及压实标准

地基系数K30(MPa/m)

DK40+008~DK40+061范围内的路堤基底,由于水塘底部有一定厚度的淤泥质粉质黏土,呈软塑性,含水量高,属高压缩性土,为防止线路建成后产生较大变形,影响运营安全,故水塘抽干水,挖出底部全部淤泥后回填颗粒C组填料,碾压后填筑路堤本体。换填粗粒土最大粒径不得大于30cm或摊铺厚度的2/3,其抗压强度不低于5Mpa。其压实标准符合表4.4.1的规定。

(1)基床以下路基填料及压实标准

基床以下路堤选用C组填料、普通土,当选用C组填料中的细粒土、粉砂和软石时,采取隔水或加强边坡防护等措施。填料分类、鉴定、检测按照铁道部现行有关标准进行,当选用块石类填料时,应采取级配较好的硬质岩石及不易风化的软质岩,块石类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30cm或摊铺厚度的2/3,其抗压强度不低于5Mpa。其压实标准符合表4.5.1的规定。

表4.5.1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及压实标准

地基系数K30(MPa/m)

(2)C组类填料路基填筑施工

路堤应沿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先从最低处分层填筑,两边向中部填筑。路基边坡两侧超填宽度不小于30cm,竣工时应刷坡整平。碎石类土和砾石类土每层填筑压实厚度不宜超过40cm,砂类土每层填筑压实厚度不宜超过30cm,每层最小填筑压实厚度均不应小于10cm,具体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按试验段工艺试验确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参数进行控制。。

下承层处理→卸填料土→推土机摊铺整平→轻型压路机初压→重型压路机复压→平地机精平→中型压路机终压。

(2)填土、摊铺、平整

不同土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且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度≯300mm。土方路堤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层厚度≮100mm。

填土区段按照网格化布料,用推土机摊铺、粗平,平地机精平,使填层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碾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接触层面进行压实,达到最佳碾压效果。

推土机摊铺平整的同时,应对路肩进行初步压实,保证压路机进行压实时,压到路肩而不致滑坡。

初压工序之后用平地机精平,局部凹坑采用人工修整。

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自重22t)振压。

进行碾压前对填筑层的分层厚度和大致平整程度应进行检查,确认层厚和平整程度符合要求方能进行碾压。

压实顺序按“先两侧、后中间”进行碾压。各种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驶速度不超过4km/h。各区段交接处,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m。

施工中应坚持层层检测、层层报检,每层沿线路纵向每100m检查6处(左、中、右各2处),确保压实度符合要求。。

含水量适宜的填料应及时碾压,防止松散填料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导致含水量损失难以压实。含水量不适宜的填料应进行调整处理后方可碾压。

(5)路基整形与边坡压实

路基整修应在路基工程陆续完毕、所有排水构造物已经完成并在回填之后进行。

整形前应恢复各项标桩,并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路基的中线位置、宽度、纵横坡、边坡及相应的标高。

两侧超填的宽度应予切除,低边坡用推土机或平地机刮土整修成型。高边坡用挖掘机和人工联合整形。

修整的路基表层厚150mm以内,松散的或半埋的尺寸>100mm的石块,应从路基表面层移走,并按规定填平压实。

边坡受雨水冲刷形成小冲沟时,应将原边坡挖成台阶,分层填补,仔细夯实。如填补的厚度很小(100~200mm),而又是非边坡加固地段时,可用种草整修的方法以种植土来填补。

施工中检查核对填料实际使用情况,当实际使用填料发生变化时,应另取样作土工试验进行鉴定。填料复查符合下表:

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复查项目及频次

5000m3(或土性明显变化)

5000m3(或土性明显变化)

10000m3(或土性明显变化)

10000m3(或土性明显变化)

基床以下路堤顶面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土质路堤顶面:30mm

填石路堤顶面:100mm

本标段基床底层填料为B组填料。块石类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20cm或摊铺厚度的2/3。采用碎石类和砾石类填料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5cm。采用砂类土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分层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0cm。具体虚铺厚度以试验段工艺参数确定。

基床底层施工工艺和方法参见“基床以下路堤施工”,其质量标准见表4.5.2。

表4.5.2基床底层填料压实标准

地基系数K30(MPa/m)

基床底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如下表:

路基基床表层填料为A类填料,其厚度为0.6m。每层最大填筑压实厚度不得大于30cm,最小填筑压实厚度不得小于15cm。

基床表层的填筑按验收基床底层、土料运输、摊铺碾压、检测修整“四区段”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修整养护“五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摊铺碾压区段的长度应根据使用机械的能力、数量确定。区段的长度一般在100m以上。各区段或流程只能进行该区段和流程的作业,严禁几种作业交叉进行。

基床表层填筑前应检查基床底层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不符合标准的基床底层应进行修整,达到基床底层验收标准。

(2)测设高程网、定设基准线

用全站仪每10m一个断面恢复线路中桩,在两侧路肩上设指示边桩,并在两点中间位置上用水泥钉定点,用红色尼龙绳进行标高的标识,保证松铺厚度。

(3)A组填料土场选定及土工试验

运输设备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运料前,要清除车上的泥土、杂物。

材料堆卸后,按照压实工艺规则要求,虚铺厚度由试验段确定,用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终平,并使表面平整,采用22T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

碾压设备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自重22t)进行压实,压实顺序按先两侧后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驶速度不超过4km/h。现场由试验人员对压路机碾压速度及碾压遍数进行记录。先后碾压区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0.4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

基床表面修整:碾压后的基床表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局部表面不平整要洒水补平并补压,使其外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已完成的基床表层要采取措施控制车辆通行,并做好基床表面的保护工作,防止表层扰动破坏。养护期结束后施工车辆可限制通行,速度<15km/h,严禁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急转弯或急刹车。

沿线路方向每100米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动态变形模量Evd和孔隙率n各6点,其中:左、右距路肩边线1.5米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4点,其中:左、右距路肩边线1.5米处各1点,路基中部2点。

大于5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

大于20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

大于40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

地基系数K30(Mpa/m)

(1)摊铺厚度与标高控制

材料堆卸后,按照压实工艺规则要求,虚铺厚度与碾压遍数由试验段确定,用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终平,并使表面平整,采用22T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

根据试验段A类土填筑试验碾压遍数来确定,确定完后,碾压遍数不能少于试验确定遍数。

(3)路基标高、横坡及中线控制

用全站仪放出路基边桩,边桩用高度为80cmφ10mm的钢筋,边桩要夯实结实,外露部分70cm左右,用水准仪将水准引至每一个边桩,反算出路肩高程,并用红色尼龙绳标识出第一层、路基顶面的填高。路基横坡采用水准仪进行控制,分别抄出路拱、路肩与路拱与路肩中间的标高按4%的坡率进行控制。

4.6路桥过渡段、路涵过渡段填筑

路基施工中路基与桥台连接处、路堤与横向结构物(涵洞、框架桥)连接处进行过渡段设置。过渡段填筑必须待桥台结构物砼达到设计强度、过渡段地基工程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1)工艺流程:工艺流程见图4.6.1。

图4.6.1路桥(涵)过渡段施工工艺框图

过渡段路堤填筑施工前,做好原地面和测量放线工作,为确保填筑质量,填层高度控制采用挂线放样的方法。严格按设计要求分层填筑、分层碾压。

过渡段地基处理应该在桥台施工前进行,过渡段路堤基床表层在与桥台连接的过渡段范围内填料为A组类填料,过渡段压实度同路堤基床表层相同,分层压实厚度不大于30cm,最小分层厚度不小于15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按试验段的工艺参数进行控制,分层厚度现场由水准仪进行控制。填筑压实标准应满足K30≥150MPa/m和孔隙率n<28%,当过渡段浸水时,浸水部分的填料还应满足渗水土的要求。

过渡段桥台基坑以C15混凝土或者碎石回填并用小型平板机振捣密实。

过渡段路堤应与其连接的路堤按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充分振动碾压压实。过渡段与相邻路堤同时施工。

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时按先静压后振压,先两边后中间的顺序

进行,距离结构物1m时采用冲击夯夯实;检验签证及路基边坡整修,检测路基压实强度等指标,满足有关规范要求;过渡段施工完毕后,人工挂线自上而下进行边坡刷坡。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采用A组类填料。填料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路涵过渡段应两侧对称分层填筑,采用内燃打夯机或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实。翼墙转角处、已完成路基的转折处,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填筑过程中注意粘土封闭层和防水层与盖板防水的设置和保护。

涵顶覆土达1米以上时,方可通行机械。

路涵过渡段形式见下图。

①台后填土选择渗水土填料自下而上分层填筑,填筑宽度较设计大0.4m,便于边缘压实。同时为避免台后填土下沉,填筑时加强碾压,确保密实度符合规范要求。

②采用压路机碾压,不能使用压路机碾压处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在每填高1~2m后进行粗整刷坡,将余土上翻以减少填料浪费和弃土造成污染。台后填土质量将作为本工程项目的一个重要质量控制点来实施。

③台后锥体护坡及台后设计范围内的路堤填筑,在桥台施工结束后,条件允许即进行填筑。锥体护坡待填土完成,自行稳定一段时间后,再行刷坡挂线进行砌筑。路堤先行填筑地段,桥台后采用人工清理原地面、坡面,清除植被后开挖台阶分层填筑。

④涵侧缺口填筑待圬工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进行。填土路堤在涵洞每侧不小于两倍孔径的宽度及高出洞顶1m的范围内,用不膨胀的土壤由两侧对称分层仔细夯实。采用内燃打夯机或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实。翼墙转角处、已完成路基的转折处,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填筑过程中注意粘土封闭层和盖板防水层的保护。

⑤涵顶覆土达1米以上时,方可通行机械。

土工格栅是目前国内一种较新的土工建筑材料,土工格栅用于铁路路基加固防护,格栅和路面材料融合在一起,可有效地分配荷载,防止道碴流失和路基变形,提高路基的稳定性,承受更大的变荷。因此从路基部位的受力大小,根据设计要求,DK38+982~39+280段采用双向拉伸聚丙烯土工格栅,强度≥25KN/m,土工格栅幅宽2.5m、层高0.6m,最上两层铺通。

⑴施工方法 首先精确放出路基边坡线,为了保证路基宽度,每侧各加宽0.5m,把晾晒好的基底土进行整平后用25T振动压路机静压两遍,不平整的地方人工配合整平,清除尖锐杂物。

土工格栅的固定:首先土工格栅,消除褶皱,平铺张紧,然后用U形插钉固定。铺设见示意图:

土工格栅的覆盖:铺设土工格栅后应先填土再碾压,压实层铺土厚度不大于30cm,土块击碎至块径15cm以下,土层表面碾压平整,并不得有坚硬凸出物,以免穿破或损伤土工格栅,并严禁碾压机械直接在土工格栅上碾压。

路基填筑好后,及时进行边坡整修,对该段路基除每侧加宽0.3m外,并预留1.5%的沉落量。  

①土工格珊铺设前对每批产品的性能经国家授权的有资质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测(不少于3组),产品合格方可铺设。

②土工格珊铺设要平顺,严禁暴晒,应随铺随盖,以免降低土工格珊的强度。

2、墁石基础干砌片石护坡

清除坡面松动岩石。局部超挖或凹陷处应挖成台阶,用与砌体相同的材料砌补,不得回填土、石或干砌片石。

基脚设置在稳固的岩层上,地基软弱时,应采取加深基脚或加固地基的措施。

护坡采用单层片石砌筑。所用片石采用坚硬、不易风化的片石,其尺寸不小于0.3m。墁石铺砌表层石块宜用比护坡石块较大的尺寸。垫层采用砂夹碎石。

护坡应在边坡夯实整平后进行,石块要互相嵌紧,以增强护坡的稳定性。

3、方格形型骨架植物护坡

施工前应清除坡面浮土、石块某饭店施工组织设计(1),填平坑凹,当骨架内需另铺种植土时,应先将坡面适当清刷。

骨架应按设计形状和尺寸嵌入边坡内,表面与坡面齐平,其底部、顶部和两端均应做镶边加固。

用于路堤坡面防护时,应在路堤填土沉降已趋稳定后施工。

骨架内的种植土应与骨架表面齐平,并与骨架和坡面密贴。骨架内栽种紫穗槐。

TCECS 10007-2018 燃气采暖热水炉及热水器用燃烧器4、设置截水槽及排水槽植物护坡

路堤边坡干砌片石护肩以下设置C15混凝土预制截水槽,截水槽纵向每隔15m设置排水槽,排水槽底部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排水槽侧边与底部用M7.5水泥砂浆镶嵌。排水槽之间种紫穗槐以减少坡面冲刷。

根据设计要求,DK36+934~DK37+583、DK38+404~DK38+711、DK40+711~DK41+000段重力式挡土墙施工时,开挖后及时清理基槽进行片石混凝土浇筑,浇筑时先浇筑到原地面,做好接茬再浇筑墙身部分,并做好墙后排水设施,及时回填或填筑路堤。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