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办公楼工程土护降施工方案

某办公楼工程土护降施工方案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zip解压后doc
资源大小:11.87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某办公楼工程土护降施工方案

第二节设计依据及原则 5

第三节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及周边情况 7

DB11/T 3023-2019标准下载第二章基坑特点、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10

第三章基坑测量施工方案 15

第一节基坑测量工作的特点及难点 15

第二节基坑工程的测量施工 15

第三节测量定位放线的具体措施 18

第四章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方案 21

第一节护坡方案设计的特点 21

第二节护坡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 21

第三节基坑支护方案的确定 21

第四节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22

第五节基坑支护施工方案 26

第五章基坑降水设计及施工方案 41

第一节 降水设计方案 41

第二节 降水井施工 44

第六章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48

第一节土方施工特点 48

第二节障碍物拆除方案 48

第三节土方施工方案 49

第四节土方运输的交通管理及疏导措施 53

第七章工程监测与信息施工 54

第一节工程的监测项目 54

第二节监测方案的确定 54

第八章基坑施工组织管理 57

第一节施工组织机构 57

第四节施工中与相关方的配合措施 63

第九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66

第二节劳动力、机械设备及物资材料配备及进场计划 66

第三节工期保证措施 71

第十章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76

第二节总平面布置 77

第三节总平面管理措施 86

第十一章基坑施工的应急预案 88

第二节应急工作部署 88

第三节应急抢险组织机构 89

第四节降水应急预案 89

第五节土方支护工程应急救援预案 90

第六节破坏管线应急响应预案 91

第七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92

第八节文物保护应急预案 94

第九节抢险物资准备 94

第十二章质量控制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 95

第一节质量控制要求 95

第二节质量保证体系 95

第三节质量保证措施 96

第四节基坑施工中的各项检验、试验方案 99

第十三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103

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及措施 103

第二节文明施工管理 107

第十四章消防、保卫和环保 110

第一节消防管理 110

第二节环境保护 112

第三节治安保卫管理 117

第十五章雨季施工方案 121

第十六章技术资料管理 125

第一节工程归档资料 125

第二节资料收集整理要求 125

第三节资料保证措施 126

附件2:基坑降水计算书

附件3:基坑支护计算书

北京市××区南大街××南侧

基坑土方、护坡、降水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全部工作内容

计划开工日期:5月28日

计划竣工日期:8月31日

施工总工期:95天(除降水工程外,降水工程需持续进行到本工程室外回填土完成,并依据监理单位的书面通知终止)

图1拟建场地位置示意图

××中心综合办公楼工程土方、护坡、降水工程招标文件

××中心综合办公楼工程土方、护坡、降水工程刨槽图

××中心综合办公楼拟建场区地下管线普查报告

××中心综合办公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主要规程、规范及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砌体工程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

DBJ01-21-95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

CECS22∶2005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工程》

《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北京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基本标准》

(91)京建施字第124号

《北京市建设工程现场管理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标准》

(91)京建施字第126号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保卫工作基本标准》

(91)京建施字第127号

北京市××施工有限公司相关文件

《过程控制程序(拆除)》

《废弃物管理控制程序》

《施工机械现场环境管理程序》

第三节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及周边情况

根据钻探揭露与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按照其年代、成因类型及岩性名称将勘察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土层划分为10个大层,自上而下依次是:

粘质粉土填土①层,黄褐色,稍密,稍湿,含砖渣、灰渣、炉渣、少量砖块、姜石等。杂填土①1层:杂色,松散,稍湿,含砖块、瓦片、灰渣、砖渣等。该层厚度一般为2.1~4.2m,稍深处厚度为5.5m。

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层:褐黄色,中密~密实,稍湿~湿,含云母、氧化铁等,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及粉砂透镜体;粘土重粉质粘土②1层:褐黄色~棕黄色,可塑,含氧化铁等,局部夹粘质粉土薄层;粉细砂②2层:褐黄色,中密,湿,含云母、氧化铁等。层底标高35.04~29.30m。

粉细砂③层:褐黄色,密实,湿,含云母氧化铁等及少量砾石;中粗砂③1层:褐黄色,密实,湿,含云母氧化铁等及少量砾石;圆砾③2层:杂色,密实,湿,一般粒径2~20mm,最大粒径不小于100mm,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50%左右,亚圆形,中粗砂填充。层底标高23.09~24.44m。

粘质粉土④层:褐黄色,密实,湿~很湿,含云母、氧化铁等,局部夹粉质粘土及砂质粉土透镜体,属低压缩性土层;粉质粘土④1层:褐黄色,可塑,含氧化铁等,局部夹粘质粉土透镜体,属低压缩性土层;粘土④2层:棕黄色,可塑,含氧化铁等,局部夹粉质粘土透镜体,属中~中低压缩性土层。层底标高15.38~19.17m。

细中砂⑤层:褐黄色,密实,饱和,含云母、氧化铁等及少量砾石,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粉质粘土⑤1层:褐黄色,可塑,含氧化铁等。层底标高16.81~13.39m。

卵石圆砾⑥层:杂色,密实,饱和,最大粒径不小于145mm,一般粒径10~40mm,大于20mm的颗粒质量约占总质量60%,亚圆形,中粗砂充填。层底标高7.66~8.63m。

粘土⑦层:棕黄色,可塑,含氧化铁等,属中低~低压缩性土层;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⑦1层:褐黄色,可塑局部硬塑,含云母、氧化铁等,属低压缩性土层。层底标高2.61~5.38m。

卵石⑧层:杂色,密实,饱和,最大粒径不小于160mm,一般粒径20~40mm,大于20mm的颗粒质量约占总质量的65%,亚圆形,中粗砂充填。本次钻探仅有两个钻孔穿透该层。层底标高1.09~1.79m。

细中砂⑩层:褐黄色,密实,饱和,含云母氧化铁及少量砾石。

2.1根据勘察报告,在钻探46m深度范围内揭露两层地下水,分别为潜水(一)和层间水(二)。

潜水(一)水位埋深12.00~19.46m,水位标高23.49~24.74m;观测时间为5月1日,含水层为粉细砂③层、圆砾③2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以及地下水的侧向径流补给,以蒸发和向下越流的方式排泄。

层间水(二)水位埋深20.00~25.40m,水位标高16.44~18.54m;观测时间为5月1日,含水层为粘质粉土④层及细中砂⑤层,主要接受上层地下水的越流补给和侧向径流补给,以向下越流的方式排泄。

2.2历年最高水位及设防水位

1959年水位:40.00m;1971~1973年最高水位:32.00m;近3~5年最高水位标高:29.00m;抗浮设防水位标高:地下水抗浮设防水位主要根据勘察时实测水位及历年最高水位、地下水年变幅和建筑物使用期间可能发生的水位抬升、工程的重要性等多个方面综合确定,本工程参考临近勘察资料,根据实测地下水分布情况,建议抗浮设防水位标高为34.00m;防渗设防水位标高:室外地坪标高。

2.3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

拟建场区潜水(一)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长期浸水时无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时有弱腐蚀性,对钢结构有中腐蚀性;层间水(二)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长期浸水时无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时有弱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拟建场区西侧为二环路是已建成的城市主干道,下面埋设有市政管线;南侧为正在基坑开挖的新建××部办公楼(该工程地上21层,高度为83m,基础埋深约为14m左右,在勘察时已经开挖5~6m,由于本工程和××部办公楼两者建筑物红线距离较近,××部办公楼基坑北侧采用了大放坡,开挖线位于本工程的南侧红线内约20m。东侧距××已建公寓楼13.3m,该宿舍楼地上13层,高度为45m,埋深为6m。根据周边工程施工经验,基坑西侧可能有老城区的盖板河,会影响到支护结构及降水效果,我单位如中标将对此进行详细的勘察,并根据勘察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第二章基坑特点、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本工程为××部办公楼,由于地处××东二环门桥繁华地段,相邻南侧有正在施工的××部办公楼和东侧为已建的××部宿舍楼13F,地下埋深为6.0m,再加上场地较为狭窄。周边管线较为复杂,北侧靠近边坡位置有电力管沟埋深最深为1.6m,东侧埋设有上水管,对支护的技术与质量要求高。鉴于本工程的重要性,如何通过严格的程序控制和过程控制,把本工程建成一流的建筑精品,是本工程的核心任务。

在基坑降水、土方开挖、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进行优化,确保实现“安全、质量、工期、功能、成本”的要求。

1.1.1组织上:选派素质高、参与过同类工程施工的人员组成项目班子。除具有资深的项目经理,还要配备一支作风好、技术精、能打硬仗的施工人员承担施工。并成立技术专家组,通过工况计算对基坑支护结构施工中的技术和质量进行指导与监督。

1.1.2质量管理制度上:作为通过ISO9000系列认证的企业,已经对质量控制的各要素(项目班子组织、原材料采购、施工过程、竣工后回访服务等)形成了一套成熟、完整的质量管理制度。因此,进场后,项目根据ISO9000系列标准和程序文件,结合本工程特点,编制项目质量保证计划、创优计划。按照过程精品,动态管理,节点考核,严格奖罚的原则,以过程精品确保精品工程。

1.2实施质量目标管理:分解、量化总体质量目标,使总体质量目标融于切实可行的日常管理之中;将总体质量目标分解为各阶段质量目标,通过对各分解目标的控制来确保整体质量目标的实现。

1.3强化质量节点控制、消除质量通病:针对同类工程易出现的质量问题,设立若干质量控制点(障碍物拆除施工质量控制、降水井施工质量控制、护坡桩施工质量控制、预应力锚杆施工质量控制、土方开挖质量控制、土钉墙质量控制等),开展过程质量管理,进行QC活动,防止质量通病的出现。

1.4强化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建设:根据在以往同类工程创优过程中的经验,进一步总结和完善“三检”制、质量会诊制、挂牌施工制、定岗负责制、标签制、成品保护制、培训制、奖惩制、样板引路制。以此来促使参与本工程建设的每个人员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一丝不苟、尽善尽美。

1.5强化项目预控、过程控制:施工前,对能对质量造成影响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部位提前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主要为基坑支护施工方案,降水施工方案,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等),作到事先有预控,施工中加强过程控制,管理人员在跟班作业中严格按合格的质量标准进行过程检验。

2.本工程土方量约8.3万立方米,工期要求紧。

2.1精心规划和部署,抓关键线路,科学组织施工,使项目各项生产活动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后序工作能提前穿插施工。即障碍物拆除、土方、土钉墙、降水井、护坡桩和预应力锚杆等各道工序合理的穿插,周边为支护结构预留出工作面。

2.2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区域的划分。各分段区域采用流水段施工,配备多班组展开流水作业以加快施工进度。

2.3土方施工时,我方将与各渣土销纳处进行联系,积极沟通争取将土方在距场区最近处进行消纳。这样土方的运距就会大大缩小,有利于提高整个支护工程的施工进度。

2.4加强过程控制,确保每一工序一次成优,为下一工序的插入创造条件。

2.5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项目计划管理、信息化管理,制定各种材料和设备的考察、进场和抽样见证检测时间计划。建立科学、严谨的计划管理体系。

2.6加强同业主、现场监理工程师、设计院等各方的交流与沟通,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达成共识。

2.7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每天工作内容,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因雨、大风等恶劣天气造成的进度影响。

2.8加大资源配备与资金支持,并且专款专用,确保劳动力、施工机械、机具与器具、材料的充足配备和及时进场。由于基坑施工的面积限制,不可能大面积进行土方的开挖,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开挖顺序,以保证整个工程的进度。

2.9依据支护情况,为提高工程进度,护坡桩采用反循环钻机泥浆护壁湿作业成桩工艺和旋挖钻进成桩工艺进行施工。

2.10作好前期准备工作:前期技术部会同拟参与本工程建设的项目管理人员,共同研究图纸、熟悉现场,作好技术准备;根据相关图纸进行部分材料准备,并与长期合作的供应商达成初步协议,以确保在短时间内完成备料工作。

2.11各个专业队伍必须互相配合,协同作战,使工程有序施工。

2.12合理有序的组织各种工程材料的进场和施工的部署。从钢筋、钢绞线、砂石料和砼的进场运输,到对钢筋进行现场的加工,再到最后的成桩等等。各种工序繁多,必须紧密衔接、穿插流水,人员、机械配备充足,才能按期保证完成。

3.基坑面积小、深度深、周边条件复杂,东侧有13F宿舍楼的影响,且周边埋设有多条管线,这给基坑支护的设计及施工带来了困难。

3.1基坑开挖深度为17.2m(±0标高未提供,暂时按自然地面的绝对标高计算支护结构),综合基坑周边条件、土层参数和地下水情况进行的支护设计。

3.2施工中严格监测基坑顶部的水平位移,如出现较大变形时,立即对原有支护结构进行加强,以免位移过大影响到原有市政管线及周边建筑。

3.3基坑支护设计计算采用同济启明星计算软件进行计算。结合我方的设计施工经验进行完善,并通过了内部专家论证会的论证。

4.本工程中施工场地狭窄,土方的施工是顺利完成整个工程保证整个工程工期的关键。由于场地狭窄,出土街道车辆拥挤,难以顺畅行驶;工期短,土方施工强度较高;挖土工作面受土钉墙、桩锚支护施工的制约;环保管制较严格。考虑到这些不利因素,需合理组织土方施工。降水井、土钉墙、护坡桩和锚杆的施工需穿插在土方的施工中,土方施工就要创造相应的施工作业面,从而就影响了土方施工的连续性。

4.1针对在土方施工中,出现可能出现车流量大、交通管制等问题,我方将采取合理疏导措施以确保土方施工的顺利、有序进行。

4.2开工前办理好夜间施工许可证和渣土消纳证,使整个工程的土方施工合法化。

4.3设置专门的交通疏导队到土方运输的沿途道路进行运土车辆及社会车辆进行疏导,提前与交通队进行沟通,请交通队的同志协助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4.4暂定在基坑北侧东西两边设置两个土方出入口(东北角处为最后的土方收尾口,西北角处为临时性土方出入口),并进行有效的管理。为保证交通的通畅,交通拥堵时,白天少量出土,挖土机负责修好现场道路,配合好其它各道工序的施工,给夜间出土提供有力的保证。夜间起动尽量多的机械设备,进行大批量出土。但要保证夜间施工的安静,不可干扰周边居民的休息。

4.5大门宽度设置为12.0m,保证双行车道,当其中一个大门位置出现运输车较多的情况时,可充分利用另一个出口位置进行疏导。

4.6对挖土机及土方运输车在进场前做一次彻底的检修,保证开工期间的土方机械正常运转,挑选专业的挖土、保洁队伍,落实好土方施工的足够劳动力。

4.7与周边其它工序作好搭接,配合降水井、护坡桩和预应力锚杆等的施工,以保证总体的施工进度。土方施工配合其它工序在平面、立体进行交叉作业。

5.工程地处繁华的商务、办公区域,施工中对噪音、粉尘等环保要求较高。

5.1设置洗车池,对出入车辆进行冲洗,谨防出现土方遗撒现象。现场配置洒水车,进行洒水降尘,对土方运输车要加强防止遗撒的管理,要求所有运输车卸料溜槽处必须装设防止遗撒的活动挡板,并必须清理干净后才可出现场。

5.2污水、废气达标排放,控制施工扬尘,施工现场噪声符合法规要求,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浪费,减少油漆污染,降低材料消费,严格管理易燃、易爆品、化学品,杜绝重大火灾事故,努力提高全体员工环境意识。

5.3环境指标:施工废水达标排放,生活、办公区废水达标排放。在用机动车尾气排放符合北京市标准,检测合格率100%。施工现场目测无扬尘,土方渣土运输采用封闭式车辆。施工现场场界噪声:土方施工:昼间<75dB,夜间<55dB;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率80%,有毒有害废弃物集中存放,定点消纳。加强管理,消除火灾、爆炸隐患,重大火灾事故发生率为零,向全体员工宣传公司的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宣传环境法律法规,提高全体员工环境意识。

5.4所有土堆、材料采取加盖防止粉尘污染的遮盖物或喷洒覆盖剂等措施。施工中搅拌等可能造成粉尘污染的工序,采取喷水、隔离等压尘措施。

5.5从遏止噪声源入手,尽可能改善机械维修保养工作以降低噪声。以噪声小的机械代替大的机械。现场使用空压机等应设置于设备工棚内隔声间或用吸音材料封闭。

6.由于拟建场区东侧紧邻××的13F宿舍楼,西侧与二环主路相邻,北侧为现状马路,马路以北为××办公楼,降水过程中控制周边沉降是关键所在。因而合理确定降水方案,做到既满足基坑施工要求,又能防止周边发生过大沉降。

6.1本工程为超深型基坑,为保证降水效果,选用合理、有效的降水方法进行降水。

6.2利用基坑外侧布置的水位观测孔进行各层地下水位的观测,以控制水泵的高度来控制水位的降深,以免多抽吸地下水。同时也能有效的控制周边沉降。

6.3利用明沟排水对局部的上层滞水及残留水进行排降。

7.基坑结构边线与红线之间距离较小,施工总平面布置困难,且还需考虑后续土建单位进场后的安排。

根据拟建场区与周边建筑相邻较近,四周都没有绝对充足的场地进行材料的堆放与加工。暂定将施工中所用的材料,主要堆放至北侧,并根据施工部署及进度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钢筋加工。

8.拟建场区周边存在大量管线等地下设施,给施工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拟建场区表层为混凝土面层,在施工过程中,还有可能遇到遗留的钢筋混凝土或砖砌的地下房基等地下障碍物。这些,不但会影响到周边环境,还会影响到土方与支护整体的施工进度。

8.1我方在进场后,首先对表层的混凝土面层进行破碎。如发现地下障碍物、地下管线和电缆应及时通报业主,以采取相应的破碎或改移等措施。对于地下障碍物采用液压锤和静力粉碎相结合的拆除方法进行施工。将地下障碍物提早的拆除,以免影响到支护结构及整体的工程进度。

8.2如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地下障碍物及管线影响到基坑边侧的支护施工,则认真分析地下管线及障碍物与支护结构的位置关系,适当调整设计及施工方案。

第三章基坑测量施工方案

第一节基坑测量工作的特点及难点

1.施工周边场地狭小,控制桩布设较为困难。且施工需占用场地内较大面积,这样就要对控制桩位进行保护,以保证控制桩的精度。

2.基础开挖深度为17.2m,对平面和立面上的控制难度较大。控制桩所在地坪与基坑下侧的护坡桩、基坑施工作业面层高差较大;又由于工期紧张,现场需进入多台机械设备大面积同时作业,施工作业面紧张,仪器通视条件较差,仅用传统的施工放样方法大面积施放桩位,很难实现;施工过程中的坐标控制难度大,需要用计算机解算测设数据,配合全站仪施测。

3.现场布设的控制桩间距较大,施工测量时须要有一个整体概念,现场控制网的精度要求较高。

第二节基坑工程的测量施工

1.1在进场后首先与建设单位办理红线桩和高程点的交接及复测工作,然后根据现场情况布设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1.2根据施测的结构外墙线,施放喷锚上口线、护坡桩中心线和降水井中心线等,并控制好基坑各部分的开挖标高,特别是要控制好锚杆的立面位置和护坡桩的桩顶标高。

2.1对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进行计量检定,确保器具在受控状态下使用。

2.2熟悉图纸了解建筑定位及基坑放线的相关要求,校核图纸中相关数据,掌握测量放线所需要的几何尺寸及相关数据。

2.3对甲方提供的定位依据进行核算。

2.4对甲方提供的起始桩点(红线桩、水准点高程)进行校测。

2.5由技术负责人对测量放线工进行技术交底。

3.1准备各种测量用记录、表格。所用表格采用技术资料管理规程的表格。

3.2准备好各种测量用辅助材料(如:木桩、小线等)

3.3本工程测量仪器配备:

4.1平面控制网的施测

4.1.1现场工程主轴线以矩形平面控制网布设为主,布设二级网采用矩形控制网,控制网点的布设依流水段划分而定,要保证每个流水段均有相应的控制桩点。控制网的精度应满足二级平面控制网测角中误差±12",边长相对中误差1/15000的技术指标,矩形控制网与其主轴线平行作为轴线竖向投测的主要依据,以方便施工放线。

4.1.2控制网的测设方法,控制网测设定主要采用全站仪坐标放样法和方向线法。即:用全站仪测设出与建筑物轴线平行的控制线或方向线,或用测距的方法沿方向线依次定出所需的各个桩点。

4.1.3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测角±10",量距1/20000。

4.2.1高程控制点布设:根据业主提供的已知点高程,根据这些高程点,将高程引测到现场内的较为稳定的临时高程控制点。现场临时高程控制点布设在现场四周,相邻两点间距约30米(可视现场实际情况而定)。

4.2.2高程控制点的引测方法采用附合测法,由已知高程点的高程依次引测到现场临时高程控制点上,然后再闭合到另一已知高程点。

4.2.3水准测量的精度:±20√L,(或±6√n),(L—测线长度,n—站数)。

4.3控制桩点的设定与保护

4.3.1凡需要在施工阶段予以保留的控制桩水准点,均为ф20钢筋上刻+字线(高程点为圆头),钢筋桩的埋深不小于50cm,钢筋桩周围设R>20cm的砼予以保护,钢筋桩头高出砼面的高度不大于3cm。

4.3.2在控制桩位点打30cm深的木桩,桩上钉小钉定桩位中心;控制桩四周用钢管做1500×1500×1100的防护栏和醒目的标记或用砖砌台保护,确保桩点不被碾轧和扰动,并采取措施保持控制桩间的通视。水准点在基坑的四面的内侧要求至少各有三个点。

4.3.3桩点附近不得堆压材料,防止控制桩被碾轧扰动。

施测时,采用经纬方向线法,或正倒镜挑直线的方法,将控制轴线投测到待测层,进行闭合调整后,方可进行细部测量。

±0.00以下高程传递采用钢尺+水准仪的方法进行。

4.6校测红线桩和建筑物定位采用全站仪坐标测量(放样)进行;基坑上口线、降水井及护坡桩的放线定位主要采取经纬仪方向线和直角坐标法进行测量放线。轴线传递拟采用经纬仪方向线法。定位控制轴线网以规划部门提供的红线桩中的关键、重要点位做为起始点位和起始方向。

对施测所需的各类数据及施测方法均要有详细的记录,要求做到原始有效,公正和连续,字迹要工整,内容要有可追塑性。

建筑物定位放线最终由规划部门的复测位准;其余每次施测完毕后,首先由测量人员进行自检,无误后交质检部门复测,确认后交监理核验。验线的部位主要是关键部位和最薄弱环节。

5.施测的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5.1对于计算校核主要采取复算校核,几何条件校核,总和校核和变换法校核。

5.2测设工作中采用复测校核,几何条件校核和变换测法三种方式进行校核。

5.3在定位测量时,测角、设角必须采用测回法,严禁使用半测回,测距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若用钢尺量距应采用50N标准拉力,并加三差改正。

5.4定期对控制桩进行校测,并根据校测结果对控制桩的数据进行修正。

5.5对于控制桩及主要轴线应进行标识,以便于使用。

5.6为施测提供良好的作业条件,如不得在施测区域内堆放物料。施工时要对施工测量工序留有充分的工作时间。

5.7放线后在未得到相关各方的最终确认之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5.8为测量操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措施和安全保证。

5.9仪器要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自检,确保仪器的精度满足施测要求。

5.10认真做好自检、互检、交接检。确保监理部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1与甲方办理红线桩、水准点及相关测量原始资料的交接手续,存入技术资料中。

6.2对移交的桩点用混凝土进行保护,并用红白相间的钢管进行维护,用红油漆做好测量标记,防止桩点受到扰动破坏。

6.3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原始依据进行校核,校核内容包括:红线数据校核,定位条件校核,红线桩校核,水准点校核。

6.4对放完的各种线加以保护以免丢失。

7.控制点位标识的要求

施工现场所有点位标识都统一管理,应严格遵守执行,所有平面点位标识的方向均向北,所有立面点位标识的方向均向上,对于测量标识具体规定如下:

7.1一级平面控制网用“Ⅰ控×”表示。

第三节测量定位放线的具体措施

在工程开工前及工程竣工后进行工程现场标高测量,并将所得的有关资料按业主方的制成图纸,并一式三份提交给业主方批核,于业主方批核后,批核的图纸应视为经双方同意,且正确地反映工程开工前及工程竣工后的现场标高之图纸。

在进行现场标高测量时,事先向业主方提交有关方案。业主方可在场监督有关现场标高测量。

资料审核→内业核算→外业校测→定位测放→定位自检→定位验线。

4.平面及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4.1我方进场后应根据业主提供的基本控制点进行水平、高程控制点测设工作,若发现有偏差应提请业主、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解决。我方将根据准确的红线桩点、水准点进行控制网的布设,控制网水平及高程合二为一,作为施工的参考点,每一分部工程施工前的轴线、标高复核均采用其控制点。

4.2施工时控制网布设间距控制在40m~50m左右。

4.3建立施工方格控制网,必须从整个施工过程考虑,施工过程中轴线的定位能应用施工控制网引测。

4.4由于挖土施工对工程控制网的影响较大,除了经常复测校核外,最好随着施工的进行,将控制网延伸到施工影响区域之外,同时结合现场等周围环境实际情况,设立和布置轴线控制网点。

4.5本工程测量定位采用先进的高精度全站仪、经纬仪、水平仪;根据业主提供的红线界桩点和有关图纸,确定轴线控制点;并将所有控制点延伸至挖土影响范围以外的适当位置,且采取混凝土加固保护措施。

5.1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5.1.1建筑物的定位应以其平面布置形式和占地面积大小不同而异。本工程以建筑红线桩定位,选择与总体主要道路中心线平行的建筑红线为依据,以较长的己知边测较短的边。

5.1.2定位的方法,在控制网上测定建筑物轴线控制桩。本工程建筑基本为矩形建筑,为此宜选用直角坐标法定位。

我方在测量上严格控制开挖标高,以满足后序施工的要求。标高误差和平整度均严格按规范标准执行。机械挖土接近坑底时,由现场专职测量员用水平仪将水准标高引测至坑底。然后随着挖机逐步向前推进,将水平仪置于坑底,每隔4~6m设置一标高控制点,纵横向组成标高控制网,以准确控制基坑标高。

5.3测量精度的控制及误差范围

测角:采用三测回,测角过程中误差控制在2"以内,总误差在5mm以内;

测弧:采用偏角法,测弧度误差控制在2"以内;

测距: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

量距:用鉴定过的钢尺进行量侧并进行温度修正。

轴线之间偏差控制在2mm以内。

6.1依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和基础开挖平面图,测放出基槽开挖上口线,并用白石灰撒出基坑开挖线。

6.2基坑开挖过程中,随时用经纬仪及水准仪控制开挖线及标高。护坡桩定位放线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尺寸执行,保证护坡桩与结构外皮线之间的距离满足设计要求。

根据桩位平面图使用经纬仪和50m钢卷尺进行定位测量。水准基点借用平面控制桩。桩位点采用直径20mm的钢筋棍作为标识并进行保护,确保桩点不被碾轧和扰动,并采取措施保持控制桩间的通视。

第四章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方案

第一节护坡方案设计的特点

1.基坑开挖深度17.2m(±0取自然地面的绝对标高,暂定为41.8m)。根据与周边建筑物的关系,采取不同的计算模型,并依据设计及施工的经验进行合理的调整。

2.考虑到地下结构可能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基坑支护要经过雨季的严峻考验,因此,要求支护安全系数较大。

第二节护坡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

1.护坡方案要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确保深基坑边坡支护经过雨季的考验后要安全可靠;

2.护坡工程必须与土方工程一体化安排,要为土方工程的顺利施工创造快捷和良好的前提条件;

3.护坡工程在确保为后续施工创造出良好的施工作业面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土方回填;

4.护坡工程要尽量减少与土方施工的工序穿插的次数,以缩短工期;

JB/T 11191-201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荧光灯.pdf5.护坡工程要充分考虑到其经济合理性等。

第三节基坑支护方案的确定

1.目前北京市比较成熟的支护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护坡桩与锚杆支护、土钉墙支护、复合土钉墙、上部土钉墙(挡土墙)下部桩锚支护、挂网喷射混凝土、悬臂桩支护和地下连续墙支护几种。

2.根据以上支护形式的适用范围、安全性及经济性特点,结合基坑各部位的开挖深度、周边工作面的影响、场区内地质条件及现场实际情况,本工程根据基坑不同部位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支护方案。

3.本工程南侧的××部新建办公楼在该部位采用大放坡形式开挖,根据招标文件要求交接部位处支护设计及施工不在本次招标范围内。其余各边从周边条件、土层参数综合考虑,均采用上部土钉墙下部桩锚的支护结构(其中东侧南北两边与宿舍楼正对处,采用的桩锚结构为两道预应力锚杆,东侧中部、西侧和北侧采用的桩锚支护结构采用一道预应力锚杆)。

第四节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本工程基坑支护设计,采用同济启明星软件进行计算,并根据我方在类似工程设计施工经验进行调整,确定设计方案。基坑支护计算书详见附件。

GB/T 38797-2020标准下载1.基坑上部6.0m土钉墙支护结构形式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