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施工方案8.4.doc

高支模施工方案8.4.doc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4.6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高支模施工方案8.4.doc

1.1、编制说明及使用范围

本工程地下负三层及地上首层均有模板支撑脚手架高度大于的部位,属于重大危险性工程,故特编制此高大模板支撑专项施工方案,需经专家认证并报监理批准后方可实施。

本施工方案仅针对****二期C区工程高支模施工CECS378-2014 聚苯模板混凝土楼盖技术规程.pdf,其余部位模板安装施工详见《****新朝阳工程模板施工方案》。

2.2、高大模板工程概况

本工程高支模搭设均搭设在砼面上。

序号1,序号2支模在基础底板上,底板厚度1.4m,砼强度C40。

序号3,序号4支模在首层楼面板上,板厚250mm,砼强度C40。

序号5,序号6支模在首层楼面板上,板厚180mm,砼强度C40。

注:下列标注的数字部位同本表格中的序号部位

由于本工程工期紧张,要求提早做好多层板和木方模板的尺寸下料,预制加工。在现场南侧、北侧各搭设木工加工棚,周转材料进场后,及时吊运到施工场地内。

2.5.1、管理方面重点

2.5.1.1支撑材料的验收:

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支撑系统质量和安全保证的前提,所有用于本工程的材料必须经过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用以施工,材料质量要求应符合本方案4.3节的规定。

2.5.1.2支撑系统的验收:

2.5.2、技术方面重点

梁、板模板接头的接缝紧密。

墙、柱错台,必须预埋固定螺栓。

层高度较高,必须通过验算,确保安全稳定。

梁柱截面尺寸较大,如加固不好,会造成涨模,砼外观质量受到影响。

3.1、劳动组织及职责分工

3.1.1、管理层负责人

项目经理:孟俊玲 常务经理: 王勇

分区经理:李昊、孙海波、李海涛 工长:马春福、韩立军、苏云海

项目总工:方学军、王志刚 项目副总工:刘建设、刘晓勃

项目技术员:赵伟、田浩、范建良

安全经理:张彬 张俊一

安全员:刘琦、朱润华、李金臣、鲁耀国、任国亮、谢林杰

质量负责人:丁阳 常本勇

质量员:吴一帆、李念、董建东、金国帅、商超

C1#楼(9区、10区、11区、13区):朱永安

C5#楼(4区、7区、8区):邹代云

C2#楼、C3#楼、C4#楼(1区、2区、3区、5区、6区、12区):许尔德

3.1.2、工人数量及分工

3.1.3、施工区的划分

模板高度应根据楼层、板厚及梁高来确定,具体高度不合适的地方可单独处理。墙柱模板的配置高度如下表所示:

3.3、高支模支撑架设计

本工程考虑到施工工期、质量、安全和合同要求,故在选择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1)架体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

(2)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

(4)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

测量放线准备:由分包单位专业放线员根据平面控制网线,在板面上放出控制网线,对墙、柱要放控制线:一条轴线、墙柱截面边线、模板300mm控制线。根据放线情况,项目部测量员对放线情况进行复核,复核准确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4.3.1.1、碗扣件的要求

(5)采用钢板热冲压整体成形的下碗扣,钢板应符合GB700 标准中Q235A 级钢的要求,板材厚度不得小于6mm。并经600~650·C 的时效处理。严禁利用废旧锈蚀钢板改制。

(7)杆件的焊接应在专用工装上进行,各焊接部位应牢固可靠,焊缝高度不小于3.5mm,其组焊的形位公差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8)立杆上的上碗扣应能上下串动和灵活转动,不得有卡滞现象;杆件最上端应有防止上碗扣脱落的措施。

(9)立杆与立杆连接的连接孔处应能插入Φ12mm 连接销。

(10)在碗扣节点上同时安装1—4 个横杆,上碗扣均应能锁紧。

(11)构配件外观质量要求:

1)钢管应无裂纹、凹陷、锈蚀,不得采用接长钢管;

2)铸造件表面应光整,不得有砂眼、缩孔、裂纹、浇冒口残余等缺陷,表面粘砂应清除干净。

3)冲压件不得有毛刺、裂纹、氧化皮等缺陷;

4)各焊缝应饱满,焊药清除干净,不得有未焊透、夹砂、咬肉、裂纹等缺陷;

5)构配件防锈漆涂层均匀、牢固。

6)主要构、配件上的生产厂标识应清晰。

4.3.1.2、胶合板

4.3.1.3、木方料

模板工程所用的木方料规格应符合模板施工方案要求,方料应顺直,无腐朽、折裂、枯节等疵病,木材材质应不低于Ⅲ等材,如材质规格不同时,采用压刨压平。

4.3.1.4、脱模剂

采用水质隔离剂,不得使用废机油等对砼结构有损害或污染的材料作脱模剂。

高支模楼板模板支撑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长度分别为2.5m、2.2m、1.6m组合;顶部采用U托;采用15mm厚覆膜多层板,40×80的木方作次龙骨,80×80木方做主龙骨;模板支撑架下部采用40×80木方做垫板。剪刀撑采用扣件式脚手架。

五、施工工艺及操作要求

采用满堂红碗扣脚手架,立杆间距900×900,步距1200。碗扣型脚手架直径为48×3.0,配合∪形托。模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次龙骨采用40mm×80mm木方,木方间净距为不大于200mm,主龙骨采用80mm×80mm,主龙骨间距离为900mm。

梁侧模板与板模板交接处的拼接采用板模压梁模的方式。对拉螺栓采用A16直径螺栓,高支模对拉螺栓及材料做法汇总表:

300×700、300×500、250×550、400×700梁做法

500×700、500×850梁做法

400×1200、500×1200梁做法

注:梁侧和梁底龙骨数量见梁设计说明

1)以每个轴线跨内为一个单元,在支撑架四周进行竖向剪刀撑搭设;

2)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竖向设置,与地面倾角45°~60°,按照4步4跨设置;(即在每个单元内每面设置两个竖向剪刀撑);

水平剪刀撑设置三道,即扫地杆上部设置一道,在中间层层高处各设置一道,在上端横杆处设置一道。

砼浇筑放置布料机的位置要采用立杆加密会顶,布料机大脚回顶立杆间距为450×450。

注:梁底支撑立杆数量详见本章节梁模设计。

注:梁底支撑立杆数量详见本章节梁模设计。

(1)立杆支承在混凝土楼板上,为保证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搭设超高部分模板支架时,下部楼板对应的支撑体系不拆;上层立杆与下层对齐,超高部分立杆下部铺设脚手板,以扩散上部荷载。

顶托可调丝扣的伸出长度在0~300mm范围内。支撑体系第一根立杆距离墙、梁边300mm开始搭设。

(2)模板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梁下支撑体系水平杆由于步距等于顶板支撑体系步距,梁下水平杆伸到相邻板下支撑体系不小于一道立杆的长度,并与立杆连接;当搭设到高度相同时,板下满堂支撑架通过梁下作为梁水平杆,以使整个支撑架连系成整体。

竖向剪刀撑由下至上连续搭设,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为1m,采用3个旋转扣件固定,其中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小于10cm。

因为本工程均为跃层模板支设,下层的砼均已浇筑完毕,高支撑系统沿周边已浇筑完砼的框架柱处设置抱柱式刚性连结,竖向沿柱高起步200mm,每间距3米处设置一道,连结点示意如下图所示:

5.2.5、安全水平兜网

在超高部分顶板支撑体系中须设置安全水平兜网,本工程设置在顶层的水平杆上。安全水平兜网用尼龙绳与水平杆必须固定牢固。

5.3.1、顶板模板安装

5.3.1.1、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放样(确定碗扣件支设位置)→铺50mm厚木方、竖立杆、安放扫地杆→安装底层(第一步)横杆→安装斜杆→接头收紧→安装上层立杆→紧立杆连接销→安装横杆→设置剪刀撑→铺设主、次龙骨→钉梁底模→绑梁钢筋→上梁侧模→铺设板模板→纵横水平加固杆、扫地杆安装→板缝嵌补→清理卫生→模板工程分项报验→钢筋安装(水电预埋)→大梁侧模对拉螺栓紧固→混凝土浇筑(看模)→养护→拆模申请→拆模

5.3.1.2 操作工艺

将龙骨预先压刨平整,放出顶板标高线,放出立杆位置线,立杆位置与下层钢管相对应。

从一侧开始,根据确定好的支撑体系间距,安装立杆、横杆、剪刀撑,并在顶板四周立杆放置顶托。

搭设支撑的同时,调整顶托的高度,摆放80×80通长主龙骨(或48×3.0脚手管),主龙骨搭接必须结实,粗略调整平整度;次龙骨采用40×80木方,将主次龙骨用圆钉固定,使木方无松动。

主次龙骨安装完毕后,拉线调整高度与平整度,如一侧或多侧靠混凝土墙体时,将次龙骨贴紧墙面,顶住墙体或梁侧模。

多层板接缝用手刨刨直,顶板模板铺设采用硬拼缝的方法,模板接缝不得大于2mm,跨中部位按3‰起拱。

顶板模板接缝应严密,避免处理不到位,造成错台,影响观感。

5.3.2、梁模板安装

5.3.2.1、工艺流程

弹出梁轴线及梁板水平线并复核→搭设梁板模支架→安装梁主次龙骨→铺梁底模板→梁底起拱→绑扎钢筋→安装梁侧模板→安装上下销口楞、斜楞及腰楞和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位置→立板主次龙骨→调整板下皮标高及起拱→铺板底模→立杆回顶→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

5.3.2.2、操作工艺

1)根据梁宽,先放好立杆位置线,按照间距要求搭设立杆、纵横向水平杆,水平杆须与顶板支撑体系拉结连成整体;

2)安放梁底主龙骨,安放置次龙骨,梁底模板采用15mm厚覆膜多层板,梁底模板中部留置清扫口,待混凝土浇筑前封堵。

3)梁底模板验收合格后,按照钢筋绑扎方案绑扎梁钢筋,并垫好钢筋保护层垫块。

4)安装梁侧模,梁侧模板面板使用15mm厚覆膜多层板,安装次龙骨,主龙骨使用Φ48×3.0双钢管。

5)对拉螺栓数目根据梁高确定,按间距要求放置,固定好支设斜撑,与支撑体系牢固固定。

5.4.1、拆模程序: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先拆除柱模板,再拆楼板底模、梁侧模板→最后拆梁底模板。

5.4.2、模板拆除基本要求

⑴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常温时,混凝土强度不少于1.2Mpa;

底模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方可申请拆除。

拆模前填写拆模申请单,经主管技术人员会同试验员、质量管理部门意见同意后方可拆除。并报监理审核批准后方可拆除。

模板及其支撑体系拆除时,严格按施工工艺和技术交底执行,以防发生意外事故,严禁违章操作。

⑵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砼强度符合设计砼强度等级的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⑶拆除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木料要及时运走、整理。

⑷拆模程序一般应是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重大复杂模板的拆除,事前应制定拆模方案。

⑸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柱时,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

5.4.3、模板拆除施工要点

拆装模板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若无设计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多层板拆除顺序,先拆下部纵横水平拉杆,空出工作面,然后松动U型托,使其下降2——3cm,然后用木锤轻击多层板,逐块逐段拆除,注意不要使其自由下落,用人工托住轻放于地上,严禁直接抛在地板上。

5.4.4、拆除工艺施工要点

⑴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以便作业。而后拆除梁与楼板模板的连接角方木及梁侧模板,以使两相邻模板断连。

⑵下调支柱顶托后,再用钢钎轻轻撬动模板,或用木锤轻击,拆下第一块,然后逐块逐段拆除。切不可用钢钎或铁锤猛击乱撬。每块模板拆下时,用人工托扶放于地上,在原有支撑上适量搭设脚手板,以托住拆下的模板。严禁使拆下的模板自由坠落于地面。

⑶拆除梁底模板的方法大致与楼板模板相同。但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板时,应从跨中开始下调支托,然后向两端逐根下调,再做后续作业。拆除梁底摸支柱时,亦从跨中向两端作业。

5.5.1.1、检查模板的位置、标高、截面尺寸、柱垂直度与设计图纸的符合性及质量验收规范要求;模板的板面、背楞、支撑和连接件与模板方案的符合;模板下口、洞口及角模处的拼缝口的严密性、泡沫密封条是否都贴上、贴好。

5.5.1.3、办好工序交接手续

模板支撑架体必须按施工方案执行,平行顺直,架体稳固,扣件连接达到脚手架验收规范要求,扣件扭力符合规范要求。

5.5.2、机具准备并检查

5.5.2.1、混凝土泵车、试运转良好。

5.5.2.2、串筒、振捣器准备充足,振捣器要试运转良好。

5.5.2.3、泵管铺设、固定完毕。

5.5.3、商品混凝土

5.5.3.1、签定商品混凝土合同时,要将每个浇筑部分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数量、坍落度及允许偏差(详见下表)外加剂、水泥品种、缓凝要求、抗渗标号、初凝时间、终凝时间、供应速度、供应时间、地点等要写清楚。

不同泵送高度入泵时混凝土坍落度选用值

混凝土经时坍落度损失值

5.5.3.2、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根据所选用的水泥品种、砂石级配、粒径、含泥量和外加剂等进行混凝土预配,最后得出优化配合比,并把试配结果提前报送到项目经理部,由现场总工程师审核,报监理工程师审查合格后,方准使用。

11.5.3.3、外加剂的性能和种类,必须符合****市建委所规定批准使用的品种和生产厂家,并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准使用。外加剂、掺合料由试验确定。

5.5.3.4、通知混凝土搅拌站浇筑时间、标号、方量及到现场的时间、到场间隔等。

本工程高支模共为5个区,每一个区单独进行混凝土浇筑。各分区采用布料机进行砼浇筑,先浇筑高跨架体四周框架柱,再浇筑本层其余框架柱,最后浇筑本层梁、板。

1)布料机作业半径为15m,先转圈浇筑四周围柱,每根柱每次浇筑1m高,依次浇筑完毕后,进行楼面梁、板砼浇筑。楼面梁、板砼浇筑从一侧开始向另一侧推进,布料机布置如下:

6.1、高支模施工组织管理构架

交底的形式分为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均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相关班组成员、管理岗位人员进行交底,并落实相关签字手续。

6.3、施工中管理要点

1)竖向结构隐蔽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进入下道模板支架工序的施工。

2)模板支架搭设方式符合施工方案要求,并通过项目部工程、技术、质量、安全部门共同验收。

3)混凝土浇筑方式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控制堆载,避免上部荷载集中化。

4)模板拆除方式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拆模时间符合相关检测结果和规范要求。拆模以接到拆模通知书为准,不得私自拆除任何构件。

(1)不满足要求的相关材料一律不得使用,采用问责式制度,相关人员签字。

(2)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加大检查力度,将隐患消灭在初始状态,避免遗留安全隐患和加固时人力、物力大量耗费。确保一次验收通过。

(3)混凝土结构观感质量符合相关验收标准,少量的缺陷修补完善。

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线条顺直,几何尺寸准确(在允许偏差以内),色泽一致,无蜂窝、麻面、露筋、夹渣,模板拼缝痕迹有规律性,结构阴阳角方正且无损伤,上下楼层的连接面平整搭接,表面无需抹灰即可达到相当于中级抹灰的质量标准。要求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80%,不合格点率7%以下。

7.3.1、建立岗位责任制及质量监督制度,明确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质量控制责任。

7.3.2、技术负责人组织好图纸的自审、会审,对操作者进行技术交底,即要交待施工流程工艺要求,还要交待工程要达到的质量标准要求。在技术交底的同时要做好质量交底,将项目部的质量目标分解到每一道工序之中。

7.3.3、严格按工序质量程序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7.3.4、全面推行样板制。对分项样板施工进行专项控制,监督施工全过程。分项样板施工完后,组织业主、监理进行检查,认可后方可大面积施工。

7.3.5、施工过程中建立有效的质量信息反馈及定期质量检查制度。项目经理部对于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质量问题整改单形式下发至班组,同时报项目总工程师、生产经理、工程部、技术部备案,并对质量问题整改单上的问题进行跟踪、复检。

7.3.6、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质量责职,制定各级岗位人员职责,明确分工。

7.3.7、做好工程质量计划、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工作,确定技术交底中质量标准。

7.3.8、组织班组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岗位教育,开展TQC小组活动和技术革新。

7.3.9、贯彻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开展“一案三工序”管理活动,及时提出存在的质量问题和工序改进建议,对交付检验的工程质量负责。

7.3.10、加强施工图纸和变更洽商的使用和管理,施工技术人员要认真理解设计意图,对变更要及时通知有关人员。

7.3.11、给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配备齐各类施工规范、规程、标准图集等指导性文件,建立借阅手续,为正确施工提供必要的技术保证。每天召开主要管理人员碰头会,及时解决、协调质量问题。

7.3.12、模板支设过程中,木屑、杂物必须清理干净,在顶板下口留设清扫口。将杂物及时清扫后再封上。

7.3.13、对局部的漏浆、挂浆应及时铲除。

7.3.14、各类模板制作应严格要求,经项目部技术质量监督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模板支设完后先进行自检,其允许偏差必须符合要求。凡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返工调整,合格后方可报验。

7.4.1、木模板加工质量标准

7.4.2、木模板安装质量标准

7.3.4预埋件和预埋孔洞的允许偏差

7.5、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现象:后台模板加工质量粗糙,拼缝不严,板面变形,尺寸偏差大。预留洞模板制作马虎。

防治措施:模板制作中严格按翻样尺寸配制,选用质量合格的材料,接缝要严密,所有龙骨加工精度,对加工的模板严格检查验收。

防治措施:支模前按图纸弹好轴线和断面尺寸,矫正钢筋位置,防止漏浆,浇筑砼时先浇筑100mm去石子砂浆防止烂根。

现象:楼板、梁底不平、下挠;梁侧模板不平直、梁上下口涨模。

防治措施:梁、板底模板的龙骨、支柱的截面尺寸及间距应通过设计计算决定,使模板的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作业中应认真执行设计要求,以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变形。模板支柱应立在垫有通长木板的坚实的地面上,防止支柱下沉,使梁、板产生下挠。梁、板模板应按设计或规范起拱。梁模板上下口应设销口楞,再进行侧向支撑,以保证上下口模板不变形。

八、成品保护及绿色施工措施

8.1.1、模板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不准碰撞柱、梁、板等混凝土,以防模板变形和损坏结构。

8.1.2、不得用重物冲击已支好模板、支撑;不准在模板上任意拖拉钢筋;在支好的顶板模上进行预埋管打弯走线时不得直接以模板为支点,须用木方作垫进行。

8.1.3、拆摸时应尽量不要用力过猛过急,严禁用大捶和撬棍硬砸硬撬,以免混泥土表面或摸板受到损失坏。

8.1.4、为保证墙面质量,模板面要随时清灰。

7.1.5、搭设脚手架时,严禁与模板及支柱连接在一起。

8.1.6、不准在吊模、水平拉杆上搭设跳板,以保证模板牢固稳定不变形。浇筑混凝土时,在芯模四周要均匀下料及振捣。

8.2.1、施工前对模板工程的方案进行优化。穿梁螺栓使用普通螺栓,螺栓加放PVC套管,以便于螺栓拆除,增加螺栓周转使用次数,减少资源浪费。

8.2.2、梁、板模板面板采用覆膜多层板制作,在进行模板制作过程中,使用封边胶对多层板进行封边处理,以便增加多层板使用寿命,增加模板周转次数。

8.2.3、木材加工厂在进行木模板制作、安装过程中,尽量实行标准化的批量生产,以达到节约材料、成本、节约施工周期的目的。

8.2.4、加强模板施工管理,拆模时,严禁硬撬,不能使用大锤,以防止模板碰撞混凝土开裂,模板拆除后及时清理海绵条等粘结物,码放整齐,将表面清理干净,增加模板周转次数。废旧模板整修后用作临边洞口的盖板、柱子与楼梯踏步的护角。

合理使用模板及支架木方,避免大材小用。

模板安装及拆除合理,减少模板的损耗率。

实行领料、收料签字手续,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台帐。

易损坏材料及手头工具实行以旧换新制度。

模板拆除后集中维修、清理、发放、退场。

九、安全与文明施工措施

9.1、本模板工程危险源

模 板 工 程 危 险 源 台 帐

9.2、安全施工保证制度

9.2.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9.2.2、三级教育制度:队伍进场后,所有人员经过项目安全监督部的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施工。

8.2.3、安全交底制度:施工前,专业安全员必须对工人进行安全交底。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和防范安全事故的措施传达到每一名工人。

9.2.4、持证上岗制度: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9.2.5、安全检查制度:每天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对现场临电设施、临边防护,起重吊装、机械伤害等安全事故多发点进行全面检查,排除安全隐患。

9.2.6、标识牌制度: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现场内各种安全标牌必须齐全、醒目,按相关规范和要求设置,以达到警示作用,预防事故的发生。

9.3、具体安全施工措施

9.3.1、要严格按照有关施工安全操作程序和模板施工说明中的规定执行,电梯井门在每层施工完后,要安装封堵防护门,不得在井筒内操作。

9.3.2、模板就位前要有缆绳纤拉,防止模板旋转,碰撞伤人。

9.3.3、模板堆放区场地面必须坚实无下沉,柱模板应堆放在专用工具架上。

9.3.4、人工组装柱模板时应协调一致,防止砸倒伤人。

9.3.5、浇筑混凝土时随时观察梁模板及柱模的挠度、稳定性和倾斜度。

9.3.6、施工现场不准吸烟。模板堆放区、木工房、木料堆放区应有完善的防火、灭火措施。

9.3.7、拆模板时应相互配合,协同工作。传递工具时不得抛掷。拆顶板模板时不允许将整块模板撬落。拆模时应注意人员行走,并注意提醒。

9.3.8、模板吊装要慢起轻落,吊运模板必须保证两个以上的吊点,方可起吊,吊装前要检查吊钩的焊缝是否有开裂、预设钢板螺栓是否松动、拉接吊钩的木方是否有裂纹等,如出现上述问题要及时加固解决。

9.3.9、模板吊装时,设专人指挥,信号工与吊车司机必须统一信号,密切配合,信号指挥工与挂钩人员必须在安全可靠的地方操作,严禁人随模板一起调运,严禁在吊运物品下站人。吊装模板时要注意避免模板之间相互碰撞,以保护板面。

9.3.10、不得在脚手架上堆放木料、模板及其它材料。

9.3.11、模板支设做到工完场清,现场模板架料堆放整齐,有明显标识;现场模板架料和废料及时清理,并将裸露的钉子拔掉或打弯。

9.3.12、施工中的楼梯口、预留洞口、出入口应做好有效防护。

9.3.13、大风、大雨天气停止施工。

9.3.14、操作人员在2米以上高度作业时,必须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

9.3.15、严禁高空向下抛物,施工时工具和材料均要传递,严禁投掷;

9.3.16、在模板拆装区域周围,应设置围栏,并挂明显的标志牌,设专人看管,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

9.3.17、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电钻、电锯、电刨必须有良好的接地保护,按操作规程施工;

9.3.18、登高作业时,各种配件应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板上,各种工具应系挂在操作人员身上或放在工具袋中,不得掉落;

9.3.19、模板上的小配件,必须装入专用箱,禁止随手乱丢,以免掉落伤人。

9.3.20、电梯坑、集水坑处施工完毕后,在洞口处铺设50×100木方,上面铺盖胶合板并临时固定,并设立警示牌,防止人员坠入电梯坑和集水坑中造成伤害。

9.3.21、随架体升高,每层楼平台对应架体内满铺大眼网。

十、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

10.1、模板拆除后的材料应按编号分类堆放。

10.2、模板每次使用后清理板面,涂刷脱模剂DB63/T 1953-2021标准下载,涂刷隔离剂时要防止撒漏,以免污染环境。

10.3、模板安装时,应注意控制噪声污染。

10.4、模板加工过程中使用电锯、电刨等,应注意控制噪音,夜间施工应遵守当地规定,防止噪声扰民。

10.5、加工和拆除木模板产生的锯末、碎木要严格按照固体废弃物处理程序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10.6、每次下班时保证工完场清。

组员:方学军、王志刚、张彬、张俊一、孙海波、李昊、李海涛、马春福、韩立军、苏云海、刘建设、刘晓勃、赵伟、田浩、范建良、刘琦、朱润华、李金臣、鲁耀国、任国亮、谢林杰、丁阳、常本勇、吴一帆、李念、董建东、金国帅、商超、田继凯、朱永安、邹代云、许尔德

当施工发生事故GB50930-2013标准下载,若应急救援小组组长不在位时,由副组长负责现场指挥救援。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