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万吨延迟焦化联合装置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240万吨延迟焦化联合装置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3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240万吨延迟焦化联合装置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1、编制依据及施工承诺

240万吨/年延迟焦化联合装置桩基工程招标文件及工程地质勘探资料

JB/T 13627.2-2019 数控螺旋转子磨床 第2部分:技术条件.pdf所依据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3公司管理体系文件(质量/HSE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

本工程施工的指导思想:以质量为中心,以工期为目标,精心组织,科学管理,高速优质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我单位将集中优势,抽调具有同类工程施工管理经验、责任心强的项目施工人员,组成本工程项目经理部对施工现场进行统一管理,与此同时我单位将在人力、机械、材料、资金等方面对本工程给予重点支持确保生产及施工的需要。

为加强施工控制,我公司针对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服务等控制要素,严格按ISO9001:2000质量体系和HSE管理体系制定管理目标。

(1)质量合格率100%。

(2)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3)竣工资料 (包括技术记录、竣工图及质量检查验收记录、签证)完整、满足要求。

本工程计划从2007年11月15日开工至2008年2月28日完工,我单位将做到:发挥管理优势,精心组织,按期交付工作面,全力满足合同要求。

坚决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规定,全面实行“预控管理”,从思想上重视,施工现场保持安全达标合格率100%,杜绝任何人身伤亡事故和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安全隐患整改率100%。

本着业主至上、工程全局为重的宗旨,切实认真地履行本工程服务的职责,为业主提供全面、细致、周到的服务。

(1)工程施工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为工程尽早开工创造有利条件。

(2)工程施工中:做好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积极主动地为使工程优质高速的实施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工程实施当中若出现一般工程问题则由现场项目经理解决,对于重大问题则由公司在24小时内解决。

(3)工程竣工后:做好与建设、监理单位的工程移交以及竣工资料的移交工作。

(4)工程回访:由工程回访小组与业主商定具体的回访日期及程序,征询业主对工程质量的评价,对存在的施工缺陷协商处理,同时作好回访记录并保存。

2.1工程范围及工作量

注:1、弃土外运投标方自行处理。

2、以上桩的数量均为暂定,最终以施工图为准。

2.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场区岩土层分为七大层。特征描述如下:

①:素填土:本层颜色比较杂,以黄褐色为主,夹杂灰黑色。该层主要由砂土、油页岩碎屑、碎石和粘性土组成,该层地表主要为砖块和砼等

地层厚度为0.58~4.30m,平均厚度为3.17m;层底标高为95.74~98.73m,平均标高为97.47m。

②粉质粘土:黄褐色~灰褐色,含有铁锰结核,偶见砂粒。浸染褐红色斑迹,韧性中等。呈软塑~可塑状态。

地层厚度为0.40~3.40m,平均厚度为1.32m;层底标高为94.17~97.94m,平均标高为96.30m。

③粗砂:褐色~灰褐色,该层主要为石英、长石等矿物成分组成,磨圆度较好,含有少量卵石。呈饱和,稍密~中密状态。

地层厚度为0.50~5.19m,平均厚度为1.48m;层底标高为90.97~96.40m,平均标高为95.03m。

④圆砾:褐色~灰褐色,该层主要为石英、长石等矿物成分组成,磨圆度较好。含有卵石,最大粒径约40~50㎜。呈饱和状态,密实度以密实为主,局部呈稍密~中密。

地层厚度为0.70~4.70m,平均厚度为1.93m;层底标高为89.44~94.96m,平均标高为93.14m。

场地下伏基岩为风化页岩、砂岩和白云岩。

页岩:黑色~灰绿色,呈页状或薄片状层理,质软、性脆、易裂。页岩中的矿物质与有机质均匀细密地混合,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

地层厚度为0.50~4.10m,平均厚度为1.90m;层底标高为86.94~93.79m,平均标高为91.24m。

砂岩:灰绿色~灰褐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黑云母和方解石,碎屑结构、变余结构。其中石英为次棱角状、次圆状、最大粒径0.42mm,呈变余结构存在、含量约25%;长石为次圆状、圆状、最大粒径1mm,呈变余结构存在、含量约15%;黑云母为片状、褐色、吸收性强、呈变余结构存在、含量约5%;岩屑为方解石屑、呈变余结构存在、含量约5%;胶结物为泥质及隐晶现已变成黑云母、含量约50%。

岩芯呈碎块状和短柱状,岩体裂隙较发育。岩石质量指标RQD约为15~20。

岩芯呈柱状,岩体裂隙较少。岩石质量指标RQD为55~70。

白云岩:灰黑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白云石和石英,微晶结构,条带状构造。其中白云石为褐色微晶结构、含量约占90%;石英为他形晶、粒状、大致沿层理呈方向性分布、与白云石相间呈条带状构造、含量约占10%。

该层在本次勘察阶段未钻穿。

场区地下水位稳定标高为94.54~99.63m,地下水类型为潜水。

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在长期浸水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在干湿交替条件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有无腐蚀性。

3.2现场混凝土需破除和地下管线保护:由于现场地下管线的分布位置和深度不明确,建议业主对其进行查询或详细勘查,以免造成地下管线的破坏,施工中应注意管线分布,对业主提供的管线分布处要精心施工,如果由于无法探知而造成的管线以外损坏,应协助业主进行处理,该部分费用应由业主承担。

3.3 道路可通至施工现场。

3.4用电计划:本工程用电主要为钢筋笼加工和钻机、泵车等,计划用电量为800KW,计划使用时间为整个施工期。

施工用电主要是钻机、电焊机、泵车等,根据配备的设备计划用电量为800KW。

根据工程特点及施工工期,须夜间施工,为此场地内将配备若干套镝灯,分别布置在场地周围,保证其施工夜间照明。镝灯采用固定架体,架体搭设要有足够的稳定性,确保施工安全。

为正确领会设计意图,进一步熟悉设计内容,请设计院在开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并组织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发现疑问及时和设计院联系。

编制满足施工要求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

在严格遵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国家及部颁的技术法规,单位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对本工程的施工进行全面策划,明确各分部和分项工程的质量目标及施工要点,细化质量控制程序及施工方案。

为使项目施工始终处于质量受控状态,使项目施工质量计划能得到有效实施,项目部将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做好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合理调度计划,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工程特点及进度要求,修订针对性强,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包括质量通病的预防性的措施。

对所有参与本工程施工的人员进行入场教育工作。

根据国家现行施工规范的要求,核对并备齐本工程技术资料表格,根据公司管理体系要求,备齐本工程管理体系运行记录表格。对于所有材料、设备以及工程外观质量,都必须依照国家和部颁的相关现行技术标准、规程和规范执行,并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项目划分、质量评定和工程验收。

熟悉施工坐标系统,必要时进行正确换算。

对投入本工程的所有计量器具按规定进行检定。

建立本工程测量控制网时应在轴线四周外设置半永久性控制点,使其在放线及施工过程中的校核中起到控制基准的作用。控制点启用前须进行封闭校核及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配备检定合格的测量仪器及配套器材,保证能够不断监视和测量桩基的质量。

4.1为保证施工现场布置紧凑合理,现场施工顺利进行,施工平面布置原则确定如下:

合理布置现场,规划好施工组装场地和进出通道,减少运输费用和场内二次倒运。

既要满足施工,方便施工管理,又要能确保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和环保的要求,不能顾此失彼。

应在允许的施工用地范围内布置,避免扩大用地范围,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分期进行施工场地规划,将施工道口交通及周围环境影响程度降至最小、将现有场地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施工布置需整洁、有序,同时做好施工防噪措施,创建文明施工工地。

4.2根据以上布置原则,拟对现场如下布置:

现场道路,利用现有主干道路并铺设临时出入便道。

场地排水,排浆,根据现场要求,合理排放。

施工用电电源接入施工区域内。

施工用水由招标方将水源接入施工区域内。

5.项目组织机构和项目管理班子配备

详见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5.2组织机构人员配备表

6.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钻机安装、调试 → 钻机就位 ← 钻机平稳周正

垂直度 → 钻 进 ← 泥浆性能指标

标高控制指标 → 钻进桩底(验收) ←入持力层

一次清孔 ← 泥浆性能指标

下钢筋笼 ← 钢筋笼制、安

下导管 ← 导管长度

二次清孔 ←沉渣深度控制(验收)

初灌量控制 ↘ ↓ ↙放隔水栓

浇 筑

导管埋入砼中长度控制 ↗ | ↖混凝土拌制← 原材料验收

桩顶处理 ← 桩顶标高控制

拔护筒

养 护 —→桩孔回填处理

测量放样人员应根据业主给定控制点,严格按照施工图负责定位、放样和水准点引测工作。

用全站仪 准确放出各桩位中心,用骑马桩固定位置,用水准仪测量地面标高,确定钻孔深度。

测量放样结束后,应请甲方、监理进行复检,并做好测量复核签证工作。定位时,要求机具中心线对准桩位,机具平稳周正,利用水平尺检验钻机平稳,确保钻杆垂直。在钻进3~4m后,利用水平尺重新检测机具平整度。

根据施工测量放线结果,邀请建设单位一同指定泥浆池位置,及时挖好泥浆排放池,作到泥浆有续排放;施工过程中,保证足够泥浆运输车,泥浆能够即时外运到建设单位指定地点。

在钻机施工区挖一个供循环的泥浆池,容积约5~10m3。另外施工区域内挖设一个约15m3的储浆池。施工结束后,将泥浆池及储浆池的泥浆清理干净,并用粘土回填平整。

泥浆的搅拌用泥浆搅拌机搅拌而成,调好的泥浆贮存在泥浆池内,用泥浆泵泵入钻孔内。

泥浆的温度不能低于5度,要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

护筒的内径应比使用的钻头直径大20cm,高度随水位及地质情况而定,一般为1.5~3cm。护筒顶面应高出高出施工地面0.3m。水中筑岛,护筒埋好后,周围用粘土夯实,应注意在夯实过程中,应沿护筒周围同时进行,以免护筒由于受力不均衡发生偏移,然后校正护筒中心线,并测量护筒顶标高,护筒位置应埋放正确和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2.0mm。

采用泥浆护壁钻进成孔。

钻进速度应根据不同土层采用不同速度,软质土为慢速钻进,粘性土为中速钻进。

本工程施工前进行试成孔,以便核对地质资料,检验所选设备,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选用塑性粘土制备泥浆,钻进时泥浆比重控制在1.20以内;含砂率≤8%;粘度≤28s。

钢筋笼制作在现场进行加工,制作场地面积适当满足施工需要,保证钢筋笼制作过程不被泥土污染。

钢筋笼制作时按照钢筋笼设计规格进行。

箍筋采用螺旋箍,每隔2m设置一道焊接加强箍筋,加强筋与主筋交错连接,主筋保护层为50。钢筋笼保护层采用水泥环,每4m 一道,每道由4个环组成,保护层厚度为50mm。保护层允许偏差为±20mm。

焊接或绑扎钢筋骨架时,先支好马架,将桩的主筋(包括加强环筋)放于马架上摆开,按主筋的设计间距在加强筋上焊牢,然后一根主筋上划出箍筋位置,再把钢箍套入,并逐根与主筋焊牢。

钢筋笼制作完成后,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主筋间距: ±10mm

箍筋间距或螺旋筋距: ±20mm

钢筋笼直径: ±10mm

钢筋笼长度: ±50mm

钢筋笼入口采用吊车吊放,其吊点位置应在笼子最上端的加强筋上。在同一截面(35d长度范围之内)电焊接头不得超过50%。

钢筋笼安装前应按图纸核对钢筋配料单和料牌,由现场施工员和监理认可后方可进行钢筋的安装,随时作好钢筋笼安装隐蔽验收、签证工作。

钢筋笼运输时采用吊车吊运,其吊点位置应在笼子最上端的加强筋上。在吊运和安装时确保钢筋笼不发生无法恢复的变形。

钢筋笼应垂直缓慢放入孔内,防止碰撞孔壁,钢筋笼放入孔内后,立即采取固定措施,确保其位置与标高符合要求,并且进行砼浇筑前的清孔工作。

安放钢筋笼。将钢筋笼与护筒焊牢。钢筋笼吊入桩孔后用吊筋临时固定,防止浮笼。

最后下导管,进行清孔,将孔底沉渣厚度控制到≤50mm,测绳采用细钢丝绳经过钢尺比长后使用。泥浆比重为1.15~1.20。清孔时必须保证补充足够的泥浆。

本工程灌注桩采用商品砼,设计混凝土桩身强度为C30,商品砼必须有合格证。

检查成孔质量合格后应尽快浇注混凝土。桩身混凝土必须留有试件,每浇注50m3必须有1组试件,小于50m3的桩要保证承台下有一组。

安装导管。利用吊车将导管放入,导管直径、长度应与孔深配套,管距孔底0.3m ,初灌量应保证混凝土扩散后,导管埋入深度不小于1m 。

浇筑管每节连接处一定要密封,应随时观察密封圈的破损情况,严防渗漏泥浆进入导管引起堵管。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装、试压,试水压力为0.6~1.0Mpa。

灌注应在清孔合格后30分钟内开始。

第一次初存量后,不可提动导管,只有混凝土充满导管和料斗后才能提升导管。

严格控制导管提拔速度,及时测定混凝土面埋置深度,确保卸下导管后,保持导管在混凝土面以下2~6m,导管应一节一节拆下。在混凝土面接近桩顶标高时应控制加料量及测定混凝土面标高,使浇筑后混凝土面必须高出桩顶标高700mm。

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不得中断。

  钻机就位→成孔→钻杆内灌注混凝土→提升钻杆→灌注孔底混凝土→边泵送边提升钻杆→成桩→钻机移位。

原材料要求: 水泥,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砂: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

粉煤灰:选用Ⅲ级或Ⅲ级以上等级的粉煤灰。

根据要求,提前准备所需砂石、水泥及其他材料,按规定堆放并作好防护措施,防止受冻、受潮。

混凝土拌制:混凝土配合比由试验室做出,搅拌要均匀,搅拌时间不低于2分钟,塌落度控制在18~22cm左右。

7.2.4钻机就位,调整钻杆与地面的垂直度,确保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5%。

7.2.5成桩:在钻至设计深度后,应准确掌握提钻杆时间,边提钻边泵压混合料,混合料泵送量应与拔管速度相配合,遇到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层,不得停泵待料。

7.2.6施工时,桩顶标高应高出设计标高,一般不小于0.5m。

7.2.7成桩过程中,抽样做混合料试块,每台机每天应做一组。

8、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8.1质量管理体系和目标方针

8.1.2本工程质量目标:质量合格率100%(见1.2.2)。

8.2 项目经理部各部门职责

8.2.1 项目部经理:负责对所承担项目的施工全过程进行控制。对工程项目部实施管理。是安全、质量、工期的第一责任人。其职责为:负责项目经理部的全面工作,沟通部门之间、项目经理部与作业队之间、与公司之间、与业主及各横向单位之间的关系。

8.2.2 HSE经理:负责对生产过程的全面管理。具体负责环境、质量、安全的总体实施和公司贯标文件的实施。

8.2.3 其余管理人员:技术负责人负责现场技术工作的管理,如图纸文件的管理,技术方案的编制,并监督施工班组实施;质量负责人负责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和保证工作;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和安全施工;质检员负责进货和生产过程的检验实验;机务员负责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的管理;材料员负责材料采购、收发和管理;资料员负责现场信息的收集和竣工资料的整理。

8.3 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8.3.1测量要经过内部检查和现场监理或甲方的验收,确保桩位施放准确。

8.3.2施工前对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情况进行检查,严格控制各项指标,确保质量合格

8.3.3施工过程中对成孔、清渣、安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等进行全过程检查,钻孔过程中,保证成孔的桩径、垂直度,钻孔过程中出现钻机晃动等异常现象,应检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8.3.4施工中预留试块应分为标准养护和同条件养护。

8.3.5把好成孔关,保证成孔质量。泥浆护壁成孔,发生斜孔、弯孔、塌孔或沿套管周围冒浆以及地面沉降等情况,应停止钻进。经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8.3.6保证钢筋笼的施工质量,钢筋的质量和规格应有质保书和复试报告,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一律不得使用。钢筋的焊接强度必须大于母材强度,且应有测试报告。焊缝的长度、厚度必须满足要求,钢筋笼吊装时,应避免碰损笼身,并保证垂直下孔。

8.3.7钢筋笼在堆放、运输、起吊,入孔等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严格执行有关技术规范。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砼坍落度必须经常测定,坍落度符合规范要求。

8.3.9施工中应经常测定泥浆密度,并定期测定粘度、含砂率和胶体率。清孔过程中,必须及时补给泥浆,保证泥浆面稳定。

8.3.10为确保孔底沉渣测量的准确性,采用测绳和钢尺经常进行校验。

8.3.11 对材料及半成品进行标识。

8.3.12施工结束后汇总竣工资料:开、竣工报告;测量放线验收单;钻孔记录;浇筑记录;钢筋笼验收;综合质量评定;钻孔灌注桩汇总表;混凝土合格证,原材料质保书及检验报告;设计变更通知;试块抗压报告;交工验收证明书;竣工图等。

8.4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关键点质量控制

8.4.1、孔底沉渣控制

孔底沉渣是影响桩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水下灌注桩桩底沉渣厚度不得超50mm。施工中要要严格控制泥浆性能。泥浆的比重、粘度比重以1.15~1.2、粘度为小于28s为宜。钻孔结束后,在进行一次清孔的同时必须不断地补充新鲜泥浆,将孔内含砂量大、性能差的泥浆置换出来;二次清孔时采用泵吸反循环清孔,若采用正循环清孔,要排出岩渣和泥团,须加大泥浆比重和粘度,且清孔的速度要慢。钻孔完毕后施工人员必须对终孔进行验收,根据钻杆和钻头或测绳的总长度和上部剩余长度检查终孔深度;要严格检测钻杆和钻头或测绳长度的准确性,杜绝以超深来抵消孔底淤积。

8.4.2、孔壁坍塌控制

孔壁坍塌一般是因预先未料到的复杂的不良地质情况、护筒未按规定埋设、泥浆粘度不够、护壁效果不佳、孔口周围排水不良或下钢筋笼及升降机具时碰撞孔壁等因素造成的,易造成埋、卡钻事故,在施工前首先应认真审阅场地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对地层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必须严格要求按规定埋设钢护筒,保证孔口排水良好,下设钢筋笼要防止偏斜,及时灌注混凝土,减少沉渣时间,以保证桩身质量。

8.4.3、扩径和缩径控制

扩径、缩径都是由于成孔直径不规则出现扩孔或缩孔及其它不良地质现象引起的,扩孔一般是由钻头振动过大、偏位或孔壁坍塌造成的,缩孔是由于钻头磨损过甚、焊接不及时或地层中有遇水膨胀的软土、粘土泥岩造成的。缩径会减少桩的竖向承载力,而扩径会增加成本,为避免扩径的出现,检查钻机是否固定、平稳,要求减压钻进,防止钻头摆动或偏位,在成孔过程中还应要求徐徐钻进,以便形成良好的孔壁,要始终保持适当的泥浆比重和足够的孔内水位,确保孔内泥浆对孔壁有足够的压力,成孔尤其是清孔后必须尽快灌注水下混凝土,尽可能减少孔壁在小比重泥浆中的浸泡时间,经常对钻头的直径进行校正,钻头直径一般比所需成孔直径小20~25 mm为宜。

8.4.4、灌注过程质量监控

①检查钢筋笼顶固定措施是否可行,其顶面标高是否满足设计要求;②核查原材料的质保书和复试报告;③检查导管的长度及导管的水密性,核实导管底部离孔底的距离是否满足规范要求;④检查储料斗的容积是否可以达到混凝土初灌量导管的埋深;⑤导管下放完毕后,灌注前再一次检查井底沉渣或泥浆沉积厚度是否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⑥浇灌混凝土过程中,检查导管的埋深、压浆及混凝土面上升情况,注意孔内是否有异常情况;⑦按规定随机取样做试块,浇灌完毕检查混凝土顶面标高

8.4.5、灌注过程主要环节质量控制

1)混凝土坍落度控制

混凝土的坍落度对成桩质量有直接影响,坍落度合理的混凝土应是拌和均匀、和易性好、内阻小、初凝时间长、润滑性好且有较好的触变性能,坍落度合理的混凝土可有效地保证混凝土灌注性、连续性和密实性,一般应控制在16~22cm范围内。做好混凝土的试块工作,并保证取样的真实性。

2)导管埋深控制

导管底端在混凝土面以下的深度是否合理关系到成桩质量,必须予以严格控制。在开始浇灌混凝土时,料斗必须储足一次下料能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达1m以上的混凝土初灌量;在浇注过程中,要经常探测混凝土面实际标高、计算混凝土面上升高度、导管下口与混凝土面相对位置,及时拆卸导管,保持导管合理埋深,严禁将导管拨出混凝土面,导管埋深一般应控制在2~6m,过大或过小都会在不同外界条件下出现不同形式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桩的质量。

3)钢筋笼上浮控制

在灌注混凝土前,钢筋笼自重与悬吊力形成平衡状态,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由于下列原因引起钢筋笼上浮:①钢筋笼在孔口固定不牢固或提升导管用力过猛,将钢筋笼钩挂;②混凝土面到达钢筋笼底面时,导管埋深过浅,灌注量过大或混凝土面超过钢筋笼底一定高度时,导管埋深过大;③混凝土质量差,对于易离析、坍落度损失大的混凝土,都易使钢筋笼上浮,解决的办法是正确操作,用吊筋临时固定,灌注过程中加强观测,确保混凝土质量及加快混凝土灌注。

4)桩头质量控制

当凿除桩顶浮浆层后,应保证设计的桩顶标高及桩身混凝土质量。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要想保证桩头的质量,必须控制好最后一次灌注量,桩顶不得偏低,凿出浮浆高度后必须保证暴露的桩顶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值,要求灌注混凝土的高度要超过桩顶标高。必须重视影响桩头质量的因素,采取如下控制措施:①严格成孔工艺,清孔彻底,采用正确的水下混凝土灌注工艺,使钻渣、泥皮被顶起至桩顶,在桩头形成较厚的浮浆层;②施工中应测准混凝土上升面标高;③应确定合理的超灌量,根据浮浆层厚度及桩顶标高附近的工程地质情况,取0.7 m的超灌高度;④清孔泥浆要满足要求,灌注混凝土前,要进行孔底泥浆取样,孔底50 cm范围内的泥浆比重≤1.20、粘度≤28s;⑤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尽量少上下活动导管,导管埋深要在2~6m范围。

8.5 质量保证制度

8.5.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见附表3),严格按质量体系中规定的责权利要求运作,把质量管理的每一项工作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岗位者中去,使质量工作事事有人管,专职部门岗位把关,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使项目部的每个人都担负起质量责任:质量是企业生命,质量责任重于泰山。

8.5.2制订创优规划,确保工程达全优标准,为整体工程创优打下基础,并根据创优规划,认真组织落实各项措施。

8.5.3强化全员质量意识、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企业经营思想,将岗(班)前教育、岗位培训做为质量管理的先导措施,把质量管理工作变为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在施工中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培养开拓求实,精益求精的良好作风。同时,注意抓好工程质量的稳定性和执行标准的自觉性。

8.5.4、坚持质量管理责任制制度,做到目标明,任务清,定岗定责。施工队对个人、项目部对施工队逐级考核。实行质量否决权,引入竞争机制,落实奖罚措施,密切与经济挂钩,在承包中把质量作为计价浮动标准,做到“一包三保”(即:包任务、保质量、保安全、保工期)。积极开展质量的竞赛活动,对优质的重奖,不合格的重罚,坚持标准不含糊,不凑合,不迁就。工程未经签证不予验工计价。

8.5.5、工程技术人员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尽职尽责,抓好施工过程中各工序质量的管理,坚持“三工”制度;细心领会设计意图,做到工前交底准确明了;密切把握工中的动态因素,工中检查指导细致严格,发扬优点纠正不良现象;工后进行经常性的总结评比,使工程质量得到良好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的同时,注重抓好技术交底,图纸资料复核、测量放样、材料检验、内业资料整理、各种签证的办理,工程日志的填写等关键环节,促使工程一次成优。

8.5.6、在质量管理上,积极配合建设、设计单位搞好各种监督、检查。

8.5.7、严格施工管理中的质量标准,做到按程序施工。

8.5.8、狠抓工程质量管理的落实,充分发挥各级质量监察组织的作用。

9.5.9、加强测量人员的管理,保证测量质量。对所埋设的护桩要进行每天复核;测量仪器精确可靠,定时校正。

8.5.10、对关键工艺、工序实行技术员跟班作业,指导、监督质量的实施。

8.5.11、质量举报制度

在项目部驻地和施工现场,设质量举报箱,所有不按规范要求作业,尤其是在隐蔽工程的施工中进行弄虚作假的,经发现,人人都可举报。凡举报属实者,给举报人一定的物质及经济奖励。被举报的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8.5.12、旁站制度

为了保证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关键部位实行技术人员旁站制度,例如对位插桩、接桩焊接、送桩等工序,都要求现场技术人员进行旁站监督。

8.5.13、实行质量终身制,建立单位工程质量卡片制度

根据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实行质量问题终身负责制,所承建的每个单位工程,都建立质量卡片,并随竣工文件一起存档。在交付使用以后,发生何种质量问题,可随时找到有关责任人,达到工程质量的可追溯性。

8.5.14进行信息控制:

每天及时汇总检测信息,项目部进行分析,提出相应措施,必要时汇报监理业主等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工程质量。

9.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本工程安全生产目标:见1.2.4。

9.1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施工中严格执行公司的HSE(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手册和体系程序文件,制定安全管理体系(如下图示)

9.2主要职能人员职责

——负责对本项目的施工全过程进行控制,对工程项目部实施安全文明管理,是施工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贯彻落实各项安全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度,制定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

——对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和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解决,并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人员给予处理。

9.2.2HSE经理:

——负责对项目文明生产、安全过程控制的全面管理,听取安全员对安全工作的汇报,并对有关安全的技术方案进行审核;

——随时接受上级各部门安全人员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负责组织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组织项目安全培训和学习;

——若发生安全事故,做好现场保护工作及抢救工作,并在24小时内上报公司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

——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总结安全工作经验,安排下一步工作计划。按要求参加业主组织的安全例会及其它活动。

——定期向HSE经理进行工作汇报,并提出有关安全建议;

——编制具体安全制度及安全技术措施,对施工安全技术负责;

——主持日常安全工作,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进行班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做好施工班组人员的上岗安全教育;

——各工种、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进行全面、具体、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

9.3 制定并执行HSE管理方案

9.3.1 公司对工程项目进行总体策划,具体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和环境影响,制定事故预防措施,配置适合的资源。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责任人,HSE经理主管安全生产、程序运行工作,作业班组除带班班长管安全外还设一名专职人员管理安全工作。所有参与本工程施工的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并持证上岗。

9.3.2 安全检查制度

为了使国家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得到具体落实执行,对施工安全工作需经常性的组织检查(定期检查、季节性检查、班前班后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责令有关部门及时解决。

对查出的有重大伤亡事故危险的隐患,检查部门应签发停工指令书,受检查单位必须立即整改、整改后报告检查单位,复查合格后方可施工。

9.3.3安全培训和教育

9.3.3.1安全培训的教育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工作,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使项目经理、技术管理人员以及每个施工作业人员,都能够掌握、重视相应的施工安全知识,并予以执行。

9.3.3.2施工前对项目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教育,组织学习和工程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9.3.3.3定期组织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

9.3.3.4每道工序前由安全员对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安全技术交底。

9.3.3.5坚持每周一的安全会制度,总结前周安全生产工作,布置本周安全生产重点,使人人心中有数,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9.3.3.6坚持班前会制度,每日上班前在交待布置生产任务的同时,交待布置安全生产工作,对安全防患重点要详尽布置交待,做到万无一失。

9.4.1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不得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9.4.2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严禁穿高跟鞋、拖鞋上班。

9.4.3施工前必须仔细检查机械各部位,并试运转,然后使用GB50834-2013 1000KV构支架施工及验收规范,保证机械性能良好,不得带病工作。

9.4.4钻机司机施工操作必须思想集中,并且注意机械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9.4.5钻机应放置平稳,安装后钻杆中心线的偏斜小于全长的1%

9.4.6钻孔中如遇卡钻,应立即切断电源,停止下钻,在未查明原因前不得强项启动。

9.4.7钻孔过程中如遇有机架晃动、移动、偏斜DB41/T 1822-2019标准下载,应立即停钻。

9.4.8泵管铺设应尽量减少弯曲,支撑应牢固,接头处应连接可靠。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