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山隧道病害处治及思延端洞外路堤边坡处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佛门山隧道病害处治及思延端洞外路堤边坡处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0.2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佛门山隧道病害处治及思延端洞外路堤边坡处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佛门山隧道病害处治及思延端洞外路堤

审批人:

DL/T 1231-2018 电力系统稳定器整定试验导则编制人:

日期:2020年9月 日

第一章 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7

第二章 工程原设计概况及背景 8

2.1.3工程数量表 9

2.2前期检测、处治工作情况 11

2.3本次病害检测及原因分析 12

2.3.1病害检测内容及方法 12

2.3.2检测主要结论 12

2.3.3病害原因分析 21

2.4病害处治设计 22

2.4.1设计原则 22

2.4.2主要处治措施 22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 23

3.1施工总体目标 23

3.1.1工期目标 23

3.1.2安全目标 23

3.2.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设置 24

3.2.2人员配置 24

3.2.3管理职责 25

3.3施工任务划分 28

3.3.1施工队伍布置及任务划分 28

3.3.2施工队伍进场安排 29

3.4主要机械进场计划 29

3.5主要材料进场计划 30

第四章施工方案及工艺 31

4.1主要施工工序及组织 31

4.2钢管桩加固 31

4.2.1处治方案 31

4.2.2施工工序 31

4.2.3施工工艺 32

4.2.4施工质量检验 33

4.3.1处治方案 35

4.3.2施工工序 35

4.3.3施工工艺 35

4.3.4施工质量检验 38

4.4.1处治方案 39

4.4.2施工工序 39

4.4.3施工工艺 39

4.4.4施工质量检验 41

4.5二衬裂缝和渗漏水处治 41

4.5.1处治方案 41

4.5.2施工工序 41

4.5.3施工工艺 42

4.5.4施工质量检验 46

4.5.5其它注意事项 48

4.6芦山端洞口仰坡处治 49

4.6.1基本要求 49

4.6.2施工工序 49

4.6.3施工工艺 50

4.7思延端洞口路基边坡处治 52

4.7.1基本要求 52

4.7.2施工工序 52

4.7.3施工工艺 53

4.8.1基本要求 54

4.8.2监测项目 56

4.8.3监测成果及信息反馈 57

第五章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59

5.1安全生产承诺 59

5.1.1公司对安全生产目标承诺 59

5.1.2本公司对质量违约责任承诺 59

5.2安全保证体系 60

5.2.1组织保障体系 60

5.2.2思想保障体系 60

5.3安全保证措施 60

5.3.1车辆、机械作业技术保证措施 60

5.3.2用电作业保证措施 60

5.3.3防火、防雷击技术保证措施 61

5.3.4防洪安全措施 61

5.3.5劳保用品保证措施 62

第六章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63

6.1.1本公司对质量违约责任承诺 63

6.2建立、健全工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64

6.2.1确保工程质质量管理 64

6.2.2质量保证措施 64

6.2.3主要工序质量技术保证措施和手段 67

第七章 工期保证措施 73

7.2施工进度保证体系及措施 74

7.2.1工期保证体系 74

7.2.2保证工期的主要措施 74

7.2.3进度计划管理 77

第八章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78

8.1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承诺 78

8.2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79

8.2.1环境保护原则 79

8.2.2环境管理实施控制 79

8.2.3环境保护初步方案 79

8.2.4环境保护措施 80

8.3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81

8.4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81

第九章 季节性施工措施 82

9.1高温季节施工措施及方案 82

9.1.1高温季节施工措施 82

9.1.2高温季节方案 84

9.2雨季施工措施及方案 86

9.2.1雨季施工措施 86

9.2.2雨季施工方案 87

第十章 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及演习方案 87

10.1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 87

10.1.1项目实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87

10.1.2工程施工项目风险的防范策略 88

10.2事故应急预案 90

10.2.1编制依据 90

10.2.2适用范围 91

10.2.3应急预案体系 91

10.2.4应急工作原则 92

10.3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92

10.3.1重大风险源 92

10.3.2风险分析 92

10.4演习方案 93

10.4.1应急演练目的 93

10.4.2应急演练原则 93

10.4.3应急演练内容 94

10.4.4应急保障工作 94

10.4.5应急的实施 95

10.4.6应急演练评估与总结 96

10.4.7演练资料归档 96

第一章 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本实施性施工方案依据设计院佛门山隧道病害整治设计图及思延端洞外路堤边坡处治设计图、相关施工技术规范和安全技术规范、现场实际施工条件等编制而成。

2、《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H12—2015);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25、《房屋裂缝检测与处理技术规程》(CECS293:2011);

28、《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

第二章 工程原设计概况及背景

隧址区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层(Q4c+dl)粉质粘土和块石土、坡残积层(Q4d1+e1)粉质粘土和冲积层(Q4al)漂、卵石土组成,下伏基岩为下第三系渐新统芦山组(E3l)泥岩夹薄层状、透镜状砂岩。据本次地质调查和钻探揭露,拟建隧道主要穿越崩坡积层块石土、粉质粘土和下第三系渐新统芦山组(El)泥岩夹薄层状、透镜状砂岩等岩性。

区内地下水类型相应为松散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隧址区汇水面积小,径流途径短,排泄速度快,岩层渗透系数均较小,地下水存储条件差,受季节及大气降水影响,故隧道开挖后不会产生较大的地下水流。根据水样试验成果,隧址区环境水水质类型为HCO3―—Ca2++Mg2+型和HCO3—Ca2+型水,对混凝土及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均具微腐蚀性。

隧道施工中于2014年10月12日右洞LK1+745~lK2+755段出现过拱顶坍塌,并延伸至地表导致冒顶事故,并在洞顶形成一面积约6m2的陷坑。采用过地表回填注浆措施进行了处治。

佛门山隧道思延端洞外路基及护面墙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根据损毁程度。

2.2前期检测、处治工作情况

2017年5月,佛门山隧道右线LK1+700~LK1+800段二次衬砌出现开裂、渗水等病害,设计院已对该段落进行了专项检测,同年6月进行了专项处治设计,处治措施包括:

2、裂缝及渗漏水段落;对不同类型的裂缝及渗漏水病害采用针对性处置方案(表面封闭法、压力灌注法、挂盒引排法);

根据2017年11月份现场调查情况可知:

1、LK1+700~LK1+800段已完成处治设计及处治施工,该段落的病害(有压水渗漏,裂缝等)己基本得到控制。

2、隧道处治段未发现路面开裂现象。

2.3本次病害检测及原因分析

2.3.1病害检测内容及方法

目前,佛门山隧道左右线均出现路面开裂、隆起、错台、渗水,检修道沉陷、侧璧破损,衬砌开裂、渗水等病害。为完整掌握隧道缺损或病害的详细情况,为本隧道病害处治提供技术依据,设计院院道桥所对佛门山隧道左右洞全线进行病害专项检测。检测的主要内容及方法为:

2、衬砌地质雷达检测;

3、路面及仰拱地质雷达检测;

5、衬砌强度及裂缝深度检测;

6、衬砌净空断面检测;

2.3.2检测主要结论

通过检测,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佛门山隧道左线共发现9条衬砌裂缝,其中纵向裂缝共6条,最长为5m,最宽为0.5mm;斜向裂缝共3条,最长为5m,最宽为0.5mm。隧道左线渗水、干印、泛碱病害9处位于衬砌裂缝附近,其他4处位于施工缝位置,总计共13处。

佛门山隧道右线共发现10条衬砌裂缝,其中斜向裂缝共6条,最长3m,最宽1mm;环向裂缝共2条,最长3m,最宽0.3mm;网状裂缝共2处,位于套拱加固段内。7处裂缝伴有渗水干印、泛碱病害,衬砌点状渗水病害1处,拱脚渗水病害1处,同时在3处施工缝位置也发现有渗水干印、泛碱现象,渗水病害共计12处。

佛门山隧道左线共发现11处路面纵向裂缝病害,病害集中于LZK1+795~L.ZK1+978及LZK2+010~1ZK2+110段内,最长44m,最宽25mm,且9处裂缝伴有路面隆起现象﹔发现Ⅰ处路面坑槽病害,缺损面积S=0.6×0.2m”。

佛门山隧道右线共发现14处路面纵向裂缝病害,集中于LK1+794~LK2+194段内,最长135m,最宽20mm,12处裂缝伴有路面隆起现象,5处裂缝伴有路面隆起、错台现象,最大错台28mm:

发现3处路面坑槽病害,最大面积S=0.2×0.15m;1处路面淤泥堆积病害,长度10m。

3、检修道外观检测結果

佛门山隧道左右线检修道病害主要表现为轻微向批脚下沉倾斜,右线检修道发现侧壁开裂4处。检修道上方积水1处。

5、衬砌背后脱空检测结果

本次检测结果显示,佛门山隧道左线发现脱空或空洞11处共45m,测线长度3170m,缺陷率1.4%。佛门山隧道右线发现脱空或空洞5处共14m,测线长度3180m,缺陷率0.4%。

本次在佛门山隧道左右线衬砌分别选取6处进行钻孔取芯,然后对芯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检测结果显示,所有衬砌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7、路面及仰拱检测结果

本次在隧道左右线分别选取6个位置(共12个位置)进行路面钻孔取芯,钻孔深度大于仰拱深度。因现场外观病害主要为路面裂缝、错台甚至隆起,且分布范围较广,故本次钻孔位置约80米选取一处。

钻取芯样显示:12个混凝土芯样均欠厚,低于设计混凝:土深度(含混凝:土面层、C15砼回填、C30仰拱),下方钻孔芯样无法取出,判断为泥岩遇水软化,无法随钻头取出,并宜塌孔。12处钻芯位置仰拱施做不满足设计要求。

另外,本次还在佛门山隧道左右线主车道及超车道各布设两条测线,测线长度共计2540m。检测结果显示,隧道左线路面及仰拱回填发现不密实28处共219m,测线长度1268m,缺陷率为17.3%;隧道右线路面及仰拱回填发现不密实23处共117m,测线长度1272m,缺陷率为9.2%。

根据佛门山隧道病害情况,左右线分别选取15个断面(共30个断面)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隧道左线15个断面中11个断面衬砌及路面均侵入设计内轮廓,其余4个断面未侵入设计内轮廓;隧道右线15个断面中6个断面衬砌及路面均侵入设计内轮廓,5个断面路面隆起侵入设计内轮廓,其余4个断面未侵入设计内轮廓。

2.3.3病害原因分析

根据病害调查及检测结果,结合佛门山隧道原设计和施工情况,经综合分析,认为导致佛门山隧道上述病害原因有以下几点:

检测结果显示,隧道左线路面及仰拱回填发现不密实28处共219m,测线长度1268m,缺陷率为17.3%;隧道右线路面及仰拱回填发现不密实23处共117m,测线长度1272m,缺陷率为9.2%;仰拱填充欠厚现象较严重,12处仰拱钻芯处均未按设计要求施做仰拱,导致衬砌成环性差,降低隧道衬砌的整体承载力及路面、仰拱承载能力,在周边较差地质条件及车辆荷载作用下,检修道内侧易下沉倾斜,路面易形成开裂、隆起、错台病害。

病害集中区段洞身主要穿越下第三系渐新统芦山组(E31)泥岩夹薄层状、透镜状砂岩,属较软岩类。洞身段泥岩遇水易软化,导致隧道基底承载力不足,加之隧道仰拱及仰拱回填未按照设计文件要求施作,在运营期车辆荷载作用下,路面易形成开裂、隆起、错台等病害。

1、原则上不降低隧道原有技术标准。

2、按照安全、经济、快速,合理的原则,通过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确定病害处治方案。

3、处治设计应体现信息化设计和动态施工的思想,制订监控量测方案。

4、尽量减少施工对隧道正常运营的影响,不能中断交通时应制订保通方案。

5、采取相应措施减小处治施工对既有结构、排水设施、机电设施及附属设施的不良影响。

6、处治措施应避虛就实,易于检测和监督,质量易于控制。

7、分期实施,本次处治主要对影响结构和营运安全的病害进行治理,其它未出现病害但存在缺陷的段落今后结合道路养护维修进行分期处治。

2.4.2主要处治措施

计划开工日期2020年9月15日(暂定,具体开工日期以业主或监理开工令为准),计划竣工日期2021年2月10日(春节前),总工期为149天(确保2021年春节前通车)。

1、工伤事故实现零死亡、零重伤;轻伤负伤率≤1.5‰。

2、不发生生产性责任死亡事故及重伤事故;杜绝发生火灾事故。

3、重大安全隐患整改率达100%。

3.2.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设置

项目经理部是经企业授权,代表企业全面履行工程承包合同的管理机构。项目经理部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由具有市政交通工程施工经验的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以上技术、管理和施工人员均通过施工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对工程施工实施进行全面的组织管理,其相应职责如下:

项目副经理负责现场生产、生活及物资供应、医疗卫生、环保、财务及日常事务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经项目经理授权,对现场问题进行独立的决定和处理。其主要职责是:确定施工现场的组织系统、工作方针和程序。协调路地关系,抓好征地拆改工作;指导现场供电、供水、施工道路、交通导改、施工现场围蔽等临时设施的建设工作;对职工的生活供应、医疗保障进行规划并督促落实。定期和不定期召开工程调度会议,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布置下期施工任务。建立施工进度监察系统并督促各专业施工队执行工程进度计划。

安全管理部是安全生产监控部门。主要职责是:依据企业安全目标,制订本项目安全目标及管理工作规则,负责项目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制定并呈报安全计划,安全技术方案和具体安全措施,并督促检查落实。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及时整改安全事故隐患,参与安全事故处理。

质量管理部是工程质量监控部门。依据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制订项目质量目标及管理工作规则,负责项目工程质量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编制并贯彻实施,对项目工程综合管理,行使质量监察职能。确保产品在生产、交付及安装的各个环节以适当的方式加以标识,并保护好检查和试验状态的标识。按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完工项目进行评价,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指导、组织开展QC小组活动。对质量事故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方案,并督促落实。

制订、调整并下达年、季(月)度施工计划,负责合同管理和验工计价。负责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成本核算工作,参与合同评审,组织开展成本预算、计划、核算、分析、控制、考核工作,指导各施工单位开展责任成本控制工作,并确保按时发放工资。

负责物资供应和设备管理。主要职责是:建立物资、机械设备、零配件供应保障系统,并负责物资的采购、看管与运输。负责汇总和编制材料采购计划,明确采购产品和技术标准的性能,并签订采购合同。对购进的材料质量负责,验收材料质量保证书、合格证,并配合试验室进行抽检。负责工程施工所需物资的采购、供应工作。对现场材料进行产品标识。参与设备的调遣、安装、检验、验证、标识及记录,定期向项目经理和质检工程师提供有关机械完好率、技术条件状况的报告;当遇特殊情况使工期滞后时,及时组织设备租赁。对各施工单位的材料消耗和机械使用费用情况提出意见,评价各单位机械设备管理情况。

处理项目部日常事务、负责党政、文秘、卫生、生活供应、接待及对外关系等工作。协助业主开展征地拆迁工作,及时与当地相关部门做好协调工作。

3.3.1施工队伍布置及任务划分

3.3.2施工队伍进场安排

根据各施工队施工内容、工程量及施工先后顺序和业主要求,施工人员、物资、设备分期分批进入现场,并按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安排前期管理、技术、施工人员和部分先期使用的机械设备首先进场,其他人员设备按照施工进度及劳力计划提前进场,确保按合同文件要求开工日期开工。

3.4主要机械进场计划

3.5主要材料进场计划

施工主要需要钢筋、商品混凝土,根据工程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材料的进场。材料进场计划为按照工期进度安排编制,施工中适当超前考虑提出材料需求计划并组织进场,主要材料按天或按周作计划,少量的材料按月或按季度进场。

4.1主要施工工序及组织

钢管桩加固→重建仰拱→恢复路面、排水系统→裂缝和渗漏水处治→恢复内装。按先封闭一个洞施工,另一个洞双向通行进行安排。

为尽早提前完成整治工程,建议将隧道病害段落分成2个施工单元4个工作面进行同时施工,现场应根据业主总体营运需要调整施工的先后顺序和总体施工时间。洞内施工工作面多时,应注意洞内施工安全,保证充足的洞内照明,严格按相关规范施工。洞内应配备专职的安全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巡查。

施工现场配备合理的安全设施确保施工的隧道营运车辆驶入。同时应配备专职的安全员负责现场内外的安全巡查和交通指挥。

施工期间应对隧道内所有电力、通讯电缆、照明等设施应加强临时保护措施并及时恢复。

设计参数:钢管桩长4m,纵距lm。钻孔直径250mm,内置中168×6热轧无缝钢管和钢筋笼,并注浆填充。

注浆材料采用M25水泥砂浆,注浆压力为0.3~1.0MPa。

1、迁改电缆沟内管线。

8、移回电缆沟内管线。

1、灌注桩施工应具备工程地质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水、水泥、砂、石、钢筋等原材料及制品的质量检验报告。

2、灌注桩施工时,应按有关规定制定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等措施。

3、灌注桩施工应有完善的施工记录。

4、钻孔施工的一般要求

(1)钻机就位前,应对钻孔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

(2)钻孔时,应按设计资料中的地质剖面图,选用适当的钻机。

(3)钻机安装后的底座和顶端应平稳,在钻进中不应产生位移或沉陷,否则应及时处理。

(4)钻孔作业应分班连续进行,填写钻孔施工记录,交接班时应交待钻进情况及下一班应注意事项。应经常注意地层变化,在地层变化处均应捞取渣样,判明后记入记录表中并与地质剖面图核对。

(5)不论采用何种方法钻孔,开孔的孔位必须准确。开钻时均应慢速钻进,待导向部位或钻头全部进入地层后,方可加速钻进。

(1)钻孔深度达到没计标高后,应对孔深、孔径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清孔。

(2)清孔方法应根据设计要求、钻孔方法、机具设备条件和地层情况决定。

(3)在吊入钢管桩和钢筋笼后,注浆之前,应再次检查孔底沉淀厚度,如超过规定,应进行第二次清孔,符合要求后方可注浆。

(4)不得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式代替清孔。

6、钢管下孔前,应先在管壁上开孔,以便灌浆时砂浆能进入管壁与孔壁的间隙。

7、为确保钢管在钻孔中居中,应在钢管上下各设置1排定位钢筋。

4.2.4施工质量检验

(1)桩基工程应进行桩位、桩长、桩径、桩身质量和单桩承载力的检验。

(2)桩基工程的检验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三个阶段:施工前检验、施工检验和施工后检验。

(3)对砂、石子、水泥、钢材等桩体原材料质量的检验项目和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GB/T 7424.23-2021标准下载(1)施工前应严格对桩位进行检验。

(2)施工前应对水泥、砂、钢材等原材料质量与计量、配合比、坍落度、水泥砂浆强度等级等进行检查。

(3)施工前应对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的施工顺序、监测手段(包括仪器、方法)也应检查。

(1)施工中应对成孔、清渣、放置钢管、注浆等进行全过程检查。

(2)钻、挖孔在终孔和清孔后,应进行孔位、孔深检验。

(3)注浆前应对已成孔的中心位置、孔深、孔径、倾斜度、孔底沉渣厚度进行检验。

(4)应对钢管安放的实际位置等进行检查,并填写相应质量检测、检查记录。

DB44/T 2033-2017 在用聚乙烯燃气埋地管道定期检验规则.pdf(1)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成桩桩位偏差。

(2)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水泥砂浆强度,并应做桩体质量及承载力的检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