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公路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0.1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公路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为沧源县勐董至上嘎嘎至班老边防公路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范围内施工招标文件中明确的路基、路面、涵洞及交通安全设施等工程。

1、沧源县勐董至上嘎嘎至班老边防公路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施工招标文件;

2、《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

2019年《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征求意见稿)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5、《公路施工手册》;

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8、《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9、《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10、《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11、本公司的施工实力及参加公路建设积累的施工技术,以及我公司以往在相同等级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中积累的丰富的施工经验。

沧源县勐董至上嘎嘎至班老边防公路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起点K57+000 ,止点K92+632.520,长。

1、公路等级:四级公路。

3、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

4、路基宽度:,路面宽度:。

1、沿线地形、地貌、地质

沧源县所在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属典型的高原山地构造地形。沧源县县境地势总体上呈北、中部高,东、西、南部三面低,北部的窝坎大山为最高峰,海拔,西部以芒卡坝南汀河出境处全县最低,海拔,最高与最低点相对高差为。云南沧源县地貌分区为云南程海—红河断裂以西滇西山地峡谷区地貌区,沧源县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地质构造走向多呈南北向,造山地质构造强烈。沧源县由海拔~的山间坝区和中、高山组成,大部分地区受河流的强烈侵蚀下切,形成高山峡谷,山坡陡峭,河谷横剖面常呈“V”形。至耿马东北部属于耿马盆地,地势相对较平坦,丘坝相间。山间盆地和坝区多为褶皱构造盆地、构造断陷盆地、石灰岩喀斯特巨型坡立谷和沉积盆地地貌。

岩系的岩石组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碎屑岩沉积为主的细碎屑沉积岩浅变质岩系,其岩石类型主要是片岩、千枚岩、板岩、变粒岩等,岩石的变质程度较浅,一般为绿片岩相和准绿片岩相,原岩为砂岩、粉砂岩、砂质页岩,碳质页岩、页岩等,变质作用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以绢云母化为主)、黄铁矿化和多金属硫化物化,局部还有碳酸盐化等,都是中、低温热液蚀变。另一类是碎屑、泥质沉积和化学沉积石灰岩白云岩的沉积岩系。

项目区域为亚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干湿季节分明,日照充足,四季之分不明显,雨量充沛,雨季降水集中,地表水资源丰富。

日照:沧源县日照其主要气候因子特征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76.7小时。雾多,年平均雾日长达147天,春、秋、冬季雾日均很多,使光照时数减少。沧源县历年平均积温率,≥的有效积温率只有,≥的有效积温率只有,日照区分率为43%。

气温:沧源县气候属热带、亚热带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多在之间。1月平均最低气温以上,7月平均最高气温

降水量:沧源县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历年平均蒸发量,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空气湿润。雨季降水集中,地表水资源丰富,其中汛期(5~10月)历年平均降水量1538.5占全年降水量的87.2%,枯季(11~4月)历年平均降水量,枯季占全年12.8%。

霜期:沧源县历年平均霜期为48天,平均1年内有霜日仅10天左右,无霜日长达317天。

风力:风速高可达/秒,风向西西北。风速达/秒以上大风,平均每年有11.5次。

(1)区域地震活动特征

1)区内地震震级高烈度大,地震活动强烈。历史上,耿马发生7级大地震;20时23分和22时00分云南龙陵、潞西发生先后发生了 7.3 级和 7.4 级强烈地震,极灾区烈度达IX度。,在云南省澜沧、耿马相继发生了7.6级、7.2级地震。震源深度为8公里,烈度达9度。这些强震都为7级以上大地震,大地震均波及沧源县,给沧源县造成不同程度震害。

3)区内地震震源深度浅,区域范围内的地震震源深度基本上分布在之内,澜沧、耿马发生的7.6级地震震源深度仅为8公里,造成地震破坏力强,说明区域范围内的地震一般属于地壳中上层的浅源构造地震。

1、路基土石方(含填方):。

3、7.5﹟砂浆砌片块石挡土墙:。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7、沥青混凝土面层:。

8、培土路肩碎石加固面层:。

9、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10、护栏、标志牌、里程碑:622块。

第三章 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我公司已通过GB/T19001—2008/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本合同段按项目法管理施工。为使本工程达到“安全、优质、高效”的预期目标,我单位拟成立项目经理部,全权代表我公司负责本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及管理。为了加强现场管理,项目经理部拟设置在路线附近。

根据本合同段工程的施工特点和现场施工条件,我们将组建强有力现场项目经理部和专业施工队伍,投入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采用多点流水作业,合理安排工期,科学管理,按招标文件的要求,确保本合同工程在8个月内完工。施工总体布署目标如下:

质量管理目标:确保全部工程达到国家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并满足业主针对本工程制定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标段工程交工验收的量评定:满足《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的要求;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合格工程。

安全管理目标: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实现“三无,一杜绝,一创建”即无重伤、交通、火灾事故,杜绝伤亡事故,创建安全文明工地的安全管理目标。

工期管理目标:加大资源投入,优化施工方案,加强科学管理,确保本合同段全部工程在304个日历天内完成。

①维护施工区域周边环境,无人为破坏环境情况的发生;

③加强施工现场及生活区卫生,保持清洁;

④加强施工现场积水抽排和材料机具管理,保证施工环境良好。

为便于协调我公司的内部施工机械、设备、物质、资金、人员及技术各项资源,更好地为工程服务,我公司拟在现场成立“云南丽江道路桥梁工程公司沧源县勐董至上嘎嘎至班老边防公路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全面履行本合同中规定的权利和义务,项目部按精干高效的原则,设工程科、中心试验室、质检科、材机科、综合办公室、合同科等六个职能科室,具体负责本合同段工程施工组织和管理工作。根据本合同的特点,计划安排两个施工队承担本合同工程的施工任务。各作业队采取动态模式进行劳动力管理,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施工准备及开工阶段劳动力需要约为150人,高峰期在场人数约为800人,平均每月计划劳动力人数为500人。在各时期的劳力数量根据各工作面的施工需要进行调整。

三、项目经理部管理层职责划分

项目经理部具体部门和职能分工:

(1)工程科:负责本合同段的施工技术工作,负责编制年度、季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工艺及操作细则,进行技术交底,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方案。

(2)合同科:负责本合同段工程的成本控制、验工计价、合同管理,以及编制年、季、月施工生产计划等工作。

(3)质检科:负责本合同段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制定质量安全标准及工地的创优规划并负责实施,制定各工种岗位操作规程,对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4)材机科:负责施工生产材料的采购、管理,负责按施工进度计划提出材料采购计划,负责船舶、机械设备的管理、调配,负责新增船舶、机械设备的采购。

(5)中心试验室:负责全标段合同范围内的路基、桥梁、涵洞各种试验工作,负责对施工的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质量检验各项工作。负责经理部试验设备检定、管理工作,作好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收集、整理检验、试验报告、报表。负责施工配合比设计及送检工作,把好混凝土、钢筋、预应力施工等质量关,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6)综合办公室:负责日常办公人员调配、员工培训、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及对外协调等工作。负责生活物资的采购、补给,工地生活用水、用电、医疗、设备检修养护等工作。

本合同段工程拟配备各类管理人员、施工作业人员,施工高峰期将达到500多人,以保证本合同段工程项目按期、安全、优质地完成。

(1)现场调查踏勘和环境调查:从工程投标开始,即着手进行现场调查,熟悉了解现场情况及周围环境情况。了解并落实现场临时占地提出临时用地申请并联系办理有关事宜;了解现场交通情况,向业主、监理提交现场交通疏导组织方案及临时道路设置方案;与地方政府及地方交通部门取得联系,为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的环境。上述工作在工程正式开工前陆续完成。

(2)现场“三通一平”:工程开工前,向业主及地方水电管理部门提交水电供应申请、办理变压器报装及水源引接手续。在开工前5日内完成水电临时线路的铺设工作;施工道路尽量使用现况道路。

(3)临时设施搭建:工程开工前完成现场临时占地的征地手续,现场围挡在开工前完成,施工队伍、办公生活区及试验室、钢木加工区,材料库及材料存放场等临时设施在开工前陆续建造。至开工前5日内全部完成。

(1)工程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习有关的技术规范、工艺标准、招标文件以及业主、监理下发的有关文件,熟悉了解本工程的施工特点,掌握各项目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标准,同时组织专业技术工种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为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创造条件。接到施工图纸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看图、审图,5日内完成审图、工程量计算、材料计划等工作。根据业主要求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向监理部门提出开工申请并在开工前完成前期施工各项的现场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2)开工前完成测量交接及其复核工作,完成施工测量方案的编制和控制网点的测设成果报监理审批。现场道路中线,用地线及现状测量也在开工前完成,为工程开工创造条件。控制性定位放线要于施工前完成并请业主、监理及设计勘测部门进行复核验收。

工程开工前,完成各项施工用料的调查落实,经取样试验合格后,签定供货合同,按计划分批组织进场。各项工作要根据工程施工计划和进展情况,提前组织机械进场。

工地资源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合格资源,以节约工程造价;材料的选用本着质量合格的原则就近选取各种材料。当地没有的资源,从外地调运。

五、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进驻现场的方法

1、本公司一旦中标,将立即按投标文件中所述安排组织齐备的人员、完善的设备进入现场。项目经理部在任务落实后3天内组建完成并进场开展工作。施工队伍于开工前5日内进场,同时进行进场教育及技术培训。技术人员、民工连队乘座汽车到达现场。

2、工程所需主要机械设备采用平板车运输,入场时间服从施工总体计划安排。

3、主要施工材料的采购运输:本工程所用材料主要以沿线各料厂为主,汽车运输到场。沿线没有的材料本着符合技术要求的材料就近采购,汽车运输到场。

计划开工日期为,计划交工日期为,总工期304个日历天。各分项工程施工进度安排如下:

1、施工准备:至,共10天。

2、路基土石方(含填方):至,共61天。

3、排水及防护:至,共51天。

4、涵洞工程:至,共31天。

5、路面工程:至,共212天。

6、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至,共31天。

第四章 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土方采用机械开挖,施工时分段进行,每段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并及时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整修边坡。

a、施工前仔细调查自然状态下山体稳定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加固处理。

b、施工前切实做好地表排水工程,做到与原有排水系统的合理衔接。

c、加强测量控制,边坡随开挖随成型,早做防护,高边坡边开挖边防护。

d、雨季来临前对未完工程做好施工临时排水处理。

e、路堑基底施工开挖接近堑底时,鉴别核对土质,然后按基床设计断面测量放样,开挖修整;或按设计采取压实、换填等措施。

在整个施工期间,保证路段排水畅通,防止侵占良田河道,避免损害民房或用地范围以外的其它构造物。

软石开挖先用大马力推土机松动,其他施工方法和工艺与土方开挖基本相同,次坚石、坚石采用爆破开挖,针对不同开挖深度采用不同的施工工艺。

①对开挖高度深,纵向推进采用潜孔机钻孔,分梯段进行深孔松动控制爆破,横向采用分部开挖法,即先沿线路中线接槽后开挖边坡。

a、开凿台阶作业:先清除地表杂物和覆盖土层,再做下述浅孔微差控制爆破形成台阶作业面。

b、爆破设计:根据招标文件台阶高度暂定,爆破网孔参数暂按表选用,并根据爆破效果,石质情况随时调整。

表中所列药量为最外排孔的装药量,从第二排起要增加5%。

c、布孔:根据设计要求放出开挖轮廓线,各炮孔孔位,逐孔写明孔深、孔径、倾斜角方向及大小,并予以编号。

d、钻孔:钻孔质量好坏是影响效果的重要一环,应严格按照爆破设计的位置、方向、角度进行钻孔,先慢后快。钻孔过程中,必须仔细操作,严防卡钻、超钻、漏钻和错钻。孔钻好后用吹气把孔内杂物清除干净,再仔细盖好,严防杂物或雨水进入孔内。

g、安全警戒:从开始装药,即设置安全警式,防止非作业人员进入现场。网路连接后,工作人员逐渐撤离,警戒员、防护人员在指定地点就位,防止人、车等进入爆破区。

j、安全检查:爆破完成后,间隔规定时间后,安全检查无误,即可解除警戒。

总结分析:爆破后应对爆破效果进行全面检查,综合评定各项技术指标量是否合理,进一步确认外露岩石结构、产状、地质构造,初步判断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综合分析岩石单耗药量作好爆破记录,据此调整各爆破参数并专派我公司有经验的爆破专家进行分析、总结、对下循环爆破作业进行优化设计。

②对开挖深度小于的地段及深孔控制爆破各梯段的三角形部分采用浅孔控制爆破,其工艺流程与深孔松动控制爆破类同。

由于横断面开挖时不同部分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我们对中间拉槽部分的开挖和两边的开挖采用不同的设计,中间拉槽部分采用如表 孔网表

两边坡开挖采用如表 孔网参数表。

b、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钻孔、装药和堵塞炮眼。

d、在施工中,随地质条件和石质的变化,随时调整爆破参数;确保爆破的最佳效果。

针对不同的孔径,我们采用不同的爆破参数如表

在路堤填筑时,首先在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对各类适用填料在施工现场进行压实试验,根据不同的地形,选择各类填料所需的机械设备、铺设厚度、压实方法、压实遍数、压实速度等数据。根据技术规范要求及施工经验选择可行的检测手段,分别检测不同的填料路堤。经工程师批准后作为以后路堤填筑的施工依据。本合同段压实设备采用振动压力14t以上的压路机。

填筑路堤时,对来料进行碾压试验,选择最佳铺筑厚度,最经济的压实遍数及最佳含水量的上下限的工艺参数和施工方法。

填筑前首先对路堤基底进行处理,清除所有非适用材料和腐质土,并做好局部基底回填压实工作。当地面横坡不陡于1:10时,直接填筑路堤:横向坡度1:10至1:5的稳定斜坡上填筑路堤时,先将表面翻松,再进行填筑;横坡陡于1:5时,应将原地面挖成不小于宽度的台阶,台阶顶面做成2%~4%的内倾斜坡,再行填筑;对填筑高度小于及零填挖的路段,在挖除表土后,再翻挖30~40cm,平整压实后,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合格后方可进行路堤填筑施工。

填方施工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方法施工。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

四区段:填土区、平整区、压实区、检测区。

八流程:测量放样→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基整修→边坡夯拍。

根据不同填料分为填土、填石及土石混填路堤三种类型,路堤填方施工程序详见附表:路堤填方施工工艺框图及路堤填方压实工艺框图。

a、基底处理:首先清除路堤范围内的杂草、树木等、并清除表层腐质土、基底坡度较大地段,在填筑前要大致整平,并开挖纵横向台阶,在此基础上对原地表进行压实,压实度不小于85%。

b、水平分层填筑:按路基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土,每层采用同一填料,松铺厚度不大于,为保证边坡的压实度,决定超宽填筑。

c、洒水或晾晒:针对填料的含水量,在平整工作前或伴随平整工作作业。使填料的含水量最终保持在最佳含水量的±2%之间。

d、摊铺整平:用平地机或人工配合推土机将填料按合理层厚摊铺整平,以使获得均匀的压实效果。

e、碾压夯实:施工前先取各类填料进行重型击实等土工试验的要求,选取优质填料,按试验段确定的参数碾压,碾压时,先慢后快、先轻后重、先路缘后中心,前后两次轮迹重叠1/2,均匀行走压实,接近路基顶面时,应根据预留沉落值一次性调整好虚铺和碾压厚度,初碾压后及时整平,避免起皮现象。

f、检验签证:按照设计指标,以填层的干密度,相对密度或地基系数等指标判定是否合格,并严格控制“三度”,即平整度、路拱度、压实度完全合格。

a、基底处理:同填土路堤。

b、摊铺平整:当石块含量多于75%时,将石块大面朝下分开摆放平稳,缝隙内填土或石屑,每层厚,整平压实:当石块含量在50~75%之间时,石块应按上述方法摆放平衡,每层厚度,大石块间的空隙应填土,并予以压实;石块含量小于50%时,用推土机推平,每层厚度,再压实。

c、碾压夯实: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按试验段确定的参数碾压。碾压作业时,行间(横向)重叠0.3至,碾压区段间(纵向)应叠以上。

路床顶面以下范围内应填筑符合路床要求的适当级配的砂石料,并分层压实,每层厚度25,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

d、检验签证:同填土路堤。

e、边坡宜随填层的填筑逐渐将其夯拍密实,全部路堤筑完成后,再将坡面整理平顺。

填石路基填筑除需进行边坡码砌外,其它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同土石混填路基。

a、填料选择。严重风化的软岩不能用于填石路堤填料,易风化软岩不得用于基床表层和路堤漫水部分。

b、分层填筑。每层厚度一般为,填筑石块应级配较好,最大厚度不宜超过厚度的2/3,否则要破碎或码砌于坡脚,水平分层填筑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

c、摊铺平整。卸下的石质填料,用大型推土机整平使岩块之间无明显的高差。大石块要解体,以保证碾压密度。整平要均匀,若有不平用人工填铺细粒砂石找平。

d、振动碾压。选用14T以上振动压路机压实。碾压时先压两侧靠路肩部分,后压中央,平衡操作,行与行之间,要重叠0.4至,前后相邻地段也要重叠1至,以保全区段碾压密实。

④涵洞及挡墙背后的填筑

a、必须待涵洞圬工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填筑。

b、挡墙、涵洞背后应填筑渗水填料,涵洞和通道两侧应分层对称同时进行,当其顶部填土厚度大于后,方可通行机械。

c、挡墙、涵洞背后填土,宜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碾压。大型机械行驶及作业时,应涵洞及挡墙边缘保持不小于的间距。

a、雨季施工前,应先完成涵洞、临时截水沟、排水沟等设施,并做好防水、防洪、排水工作。

b、低挖地段、重粘土、土及其它地质不良的土路质路基,在中雨或连续雨天应停止施工。

c、雨季施工的每一压实层面均应做成2%至4%的横坡排水,收工前,必须将铺填的松土压实完毕。

基础采用人工开挖,砌筑施工采用挤浆法进行施工。先在底面铺敷一层砂浆,然后逐一安放石块并挤压紧密,石块缝之间用砂浆填塞饱满,大石块之间缝隙用小石块填塞。片石砌筑时其背部石块应大面朝下,面部石块应大面朝外。块石砌筑时做到丁顺相间、咬错紧密,并每隔80~100cm分层找平一次。条石砌筑可采用“一丁一顺”法施工,要求砌缝横平竖直,美观统一。砌筑工程一律勾成凹缝,同时要求侧沟与上挡,天沟、排水沟与下挡形式协调,以利整体美观。挡护工程墙背反滤层按设计认真施作,采用随砌随填的方法进行,同时按规定布设泄水孔。

施工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1、施工前先做好地面排水工作。

2、基坑开挖后,若发现地质与设计不符,应立即与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代表联系,以便按实际情况调整设计或采取其他措施解决。

3、砌筑墙身时,选用块石进行镶面,镶面石与腹石应交错搭接,防止出现砌筑通缝。

4、墙趾部分的基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以做到分层填筑、压实。墙背后地面横陡坡于1:5时,需进行基地处理,如铲除草皮、挖台阶,然后再回填。

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施工边沟、急流槽、截水沟及排水沟等设施,逐步完善排水系统,防止地表水冲刷边坡,保证路基边坡的稳定。沟槽开挖以人工为主,小型汽车运输;石方开挖采用小爆破或人工撬挖,浆片砌筑采用人工挂线挤浆法砌筑。施工时严格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办理,严格控制配合比,确保工程质量。

路基排水工程施工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①路基排水沟槽按照设计坡比放线、开挖和砌筑,开挖时防止出现较大超欠挖,对超挖部分要夯填密实,欠挖部分分清挖至设计断面。

②平曲线外侧的侧沟沟底纵坡,应与曲线前后的沟底顺接,防止曲线外侧沟底积水。在路堑路堤交接处,侧沟顺接引向路堤两侧的自然沟或排水沟中,不得使路堤坡脚受水流冲刷和积水浸泡。

③浆砌圬工的石料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采用色泽均匀、结构密实、不易风化、无裂纹的硬质石料。普通片石的形状不受限制,但其中部的厚度不得小于。镶面用片石应选用表面平整及尺寸较大者,且边缘厚度不得小于。

④水泥砂浆用料及强度须符合设计要求,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严格按照计量施工,拌和均匀,确保良好的和易性和塌落度。在运输过程中如发生离析、沁水等现象,砌筑前必须重新拌合,对已凝结的砂浆严禁使用。

⑤浆砌片石采用挤浆法施工,要求砂浆饱满、上下层片石砌缝相互错开且错缝距离不小于,杜绝通缝、瞎缝等质量通病。施工时采取挂线作业,保证大面平顺,砌筑施工严格按照有关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执行。

⑥砌体勾缝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勾缝砂浆初凝后,按规定养生7~14天,养生期间避免碰撞、震动和承重,防止砌体损坏。

⑦路基侧沟施工时,靠线路中心侧须设置泄水孔,以便于排除路基内的积水,防止永久性积水造成路基病害。

1)基础开挖应符合图纸要求及有关规定执行。当在原有灌溉水流的沟渠修筑时,承包人应开挖临时通道保护了灌溉水流。

2)基槽开挖后,应紧接着进行垫层铺设,涵泛敷设及基槽回填等作业。如果出现不可避免的延误码,无论是何原因,承包人均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基槽的暴露面不致破坏。

1)砂砾垫层应为压实的连续材料层,基压实度应在95%以上,按重型击实法试验测定;砂砾垫层应分层摊铺压实不得有离析现象,否则要重新拌和铺筑。

2)石灰土作垫层时,承包人应在施工前将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施工中要拌和均匀,分层摊铺,分层压实,基压实度应在90%以上,按重型击实法试验测定。

3)混凝土基座应按规范规定施工,基座尺寸及沉降缝应符合国纸要求,沉降缝位置应与管节的接缝位置相一致。

4)管涵基础应按国纸所示或监理工程的指示,结合土质及路基填土高度设置预留拱度。

(3)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成品质量

1)管节端面应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斜交管涵进出水口管节的外端面,应按斜交角度进行处理。

2)管壁内外侧表面应平直圆滑,如果缺陷小于下列规定时,应进行修补完善后放可使用,如果缺陷大于下列规定时,不予验收,应报监理工程师处理。

a、每处蜂窝面积不得大于*mm;

b、其蜂窝深度不得超过 ;

c、蜂窝总面积不得超过全面积的1%,并不得露筋。

3)管节混凝土强度应符合国纸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拌和均应符合规范有关规定。

4)管节各部尺寸,不得超过规定值。

1)管节安装从下游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涵管应紧贴于垫层或基座上,使涵管受力均匀,所有管节应按正确的轴线和图纸所示坡度敷设。如管壁厚度不同,应使内壁齐平。

2)在敷设过程中,应保持管内清洁无赃物,无多余的砂浆及其他杂物。

3)任何管节如位置设置不准确,承包人应自费取出重新设置。

4)在软基上修筑涵管时,应按图纸和监理工程指示对地基进行处理,当软基处理达到图纸要求后,方可在上面修筑涵管。

1)涵管接缝宽度不应大于,禁止加大接缝宽度来满足涵长的要求,并应用沥表麻絮或其他具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填塞接缝的内、外侧,以形成一柔性密封层。如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要求,应再用两层宽的浸透沥青的油毛毡包缠并用铅丝绑扎接缝隙部位。

2)如果图纸规定,在管节接缝填塞好后,应在其外部设置C20混凝土箍圈。箍圈环绕接缝浇筑好后,应给予充分养生,以获得满意的强度而不产生裂缝、脱落现象。

3)当管节采用承插式接缝时,在承口端应先座以干硬性水泥砂浆,在管节套接以后再在承口端的环形空隙内塞以砂浆,以使接壮举部位紧密吻合,并将内壁表面抹平。

4)当管节采用套环接缝时,应按接缝形式分别采用沥青麻絮、水泥砂浆或沥青砂紧密填寒所有接缝,使其稳固、耐久和不漏水。在填寒沥青砂之前,应在圆管的外表面和套环内两面涂刷沥青涂层,以增强其粘性,并按图纸所示部位固定捆扎绳,以免沥青砂外漏。

5)倒虹吸管直采用圆管,进出水口必须设置竖井。管节接头及进出水口应按图纸要求进行防水处理,不得漏水和渗水。按图纸要求或根据监理工程师指示在填土覆盖前进行灌水试验。

1)进出水口应按图纸所示,采用混凝土或圬工结构修筑。施工工艺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2)进出水口的沟床应整理顺直,使上下游水流畅通。当设有跌水井和急流槽时,应按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施工。

1)经检验证实圆管涵和倒虹吸管安装及接缝符合要求,其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方可进行回填作业。

2)涵洞处路堤缺口填土应从涵洞洞身两侧不小于2倍孔径范围内,同时按水平分层、对称地按照图纸要求的压实度填筑、夯实。填土方法应按照规范有关规定办理。

3)用机械填土时,除应按照上述规定办理外,涵洞顶上填土厚度必须大于0.5~时,才允许机械通过。

(二)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开挖基础用人工配合机械修整,开挖尺寸及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后,利用触探仪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检验,若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按要求进行处理,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安排基础浆砌施工。

浆砌圬工的石料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易风化,用挤浆法施工,砌筑石料应互相咬接,砌缝砂浆饱满,砌缝一般不大于,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层厚按每层计,最小层厚不得小于。沉降缝按设计每4~6m设置一道,贯穿全断面,并用沥青麻絮或其它防水材料填塞紧密。

盖板在预制场集中预制,预制时底模采用15号混凝土上铁皮,基础坚实平整,边模采用定型钢模板,几何尺寸符合要求,加固牢靠,浇筑时混凝土不跑模、不变形,钢筋制作符合设计要求及技术规范。混凝土浇筑完后应及进作好养生,安装时涵台帽与盖板接缝处认真找平,并铺两层油毛毡,竖向接缝用30号水泥砂浆填塞密实,安装过程中要防止损坏预制件。

盖板安装利用吊车吊装、汽车运输,人工配合吊车安装。

①向驻地监理单位呈报“基层开工报告单”,经同意后方可进行基层施工。

②土基、垫层、底基层及其中埋设的各种沟、管等隐蔽构筑物,必须经过自检合格,报请驻地监理单位检验,签字认可后,方可铺筑其上面的基层。

③各种材料进场前,应及早检查其规格和品质,不符合技术要求的不得进场。材料进场时,应检查其数量,并按施工平面图堆放,而且还应按规定项目对其抽样检查,检查结果报驻地监理单位。

④级配碎石底基层正式施工前,应铺筑试验段。

①恢复中心线,每设标桩,桩上划出基层设计高和基层松铺厚度。

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

②中心线两侧宜按路面设计图设置标桩,在桩上划出设计高和虚铺高度,这样做是为了使基层的高程、厚度和平整度达到质量标准。

根据基层的厚度、宽度(按设计图纸)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各段的干集料数量。

①在摊铺段两侧先培土(除挖方道槽外),以控制基层的宽度和厚度。

②可用自卸翻斗车运输集料。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相同。

③卸料距离应严格控制,通常由专人指挥卸料,避免铺料过多或不够。

④卸料和摊铺通常由远而近全断面摊铺,尽量不留纵缝。

⑤应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人工摊铺混合料时,其摊系数约为1.40~1.50,平地机摊铺混合料时,其松摊系数约为1.25~1.35。

⑥检验松铺材料层的厚度,视其是否符合预计要求,必要时,应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

⑦未筛分碎石摊铺、平整后,在其较潮湿情况下,向上运送石屑,用平地机并辅以人工将石屑均匀摊铺在碎石层上。

①拌和采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级配碎石,也可采用平地机或多铧犁与圆盘耙相配合进行。

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时一般不少于2遍,用平地机一般需6遍。用多铧犁与缺口圆盘耙相配合,用多铧犁在前面翻拌,圆盘耙在后面拌和,一般需拌2~6遍。

在拌和过程中,用洒水车洒足所需水分。拌和结束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应该均匀,并较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②整型用平地机对拌和的混合料进行整平、整型,并用拖拉机、平地机或轮胎压路机在初步整平的基层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便于找补。通常整型要1~2次。

①整型后,当混合料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应立即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由两侧向中间碾压,直到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②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基层上“调头”或急刹车。

两作业段的横缝衔接处,应搭接拌和。第一段拌和后,留~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前段留下的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拌和整平后进行碾压。

应尽量避免纵缝,在必须分两幅铺筑时,纵缝应搭接拌和。前一幅全宽碾压密实,在后一幅拌和时,应将相邻的前幅边部约搭接拌和,整平后一起碾压密实。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厂拌法施工,在铺筑之前,首先组织试验人员在监理的参与下做出不同水泥用量的配合比,确定最佳施工配合比,并请监理工程师审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属板体结构,由碎石、石粉、水泥、水按比例配制而成,具有成型快,强度高等优点,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水泥剂量、含水量、拌合、铺筑时间,才能确保工程质量。

准备工作:水稳料由拌合机拌制,根据试验室提供的数据,在拌合机上试配,确保最佳配合比,拌制出的水稳料再进行水泥剂量、含水量、级配捡测,直至各项数据符合要求。

筑试验路:当水稳料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即可铺筑试验路(一般不少于)。

试验路是为大面积施工提供有关数据的依据,是根据试验室提供的数据进行拌制的,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施工程序,认真捡测松铺系数、压实遍数、含水量、水泥剂量,指导大面积施工。

当试验路段铺筑7天后,检测各种施工数据,符合要求即可大面积施工,如不符合则另铺试验路,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5、养生宜采用不透水薄膜或湿砂进行,用砂覆盖时厚7~,并保持整个养生期间砂的潮湿状态。也可以用潮湿的帆布,粗麻布、草帘或其他合适的材料覆盖。养生结束,必须将覆盖物清除干净,并应喷洒透层沥青或做下封层,基层上不铺封层或面层时,不应开放交通。必须临时开放交通时,应采取覆盖、限重、限速等保护措施。

6、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应注意粗细料离析影响压实度要求。

7、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应严格按照路面基层施工规范要求施工。

8、稳定土基层施工应比中线多铺30厘米,铺筑第二幅时将多铺30厘米刮出,接头洒水湿润,并撒少许水泥保证两幅接头密度和衔接度好,确保工程质量。

9、稳定土基层碾压时,在直线段,应两侧向路中心刮平,在平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刮平。对于局部低洼处,应将表层耙松后找平。整型宜反复进行,每次整型都按照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并应特别注意接缝的顺适平整。整型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压实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中心碾压,即先边后中;平曲线地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碾压。碾压过程中,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如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洒水少量水。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或用其他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在附表。

沥青混凝土面层采用厂拌法施工、汽车运输、摊铺机摊铺,二轮压路机碾压。

材料堆放场地一定要按照要求进场硬化,其中表面层质石料的场地应用水泥砼硬化,防止泥土对材料污染;各种材料要堆放整齐,界限清楚。

细集料采用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级配的优质天然砂或机制砂;若条件不具备时,也可加入硬质石料(玄武岩、安山岩等)生产的石屑,但其用量不得超过细集料总量的50%,其他岩质石屑不得使用(因山皮土含量高)。细集料应与沥青有良好的粘结能力,与沥青粘结性很差的天然砂及用花岗岩、石英岩等酸性石料破碎的机制砂不能用于沥青砼面层。细集料的泥土含量须小于3%,雨季要对细集料进行覆盖,防止雨淋。

填料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应不含有泥土等杂质,拌和机采用干法除尘的粉尘可作为矿粉的一部分回收使用,其量不超过填料的30%。矿粉要求洁净。为提高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经工程师批准,低标号水泥也可用作填料,其用量不宜超过矿料总量的2%。

沥青的各项指标均必须符合规定,要保证试验频率满足要求。沥青性能整套检验,每批到货至少试验一次,各施工单位和监理仅对沥青延度()、软化点、针入度进行日常的检查。沥青技术指标见下表:

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

注:粗粒式沥青混凝土稳定度可降低1KN。

②生产配比设计阶段

必须从筛分后进入拌和机冷、热料仓的各种材料的进行取样筛分试验、调整,使生产时的各种材料满足目标配比的要求,以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平衡,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0.3%等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拌和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并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和矿料筛分、沥青用量检验,检验生产产品的质量符合程度,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作为生产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标准配合比的矿料级配至少应包括、、三档的筛孔通过率接近要求级配的中值。满足要求后,即作为生产配合比,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保证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并相对稳定,标准偏差尽可能的小。

①沥青面层施工前要对基层进行一次认真的检验,特别是要重点检查:标高是否符合要求(高出的部分必须用洗刨机刨除);表面有无松散(局部小面积松散要彻底挖除,用沥青砼补充夯实,出现大面积松散要彻底返工处理);平整度是否满足要求,不达标段应进行处理。以上检验要有检验报告单及处理措施和最终质量报告单。

施工前要首先完成试验段(),用以确定以下内容:

a、确定合理的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

b、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拌和温度等操作工艺;

c、确定摊铺温度、碾压顺序、温度、速度、遍数等; d、确定松铺系数、接缝方法等; e、验证沥青混合料配比; f、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 g、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讯联络及指挥方式; h、首先有计划,然后完成总结上报审批。

试验段的具体要求如下:

a、在铺筑试验路之前28天,承包人应安装好本项工程有关的全部试验仪器和设备(包括沥青、混合料等室内外试验的配套仪器、设备及取芯机等),配备足够数量的熟练试验技术人员,报请工程师审查批准。

d、试验的目的是用以证实混合料的稳定性以及拌和、摊铺、压实设备的效率、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的适应性。确定沥青混凝土的压实标准密度。要对混合料的松铺厚度、压路机碾压次序、碾压速度和遍数设专岗检查,总结出经验。

试验路抽样试验项目及频率表

e、试验段路面完成后,承包人应写出书面报告,报请工程师审查批准。

f、批准的试验路面应同完成后的工程一起支付,如未能取得工程师的批准,该试验路面应由承包人破碎清除并重新铺筑和试验,其费用应由承包人负担。

①拌和厂应在其设计、协调配合和操作方面,都能使生产的混合料符合生产配合比设计要求。拌和厂必须配备足够试验设备的实验室,并能及时提供使工程师满意的试验资料。

②热拌沥青混凝土宜采用间歇式有自动控制性能的拌和机拌制,能够对集料进行二次筛分,能准确地控制温度、拌和均匀度、计量准确、稳定、设备完好率高,拌和机的生产能力每小时不低于200t/h。拌和机均应有防止矿粉飞扬散失的密封性能及除尘设备,并有检测拌和温度的装置。拌和设备要有成品贮料仓。

③拌和楼应具有自记设备,在拌和过程中能逐盘显示沥青及各种矿料的用量及拌和温度。

④拌和机热矿料二次筛分用的振动筛筛孔应根据矿料级配要求选用,其安装角度应根据材料的可筛分性、振动能力等由试验确定。

⑤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应和摊铺机进度相匹配,在安装完成后应按批准的配合比进行试拌调试,直到其偏差值符合表(热拌沥青混凝土检测标准)所示的要求

⑥要具有500T的沥青贮存能力(散装沥青),要配备脱桶设备(能力要和拌和能力相适应);沥青材料应采用导热油加温。

热拌沥青混凝土检测标准

⑦计量装置应由计量部门进行检验和核正准确。

⑧应注意高速拌和楼振动筛筛孔,使每层筛网余石料大致相等,避免溢料和待料影响产量。

①应采用干净有金属底板的载重大于12吨自卸翻斗车辆运送混合料,车槽内不得粘有机物质。为了防止尘埃污染和热量过分损失,运输车辆应备有覆盖设备,车槽四角应密封坚固。

②沥青混和料运输车的运量应较拌和能力或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施工过程中摊铺机 前方应有料车处于等待卸料状态,保证连续摊铺。

(3)摊铺及压实设备

②摊铺混合料时,摊铺机前进速度应与供料速度协调,底面层、中面层和表面层的摊铺速度分别按/min、/min、/min控制。

③摊铺机应配备整平板自控装置,其一侧或双侧装有传感器,可通过基准线和基准点控制标高和平整度,使摊铺机能铺筑出理想的纵横坡度。传感器应由参考线或滑撬式基准板操作。

④横坡控制器应能让整平板保持理想的坡度,精度在±0.1%范围内。

⑤压实设备应配有震动压路机2台、轮胎压路机2台,能按合理的压实工艺进行组合压实。

⑥底面层摊铺机应用“走钢丝”参考线的方式控制标高,中、表面层摊铺机应用浮动基准梁(滑撬)的方式控制厚度。

6、混合料的拌和

(1)粗、细集料应分类堆放和供料,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应分开堆放,应对每个料源的材料进行抽样试验,并应经工程师批准。

(2)每种规格的集料、矿粉和沥青都必须分别按要求的比例进行配料。

(3)沥青材料应采用导热油加热,加热温度应在160-范围内,矿料加热温度为170-,沥青与矿料的加热温度应调节到能使拌和的沥青混凝土出厂温度在150-不准有花白料、超温料,混合料超过者应废弃,并应保证运到施工现场的温度不低于140-。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见下表所示。

沥青混合料的施工(℃)

(4)热料筛分用最大筛孔应合适选定,避免产生超尺寸颗粒。

(5)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料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间歇式拌和机每锅拌和时间宜为30-50s(其中干拌时间不得小于5s)。 (6)拌好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料分离现,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

(7)出厂的沥青混合料应按现行试验方法测量运料车中混合料的温度。

(8)拌好的沥青混合料不立即铺筑时,可放成品贮料仓贮存,贮料仓无保温设备时,允许的贮存时间应符合摊铺温度要求为准,有保温设备的储料仓储料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

7、混合料的运输 (1)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放料时,应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尽量缩小贮料仓下落的落距。

(2)当运输时间在半小时以上或气温低于时,运料车应用篷布覆盖。

(3)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4)已经离析或结成不能压碎的硬壳、团块或运料车辆卸料时留于车上的混合料,以及低于规定铺筑温度或被雨淋湿的混合料都应废弃,不得用于本工程。

(5)除非运来的材料可以在白天铺完并能压实,或者在铺筑现场备有足够和可靠的照明设施,发天或当班不能完成压实的混合料不得运往现场。否则,多余的混合料不得用于本工程。

(1)在铺筑混合料之前,必须对下层进行检查,特别应注意下层的污染情况,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处理,否则不准铺筑沥青砼。

(2)为消除纵缝,应采用一台摊铺机整幅摊铺或用两台摊铺机组成梯队联合摊铺的方法摊铺,两台摊铺机中应有一台为。以保证摊铺的纵向搭接处于行车道与硬路肩的结合部,两台摊铺机的距离以前面摊铺的混合料尚未冷却为度,一般为5。相邻两幅的摊铺应有5左右宽度的摊铺重叠。

(3)正常施工,摊铺温度不低于130不超过;在气温时施工不低于,不超过。摊铺前要对每车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检验,发现超温料、花白料、不合格材料要拒绝摊铺,退回废弃。

(4)摊铺机一定要保持摊铺的连续性,有专人指挥,一车卸完下一车要立即跟上,应以均匀的速度行驶,以保证混合料均匀、不间断地摊铺,摊铺机前要经常保持3辆车以上,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避免中途停顿,影响施工质量。

(5)摊铺机的操作应不使混合料沿着受料斗的两侧堆积,任何原因使冷却到规定温度以下的混合料应予除去。

(6)对外形不规则路面、厚度不同、空间受到限制等摊铺机无法工作的地方,经工程师批准可以采用人工铺筑混合料。

(7)在雨天或表面存有积水、施工气温低于时,都不得摊铺混料。混合料遇到水,一定不能使用必须报废,所以雨季施工时千万注意。底面层摊铺要在左右侧各设一条基准线,控制高程,其准线设置一定要满足精度要求,支座要牢固,测量要准确(应两台水准仪,同时观测)。中面层、表面层采用浮动基准梁摊铺(不具备该条件的不准摊铺)。

(1)在混合料完成摊铺和刮平后应立即对路面进行检查,对不规则之处及时用人工进行调整,随后进行充分均匀地压实。 (2)压实工作应按试验路确定的压实设备的组合及程序进行,并应备有经工程师认可的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手扶振动夯具,以用于在窄狭地点及停机造成的接缝横向压实或修补工程。

(3)压实分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压路机应以均匀速度行驶,压路机速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压路机碾压速度(km/h)

初压:摊铺之后立即进行(高温碾压),用静态二轮压路机完成(二遍),初压温度控制在130°~140°。初压应采用轻型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时应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应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产生推移。初压后检查平整度和路拱,必要时应予以修整。

复压:复压紧接在初压后进行,复压用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完成,一般是先用振动压路机碾压3~4遍,再用轮胎压路机碾压4~6遍,使其达到压实度。

终压: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应采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消除轮迹(终了温度>)。

(4)初压和振动碾压要低速进行,以免对热料产生推移、发裂。碾压应尽量在摊铺后较高温度下进行,一般初压不得低于,温度越高越容易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度。要改变以前等到混合料温度降低到才开始碾压的习惯。

(5)碾压工作应按试验路确定的试验结果进行。

(6)在碾压期间,压路机不得中途停留、转向或制动。

(7)压路机不得停留在温度高于的已经压过的混合料上,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油料、润滑脂、汽油或其它有机杂质在压路机操作或停放期间洒落在路面上。 (8)在压实时,如接缝处(包括纵缝、横缝或因其他原因而形成的施工缝)的混合料温度已不能满足压实温度要求,应采用加热器提高混合料的温度达到要求的压实温度,再压实到无缝迹为止。否则,必须垂直切割混合料并重新铺筑,立即共同碾压到无缝为止。

(9)摊铺和碾压过程中,要组织专人进行质量检测控制和缺陷修复。压实度检查要及时进行,发现不够时在规定的温度内及时补压,在压路机压不到的其它地方,应采用手夯或机夯把混合料充分压实。已经完成碾压的路面,不得修补表皮。施工压实度检测可采用灌砂法或核子密度仪法。

(1)铺筑工作的安排应使纵、横向两种接缝都保持在最小数量。接缝的方法及设备,应取得工程师批准,在接缝处的密度和表面修饰与其它部分相同。

(2)纵向接缝应该采用一种自动控制接缝机装置,以控制相邻行程间的标高,并做到相邻行程间可靠的结合。纵向接缝应是热接缝,并应是连续和平行的,缝边应垂直并形成直线。

(3)在纵缝上的混合料,应在摊铺机的后面立即有一台静力钢轮压路机以静力进行碾压。碾压工作应连续进行,直至接缝平顺而密实。

(4)纵向接缝上下层间的错位至少应为。

(5)由于工作中断,摊铺材料的未端已经冷却,或者在第二天恢复工作时,就应做成一道横缝。横缝应与铺筑方向大致成直角,严禁使用斜接缝。横缝在相邻的层次和相邻的行程间均应至少错开。横缝应有一条垂直经碾压成良好的边缘。在下次行程摊铺前,应在上次行程的末端涂刷适量粘层沥青,并注意设置整平板的高度,为碾压留出适当预留量。

沥青面层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检查的内容和要求见

沥青面层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检查的内容和要求

DL/T 1120-2018 水轮机调节系统测试与实时仿真装置技术规程(2)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检查的内容与频率应符合表(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检查的内容和频率)的规定。

(3)在完工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上,单幅每随机钻取芯样1处,检验压实度、厚度和施工孔隙率。

(4)所有取样和检验均应按照工程师的要求办理。承包人应在取样后3天内将试验结果提交给工程师检查。当试验结果表明需要做任何调整时,应在工程师的同意下进行。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压实度应以马歇尔稳定度击实成型标准为准。

(5)质量标准 ①实测项目: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应符合

表(沥青混凝土面层检测标准)的规定。

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检查的内容与频率

DLT1290-2013 直接空冷机组真空严密性试验方法注:弯沉值、抗滑检测项目仅限于表面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