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川县洪渡河流域第二期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务川县洪渡河流域第二期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5.4 M
资源类别:施工组织设计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务川县洪渡河流域第二期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务川县洪渡河流域第二期综合治理项目

编制:

GBT 6096-2020 坠落防护 安全带系统性能测试方法.pdf 审批:

贵州黔冠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日期:二零二零年五月

1、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根据本工程的重要意义,本实施组织设计以确保务川县洪渡河流域第二期综合治理项目施工安全及质量,确保施工工期,创一流管理的指导思想进行编制,采用先进的、标准化的施工工艺,使质量与工期控制措施到位,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工期符合合同要求。

(1)在施工组织机构建立上立足专业化,选用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具有技术专长的技术人员组成强有力的施工组织管理的核心层,全面负责工程的施工进度、工程质量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的分配和安全保证等。

(2)在机械及检测仪器配置方面加强管理,不断提高机械化施工,为保证工程质量、工程工期提供有力的物资条件。

(3)确保施工按期完成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搞好工序衔接,实现平行作业、流水作业相配合,交叉组织施工,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确保工期,均衡生产。

(4)坚持以设备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的原则。以先进的施工设备保证先进的施工工艺,以先进的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从根本上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5)精心进行现场布置,节约施工用地,组织文明施工,搞好环境保护,创建“安全文明标化”工地。

(6)严格执行施工验收规范和有关操作技术规程,加强生产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工程工期和施工安全。积极配合与响应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及工程指挥部的总协调、总管理和总控制。建立安全管理网络,落实安全责任制,努力把安全工作做到“纵向到底、一环不漏、横向到边、人人负责”。全面作好消防和工地内外的治安保卫工作。

本施工组织设计在满足工期要求的前提下,确保工程质量,力争达到优质工程;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和扰动控制在最小程度及确保施工范围内既有管线的安全。通过科学的组织施工,确保在明年汛期来临前完成河道水工部分的工程,减少对本区域行洪的影响。

1.3.1主要规范、规程、标准

1.3.2应用的主要法规

2.1工程基本情况及各参建单位基本情况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简称务川县)是遵义市下辖自治县,地处黔、渝边沿结合部,是中国两个以仡佬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务川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东与德江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相连,西与正安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毗邻,南与凤冈县接壤,北与重庆市的武隆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交界。

洪渡河系乌江一级支流,发源于正安县谢坝仡佬族苗族乡,流经湄潭、正安、凤冈、务川、德江、沿河等县,在沿河县洪渡镇汇入乌江。干流全长205公里,积水面积3739平方公里。洪渡河经凤冈县冉渡滩在务川县丰乐镇新田村大滩口入境,流经我县丰乐、都濡、大坪、柏村、蕉坝、红丝等乡镇,在红丝乡两河口出境。境内干流全长125公里,流域积水面积2150平方公里,占洪渡河全流域的58%。

2.3施工重点难点及措施

施工区域内障碍较多,需进行架空高压电线及通信、燃气管线等进行迁改,部分区域内存在建筑物及构筑需要拆迁。

(2)工期紧、施工组织要求高

工程区域范围广,施工点位多,施工管理难度大;同时本项目所包含的专业工程多,各专业存在交叉施工,给施工组织带来较大困难;特别是水工专业施工时对工期的要求,报保证在来年汛期前要完成水工专业的全部施工内容,减小防汛压力。

本工程属于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要求高。

1)场地内施工道路狭窄,不能进入大型施工机械及车辆;

2)部分施工区域位于区民区,干扰因素大;

3.2项目总体组织机构

根据施工任务成立务川县洪渡河流域第二期综合治理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组织指挥施工生产,协调内外关系,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和工期目标。选派具有丰富市政道路施工经验和优良业绩的优秀项目经理出任本工程项目经理,设项目技术负责人、生产经理、安全主任及质量主任各一名,组建一个精干、高效的项目经理部从事本工程施工管理工作。项目部下设工程部、资料部、技术部、创优部、物资部、安全部、后勤部、质量部。配备专业的河道土石方、路面工程、建筑结构、桥梁工程、给排水等管线施工、绿化景观(含装饰)、电气安装等相关专业作业班组。

工程部:认真熟悉工程设计文件,并根据工程的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及现场施工操作细则,负责施工测量放样,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检查和指导;要及时搜集地质资料和预测地质状况,协助总工程师,因“地”制宜,完善施工方法。对新的工序、工艺及重大技术难题,应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及人员进行讨论会审和整理,及时办理隐蔽工程检查签证,按时上交各种报表,负责进行竣工验收资料的编制和技术档案资料的管理。制定并执行项目施工技术及有关方案;对不按施工规范及施工操作规程施工者,有权责令整改。

物资部:根据工程的需要做好机械使用计划工作,并按施工需要及时组织进场,负责工地机械设备的管理使用、维修、保养,保证机械的完好率,建立机械设备档案,做好安全防范教育检查工作。负责配合技术部门编制整个工程施工材料的年、季、月计划用量表,并坚持质优价廉的原则,及时组织采购调运,对进场的材料应妥善堆放、保管、严格限额使用,以节约工程成本。对不合格的机械设备有权责令停止使用,有权拒绝不符合要求的人员上岗操作;在项目经理许可的情况下,采购施工材料,对不合格的外来材料有权拒绝进场。

安全部:认真熟悉设计图纸,根据工程的特点制定各种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民工的安全教育,以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定期或不定期对工地的安全进行监督检查。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及当地政府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规定,根据工程设计文件,制定配套的施工环保方案、措施并认真监督落实。对拟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进行环保方面的论证,提出合理的建议。负责工程环保档案的管理,协调地方各种关系。对不按环保要求施工者,有权责令整改。

技术部:施工组织计划的制定,根据设计图纸及相关国家及地方规范标准编制施工方案,制定施工技术措施、实施与检查、工程变更、工程计量办理,对分项工程施工前组织技术交底;负责中间交工验收、收集、整理有关施工技术资料,并完成施工技术档案的归档和竣工资料的编制。贯彻执行合同文件规定的质量检验标准,对每一道工序每一分项工程,施工前必须向有关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标准交底,负责隐蔽工程的预检,并在施工过程中配合监理工程师经常进行施工质量的检查和指导,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和改进措施,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检查工程质量。运用新设备、新手段、新方法,加强质量控制预防和探测,彻底根治质量通病。负责进行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档案的管理。有权对工地的不安全行为及事故隐患实施停工整改;对未按合同文件规定的质量进行施工的,有权责令整改。

后勤部:执行一般办公室的通常职能,同时配备专人负责工地卫生防疫和廉政监督工作,落实工地卫生防疫制度和廉政监督制度。负责文秘、卫生防疫、廉政建设等方面档案的管理工作并负责对各个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协调。

3.3.1总体施工安排原则

结合该工程的实际情况,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主要,后次要;先整体,后局部。做到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突出重、难点,兼顾一般,均衡施工的原则。为节约工期,分多个作业面同时施工。进场后,在修建临时设施的同时,进行现场施工便道的铺筑,临时围挡工作,然后开展河道的土方开挖,及桥梁的基坑开挖及基础和下部结构的施工;场地平整完成后进行各点位建筑结构等、给排水管线、电气照明管线等的施工;最后进行道路铺装、景观装饰及植物栽植。桥梁桩基础采用旋挖钻机施工,导管法灌注砼;钢筋笼在加工场整体加工,运至现场用吊车吊放入孔;扩大基础采用拉森钢板桩支护,机械开挖。现浇梁板(拱)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架,竹胶板模板;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入模。

3.3.2总体施工顺序

根据本工程制定的总工期要求,以及该工程的特点,各道工序施工采用平行流水作业施工,工序一环紧扣一环,但分部工程拟以同时开工,主要为确保工期不拖延,使得各分项工程施工紧密衔接,确定施工总流程如下图。

3.4.1劳动力资源准备

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和特点,为确保工期,对劳动力资源做出分批进场计划并落实到位。

(1)管理人员配置计划

根据本项目特点,设置项目经理(谭定勇)、施工负责人(李宣琼)一名,

安全员:刘思键、资料员: 、质检员:陈梅、材料员:杨泽娟、施工员:刘燚

(2)施工人员配置计划

配置8个施工,分别是:土方施工队、道路施工队、桥梁施工队、结构施工队、给排水施工队、建筑施工队、绿化景观施工队、电气安装施工队。

在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计划,加强施工动态管理,充分作好各项施工的人力准备,配备足够施工队伍,保证施工力量,并将工期控制与管理人经济效益挂钩,最大限度调动全体施工人员的生产积极性。

本工程的工期短,工程量大,相对安排紧密,工序搭接多,为保证工期,主要工序采用平行流水施工,一次性投入人员多,对人力资源、后勤保障、材料供应都提出极高的要求。为保障工程的顺利完成,必须作好劳动力计划安排工作,各项工作做到有预见、有计划、有提前。

安排最有力的施工队伍,施工队伍必须具备条件:第一、长期从事园林景观工程,有丰富的施工经验;第二、施工班组长技术熟练、管理有力、能积极主动、科学合理地安排班组内工作,充分调动组员的积极性;第三、劳动力十分充足,能吃苦耐劳,按时完成每天的施工任务。详见附件:《劳动力计划表》。

为保证工程的连续进行,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及工程实施进展,制定材料供应计划,提前进料,根据材料计划与材料库存、施工进度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做出科学计划、合理安排,充分保证工程进度需要。

3.4.3机械设备准备

根据施工方案中的施工进度计划,按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做出分批进场计划,安排组织机械进场。在各工序施工前一周,提出机械使用计划,机械在用机前1天到场,检查机械,踏勘现场,同施工员密切联系。

详见附件:《机械设备配置计划表》。

(1)占地面积少、平面布置合理;讲究科学,通过计算确定。

(2)总体策划满足工程分阶段管理需要;要全面考虑,合理组织运输,减少二次搬运和场内搬运距离,力求材料直达工地,尤其大型的预制构件,将运输量和起重量减至最小。小型构建预制场地力求运输方便,接近水源。

(3)充分利用既有道路、构(建)筑物,降低费用。尤其原有道路、桥梁、排水系统。

(5)不能违背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

本项目主要设置项目部、管理人员生活区、施工人员生活区以及施工操作区,如木工操作间、钢筋操作间、机修操作间、材料堆放区及油库等,施工人员生活区根据不同的情况自行搭建彩钢活动板房和搭设临时生产用房,具体位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生活区隔离,并标牌示意,设置固定值班亭,并增设流动岗日夜值班,确保区内安全保卫工作,并做好防盗防火工作,确保施工和行人安全。

根据工程规模及项目管理人员数量,项目部设置包括业主、监理工程师、施工管理人员生活用房以及办公室、会议室、餐厅、伙房等。材料为彩钢板活动房、集装箱式活动房,铝合金门、窗。

4.2.2钢筋加工场及临时堆场

所有钢筋加工制作均在钢筋加工厂内进行。在钢筋加工厂内设值班室、原材料堆存区、钢筋加工区、成品堆存区等。

钢筋加工厂占地面积为1500m2,含钢筋加工车间占地面积为350m2,原材堆存区钢占地面积为300m2,成品堆存区占地面积为350m2,其他材料仓库480m2。钢筋加工厂采用彩钢板棚建结构行式。

1)钢筋加工厂内布置一间值班室,建筑面积为20m2。

2)值班室采用活动板房结构,内、外及屋面板均采用阻燃型彩钢复合板;房屋基础(宽50cm×高50cm)采用C20混凝土浇筑,房屋地坪采用20cm厚C20混凝土浇筑。每栋房四周设排水沟(宽30cm×高30cm),采用MU7.5砖砌,M10砂浆抹面(2cm厚)。

1)为保证安全文明施工,综合加工厂占地四周设置围挡,采用预制烤白漆钢板搭设(高2.5m),加工厂大门采用防锈铁花大门(宽8.0m)。

2) 加工厂内加工车间及堆存场地地坪采用20cm厚C20混凝土结构,其余道路采用30cm厚级配碎石铺设。

3)加工厂内生产生活用水由施工营地无塔供水罐供水,铺设DN50mm供水支线至各生活用水点。

4)加工厂四周设置排水沟与业主指定排水系统衔接,排水沟采用MU7.5砖砌,M10砂浆抹面(2cm厚),过水尺寸为50cm×50cm(宽×高)。

钢筋加工厂配备1台350kW柴油发电机。主要供电部位为钢筋加工厂用电、施工驻地办公与照明用电及附近施工用电,配电及接地形式与生活驻地用电相同。

4.2.5施工现场临水临电布置

为确保职工生活质量和施工质量,有自来水供水水源则优先采用自来水,如没有自来水供应,则采用打井取水作为生产生活用水。

施工现场用电采用发电机自发电,在钢筋加工厂设置配电房,现场施工用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沿线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分配电箱,施工电缆经过路口时,在套管上回填黄砂浇捣砼加固处理或作6m高架空措施。配电箱要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及漏电自动保护装置。在生产作业区的四周每隔25~30米设置一盏移动式投光灯(或太阳灯),用于夜间施工照明,灯架采用钢管或其它杆件搭设。为防止不确定因素造成停电,拟在施工区域内配备柴油发电机一台。临电布置具体详见《梧桐山河及其支流(茂仔水、赤水洞水)碧道工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临时道路结构型式采用30cm厚碎石路面,顶宽4m,道路顶面设置双向2%的横坡度。道路双侧设置土沟排水沟。在跨沟渠处的道路两边设置安全防护栏杆,挂安全防护网。道路结构型式见下图所示:

施工通道通过软基时,挖除软弱部分换填1m厚建碴。跨沟渠处铺设临时砼涵管,上铺砂砾石,分层碾压密实。

为了便于机械设备进入河道及材料、土方等的运输,在河道内设置10处下河通道,下河通道采用合格土回填压实,路面采用20cm厚泥结石,如下图。

严格按照合同的要求,并根据工程特点、进度和质量要求,从技术、物资、人力和组织等方面为施工实施创造一切必要条件,确保工程如期开工、确保工程按质按量如期完成。及时组织施工调查、审核图纸,提报材料计划、做好后勤保障等,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安排;制定周密的阶段性工期和逐日工作计划,采取顺排任务、倒排工期的方法合理组织施工,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施工准备是迅速形成施工生产能力并掀起施工高潮的关键,为此我单位十分重视施工准备工作,投标文件中所安排的人员、机械、设备已经落实。

(1)熟悉设计文件、研究施工图纸及现场核对;

(2)自然条件*调查分析;

(3)技术经济条件*调查分析;

(4)施工前*设计技术交底;

(5)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6)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7)制定具体*技术管理办法,认真学习有关“规范”、“规程”等。

(8)对全线范围内*地上地*障碍物进行了调查。

①按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安排,及时办理桩位、水准点交接,并配置先进*测量仪器和技术骨干,对交接完*桩点进行复测工作,并根据施工需要增设构筑物控制桩点及水准基准桩、并设护桩。

②布置施工测量放样控制点,施工基线和施工水准点应设置在不受干扰、牢固可靠且通视好、便于控制*地方。所有测量精度均应符合规范要求,报监理审核查验,经批准后才能使用,并按要求设立识别标志加以保护,资料应系统整理,保存完整。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及工期*需要,本项目试验全部委外试验,配合外委试验室对开工前所需*各种工程所用材料进行取样试验及配合比设计,以保证早期开工。

6.1.1土方工程测量

本工程土方标高传递采用钢尺配合水准仪进行,并控制挖土深度。挖土深度要严格控制,不能超挖。

清槽后,用全站仪将轴线投测到基坑内,并进行校核,校核合格后,以此放出垫层边界线。

在基础底板余土及基础承台、基础梁土方方开挖时,测量人员要对开挖基坑底深度进行实时测量,用水准仪抄测出挖土标高,并钉小木桩。在垫层砼施工时,拉线控制垫层厚度。垫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用全站仪在垫层上测放出轴线、柱边线以及承台边线,为模板及钢筋工程精确定位。

1) 轴线控制桩*校测

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移动。校测仪器采用测角精度 0.5″、测距精度为 1mm+1ppm *全站仪。

将全站仪架设承台边上*轴线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轴线投测到施工*平面层上(承台及地梁面);纵、横向轴线各不得少于两条;以此作角度、距离*校核。经校核无误后,方可放出其它相应*轴线及细部线。

在地*室施工完成后,依据布设*平面控制网,在地*室顶板布设轴线控制基准点,并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校核,作为地上部分平面控制依据。随着施工*进程,塔楼轴线控制基准点分阶段向上传递转换。

在地*室顶板板面钢筋绑扎施工时,预先设置激光投测点*位置预埋200×200mm 铁板(做法见*图),铁板上表面略高于砼上表面。

预埋件制作示意图 预埋件弹线示意图

施工地*室顶板面时,对各主轴线桩点进行距离、角度校核,校核合格后再进行地*室顶板平面放线。放线后,再将各激光投测点测定在预埋铁板上,并再次校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每层顶板应在各激光投测点相应*位置上预留 150×150mm *接收孔。投测时将激光铅直仪置于首层控制点上,在施工层用有机玻璃板贴纸接收。每个点*投测均要用误差圆取圆心*方法确定投测点。即:每个点*投测应将仪器分别旋转 90°、130°、270°、360°投测四个点,这四个点形成*误差圆取其圆心作为投测点。每层投测完后均要进行闭合校核,确保投测无误,再放其它轴线及墙柱边线。

在塔楼首层墙柱分别建立 4 个标高测量基准点,部位设在四个外大角,采用水准仪由施工现场内高程测量控制点引测,校核合格后作为起始标高。

二层板施工时,将首层+1.00m*高程抄测在首层柱子上,并在*图所示*柱边预留三个100×100mm 洞口用作标高引测及相互校核,合格后以此进行标高传递。

首层以上标高传递采用钢尺从三个不同部位向上传递。每层传递完后,必须在施工层上用水准仪校核。每层结构施工完后,在每层*柱、墙上抄测出 1.000m 线,作为装修施工*标高控制依据。

6.2.1步道路面施工

6.2.1.1施工顺序

放线→基层回填并整平夯实→块石层铺筑→级配碎石调平层铺筑→砼基层浇捣→透水混凝土面层

1、根据施工图纸对所有*中心控制桩进行测量、核实,并放出园路中心线及边线。

2、布设临时水准点:根据本工程特点,广场、道路设置水准点,作出标志,并会同监理及甲方对放样位置及临时水准点复测认可。

6.2.1.2施工准备

由于广场上还往往存在着花坛、草坪、水池等地面景物,因此,它又比一般*道路工程内容更复杂。

准备施工机具、基层和面层*铺装材料、以及施工中需要*其它材料;清理施工现场。

按照广场设计图所绘施工坐标方格网,将所有坐标点测设到场地上并打桩定点。然后以坐标桩点为准,根据广场设计图,在场地地面上放出场地*边线,主要地面设施*范围线和挖方区、填方区之间*零点线。

对照广场竖向设计图,复核场地地形。各坐标点、控制点*自然地坪标高数据,有缺漏*要在现场测量补上。

6.2.1.3场地平整与回填

挖、填方工程基本完成后,对挖填出*新地面进行修理。回填采用合格*回填材料,分层分段进行回填。每层回填厚度不大于30cm,回填后采用压路机进行夯实,压实系数需满足设计要求。

6.2.1.4块石层铺筑

1、检验块石质量→分层铺筑块石→洒水(晾晒)→夯实或振捣(平板振动器)→找平验收

2、对块石进行技术鉴定,如是人工块石,应将块石拌合均匀,其质量均应达到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

(1)铺筑块石*每层厚度,一般为15~20cm,不宜超过30cm,分层厚度可用样桩控制。视不同条件,可选用夯实或压实*方法。大面积*块石垫层,铺筑厚度可达35cm。

(2)块石地基底面宜铺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时,基土面应挖成踏步和斜坡形,搭槎处应注意压(夯)实。施工应按先深后浅*顺序进行。

(3)分段施工时,接槎处应做成斜坡,每层接岔处*水平距离应错开0.5~1.0m,并应充分压(夯)实。

(4)铺筑*块石应级配均匀。如发现石子成堆现象,应将该处块子或石子挖出,分别填入级配好*块石。

4、洒水:铺筑块石在夯实碾压前,应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适当地洒水以保持块石*最佳含水量,一般为8%~l2%。

5、夯实或碾压;夯实或碾压*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用水夯或蛙式打夯机时,应保持落距为400~500mm,要一夯压半夯,行行相接,全面夯实,一般不少于3遍。边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

(1)施工时应分层找平,夯压密实,并应设置纯块检查点,用200cm3*环刀取样;测定干块*质量密度。*层密实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用贯入法测定质量时,用贯入仪、钢筋或钢叉等以贯入度进行检查,小于试验所确定*贯入度为合格。

(2)最后一层压(夯)完成后,表面应拉线找平,并且要符合设计规定*标高。

6.2.1.5级配碎石层

1、碾压机械、摊铺机械就位

混合料拌和前,认真检查摊铺机各个部位,保证各操作系统性能完好,然后移位就位、等料。压路机停于摊铺机之后,并清理压路机轮。

(1)、拌和场内已存放足够*合格原材料,保证摊铺用料,采用WBSC600型和WBSC650型拌和设备集中拌和,保证配料精确,性能完好。。

(2)、开始搅拌前,由试验室检测所用集料*含水量,*发级配碎石生产配合比。拌和*级配碎石含水量不宜超过最佳含水量*0.5%(此试验段最佳含水量为4.7%,故拌和*级配碎石含水量必须控制在5.2%以内),含水量由有经验*人员在拌和机出料口用眼观目测、手摸捏团*方式进行快速有效监控调整。同时,拌合站试验人员每小时对拌和*级配碎石取样检测一次及随时对异常情况采用燃气炉炒干法进行检测。 (3)、开始搅拌后,在拌和机投料运输*上取样或对级配碎石取样检验,检验其配合比、集料级配、含水量是否变化。进行正式生产之后,每1~2小时检查一次拌和情况,抽检其配比、含水量是否变化。高温作业时,早晚与中午*含水量要有区别,要按气温、气候变化及时调整。

(1)、运输车辆进行统一编号,号码醒目而固定。运输车辆在开工前,要检查其完好情况。装料前应将车厢清洗干净。运输车辆一定要满足拌和机出料与摊铺数量需要,并略有富余,此次配备20辆运输车完全能满足施工需要,每台摊铺机前至少要有3 辆车等候卸料。

(2)、尽快将拌成*级配碎石运送到铺筑现场。车上*级配碎石用苫布覆盖,减少水分损失。如运输车辆中途出现故障,必须立即排除。当有困难时,车内级配碎石必须转车。

(3)、设专人指挥运输车辆卸料,卸料时应缓慢,分三次起斗,以减免级配碎石离析。并做好相应记录。 4、摊铺

(1)、混合料*摊铺,采用型号为ABG8620稳定土摊铺机摊铺。摊铺时,靠中分*和靠边坡外侧*传感器采用钢丝绳来控制标高及厚度,两摊铺机交叉中间处*行走前面*摊铺机采用导梁来控制标高及厚度,另外一台传感器采用滑靴来控制。两台摊铺机熨平板拼装*宽度和不小于设计宽度。摊铺前对*承层表面进行适当洒水润湿,并坚持每天检查摊铺机各部分部件运转情况是否正常。摊铺铺机起步前,用木板垫起熨平板,使熨平板*标高为摊铺层*松铺标高,为减少熨平板*变形,每个摊铺机熨平板至少要垫起三处。

(2)、摊铺作业时根据拌和能力和运输能力,确定摊铺机速度,严禁出现摊铺机停机待料*情况,保持摊铺*连续性,提高平整度。摊铺机摊铺速度为1.5~2m/min,摊铺混合料时速度宜采用最小摊铺速度为1.5m/min,以减少停机待料*现象。 (3)、摊铺过程中有专人指挥运输车辆在摊铺机前方10—30cm处停车,防止碰撞摊铺机,由摊铺机迎上去推动卸料车,一边前进一边卸料,卸料时料车不能踩刹车,卸料速度应与摊铺速度相协调,卸料时由专人指挥卸料。运输车辆在*承层上调头时,要在指定地方进行,以减少对*承层*损坏,同时注意不能碰撞导向控制线钢丝,以免影响摊铺层*标高精度控制。 (4)、摊铺作业时,指定现场技术人员对已摊铺*底基层进行标高和厚度跟踪控制,根据检测结果对摊铺机传感器进行微调,以保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5)、摊铺机摊铺后,安排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及时挖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拌和料填补。对弯道超高路段外侧容易出现粗集料偏多*情况,要及时安排专人用新拌和混合细料嵌隙填补。 (6)、混合料摊铺后,路面边缘做好修边、整形,并用相关工具(如铁锹)把边拍实,以保证边缘直顺密实。 人员安排:1名技术人员进行全场指挥;2人指挥卸料及处理摊铺机****余料;2人处理前方*承层上*杂物;2人看管传感器;2人处理混合料离析现象;2人处理平整度。

(1)、混合料经摊铺、整形后,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应立即进行碾压,碾压长度以50~80m为宜,碾压段落层次分明,设有明显*分界标志并形成连续碾压,坚持遵循初压和终压均采用静压*原则,以减小变形和提高表层密实度、平整度。

(2)碾压时,首先用1台双钢轮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后进行前静后振1 遍,压路机每次重叠1/2 轮宽;然后用2台单钢轮振动压路机轻振1遍,重振3遍,压路机每次重叠1/3 轮宽;最后用1 台胶轮压路机进行稳压收光1遍,及时检测压实度,压至无轮迹为止。

(3)、碾压方法:摊铺成型后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方向与路中心线平行,直线段,由路肩向中心碾压,在超高路段上,由内侧向外侧进行碾压,使纵向顺延,横坡符合设计要求。压路机碾压时成阶梯状碾压,两碾压段*接头处,采用压路机成45度角斜碾,正常碾压时轮迹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接缝处,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为一遍,碾压至要求*压实度并无轮迹为止。压路机*碾压速度,前两遍以采用1档为宜,以后可采用2档,绝不可高速碾压。碾压程序:静压~小振动~大振动~静压。现场记录碾压遍数,路面*两侧要多压1~2遍,在最佳含水量时碾压至设计及规范要求*压实度。压路机稳压时1.5—1.7km/h,振动压时1.8—2.2km/h,终压1.5—1.7km/h。 (4)、压路机严禁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路段上“调头”和急刹13车,保证级配碎石底基层表面不受破坏。

(5)、碾压过程中,级配碎石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如表层水份蒸发得快,应及时补洒少量*水。若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或挖除等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6)、死角处处理:在桥头搭板处压路机无法碾压*部位,将采用平板夯振动夯实,局部小*地方采用人工夯实。 (7)、平整度控制:施工过程中采用人工铲除接头处*拥包,同时用3米直尺检查平整度,不符合要求*立即进行处理,消除碾压段之间*不平整。整平应仔细进行,目*是将凸出部分刮除并用人工及时扫出工作面外,局部低凹*部分不得用刮除料作为找平层,即“只准铲高,不得补凹”。个别严重*,凹坑需要找平时,应用人工挖成方形成矩形面(深度不少于10cm),填补相同*混合料,人工补平并夯实再统一碾压。

(2)、横缝:采用平接缝,与路面车道中心线垂直设置,接缝断面为竖向平面。级配碎石摊铺时,必须连续作业不中断,

(3)、压路机碾压结束,沿端头斜面开到*承层上距断面30m左右停机过夜。

(4)、第二天将压路机沿斜面开到前一天施工*基层上,用三米直尺纵向放在接缝处,定出基层表面与三米直尺不能衔接*点作为接缝位置,同时翘头或厚度不足部分全部清除,整形后沿横向断面挖除坡*部分级配碎石,清理干净后,从接缝处起步摊铺。 (5)、压路机沿接缝横向碾压,由前一天压实层上逐渐推向新铺层,碾压完毕后再纵向正常碾压。接缝处纵向平整度应符合要求。

成型后*级配碎石层实行交通限制,在碾压成型*底基层出入口设置交通管制牌,禁止车辆通行。

6.2.1.6透水混凝土铺装

首先对基础进行检查,注意高度、密实度等问题,对局部不符合要求*进行处理。

(1)透水砼搅拌投料必须严格按配合比进行,不得错投、误投。第一次投料必须过磅,随后可在投料机械容器中做记号,按标准参照投料。

本着搅拌机料斗中先投1/2石子,再投水泥、添加剂,然后另投放1/2石子,即保持水泥、添加剂放置在石子中间位置较为适宜。

先在空机中放用水量*20%,空机搅拌,再提升料斗进料。在搅拌中分多次加水,直到水灰比完成计量。要求搅拌均匀,符合施工要求。合适*用水量搅拌*砼用手能攥成团,手松开后,手表面吸附浆体较少。

从投料到出料,一般情况*,350型搅拌机为4分钟。500型强制式搅拌机为3.5分钟。

搅拌好*成品料出机后应及时运到施工现场,10分钟以内运到现场施工为宜。如遇气温高于300C时,混凝土必须采取覆盖保持水份,防止水份蒸发,影响施工质量。透水混凝土施工规程规定,透水混凝土出机至工作面运输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4.透水混凝土摊铺施工

透水混凝土摊铺施工,在结构层施工中应优先确定胀缝位置,规定尺寸(每5米左右设一道)、做好标记、按照要求留置、松铺摊平后用低频平板夯夯实,夯实后表面应符合设计高程,以保证面层*施工厚度,要求平整、密实。

面层施工必须计算松铺高度,合理控制高度能够使压实后与周边*铺装材料(或模板)高度一致,符合道路面层*设计高程,松铺摊平后采用低频液压工作站进行滚平碾压,以保证路面混凝土的密实性,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滚平碾压后及时用混凝土磨光机械磨平,周边磨光机无法磨到的地方用人工抹平,要求表面平整,石子分布均匀,无缺失石子现象,禁止有积浆现象。

透水混凝土路面施工摊铺有两种施工方法:第一种为连续施工法,在结构层浇筑单块体积满足缩缝要求时,随即摊铺面层,这种施工方法使结构层与面层粘结牢固不容易发生空鼓现象,但容易压坏结构层,不能保证结构层混凝土强度,施工时应尽量不损坏结构层。另一种方法是间隔式施工法,就是上午铺设结构层,下午施工面层。这种方法能保证结构层混凝土强度,交叉施工影响小,还可以减少搅拌机械,降低机械投入和人工投入。但是必须在面层施工时在结构层表面充分浇水湿润的情况下,采用素水泥浆做粘接层,防止空鼓现象发生。

在透水混凝土施工周边为铺装带时,应优先考虑对前道工序产品的保护工作,可采用塑料薄膜铺盖的方法予以保护。

透水混凝土成型后的养护工作,是透水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环节,由于透水混凝土内添加了有机胶结材料,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增长较快,面层完成后需及时养护。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塑料薄膜全覆盖保护,即面层周边的塑料薄膜要大于面层50cm以上,塑料薄膜的搭接宽度满足20cm以上,并在覆盖好的薄膜上洒水湿润,使薄膜均匀的覆盖在层面上。做到密闭完好,不留缝隙。而且薄膜不能有损害现象,局部损坏直接导致养护漏缺,会产生掉子现象,透水混凝土的养护周期为两周,每天浇水养护必须保证两次以上,不可缺少,养护的最佳效果是薄膜内有大量露珠为最好。薄膜覆盖养护必须压牢,防止风吹造成薄膜飘起,千万不能有漏空现象,造成局部透水混凝土损坏。凡是薄膜覆盖不严或飘起的地方,应该特别注意,都会不同程度的起沙或掉子,造成产品的瑕疵。

在养护期满后,检查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已达标准后,可以进行拆除模板,在拆除过程中,不得损坏混凝土路面的边、角,要保持透水混凝土块体完好。

路面喷漆材料为固化剂路面漆,这种漆层色彩鲜艳、观感好,抗紫外线功能较强、耐久性能好。喷涂机械为无气喷涂机,一台无气喷涂机每天工作8小时可以完成喷漆面积700~800㎡左右,每平方米单位耗漆量为0.15kg(含固化剂)。浅色路面耗漆量会稍大一些。因为浅色遮盖率差,所以耗料较大。喷漆时应对周边的前道工序材料予以保护,可采用胶带粘贴,也可用钢(木)板遮挡。必须做到边到边整齐,线条笔直,美观大方。调漆时要保证配比统一,防止发生色差现象,喷漆时搭接度要一致。

透水混凝土路面在施工和养护过程中,必须注重成品保护,路面上应严格禁止上人,动物行走、车辆行驶。

6.2.2.1基坑开挖

4.1采用挖掘机开挖,放坡比例按1:0.5执行,以安全第一;如开挖过程中出现按既定坡比仍不能实现边坡自稳,再请示监理工程师调整开挖坡比,必要时采用支护。

4.2挖掘机从上至下分层分段进行,严禁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悬的开挖方法。挖土堆放在河道一侧,以便以后分层回填夯实墙背路基。

4.3基底承载力应达到设计要求,作地基处理后再铺设钢筋混凝土基础。

4.4基槽开挖时,如遇特殊地质,而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则邀请各参建单位现场踏勘确定地基处理方案。

6.2.2.2钢筋工程

1.1 组织有关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对图纸不明确及施工中有困难的地方,要与设计单位作好变更鉴证手续。

1.2. 根据施工图纸结合本单位的设备和技术条件,制定出工程的主体施工方案,并提出材料计划。

1.3. 对钢筋工程所使用的机械和设备的性能进行检验,保证施工过程中各种设备的工作状态良好,使用功能齐全。

1.4. 钢筋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均应有质量证明书,符合国家标准后方可使用。

2.1根据设计,主坝坝体底部需在勘岩30cm后采用φ25的钢筋按700×700的间距植入基岩1m,消力区采用φ22锚筋间距2.0m插入中风化1m。坝底植筋如下图:

2.2拟采用水磨钻机钻孔,清孔时要配备空压机,由于是在河道内施工,孔内定会渗水,因此清孔采用桩芯清淤机清孔;清理后用水管伸入孔底注入清水,待孔外流出清水为止;再用清水泵将孔内积水抽出后立即进入植筋工序。

由于贵州16定额无水磨钻或潜风钻相关计算子目,计价方式按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市场询价确定。

钢筋笼在有条件的加工场地加工完毕后,采用中型运输车辆运送至施工部位,由20t吊车进行吊装。主坝坝体钢筋需采用φ20的钢筋制作加强筋做支撑,按间距2m梅花桩布置。机械台班及大型机械进场根据现场实际发生进行签证。

消力区钢筋笼需采用100*100*150的混凝土块做垫块,每平方不少于4块。

6.2.2.3模板工程

6.2.2.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天泵或0.6~0.8m³的挖机送入模,具体操作方法根据现场实际需求确定。人工振捣时在钢筋笼上搭设不低于60cm宽的竹跳板平台作为施工操作平台,长度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签证计量。

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混凝土供应能力,一次浇筑方量、混凝土初凝时间、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综合考虑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d。

6.2.2.5块石回填

根据设计图纸,坝体迎水面、消力池与坝体分缝处需外购块石回填,回填深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但不低于2.5m;回填坡比1:0.3;回填前应邀请监理现场验收基槽,遇特殊地质情况时通知各参建单位现场踏勘,确定处理方案后实施;

消力池尾部采用C20浆砌乱石,并勾平缝。

块石回填机械设备应满足臂长的要求。

6.2.2.6围堰

根据施工总体安排,拦水坝分左右两幅施工。如图:

左半幅施工时采用河水单边束窄导流,采用片石将施工区域回填压实,如图示位置采用砂袋围堰,堆砌方法如下:

围堰采用梯形堆砌方法,根据现场实际收方签证。

右半幅施工时由于拦水坝左半幅已施工完,河水流动受阻,单边导流时水位线会高于拦水坝坝顶标高,所以在进行右半幅施工时围堰高度必须高出拦水坝1.5米以上,宽度也应不低于2.5m,以保证施工安全。

6.2.3悬崖栈道施工

6.2.3.1栈道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场地清理→钢管脚手架→主梁梁洞→主梁植入→纵梁安装→护栏安装→专业钢筋混凝土栈道板安装。

6.2.3.2施工准备

组建相应的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施工技术交底,确保施工过程的人员安全和保证工程质量,按照安全教育内容和技术交底内容,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保质量的完成各项施工内容及排除各种安全隐患。

6.2.3.3场地清理

清理现场松动的石块泥土等,清理影响安全绳和吊篮的杂物枝条等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的便捷性。

6.2.3.4钢管脚手架搭设

本工程主要在悬崖上施工,脚手架施工是保证本工程质量安全的重中之重,也是本工程的开路先锋,只有脚手架架设合理、安全,才能给后面的工序质量安全的保障,所以脚手架是本工程的重头戏,也是本工程的施工难点之一。

经过多方查找,阅读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后,决定采用在悬崖上架设三角形的形式架设钢管脚手架。

在钢管立柱的石壁位置上凿一个豁口并钻钢筋锚固孔,孔深视要求和现场情况而定,孔向向石壁内60°倾斜,植入相应钢筋并稳固,钢筋预留出10cm—15cm最后放上架管。横杆采用钻孔植筋用粗铁丝拉的原理。

6.2.3.5主梁植入

本工程另一难点就是悬挑梁梁洞的施工。梁洞规格为300mm,采用风钻钻成梅花形在山体岩上钻孔,钻孔深度2m,再采用钢钎加阔的方法,将梁洞初步的打出,最后采用人工钻进行修复,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主支梁间距不大于1.8m,主梁安装完毕后孔口用C30混凝土预留灌浆孔封闭,采用灌浆泵水泥浆压力灌浆。

孔成型后,将孔内石粉先用空压机风吹,再用清水洗干净。

6.2.3.6专业钢筋混凝土栈道板及护栏安装

专业钢筋混凝土栈道板安装顺序为先栏杆框架后混凝土板的安装。螺栓孔采用现场钻孔处理,混凝土栈道板安装完成后,采用软物覆盖,作为行人和材料运输通道铺垫,防止在栏杆安装过程中伤及面板。

测量放线→基坑开挖→地基验槽→铺设碎石垫层→浇筑砼垫层→提身浆砌片石砌筑→填筑反滤层回填土→墙面处理→护栏安装→清理墙面→完工交验 

(1)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准确计算护提的轴线位置,然后上报监理工程师验线。 

(2)按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的轴线资料进行轴线放样,并测定出边线,同时需引桩便于校核,并上报监理工程师。 

(3)根据已放出的护提轴线,准确测定出护提边线和原地面标高,确定下挖深度,经核查无误后上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开挖基槽。 

(1)根据现场施工设备和施工环境,基槽的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配合修整的方法。基槽放坡系数1:0.33,基底宽度按垫层每边增加300mm工作面确定。基底纵坡不大于5%,大于5%时开挖成台阶状,台阶高度不大于0.5m。 

(2)挖出的土不能堆放在基槽边,应立即转运至其他区域进行回填,等墙身强度达到80%以后再进行墙背土方回填,以免基槽边坡塌方及妨碍挡墙砌筑施工。 基槽不得超挖,机械开挖至底面高于设计高程20cm左右,采用人工开挖找平、清基,防止扰动原状老土。 

(3)基槽底标高、几何尺寸、地基承载力、基坑密实度等都符合要求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并且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基槽开挖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及时铺设碎石垫层、浇筑砼垫层封闭基底。碎石垫层需压实,砼垫层采用小型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砼垫层养护3昼夜后即可在垫层上测量放线,弹出挡墙中轴线及内外边线。

(1)砌筑前应选择尺寸及形状符合要求的石料并将表面的泥土等清理干净,按照大小搭配的原则放置于基坑附近备用。砂浆采用搅拌机拌合,砂浆配合比应由实验检测单位出具,搅拌砂浆时严格按照确定的配合比进行。水的用量应视天气、砂的含水率等进行适当调整。 

(2)砌筑前,再次复核各部尺寸,并将基础顶标高控制桩打在四周,以便砌筑基础时拉线控制基础顶标高。 

(3)砌筑基础根据厚度的不同分两层或三层砌筑,每层砌筑的厚度30~35cm,但分层不找平,使基础上下交错连成一体。 

(4)砌筑时应层层座浆,座浆厚度3~5cm,选择较大较整齐的石块大面朝下,放稳放平,并用砖刀和捣浆棒一起将缝密实,避免出现空洞和砂浆不饱满现象。 

(5)每段施工基础时,按图纸的要求10~20m将沉降缝位置确定且固定好,变形缝宽度20~30mm。 

(6)基础砌筑完毕后,采用合格的素土回填基坑四周并夯实。 

(1)基础砌筑完毕后,必须与设计图纸核对,检查几何尺寸与基础顶设计标高是否有偏差,确认无误后开始墙身砌筑。

(2) 本工程挡墙多有营造景观的功能,应在石材选料和砌筑工艺方面加大管理和投入力度。石材采用江河中经自然冲蚀的卵石,粒径以200~400mm为主,搭配少量粒径为100mm左右的卵石填实间隙。砌筑时应根据不同部位进行选料,尺寸合适且均匀、色泽协调的卵石用于挡墙外立面、顶面及端面,尤其是墙端、转角、变形缝的部位应选择粒径稍大、外形扁长、尚有一定棱角的卵石砌筑。

(3)转角应整体砌筑严禁设缝,选用扁长卵石,长向交替置于转角两侧呈咬合状。墙身砌筑至距设计顶标高200~300mm处开始收顶,选用粒径略大的扁状卵石盖面。

(4)本工程挡墙虽为浆砌,但要求完工后呈现垒砌(干砌)效果。施工方法为内侧及中部采用浆砌,外露面100mm深度范围垒砌。接近外露面时铺浆厚度略薄,以石料座浆时砂浆不被挤出为原则。大粒径卵石间间隙较大处采用小粒径卵石填充,但小粒径卵石不得连续或扎堆出现、尽可能减少用量,以免影响景观效果。

(5)为保证墙身位置及断面尺寸的准确,当底面尺寸放好样后,用竹竿或钢筋做立杆固定在变形缝缝、墙端或转角处,在立杆上水平挂线控制墙身的砌筑尺寸、标高及平整度。在施工过程中应防止触碰立杆并经常对立杆和挂线进行检查,发现偏移随时校正。 

(6)砌筑时应层层座浆,座浆厚度3~5cm,采用一丁一顺砌法。墙身分层砌筑且墙体较长时分段砌筑,分段位置设变形缝,两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差不超过1.2m,每日砌筑高度控制在1.2m内。 

(7)各砌层都先砌外圈定位行列,然后砌里层,外圈与里层砌块要交错连成一体,并借助砖刀和捣浆棒将各部位捣固密实,除外露面100mm深度范围外,不出现空洞和砂浆不饱满现象。 

(8)墙身高度超过3米时,外侧应搭设安全可靠的双排脚手架,保证砌筑安全。脚手架仅用于为作业人员提供操作平台,严禁放置石料。

泄水孔采用φ100PVC管埋设,间距2~3m,按梅花形布置。泄水孔向外坡度为5%,最低一排泄水孔应高出地面不小于200mm。PVC管从外立面缩入200mm,该段泄水孔利用石材垒孔续接PVC管,达到管不现露的效果。

(1)护提每间隔10~20m应设置一道变形缝(或伸缩缝)。当墙身高度不一、墙后荷载变化较大或地基条件较差时,应采用较小的变形缝间隔。另在地基岩性变化处、墙高突变处和与其他建(构)筑物连接处应设沉降缝。

(2)变形缝宽度为20~30mm。变形缝两侧墙身选料及砌筑外观工艺要求同墙端,要求垂直、贯通、缝宽均匀。严禁出现假缝、歪斜、折线性等缺陷。

当墙背后全部为填土GB∕T 32399-2015标准下载,且地形横坡大于1:5时,应将墙背后三倍墙高范围内的植被 铲除干净,并将地表挖成台阶型。填料应分层夯实。压实度与附近场地或路基的要求相同。回填严禁使用含有淤泥、淤泥质土、腐质土及有机物的土方填料。根据回填部位,选用适当的机具进行分层回填、夯(压)实,保证压实度达到95%以上。

6.3.1承台、基础施工

桥梁承台、基础的主要施工工艺流程为:测量放样→围堰施工→基坑开挖→基底检测(处理)→垫层浇筑→钢筋安装→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基坑回填压实→拆除围堰。

2号桥施工便道结构断面图

图中蓝色区域为新建涵管桥,由于该处水深,修建前需采用片石进行抛石挤淤,然后根据下图修建涵管桥:

图中黄色区域原有施工便道过河段,为了降低涵管桥1处的水位,将黄色区域的片石便道改建为可疏导河水的涵管桥,做法如图:

3、施工区域就近设置临时堆料场,共计3处堆料场,堆料场大小根据现场情况而定,堆料场设置应避免洪水淹没;堆料场平场夯实后采用10cm碎石进行找平,然后铺设15cmC15砼进行硬化。由于堆料场离项目部较远,需搭设临时工棚作为材料看管室,临时工棚建筑面积不小于4㎡。

4、因施工区域限制,大部分构配件不能在桥梁位置直接加工安装;因此需要在施工场地附近设置加工场地进行构配件制作NBT 34072-2018 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吸热体耐候性技术规范,制作好后用8T汽车转运至桥梁施工位置;钢筋加工场地平场夯实后采用10cm碎石进行找平,然后铺设15cmC15砼进行硬化。由于时值雨季,为了更好的保护钢材,需搭设简易钢筋加工棚,长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搭建方法如图: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