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肋钢筋径向挤压连接工艺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doc

带肋钢筋径向挤压连接工艺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doc
积分:20
特惠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 M
资源类别:技术交底
资源属性:
会员资源

施组设计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随机截取了部分,仅供参考,下载文档齐全完整

带肋钢筋径向挤压连接工艺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doc

2.1.1钢筋的级别、直径(l8~40mm)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应有出厂质量证明及复试报告。进口钢筋需对挤压连接进行型式检验,符合性能要求后使用。

2.1.2钢套筒的材质为低碳素镇静钢,其机械性能应满足要求。Ⅱ级钢筋用套筒屈服强度σs≥205N/mm2;抗拉强度σb=335~520N/mm2,延伸率σs≥20%。Ⅲ级钢筋用套筒σs≥230N/mm2,σb=390~520N/mm2,σs≥20%。直径差大于5mm,用变截面钢套筒。套筒规格型号G18、G20、G22、G25、G28、G32、G36、G40,套筒应有出厂合格证,分批验收。

2.1.3主要机具有:超高压泵站、油管、压钳、钢筋挤压压模、吊挂小车、平衡器、角向砂轮、划标志工具及检查压痕卡板卡尺等工具。

注:带肋钢筋挤压连接是将两根需连接的钢筋插入钢套筒,利用压钳沿径向压缩钢套筒中心渔港一期工程高桩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使之产生塑性变形,靠变形后的钢套筒与被连接的钢筋紧密结合整体的连接方法。

2.2.2参加挤压接头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2.2.2清除钢套筒及钢筋挤压部位的锈污、砂浆等杂物。

2.2.3钢筋与钢套筒试套,如钢筋有马蹄、飞边、弯折或纵肋尺寸超大者,应先矫正或用手砂轮修磨,禁止用电气焊切割超大部分。

2.2.4钢筋端头应有定位标志和检查标志,以确保钢筋伸入套筒的长度。定位标志距钢筋端部的距离为钢套筒长度的1/2。

2.2.5检查挤压设备是否正常,并试压,符合要求后方准作业。

钢套筒、钢筋挤压部位检查、清理、矫正

3.2钢筋应按标记要求插入钢套筒内,确保接头长度,以防压空。被连接钢筋的轴心与钢套筒轴心应保持同一轴线,防止偏心和弯折。

3.3在压接接头处挂好平衡器与压钳,接好进、回油油管,起动超高压泵,调节好压接力所需的油压力,然后将下压模卡板打开,取出下模,把挤压机机架的开口插入被挤压的带肋钢筋的连接套中,插回下模,锁死卡板,压钳在平衡器的平衡力作用下,对准钢套筒所需压接的标记处,控制挤压机换向阀进行挤压。压接结束后将紧锁的卡板打开,取出下模,退出挤压机,则完成挤压施工。

3.5为了减少高空作业并加快施工进度,可先在地面压接半个压接接头,在施工作业区把钢套筒另一端插入预留钢筋,按工艺要求挤压另一端。

4.1.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出厂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4.1.2钢套筒的材质、机械性能必须符合钢套筒标准的规定,表面不得有裂缝、折叠等缺陷。

检查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明书。

4.1.3挤压接头的强度检验必须合格。500个同一规格、同一压接工艺完成的钢筋接头为一批,且同批接头分布不多于三个楼层,不足500个仍为一批,随机抽取3个试件作抗拉强度试验,且每层不少于1个,抗拉强度均不得低于被压接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05倍,若其中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时,应再抽取双倍(6个)试件进行复试,复试结果仍有一个试件不合格,则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检查方法:检查试验报告单。

4.2.1接头的外观质量应在逐个自检基础上按层抽10%接头。压痕不得有凹陷、劈裂,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钢筋插入钢套筒长度必须符合规定。若不符合规定,应切除该接头重新压接。

检查方法:观察或用尺检查。

4.2.2钢筋接头压痕深度不够时应补压。超压者应切除重新挤压。钢套筒压痕的最小直径和总宽度、应符合钢套筒供应厂家提供的技术要求。

检查方法:观察及用尺检查。

5.1在地面预制好的接头要用垫木垫好,分规格码放整齐。

5.2套筒内不得有砂浆等杂物。

5.3在高空挤压接头时,要搭好临时架子,不得蹬踩接头。

6.1要认真检查钢套筒的质量,材质不符合要求,无出厂质量证明书,以及外观质量不合格的钢套筒,不得使用。

6.2要注意钢筋插入钢套筒的长度砂砾垫层施工工艺框图1,认真检查钢筋的标记线,从防压空。

6.3挤压时严格控制其压力,认真检查压痕深度,深度不够的要补压,超深的要切除接头重新连接。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

7.2钢筋机械性能试验报告。

SY/T 7468-2020标准下载7.4接头强度试验报告单。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