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是为了保障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和管理要求。其主要内容涵盖了施工准备、现场管理、机械设备操作、材料运输与堆放、以及特殊环境下的施工安全等方面。
首先,在施工准备阶段,规程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勘察,识别潜在风险,并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计划。施工单位需确保所有参与人员接受安全培训,熟悉应急处理流程。
其次,在现场管理方面,规程强调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合理规划施工区域,避免交叉作业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要求定期检查施工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条件。
再次,针对机械设备操作,规程明确规定了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因误操作引发事故。对于材料运输与堆放,则要求科学规划路线,确保堆放稳固,避免倒塌或滑落。
此外,针对特殊环境(如高海拔、隧道、桥梁等)下的施工dbj50/t-357-2020 建筑外墙无机饰面砖应用技术标准(附条文说明),规程提出了更为严格的防护措施,例如加强通风、照明,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等。
总之,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旨在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安全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概率,保护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3.1.5 施工现场内的沟、坑、水塘等边缘应设安全护栏。场地狭小,行人和运输繁忙的路段应设专人指挥交通。
3.1.6 生产生活房屋应按防火规定保持必需的安全净距,一般情况下活动板房不小于7m,铁皮板房不小于5m,临时的锅炉房、发电机房、变电室、铁工房、厨房等与其它房屋的间距不小于15m。
3.2 施 工 测 量
3.2.1 密林丛草间进行施工测量时,应遵守护林防火规定,严禁烟火,并需预防有害动、植物伤人。
3.2.2 测量钉桩要注意周围行人的安全,不得对面使锤。钢钎和其它工具不得随意抛掷。
3.2.3 测量人员在高压线附近工作时,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遇雷雨时不得在高压线、大树下停留。
3.2.4 在陡坡及危险地段测量时应系安全带,脚穿软底轻便鞋。在桥墩上测量时应有上下桥墩及防止人体坠落的安全措施。
3.2.5 在公路、街道、交通繁忙的道路上测量时,必须有专人警戒,防止交通事故。
3.2.6 水文测量人员应穿救生衣。在陡峻的河岸进行观测时,应有简易便道和防护措施。
在通航河流上,测量船应有信号设备。在江中抛锚时应按港航监督部门的规定设置信号并有专人负责了望。
夜间进行水文测量时,必须备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3.2.7 冰上测量时应向当地有关部门了解冰封情况,确认无危险后,方可作业。遇有封冰不稳定的河段及春季冰融期间,不得在冰上进行测量。
3.3 场内交通及水电设施
3.3.1 场内道路应经常维护,保持畅通。载重车辆通过较多的道路,其弯道半径一般不小于15m,特殊情况不得小于10m。手推车道路的宽度不小于1.5m。急弯及陡坡地段应设置明显交通标志。与铁路交叉处应有专人照管,并设信号装置和落杆。
3.3.2 靠近河流和陡壁处的道路,应设置护栏和明显警告标志。
3.3.3 场内行驶斗车、平车的轨道应平坦顺直,纵坡不得大于3%,车辆应装制动闸,铁路终点应设置倒坡和车档。
3.3.4 生产生活用水应进行鉴定,其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水源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水质污染。
3.3.5 场内架设的电线应绝缘良好,悬挂高度及线间距必须符合电业部门的安全规定。
3.3.6 现场架设的临时线路必须用绝缘物支持,不得将电线缠绕在钢筋、树木或脚手架上。
3.3.7 电工在接近高压线操作时,其安全距离为:10kV以下不得小于0.7m,20~ 35kV不得小于lm, 44kV不得小于1.2m,否则必须停电后方可操作。
3.3.8 各种电器设备应配有专用开关,室外使用的开关、插座应外装防水箱并加锁,在操作处加设绝缘垫层。
3.3.9 在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供电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做接零保护;在非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做接地保护,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 Ω,并不得在同一供电系统上有的接地,有的接零。
3.3.10 各种电气设备的检查维修,一般应停电作业;如必须带电作业时,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并派专人监护。
3.3.11 工地安装变压器必须符合电业部门的要求,并设专人管理。施工用电要尽量保持三相平衡。
3.3.12 现场的变(配)电设备处,必须备有灭火器材和高压安全用具。非电工人员严禁接近带电设备。
3.3.13 使用高温灯具,要防止失火,其与易燃物的距离不得小于lm,一般电灯泡距易燃物品不得小于50cm。
3.3.14 移动式电气机具设备应用橡胶电缆供电,并经常注意理顺;跨越道路时,应埋入地下或做穿管保护。
3.3.15 遇有雷雨天气不得爬杆带电作业;在室外无特殊防护装置时必须使用绝缘拉杆拉闸。
3.3.16 施工现场的临时照明
3.3.16.1 室内照明线路应用瓷夹固定。
3.3.16.2 电线接头应牢固,并用绝缘胶带包扎。
3.3.16.3 保险丝应按用电负荷量装设。
3.3.17 能产生大量蒸汽、气体、粉尘等工作场所,应使用密闭式电气设备。有爆炸危险的工作场所应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
3.3.18 电气设备的传动带、转轮、飞轮等外露部位必须安设防护罩。
3.3.19 检修电气设备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1)电气设备的检修必须由电工进行,他人不得任意操作;
(2)工作中如遇停电应拉下开关,切断电源;检修结束必须仔细检查各项设备的情况,没有异常,方可合闸;
(3)大型电气设备检修应在切断电源、设好防护后进行,并在开关处设置警示标牌,工作完成后方可拆除;如需进行送电试验时,必须在认真检查并与有关部门联系后,方可进行。
3.3.20 大型桥梁施工现场、隧道和预制场地,应有自备电源,以免因电网停电造成工程损失和出现事故。自备电源和电网之间,要有联锁保护。
3.4 砂、石采集及堆放
3.4.1 人工沿河采集砂石料,宜在河滩采集或在浅水处打涝,采集时应注意水情变化。
使用机械在深水处采挖砂石,集料船、采挖部应锚固牢靠,但不得阻碍通航。长期定点采挖时应取得港航监督部门的同意,并设置警示标志。
3.4.2 石料开采应由上而下逐层采取,并根据石崖高低,修成阶梯。如有松动石块应先予清除,上下层不得重叠作业。
3.4.3 有关石料开采的凿眼、爆破和搬运应符合本规程4.3节有关规定。
3.5 施 工 机 械
3.5.1 操作人员在工作中不得擅离岗位,不得操作与操作证不相符合的机械;不得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种操作证的人员操作。
3.5.2 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书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
工作前应检查:
(l)工作场地周围有无妨碍工作的障碍物;
(2)油、水、电及其他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转的条件是否完备;
(3)安全、操作机构是否灵活可靠;
(4) 指示仪表、指示灯显示是否正常可靠;
(5)油温、水温是否达到正常使用温度。
工作中应观察:
(1)指示灯和仪表、工作和操作机构有无异常;
(2)工作场地有无异常变化。
工作后应进行检查保养:
(l)工作机构有无过热、松动或其他故障;
(2)参照例行保养规定进行例保作业;
(3)做好下一班的准备工作;
(4)填写好机械操作履历表。
3.5.3 驾驶室或操作室内应保持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故障运转或超负荷运转。
3.5.4 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应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关闭好驾驶室(操作室),要拉上驻车制动闸。坡道上停车时,要用三角木或石块抵住车轮。夜间应有专人看管。
3.5.5 用手柄起动的机械应注意手柄倒转伤人,向机械内加油时附近应严禁烟火。
3.5.6 柴、汽油机的正常工作温度应保持在60~90℃之间,温度在40℃以下时不得带负荷工作。
3.5.7 对用水冷却的机械,当气温低于O℃时,工作后应及时放水,或采取其他防冻措施,以防冻裂机体。
3.5.8 放置电动机的地点必须保持干燥,周围不得堆放杂物和易燃品。启动高压电开关及高压电机时,应戴绝缘手套,穿绝缘胶鞋。
3.6 临 时 码 头
3.6.1 临时码头位置应选在河流两岸比较开阔,河床比较稳定,水流顺直,地质较好的河段。两岸引道应保持坚固稳定。
3.6.2 临时码头应按设计施工,并应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
3.6.3 渡船、拖轮应配有安全设施,按规定核定其载重、车数、人数,严禁超载、超高、超宽。遇有上下船舶通过旅顺某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工程(实施)施工组织设计,不得横越抢渡。
3.6.4 码头的附属设备,如跳板、支撑、船环、柱桩等应牢固可靠。
3.6.5 搭设的栈桥必须坚固可靠,两侧人行道、轨道中间应铺满木板。栈桥临水端应设置靠船的靠帮和系统设施。通过栈桥的电线、电缆要绝缘良好,并固定在栈桥的一侧。
3.6.6 栈桥码头应有抗洪水、流冰及其他漂浮物的能力,工作人员应对各种设施经常维修。
db11t 1977-2022 绿色村庄评价标准4 路 基 工 程
4.1 清 理 场 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