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是中国针对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制定的一项国家标准。该规范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适用于各类建筑及场所的安全防范工程。
本规范涵盖了入侵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等技术领域,明确了各系统的功能要求、性能指标和技术参数。同时,对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检测、验收以及后续运行维护提出了具体指导,确保安全防范工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规范强调了安全防范工程应与建筑物整体设计协调一致,充分考虑环境特点和使用需求,实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目标。此外,还特别关注信息安全问题,要求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信息泄露或被非法篡改。
作为安全防范领域的权威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为行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推动了安全防范工程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对于提高社会治安防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技术进步,该规范也会不断更新完善,以适应新的安全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
dbj50/t-368-2020 物业管理服务人员职业能力标准(完整清晰正版)(一)制定《规范》的背景及编制过程
返回主目录返回章节目录返回上一级目录
(一)制定《规范》的背景及编制过程
返回主目录返回章节目录返回上一级目录
(一)制定《规范》的背景及编制过程
返回主目录返回章节目录返回上一级目录
(一)制定《规范》的背景及编制过程
返回主目录返回章节目录返回上一级目录
(一)制定《规范》的背景及编制过程
第一次编写工作会议于2000年10月11~13日在北京召开,公安部科技局靳秀凤处长、建设部标准定额司杨瑾峰处长、TC100主任委员黄家齐、秘书长刘希清和标准起草成员共39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对标准草案(第一稿)进行了认真讨论,并形成以下决议:1)关于标准的属性问题:根据我国《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这套标准涉及社会公共安全和安防工程设计、施工的质量,是基础性技术标准,故其属性应定为强制性标准。
返回主目录返回章节目录返回上一级目录
(一)制定《规范》的背景及编制过程
2)决定将草案第一稿设置的14个分标准整合为5项标准,即1项总规范和4个专项规范。总规范名称定为《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专项规范名称分别为《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视频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防爆安检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总规范和专项规范配套使用,编写时可相互引用。3)对编写人员进行了调整,组成11个编写小组,
返回主目录返回章节目录返回上一级目录
(一)制定《规范》的背景及编制过程
分别负责总规范各章和专项规范的起草工作。4)确定了系列标准的编制计划进度。(2)第二次编写工作会议第二次编写工作会议于2001年3月27—29日在上海召开。公安部科技局靳秀凤处长、李明甫副处长、TC100刘希清秘书长和标准起草成员共42人出席了会议。上海现代设计集团总工程师、《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编制组组长温伯银教授作为嘉宾应邀出席会议,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编制工作的情况和经验。
返回主目录返回章节目录返回上一级目录
(一)制定《规范》的背景及编制过程
与会代表对《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视频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等4项标准草案(第二稿)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在保持总体框架不变的情况下,对各章节条文提出了具体的修改、补充意见和建议,对各起草小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协调。根据业务主管部门的意见,《防爆安全检查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由于条件尚不成熟,暂缓制订。(3)第三次编写工作会议
返回主目录返回章节目录返回上一级目录
(一)制定《规范》的背景及编制过程
第三次编写工作会议于200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30余名标准编写人员出席了会议。公安部科技局司同军局长、靳秀凤处长、李明甫副处长、建设部标准定额司杨瑾峰处长、TC100黄家齐主任、刘希清秘书长出席了会议。杨瑾峰处长代表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充分肯定了编制组前期所做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就标准草案的进一步修改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他要求注意标准在体例、内容上的协调,强调总规范在整体上的完整性、统一性
返回主目录返回章节目录返回上一级目录
(一)制定《规范》的背景及编制过程
返回主目录返回章节目录返回上一级目录
(一)制定《规范》的背景及编制过程
京召开。公安部科技局刘烁副局长、靳秀凤处长、李彤副处长,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吴路阳工程师、TC100刘希清秘书长和30多名标准编写人员出席了会议。会上,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吴路阳工程师传达了杨瑾峰处长对系列标准草案(第四稿)的修改意见,强调“总规范应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国家标准,而不是标准汇编”,希望编制组认真协调各章内容,避免内容的重复和矛盾,并处理好总规范与专项规范之间的关系。与会人员经过三天认真、细致的工作,对系列标准草案(第四稿)的内容逐章逐节进行了讨论。按照建设
返回主目录返回章节目录返回上一级目录
(一)制定《规范》的背景及编制过程
部标准定额司的要求,本次会议对总规范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对其章节重新进行了整合,要求各编写小组尽快按新的标准体例完成对文本的修改。(5)第五次编写工作会议(统稿会)统稿会议于2002年8月9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TC100刘希清秘书长、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吴路阳工程师和各编写小组的主要起草人参加了会议。经过三天认真细致的工作,与会人员对标准草案(第五稿)逐章逐节进行了讨论,并当场修改形成了标准草案(第六稿),会议紧张而有成效。
返回主目录返回章节目录返回上一级目录
(一)制定《规范》的背景及编制过程
(6)征求意见稿的形成统稿会议结束后,TC100秘书处又对草案第六稿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对总规范和专项规范统筹考虑,对总规范各章节的条款再次整合,重复的条文进行了删节,要求一致的条文相互引用,使得标准文稿结构更趋合理,条理更趋清晰,表述更趋准确。经公安部科技局初审后,于2002年11月正式确定为征求意见稿(第七稿)。(7)送审稿的形成为使系列标准的技术内容符合我国国情和安全防范管理工作的要求,根据建设部第24号令《工程建设国家
返回主目录返回章节目录返回上一级目录
(一)制定《规范》的背景及编制过程
标准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公安部科技局于2003年1月6日在北京召开了相关部门的预审会,征求对草案第七稿的意见;会后公安部科技局又分别向中国人民银行、国家文物局、铁道部、中国民航总局、国家计委国家物资储备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发函征求意见,各单位于2003年2月先后返回意见。其中,中国人民银行就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的5.3节提出了重大的修改意见,为此,TC100秘书处施巨岭副秘书长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史奇中高工、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的鲍世隆高工、时毓馨研究员等一起在上海进行了近20次的现场考察和会议座
返回主目录返回章节目录返回上一级目录
(一)制定《规范》的背景及编制过程
返回主目录返回章节目录返回上一级目录
(一)制定《规范》的背景及编制过程
管部门代表小组、标准编制人员代表小组。来自公安部、建设部、国家文物局、中国人民银行、铁道部、中国民航总局、国家计委国家物资储备局等管理部门的代表以及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公安大学、全国安防标委会的专家代表和标准编制组的代表共61人参加了对标准送审稿的审查。根据建设部第24号令《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的要求,会议听取了标准编制组的送审报告,并就标准的技术内容、章节设置、编写格式以及标准中涉及的重要技术问题,向编制组成员进行了质询,编制组成员
返回主目录返回章节目录返回上一级目录
(一)制定《规范》的背景及编制过程
对有关问题进行了答辩和解释。审查会议在专家代表小组组长陈龙研究员、副组长杨志蓬高工的主持下进行,所有参会人员共同对标准送审稿及其条文说明逐章逐节逐条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会议气氛热烈,畅所欲言,充分发扬了学术民主,对标准送审稿提出了进一步修改的意见和建议。会议一致通过《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的送审稿,并认为该规范的章节设置、内容、结构合理,是我国安全防范领域第一部内容完整、格式规范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该规范总结了我国安全防范工程建设
返回主目录返回章节目录返回上一级目录
(一)制定《规范》的背景及编制过程
2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吸收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是一部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该规范的实施,对保证安防工程质量,维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规范的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会后,编制组根据与会代表的意见汇总形成了“标准审查会意见汇总表”,并对《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送审稿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补充和统编,形成了
土石方剥离施工组织设计返回主目录返回章节目录返回上一级目录
(一)制定《规范》的背景及编制过程
标准报批稿。在标准报批稿上报、审查期间,根据建设部国家标准专家审查组的意见,编制组又对报批稿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全面梳理和修改;特别是针对强制性条文的设置问题又组织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召开多次小型会议,进行讨论和研究,最后确定了91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建设部审查通过了《规范》报批稿后,又会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进行了会签。2004年10月9日,建设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该《规范》。
返回主目录返回章节目录返回上一级目录
(二)标准的属性、级别及其在安防标准体系中的地位
返回主目录返回章节目录返回上一级目录
cjj63-2018《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标准》(二)标准的属性、级别及其在安防标准体系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