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机械安全技术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截取文档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施工机械安全技术5.在正常情况下,鼠笼式转子电动机的连续启动次数,如制造厂无特殊规定时,在冷状 态下允许2~3次,在热状态下允许1次。在处理事故时,允许多启动1次。 6.运行时,电机各部的允许温升,应遵守制造厂家的规定。无资料时,可参照下表规定。
8.电机的外壳及其所传动的机械,应标有红色箭头以示旋转方向。 9.电机的滑环表面应圆滑,不得有凹陷、毛刺、黑斑等现象。 10.电机电刷的维护: (1)电刷标号应符合电机的工作特性,在1台电机上不得使用两种不同标号的电刷。 (2)电刷在刷握内不应有晃动和停滞现象,电刷与刷握之间应有0.10~0.20mm的间隙, 别握边缘到滑环或换向器表面的距离以2~4mm为宜。 (3)电刷与铜编带的连接、铜编带与刷架的连接均应保证接触良好、牢靠。铜编带不得 与电机转动部分碰触或碰壳接地。 (4)电刷对滑环或换向器的压力应符合电刷标号和制造厂规定的数值,或调整到不冒火 花的最低压力,一般为0.15~0.25kgf/cm²。 (5)电刷的磨损程度,不得超过原标准高度的三分之二。 (6)电刷磨损后,应按原标号更换,并将接触面用玻璃砂纸磨光,使接触面积不小于75%。 11.换向器表面应保持圆滑,不得擦去表面有光泽的紫红色氧化膜,以保护换向器和改 善换向性能。换向器要用酒精擦拭,不得用汽油或其他带油质的液体。 12.电机运行时,轴承应无异常音响,轴承的密封应良好,无渗漏。 13.电机在运转中,如发现熔断器熔断或保护装置动作,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后,再 更换熔断器或复归保护装置重新启动电机。 六、变压器的维护 1.本规则适用于一般油浸自冷式的随机变压器。 2.一般规定: (1)变压器经停用或检修后,在投入运行前,必须进行绝缘电阻的测定,绝缘电阻值不 应低于出厂时的70%。变压器绝缘电阻值随温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其值可按照下表规定,
1.本规则适用于10kV及以下的随机控制屏、控制台以及成套的配电装置。 2.一般规定: (1)所有配电装置应有良好的接地,配电装置上的电器元件应有良好的绝缘。 (2)仪表、继电器、电磁开关、操作开关等各种电器的名称、代号(或用途)应在盘台上标 注清楚;切换开关、按钮等还应标明其操作位置。 (3)配电装置上的机械联锁装置应正确、可靠,隔板、遮栏应齐全、牢固、无缺损,门
85%~105%时均能可靠地工作。 2)转动销轴应每季度注润滑油一次。 3)对于A级绝缘的线圈,用温度计测量其表面温升不得超过65C(环境温度为35℃), 主触头温升不超过75℃。当主触头表面有灼伤时,不得用砂布或砂纸擦磨。 4)在自动可逆电路中,当更换新接触器时,其进行可逆转换的动作时间,应大于接触器 断开时的电弧燃烧时间,以免发生短路。 (11)热继电器 1)热继电器的额定电流应与被保护的设备容量相适应,不得任意加大热元件的容量。 2)检视热元件时,只许打开盖子,从旁察看,而不得将热元件卸下。如因故必须卸下, 装好后需重新进行通电试验。 3)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每年需通电校验一次。 5.电缆卷筒: (1)电缆卷筒应经常进行外观检查,要求电缆在卷筒上排列整齐,配重升降灵活,钢绳 卡子紧固。 (2)电缆受力不得过大,应不超过16~18kgf*。*1kgf=9.80665N (3)采用力矩电机的电缆卷筒装置,禁止在带负荷状态下对调压器进行调压。 (4)每季需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6.集电装置 每季需进行一次停电后的全面检查: (1)清扫灰尘,紧固螺栓。 (2)瓷件应完好,如有破损,应予更换。 (3)电刷与滑环之间接触应良好、弹簧压力适宜。 (4)滑环表面如出现凹陷、毛刺,应进行修磨。 (5)检查有无闪络现象,测量绝缘电阻。 (6)校正各环的高差,使各环的水平面达到设计要求。 7.电阻器 (1)每月检查一次:清扫灰尘,紧固夹紧螺栓。 (2)更换电阻元件时,应采用同型号。当采用代用件时,其阻值和容量应符合要求。 (3)电阻器上任一点的温度不得超过下列允许值:康铜、新康铜、铁铬铝合金电阻元件 不得高于340℃,铸铁电阻元件不得高于390℃。 (4)总电阻由各段电阻组成时,各段电阻值的和与总电阻值差不得超过土5%。 8.制动电磁铁 (1)当机械处于运转状态时,严禁单独试验电磁铁的动作情况。 (2)电磁铁应每月检查一次气隙和接触面,当气隙太小或接触面出现光滑的镜面时,应 及时更换或修理,以防止剩磁吸住,影响制动。 (3)制动电磁铁铁芯行程的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交流电磁铁带电时,应紧密地与其固 定部分接合,以免线圈过热及磁铁振动;直流电磁铁的铁芯上应有逆磁垫片,以免产生剩磁。 断电时,铁芯的释放行程不得大于制造厂规定允许行程的90%。
9.控制器 (1)要经常进行清扫,检查触头接触是否良好,弹簧压力是否适宜,定位是否正确。若 触点有烧伤时,应进行补焊、修理或更换。 (2)每季对转动销轴注润滑油一次。 (3)经维修后的控制器,应试验手柄的动作方向是否与机械的动作方向一致,动作顺序 是否符合电气原理图的要求,且定位要正确,不产生越位越档现象。 八、二次回路的维护 1.维护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与设备相符合的电气图纸,当需更改设备或接线时,必须做 下记录,并呈报主管技术部门。 2.检查或处理二次回路时,应切除动力回路及二次回路的电源,以防造成意外的误动作。 3.动力回路投入运行前,应单独先对操作回路做模拟动作试验(包括各种保护装置的动 作)。 4.二次回路的熔断器,应根据图纸要求装设,不得任意加大。 5.二次回路的导线一般不允许中间接头,如遇确实需要时,应采用接线鼻子或锡焊接牢。 电器与导线的连接应采用螺栓连接。 6.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每季至少检查一次,绝缘电阻不得少于0.5MΩ,测试绝缘时, 应解除有晶体元件的回路,以防击坏元件。 7.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必须有一端接地,并装设熔断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不得装设熔 断器,应使二次绕组和铁芯可靠地接地,二次侧绝对不容许开路。 8.各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值,未经技术主管部门同意,不得自行更改,更不准随意切除 保护装置。各整定值,每半年至少应校验一次。 9.超荷、限程、超偏移等安全开关应按设计要求调整,限程开关撞杆的长度,应大于机 械断电后的滑行距离。 10.各主要电气仪表每年应校验一次,装有换相开关的电流表、电压表,不工作及电动 机起动时,应将换相开关转到“0”的位置。 11.在有半导体元件的二次回路中,焊接半导体元件时,应使用低温焊料,焊接点离管 壳不应小于10mm,并保证焊接点到管壳之间有良好的散热,电烙铁在引线上停留的时间不 得过长。 12.可控硅元件应紧固在相应的散热器上,要求接触良好,没有可见的缝隙。每周应在 元件和散热器接触的地方涂上硅油一次,以增加导热效能。 13.调试可控硅回路时,应先调控制电路,后调主电路。 14.不准用普通熔断器代替快速熔断器,来作为可控硅的保护装置。 九、接地的维护 1.由外部电源供电的移动式机械,应与供电电源的接地装置有可靠的金属连接(或按厂 家要求)。 2.不得采用铝导体作为地下部分的接地体和接地线。地下接地装置应采用焊接连接。 3.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同一设备可做接地和接零,同一供电网的电气 设备,不允许有的接地:有的接零
4.照明变压器的低侧应有一端接地。 5.机械上的照明电路,不准借用机械本身的钢结构作为工作零线。 6.接地装置在每年雷雨季节前,应进行全面检查,并测量其接地电阻值,施工机械的接 地电阻不得大于4Ω(或照厂家要求)。 十、交接班制度 1.接班人应提前到达工作岗位,进行接班检查。 2.交班人应事先做好交班准备,并为下一班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3.交班人不得隐瞒事故,应向接班人交清本班所发生的全部情况,做到四交: (1)交本班任务执行情况,遣留问题及下一班应注意事项;并传达主管部门的指示和通 知。 (2)交设备在运行中发生的问题,处理情况、原因和责任分析。 (3)交本班维护保养的部位和情况。 (4)交材料、工具、图纸、备件,如有缺损,因说明原因和责任。 4.遇接班人未到或接班人有显著精神不正常等情况,交班人不得下班或交班;并立即报 请主管部门处理。 5.由于交班不清而发生问题,由交班人负责;由于接班人敷衍了事而造成事故,由接班 人负责。 6.交班人应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并双方共同签字。
2.导线在不同环境温度下(明敷)的安全载流量
2.导线在不同环境温度下(明敷)的安全载流量
茶叶产业结构调整建设项目(一期)总承包(epc)招标文件(审定)3.1kV以下铜芯电缆(明敷)的安全载流量
3.1kV以下铜芯电缆(明敷)的安全载流量
4.施工机具与线路导线的最小安全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