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管线图的设计要求管线图是工程设计中用于展示管道系统布局、走向及连接关系的重要技术文件。其设计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标准化与规范性:管线图的设计必须遵循相关行业的标准和规范(如ISO、GB等),包括管道标识、颜色编码、箭头方向等。例如,不同介质的管道通常用特定颜色表示(如红色代表热水管,蓝色代表冷水管)。
3.逻辑性与层次感:管线图应按照实际安装顺序和功能分区进行布置江北区群团办公大楼装饰工程施组,体现系统的逻辑性和层次感。主干管、分支管以及阀门、仪表等附件的位置关系需明确,便于施工人员理解并操作。
4.完整性与准确性:图纸内容必须全面覆盖所有必要的信息,包括管道规格、材质、压力等级、坡度要求、支撑位置等。同时,管线之间的交叉、避让关系也需精确标注,避免现场冲突。
5.动态性与灵活性:在复杂项目中,管线图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因此,在设计时应预留一定的修改空间,并采用数字化工具(如AutoCAD、Revit)以提高效率和灵活性。
6.安全与环保考虑:管线图设计还需充分考虑安全性与环保要求,如危险介质管道的防护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方案,以及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材料选择等。
总之,管线图的设计不仅是一门技术活,更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任务,需要设计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确保最终成果满足项目需求并实现高效实施。
1)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设计资料说明本专业的设计工作内容和分工;
2)本工程拟设置的电气系统。
1)确定负荷等级和各类负荷容量;
2)确定供电电源及电压等级,电源由何处引来,电源数量及回路数、专用线或非专用线 、电缆埋地或架空、近远期发展情况;
3)备用电源和应急电源容量确定原则及性能要求,有自备发电机时,说明启动方式及与市电网关系;
4)高、低压供电系统结线型式及运行方式:正常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之间的关系;母线联络开关运行和切换方式;变压器之间低压侧联络方式;重要负荷的供电方式;
5)变,配电站的位置、数量、容量(包括设备安装容量、计算有功、无功、视在容量、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式(户内、户外或混合);设备技术条件和选型要求;
6)继电保护装置的设置;
7) 电能计量装置:采用高压或低压;专用柜或非专用柜(满足供电部门要求和建设方内部核算要求);监测仪表的配置情况;
8) 功率因数补偿方式: 说明功率因数是否达到供用电规则的要求,应补偿量和采取的补偿方式和补偿前后的结果;
9) 操作电源和信号:说明高压设备操作电源和运行信号装置配置情况;
10)工程供电:高、低压进出线路的型号及敷设方式。
1)电源由何处引来、电压等级、配电方式;对重要负荷和特别重要负荷及其它负荷的供电措施;
2) 选用导线、电缆。母干线的材质和型号,敷设方式;
3) 开关,插座,配电箱、控制箱等配电设备选型及安装方式;
4) 电动机启动及控制方式的选择。
1)照明种类及照度标准;
2)光源及灯具的选择、照明灯具的安装及控制方式;
3)室外照明的种类(如路灯、庭园灯,草坪灯、地灯、泛光照明、水下照明等)、电压等级、光源选择及其控制方法等;
4)照明线路的选择及敷设方式。(包括室外照明线路的选择和接地方式)。
6 热工检测及自动调节系统
1)按工艺要求说明热工检测及自动调节系统的组成;
2)自动化仪表的选择;
3)仪表控制盘,台选型及安装;
5) 仪表控制盘、台的接地。
1)按建筑性质确定保护等级及系统组成;
2)消防控制室位置的确定和要求;
3)火灾探测器、报警控制器,手动报警按钮,控制台(柜)等设备的选择;
4)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要求,控制逻辑关系及控制显示要求;
5) 火灾应急广播及消防通信概述;
6)消防主电源、备用电源供给方式,接地及接地电阻要求;
7) 线路选型及敷设方式;
8) 当有智能化系统集成要求时,应说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其它子系统的接口方式及联动关系。
9) 应急照明的电源型式,灯具配置,线路选择及敷设方式,控制方式等。
5) 通信线路容量的确定及线路网络组成和敷设;
6)对市话中继线路的设计分工,线路敷设和引人位置的确定;
7) 室内配线及敷设要求;
8)防电磁脉冲接地、工作接地方式及接地电阻要求。
1)系统规模、网络组成,用户输出口电平值的确定;
3)机房位置、前端设备配置;
4)用户分配网络、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用户终端数量的确定。
2) 控制室的位置及设备的选择;
3) 传输方式、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4)电视制作系统组成及主要设备选择。
2)输出功率。馈送方式和用户线路敷设的确定;
3)广播设备的选择,并确定广播室位置;
4) 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12 扩声和同声传译系统
2)设备选择及声源布置的要求;
5)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1)系统组成及功能要求(包括有线或无线);
2) 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1)系统组成及功能要求;
2)显示装置安装部位、种类、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1)系统组成、安装位置、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16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1)系统防范等级、组成和功能要求;
2)保安监控及探测区域的划分、控制、显示及报警要求;
3) 摄像机、探测器安装位置的确定;
4) 访客对讲、巡更、门禁等子系统配置及安装;
6)设备选型、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1)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功能、环境条件和近、远期用户要求确定综合布线的类型及配置标准;
2)系统组成及设备选型;
3)总配线架、楼层配线架及信息终端的配置;
4)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18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及系统集成
1)系统组成、监控点数、及其功能要求;
3) 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19 信息网络交换系统
1) 系统组成、功能及用户终端接口的要求;
2)导体选择及敷设要求。
1)系统组成及功能要求;
3) 导体选择及敷设要求。
21 智能化系统集成 1)集成形式及要求;
住宅地暖施工组织设计2)防直接雷击、防侧击雷、防雷击电磁脉冲、防高电位侵入的措施;
3)当利用建(构)筑物混凝土内钢筋做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时,应说明采取的措施和要求。
1)本工程各系统要求接地的种类及接地电阻要求;
2)总等电位、局部等电位的设置要求;
3) 接地装置要求公路改扩建工程隧道施工方案,当接地装置需作特殊处理时应说明采取的措施、方法等;
4) 安全接地及特殊接地的措施。
24 需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