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客运专线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喷涂聚脲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 科技基[2009]117号《客运专线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喷涂聚脲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9]117号)是为满足我国高速铁路建设需求,确保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工程质量而制定的技术规范。该文件明确了客运专线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喷涂聚脲防水层的设计、材料、施工及验收要求。
主要内容包括:1.适用范围:适用于设计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客运专线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的防水工程。2.材料要求:对喷涂聚脲防水涂料的性能指标进行了明确规定,如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低温弯折性等,确保材料适应高速铁路桥梁的特殊环境要求。3.施工工艺:详细规定了基层处理、底涂施工、喷涂聚脲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求,强调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4.验收标准:提出了防水层外观质量、厚度检测、粘结强度测试等方面的验收方法和合格标准,确保防水层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该技术条件的实施,有效提升了高速铁路桥梁防水工程的质量,延长了桥梁使用寿命,为我国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营提供了重要保障。
表4.3 基层处理底涂性能指标及试验方法
db22/t 2665-2017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规范注:底涂粘结强度包括底涂与混凝土基层(包括修补腻子)以及底涂与后续施工聚脲涂层两项同时检测。
表4.4 脂肪族聚氨酯面层性能指标及试验方法
注:(1)要求所提供的脂肪族聚氨酯面层除了具备以上技术指标外,还要具有良好的施工和复涂性能,与聚脲层以及投入使用后的脂肪族聚氨酯面层表面均具有良好的结合力。
(2)面层试验采用聚脲涂膜为基材,涂膜厚度:1.8±0.2(mm),面层厚度:200 µm.。
表4.5 搭接专用粘结剂性能指标及试验方法
喷涂(纯)聚脲防水涂料对施工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可适合于相对复杂气候、环境的施工;喷涂聚氨酯(脲)防水涂料仅适合于干燥、温暖环境中的施工,施工时温度宜在10~35℃、相对湿度宜在75%以下。当环境条件超出以上范围时,应现场试验并测试后确定。
防水层系统构造和工艺流程
桥面防护墙之间,喷涂防水层构造如下:
喷涂聚脲防水层作为客运专线铁路桥面的防水材料主要分为以下施工工艺:基层处理施工(含必要的修补)、底涂施工、喷涂聚脲防水涂料施工、脂肪族聚氨酯面层施工、验收、修补。
混凝土桥面板质量应满足《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或设计要求。
桥面基层(包括防护墙根部)应平整、清洁,不得有空鼓、松动、蜂窝麻面、浮碴、浮土、脱模剂和油污,宜干燥;表面强度达到规定要求。
桥面基层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粗糙度应符合附录1中的SP3~SP4的规定。
5.3.4.1当桥面基层颜色正常并无明显水渍时,经检测:桥面基层含水率低于7%时,视为干燥基面;桥面基层含水率高于7%时,视为潮湿基面。
5.3.4.2桥面基层含水率按以下方法检测:底涂施工前,采用1m2的塑料薄膜铺在待测基面上,四周用胶带密封,3h~4h后掀开薄膜,观察薄膜及待测基层表面,如有水珠或基层颜色加深,其含水率高于7%,反之,则含水率低于7%。
基层处理设备应采用具备同步清除浮浆及吸尘功能的、并带有驱动行走系统的自循环回收的抛丸设备,来进行桥面混凝土的基层处理。
桥面、防护墙根部局部混凝土找平处理时,可使用角磨机,不得出现明显凹凸,后期修补时应采用聚合物砂浆进行处理,桥面与防护墙根部应平滑过渡。
底涂的类型选择应根据桥梁结构所处环境的气候条件选择。
在底涂施工前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去除混凝土基层表面浮浆,松散颗粒,油污以及其他污染物,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清洁,干燥,平整度及表面粗糙度应达到5.3的要求。
底涂涂料应现配现用,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准确称量。
底涂施工一般采用辊涂工艺,边、角、沟、槽辅以刷涂施工。
应根据现场的气候、环境选择与之相适宜的(纯)聚脲或聚氨酯(脲)防水材料种类。
为了有效控制喷涂防水体系的形成过程,喷涂施工设备必须具备如下基本要求:
物料输送平稳、计量精确、混合均匀、雾化良好、清洁方便。
施工辅助设备包括:空压机;冷冻式油水分离器; 保温施工车; B料三节加长搅拌器; A料红色二口桶、B料蓝色三口桶;硅胶空气干燥过滤器;发电机等。
喷涂聚脲防水涂料的施工,应以机械喷涂为主,人工喷涂为辅。
聚脲施工前应保证基层温度高于露点温度3℃。
先使用机械化设备对桥面平整部分进行喷涂。对机械喷涂不能达到的特殊部位进行人工喷涂。
施工前需将B料搅拌15分钟以上,并使之均匀。施工过程中应保持连续搅拌。
对桥面的防护墙、侧向挡块、泄水孔及裂缝等处应做特殊处理。
防护墙、侧向挡块的封边处理
防护墙及侧向挡块的侧面应先使用角磨砂轮机打磨混凝土表面、进行平整度处理,清除浮浆和毛边,喷涂防水层后应保证根部封边质量,必要时辅以手工涂刷,封边高度不小于8cm。。
泄水管内刷涂底涂约10cm深,然后手工向孔内壁喷涂聚脲防水材料;
混凝土面裂缝等残缺的处理
如桥面有明显裂缝或其他残缺,则应先对残缺进行修补,然后进行底涂施工、加强层和聚脲防水材料,如下图。
在桥面混凝土喷涂聚脲防水材料时应连续施工,在梁端处应施作收边处理,使用角磨机将聚脲喷涂层边缘修平。
第一道脂肪族聚氨酯面层宜在聚脲防水层施工完毕后6小时内完成,保证面层和聚脲防水层之间良好的粘结。
脂肪族聚氨酯面层施工前,应对相应区域聚脲防水层表面进行清洁处理,保证聚脲防水层表面干燥、无灰尘、油污和其他污染物;与聚脲防水层施工间隔时间超出规定时,应采用专用搭接粘结剂做预处理或现场做粘结拉拔试验后确定。
脂肪族聚氨酯面层施工可采用辊涂或喷涂工艺,边角沟槽辅以刷涂施工。
适用于桥面喷涂聚脲防水层两次施工间隔在6小时以上,需要搭接连接成一体的部位;第一次施工应预留出15~20cm的操作面同后续防水层进行可靠的搭接。
施工后续防水层前,应对已施工的防水层边缘20cm宽度内的涂层表面进行清洁处理,保证原有防水层表面清洁、干燥、无油污及其他污染物。
对原有防水层表面15cm范围内做打磨处理,采用专用粘结处理剂涂刷后,在4~24小时之内喷涂后续防水层,后续防水层与原有防水层搭接宽度至少10cm。
专用搭接粘结剂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5要求。
质量检查分为原材料检验、试验室检验、现场检验等方面。任何新选厂家,转厂生产、生产材料和工艺有变化、用户对产品质量有疑问或有要求时应按表6.2进行型式检验。
材料检验包括成膜后的物理性能检验和原材料检验。拟采用的原材料应按照现场采用的施工方法和环境条件进行制膜,明确采用的底涂、聚脲防水层涂料、面层的主要成分;成膜后的防水层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1、表4.2、表4.3、表4.4的规定;检验项目和检验频次按表6.2要求执行,各类产品应配套检验。
原材料检验项目应按附录4进行,检验频次按每批A组份、B组份各不大于20吨的同厂家、同品种、同批号来料进行,并随机现场抽检。
喷涂聚脲防水涂料、底涂、脂肪族聚氨酯面层、搭接专用粘接剂的检验项目和检验频次按表6.2要求执行。
表6.2 喷涂聚脲防水层材料检验项目和检验频次
现场每班喷涂前,应利用所使用设备及原材料喷制400×400mm聚脲防水涂料试膜3块,养护7天后选择2块进行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硬度等物理性能检验。
基层处理检测见附录1。
底涂施工完毕进行目测检查,检查均匀程度、有无漏涂和明显缺陷。
聚脲表面平整、无流挂、无针孔、无起泡、无空鼓、无开裂、无异物混入。
喷涂完成后,用超声测厚仪检查涂层厚度,底座板下喷涂聚脲防水层厚度≥2.0mm,其它区域≥1.8mm。轨道板下每间隔5米布设4个测点;其它区域每间隔5米布设4个测点,即轨道板中间布设2个、左右防护墙各布1个。
应结合现场粘接强度测试,用游标卡尺测量试验拔出锭子表面的聚脲防水层厚度。
在防水层施工7天后进行现场拉拔试验,每10孔梁(或每320米)随机抽取1孔(或连续的32米桥面)进行检测,每孔梁(或每32米)检测5处,测点均匀分布。拉拔后的部位用聚脲防水涂料喷涂,做快速修补、刮平。
在防水层上选定测试部位,清除灰尘,按透水仪底座大小涂抹一圈密封材料,将仪器底座安置并按紧。将水注入带有刻度的玻璃管内,至570mm高度为止,每30秒记录一次水位的高度,直至30分钟为止。每孔梁(或每32米)检测1处。
db34/t 1803-2012 内河港口大型机械设备防风管理要求 脂肪族聚氨酯面层检验
脂肪族聚氨酯面层施工完毕后,应进行目测外观检验。面层应涂刷均匀,色泽一致,不得漏涂,涂层应无气泡、开裂和剥落。
脂肪族聚氨酯面层厚度应按照设计要求厚度,一般情况下脂肪族聚氨酯面层厚度≥200微米每孔梁(或每32米)检测10处,按照涂刷区域均匀分布检测点。
产品抽检结果全部符合本技术条件要求者,判为整批合格。若有一项及以上技术要求不合格时,应双倍抽样检验该项目,若仍有一项不合格,则判整批不合格。
喷涂完成后,用超声测厚仪检查涂层厚度,每孔梁(或每32米)检测不少于50处。游标卡尺测量拔出锭子表面聚脲防水层厚度的数量与6.4.4相同,通过率需为100%, 若未达到,需补喷至要求厚度。
脂肪族聚氨酯面层应具有颜色不黄变、同聚脲防水层无剥离、无脱落、无起泡、保证在弯折180度面层不开裂,厚度均匀,每孔梁(或每32米)10个检测点,如有2点及以上达不到厚度要求,则此孔梁面层(或该32米的面层)视为不合格。
防水层与基层剥离强度:施工现场应采用拉拔法dgtj 08-2310-2020标准下载,进行喷涂聚脲防水层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检测,每10孔(或每320米)随机抽取1孔(或连续的32米桥面)进行检测,每孔梁(或连续的32米桥面)检测5处;每孔梁(或连续的32米桥面)5处数据最小单值小于2.5 MPa,判定该孔梁(或该32米桥面)防水层不合格,且应对该批梁进行逐孔检测(或320米范围内连续检测);拉拔后的部位用聚脲防水涂料喷涂修补(拉拔仪器和方法见附录3)。
若检验时发现涂层有鼓泡、遗漏等缺陷,则需要对涂层缺陷进行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