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PCB设计心得

高速PCB设计心得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318.21K
标准类别:电力标准
资源ID:42460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高速PCB设计心得

高速PCB设计是现代电子系统开发中的关键环节,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以下是对高速PCB设计的一些心得总结:

1.信号完整性:在高速设计中,信号完整性至关重要。必须考虑阻抗匹配、反射、串扰和电磁干扰(EMI)等问题。通过合理设置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如50Ω或75Ω),并使用差分对布线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信号失真。

2.电源与地设计:稳定的电源和地平面是高速电路的基础。采用多层板设计,将电源层和地层紧邻布置中央空调系统的安装、调试施工组织设计,形成低电感回路。同时,合理分布去耦电容,确保高频噪声得到有效抑制。

3.时序控制:对于同步系统,时钟信号的延迟和偏移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长度匹配技术调整关键信号的走线长度,保证时序要求。

4.布线规则:避免直角或锐角布线,减少辐射干扰;差分对需保持等长且间距一致;高频信号远离敏感线路,防止串扰。

5.仿真验证:利用EDA工具进行前期仿真分析,预测可能的问题并优化设计。这包括SI(信号完整性)、PI(电源完整性)和EMC(电磁兼容性)仿真。

6.材料选择:根据频率范围选择合适的PCB基材,以降低介电损耗和信号衰减。

总之,高速PCB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电气性能、物理结构及制造工艺等因素,注重细节才能实现高性能的目标。

任何一根信号线中的电流都要通过和它临近的地平面来回到它的 驱动端,所以我们进行地的分割的时候要避免避免割断高速信号的回 留路径,如下图3所示:

上面的信号回路的电流不得不绕过分割槽,这样会产生很多相关的 EMI问题,以及会给信号线的阻抗匹配产生影响。

三:不同传输线路的设计规则

根据信号线所处印制版中的层叠位置可以将信号线分为微带线 和带状线,其中微带线是指在PCB的表层所走的线,有一层介质和 它相临,信号传输速度较带状线要快,带状线在PCB的内层,有两 层介质相临,信号传输速度比微带线要慢,但是EMI,EMC以及串 扰等性能要好的多,所以建议高速信号都走成带状线。 根据信号线传输信号的方式最常见的有两种方式包括单端线和 差分线。其中影响单端线传输性能的包括信号的反射和串扰。差分线 虽然噪声免疫,但对阻抗控制,差分对间的线长要有严格的控制。下 面分别对影响单端线和差分线性能的因素进行一下分析。

单端线反射的形成以及消除办法

我们知道如果源端的阻抗和终端的阻抗相匹配那么信号的功率 将会是最大,如果终端和源端阻抗不匹配则将会引起信号的反射,部 分信号还会辐射出去造成EMI问题。

那么什么时候反射不用考虑,什么时候不得不考虑呢?如图

么什么时候反射不用考虑,什么时候不得不考虑呢?如图

所示,假设信号从源端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传输出去,信号传输延时 为Tp,(有的文档将沿跳变时间<=四分之一Tp做为把信号线看成微 波中传输线的条件)如果2Tp小于信号沿的跳边时间的话,反射因素 就不用考虑,因为不会影响电平的判断,只会使沿的跳变不规则。相 反的如果2Tp大于信号沿跳变的时间,那么反射会在发射端形成振铃 现象,会影响到电平的判断,所以要考虑影响。信号线在介质中的传 输速度为:

公式2为信号线为带状线时的传输公式。当信号线为微带线时,传输 的介电常数的计算公式为:

如果信号线过长则反射因素就不得不考虑。解决的办法可以在 线上串一个小欧姆阻值的电阻,还可以并一个小容值的电容,不过这 种方法不太现实。图5为串联电阻之前的波形,图6为串联电阻之后 的波形。

影响信号间串扰的因素及解决

串扰是信号传输中常见的问题,有些说法只要控制间距是线宽的 3倍就可以了,也就是常说的3W原则,这种说法只是说间距越大越 好,但还是不够全面。

1 1+(D/H)2 Trace1 Trace2 Eq.1a H Plane H Figurel Typical crosstalk configuration H²+D² Eq.1b

由图7可知除了和线间距D有关,还和走线层和参考平面的高度H 有关。D越大越好,H越小越好。随着PCB 的密度越来越高,有时 候不能满足3W原则结构拆除施工方案,这就要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看多大的串扰能 够忍受,另外由于工艺的原因H也不能太小,一般都不要小于5mil 图8和图9为调整线间距和H前后的对比。

差分线阻抗匹配和走线应注意事项

现今LVDS走线越来越流行,主要原因是因为它是采用一对线 对一个信号进行传输,其中一根上传输正信号,另一根上传输相反的 电平,在接收端相减,这样可以把走线上的共模噪声消除。另外就是 因为它的低功耗,LVDS一般都采用电流驱动,电压幅度才350mvpp。 当然它也有缺点就是需要2倍宽度的走线数来传输数据。 差分线一般传输信号的速度都比较快,所以要进行严格的阻抗控 制,一般都控制在100欧姆。下图10为一个差分传输模型,其中Z11 和Z22分别为两跟信号线的特性阻抗,K为另外一跟线对自己的耦合 系数。I为线上的电流。

四:电磁干扰的产生及避免措施

EMII即电磁辐射是很常见的问题,主要减少电磁辐射的办法有 以下儿种方法: a:屏蔽。在比较敏感或高速的信号周围用地平面进行屏蔽, 每格1000mil打一个地孔。 b:避免或减小信号的环路面积。由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电 场产生变化的磁场,当开关频率很高的时候,会由环路向外辐射电磁 能量,也容易接收外面的磁场,就象是一个大线,所以应该尽量避免。

C:做好电源的滤波。滤波的器件主要包括磁珠和电容。磁珠 类似带通滤波器,可以抑制高频,选择不同容值的电容可以针对不同 频率的滤波起到旁路作用。 五:总结 随看PCB密度套管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速度的提高,以及工艺方面的限制,信号完整 性问题,以及电磁兼容问题会越来越突出,但只要我们依据一定的设 计准则,通过一些仿真软件比如说Hyperlynx,还是可以把高速设计 问题很好的解决。

C:做好电源的滤波。滤波的器件主要包括磁珠和电容。磁珠 类似带通滤波器,可以抑制高频,选择不同容值的电容可以针对不同 频率的滤波起到旁路作用。

随着PCB密度,速度的提高,以及工艺方面的限制,信号完整 性问题,以及电磁兼容问题会越来越突出,但只要我们依据一定的设 计准则,通过一些仿真软件比如说Hyperlynx,还是可以把高速设计 问题很好的解决。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