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与工程研究所2009年工作总结

钢结构与工程研究所2009年工作总结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zip
资源大小:45.06K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42458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钢结构与工程研究所2009年工作总结

2009年,钢结构与工程研究所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在科研创新、技术开发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年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5项,横向合作项目12项,累计科研经费超过1200万元,为我国钢结构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

在科研成果方面,研究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6篇,其中SCI/EI收录2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授权专利4项。同时,参与编制国家标准规范2项,地方标准1项,进一步完善了我国钢结构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体系。针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需求,研究所开展了多项关键技术攻关,研发出轻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有效提升了建筑的抗震性能与施工效率。

此外,研究所注重产学研结合,成功将多项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程,如大型公共建筑、桥梁和工业厂房等,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在人才培养方面,培养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20名,组织多次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了行业内的技术进步与合作。

展望未来,研究所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钢结构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由本单位课题组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岩土工程中图形计算力学方法的研究”顺利结项,并通过河南省科学技术厅鉴定清水河特大桥跨滨河路连续梁施工方案,分别获得河南省教育厅一等奖和河南省科技厅二等奖。

(2)由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与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合作的项目“拉西瓦水电站三维可视化仿真研究”已顺利结题并通过验收。(项目起止时间:2007年06月~2009年6月)

(3)钢研所三维可视化仿真中心被郑州市科学技术局认定为郑州市钢结构与工程研究中心,并获30万元项目资助。

(4)钢研所被郑州市科技局认定为郑州市科技创新团队。

(5)由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等单位联合申报通过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水库大坝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本单位所负责的第四子课题“水库大坝安全信息监测与预测预警技术研究”研发工作取得突破,进展顺利。(项目起止时间:2007年12月~2010年12月)

(6)由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与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联合申报的 “混凝土高坝安全评估方法研究及技术开发”公益项目获得水利部资助,目前项目进展顺利。(项目起止时间:2008年01月~2010年12月)

(7)由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等单位联合申报的“坝陵河特大桥梁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得到交通部的资助,其中本单位负责的子课题9“钢桁梁架设过程仿真技术研究”报告已顺利提交。(项目起止时间:2005年01月~2010年01月)

(8)由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与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合作项目“马来西亚槟城第二跨海大桥防撞套箱制图与设计” 项目顺利完成。(项目起止时间:2008年11月~2009年4月)

(9)由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与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合作的 “锦屏三维地质网格剖分” 项目顺利完成。(项目起止时间:2009年07月~2010年10月)

(10)由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与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合作的项目“泄水闸门模块化设计、工业软件系统开发”项目进展顺利。(项目起止时间:2009年01月~2010年12月)

(11)由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与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合作项目“马来西亚槟城特大桥施工管理集成系统”进展顺利。(项目起止时间:2008年~2010年)

(12)受河南中平煤电责任有限公司委托进行的“乌江河防洪评价项目”顺利结项。(项目起止时间:2009年7月~2009年8月)

(13)受宝丰县水利局委托进行的“宝丰县边庄、兰沟等十座小二类水库安全鉴定项目”顺利结项。(项目起止时间:2009年11月~2009年12月)

(14)受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西气东输二线东段EPC项目部委托进行的“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平顶山段河流穿越项目防洪评价工作合同”顺利结项。(项目起止时间:2009年10月~2009年11月)

(15)出版了《常用起重机械速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魏群、吴勇,彭成山),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专用课程《结构工程可视化仿真方法及其应用》已定稿,其中《钢结构工程施工岗位人员管理与技术丛书》(之一~之十)得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全额资助,其中两本已在审稿阶段,其它8本进展顺利。

(16)将“图形计算力学的方法与概念”研究成果在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及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拉西瓦工程建设部加以运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节约投资7000多万元。同时也展现了我国在岩石力学计算方面的水平和实力,具有重要社会效益和科技进步意义。

(17)本单位科研人员发表分别在《公路》、《PROCEEDINGS OF 2009 IEEE YOUTH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COMPUTING AND TELECOMMUNICATIONS》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篇。展现了我单位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

(4)积极扩大对外交流:

本单位不但要求研究人员做好自身工作,不但要求研究人员做好自身工作,更要通过交流学习,了解到自己在同行业中的位置,扩大影响,运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

09年12月,在钢研所的精心组织下,2009年河南省钢结构协会年会暨钢结构建筑节能与产业发展高端论坛在新乡市隆重举行。来自钢结构生产、科研、销售的相关企事业单位和有关社会团体、专家、学者等各方面的代表200多人参加了大会。让协会真正成为企业与政府间有效沟通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更好地促进整个钢结构产业的发展,也大大提高了我校的知名度。

同时本单位研究人员积极参加国内学术交流会议,应邀参加了中国水利发电工程学会和中国水利学会主办的湖南长沙市召开第十一届岩石混凝土断裂、损伤与强度学术交流会,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岩土力学研究所主办的武汉市第四届全球华人岩土工程学术论坛,广东省空间结构学会主办的第五届省际钢结构行业组织经济技术交流会,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主办的2009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等10余次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做大会特邀报告。

(5)学术梯队建设扎实稳固:

钢研所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河南奥斯派克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清华大学土木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加拿大劳伦森大学Mirarco研究中心等单位一直保持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实现资源的共享。

二、工作中须待加强的方面

1、学术梯队中青年教师的管理能力有待加强

科研人员的专业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科研水平,本单位学术梯队发展势头良好,但青年教师在管理上还有待加强,需要有经验的老教师做好传帮带。

不断通过举办国际国内会议、学术研讨会,访问学习、科研项目的合作等方式加强对科研人员知识结构建设、专业知识培养、教学管理方法的改进等环节建设。

2、需要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

同时以河南省钢结构协会的不断发展壮大为契机,整合我省的钢铁行业,形成一个集高校优秀密集人才、钢结构设计制作安装企业为一体的大联盟,为河南的钢结构企事业单位提供一个交流经验、培养人才、共同发展的大平台,将河南省的钢结构行业向着更宽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

合肥市大型水泥熟料仓建筑工程施工方案2、提高科研的质量和水平

充分利用科研所现有的实验条件、科研能力、科研影响力组织跨系跨专业的联合团队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在评建促学的创新实践上有新的突破。

钢结构与工程研究所的在研项目大部分是国家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特别是09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成功结项,以及在研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水利部公益项目的顺利进行,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这是对我所科研水平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再接再厉,争取在明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73”项目及“863”项目申请中再创佳绩。同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研究人员在国家一级学报和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3、加大对外交流合作的力度

2009年本单位在对外交流上有了新的突破,在以后工作基础上,2010年将筹备举办1-2次省际学术交流会议,2-3次国内学术交流会议。同时邀请国际知名专家来学校讲学,拓展自身知识面和浓厚学术氛围的同时也加大了华北水电学院的影响力。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加大派出访学的力度,借助重点院校的科研力量培养学术带头人,并充分发挥科技带头人的传、带作用,夯实科研工作的基础,营造良好的科研工作环境。

我们相信在新一年的工作中【法律法规10】《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 141 号),钢结构与工程研究所将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2009.12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