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是为了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优化居住环境而制定的一套系统化设计规范和指导原则。其核心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营造生态、美观、实用且具有人文关怀的居住环境。
首先,导则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满足不同年龄层居民的需求。例如,为儿童设置安全有趣的游乐设施,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休憩空间,并确保无障碍设计的普及,方便特殊人群使用。同时,通过合理布局步行道、自行车道等交通系统,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其次,生态可持续性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导则提倡利用本土植物进行绿化配置,减少维护成本,增强生物多样性;推广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技术,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并鼓励绿色建筑与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降低碳排放。
此外,居住区景观设计还应注重文化内涵与地方特色的表现。通过融入地域文化元素、艺术小品或主题景观,使空间更具识别性和归属感,从而增进社区凝聚力。
最后,功能分区明确、动静结合是设计的关键点。如将安静的休闲区域与活跃的活动场所分开布置,避免相互干扰;同时预留足够的公共空间供邻里互动交流,强化社区的社会功能。
总之,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旨在以科学方法构建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让自然与人类共生共荣。
本导则的景观设计分类是依居住区的居住功能特点和环境景观的组成元素而划分的,不 司于狭义的“园林绿化”,是以景观来塑造人的交往空间形态,突出了“场所十景观"的设计原 则,具有概念明确,简练实用的特点。有助于工程技术人员对居住区环境景观的总体把握和 判断。 3.2设计元素 景观设计元素是组成居住区环境景观的素材。本导则列出的景观设计元素仅是诸多素材 中的常见部分,其中一些重要的量化指标可作为设计参考依据。设计元素根据其不同特征分 为:功能类元素、园艺类元素和表象类元素。(详见下表)
4.1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 居住区公共绿地设置根据居住区不同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设置相应的中心公共绿地, 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小游园(小区级)和组团绿地(组团级),以及儿童游戏场 和其他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并应符合下表规定。(表内“设置内容"可根据具体条件选 用)
居住区各级中心公共绿地设置规定
注:①居住区公共绿地至少有一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②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 地面积在标准日照阴影范围之外。③块状、带状公共绿地同时应满足宽度不小于8米,面积 不少于400平方米的要求。④参见《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4.2公共绿地指标 公共绿地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级不少于0.5m2/人;小区(含组团) 不少于1m2/人;居住区(含小区或组团)不少于1.5m2/人。 4.3绿地率 新区建设应≥30%; 旧区改造宜≥25%; 种植成活率≥98%
注:①居住区公共绿地至少有一边与相应级别的道路相邻。②应满足有不少于1/3的绿 地面积在标准日照阴影范围之外。③块状、带状公共绿地同时应满足宽度不小于8米,面积 不少于400平方米的要求。④参见《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4.2公共绿地指标 公共绿地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级不少于0.5m2/人;小区(含组团 不少于1m2/人;居住区(含小区或组团)不少于1.5m2/人。
院落组团绿地设置规定
4.5.1绿化植物栽植间距和绿化带最小宽度规
4.5.2绿化带最小宽度规定
5.3 绿化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最小间距的规定
绿化植物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景小间距
4.5.4绿化植物与管线的最小间距
绿化植物与管线的最小间距
jgt377-2012 混凝土防冻泵送剂4.6道路交叉口植物布置规定
道路交叉口处种植树木时,必须留出非植树区,以保证行车安全视距,即在该视野范围 内不应栽植高于1米的植物,而且不得妨碍交叉口路灯的照明,为交通安全创造良好条件 (见下表)
4.7.1植物配置的原则
(1)适应绿化的功能要求,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 选 择抗病虫害强、易养护管理的植物,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点。 (2)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 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 (3)植物品种的选择要在统一的基调上力求丰富多样。 (4)要注重种植位置的选择,以免影响室内的采光通风和其他设施的管理维护。 4.7.2适用居住区种植的植物分为六类: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花卉及竹 类。
4.13 平台绿化 4.13.1平台绿化一般要结合地形特点及使用要求设计,平台下部分空间可作为停车库, 浦助设备用房、商场或活动健身场地等;平台上部空间作为安全美观的行人活动场所。要把 屋“人流居中,绿地靠窗"的原则,即将人流限制在平台中部,以防止对平台首层居民的干扰, 录地靠窗设置,并种植一定数量的灌木和乔木,减少户外人员对室内居民的视线干扰。 4.13.2平台绿地应根据平台结构的承载力及小气候条件进行种植设计,要解决好排 水和草木浇灌问题,也要解决下部采光问题,可结合采光口或采光罩进行统一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