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石油化工大型设备吊装规范石油化工大型设备吊装是一项高风险、高技术含量的作业,其规范性直接关系到施工安全和工程进度。以下是关于石油化工大型设备吊装规范的简要介绍:
首先,吊装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前期准备,包括对设备重量、重心位置、外形尺寸等参数的精确计算,以及对吊装场地的勘察与评估。应根据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起重设备,并确保起重机具满足承载能力和安全性能要求。同时,需制定详细的吊装方案,明确各环节的操作流程、人员分工及应急预案。
其次,在吊装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如《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和《石油化工工程建设施工安全规定》。吊装作业需由持证专业人员指挥,确保信号传递清晰准确。此外,应对吊装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实时监控,防止超载、偏载或碰撞等问题发生。
最后,吊装完成后国家建筑标准设计标准图目录(附结构专业),需对设备安装状态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位移、变形或其他安全隐患后方可进入后续工序。整个吊装过程应做好记录存档,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通过严格执行规范,可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提高施工效率。
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由各级责任人员组织整改和落实。安全质量部门应对整改结果进行确认。
联合检查确认设备吊装准备工作符合吊装方案后,由吊装总指挥签署“吊装命令书”并下达吊
装命令,方可进行试吊和吊装作业。
3.0.23 大型设备正式吊装前必须进行试吊。
3.0.24 试吊和正式吊装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对设备吊点处和变径、变厚处等设备及塔架的危险截面,宜实测其应力,细长设备应观察其挠
对卷扬机应实测传动机构温升和电动机的电流、电压及温升;
吊车吊装时应观测吊装安全距离及吊车支腿处地基变化情况;
机索具的受力情况观测。
3.0.25 吊装过程中设备易摆动及旋转的情况下,应采用设溜绳等安全措施,防止设备在吊装过程中摆动、旋转。
3.0.26 设备不宜在空中长时间停留,若须停留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3.0.27 拖拉绳跨越道路时,离路面高度不得低于6m,并应悬挂明显标志或警示牌。动力电缆、信号缆和钢丝绳的布置应作出明显清晰的标志,动力电缆、信号缆不得对交通和相邻的施工作业有影响。
3.0.28 吊装过程中,作业人员应坚守岗位,听从指挥,发现问题应立即向指挥者报告,无指挥者的命令不得擅自操作。
3.0.29 立式设备吊装就位后,应立即进行初找正,地脚螺栓拧紧后方可松绳摘钩(口语化)。
3.0.30 起重机械站位及行走的地面应按地基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吊装作业前应确认合格,满足起重机械对地耐力的要求。
3.0.31 吊装指挥信号应按《吊装吊运指挥信号》GB5082的规定执行。
3.0.32 所有起重机械、绳索、滑轮、卸扣、绳卡等机具必须具有合格证及吊装前质量合格确认表。
3.0.34 起重机械、机具及设备与输电线路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表3.0.34的规定。
表3.0.34 输电线路与设备和起重机具间的最小安全距离
3.0.35 起重机械的烟气或废气排放应符合环保排放标准的要求。废弃的油料应回收集中处理,不得随地倾倒或就地掩埋。
3.0.36 吊装工程全过程实施安全、环境与健康因素(危险源)控制。节约能源和资源,最大限度避免事故和危险发生,控制和预防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保障吊装工程安全、可靠。
4.1.1 吊装工程的技术准备主要包括下列内容:(条文说明:吊装规划是对整个施工区域内设备吊装的顺序、计划、吊装平面布置、吊装方法以及劳动组织等的总体设计。吊装规划应在收到施工图后、开工之前完成。吊装方案是更具体、更详细的技术文件,必须具备可操作性,她将直接指导吊装作业。)
在工程项目的投标阶段提出大型设备的吊装规划;
工程项目中标后,大型设备吊装规划的具体内容应列入施工组织设计中;
吊装工程开工前,完成大型设备吊装方案的编制及审批工作。
大型设备结构图和平面、立面布置图;
施工现场地质资料、气象资料及吊装环境;
施工机具装备条件及吊装技术性能;
建设单位对大型设备吊装的有关要求。
4.1.3 吊装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设备吊装工艺的经济分析(包括可行性研究和可靠性分析);
大型设备吊装参数汇总表;
吊装主要机具选用计划;
吊装进度(包括交叉作业进度);
4.1.4 吊装工艺对设备有特殊要求时,应以书面形式提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设备吊耳或吊盖的结构型式,焊接或连接的位置及其使用条件;
塔架底部扳转铰链的结构形式,所在的基础位置及高度;
设备运入吊装现场的次序及卸车位置;
设备裙座处的支撑加固措施。
吊装平面图中应注明大型设备运抵吊装现场的运输道路及卸车场地。大型设备运输应一次到位,
卸车后应符合吊装的方位要求。
现行国家、行业标准、规范;
设备及工艺管道平、立面布置图;
吊装方案宜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起重机具安装拆除工艺要求;
设备支、吊点位置及结构图和局部加固图;
设备地面组装深度规定;
地下工程和架空电缆施工规定;
相关专业交叉作业计划。
吊装工作危险性分析(JHA)表或HSE危害分析
a)起重机具安装程序与工艺要点及作业质量标准;
设备装卸运输施工程序与工艺要点及作业质量标准;
试吊前准备、检查的项目与要求;
正式吊装的施工程序与工艺要点及作业质量标准。
吊装平面布置图应包括下列内容:
吊装过程中机具与设备的相对位置;
桅杆站立位置及其拖拉绳、主后背绳的平面分布;
主吊车和抬尾吊车的站车位置及移动路线;
滑移尾排及牵引和后溜滑车组的设置位置;
吊装工程所用的各台卷扬机现场摆放位置及其主走绳的走向;
吊装工程所用的各个地锚的平面坐标位置;
需要做特殊处理的吊装场地范围;
电源及吊装工程的最大负荷用电量;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绘制详细作业图纸:
对钢丝绳穿绕有特殊要求;
对索具系统布置有特殊要求;
对被吊设备的主吊点及尾部连接形式必须绘制大样图;
对吊装场地承压地面及现场设备运输道路的处理有特殊要求;
对设备吊装配套使用的平衡梁、抬架等专用吊具。
对吊装方案实施前或实施过程中所发现的具体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填写吊装
方案修改意见单。当吊装方案实施过程中有较大变更时,应编制出补充方案,并按原程序审批后实施。
4.2 吊装机具准备
吊装用的机具、索具出库前,机械责任人员应该核查机具员提交的机具维修使用检验记录,确认其技术性能符合安全质量要求。必要时应进行解体检查,合格后方可出库。
对进入吊装现场的起重机具、索具及材料,应指定存放位置并由专人验收和保管。对每件机具、索具及材料应及时作出标识,注明其规格、型号及使用部位。
大型起重机具的运输路线、卸车位置应符合吊装平面布置图的要求。
4.3 施工现场准备
吊装现场的场地、道路、施工用电应满足吊装方案要求。
桅杆安装位置、吊车工作位置及行车路线的地耐力应满足使用要求。
机具设备存放场地应有排水措施。
吊装指挥应根据吊装方案的要求,进行起重机具的设置。
起重机具安装时,应认真填写吊装工艺卡。
卷扬机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同一工艺岗位的卷扬机宜集中设置,且有防雨棚、垫木等防护设施;
卷扬机设置地点应便于观察吊装情况及指挥联络,且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桅杆的走绳宜直接进入卷扬机,尽量减少走绳的变向次数;
卷扬机出绳的俯仰角度不得大于5°;
卷扬机卷筒到最近一个导向滑车的距离,不得小于卷筒长度的20倍,且导向滑车的位置应在卷筒的垂直平分线上;
卷筒上的走绳应均匀缠紧,防止吊装时走绳嵌入绳层;
卷扬机的设置应避免出现下列情况:
妨碍设备尾排运行至规定位置。
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的土质情况和吊装工艺要求,选用适当的地锚结构形式,常用地锚的结构形式见附录C。
拖拉绳地锚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地锚与桅杆距离应使拖拉绳仰角不大于30°,特殊情况时,允许最大仰角为45°;
地锚的埋设应满足受力方向的要求。
在有充分计算依据的条件下,对设备的吊耳选用,可根据吊装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他种类的吊耳形式。
设备吊点有下列常用形式:
制作吊耳的材料应为塑性材料,且必须有质量证明文件,不得有裂纹、重皮、夹层等缺陷。
吊耳焊接应按设备本体焊接工艺进行,且应在设备制造时焊接。整体热处理的设备,吊耳应在设备热处理前焊接,并一同热处理,消除焊接应力。
吊耳与筒体连接焊缝应按设计文件规定进行检验。
吊耳的结构形式应根据设备的特点及吊装工艺确定,重型反应器顶部单吊点宜选用吊盖(提升盖);塔类设备的吊点,宜优先考虑选用管轴式吊耳。
吊耳应满足最大允许吊装载荷下吊耳的自身强度和工件局部强度的要求。
吊耳材质应与设备材质相同或接近,其屈服强度下限值应不低于235 MPa。
编制焊接工艺,明确质量检验要求。
奥体中心东侧山体治理工程施工方案 吊耳位置与数量应满足吊装工艺要求。
设备吊点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有利于设备就位,且使吊装机具处于合理的工作状态。
满足设备强度与稳定的要求,且主吊点应设置在设备重心之上。
使吊装索具有足够的空间昆明市建设项目用地与规划指引(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19年11月),并便于吊后索具的拆除作业。
不锈钢和有色金属设备吊耳加强板应与设备材质相同,并防止油污和铁质污染设备。
在有充分计算依据的条件下,吊耳可根据吊装工程的实际情况,选用其他类型的吊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