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住宅装饰工程住宅装饰工程是将设计创意与实用性相结合,通过对居住空间的改造和美化,提升居住环境的舒适度、美观度和功能性。它涵盖了从基础装修到软装配饰的全过程,旨在满足住户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在住宅装饰工程中,首先需要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包括空间布局优化、风格选择以及材料搭配等。例如,根据客户需求确定现代简约、北欧风或中式古典等不同风格,并合理安排家具摆放及功能区域划分。其次,施工阶段涉及水电改造、墙体处理、地面墙面装饰等工作,确保结构安全与工艺精细。最后,在软装环节,通过挑选合适的窗帘、灯具、地毯、装饰画等元素,进一步丰富空间层次感,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绿色健康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环保型装饰材料和技术被广泛应用。同时,智能家居系统也成为现代住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智能照明、安防监控等功能为日常生活带来更多便利。总之,住宅装饰工程不仅关注外观效果,更注重实用性和个性化需求,致力于打造既美观又舒适的家居环境。
6.3.2地漏、套管、卫生洁具根部、阴阳角等部位,应先做防水附加层。 6.3.3防水层应从地面延伸到墙面,高出地面100mm;浴室墙面的防水层不得低于 1800mmg
生产厂房大筏板施工方案6.3.4防水砂浆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水砂浆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或产品的要求,防水层应与基层结合牢固,表 面应平整,不得有空鼓、裂缝和麻面起砂,阴阳角应做成圆弧形。 2保护层水泥砂浆的厚度、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1涂膜涂刷应均匀一致,不得漏刷。总厚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性能要求。 2玻纤布的接槎应顺流水方向搭接,搭接宽度应不小于100mm。两层以上玻 的防水施工,上、下搭接应错开幅宽的1/2。
7.1.1本章适用于住宅内部抹灰工程施工。 7.1.2顶棚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及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结牢固,无脱层、空鼓。 7.1.3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采取防止开裂的加强措施。 7.1.4室内墙面、柱面和门洞口的阳角做法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采 用1:2水泥砂浆做暗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o 7.1.5水泥砂浆抹灰层应在抹灰24h后进行养护。抹灰层在凝结前,应防止快干、 水冲、撞击和震动。 7.1.6冬期施工:抹灰时的作业面温度不宜低于5℃:抹灰层初凝前不得受冻
7.2.1抹灰用的水泥宜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32.5。 7.2.2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7.2.3水泥应有产品合格证书。 7.2.4抹灰用砂子宜选用中砂,砂子使用前应过筛,不得含有杂物。 7.2.5抹灰用石灰膏的熟化期不应少于15d。罩面用磨细石灰粉的熟化期不应少于 3d。
7.3.1基层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砖砌体,应清除表面杂物、尘土,抹灰前应洒水湿润。 2混凝土,表面应凿毛或在表面洒水润湿后涂刷1:1水泥砂浆(加适量胶粘剂) 3加气混凝土,应在湿润后边刷界面剂,边抹强度不大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 7.3.2抹灰层的平均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7.3.3大面积抹灰前应设置标筋。抹灰应分层进行,每遍厚度宜为5~7mm。抹右 灰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每遍厚度宜为7~9mm。当抹灰总厚度超出35mm时,应采取 加强措施
石灰砂浆抹灰时,应待前一抹灰层七八成干后方可抹后一层。 3.5底层的抹灰层强度不得低于面层的抹灰层强度。 3.6水泥砂浆拌好后,应在初凝前用完,凡结硬砂浆不得继续使用。
8.1.1本章适用于明龙骨和暗龙骨吊顶工程的施工。 8.1.2吊杆、龙骨的安装间距、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后置埋件、金属吊杆 龙骨应进行防腐处理。木吊杆、木龙骨、造型木板和木饰面板应进行防腐、防火 防蛀处理。
8.1.3吊顶材料在运输、搬运、安装、存放时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受潮、变形及 损坏板材的表面和边角。 8.1.4重型灯具、电扇及其他重型设备严禁安装在吊顶龙骨上。 8.1.5吊顶内填充的吸音、保温材料的品种和铺设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防 散落措施。
1.4 :重型灯具、电扇及其他重型设备严禁安装在吊顶龙骨上。 1.5 2 吊顶内填充的吸音、保温材料的品种和铺设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 落措施
8.1.6饰面板上的灯具、烟感器、喷淋头、风口子等设备的位置应合理、美观, 与饰面板交接处应严密。
8.1.7吊顶与墙面、窗帘盒的交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8.1.7吊顶与墙面、窗帘盒的交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8.1.8搁置式轻质饰面板,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压卡装置 8.1.9胶粘剂的类型应按所用饰面板的品种配套选用
8.2主要材料质量要求
8.2.1吊顶工程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和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饰面板、金属龙骨 应有产品合格证书。木吊杆、木龙骨的含水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8.2.2饰面板表面应平整,边缘应整齐、颜色应一致。穿孔板的孔距应排列整齐; 胶合板、木质纤维板、大芯板不应脱胶、变色。 8.2.3防火涂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及使用说明书
8.3.1龙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根据吊顶的设计标高在四周墙上弹线。弹线应清晰、位置应准确。 2主龙骨吊点间距、起拱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吊点间距应 小于1.2m,应按房间短向跨度的1%~3%起拱。主龙骨安装后应及时校正其位置标
高a 3吊杆应通直,距主龙骨端部距离不得超过300mm。当吊杆与设备相遇时,应 调整吊点构造或增设吊杆。 4次龙骨应紧贴主龙骨安装。固定板材的次龙骨间距不得大于600mm,在潮湿 地区和场所,间距宜为300~400mm。用沉头自攻钉安装饰面板时,接缝处次龙骨宽 度不得小于40mm。 5暗龙骨系列横撑龙骨应用连接件将其两端连接在通长次龙骨上。明龙骨系列 的横撑龙骨与通长龙骨搭接处的间隙不得大于1mmd 6边龙骨应按设计要求弹线,固定在四周墙上。 7全面校正主、次龙的位置及平整度,连接件应错位安装。 8.3.2安装饰面板前应完成吊顶内管道和设备的调试和验收。 8.3.3饰面板安装前应按规格、颜色等进行分类选配。 8.3.4暗龙骨饰面板(包括纸面石膏板、纤维水泥加压板、胶合板、金属方块板、金 属条形板、塑料条形板、石膏板、钙塑板、矿棉板和格栅等)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以轻钢龙骨、铝合金龙骨为骨架,采用钉固法安装时应使用沉头自攻钉固定, 2以木龙骨为骨架,采用钉固法安装时应使用木螺钉固定,胶合板可用铁钉固 定。 3金属饰面板采用吊挂连接件、插接件固定时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放置。 4采用复合粘贴法安装时,胶粘剂未完全固化前板材不得有强烈振动。 8.3.5纸面石膏板和纤维水泥加压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板材应在自由状态下进行安装,固定时应从板的中间向板的四周固定。 2纸面石膏板螺钉与板边距离:纸包边宜为10~15mm,切割边宜为15~20mm 水泥加压板螺钉与板边距离宜为8~15mm。 3板周边钉距宜为150~170mm,板中钉距不得大于200mm 4安装双层石膏板时,上下层板的接缝应错开,不得在同一根龙骨上接缝。 5螺钉头宜略埋入板面,并不得使纸面破损。钉眼应做防锈处理并用腻子抹平 6石膏板的接缝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板缝处理。 8.3.6石膏板、钙塑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钉固法安装时,螺钉与板边距离不得小于15mm,螺钉间距宜为150~ 170mm,均匀布置,并应与板面垂直,钉帽应进行防锈处理,并应用与板面颜色相 同涂料涂饰或用石膏腻子抹平
2当采用粘接法安装时,胶粘剂应涂抹均匀,不得漏涂。 8.3.7矿棉装饰吸声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房间内湿度过大时不宜安装。 2安装前应预先排板,保证花样、图案的整体性。 3安装时,吸声板上不得放置其他材料,防止板材受压变形。 8.3.8明龙骨饰面板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1饰面板安装应确保企口的相互咬接及图案花纹的吻合。 2饰面板与龙骨嵌装时应防止相互挤压过紧或脱挂。 3采用搁置法安装时应留有板材安装缝,每边缝隙不宜大于1mm。 4玻璃吊顶龙骨上留置的玻璃搭接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采用软连接 5装饰吸声板的安装如采用搁置法安装,应有定位措施。
9.1.1本章适用于板材隔墙、骨架隔墙和玻璃隔墙等非承重轻质隔墙工程的施工。 9.1.2轻质隔墙的构造、固定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 9.1.3轻质隔墙材料在运输和安装时,应轻拿轻放,不得损坏表面和边角。应防1 受潮变形
9.1.4当轻质隔墙下端用木踢脚覆盖时,饰面板应与地面留有20~30mm缝隙;当 用大理石、瓷砖、水磨石等做踢脚板时,饰面板下端应与踢脚板上口齐平,接缝应 严密。
9.1.5板材隔墙、饰面板安装前应按品种、规格、颜色等进行分类选配。 9.1.6轻质隔墙与顶棚和其他墙体的交接处应采取防开裂措施。 9.1.7接触砖、石、混凝土的龙骨和埋置的木楔应作防腐处理。 9.1.8胶粘剂应按饰面板的品种选用。现场配置胶粘剂路灯照明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其配合比应由试验决定
9.2主要材料质量要求
2.1 板材隔墙的墙板、骨架隔墙的饰面板和龙骨、玻璃隔墙的玻璃应有产品合 书
9.2.2饰面板表面应平整,边沿应整齐,不应有污垢、裂纹、缺角、翘曲、起皮、 色差和图案不完整等缺陷。胶合板不应有脱胶、变色和腐朽。 9.2.3复合轻质墙板的板面与基层(骨架)粘接必须牢固。
3.1 L 墙位放线应按设计要求2020 中国餐厨垃圾管理政策发展述评,沿地、墙、顶弹出隔墙的中心线和宽度线,宽度 与隔墙厚度一致。弹线应清晰,位置应准确
1应按弹线位置固定沿地、沿顶龙骨及边框龙骨,龙骨的边线应与弹线重合。 龙骨的端部应安装牢固,龙骨与基体的固定点间距应不大于1m。 2安装竖向龙骨应垂直,龙骨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潮湿房间和钢板网抹灰墙 龙骨间距不宜大于400m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