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满堂脚手架工艺满堂脚手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中的临时支撑结构,主要用于为建筑物内部的高大空间提供操作平台和模板支撑。其特点是能够全面覆盖施工区域,形成一个整体的支撑体系,适用于梁、板、柱等结构的浇筑施工。以下是满堂脚手架工艺的简要介绍:
一、构造特点满堂脚手架由立杆、水平杆、剪刀撑和可调底座等构件组成,通过扣件或盘扣连接形成稳定的框架结构。立杆按一定间距布置,水平杆则在不同高度设置以增强整体稳定性。剪刀撑起到抗侧移的作用,确保脚手架在受力时不会发生倾斜或变形。
二、适用范围满堂脚手架常用于高层建筑、大跨度结构(如体育馆、展厅)以及复杂造型的混凝土浇筑工程。它能够满足大面积、高荷载的施工需求,同时为工人提供安全的操作平台。
三、施工工艺1.基础处理:根据设计方案对地面进行平整和夯实,必要时铺设垫板以分散荷载。2.搭设顺序:按照从下到上的原则,先安装立杆和底座,再逐层铺设水平杆,并设置剪刀撑。3.质量控制:严格检查节点连接是否牢固,确保立杆垂直度和水平杆的平整度符合要求。4.验收与使用:完成搭设后进行全面检查内装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确认无误后方可投入使用。5.拆除工序:施工完成后,按照先上后下的顺序逐步拆除,严禁一次性全部拆卸。
四、安全措施为保证施工安全,需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合理控制施工荷载,避免超载作业。同时,应设置防护栏杆和安全网,防止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
满堂脚手架凭借其灵活、稳定的特点,在现代建筑施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2)按对脚手架使用的各种材料的要求,对使用的材料进行全数检查、验收,方准进行场使用,并进入现场后分类堆放整齐,挂牌标明准备使用。
(3)搭拆脚手架的操作人员必须是经过劳动部门培训合格发证,持证上岗。
(2)回填土夯实后,上面铺设厚度50mm的0.2×3m木脚手板,之后在木脚手板上放置钢底座,钢底座上放置立杆,之后按设计的立杆间距进行放线定位,铺设木脚手板要平稳,不得悬空。
3、脚手架结构技术要求
(1)依脚手架结构要求本工程为框架结构,采有里外双排架使用,脚手架里侧立杆距墙200mm,竖立杆低于檐口为450mm,外立杆高于墙口1.2m,立杆排距1.2m,立杆纵距1.8m,大横杆步距1.8m,小横杆间距1.5m,立杆、大横杆均采用一字扣件对接,在搭设过程中立杆要搭设在大横杆的外侧,相邻两根杆件接头要相互错开一步且不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立杆搭设要垂直,横杆搭设要水平,立杆搭设垂直度为1/400,全高不大于±50mm,大横杆搭设要水平,全长水平差不大于±20mm,立杆的纵距排距偏差不大于±20mm,小横杆外侧伸出架体的长度为140mm,小横杆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cm,靠墙一侧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500mm.距地面200mm处设扫地杆。
(2)架体与建筑物的拉结,架体高度每楼层用短钢管与楼层柱子拉结,并且用拉结杆里外脚手架与立杆或大横杆用扣件扣牢。拉结点的设置为垂直高度不大于4米且层层拉接及水平间距不大于6米且每隔一混凝土柱设置一拉接点,设置时尽量靠近主节点,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cm。布设形式采用花排。
(3)剪刀撑采用6米的钢管搭设,立杆7根、大横杆7根为一组剪刀撑,每隔6根设置一组与地面成45度角,脚手架两端转角处两侧设置,每组剪刀撑上下要连续设置,斜杆除两端用回转扣件与立杆、大横杆扣紧外,在中间要增加2个扣件扣牢,斜杆两端扣件与立杆结点的距离不得大于150mm,最下边斜杆与立杆的连结点距离不大于200mm,剪刀撑杆件的搭接长度为1000mm,用三个扣件扣牢,扣件扣在钢管端头处不小于10cm处。剪刀撑下端一定要落地。
(4)脚手板的铺设,施工操作层的脚手架必须铺满、铺稳、铺严,距离墙面不得大于200mm,里立杆与墙面之间铺设一块脚手板,不得有空隙和控头板,本工程砌筑自上而下的进行施工只考虑一个操作层,对头铺设的脚手板,接头下面必须设两根小横杆,板端距小横杆150mm,拐弯处的脚手板必须交叉搭铺。
(5)操作层、通道口的防护,在操作层高1.2m处设两道防护栏杆,但必须挂设有准用证的密目式立网,立网的边绳与大横杆靠紧,并用绳系结牢固,并设180mm高的踢脚板用木脚板代替。 距地3m处设一层兜网,楼南面设一个安全通道口长3米,高3米,与洞口同宽,上铺一层50mm的木脚手板铺严并挂标识牌。
(7)脚手架的上下通道:脚手架体要设置安全马道:① 马道宽度不小于1米,坡度以1:3(高:长)为宜。② 马道的立杆、横杆间距应与脚手架相适应,基础按脚手架要求处理,立面设剪刀撑。③人行斜道小横杆间距不超过1.5米。④ 马道上满铺脚手板,板上钉防滑条,防滑条不大于300mm。⑤设置护栏杆,上部护身栏杆1.2米,下部护身栏杆距脚手板0.6米,同时设180mm宽档脚板。
(8)脚手架的卸料平台:卸料平台上面要挂牌标明控制荷载;要严格按照搭设方案施工。
立杆横距b=1米,立杆纵距L=1.5m,步距h=1.5m
剪刀撑连续设置,卸料平台宽度C=2m。
Mmax=q12/8
q=1.2(GK.C+gh)+1.4kQQK.C
GK——脚手板重量GK=0.3KN/M2
C ——卸料平台宽度 C=2M
gk——钢管单位长度gk=38N/M
KQ——施工活荷载 KQ=1.2N/M2
QK——施工荷载标准值QK=2000N/M2
q=1.2*(300*1.0+38)+1.4*1.2*2000*1=405.6+3360=3765.6N/M
Mmax=(3765.6*12)/8=470.7N.M
S=Mmax/W=470.7/5078=92.7N/MM2<205N/MM2
所以安全满足设计要求
查表φ48*3.5的钢管参数
E=2.06*105N/MM2 (钢管的弹性模量)
I=12190mm(钢管的截面惯性矩) W/b=5ql3/384EI=(5*3765.6*10003)/(384*2.06*105*12190)
=0.19%=1/526<1/150 满足要求
经结构计算均符合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要求
(9)外脚手架搭设顺序
本工程脚手架搭设自下而上进行,立杆垫板铺完后由楼的一侧开始排尺,在垫板上用粉笔画出立杆轴心线,然后在垫板上摆放标准底座及扫地杆—>竖立杆(随即立杆与扫地杆用直角扣件扣紧)—>装扫地小横杆—>安第一步大横杆—>安装第一步小横杆—>校正立杆—>设第一排拉结点—>安第二步大横杆—>第二步小横杆......以此类推,搭设高度7步大横杆时安装剪刀和横向支撑杆。
搭设时随施工进度进行交底,在检查验收时随进度分段搭设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能交付使用,并履行交验签字手续入档,脚手架参加验收人员:主管工长、技术员、架子工、班组长和专职安全员。
五、脚手架使用、维护、保养技术措施
1、设专人每天对脚手架进行巡回检查,检查立杆、垫板有无下沉、松动,架体所有扣件有无滑扣、松动,架体各部构件是否完整齐全。
2、作好脚手架基础排水,下雨过后要对脚手架架体基础进行全面检查,严禁脚手架基底积水下沉。
3、操作层施工荷载不得超过270KG/平方米,不得将横杆支撑、缆风绳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在脚手架上悬挂重物。
4、严禁任何人任意拆除脚手架上任何部件。
5、遇有六级以上大风、大雾、大雨和大雪天气应暂停脚手架作业,在复工前必须检查无问题后方可继续作业。
六、脚手架搭设时注意事项
1、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及木楞严禁混合使用。
2、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或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支撑等扣件的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150mm。
3、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小于140mm。
4、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向架子的内侧,螺栓朝上,直角扣件的开口不得朝下,以确保安全。
5、上架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
6、严格按搭设方案施工;连墙件和剪刀撑应及时设置,不得滞后超过两步。
7、在搭设过程中,应注意调整脚手架的垂直度,最大允许偏差100mm.
七、脚手架材料用量计划
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进场时间
脚手管 T 20 基础回填后
直角扣件 个 1500 基础回填后
tbt 3437-2016 线路大修列车对接扣件 个 400 基础回填后
旋转扣件 个 500 基础回填后
脚手板 块 1270 基础回填后
蚌埠市三铺湖排涝泵站电动吊篮施工方案密目网1.8×6M 片 900 基础回填后
平网2×3M 片 240 基础回填后
八、脚手架平面图、立面图